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集錦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小動畫,瞧,綠蔭蔭的草地上,一只美麗的蝴蝶在自由的飛翔,突然,它的翅膀被刺破了,好心的孩子們,看到這里,你們會怎么做呢?你們真是善良有愛心的孩子,象你們這樣,當別人遇到困難,有了麻煩的時候,我們能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去幫助的行為,就是關懷。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題目就是關懷(板書課題:關懷)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故事。請同學們輕輕把書打到69頁,聽老師讀課文,你們可要一邊聽一邊注意老師的讀音,尤其要注意預習時圈畫出的.生字。
2、這么美的文章你們想不想親自去讀一讀?請大家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標出自然段的序號,同時圈劃出認字表中的認字的讀音,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大家讀的可真認真,現在同桌2人比一比,賽一賽,看誰字音讀的準,句子讀的通順。
4、通過剛才的比賽,老師相信你一定能把課文讀得很好,老師想考考大家,誰愿意接受挑戰,把課文讀給大家聽?(學生分段讀課文,師從音和句上評價)
三、隨文識字
1、學習生字:蝴、蝶、麗、刺、掙、扎
(1)這么短的時間就能把課文讀得這么準老師獎勵你一件禮物(出示蝴蝶圖片)大家看,這是什么?
學生回答:蝴蝶(出示蝴蝶生字卡片)老師把蝴這個字寶寶也請來了,誰能大聲的讀出來?你想怎樣記住這個字?誰還說出哪些蟲字旁的字。
(2)這只蝴蝶怎么樣?(根據學生回答適時出示字卡麗)
(3)這只美麗的蝴蝶就在我們課文的第一句話中出現了,誰能讀一讀這句話。(指名讀)在這句話中還藏著幾個字寶寶,你找到了嗎?(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字卡刺強調讀音是平舌音,掙扎讀音是堯舌音。)
2、學習生字捧、拔
美麗的蝴蝶被刺破了翅膀,這時候誰來了?(小姑娘)小姑娘是怎么做的?(用手捧起蝴蝶,小心翼翼的拔掉刺兒,)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字卡捧,拔,請學生做捧和拔的動
3、重新出示掙、扎、捧、拔請學生觀察,說說發現了什么?(四個字都是提手旁的字))你還知道哪些提手旁的字?(一邊說一邊做動作)可見,提手旁的字通常與什么有關?
間休:我們的小手可真能干,現在讓我們一起拍拍手,幸福的唱起來吧《幸福拍手歌》
4、學習仙、善、良、孩
小蝴蝶在藍天上自由的飛啊飛,過了不久,它化做一位仙女。(示仙)
它是怎么對小姑娘說的呢?你能在文中找出這句話來讀一讀嗎?(指名讀)(出示孩、善良)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兩個字的。你能用善良說一句話嗎?
5、學習第3自然段,認識生字度、底、求
(1)小女孩的愿望是想得到快樂,到底實現了嗎?我們來看第三自然段。誰能把這一段讀一讀?
指名讀,其它同學找出藏在這一段中的生字寶寶。
出示字卡度,底、求說一說如何住這些字,并做擴詞練習。
6、鞏固識字,
(1)看黑板,這些字寶寶都被老師請到了黑板上,你會讀嗎?(帶音節指名領讀)
(2)摘掉拼音帽子你還認識嗎?(開火車讀字卡)。
(3)和詞語朋友手拉手你還會讀嗎?(男女生比賽讀)
(4)生字回文,齊讀課文。
(5)檢驗識字效果,出示短文:有一個善良的女孩兒,她幫助很多人度過難關,在個掙扎在水中的人向她求救,她救了他。她還捧起一只刺破了爪子的小兔,幫它拔掉刺兒。她到底是誰?原來是那位美麗的蝴蝶仙子。
7、小結:看黑板,這些字寶寶肩并肩,手拉手,給我們獻上一顆紅心,它告訴我們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用這顆心去關懷身邊的每一個人,這樣你會得到快樂的,可見,關懷是我們人類最美的情感,讓我們一起寫下這兩個重要的字吧!
四、指導書寫關懷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經典課文,梳理文章思路的活動,讓學生發現基本的行文順序。
2、通過編寫提綱和寫作實踐,引導學生體驗思路清晰對于表現主題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了解基本的行文順序,學習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
三、教學策略
發現學習,合作學習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通過回顧經典課文寫作順序,讓學生自主發現不同文章的行文順序。
2、在設計提綱時,讓學生合作討論,體驗擬寫提綱的重要性。
四、教學過程
(一)重溫經典,任務導入
導語:同學們,我們經常用“思路清晰”評價一篇優秀的文章,可是如何才能做到思路清晰呢?現在就讓我們重溫經典課文,開啟思路的發現之旅吧!
