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綜合教育論文>從創新教育走向教育創新

    從創新教育走向教育創新

    時間:2022-08-17 12:07:38 綜合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從創新教育走向教育創新

    創新教育和教育創新是兩個出現頻率很高、聯系比較密切、正在現代教育話語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新概念。科學地界定兩者的內涵、理清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對完善我國的素質教育理論,推進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創新教育和教育創新的內涵  在我國,創新教育作為一種思潮是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公布以后形成的。在這一過程中,江澤民同志關于創新的重要論述給大家以極大的鼓舞和啟發,“創新教育研究與實驗”課題組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目前,創新教育定義不下百種,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把創新教育定義為,以培養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造力或創新人格等創新素質以及創新人才為目的的教育活動;另一類則把創新教育定義為,是相對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傳統教育而言的一種新型教育。我認為對創新教育的定義,既要考慮創新教育的歷史和已經形成的規約,又要考慮到創新教育已有的升華和將來的發展。我們認為,從廣義上說,創新教育就是為了使人能夠創新而進行的教育。凡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素質、提高人的創新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教育都可以稱之為創新教育。對于學校教育來說,創新教育是指把壯大生命提高人的創新性當作重要培養目標之一,并在全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意加強學生各種創新素質的培養,使學生和教師的創新性都得到有效提高的教育。創新教育既是一種反映時代需要的新思想新理論,也是一系列“為創新而教”的教育教學活動。  教育創新這一概念,在開展創新教育和教育教學的改革中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江澤民同志在北師大100周年校慶上的講話發表以后,全國掀起了教育創新熱。從詞義上分析,教育創新具有教育改革的“破舊立新”功能,相對于教育改革來說更加強調與時俱進的開拓和首創。江澤民同志把教育創新與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并列,并寄予巨大希望,意味著當今時代的教育創新應當在思想理論、實踐體系、內在品質等方面都取得更大更深層次的突破與進展。其實,也只有如此,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素質教育理論和實踐體系才能真正地建立起來。  二、開展創新教育必然導致教育創新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信仰為我國的傳統文化和傳統教育注入了重守成輕創新的基因,儒家“言必稱師”、“以六經為準繩”、“師道尊嚴”的傳統又使之變成了我們的一種社會遺傳。這不是孔子的錯,而是封建社會的歷史局限性。改革開放后,雖然我國的政治經濟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處處充滿了創造性,教育也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但由于教育發展固有的滯后性和久經不退的考試壓力,我們的教育仍然是守成有余,而創新不足。難以滿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民族復興對大量創新人才的需求。開展創新教育,把創新性培養明確地提出來,作為教育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并要求在所有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加以培養提高,對傳統教育具有巨大的沖擊力和創造性。  首先,創新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關于人才、教育、教學、教師、學生以及學校的新理念,沖擊了陳舊的人才觀、教育觀、教學觀和師生觀,會直接引發教育觀念的創新;其次,創新教育特別強調為學生的懷疑、提問、發言、創新營造一個寬松的氛圍,倡導學術面前無權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這將極大地沖擊師道尊嚴的舊傳統,開創教育民主化的新時代。第三,創新教育,包括創造教育,經過多年的研究和發展,已經在教育管理制度、課程編制與實施、教育教學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理論和措施,這些凝聚著古今中外優秀經驗的科研成果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運用,能夠加速我國教育在相應方面的創新。  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由于強調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等創新性學習方式,從而對舊課程和舊的教育教學方法造成了巨大沖擊的現實已經說明了這一道理。特別是關于學生創新性的評價與測量方面的改革,必將引起我國考試制度與內容的重大變革。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應該高度重視創新教育的教育創新價值。  我認為,如果說相對于應試教育傾向提出的素質教育,可以被稱為我國改革開放后第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教育創新,那么相對于守成教育特性提出的創新教育,則可以稱之為我國改革開放后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第二次教育創新。如果說這第一次教育創新確立了中國教育發展的正確方向,那么這第二次教育創新就能夠使素質教育得到真正貫徹落實,并成為真正的“興國教育”。  三、推進教育創新應以開展創新教育為突破口  反過來,從教育創新的角度看,我國教育,從理論到實踐,從制度到方法,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從規模、質量到效益,方方面面都急需創新,怎樣做才能事半功倍,并起到我們期待的創新效果呢?我認為以創新教育為突破口,把實施創新教育當作努力的方向和重要內容就是現在進行教育創新的一條成功之路。  第一,這是由時代特征決定的現代教育發展的正確方向。當今時代,最有創造性者得勝利,加強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全世界各個國家教育改革的共同趨勢。第二,這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和“科教興國”基本國策的客觀要求。我們雖然擁有無窮的創造潛能,但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和培養,就不能變成現實。不是什么教育都能興國的!只有保證健康、給人幸福、助人成功、使人高尚、激勵人不斷創新的教育,才能培養出德智體等幾方面全面發展的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興國人才”,才能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重大貢獻。第三,這是創新性的本性決定的。心理學研究已經證明,人的創新性與人的知識占有量和人的智力之間不存在正比例關系。決不是受的教育越多,創新性就越強,人的創新性需要特殊的關照和培育。如果所受的教育不當,受的教育越多,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等反而會越低。那種只知苦干,拼時間、拼體力、不講效益的教育教學方式,已經過時了,現在的要求是不僅要肯干能干,還要會干,干正確的事情,以接受和守成為主要特點的我國傳統教育必須改變。第四,創新素質培養為校長和教師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了一個具體的目標和把手,能夠使教師和校長擺脫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不知從何處下手的尷尬局面,從而制定出學校和班級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方案與措施。  進行教育創新的根本目的就是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工作重點,從重點處突破正是務本之舉。可以說,抓住了創新教育就等于抓住了中國教育改革的牛鼻子。只有搞好創新教育,教育創新才具有時代的先進性。       

    從創新教育走向教育創新


    【從創新教育走向教育創新】相關文章:

    小學教育管理創新研究08-18

    淺談小學語文的創新教育08-17

    讓藝術教育推進文化傳承創新08-15

    中國青少年創新教育08-18

    角色游戲 創新幼兒教育04-12

    淺談生物教學中的創新教育08-18

    淺談化學實驗中的創新教育08-18

    淺談少先隊教育中創新能力的培養08-24

    論創新教育與心理學08-18

    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方式08-1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品 | 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丝袜 | 日本无遮挡吸乳叫声视频 | 日韩成人AV片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福利色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