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三年級語文教案>三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

    三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

    時間:2025-04-09 09:15:49 三年級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

    三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1

      教學要求:

      1.通過交流平臺,交流讀書和積累的方法。培養積累能力。

      2.通過詞句段的運用,學習帶“得”字句子的特點,并加以運用。

      3.會用詞語接龍的形式說句子。

      4.掌握書寫提示中字形的特點,并書寫漂亮。

      5.積累古詩,體會中國詩詞文化的魅力。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詞句段的運用,學習帶“得”字句子的特點,并加以運用。

      2.會用詞語接龍的形式說句子。

      課前準備:

      PPT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全班交流介紹自己的讀書、積累的方法。

      2.你覺得誰的方法比較好?

      3.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二、詞句段運用。

      1.(出示第一組句子)

      讀句子,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a.小組交流。

      b.全班匯報。

      “得”字前面都是表示動作的詞,后面用的是形容動作的程度。

      c.仿照寫一寫。

      2.(出示第二組句子)

      讀一讀,說說你的發現?

      a.小組交流發現。

      b.全班匯報。

      前半句句尾的詞用在后半句的開頭,就是用接龍的形式寫句子。

      c.自己嘗試說一說。

      d.小組合作說句子。

      三、書寫提示。

      我們的漢字博大精深,要想寫美觀就要找出漢字的特點。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出示漢字)

      1.觀察漢字,你發現了什么特點?

      都有撇捺。

      2.你覺得怎樣寫才能把這些字寫美觀?

      撇捺要寫得舒展,字形就優美。

      3.先在書上描紅,再寫一寫,注意撇捺的.特點。

      4.學生字形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5.展示、交流、評價。

      四、日積月累。

      1.課件出示《采蓮曲》學生邊欣賞圖片教師邊誦讀。

      2.說一說,古詩中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場景?

      a.小組交流。

      b.匯報

      3.生誦讀古詩。

      4.嘗試背誦。

      五、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因為提前讓學生做了預習,這節課的教學進展比較順序。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交流,用詞語接龍的形式說句子說得非常精彩,背誦古詩環節課堂氣氛比較熱烈,學生積極性很高,從而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會在習作中有意識地用上平時積累的語言,會按要求仿寫句子。

      2.會寫尋物啟事。

      3.注意漢字中筆畫較少和筆畫較多的字的寫法。

      4.理解積累成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出示“交流平臺”中的句子和泡泡圖里的提示。

      2.討論交流讀后的感受。

      (1)讀第一句話,理解“沒精打采”的意思。“沒精打采”的意思是不高興,不振作。這個詞寫出了“他”坐在那里的狀態。第二句話把“夜空中群星閃爍”比喻成“千千萬萬支極小的蠟燭在發光”,既形象又具體。仿照第二句話而寫的比喻句,把太陽初升時的顏色、形狀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2)積累好詞佳句,不僅有助于我們理解文章內容,而且對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也有很大幫助。所以,在閱讀過程中我們要養成摘抄好詞佳句的習慣,還要善于品詞析句,想一想文章中哪些詞語用得好,哪些句子寫得妙,這些詞語和句子有什么特點,適合在什么語境中運用。

      二、詞句段運用。

      1.出示第一題。

      2.學生討論。

      (1)《海底世界》的開頭有什么特點?課文是怎樣圍繞開頭進行敘述的?

      開頭提出問題,然后具體描寫了大海深處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2)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課本中的兩個題目。

      開頭提出問題,然后圍繞問題進行具體的描述。第一句可以圍繞“石頭有多奇妙”進行描寫,可以寫石頭的形狀、顏色等,還可以寫出自己的想象。第二句需要自己想好寫什么事物,確定后,先提出問題,然后具體描述。

      3.學生仿寫,完成后同桌交流,進行修改。

      4.出示“尋物啟事”。

      5.討論格式及寫法。

      尋物啟事一般包括標題、正文、落款三項內容。

      (1)標題:寫在第一行正中。可以只寫“尋物啟事”,也可以加上丟失物品的名稱,如“尋手機啟事”“尋鑰匙啟事”“尋公文包啟事”等。

      (2)正文。一般包括以下三層內容:寫清丟失物品的`名稱、數量、形狀、質地和丟失的時間、地點等;寫清尋物者的單位、姓名、住址、電話號碼等;如有必要還可以寫明給予酬勞之類的話語,最后要表達謝意。

      (3)落款:署上發文單位的名稱、個人姓名等,并署上發文的日期。

      6.學生照樣子寫尋物啟事,寫好后全班展示。

      三、書寫提示。

      1.讀泡泡圖里的提示。

      2.在田字格里書寫生字。

      3.小結:本次書寫提示安排的是筆畫較少和筆畫較多的字,我們要根據泡泡圖里的提示,認真觀察漢字的結構,注意每一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還要考慮筆畫的長短和筆畫間距。

      四、日積月累。

      1.出示成語,指名朗讀,解釋成語。

      2.匯報交流。

      我們要借助拼音,認識生字,然后通過查詞典,并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成語的意思,采用多種方法記牢這些成語,并能在生活中運用這些成語。

      (1)“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比喻不管對方使用什么計策、手段,都有辦法對付。也比喻針對具體情況采取相應對策。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經歷艱險,就不能獲得成功。

      (3)“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的意思是親眼看見的比聽說的要真實可靠。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人常常因環境的影響而改變其習性。

    三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3

      教學目標:

      1、交流如何做好摘抄,詞句段運用,認真讀詞語,照樣子寫句子,積累語言。

      2、通過誦讀,體會古詩,幫助小學生積累古詩。

      3、寫鉛筆字,練習寫帶有撇捺的字注意寫得舒展。

      教學重難點:

      1、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背誦。利用插圖,了解古詩大意。

      2、自主閱讀詞語和句子,交流摘抄的問題,學會積累語句。

      3、有感情朗讀句子,理解古詩大意。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語文園地”的內容。(板書:語文園地)

      二、板塊一:交流平臺

      1、不知什么時候,落起了春雨,輕輕地,聽不見淅瀝地響聲,像一種濕漉漉地煙霧,輕柔地滋潤著大地。春雨過后,太陽出來了,一片晴朗。整個世界像剛洗過似地,特別清爽,空氣十分新鮮,呼吸一口,甜絲絲地,像喝了蜜一樣。

      評析:這段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了春雨的惹人喜愛。

      春天來了!你看萬紫千紅的花開了,把可愛的草,樹木,鳥,獸,蟲,魚都從寒冷的冬天中叫醒了,使得大地恢復了生機。那些野花像小星星一樣一閃一閃眨著眼睛。

      評析:這段話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動植物人的思想感情,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了恢復了生機的大地。

      愛讀書,是一種美德。讀書,使人思維活躍,聰穎智慧;讀書,使人胸襟開闊,豁達曉暢;讀書,使人目光遠大,志存高遠;讀書,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綻開花蕾。

      評析: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使文段的節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于表達強烈的感情。

