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談單招英語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
在社會經濟與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人們越來越清醒地意識到未來的競爭不僅是資源、技術的競爭,更主要的是人才的競爭、國民素質的競爭。全面提高人的素質,強化素質教育,實現(xiàn)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英語作為對外交流的重要工具,在社會經濟文化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所隱藏的弊端,也越來越明顯地暴露出來,這種愈發(fā)激烈的矛盾沖突,迫切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尤其是職業(yè)中學,必須進行英語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改革,根據(jù)新教材、新大綱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李嵐清副總理曾就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問題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對外開放,我們一個弱點就是對外交際的語言問題,我們要認真研究中國人用什么辦法學英語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這更說明英語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改革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們當前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任務。
新編職中英語教材的教學大綱,其核心是貫徹素質教育思想,努力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進行閱讀、對話及專業(yè)寫作等職業(yè)交際能力。單招體系學科中的英語和其它科目一樣,肩負著提高全民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文化素質的任務。下面就本人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優(yōu)化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和做法。
一、認清新教材和舊教材的轉變,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起跑點。
新教材同舊教材相比,突出反映出以下三方面的轉變。
(1)從教育目的上講,由單一學科教育向全面的素質教育的轉變。
新教材在編制上是以話題為主線。一個話題為一個單元,其內容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英美語言差異,地震,電腦,運動,音樂,歷史人物,飲食,天災,動物保護,地理歷史,學習方法等等。就其體裁而言涉及到傳記、故事、日記、書信、通知等?梢哉f新教材不是把英語單當作一門簡單的工具學科,而是把它看作是人文科學,讓它與社會緊密相連。
(2)從教學實踐上講,新教材要求教師由灌輸知識向傳授語言技能轉變。
新教材每個單元包含了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訓練,并且在不同的課時各有不同的側重。第一部分側重于聽,第二部分側重于說,第三部分側重于讀,第四部分側重于寫。這種課時的設置為學生提供了充分運用語言的機會,它使學生不僅僅是懂點英語知識,而且在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努力使之轉化為語言技能,并發(fā)展成為熟練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3)從教學形式上講,新教材體現(xiàn)了由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轉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即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
教材的編制要求教師必須丟棄過去那種“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的傳統(tǒng)“滿堂灌”教學方式,而由“前臺”退至“后臺”,成為幕后策劃者,幕后操縱者及組織者。相反,讓學生成為舞臺上的表演者,成為課堂上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
由此可見,教師要想在單招英語教學上有所突破,必須樹立起大教育觀。以培養(yǎng)現(xiàn)代人為目標,及時轉變教學思路,從啟發(fā)興趣入手,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及手段,引入多種技能的形式來反復訓練,并且敢于把廣闊的課堂留給學生,才有可能真正地把應試教育轉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
二、構建素質教育的教學模式,關鍵在于教師的自身素質。
教師是素質教育的實踐者和實施者,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關鍵。江澤民同志指出:“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不竭的動力。知識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需要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在新形勢下,作為老師光有埋頭苦干的精神是不夠的,要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要向教學科研要質量,要效益,這是基礎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然趨勢,也是實施素質教育對老師的迫切要求。
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用好教材,把素質教育滲透于英語教學的全過程,全面提高學生的政治、文化、心理、技能、身體等各種素質,讓他們德、智、體、美都得到生動活潑、主動地發(fā)展。以簡單短小的對話教學為例,如介紹、就餐、看病、告別、旅游、教學問候、提出建議、情緒喜好、英語學習交流等等,以四人為單位進行對話練習,并進行全班示范表演。熟練之后,讓學生做出類似的對話或者利用替換詞進行表演。在成個過程中,學生不自覺地受到了聽,說,讀,寫的訓練。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學生們自覺地參與這樣的對話訓練,在對話訓練中他們可以盡情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才能,表演能力及風趣幽默的性格。適當?shù)臅r候,教師也可參與到其中,學生在寬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了駕御語言的交際能力,并能自然地根據(jù)說話人的內容長短而靈活機動地變化。
三、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
英語素質教育的教學中,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是單招英語教學的重點,也是實施素質教育主陣地,然而,要實現(xiàn)優(yōu)化課堂教學,這就要求教師應做到優(yōu)化教學目標的制定,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設計,優(yōu)化教學方法的組合等,通過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以達到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
1、優(yōu)化教學目標的制定
