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綜合教育論文>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減輕學生過重負擔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減輕學生過重負擔

    時間:2023-02-27 09:25:43 綜合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減輕學生過重負擔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減輕學生過重負擔  近幾年,學生過重的負擔一直是教育界乃至全社會十分關注的重要問題,中小學生負擔過重的現象極為普遍,由其帶來的危害更令人擔憂。為進一步了解我區學生的負擔狀況,我們對六所中小學的部分學生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調查表明,中小學生的學習負擔過重不僅體現在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學習內容過難,課程多、輔導材料多、考試頻繁等方面,而且還體現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沉重的心理負擔方面。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減輕學生過重負擔

    固然,過重的課業負擔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而教師、家長不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態度,不恰當的教育方式,不良的學習心理環境等,則是造成學生心理負擔過重的更為重要的原因。因此,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不僅要重視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更要重視改善成人的教育行為。這也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條件。

    普陀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自成立之日起,就多管齊下致力于創設學生優良心理環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工作。

    一、學生首先,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與學習能力,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樂學、善學、好學,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歡樂,減輕學生的學習心理壓力。沈家門第一初中作為普陀區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地學校,率先實施新生入學學法指導。具體做法是:初一新生入學后的第一堂課,規定一律上學法指導課,同時還規定,每一學科的第一堂課必須給學生講解這門學科的學習方法。實驗證明,這樣做既使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在接下來的學習中能學得輕松,又減輕了學生對新的課程學習的恐懼心理,效果較好。指導中心把這套方法在全區推廣應用。同時,全區初一普遍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用活動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學習心理教育,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增強自學能力,從而糾正不良學習心理與行為習慣。

    其次,運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通過舉辦專題講座、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開辟心理健康園地及“知心姐姐對你說”專欄,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使他們愉快學習和生活,愉快活動和創造,進一步開發智力與非智力因素。據不完全統計,普陀區34所初中和鄉鎮中心以上的小學都開展了以上這些教育活動。受教育的學生約占全體學生的4/5強。通過學生座談了解到,學生強烈地渴望有良師益友為其排憂解惑,指點迷津,緩解過重的心理壓力。學校開設的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和心理輔導課對他們幫助很大,因此,心理輔導活動課成為學生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心理輔導教師則成為學生最親密的老師。

    第三,積極開展個別心理疏導和矯治,根據三年來的統計,區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的“知心姐姐”信箱和“319”咨詢熱線電話共接納1635人次學生求詢,面詢178人次。如外區某中學的柴x  x同學,由于一次考試失利,灰心喪氣,覺得抬不起頭,甚至對生活也失去了信心。通過我們回信耐心地解釋指導,一個月后,他又重新樹立了信心,各科成績都有了明顯進步。又如我區沈家門某中學的陳x  x同學,由于學習壓力過重,患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無法正常上課而休學在家,我們一方面建議家長不要忌醫求治,另一方面對該生進行分析誘導,病癥很快好轉,一星期后能夠正常上課學習。 在指導中心的指導下,各校的個別咨詢和輔導也開展比較正常。學校的“知心”信箱也有數量不少的來信咨詢,學校的心理輔導教師更是觀察細微,及早發現問題,然后通過心理輔導,直接促進學生不良行為的轉變。如:某小學一學生因不想參加運動會而想跳樓自殺,通過心理輔導,使他解除了心中的死結,目前情緒穩定。另一小學一個一年級學生,經有關部門認定為弱智,而且父母離異,寄養在估估家。剛開始連1+1都學得很困難,經過心理輔導老師一學期耐心的輔導、啟發、鼓勵,到期末,100道口算在8分鐘內可以完成,而且準確率為100%。

    第四、改革評價方式,有效地降低學生的學習與考試焦慮,減少學習過程中的消極心理感受,增加了學生的成功體驗。根據省教委的要求,普陀區所有小學幾部分中學采用等級評定學生學科成績,改變過去單一的百分制評價。同時提倡教師采用激勵性評語。現在幾乎所有的中小學都一改過去大同小異、公式化的評語,而改為“溫馨型”或“激勵型”評語,大大減輕了學生的心理負擔。如A學生,他的學習成績很差,但勞動觀念很強,教師的評語是:你是一名非常關心集體的同學,每當你默默地拾起一張紙片扔向垃圾桶的時候,每當你不聲不響拿起黑板刷時,你是否注意到老師是多么高興啊。而B學生很聰明,但懶散,學習成績平平。教師的評語是:你天資聰穎,思維敏捷,這是父母贈與你的寶貴財富,如果不好好利用的話,浪費了豈不可惜?