請任選任務一或者任務二表格完成。
任務一:閱讀《再塑生命的人》,填寫下表,試著說說作者的思路。
作者思路:
任務二:閱讀《植樹的牧羊人》,填寫下表,試著說說作者的思路。
作者思路:
設計意圖 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文章的思路。
(二)合作探究,理清思路
1、學生合作完成表格,展示交流。
2、明確作者思路,體會思路清晰的效果。
任務一:閱讀《再塑生命的人》,填寫下表,試著說說作者的思路。
作者思路:按時間順序組織材料,對“我”的教學由淺入深,突出表現莎莉文小姐充滿愛心和善于教育。
任務二:閱讀《植樹的牧羊人》,填寫下表,試著說說作者的思路。
作者思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敘述故事,通過牧羊人種樹前后生活環境的巨大變化,贊揚牧羊人堅持種樹的創舉,引發讀者的思考。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不同文章有不同的行文順序。思路的本質就是一種邏輯關系。嚴密的邏輯關系可以起到突出主題的作用。那么如何構架這種邏輯關系呢?看看作家是怎樣做的?
設計意圖 通過示例,讓學生自主發現不同文章的行文順序。體會行文順序對表現主題的作用。引入學寫提綱的環節。
(三)效法名家,學寫提綱
1、閱讀課后短文“朱光潛談構思”,說說該怎樣列提綱。
技巧提煉:
(1)明確題目要求,確定主題。
(2)“自由聯想”相關內容。
(3)圍繞主題選擇材料。
(4)按邏輯關系排列材料順序。
2、整體構思訓練。
圍繞“他是一個熱愛學習的學生”的主題,請你編寫提綱。
方法指導:
(1)“自由聯想”材料。
(2)圍繞主題篩選材料。
(3)按照順序排列材料。
預設:
A、他放學之后總是先寫作業。
B、他上課認真聽講,認真記筆記。
C、他寫完作業之后常常進行體育鍛煉。
D、他經常在學習上幫助成績不好的同學。
E、他經常參加學校組織的公益活動。
F、他家離學校很遠,但每天堅持騎自行車上學,從不讓父母接送。
G、他熱愛課外閱讀,經常出入圖書館和書店。
排列順序:
B、他上課認真聽講,認真記筆記。
A、他放學之后總是先寫作業。
G、他熱愛課外閱讀,經常出入圖書館和書店。
歸納思路:按照學習的規律排列材料,從課上到課下,從課內到課外,突出熱愛學習的主題。
3、思路清晰訓練。
下面是一位同學的周記提綱,請你應用所學,評判一下是否做到了思路清晰。如果沒有,請你幫他修改一下,并說明理由。
主題:母愛
1、母親從不私拆我的信件,也不干涉我的'交往,但卻經常注意我與什么樣的人往來。
2、每天下班回家,母親都會詢問我當天的學校生活情況,還會為我準備豐盛的晚餐補充營養。
3、我悄悄把別人的文具盒拿回家,母親看見了,狠狠地教訓了我一頓,然后要我連夜送回別人家去。
修改建議:三件事都可以表現母愛,但是三件事的順序缺乏條理性。可以按照遞進的順序重新編排這三件事,達到突出“母愛”主題的效果。
母愛的境界:照顧──教育──尊重,遞進的層次。
設計意圖 通過學習編寫提綱的訓練,引導學生在寫作前理清思路。
(四)小試牛刀,寫作實踐
以《二三事》為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1、確定主題,編寫提綱。
2、當堂完成習作。
3、同學相互點評,提出修改建議。
設計意圖 1、學會布局謀篇,體驗擬寫提綱的好處。2、注意行文線索,體會條理清晰對于表達主題的作用。
(五)布置作業
1、根據同學的點評與建議,修改自己的作文。
2、以《這天,我回家晚了》為題,編寫一個提綱。
設計意圖 鞏固編寫提綱的方法,進一步體會提綱對于思路清晰的重要作用。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飛、馬、猴”3個字。認識個筆畫“ ”和5個偏旁“ 、 、 、 、 、”。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認識有關影子的一些現象,激發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練習朗讀、認字和理解句子。
教學準備:
找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師生共同在操場上做“踩影子”的游戲,讓學生觀察自己和同學影子的變化。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總73電6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飛、馬、猴”3個字。認識個筆畫“ ”和5個偏旁“ 、 、 、 、 、”。
二、教學重點:練習朗讀、認字。
三、教學難點:理解句子。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回顧“踩影子”的游戲,說說你是怎么做的?