      2、學生閱讀,交流感受。

      3、教師小結。

      摘抄,即從文刊、文件等里閱讀,再把語言優美,值得品析,值得學習的詞語、句子、段落記錄到本子上,閑暇時,拿出來翻閱。(板書:摘抄)

      4、鼓勵學生結合課本上的內容,說說自己在這方面的做法和經驗。

      5、教師評議,方法指導

      第一、不動筆墨不讀書。

      (1)圈點勾畫。即用相關的符號在書或文章上記錄下自己閱讀時的見解、感受,或愛,或憎,或疑,或思,如用“、、、、、、”“?”“┄┄”符號分別標示重點詞句、疑難困惑、偏差錯誤等。

      (2)作批注。即在文章旁邊寫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可以品評遣詞造句的精妙,寫出自己的理解、體會和感想,可以談談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見解或由此引發的聯想,還可以指評原文的紕漏等。

      (3)寫讀書筆記。可作摘抄、編提綱、寫體會。

      (4)做卡片。為了便于記憶和積累,鼓勵學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斷、佳詞妙句等寫在卡片上,以隨身攜帶,隨時翻閱、背誦。

      第二、善于摘抄。

      一是摘抄型筆記,把讀書時發現的好詞語、句子、片斷摘錄下來。

      二是提綱型筆記,將原來較長較深的書或文章用提綱的形式摘錄下來。

      三是感想型筆記,也就是讀后感,把讀書時的心得體會寫成短小文章保存下來。

      四是評價型筆記,可以品評譴詞造句的精妙,寫出自己的理解、體會和感想,可以談談對同一個問題的不同見解或由此引發的聯想,還可以指評原文的紕漏等。

      第三,摘抄注意的問題。

      一是摘抄內容分門別類。如:語文方面的知識、優美的詞句、精彩的描寫、生動的對話、好的開頭和結尾、精辟的議論、寫作常識以及文章的結構提綱等;記歷史、地理以及其他學科方面的知識或趣聞;記名人名言、警句、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跡及豪言壯語等。

      二是邊摘抄邊背誦,盡可能多的記下那些應該記住且能記住的好東西,使語言的積累更厚實。(板書:摘抄分門別類?邊抄邊背)

      6、教師小結。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在平時的.閱讀實踐中,摘抄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要逐步形成影響自己一生的日積月累的摘抄好習慣,積硅步以至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河。培養好讀書,勤積累,在不斷的內外吸收中提高理解和應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設計意圖】出示精彩片段,明白句子的精妙,明白摘抄的好處,產生摘抄的興趣。學習摘抄的方法,學會更好地摘抄。

      三、板塊二:詞句段運用

      1、讀一讀,照樣子寫句子。

      (1)◇小家伙摔得還挺重。

      ◇王老師急得直跺腳。

      ◇他跑得像兔子一樣快。

      ◇媽媽累得____。

      ◇____得____。

      (2)指名讀前三個句子,齊讀,男女比賽讀。

      (3)小組交流,讀讀句子,看看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把后兩個句子寫完整。

      (4)小組代表發言,教師小結。

      (5)互相交流,說說自己積累的這樣的句子。

      他高興得手舞足蹈。

      太陽光把大地曬得熱氣騰騰的。

      花兒紅得好像燃燒的火。

      夜黑得伸手不見五指。

      這片草原遼闊得一眼望不到邊。

      他激動得不知說什么好。

      老奶奶笑得直不起腰。

      2、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的詞語,說一說你有什么發現。

      (1)學生自由朗讀,談感受。

      (2)小組交流,說說發現了什么。

      (3)小組代表發言,教師評議并小結。

      第一句中加點的詞語是“河流、大海”,這是水域不斷變大的過程。

      第二句中“月亮”“小橋”共同的特征都是“彎彎的”,如果接著往下說,“小橋的旁邊是彎彎的小船”。

      (4)朗讀積累。

      【設計意圖】讀句子,注意加點詞語的用法,學會積累和正確運用。

      四、板塊三:書寫提示

      1、觀察這些字,你發現了什么?

      (發現它們的共同點是這些字都有撇和捺)

      2、看提示

      旁邊提示我們寫這幾個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提示了撇捺要舒展,才能寫得美觀)(板書:撇捺要舒展)

      3、寫一寫

      (1)先照著上面的筆順寫,一邊寫一邊念筆畫名稱。

      (2)再在田字格中寫,寫好之后對照比較,看看哪個筆畫沒有寫好,再重寫。

      【設計意圖】了解帶有撇捺的字的寫法是要把撇捺寫舒展,養成寫字前先觀察的良好寫字習慣。

      五、日積月累

      1、出示古詩,學習生字。(板書:采蓮曲)

      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2、師范讀,學生跟讀。互相交流識記生字。自由朗讀。

      3、教師簡介:《采蓮曲》是唐代王昌齡創作的七言絕句。《采蓮曲》為樂府舊題,內容多為描繪江南水鄉秀麗的風光、采蓮女的純潔活潑及她們真摯甜美的愛情生活。王昌齡的這篇《采蓮曲》以民歌般的語言,歌唱了采蓮女的勞動生活,內容健康活潑,如炎炎夏日中的陣陣荷風,給讀者帶來清新自然的感受。

      4、(1)羅裙:用細軟而有疏孔的絲織品制成的裙子。

      (2)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顏色的衣料剪裁的。

      (3)芙蓉:指荷花。

      (4)亂入:雜入、混入。

      (5)看不見: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綠葉紅花,哪是少女的綠裙紅顏。

      (6)聞歌:聽到歌聲。

      (7)始覺:才知道。

      5、看注釋,小組合作,交流體會詩句的意思。

      6、小組派代表參與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譯文:采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前來。

      作者簡介:王昌齡(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漢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天子王江寧”之稱,存詩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齡集》。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

      摘抄:分門別類邊抄邊背

      “得”字短語仿寫句子

      書寫提示:撇捺要舒展

      《采蓮曲》積累背誦

    三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4

      【教學目標】

      1、在口語交際中訓練表達能力,交流資料,了解人文地貌知識。

      2、給學生自由表達的機會,讓學生寫真人真事。

      3、“我的發現”中讓學生認識四字詞語有不同的形式,加強了語言的形象性。

      4、“日積月累”中“讀讀認認”是讓學生交流識字方法,“讀讀背背”是讓學生積累寫友誼的名句。

      5、“趣味語文”是引導學生說帶“言”的'詞語。

      【教學重點】

      教學目標1、2、3、4。

      【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1和3。

      【教學課時】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引入

      1、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世界,你會用哪個詞,為什么?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指導交際

      1、看了課題你想到了什么?

      2、誰愿意告訴大家,你找到了哪些資料?

      3、指導分組交流。

      三、交際

      1、我先來介紹我想讓大家了解的一張圖片。

      (教師介紹)

      2、誰來幫我評一評?

      3、哪一小組先來匯報?請其他同學認真聽,說一說你聽完后的收獲并進行評議.