    二、教師教師是教育教學主體之一,對學生全面素質提高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證明,教師的教育觀念對他們的教育態度和教育行為有顯著的影響。如果教師觀念的落后,不僅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甚至成為學生心理壓力的重要來源。普陀區現有教師2471人,四十周歲以下的教師1844人,占總數的74.6%,這批教師是目前學校教育的主要力量。而這部分教師大都是在恢復高考以后培養起來的,其中三十歲以下的教師,更是應試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自身的全面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有待提高。如果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以研究的方式開展,僅靠幾位心理輔導教師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學生的心理問題往往在心理輔導教師地方得到解決,再回到教學班級的教育教學環境中,又受到原有誘因的影響,誘發新的心理問題。據有關資料反映,中學生的心理問題80%來自于教師不當管理和教育的不得法。所以,必須對每一位教師進行教育觀念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培訓。

    1、對教師的培訓我們采用請進來、派出去和自行組織大面積培訓三種方法。三年來,我們先后邀請省心理衛生協會秘書長張同延教授,華東師大博士蔣碧艷、北師大教授林崇德、沃建中博士、省教科院王健敏博士、省教育學院的駱伯偉、姜一解教授等十多位專家、教授前來講課指導。同時,我們還先后派送五批骨干教師到京、上海、杭州等地參加短期培訓或考察。 1997年5月---  6月分兩期共14人到北京參加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舉辦的“心理咨詢”與“心理測量”培訓班,在學習期間還考察參觀了北京五中、北京182中等著名中學,并與這些學校的教師進行了座談。

    1997年12月,組織全區小學心理輔導員25人去上海虹口區學習。

    1998年4月,指導中心全體人員8人在教委領導的帶領下,去杭州考察心理咨詢指導中心。期間觀摩了安吉路小學的一堂心理輔導活動課。

    1997年9月,組織為期四天的中學心理輔導教師培訓班。

    1997年9月?12月,舉辦為四個月的小學心理輔導教師培訓班。

    1998年8月,協辦省“中小學校心理輔導研究會”的成立大會。

    1999年10月,組織中小學10位心理輔導教師赴杭州參加“全國中小學心理教育和輔導研修班”1999年,在教委的支持下,指導中心制定全體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培訓的計劃,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一部分。培訓采用指導中心印發教材和大綱,以教師自學為主,指導教師指導為輔的方式進行。到99年底,已完成對沈家門城區初中教師的指導。同時,指導中心人員經常下各學校舉辦講座,結合典型案例,傳達直接發自于學生內心的聲聲呼喊,對教師的震動很大。到目前為止,全區約有1/2的教師直接聆聽過專家、教授及指導中心人員的講座。指導中心還利用全區聯網的教科研計算機網絡,轉發大量有關心理健康教育及現代化教育觀念的文章,要求學校組織教師學習。通過培訓與學習,教師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較大變化。有許多教師在講座結束后說:這么些年書教下來,只知道讓學生掌握知識,想讓他們多學一點,沒想到自己的好心反而害了學生。 一位班主任老師在學習體會中寫道:某些學校不該為了追求升學率而犧牲體育課、活動課,不該鼓勵老師、學生在活動課補課、做作業,不該對喜歡活動的學生一概嗤之以鼻,要合理地安排時間讓學生在老師的科學指導下,進行各項有益的體育活動,增強學生的體魄。

    某初中一位班主任,工作相當負責,但就是不自覺地擺出權威者的態度來面對學生。她班里有一位品學兼優、活潑可愛的女生,一度情緒低落,上課不專心,成績直線下降。這位班主任多次找她談話,學生總是默默無語,效果不佳。經過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培訓后,這位教師從典型案例中受到啟示。找這位學生談話時不再咄咄逼人,而是耐心傾聽,沒有了想當然的說教。終于這位學生流著淚傾訴了自己的煩惱。原來她父母離婚后分別組成了新的家庭。不幸的是,繼父與繼母都排斥她,使她無家可歸,只得暫住外公家。但外公外婆比較自私,為省電及休息等原因經常責罵她,使得她無法安心學習,日漸下降的成績有使她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這位老師知道原因后,多次與其親生父母聯系,共同商量解決的辦法。使這位學生終于有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緩解了她的心理壓力。事后,這位班主任深有感觸地說:作為教師,不僅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更要有了解學生、貼近學生的心。 2、引導教師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

    普陀區1998年申報省級規劃課題《普陀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與實踐》(獲省基礎教育優秀成果二等獎),99年又申報《普陀區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的推廣與應用》(獲省普教課題推廣一等獎)。在總課題下,各校又確立有學校特色的研究課題。如沈小《班集體建設與心理健康》;沈一小《小學生的思維品質培養》;沈二小《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問題及對策》;普陀中學《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普陀二中《創新教育與創新學習的研究》;沈一初《教師心理健康水平與學生心理健康相關性的研究》;沈四小《以體育為突破口,培養學生優良心理品質的研究與實踐》;臺門中心《家長學校與學生心理健康》;東港小學《小學生優良心理品質的培養》等有關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課題,吸引了大批教師參與其中。通過教科研,不但使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而且由于他們的研究與實踐,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學水平,直接緩解了學生的心理壓力,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促進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3、創造健康的教育、教學環境。人的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映,是個體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不僅需要專門的心理輔導,還有賴于整個教學、教育環境的優化。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是學生心理發展的基礎。近年來,我區有大批任課教師,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在所任學科中進行教學改革。普陀二中一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實施“吸引教育”。用創設意境、動手操作、設疑提問、作業分層、不做預習等教學形式吸引學生,提高課堂效率。實踐證明,這樣的數學課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而且掌握得牢固,更沒有過重的課業負擔。 三、家庭家庭和學校一樣,是孩子成長的主要環境,而且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除了知識的傳授,家庭對孩子各方面的影響都超過學校,而且起決定作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當今家長的普遍心理。然而過高的期望和過分的關心導致了子女心理壓力過重。據我們在1999年期末的一份調查資料表明,有90.8%的小學生感到讀書有壓力,壓力主要來自家庭(43.8%);所有的初中生感到讀書有壓力,壓力主要來自家庭(38。3%)。