2、出示課題:影子。讀課題,注意輕聲的讀法。
3、有一個小朋友叫京京,他也和你們一樣做踩影子的游戲,看著這一個字,說說怎么記住“影”字。
4、認識偏旁:三撇兒“ ”。
(二)、學習課文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借助拼音,自己小聲地讀一讀課文,把要求會認的字圈起來。
(2)借助拼音,把要求會認的字讀一讀,特別注意讀準前、后鼻音和翹舌音的字:影、前、常、跟、著、朋。
(3)同桌對讀,互相正音。
(4)開火車讀,檢查讀音,共同正音。
(5)自己讀一讀課文,把課文讀流利。
2、細讀課文,學習字詞句,理解課文。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這兩小結分別寫哪一幅畫?
(2)小組合作學習:看圖讀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3)大組交流,理解太陽光和影子的關系。
通過對插圖的觀察、學生討論,得出結論:京京背著太陽,影子在前;面向太陽,影子在后;太陽在他的左邊,影子在右;太陽在右,影子在左。
看圖說說,理解“前、后、左、右”
(4)質疑、釋疑。
再讀課文,想想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問同學,發動大家動腦筋解決問題。
在交流中學習“黑狗,常常、跟著、它、朋友”這幾個詞,懂得影子和黑狗有相似的地方;顏色黑,常常跟著主人轉,非常親熱;“它”指影子,影子陪我上學、放學,就像我的好朋友。
(5)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自己讀讀課文,想辦法記下來。
邊讀邊做動作,加深對課文的記憶。
老師引讀課文,指導背誦.
學生自己背誦后,再背給同桌聽。
(6)動動腦筋,學習認字。
學習新偏旁“ 、 、 、 ”,說一說偏旁名稱。
說一說怎么記住這些字。
讀詞說句認字。
五、作業布置:
1、把生字讀給家長聽,把課文背一背。
2、繼續觀察,在哪兒能見到影子。
六、板書設計: 影子教學設計教案
9. 影子
前
左 右
七、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總74電64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有關影子的一些現象,激發觀察自然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練習朗讀、認字。
三、教學難點:
理解句子。
(一)、復習導入
1、自由讀一讀課文,再現課文中的生字。
2、開火車認字、詞。
3、會背課文的'同學站起來,背背課文。
(二)、觀察說話
1、說給同桌聽:我的前面是( ),我的后面是( ),我的左邊是( ),我的右邊是( )。
2、大組交流:誰愿意講給大家聽,自己站起來說一說。
3、隨便選一個字,(前、后、左、右)開火車說說你周圍的同學。
(三)、指導寫字 影子教學設計教案
1、復習“飛、鳥、馬”。
(1)看圖,圖上畫著什么?還記得這三個字嗎?
(2)大家一起讀一讀。
2、復習筆畫,學寫字。
(1)看到“飛”字,你覺得它像什么?
(2)第一筆應該寫什么?
(3)比較“飛”與“九”,跟老師書空。
(4)描紅,防寫。
3、學習新筆畫。
(1)認識新筆畫:豎折折鉤,一筆寫成。
(2)觀察這兩個字的筆畫,你發現了什么?
(3)按筆順書寫。
(4)書寫練習,個別輔導。
(四)、練 習
1、加一筆,變新字。
口—( ) 十—( ) 烏—( )
木—( ) 兔—( ) 二—( )
2、選字填空,再讀一讀。 影子教學設計教案
鳥 馬
(1)( )兒在天上飛。
(2)( )兒在地上跑
五、作業布置:向爸爸媽媽說我的前面是( ),我的后面是( ),我的左邊是( ),我的右邊是( )。
六、板書設計: 鳥 馬
七、課后反思: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字,注意多音字“見”。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合畫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詩中描寫草原的無比壯闊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蒼茫的景象。
[教學重難點]朗讀古詩,熟讀成誦,在朗讀中感受詩所描寫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老師: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課件出示:大草原并配樂)
2、老師: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二年級學生回答
3、老師:天藍藍,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畫卷呀!我們有說不完的話語來形容它、贊美它。北朝有人用簡單的27字概括了我們說不完的話語,讓我們來讀讀古詩《敕勒歌》吧!
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結合注釋,讀通古詩。
2、檢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廬籠罩見
3、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4、二年級學生自讀整首詩邊讀邊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讀,師生評議。(評議從讀正確方面進行)
三、品讀詩文,熟讀成誦
1、課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許多的蒙古包
老師:你看到了什么?
由二年級學生說出大意即可。
老師:詩中哪句是描寫中的內容?
指名朗誦
在片旁出示: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自由讀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二年級學生質疑
老師針對課件講述;敕勒是一種族名,敕勒川是這種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好I大家看,這就是陰山,多么雄偉壯闊呀!看天空就像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誰愿意來讀讀這4句詩呢?趕快試試吧!