      四、總結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用心去體驗,同時,我們也是幸福的,因為我們擁有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三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交流,初步學習做讀書筆記的方法,有效實現語言文字積累。

      2.通過朗讀思考,感知詞、句的特點,并在準確進行說話練習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感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3.感受撇畫、捺畫的書寫特點,提升對漢字的審美及書寫能力。

      4.背誦《采蓮曲》,邊讀邊想象詩歌畫面,體會詩歌情感,形成詩歌文化的有效積累。

      教學重點:提升感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學難點:真正掌握并能運用學到的做讀書筆記的方法。

      教學準備:讀書筆記本;多媒體課件;歌曲《彎彎的月亮》《采蓮曲》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交流,初步學習做讀書筆記的方法,有效實現語言文字積累。

      2.通過朗讀思考,感知詞、句的特點,并在準確進行說話練習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感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交流激趣,引入學習

      1.教師出示自己的讀書筆記本,學生猜猜里面可能都記錄了什么,教師適時告訴他們這是自己讀中學時代用心做的讀書筆記本,同時展示給學生看,并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跟自己做過的讀書筆記進行比較)。

      2.引入:到底該怎樣做讀書筆記?做讀書筆記又有什么意義呢?接下來還是讓我們走進“語文園地”,聽一聽同學們的看法。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學主要采取了交流引入法,借助熟悉的話題引入教學內容,自然激發了學生探究更多關于讀書筆記知識的興趣。

      二、教學“交流平臺”

      1.引導學生自主朗讀“交流平臺”中出示的四句話,看看四句話中分別都說了什么內容。

      2.學生交流,教師適時引導他們明確四句話寫出了四種做讀書筆記的方法。

      3.再讀四句話,看看自己對哪種方法最感興趣,為什么?

      生:我喜歡第一種方法,感覺既簡單義不耽誤時間。

      師:這也是我們平常最常用到的一種方法。

      生:我對其他三種方法比較感興趣,因為寫感受的過程中我會認真思考句子的含義。

      師:是的,所以每次老師特別喜歡讓你們邊讀課文邊將自己的簡單理解寫在旁邊,這是理解句子的好辦法。另外多背誦一些好詞佳句,還可以用到我們平時的說話、中呢。

      生:我對第二段話比較感興趣,因為這樣以后在文的時候我們能夠很快找到可以用上的詞語或者句子。

      師:是的,這種方法雖然有點費事,但對我們的大。

      生:我覺得最后一種方法也不錯,注明句子的出處后載們就能夠一下子記起閱讀過的內容啦。

      師:同學們,這些做讀書筆記的方法雖然形式不太一樣,但是無論哪一種方法對我們的閱讀和習作都有很大的好處,不但能夠提升我

      們的閱讀、能力,還能讓我們不斷形成語言文字的積累,這就是做讀書筆記的好處。

      4.拓展學習:引導學生拿己的讀書筆記,通過與平臺中給出的方法進行比較,看看自己還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教師適時再次引導他們學以致用,提高自己的讀書筆記的質量。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學主要采取了自主學習法,讓學生通過研讀四句話,從中感受到常見的做讀書筆記的方法,并在與自己的讀書筆記進行比較的過程中進一步激發優化讀書筆記的意識。

      三、教學“詞句段運用”

      1.課件出示“讀一讀,照樣子寫句子”中的三句例句,引導學生邊讀邊看看三句話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1)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用著重號聚焦句子中的“得”。

      (2)學生再次認真朗讀句子,想一想加點字“得”前后兩部分在意思上都有怎樣的關聯?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他們明確“得”后面半部分是對前面動作詞狀態、程度等的補充說明,因而使句子表達得更加完整具體。

      (3)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同時試著補充完成第四句話“媽媽累得 ”,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體會“累”的樣子、程度等,同時對他們的寫話予以梳理(如“媽媽累得說不出話來”“媽媽累得一點兒力氣都沒有了”等)。

      (4)拓展延伸:完成第五句寫話練習“ 得 ”,指名朗讀自己寫的句子,教師再次引導學生準確把握“得”前后兩部分之間的關系,注意前半部分一定要有動作詞。

      2.引導學生自主朗讀“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的詞語,說說你有什么發現”中給出的兩句話,注意加點詞語在句子中都有什么特點。

      (1)指名學生回答(一句話中,幾個分句子前后詞語是一樣的……),教師適時引導他們明確:這種含有幾個分句的句子,前后兩句話首、尾詞語相同,這樣形式的句子所采用的修辭手法叫“頂真”。

      (2)教師補充出示幾則例句:A.竹葉燒了,還有竹枝;竹枝斷了,還有竹鞭;竹鞭砍了,還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B.櫓搖船、船載櫓,櫓動而船行;線穿針、針引線,線縫而針綴。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頂真修辭的有趣特點。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中的兩個句子,邊讀邊體會句子的特點。

      (4)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試著照樣子補充第二句后面的省略號,教師注意提醒他們下一句必須以“彎彎的小橋”開頭,適時補充出示“彎彎的小橋那彎彎的小船”。同時引導他們明確這是一句歌詞,歌曲《彎彎的月亮》。

      (5)課件播放歌曲,引導學生聆聽歌曲,想象句子所描繪的美好意境。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學主要采取了讀寫結合法,讓學生通過朗讀句子,初步感知句子中加點字詞的有趣特點,同時在寫話練寫的過程中進一步實現了認知內容,提升了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

      四、課堂

      1.引導學生簡單交流自己本節課的學習收獲,教師適時再次引導他們回顧關于讀書筆記以及詞句段運用兩個方面的認知。

      2.教師:這節課的學習,大家確實有不少收獲,老師希在今后的語文學習過程中,一定要真正把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提高讀書筆記的質量,并讓它真正為我們學習語文服務。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感受撇畫、捺畫的書寫特點,提升對漢字的審美及書寫能力。

      2.背誦《采蓮曲》,讀中想象詩歌畫面,體會詩歌情感,形成詩歌文化的有效積累。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引入學習

      1.教師談話:孩子們.漢字是一門文字藝術,看上去就是簡簡單單的方塊字,但要想把它們寫好卻并不容易。還記得我們前面學過的橫畫、豎畫的書寫規則嗎?

