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教學管理論文>校長成為教育家的路有多長?

    校長成為教育家的路有多長?

    時間:2023-02-24 19:35:06 教學管理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校長成為教育家的路有多長?

     




      我沒有想到,只讀到初中一年級的我能當上教師,更沒有想到剛過30歲就當上了校長!斑@輩子有沒有可能成為教育家”,我沒有去思考這個問題。但如果按拿破侖“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邏輯去推論,我以為不想當教育家的校長就不是好校長。

      在我的心目中,中國活著的教育家印象不深,可能不是沒有,而是我等不知道。不像我國的藝術家,到處都是。特別聽到那些二十來歲的人被稱為歌唱家時,我的內心總有說不出的感覺。藝術領域是人才輩出的地方,教育界是人才濟濟的地方,不容易冒出公認的教育家。我之所以提出這個沉重的話題,主要是基于對理想教育的追求,呼喚營造“造就教育家”的環境。

      教育家首先要有自己的思想

      能成為教育家的人,首先應該有自己的思想。這種思想不是憑一個聰明的腦袋胡思亂想,更不是奴役于別人的旨意在極其有限的空間作某些特定的思考,而應該順著人類進步的方向,遵循人的發展規律,不迷信權威,創造性地開辟前進的道路。如果不是這樣的教育家,即使得到了某種認可,除了他本人的自我陶醉或滿足某種特殊需要外沒有多少社會意義。

      筆者關注到作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支撐理論,建構主義理論和多元智能理論,都是從外國進口的洋理論。中國歷史這樣悠久,文化那樣發達,傳統教育那么具有魅力,為什么出不了自己的核心理論?這些問題雖然不需我等小校長擔憂,但不得不引起我們對中國教育的思考。

      我國的學術界和教育行政部門對世界教育的走勢以及中國教育的發展方向是非常清楚的,新課程倡導的核心理念的正確性也是基層教育工作者廣泛接受的。中華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定要有面向未來的教育。中國的教育無論出現怎樣的風風雨雨,代表民族利益的國家意志是不會改變的。如果我國的教育與世界教育的大方向發生重大偏離,那么,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會拉得更大。中國的校長要成為教育家,首先應該懂得這一點。如果校長們努力為之奮斗的不是為了中國的理想教育,而是為了局部的小團體利益,或是滿足眼前的急功近利,那么,即便校長個人多么“聞名”,也不可能成為公認的教育家。

      教育家的產生要有一定的空間

      讓中國的校長成為教育家的可能性是有的,但必須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校長們有足夠的空間去為理想的教育而奮斗。遺憾的是,現實的教育能夠留給校長的空間實在太小了。

      計劃經濟時代的學校,它的地位相當于工廠里的車間。無論是對人財物還是對課程與教學的管理,學校只能服從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指令,不可能有自身的自由空間。這種管理模式下的校長理所當然地不可能有自己的思想,很可能校長在執行上級指示的過程中稍有偏差就會受到批評,甚至被免去職務。那時評價校長優劣的標準是在執行指令過程中是否得力?上攵,這種情況下會出教育家嗎?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我國的教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作為法人,學校相對的獨立性越來越被有關方面重視。譬如人事權,教師不再由教育行政部門委派,改由學校選聘。有的地方已經開始實行崗位管理,實現了由直接管人到管理崗位的轉變。再如課程與教學,國家留有一定空間給予學校,讓學校能有一定的余地規劃“校本課程”。雖然這種空間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在操作過程中還不能真正屬于學校,但認識是先進的,理念是到位的,因而無疑是一種進步。中國校長隊伍中可能出教育家的曙光就在前頭。

      靠抓“升學率”出名的校長能否成為教育家?

      現實又與理想有一定的距離。其一,學校經費嚴重缺乏,校長無法按預算獨立支配必須的錢財。他們要付出極大的精力想方設法爭取起碼的經費。有些學者說中國的校長首先要成為外交家,而且這種外交不是教育本身所必須的。經費問題決定了中國校長成為教育家的可能性會受到很大影響。其二,升學率對中國校長的壓力太大。老百姓幾乎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獲得穩定的職業,家長望子成龍的期望幾乎都壓到了學校的頭上。中國的校長,特別是中學校長,不大可能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升學率上。那些在抓升學率上出了名的校長能否成為教育家?筆者還是比較懷疑的,因為我國目前的應試教育還沒有到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生產力的時候,主要還是用時間和精力拼出來的,這是眾所周知的。如果校長們把主要精力放在應試教育上,能成為教育家嗎?其三,中國的教育管理還沒有真正走出計劃管理模式。由于我國法規制度還在逐步完善之中,教育管理還主要依靠行政指揮的方式運行。就拿江蘇的教育來講,上面抓常規管理,學校就抓掃地唱歌做操;上面抓素質教育,下面就搞活動;上面抓教育現代化,學校就千方百計造房子;上面抓創新教育,學校就想方設法出新招。當創新教育還沒有搞出名堂的時候,課程改革以排山倒海之勢壓倒一切。來自各個方面名目繁多的“量化考核”式的評估,幾乎讓學校疲于應付。在這樣的大一統指揮下,校長們可能成為教育家嗎?

      造就教育家要落實學校的法人地位

      要造就的中國教育家,首要的是解決學校的法人地位。要制定有關的法律法規,明確校長的義務和權利,把教育行政的職能控制到合適的程度。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要解決的是教育最基本的問題,學校發展的重大問題應該放手讓校長和教師去做,“基于學校,為了學校,在學校中”,走“校本”發展之路。其次,對不同的校長帶領的不同學校要進行具體的分析,因校制宜,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要鼓勵校長走個性化的發展道路,讓他們不斷地在實踐過程中豐富自己的教育思想。積極地研究那些校長的思想,讓它成為教育的財富。第三,要宣傳教育家式的校長。我國校長隊伍中教育家式的人物太少,江蘇前些年也評出了一批“名校長”,但由于沒有注重對評出的名校長的教育思想的研究和宣傳,他們除了得到一些榮譽以外,沒有在教育系統產生影響力。不管校長得到什么榮譽,如果沒有屬于他自己的教育思想,這種校長在教育界是沒有說服力的。因此,對名校長的研究,不應重視榮譽的給予,而應重視教育思想的挖掘。

      我國的教育處在理想與現實之間,一方面要從民族利益出發體現國家意志,千方百計地把教育引向理想的境界。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對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家庭意志,把教育引向現實。中小學校長邁向教育家的歷程是非常艱巨的。不過,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都期待著中國的中小學校長隊伍中能出現教育家。這是中國教育賦予校長的歷史使命。

      

    【校長成為教育家的路有多長?】相關文章:

    校長通往成功的路有多遠08-13

    課桌有多長08-16

    桌子有多長08-16

    花邊有多長教學反思08-25

    《鉛筆有多長》教學反思08-22

    《鉛筆有多長》教學反思03-20

    鉛筆有多長教學反思04-09

    《鉛筆有多長》 教學反思04-09

    《花邊有多長》教學反思01-0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成年看片在线观看 |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色色 |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二区 | 色色色导航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Ⅴ片综合久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