二年級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教師評價:我聽出來了,陰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陰山下”。
示范讀第1、1句。
教師評價: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示范讀第3、4句。
分小組賽讀第1至4句。
2、詩人還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讀讀最后3句。
課件出示:風吹來了,草叢里露出許多的羊群。
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小組交流。
指名回答:誰愿意來讀一讀?
教師評價放在二年級學生對詩的感受上。如:老師看得出你真的喜歡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彎了腰,訃我們看到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請大家把整首詩連起來讀讀,小組互相聽一聽,看誰讀得棒,把掌聲送給他。
全班交流朗誦。
4、評比“背誦高手”,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背下古詩。
四、小結
五、拓展
1、今天我們學習《敕勒歌》這首詩,你一定有很多的收獲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2、大草原就是—幅美麗畫卷,趕快拿出你的紙和筆把它畫下來吧!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內容說明】
《金色的腳印》是人教版第十一冊第七組的一篇課文。文章以生動細膩,充溢感情的筆觸描寫了一個人與動物的傳奇故事,贊美了人與動物之間相互信任,相互協助,和諧相處的美好關系,也展示了動物之間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讀來感人至深,催人淚下。這篇課文的目的是使同學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動物的一起家園,人要和動物和諧相處,這個世界才更加美麗的道理。同學很喜愛這類的文章,而且學習過不少類似的課文如《灰雀》、《小獅子愛爾莎》等,也有過觀察和飼養小動物的經歷,在這一點上,課文和同學的生活貼近。但是體會狐貍一家和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人應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諧相處的深刻道理恰恰是同學學習的重難點。在優秀教案時我充沛考慮了教學重點難點,利用同學的已知和生活經驗,從同學的讀書感受動身,引導同學自讀自悟,并捕獲同學情感思想上的變化,使同學與文本進行對話。
【優秀教案思路和特點】
在教師指導下的同學自主閱讀探究的實踐活動。同學在閱讀活動中具有自主性,獨立性和選擇性。教師則是同學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在閱讀實踐中,堅持以“讀”為主線,讓同學充沛的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珍視同學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狐貍一家和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諧相處。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狐貍一家和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人應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諧相處的深刻道理。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交流:
同學們,在你們心目中,狐貍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交流對狐貍的印象。)
2、導入:
看來狐貍在大家心中不是好東西,今天我們來學一篇關于狐貍的故事的文章,學了以后,也許你會給狐貍平反了。
板書:
金色的腳印
(生:齊讀課題。)
當“金色的腳印”這五個字映入你眼簾的`時候,你的腦海里閃現出一些什么問題?
二、整體感知,自讀自悟
1、過渡:
同學們真會提問題,你們提出的這些問題,正是我們本課要解決的問題,相信大家一定能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自身讀書解決這些問題,比比看,誰的問題解決得好。
2、生自由讀書,勾畫。
3、生自由匯報、交流。
4、小結讀懂課文的兩個步驟。先在課文中找到答案,再聯系全篇文章讀,看看作者到底想告訴我們什么?
三、精讀體會,自主匯報
1、過渡:
看到同學們剛才讀書時認真的神情,聆聽了你們的匯報,我知道你們被這個人與動物的傳奇故事感動了,心靈受到了震撼。你們還想再讀讀課文嗎?好讓我們用心用情再讀課文,細細體味那些使你感動的地方,想想為什么感動?
2、出示閱讀提示,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讀書,小組交流自讀自研。
3、自主匯報:
先讀一讀自身感動的地方,再說說為什么。這樣讀結合課文的語句來學習。
⑴老狐貍為搭救小狐貍不顧一切所作的一切事(喂奶、做窩、咬木樁)體會狐貍的聰明和動物之間濃濃的親情。
⑵正太郎為老狐貍一家做的事情(如投食物,要回小狐貍)體會正太郎對狐貍的保護和協助。
⑶正太郎失足掉下懸崖,老狐貍救正太郎。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協助,相互依戀的和諧關系。
4、小結,感情升華:
學完課文后,你現在覺得狐貍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呢?
(動物是可愛的,友好的,更有感情的。當人類施惠與它們時,它們會全力報答人類對它們的保護和尊重。)
5、啟發理解課題“金色的腳印”的含義。
四、總結、課外延伸
1、總結:
三只狐貍,一個男孩,動物之間的愛,人與動物之間的愛構成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人與自然就是應該和諧相處,只有這樣才干給它們也給我們自身一個良好的、自由的生活空間!
2、請同學們回家后,找找有哪些故事是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又有哪些故事是人類破壞自然的,結果怎樣。
3、以《小狐貍回家后》為題,續寫這個故事。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的教案03-28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寫作教案11-20
語文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