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期望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遼寧省丹東市東港二中 谷運艷)期望教育就是教育者給受教育者確定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并以此不斷地鼓勵和暗示受教育者,使其增強 自信心并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最終實現目標的教育過程。在哲學上體現為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巨大作 用來實現激發個體最大潛力的實施過程;在教育學心理學上則體現為從學習動機的形成到學習目標實現的一個 完整過程。
一、期望教育在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提出期望,啟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提出期望首先要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學習目的的教育是一項經常性的重要工作,是與學校政治思想 教育及學生的世界觀培養聯系在一起的。通過學習目的的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學習英語的社會意義, 把當前的英語學習與祖國的需要和未來的建設事業聯系起來,與個人的遠大理想和崇高的共產主義事業聯系起 來,從而端正學習態度,形成正確的長遠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自覺性。筆者在教學中,首先對 學生提出大期望,使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大目的。這個大期望就是:“每個學生通過努力學習最終都能成為社 會的有用人才。”大期望提出之后,把學生按英語學習成績分為優、中、低三個檔次,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 不同的期望。
優等生類學習動機較明確,學習勁頭足,自信心強而持久,對他們的期望要定得偏高一些,即屬于“跳一 跳才能摘到桃子”的類型。經過一段時間,有的學生達到了預期目的,有的沒有達到,這時要及時總結評價。 對達目的者應再提出新期望,對沒達目的者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尋找差距,對其獲得的成功及時予以鼓勵, 這種方法要做到“潤物細無聲”。最后,當他們達到目的時,回頭一望,自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對中等生類,在分析他們英語學習成績稍差的原因的基礎上,幫助他們確定學習目的(即提出大期望), 主要采取“最優等生戰略”,把他們的英語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還有一些他們各自的強項與優等生比較,會使 他們突然發現一個完全不同的“我”,頓生趕超優等生的心理,這時再趁熱打鐵,提出期望(包括長、短期) 。期望確定之后,就要及時進行階段性總結分析,而不能像對待優等生那樣,進行最終的成果分析,因為那樣 可能太遲,起不到好效果。只有及時幫助其校正學習方法上的偏差,才能使“五分鐘熱度”變成長期的動力, 才能使中等生樹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趕超優等生,最終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并以此為動力,增 強實現大期望的信心。
差等生是英語教學中實施期望教育的最佳人選,因為差等生在學生群體中常被忽視,因而他們都具有羞怯 、懦弱、自我放棄、破罐破摔的外部心理表現。而通過悉心的交談會發現,他們往往都具有強烈要求學習好的 愿望,而且智力并不差,有的由于英語基礎差,有的苦于方法不當,有的苦于不被理解等諸多原因而畏縮不前 。他們渴求理解、幫助和信任。根據他們對老師的一個眼神、一種語氣都十分敏感的特點,在適當的時候當眾 或私下給予期望,他們會牢記于心,發憤努力。這時再找其談心,尋問學習上的難題,幫助解開心中迷惑,并 及時鼓勵其取得的點滴成績。結合成功教育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成績,樹立“天生我才必有用,若要有用需努力 ”的信心和決心,運用成功來爭取更大的成功,最終實現老師的期望。
通過這樣的分檔對待,在班集體里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學習氛圍。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期望 ,在期望的鼓舞和優等生的帶動下,學生們自覺地學習,沿著期望階梯不斷實現自己的目標,然后再奔向更新 的高度。
(二)強化期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
強化期望就是及時利用已實現的短期期望來強化學生對實現中、長期期望的信心,實質上是利用遷移規律 來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有的學生英語成績較好,而其它學科較差;也有的學生初中成績較好,而高中較差, 對這樣的個體,最好的方法是利用期望教育,結合遷移規律,用其它學科的成功經驗(包括學習方法與學習態 度)或其它時間段的成績來影響其現階段英語的學習情況。這種觸類旁通的效果可以增強學生實現期望的自信 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學生原有的學習動機。布魯納在《教學過程》一書中把“原理與態度的遷移” 看成是“教育過程的核心”;布魯姆也曾說過“強化了的期望是最好的學習動機”。
(三)分解期望,使學生產生求知欲
分解期望就是將一個具體的期望分散開來,分別落實于各個教學環節,做到環環有目的,節節有期望,針 對不同的學習重點提出即時的不同期望,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這實際上是一個用小期望來引導學生產 生求知欲的過程。例如,在課堂上提出具有思考性的問題,使學生進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 界,《論語》中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就是這種狀態的概括。筆者采用的方法一是在課堂上或個別輔導時 即時提問,同時暗示“你能行”;二是在考試前復習階段啟發誘導。二者均使學生產生急切的求知欲,并增強 自信心。
通過把具體的期望分散化,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教師再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予以暗示、鼓勵,促使學 生自己得出結論,概括出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技巧等,這樣更能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學生克服的困 難愈大愈多,學習的效果也愈好。
二、期望教育的效果檢驗
筆者在班級里選出兩組在智力上和在英語成績方面相當的中等生進行檢驗,效果如下頁圖:
(附圖 {圖})
在A區時間段里,對甲、乙兩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對甲組結合英語單元測驗、課堂教學進行期望 教育,并結合成功教育及時鼓勵、不斷暗示,在課堂上多提問,輔導時多關心;但對乙組則不進行期望教育, 按正常的教學秩序、教學方法進行。可以看出,甲組的平均成績明顯高于乙組,但從實驗的第7單元開始,對 乙組重復以前對甲組的做法,而對甲組學生不再進行期望教育,結果發現甲組學生平均成績顯著下降,而乙組 學生的成績卻直線上升,并超過了甲組。
通過這個實驗可以看出期望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巨大作用。試驗中還發現,對學生進行期望教育時,學生 普遍心情較好,學習熱情高,學習目的明確,對新知識掌握快,運用熟練,道德素質與心理素質都有質的飛躍 ;而不再對其進行期望教育時,學生則大多數表現郁悶、困惑、
學習興趣下降、脾氣暴躁等,因而導致學習成 績下降,對其心理健康有一定影響。實驗證明期望教育是一個重要的、有效的教育手段,應加以推廣和使用。
【淺談期望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相關文章:
淺談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08-24
淺談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08-17
淺談生本教育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08-16
淺談網絡在古典詩詞教學中的應用08-15
淺談插圖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08-23
[中學英語]淺談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08-17
淺談英語教學中的“有效訓練”08-17
淺談英語教學中的“循環復習”08-16
淺談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投入08-15
淺談藝術教育中的舞蹈教育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