- 相關推薦
掌握方法 寓教于樂 注重語音教學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學好英語,是當今時代父母對子女的 期望。可是,為什么一些智力、能力 又優秀的孩子,學起英語卻倍感艱難?為什么有的人歷盡寒窗,苦學十幾年,雖然掌握了一些語法、背熟了一些單詞,但在英語的實際交流中卻遠不如一個英美國家的孩童?我們一直在努力尋求答案。第一,英語學習的目的是什么?
是為了搞純粹的語法研究,還是掌握“聽說讀寫”的實際能力?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答案當然是后者。可以看到,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過于注重系統的語法講解和訓練。往往把英語變成了僵化的“死語言”。語法作為語言規則,當然是重要的,學習語法,可以使語言更加系統和規范。但語言更是一種能力,一種技能,不是靠單純研究語法就可獲得的。好比一個人學游泳,如果只在岸上研究游泳理論,不管他搞得多么精深,最終還是不會游泳。因此,我認為,培養實際應用能力在使用英語的過程中熟悉語言規則,應當是學習英語的立足點。
第二,什么年齡開始學英語最好?
我們之所以有著較強的運用本民族語言的能力,因為這種本領在幼兒時期(l-2歲)就開始形成了,并在日后與人交際的過程中得到鞏固和發展。至于何時開始學英語好,心理學家和神經生理學家所進行的有關實驗證明,4-10歲是學習英語的最佳年齡。因為這個時期,大腦機能有較大的可塑性,兒童發音習慣以及其它有關語言的知識,受本民族語言的影響較小,對外語的模仿能力強。而且,早期學習外語的兒童聽覺較發達,能分辨語音的一些細微的音色差別。所以說,兒童早期是學習英語的“黃金時期”。
第三,兒童怎樣學習英語的效果最好?
學習掌握“聽說讀寫”的能力的過程,有其內在的客觀規律。我們知道兒童學習語言都要經歷“聽得懂但不會說”——“學著說”——“學認字”——“學寫字”幾個階段,逐步地掌握本民族語言。同樣,兒童學習外語也要遵循這樣一個規律。如果改變學習語言的順序,先認字母后學發音、先背單詞后學整句,不利于語言能力的培養和形成。而且,聽說能力的滯后,又反過來制約著讀寫能力的發展。心理學家認為:對于兒童的外語教學,用單純模仿的方法,其效果比用講解的辦法好,教完整的句子,其效果比教獨立的單詞好。尤其是情境性和游戲性的教學,能喚起兒童對所要“說”的事物的形象思維,提高兒童的興趣,對學習外語特別有益。從聽說和模仿整句著手,兒童易懂、易記、易接受。口語對話能力形成快、理解能力強、記憶牢固,不僅容易使他們對樹立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自豪感,也為繼續進行讀寫教學打下基礎。
從這樣一些基本的認識出發,為了給孩子們學習英語提供一個嶄新的方法和環境,使英語學習成為輕松、愉快、自然的事情,讓他們樂于學,容易學,學得好,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
(一)聽說領先,全面提高。
遵循語言的學習規律,首先側重培養兒童的聽說能力,在具備一定聽說能力的基礎上,再逐步展開讀寫訓練,學習初期,只學口語,不接觸文字,入門容易,起步快,能有效防止兒童在初學階段易產生的畏難情緒。聽說能力領先,能有效避免“缺陷英語”的弊端,同時對學習讀寫有極大的幫助,在具備了一定的語言能力之后開始讀寫教學,會使讀寫變得輕松、順暢。
(二)注重能力,兼學語法。
學習材料緊密圍繞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交友娛樂等兒童最常接觸的環境而設計,能使他們對所學內容感到親切,而且學了就能用,可以有效地增加兒童語言實際運用能力,使他們的學習成果得到肯定,增強學好英語的信心和動力。與此同時,教師有序地融人一些常用句型、語言點,例如“I have a pen.”教師可讓學生用已學過的單詞“ruler、book bike”等做替換練習,在學習“How do yu do?”時告訴他們這句話在陌生人第一次見面時用。學習后,既可以具備實際交際能力,又在潛移默化中對英語的常用句型、語法等有了一個基本認識,達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寓教于樂,趣味性強。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人們在學習上最積極通重要的因素。”兒童的自律意識、恒心、耐心和自學性相對較弱,只有他們認為有趣的東西才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因此,我想著重講一下我是怎樣做的。
剛開始教英語那幾天,我心里總是美滋滋的,教孩子們幾句日常用語,豈不是很簡單的事。孰不知幾節課下來,我利用課余時間跟孩子們對話,發現他們對英語的掌握并不好。“Hello”說成了“哈羅”,“Bye-bye”說成了“白白”,“My name”說成“[mai] [nei]”,而且還大有人在。剛開學時的那份自信、興奮全沒了,甚至有些氣憤。可細細一想,孩子們大都是初次接觸英語,而且興致很高,上課時總是瞪著大大的眼睛,可為什么效果不好呢?于是我意識到,給孩子們糾音是當務之急。思前想后,我決定把音標提前教。“用音標好不好?”我暗暗問自己,用音標教學可輔助學生學好發音,但音標字型上與漢語拼音相似,枯燥死味,怎樣讓孩子學得既樂又好呢?一次在課間,我發現孩子們十分喜愛唱拍手歌,于是我得到啟發,對!何不把音標編成歌謠呢?針對牛津小學英語3A,我編了以下歌謠:
