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掌握心理規律 運籌數學教學
數學教學,要從對未來人才素質培養著眼。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逐漸使他們學會作為一個現代公民,學會用數學及數學的思維,去解決問題。這對于個人乃至整個民族、整個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而掌握心理規律,對學生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非常重要。
一、愉快地學習,事半功倍。
學習是一種內心的自覺活動,要使學生興趣盎然地、主動地、愉快地學習是教學追求的目標,重復多次地學習固然必要,但機械、被動、令人厭煩地將知識拼命灌輸給學生,永遠事與愿違。頑強和學習精神固然可貴,但已到疲勞極限,昏昏欲睡時,繼續堅持,無疑是自欺欺人,可能運用題海戰術能使學生在數學成績上能有所提高,但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能使學生喪失學習樂趣,為分數而分數,這是傳統教育中最大的失敗之處。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應該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完成教學內容的同時,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和思考數學問題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是一個長期學習和在解決解決問題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在每次課堂教學、作業講評之中應該注意貫徹,不要就答案論答案。
有的學生有一中誤解,認為愉快學習就是少花時間,少做作業,可獲得好成績。任何學習都要有必要的記憶力、理解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讓學生記憶必要的概念和法則是十分必要的,但要注意不要死記硬背,不要簡單地用罰寫、罰背來處理。要針對學生個別差異進行有效教育,要注意保護學生學習興趣,并要逐步培養學生數學口頭表達的能力。
二、啟發求知欲,培養興趣
學習任何一讓功課,學生有求知欲望,是學習這門功課的原動力。一個優秀的教師就是啟發求知的高手。
每個數學老師對于自己教學自己班級的第一節課必須十分重視,這在心理學上叫做心理效應。因此,在上第一節課時,作為教師要放下架子,消除地位差,以縮短與學生間的心理距離,教師要從愛護學生的角度出發,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創設一個師生心理相容的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把學生作為自己的同志和朋友,使學生感到心靈自由,人格平等,從而“親其師、信其道”。使學生在一中具有充分的心理自由的環境中思想、行動都得到全方位的解放,同時要容許學生“不規矩”,讓學生有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要讓學生說出自己不同的見解,讓學生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得淋漓盡致,切忌簡單粗暴否定學生的觀點,這樣不僅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而且會使學生對你這個教師產生反感情緒,對你將來的教學是大不利的。同時,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多使用教具和學具,讓學生進行演示,讓學生有充分表現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以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渴望。第一節課開始,就要盡可能使學生學習興趣盎然在聽、在講、在思考。
在以后的教學中,要保護學生這種內在的積極性,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自己,讓他們在課堂上有真正的學習、思考的時間。在教學中一定要給學生充足的學習時間,讓他們真正地想透、學透,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同時要善待每一個學生,特別對于作業完成質量不好的學生一定要采取適度的方法,切不可不管不問,要耐心引導,盡心盡力引導學生真正地熱愛數學,使他們從學習中得到快樂。同時,要正確處理和對待分數,一方面,我們現在在教學評價上分數還是一個重要指標,對于學生、家長、教師、社會來說,分數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檢驗標準,分數不可不要。另一方面,高分低能是應試教育的惡果,因此,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要讓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化。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能僅滿足于“講清楚、講正確”,要創造條件,讓學生經歷探索知識的過程,在探索中品嘗探索的艱辛,享受成功的喜悅,不僅應當讓學生“知其所以然”,更要讓學生“發現其所以然”。要讓學生學會獨立解決問題,每當學生在獨立思考中遇到障礙時,不把解決問題的方法、答案直接告訴學生,而是設計問題讓學生繼續思考,給予思考性的指導,促進他們的個性發展。
江蘇省江陰市青陽鎮旌陽小學:蔣儀
【掌握心理規律 運籌數學教學】相關文章:
數學找規律教學反思01-22
找規律的數學教學反思08-22
《商不變的規律》數學教學反思06-18
《商不變的規律》數學教學反思04-02
人教版數學找規律的教學反思06-14
數學找規律教學反思15篇03-24
《商不變的規律》數學教學反思7篇09-20
數學 - 商不變的規律08-16
數學活動“數數看,找規律”教學設計08-16
數學《商不變的規律》教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