    在一次期中考試結束后的民意調查中,有87%的學生認為考試結束后的心理壓力更重。原因既有同學、老師和自我評價等,但更主要的來自于家庭的壓力。這種壓力有直接來自父母外顯性的,有的父母硬性規定孩子考試的分數,如達不到要求則棍棒相加、責罵、諷刺等;也有的是隱性的負擔,一旦學生成績下降,父母雖嘴上不說,但對孩子的熱情明顯減弱,臉上愁云密布,家庭氣氛沉悶。這些不恰當的教育方式與行為使學習成為學生的苦差事,由此加重了學生失敗、挫折、無助等消極的心理體驗和心理負擔,使學生出現情緒緊張、焦慮、恐懼、逃避、退縮、缺乏自信心和進取心等心理行為偏差,嚴重影響了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甚至可能發生象金華市某中學學生那樣,由于無法忍受而導致殺害親生母親的惡性事件。

    針對家長存在的這種教育觀和教育方式,我們利用家長學校及《家長報》等陣地,通過家訪、聯系卡等多種形式向家長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講解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開展“我的教育觀”主題討論。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利用典型案例向家長灌輸新時期人才觀、教育觀。并提出合理的教育建議:1、盡力了

    [1] [2] 下一頁


    解學生的心理特點,了他們的志向、興趣、能力,根據學生的特點給予適當的期望。2、尊重理解他們,彼此把意見溝通好,建立一個和諧而民主的家庭。3、和學生共同制定目標,鼓勵孩子一個一個地實現,對孩子多進行正面強化,減少嚴厲的懲罰措施。4、和學校溝通好,密切配合,共同提高。使許多家長的觀念得到轉變,逐步改變了原來不良的教育方式。

    例如:某中學一位女生,成績不錯,但言行非常偏激,對教師和家長的關心都有強烈的逆反心理,而且一度出現對學習不感興趣、無意上學的舉動。據調查,原來該生在小學是優等生,在班級里處處領先。到中學以后,有幾次測驗成績不甚理想,感到心里不平衡。更為主要的是,該生的奶奶對她關心過度,尤其對他考試成績過分重視。每次考試以后,有時不等評卷結束,就打電話或親自到校詢問,見成績下降,便憂心忡忡,進而對該生施加壓力。這引起該生的強烈反感。心理輔導教師仔細分析了該生的情況后,與家長聯系,使家長明白欲速則不達,教育子女也得有張有弛的道理。這位家長改變了過去的做法,經過疏導,該生的偏執情緒逐漸消除,學習興趣逐漸濃厚,成績穩步提高。

    四、結論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緩解學生內在心理緊張、焦慮。97年初,我們對初一新生進行考試焦慮測試,結果表明,由40。8%的學生有重度以上的焦慮。時隔三年,在小學六年級流畢業考試前的一次測試,卻只有4。8%的學生表現過度緊張。去年底,我們在調查中,有86。2%的小學生和41。9%的初中生自我報告課業負擔一般或較輕。

    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排解學生心理壓力的外在環境。從上文資料表明,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家長正逐步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與不良教育方法,使學生的心理壓力逐步減輕。

    3、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同樣也是一項系統工程,面對教育的現狀,必須正本清源,確立以做人為核心的教育原則,讓素質教育進入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方方面面,需要社會各方面、多角度地參與。

    減輕學生過重負擔,不僅要減輕課業負擔,而且還要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而轉變教育者的教育觀念、提高教育者的教育能力、改善師生關系和親自關系、改變不良的教育方式則是為學生提供寬松、安全、和諧的成長環境的重要前提。我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證明了這一點。

     

         

    上一頁  [1] [2]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相關文章:

    減輕學生過重學習負擔的規定08-13

    生物教學如何減輕學生過重負擔08-07

    生物教學如何減輕學生過重負擔08-07

    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自查報告通用11-07

    關于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自查報告范文08-17

    談減輕學生心理負擔08-17

    減輕中小學過重負擔實施方案08-13

    物理教學減輕學生負擔嘗試08-17

    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對策08-1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中文字幕激情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日本 |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久久 婷婷色五月综合激情六月导航 | 天堂久久久久va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