      2.學生交流(橫平豎直),教師適時提醒他們這里的“橫平”并非是我們認為的“水平”,而是在微微上斜的同時保持一種平勢。同時引入學習:接下來我們繼續掌握關于撇、捺兩種筆畫在漢字中的'書寫要領。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學主要采取了回顧舊知法,讓學生通過交流已有書寫認知進行書寫要領內化鞏固,同時激發了學生了解更多書寫要領的積極性。

      二、教學“書寫提示”

      1.課件出示“書寫提示”中的“英、及、柔”等8個生字,引導學生分別找出撇、捺在每個字中的位置,并想想它們的書寫有什么特點。

      2.學生觀察、比較、交流,教師適時引導他們明確只有將撇、捺兩筆寫得舒展,字整體才能夠舒展和優美。

      3.指名四位同學板演生字(每位同學按照順序分別板演2個生字),其他同學認真觀察他們的書寫并予以,教師重點提醒他們看看撇、捺兩個筆畫的書寫是否做到了“舒展”。

      4.教師根據學生的適時予以修正、范寫,重點提醒他們注意“及”的筆順是撇、橫折折撇、捺.其中最后一筆捺畫要舒展,與撇畫保持對稱之勢}“柔”上面半部分的撇畫不要寫得過長,下面“木”的撇、捺要寫得舒展、對稱;“霧”下面“務”上半部分中的撇、捺要舒展,下面“力”的撇畫則要稍微收斂;“奏”上半部分的橫畫要緊湊,撇、捺要舒展。

      5.學生自主臨寫8個漢字,教師巡視了解書寫情況,重點看看他們有沒有注意撇、撩兩個筆畫的書寫舒展到位。同時挑選書寫較好的同學的作業進行展示交流。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學主要采取了自主觀察發現與教師歸納講解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更妤地掌握了撒、撩筆畫的書寫要領,進一步提升了漢字書寫能力。

      三、教學“日積月累”

      1.課件播放歌曲《采蓮曲》,引導學生欣賞歌曲并說說自己的感受,教師適時談話引入:這首好聽的《采蓮曲》就是根據唐代著名的大詩人王昌齡的詩歌《采蓮曲》創編而來的。同學們,接下來讓我們來讀讀這首經典的詩歌作品。

      2.課件出示詩歌《采蓮曲》及其畫面,引導學生自主朗讀詩歌,注意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想一想該如何讀好詩歌的朗讀停頓。

      3.指名朗讀詩歌,教師適時進行范讀指導,重點提醒學生注意“芙”是第二聲,同時.注意指導學生讀好朗讀停頓(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人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學生齊讀詩歌。

      4.引導學生再讀詩歌,注意借助圖畫看看詩歌描寫的是哪個季節,自己都從詩歌中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又似乎聽到了什么聲音?

      5.學生朗讀思考,與同學、老師交流:

      生:這首詩歌描寫的應該是夏天的景色。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是從圖畫上畫的荷葉、荷花看出來的(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理解“芙蓉”指的是“荷花”)。

      師:同學們,除了從畫面中看到了碧綠的荷葉和粉紅的荷花外,你們還看到了什么?

      生:我還想到了有人劃著船在荷花、荷葉中游玩、觀賞。

      師:這畫面中并沒有人呀?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從最后一句“聞歌始覺有人來”中想到的,說明有人在荷花,荷葉間唱歌。

      師:你的想象非常準確。那你們猜一猜,這會是什么人呢?他(她)又躲在哪兒呢?

      生:我覺得是女孩子,她被荷葉、荷花給擋住了。

      師:對!其實這首詩寫的是采蓮少女,但詩中并沒正面描寫她,而是用荷葉與羅裙一樣綠、荷花與臉龐一樣紅、不見人影卻聞歌聲等

      手法,巧妙地將采蓮少女的美麗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6.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注意邊讀邊想象詩歌的畫面美,同時想象詩歌中的聲音美。

      7.學生嘗試背誦詩歌,指名背誦展示,學生齊背古詩。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學主要采取了邊讀邊想象法,讓學生通過朗讀并想象詩歌的畫面、聲音,進而自然融人到了詩歌的美好意境中,并體會到了詩歌所表現出來的情趣。

      四、課堂

      美好而又短暫的一節課學習很快就結束了,孩子們,回家以后,老師希望你們能夠再次進行漢字書寫鞏固,同時還能把今天學到的這首《采蓮曲》背誦給家長聽一聽。

    三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6

      教學目標:

      1.在交流平臺中交流自己是怎樣積累語言的,說說自己是怎樣使用自己積累的語言的。

      2.學習使用設問句引起讀者思考,并學習圍繞問題組織材料。

      3.學習尋物啟事的格式,會寫尋物啟事。

      4.積累背誦8個字的成語。

      教學重點:

      1.學習使用設問句引起讀者思考,并學習圍繞問題組織材料。

      2.學習尋物啟事的格式,會寫尋物啟事。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過:“與人交談一次,往往比多年閉門勞作更能啟發心智。思想必定是在與人交往中產生。”可見交流的重要性。我們今天的交流平臺要交流的話題是什么呢?請讀一讀課本95頁交流平臺中的話,說一說應該怎樣在習作中有意識地用上平時的語言積累呢。

      二、交流平臺

      1.你積累過哪些好詞好句,平時用上了嗎?

      預設:

      比如我們積累過很多好詞。例如:

      表示顏色的詞語:檸檬黃、新月白、玫瑰花、茄子紫……

      表示人物神態的詞語:沒精打采、神采飛揚、喜笑顏開……

      這些詞語你會用嗎?你曾經在習作中用過嗎?

      2.出示運用好詞的句子:

      他沒精打采地坐在那里,一句話也不說。

      她穿了一件玫瑰紅的衣裙,神采飛揚地走來。

      3.說一說使用之后的句子有什么變化?

      預設:

      使用自己積累的好詞可以使文章變得更準確、更具體、更生動、更形象。

      4.你平時是怎樣積累語言的?

      預設:

      學習不是照抄,而是學習別人使用個性化的語言。

      5.要感受語言的美好,并嘗試自己創造類似的語言。

      例如:作者看到夜空里閃爍的群星想到了“千千萬萬支極小的蠟燭在發光”,這多么有創意啊!你有沒有類似的創意?

      預設:

      看到夕陽落山,你想到了……

      看到新月升空,你想到了……

      6.積累語言是不是看到好的詞句抄到積累本上就可以了?

      預設:

      要多積累,但積累有方向,不要盲目地抄寫。

      如果你的語言不夠生動,就要經常積累描寫生動的句子。為了讓自己的語言更生動,還可以經常仿照例句寫話,這樣也會提高你的寫作水平的。

      7.請你說一說自己的學習收獲。

      說說你是怎樣運用自己的語言積累的。

      舉例子證明自己的學習成果。

      三、詞句段運用

      1.還記得《海底世界》的第一段是什么嗎?

      出示句子:

      你可知道,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嗎?

      預設:

      這一段,提出了一個問題,然后作者從多個方面回答了這個問題。下面作者用幾個自然段來說明“海底沒有光線、海底多種聲音、海底動物活動、海底植物差異、海底礦藏豐富”,最后總結海底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像這種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回答的寫法,叫作設問。

      2.所謂設問,就是先故意提出一個問題,引起讀者的興趣,然后自己回答這個問題,引導讀者思考。

      3.你會使用設問句嗎?請你試一試。

      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頭有多么奇妙嗎?

      預設:

      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頭有多么奇妙嗎?我從來沒有看見過那么多形狀各異、別具風格的石頭。那些石頭看起來凌亂,仔細看卻似乎又錯落有致。有的石頭像花瓣,有的石頭像獅子頭,有的石頭像桃子,有的石頭像藤椅,有的'幾塊圍在一起看起來像簡易的桌椅,有的單獨一塊,仿佛一個大柱子,最奇妙的是有兩塊相對的石頭,它們看起來怒目相向,當有風吹過的時候卻像是兩個人在低語,真是有趣極了!

