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美術課“六段”式教學結構
小學美術課“六段”式教學結構,是把課堂教學分為“啟導”、“示范”、“討論”、“精講”、“巡回 輔導”、“學生作業”六個階段。本文將具體闡述如下:一、啟導
啟導階段是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包括欣賞和引入兩個方面。
欣賞,一般是所授新課的范畫作品(工藝品)或與新課教學有關的、相近的美術作用。通過學生對美術作 品的欣賞,取得學生視覺上的愉悅,情緒上的激勵,達到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及求知的欲望。
引入新課時,教師根據教材重點、難點和教學內容的繪畫、制作方法等,通過前面欣賞的作品,編成問題 ,提問學生。促使學生從視覺情感上的愉悅轉移到理性的迫切想要解決問題的求知欲望上面,進入新課教學。 (欣賞與引入是啟導環節的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承、不可分割的。引入之后有目的地欣賞與欣賞后引入新課分 析問題都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教師可根據教材的內容定。)
二、示范
示范階段是上好美術課的重要環節。
教師示范是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與美術知識技能教學的基本手段。教師在課堂上運用直觀教材 和直觀手段進行教學,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得到充分的感性認識,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提 高教學效果都具有很大意義。在講解示范內容時,要求學生以欣賞的作品與教師示范過程相對比,分析啟導環 節提出的問題,進一步學習和質疑新課內容。
三、討論
討論是對欣賞所取得的感性知識和教師示范給予的理性知識進一步的理解和質疑。把探索研討推向高潮。 講解內容時結合討論題展開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真正把學生對欣賞作品和觀看教師示范的感 受談出來。鼓勵學生提出與教師不同的見解和畫法。鼓勵求異思維,發展求同思維。通過討論,加深學生對于 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欣賞作品、分析作品及觀察的能力。通過討論使好、中、差學生能夠得到相應的 互補,培養學生的膽量和口才,達到素質教育整體提高的目的。
四、精講
這是六段式教學結構的關鍵環節。教師根據學生的欣賞、觀看教師示范和討論情況,進行突出重點、攻破 難點、解決疑點和繪畫規律、技法步驟等方面的精講。教師講授時應注意不要出現死板地講解單件作品的畫法 或制作方法,幫助學生真正地掌握各種繪畫規律或工藝制作規律。注意精講巧練。
五、巡回輔導
巡回輔導包括學生作業和教師輔導兩個方面。學生作業不僅是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 良好的思維方法和思維品質。通過眼、手、腦的協調配合,促進學生智力、技能的形成。
輔導是教師對每個學生在完成課堂美術作業過程中的指導,是更好地發展學生思維和能力的有效保證。
課堂輔導常采用集體輔導和個別輔導相結合。集體輔導是教師巡視指導時發現全體或大部分學生所共同存 在的問題,及時給予糾正,解決普遍性的問題;個別輔導針對性強、能對癥下藥、解決作業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和作業質量的提高(注意,最好不要動手直接修改學生的作業,必 要時可在另外的紙上畫出正確形象,引導學生比較,讓他們自己改正。)輔導時一般可分為四步:①檢查學生 是否開始作業,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做針對性的提示。②巡視整體作業情況、發現解決普遍問題。③輔導作業較 好和較差的同學,使其有所提高。④選擇有特色作業為講評作業做準備。
六、作業講評
作業講評是六段式教學結構的收尾階段,也可稱作隨堂欣賞。教師可選擇較好和較差的兩種作品相對比欣 賞講評,同時引導學生對本課內容進行歸納,系統小結。使本課的教學重點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形象。鼓 勵好的學生繼續發展,較差的學生以好的作品為借鑒,改正存在的問題,使課堂教學得到延伸。
由于美術課內容和要求不同,上課的形式也是多樣的,各有特點。例如:欣賞教學的特點是學生不進行作 業練習,教學時主要是以講授、談話、參觀、討論的方法來進行美術作品欣賞。另外還有室外寫生教學,以練 習技法為主的繪畫教學等也都有其不同的特點。總之,上課的多種形式是根據具體情況和要求來確定的。
【小學美術課“六段”式教學結構】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論文08-24
小學美術課教學反思(精選7篇)06-03
思想品德課“五環式”電化教學結構08-17
淺談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有效教學論文06-08
新時期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探究08-17
教學方法的探討—小學美術課堂與電影08-24
群落的結構教學設計08-23
淺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08-20
理解,操練,表達──小學英語講練教學結構08-17
淺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基本結構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