目標教學是構建素質教育的重點,它要求教師必須了解、熟悉、掌握教學內容,明確教學大綱所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通過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使目標教學落到實處?梢哉f,目標教學就是將所有教學內容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目標,首先做到單個目標的完成,然后完成好部分任務的單元目標,從而達到總目標。教師在上新課前,首先弄清教學目標,明確學生達到這個目標的難點,并根據(jù)學生的基礎,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以及興趣愛好,反復鉆研教材,針對性地提出教學目標,確定重點和難點,并及時交給學生,讓學生心里有數(shù),從而達到教有目標,學有目標,指導檢查也有目標,使之在課堂上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2、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設計
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設計總體上應達到以下五結合:統(tǒng)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相結合,教師指導與學會相結合,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教學手段相結合。課堂教學應努力引導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為主動探索知識,變“學會”為“會學”。要做到這點必須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腦、動口、動手上下功夫,讓他們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以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形成以學生思維為核心,能力為目標,育人為目的的素質教育教學模式。
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時,可采用“啟發(fā)式”、“導學式”、“洋思教學模式---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法等。首先,教師要發(fā)揮自己的指導作用,做到深入淺出,畫龍點睛,以達到“導”在關鍵上的目的。其次,在課前列出難點、提出問題進行預習時,或學生在自學中遇到了困難,迫切需要教師解難答疑時,教師應及時進行指導,把握好關鍵時刻,恰到好處,這時學生的思想集中,能全神貫注,認真聽講,可收到最好的效果。當然,除備好課外,教師還應精心設計,分析哪些材料讓學生自學;哪些材料由教師精講;哪些材料用講練結合形式進行;考慮精講火候;研究怎樣才能講深講透、講得條理分明,深入淺出,使講解富于啟發(fā)性。同時要避免教師包辦代替,唱獨角戲,而應把教學的重點從“教”轉移到“學”上,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和對所學學科本身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的欲望,增強學習信心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3、優(yōu)化教學方法的結合
隨著教學觀念的更新,英語教學方法也要有所改變,這就要求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方法的組合。課堂上教師采用什么教學方法,學生就往往采用相應的學習方法,它直接影響著的學生的學習效果。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應努力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圍繞學生能力素質的發(fā)展進行教學?刹捎“學習態(tài)度、識記能力、知識技能”作為確定學習狀態(tài)的特征變量,從而為促進學習能力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服務。由于教學大綱要求的教學內容本身就是根據(jù)知識技能、順序、結構和學生的初始能力的特點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來使用,在此基礎上,按照知識技能的相對完整性,可將教學知識技能發(fā)展序列分成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般來說,進行教學不外乎三個部分:①復習已經教過的語言材料;②教學新的語言項目如語音、詞匯、句型和語法等;③進行各種形式的聽、說、讀、寫訓練活動。因此,一般采用“五步教學法”;即:復習舊課、檢查預習、導學新課、指導操練、當堂鞏固。在每一個步驟當中,教師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筆頭練習、測試、聽寫、提問等復習方式;利用實物、圖片、多媒體課件,借助動作、猜謎、接龍式提問、簡筆畫等介紹新語言方式;通過分排、分行、分人、分組等進行操練;通過做游戲、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運用語言能力;充分利用 “復習要點”,練習冊中的練習,口、筆頭練習等加強學習運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鞏固記憶。教師要在教學中自始至終觀察全班學生的反應,要隨時根據(jù)情況變換自己的角色,保證所教的內容大家都能接受,達到完成課堂的整體教學任務。
在“五步教學法”中,教師的作用,不僅要隨著各個步驟的變換而改變,更重要的要根據(jù)學生接受程度和實際教學的需要來優(yōu)化教學方法的組合。在具體的教學當中,教師不可能按部就班,也不可能始終如一地進行每一個教學步驟。在“吃透”教材,掌握教法的基礎上,靈活掌握,因材施教,在師生間形成一個感情融洽,相互尊重,配合默契的氛圍,才能順利進行教學,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職業(yè)中學單招英語教學過程中,素質教育的實施、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是職業(yè)教育改革中的一個重大問題,作為英語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改革教法,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從“獨奏者”的角色逐步過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從教師的“啟發(fā)式”發(fā)展到“參與式”,從“封閉式”發(fā)展到“開放式。”動之以情、導之以趣、授之以法,這樣才能把素質教育落實到英語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之中,因此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實踐。
【談談單招英語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相關文章: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08-07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論文08-17
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08-17
淺談單招學生的英語教學08-13
在英語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努力實施素質教育08-17
淺談如何發(fā)揮音樂教育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作用08-16
英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08-17
英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