      4.你能不能提出一個設問句?

      學生自由發言。

      5.李曉宇的外套不小心落在了操場上,可是他再去找的時候已經不見了。你能幫他找回來嗎?

      6.我們來看看能不能寫一個尋物啟事。

      出示尋物啟事。學生觀察閱讀,并說一說注意事項。

      預設:

      尋物啟事一般包括標題、正文、落款三項內容。

      (1)標題。

      可以使用“尋物啟事”,也可以具體一些,如“尋鑰匙啟事”“尋飛機模型啟事”等。

      (2)正文。

      正文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

      ①丟失物品的詳細介紹。包括名稱、數量、形狀、質地和丟失的時間、地點等。

      ②尋物者的聯系方式。包括住址、電話、郵箱等。

      ③如有必要,還可以寫明給予酬勞之類的話語。

      (3)落款。

      在啟事的末尾,一般要有姓名、單位等,還要署上發文的日期。

      7.假如你的鑰匙在小區里面丟失了,你能寫一個尋物啟事,貼在小區的宣傳欄里嗎?

      學生自由寫作。

      四、寫字有法

      漢字筆畫有多少,寫好漢字有妙招。

      1.筆畫較少的漢字,要把筆畫寫得開一些。

      出示例字:止、內、術、斗

      學生觀察漢字,說一說注意事項。

      預設:

      橫修長,豎正直。

      撇捺舒展要和諧。

      2.筆畫較多的漢字,要把筆畫寫緊縮。

      出示例字:露、醒、慧、蘑。

      學生觀察漢字,說一說注意事項。

      預設:

      筆畫短小收攏,筆畫間距縮小。

      3.學生仿寫兩組漢字。教師巡回指導。

      五、日積月累

      平時我們學習的成語都是四個字的,今天我們來認識幾個8個字的成語。

      1.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預設:比喻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對策。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預設:不進老虎洞,怎么抓住小老虎。比喻不親臨險境,便不能成功。

      3.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預設:傳聞是靠不住的,親眼看見的才是真實的。勸人們不要輕信傳聞。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預設:接近好人使人變好,接近壞人使人變壞。形容客觀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

      5.這樣的成語還有很多,你的積累中有沒有?請你展示一下。

      預設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六、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請你說一說。

      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三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7

      教學目標

      1.做好摘抄,讀詞語,寫句子,積累語言。

      2.誦讀古詩,積累古詩。

      3.練習寫帶有撇捺的字注意寫得舒展。

      教學重點

      背誦古詩。自主閱讀摘抄。

      教學難點

      理解古詩大意。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知

      今天我們學習“語文園地”的內容

      (板書題目,語文園地)

      二、交流平臺

      1.什么是摘抄?

      摘抄,即從文刊、文件等里閱讀,再把語言優美,值得品析,值得學習的詞語、句子、段落記錄到本子上,閑暇時,拿出來翻閱。

      2.教師指導辦法

      第一,不動筆墨不讀書。

      (1)圈點勾畫。即用相關的符號在書或文章上記錄下自己閱讀時的見解、感受,或愛,或憎,或疑,或思,如用“......”“?”“┄┄”符號分別標示重點詞句、疑難困惑、偏差錯誤等。

      (2)作批注。即在文章旁邊寫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可以品評遣詞造句的精妙,寫出自己的理解、體會和感想,可以談談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見解或由此引發的聯想,還可以指評原文的紕漏等。

      (3)寫讀書筆記。可作摘抄、編提綱、寫體會。

      (4)做卡片。為了便于記憶和積累,鼓勵學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斷、佳詞妙句等寫在卡片上,以隨身攜帶,隨時翻閱、背誦。

      第二,善于摘抄。

      一是摘抄型筆記,把讀書時發現的好詞語、句子、片斷摘錄下來。

      二是提綱型筆記,將原來較長較深的書或文章用提綱的形式摘錄下來。

      三是感想型筆記,也就是讀后感,把讀書時的心得體會寫成短小文章保存下來。

      四是評價型筆記,可以品評譴詞造句的精妙,寫出自己的理解、體會和感想,可以談談對同一個問題的不同見解或由此引發的聯想,還可以指評原文的紕漏等。

      第三,摘抄注意的問題。

      一是摘抄內容分門別類。如:語文方面的知識、優美的詞句、精彩的描寫、生動的對話、好的開頭和結尾、精辟的議論、寫作常識以及文章的結構提綱等;記歷史、地理以及其他學科方面的知識或趣聞;記名人名言、警句、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跡及豪言壯語等。

      二是邊摘抄邊背誦,盡可能多的記下那些應該記住且能記住的好東西,使語言的積累更厚實。

      3.摘抄舉例

      春天來了!你看萬紫千紅的花開了,把可愛的草,樹木,鳥,獸,蟲,魚都從寒冷的冬天中叫醒了,使得大地恢復了生機。那些野花像小星星一樣一閃一閃眨著眼睛。

      愛讀書,是一種美德。讀書,使人思維活躍,聰穎智慧;讀書,使人胸襟開闊,豁達曉暢;讀書,使人目光遠大,志存高遠;讀書,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綻開花蕾。

      三、詞句段運用

      ◇小家伙摔得還挺重。

      ◇王老師急得直跺腳。

      ◇他跑得像兔子一樣快。

      ◇媽媽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

      看看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把后兩個句子寫完整。說說自己積累的這樣的句子。

      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的詞語,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嘩啦啦地洶涌澎湃。

      遠遠的夜空有一個彎彎的月亮,彎彎的月亮下面是那彎彎的小橋……

      (我發現加點詞語是上一句話的結尾,同時是下一句的開頭,我知道這種寫作手法叫頂針。)

      我能接著往下說:彎彎的小橋旁邊有青青的蘆葦,青青的蘆葦里有清脆的鳥鳴。

      彎彎的小橋下邊是爺爺的小船,爺爺的小船里傳出古老的歌謠。

      四、書寫提示

      英及柔霧蒙奏煤翅

      觀察這些字,你發現了什么?

