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科學發展觀視野中的教育科研
在我國,存在著農村教育問題、教育發展的地域間不平衡和地域內不平衡、教育公平、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等等。提倡科學的發展觀,要求教育研究者對這些問題開展大量的、有深度的、高質量的研究 近日,由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發展研究部主辦的“科學發展觀與教育科研”中青年學者研討會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召開,在此對會議討論情況節錄如下。 民進北京市委秘書長蔣國華認為: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根本指針,教育科研要站在這樣的高度來看待教育發展的社會環境,并認識和解決這種社會環境中教育存在的實際問題,要處理好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不能就教育論教育。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要堅持以人為本。與會學者認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要求教育研究關注教育現實問題,而不是從理論到理論。教育要研究活生生的學生、老師和充滿生機的學校。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魚霞博士指出:農村教育、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問題、下崗人員的再就業的問題都是現實問題,對弱勢群體教育問題的關注是“以人為本”思想在教育中的體現。 中央教科所吳霓博士認為:從教育科研領域來說,大力提倡科學的發展觀,需要我們教育科研工作者既要追求教育科研成果的數量,更要追求教育科研成果的質量和效益,要做到數量和質量的統一。教育理論研究部方曉東指出:教育事業如何落實科學發展觀,如何樹立教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如何促進教育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等等。其核心問題是如何促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這些都是教育研究的新課題。 當前許多教育科研成果,缺乏理論創新和獨到的見解;或者從想當然出發,滿足于空泛的議論,用抽象的價值判斷代替具體的事實判斷,造成理論與實際的脫節。中央教科所科研處陳如平博士針對當前教育科研中存在的“不關注歷史”、“不關注現實”等諸多誤區,提出教育研究者要知道前人是怎樣做的、怎樣說的,要關注決策的需要,要從指導實踐的角度更多地關注學生,關注學生怎樣發展。 中央教科所藍健研究員指出了我國當前教育實踐和教育科研中存在的各種不均衡的現象:重發達國家,輕發展中國家;重正規教育,輕非正規教育;重重點學校、尖子生,輕非重點學校、普通生;重城市教育需求,輕農村教育需求;重主科,輕輔科;重智育,輕其它各育;重一國特殊性,輕人類普遍性;重教育內部,輕教育外部;重教育形式,輕教育主體。我們必須長期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而教育科研在其中的重要任務就是研究“不均衡社會教育各部分之間的均衡發展問題”。 關于教育研究中的科學精神問題,學者們也談了各自的看法。首都師范大學余彤輝博士指出:科學發展觀對于我們的指導意義還在于:一要培養科學的精神,這要求我們掌握科學的工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科學的工作態度,要尊重事實,敢于打破傳統,敢于打破權威,敢于懷疑,敢于追求真理;二要提高科學的素養,要認識到自身知識結構上的缺陷,有意識地努力改善。 北京教育考試院鄭啟躍認為:科學發展觀倡導的是一種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教育科研要對教育決策發揮積極的影響而不是誤導決策,就必須立足于中國的教育實際,客觀地看待我國尚處在窮國辦大教育階段、教育的供給與需求之間、各地教育資源的數量與質量及發展水平之間仍存在顯著差距這一現實,力戒浮躁,務求實效。(中央教科所教育發展研究部供稿)
【科學發展觀視野中的教育科研】相關文章:
價值視野中的新科學發展觀審視08-17
社會人文視野中的科學08-17
挖掘科學故事中的情感教育08-18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開拓學生的視野08-25
科學發展觀黨課教案08-18
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08-18
科學發展觀的哲學內涵08-18
科學發展觀的哲學解讀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