你說一,我數一,night是夜里,[t][d],[t][d],dad,dad。
你說二,我數二,[W]露舌尖兒,謝謝你,there是那里。
你說三,我數三,like,like是喜歡,[k][g][k][g],學習象爬山。
你說四,我數四,我教你發[s][z],nice要發[s],please要發[Z]。
你說五,我數五,“名字”英語是name。[m][m]閉上嘴,音從鼻子出。
你說六,我數六,我是[ai]你是you,老虎捕食張大嘴,[au][au]啃骨頭。
你說七,我數七,book是書,pear是梨,[p][b][p][b],孿生小兄弟。
你說八,我數八,[A][A]很難發,dad ,dad是爸爸,咧開大嘴發。
你說九,我數九,小朋友們手拉手,[ts][dz][ts][dz],一對好朋友。
你說十,你說十,學習發音靠平時,部分難音你已知,不斷總結長知識。
通過音標的學習,兒歌的運用,我發現我的教學容易多了,學生也學得快,記得牢了。再也沒有把name——說成【nei],把nose說成[n[Us]的現象了。我對比了一下,原來沒有加人音標教學時,學生僅靠聽辨、模仿、對于學說—句話,住住前三、四排同學說得較準,后面同學就掌握不太好。加入音標教學,有了形象直觀的音標指導,學生學說己不成問題,通過歌謠,學生還很容易記住了一些生詞,真是一舉多得。
在教學數字時,從—數到十,有的學生記不太牢,有的學生事先已接觸過,本身就很熟練,讓他們一而再,再而三的數來數去,學生很容易失去興趣。因此,我運用了一首兒歌幫助教學:
One ,two ,three, this is a tree.
Four ,five ,six , this is a box.
Seven, eight, nine ,ten,this is a new pen .
通過兒歌的學習,好的學生又提起了興趣,而且還激發了一般學生樂意學的愿望。平時課間,經常能聽到同學們邊拍手邊說歌謠,寓教于樂。
學習星期時,不妨也試試這種方法。學生掌握單詞后,可通過歌謠來練習:
一個星期有七天,你要好好記心間。
Sunday,Sunday星期天,Monkey休息上公園。
Monday , Monday星期一,Monkey花錢坐飛機。
Tuesday, Tuesday星期二,Monkey屁股掉兩瓣。
Wednesday,Wednesday星期三,Monkey爬上花果山。
Thursday, Thursday星期四,Monkey今天要考試。
Friday,Friday星期五,Monkey遇見大老虎。
Saturday , Saturday 星期六,Monday上樹摘石榴。
另外,我還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小雨滴”,“小魔棒”等游戲。“小雨滴”是對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英美國家的習俗、禮儀以及部分語言知識的介紹,因為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了解這些內容對學習英語會有很大幫助。每次課前,我會在紙上寫好,分給同學,然后課上留幾分鐘念給大家聽,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增長了知識,鍛煉了能力。
例如,“Good morning.”用于早晨起床到中午么點鐘以前問好。“Good afternoon.”用于中午 12點以后至天黑以前,是一句問候語“Good night.”用于天黑之后至晚上睡覺前,這是—句道別語。 “HOW are you?”用于熟人見面時問好,這是英語國家的人們見面時說的寒喧語,一般不真的涉及身體狀況。
“小魔棒”的運用,可以讓學生舉一反三,學以致用。通過教孩子們靈活運用已學過的常用句型,將句子一變十、十變百,讓孩子們掌握英語的規律,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好英語,是一條寬廣而又曲折或者說曲折寬廣的道路。在這條路上,哪里寬一點,哪里窄一些,哪里要筆直走,哪里要拐個彎,英語教師是過來人,有切身體會,應當現身說法。所謂“教無定式”,教師應不斷學習新課標精神,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讓學生少走彎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是我們每一位英語教師的義務!
【掌握方法 寓教于樂 注重語音教學】相關文章:
政治教學寓教于樂08-24
對語文教學中寓教于樂的嘗試08-17
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08-22
寓教于樂,以情施教08-17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注重科學探究 提倡教學方法多樣化05-14
小學英語語音教學反思08-25
設境演練 寓教于樂——《草》08-15
英語教學,“語音自信”從何來08-20
化學教育要注重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的傳播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