      (發現它們的共同點是這些字都有撇和捺)

      我們寫這幾個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撇捺要舒展,才能寫得美觀)

      五、日積月累

      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師生合作分析。

      《采蓮曲》是唐代“七絕圣手”王昌齡創作的七言絕句,以民歌般的語言,歌唱了采蓮女的勞動生活,內容健康活潑,如夏日中的'荷風,帶來清新自然的感受。

      (1)羅裙:用細軟而有疏孔的絲織品制成的裙子。

      (2)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顏色的衣料剪裁的。

      (3)芙蓉:指荷花。

      (4)亂入:雜入、混入。

      (5)看不見: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綠葉紅花,哪是少女的綠裙紅顏。

      (6)聞歌:聽到歌聲。

      (7)始覺:才知道。

      譯文:采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前來。

      六、課堂作業

      1.照樣子寫句子。

      例:他高興得跳了起來。

      敵人被打得()鳥兒飛得()他將教室打掃得() 。

      2.把“的、地、得”填入括號里。

      激烈()賽跑項目開始了,我們在跑道上飛快()跑著,跑到終點,我們已經累()氣喘吁吁。

      3.我能接著往后寫。

      遙遠的夜空有一個彎彎的月亮,彎彎的月亮下面是那彎彎的小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寫《采蓮曲》。

      參考答案

      1.夾著尾巴逃跑了

      比大樹高

      干干凈凈

      2.的地得

      3.彎彎的小橋下面是那彎彎的小河,彎彎的小河旁邊是那彎彎的小路,彎彎的小路旁邊是那彎彎的小樹。

      4.采蓮曲

      唐代: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七、課外閱讀

      采蓮的古詩

      劉方平

      采蓮曲

      落日晴江里,荊歌艷楚腰。采蓮從小慣,十五即乘潮。

      八、教學反思

      老師課后完成。

    三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8

      學習目標:

      1.搜集各種反映世界奇妙的文字、圖片和實物,交流同學們所了解的世界,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2.自由寫一篇習作,培養習作興趣。

      3.積累詞語、詩句,養成勤于積累的好習慣。

      4.感受語文的趣味,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

      學習準備:搜集自己準備講的反映世界奇妙的文字、圖片和實物。

      口語交際

      談話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每天都發生著數不盡的事情,從國際時事動態,到國內新聞,讓人目不暇接;每天都會產生道不完的科學成果,從航天飛機一次又一次的宇宙探素,到生物工程的突飛猛進,使人眼花繚亂。大自然中,植物奇聞,動物軼趣,有太多的知識等待我們去了解。在我們人世間,真善美、假丑惡,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們去交流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講述一下大家了解的奇妙的世界。

      小組交流

      1.交代講述、傾聽要求。

      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也可以補充。

      2.各人先在組內展示自己搜集的資料,簡要介紹自己要講的內容。

      3.組內成員以新聞發言人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信息,教師巡視。

      全班交流

      1.各組匯報本組評出的最佳發言人。

      2.挑選幾名最佳發言人,全班交流,共同評議講述情況。如儀態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流利、有聲有色,也可以談談你從中獲得了什么信息。

      激發興趣,拓展練習

      1.世界真奇妙,不說不知道!這節課同學們交流了大量自己搜集的資料。你們每個人介紹的內容,就像打開大千世界的一扇窗口,通過這扇窗口,我們了解到的是色彩繽紛的世界。這么多的信息,你們是從哪里搜集到的',請同學們談談。

      2.學生交流。

      3.同學們這么喜歡交流信息,那我們辦一個世界真奇妙小小電臺,利用課前時間發布信息。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準備。

      習作

      談話激趣

      同學們,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也許你到過祖國的秀美山川旅游,那令人心曠神怡的景物讓你至今記憶猶新;也許生活中有些事你一想起來就會不由自主地發笑,而另外一些事可能讓你現在仍然后悔不迭;也許你一直埋藏在心里的愿望還沒有向人傾訴;也許壓抑已久的委屈讓你時刻苦惱不已;也許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有你喜歡的有不喜歡的,有讓你覺得愉快舒服的,有讓你覺得別扭難受的;也許你想象力很豐富,經常遨游在想象的天空,有許多的奇思妙想讓你不吐不快這次習作就是一次自由習作,大家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樣寫就怎樣寫,現在請大家讀讀習作提示,看看給你什么啟示。

      學生自讀習作提示,明確習作要求:寫最想寫的,內容要具體,把句子寫通順。

      開啟思路

      1.播放電影。

      請大家閉上眼睛,像放電影一樣把你生活中經歷的事、看到的景物、周圍接觸的人、你的各種瑰麗的想象播放一遍,注意想想哪個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最想寫什么。

      2.定格放大。

      請大家睜開眼睛,同學們一定都看到了豐富多樣的畫面,那么你最想寫什么呢?請再閉上眼睛把這組畫面定格,并把它放大,仔細看好每一個細節。

      3.慢放重現。

      習作提示中有一條要求:把內容寫具體,如何寫具體呢?請大家把剛才定格放大的畫面在腦子里慢放重現,一個鏡頭一個鏡頭地看仔細。如寫事情的要仔細看清楚事情的經過和前因后果;如寫景物的,要理清順序;如寫人物的,要想想為什么喜歡或不喜歡他(她)?

      小組交流

      1.跟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你最想寫什么?初步打算怎樣寫?如何把它寫具體?互相幫助提提建議。

      2.全班交流,說說寫什么,打算怎樣寫,互相啟發,鼓勵其他同學,想他人所未想,寫別人所未寫的內容。

      試寫初稿

      學生試寫,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發現問題及時指出。

      評議初稿

      1.小組內輪流讀讀自己的習作,共同進行評議。教師巡視,了解有代表性的習作。

      2.請一兩位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師生共同評議。

      賞析優秀片段

      每個小組推選一兩個優秀片段,請同學們進行賞析。

      修改習作

      1.針對已發現的問題修改自己的習作。

      2.謄寫習作。注意書寫工整。

      展示優秀習作

      把學生的優秀習作貼在展示臺上,其他同學參觀評議。

      我的發現

      讀一讀

      1.請同學們各自輕讀詞語,讀不準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向同桌請教。

      2.開火車輪讀詞語。

      想一想

      讀了這些詞語之后,你有什么發現?

      1.自主發現。

      2.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

      比一比

      1.根據這些詞語的規律,你還能想出這樣的詞語嗎?現在比一比誰積累的詞語多。請學生寫在黑板上。(如事事如意、官官相護、夸夸其談、竊竊私語、念念不忘、悶悶不樂等)

      2.比賽速記:一分鐘時間讀記,看你能記住多少詞語。

      說一說

      任意說一句話或一段話,用上一個或幾個詞語。

      日積月累

      讀讀認認

      1.輕聲讀每組詞語,要求讀正確。

      2.投影打出詞語,請學生輪讀。

      3.題中每一組字有什么共同之處?

      (每組中左邊是已學過的熟字,右邊的字是熟字加偏旁組成的)

      4.借助拼音,讀準生字條中的12個生字。

      5.朗讀鞏固。

      6.說一說你還有哪些學習漢字的方法。

      讀讀背背

      1.我們讀了不少的古詩,很多古詩的內容是反映純真的友情、濃濃的鄉情和永恒的親情的。今天我們就來學一些。

      2.各自輕聲讀書上提供的詩句,把其中的生字拼讀正確,把詩句讀通順。

      3.指名讀──小組齊讀──大聲自由讀。

      4.品味這些詩句的意思,并且試著讀出感情。

      5.指名再讀詩句,師生評議。

      6.練習背誦──指名背誦。

      7.鼓勵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積累詩句。如,收集描寫春天的詩句,描寫邊塞戰爭的詩句,反映送別的詩句等。

      趣味語文

      故事引入

      有一對夫婦,丈夫嗜煙成癖,妻子屢勸丈夫戒煙,總不見效。一天,妻子靈機一動,吟了一副疊字聯勸他:根根支支抽抽扔扔張張人民幣;絲絲縷縷吸吸吐吐口口尼古丁。丈夫聽到這副對聯,沉思良久,發誓戒煙。他擬了一副拆字聯自勉:信是人言,本與取信于人,必然言而有信;煙乃火因,常見抽煙起火,應該因此戒煙。故事中的那位妻子以疊字聯進一句忠言,丈夫以拆字聯立一句誓言。這一個忠言、一個誓言,可謂妙趣橫生。說到言還有很多有趣的不同的說法。(出示主題──說言)

      說言激趣

      1.猜一猜:表示吉祥的話叫──吉言

      名人說過的話叫──?

      精煉著名的話叫──?

      宣誓所說的話叫──?

      臨走寫下的話叫──?

      2.讀一讀。

      a.自主輕聲讀課本中的內容。

      b.指名讀。

      3.想一想。

      類似的話,你還能說出一些來嗎?如畢業之際,送給同學的話叫贈言。

      a.小組說。

      b.全班交流。

      拓展活動

      1.說筆。

      與寫作有關的筆,也有很多有趣的說法。如,替別人寫文章、寫信或其他文件,叫代筆;文章里前段為后段所埋伏的線索叫伏筆;臨死前最后寫的文字或字畫,叫絕筆;謙稱自己的文字或字畫不好,叫拙筆等等。

      2.課后積累關于語言文字方面的有趣的話題,收集在成長記錄袋里。

    三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9

      學習目標

      ①引導學生學會關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設想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②通過練習編童話故事來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③引導學生在讀讀、認認、背背中發現反義詞現象,積累語言。

      ④通過連連認認的方法,認識“謊、笛”等8個生字。

      ⑤讀成語故事,聯系本組教材的專題,使學生懂得用發展、變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處理問題。

      課前準備

      ①學生搜集有關日常生活中的小發明、小竅門的資料。

      ②學生每人準備一個自己喜愛的童話故事。搜集自己喜愛的動物圖片與資料。

      ③寫有“日積月累”里內容的小黑板。

      ④教師準備有關日常生活中的小發明的資料制成課件。

      ⑤教師準備“最佳提問獎”、“最佳辦法獎”、“最佳表達獎”的獎狀。

      ⑥教師準備一本孫幼軍寫的《小豬唏哩呼嚕》的書。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①事例導入,引出話題。

      a.課件展示事例。

      要剪一圓紙板,通常先在紙板上畫出一個相應直徑的圓,再用剪刀仔細剪下,花費時間較長。有同學想到用圓規畫圓,把賀規的筆尖改裝為小刀片,則成為一個很好的切圓片專用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用具的“缺點”往往是大家主攻的目標,但在不同使用場合,有些缺點有可能成為“優點”。德國一工廠生產的一種紙因嚴重化水無法使用,按常規只能打漿返工。有個工程師考慮到化水原因是吸水性太強,能否專門用這種紙來吸水呢?經過進一步“擴大缺點”制成了專用吸水紙,并申請了國家專利,增加了工廠收益。像這種“缺點逆用法”就是逆向思維的成果。

      一般的門鎖鎖舌有斜口,這樣關門比較方便,但如果朝門縫中塞入硬片等卻容易把門撬開,防盜功能差,有個同學發明了“簡易防盜鎖”把門框上鎖孔內側焊個斜片,而鎖舌卻改成方形,這樣從結構上與原鎖反轉,關門照樣方便,但由外往里撬門,由于鎖舌是方形的.就不易被撬開了,從而使防盜性能大大增加。

      b.學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關日常生活中的小發明、小竅門的資料。

      c.教師小結,引出話題。在日常生活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人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想出辦法解決問題。我們同學在生活中可能也會遇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夜里要開燈,摸來摸去找不到開關;擦高樓上的玻璃,又麻煩又不安全……。大家仔細想一想,你曾遇到過哪些不便之處?在小組里把問題提出來,請組長做好記錄。選一個大家感興趣的,討論可以怎樣改進,然后推舉代表準備在全班交流。大家在討論時要暢所欲言,盡量從不同角度想辦法。最后我們要評選出“最佳提問獎”、“最佳辦法獎”和“最佳表達獎”獲得者,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小組。

      ②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參與,了解每組學生的

      合作情況,隨機給予點撥指導。

      ③全班交流,師生互動。

      在學生表達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說話通順、連貫。說的同學要大方自然,口齒清楚。聽的同學要專心致志,能提出自己沒聽清楚的地方。

      ④評選出“最佳提問獎”、“最佳辦法獎”和“最佳表達獎”獲得者,頒發獎狀。

      第二、三課時

      習作

      ①交流故事,激發興趣。

      a.同學們已經讀過不少童話故事,課前我們請每位同學準備了一個童話故事。請你們先在小組內交流交流,簡要地說說大概,然后選出最有趣的故事在全班講。

      b.小組交流。

      c.全班交流。

      d.教師挑選《小豬唏哩呼嚕》書里的一段故事讀給大家聽。

      ②點撥角度,開闊思路。

      a.教師結合同學交流的故事及《小豬唏哩呼嚕》的故事加以點撥。看作者抓住了這種動物的什么特點展開想象的,拓展學生思路。

      b.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動物圖片和資料。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展開聯想。

      ③選擇動物,編寫故事。

      a.學生選擇幾種動物做主人公,想象一下它們之間可能會發生什么事。

      b.學生把自己想象的故事寫下來。

      ④交流展示,互相學習。

      學生把自己寫好的故事讀給大家聽,教師引導學生要善于發現、吸取別人的長處,并能根據別人提出的意見進行修改。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

      ①教師和學生玩“對相反詞”游戲。教師說:“我說黑。”學生回答:“我說白。”……

      ②教師出示小黑板:傲慢—謙虛懦弱—勇敢丑陋—美麗愚蠢—聰明

      ③學生小聲讀一讀,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

      ④同座討論從這兩行詞語中發現了什么。(發現上下兩個詞意思是相反的。)

      ⑤延伸拓展。請學生再說一些意思相反的詞。

      讀讀背背

      ①教師出示寫有“讀讀背背”的小黑板,明確題目要求,看誰能很快地背下這些句子。

      ②學生自由地小聲讀讀、背背這些句子。同座可以互相讀讀背背,也可以“對口令”似的讀讀背背,如,一個人背“千里之行”,另一個背“始于足下”。

      ③全班交流學習成果,學習可以自由選擇匯報形式,可以獨自背,可以與人合作背。

      ④集體讀、背。

      連連認認

      ①教師板書學生已經認識的字:竹、說、海、木、書、怒、女、子。請學生讀一讀,組組詞。

      ②教師板書拼音,請學生讀讀詞。

      ③教師板書生字,讓學生邊看邊猜一猜這些字可以和生字中的哪個字連成詞呢?

      ④學生自由地小聲讀讀這些詞語,再找一找合適的字,連一連線。同座可以互相幫助。

      ⑤全班交流。請學生上黑板連一連線,再請學生做小

      老師帶大家讀讀詞語。

      ⑥教師出示生字,用多種形式請學生認讀。

      第五課時

      成語故事

      ①教師有聲有色地講成語故事《刻舟求劍》。

      ②學生自由地小聲讀讀這個故事。

      ③請學生自己畫畫簡筆畫來想一想:那個人最后能不能撈到寶劍?為什么?

      ④全班交流。先讀一讀這個故事,再說一說從這個故事中想到了什么。

      ⑤學生練習講個成語故事。

      ⑥教師鼓勵學生講講自己知道的別的成語故事,課后還可以去搜集更多的成語故事。

    三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10

      教學目標

      1、學會在習作中有意識地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

      2、學習寫作“尋物啟事”。

      3、試著仿寫句子,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4、積累“日積月累”中的八字成語,并進行相應拓展。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在習作中有意識地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

      2、學習寫作“尋物啟事”。

      教學難點

      1、試著仿寫句子,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2、積累“日積月累”中的八字成語,并進行相應拓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本單元“交流平臺”的主題是怎樣有意識地用上平時積累的語言。在寫作中適當運用積累的優美語句,可以提高作文的文采。那么平時應該如何積累優美語句呢?積累之后又如何運用呢?

      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可以專門準備一個筆記本,用于積累。積累的內容包括比較好的詞語、比較好的句子和段落。可以積累教材上的,也可以積累課外閱讀中的。積累的詞語或成語,可以把詞語解釋寫下來并造句,并思考一下這個詞語可以用在什么語言環境中。積累的句子或段落可以抄寫下來,并概括這個句子或段落描寫的是什么,好在什么地方,可以表達什么樣的情感,可以用于哪些寫作中。等等。

      在寫作中,積累的詞語可以直接運用,句段則可以仿寫,也可以直接引用。

      二、詞句段運用

      (一)“你可知道,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嗎?”這是《海底世界》的開頭。請你也用這樣的開頭說一段話。

      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頭有多么奇妙嗎?……

      你可知道……

      示例: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頭有多么奇妙嗎?有的大,有的小,造型別致,有的像人,有的像怪獸,有的像物品,非常有趣。

      你可知道,那座山坡有多么奇妙嗎?漫山遍野的幾百種野花,有的能食用,有的能藥用,還有的能觀賞。

      點撥:第一句首先需要明確描寫的對象是“石頭”,其次需要明確需要體現出的石頭的'特征是“奇妙”,可以從石頭的形狀來寫,也可以從石頭的分布來寫。

      (二)讀讀下面的尋物啟事,注意格式,照樣子寫一個。

      (見教材第96頁)

      示例:

      尋物啟事

      昨天午休后,我把一串鑰(yào)匙(shi)落在了食堂。如有拾到者,請與我聯系,非常感謝!

      三年級(1)班王小明

      5月20日

      點撥:尋物啟事,一般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標題。寫法有兩種:一種是只寫“尋物啟事”四個字;一種是把要尋找的東西的名稱也寫上,如“尋書啟事”“尋衣啟事”。第二部分,正文。要把丟失東西的時間、地點,失物的名稱、形狀、質地、記號,詳細、具體地寫清楚。第三部分,失主的地址、姓名或單位名稱和日期。

      三、書寫提示

      (見教材第96頁)

      點撥:在書寫“止、內、術、斗”這四個筆畫較少的字時,要把筆畫寫開一些。注意“止”的首筆豎在豎中線,第二筆短橫在橫中線上側,末筆橫長而平;“內”里面的“人”的末筆捺改點;“術”橫筆在豎中線上方,豎筆在橫中線;“斗”前兩筆點在左上格。在書寫“露、醒、慧、蘑”這四個筆畫較多的字,要把筆畫寫得短小些,縮小筆畫間距。注意“露”上部頭扁,下部大;“醒”左右寬窄相當,頂部和底部左右旁都齊平;“慧”上部“彗”窄、長,“心”寬、扁;“蘑”上扁下大。

      四、日積月累

      (見教材第96頁)

      1、這四個句子都是八字成語。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指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靈活的對付辦法。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進入老虎的巢穴,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比喻不經歷艱險,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需通過實踐取得真知。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形容不要輕信傳聞,看到的才是事實,也就是說親眼看見的比聽說的要真實可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著朱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2、這類的成語還有:

      一言既出,駟(sì)馬難追。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千里之堤,潰(kuì)于蟻穴。

      己所不欲,勿(wù)施于人。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三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11

      

      

      1.搜集各種反映世界奇妙的文字、圖片和實物,交流同學們所了解的世界,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2.自由寫一篇習作,培養習作興趣。

      3.積累詞語、詩句,養成勤于積累的好習慣。

      4.感受語文的趣味,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

      

      

      口語交際

      一、談話導入

      二、小組交流

      1.交代講述、傾聽要求。2.各人先在組內展示自己搜集的資料,簡要介紹自己要講的內容。3.組內成員以“新聞發言人”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信息,教師巡視。

      三、全班交流

      四、激發興趣,拓展練習

      1.世界真奇妙,不說不知道!這節課同學們交流了大量自己搜集的資料。你們每個人介紹的內容,就像打開大千世界的一扇窗口,通過這扇窗口,我們了解到的是色彩繽紛的世界。這么多的信息,你們是從哪里搜集到的,請同學們談談。2.學生交流。3.同學們這么喜歡交流信息,那我們辦一個“世界真奇妙”小小電臺,利用課前時間發布信息。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準備。

      習作

      一、談話激趣

      二、學生自讀習作提示,明確習作要求:寫最想寫的,內容要具體,把句子寫通順。

      三、開啟思路

      四、再讀習作提示中的要求

      1.跟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你最想寫什么?初步打算怎樣寫?如何把它寫具體?互相幫助提提建議。2.全班交流,說說寫什么,打算怎樣寫,互相啟發,鼓勵其他同學,想他人所未想,寫別人所未寫的內容。

      五、試寫初稿學生試寫,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發現問題及時指出。

      六、評議初稿,修改習作

      我的發現

      一、讀一讀

      1.請同學們各自輕讀詞語,讀不準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向同桌請教。

      2.開火車輪讀詞語。

      二、想一想讀了這些詞語之后,你有什么發現?

      三、比一比

      1.根據這些詞語的規律,你還能想出這樣的詞語嗎?現在比一比誰積累的詞語多。請學生寫在黑板上。2.比賽速記:一分鐘時間讀記,看你能記住多少詞語。

      四、說一說任意說一句話或一段話,用上一個或幾個詞語。

      日積月累

      一、讀讀認認

      1.輕聲讀每組詞語,要求讀正確。2.投影打出詞語,請學生輪讀。

      3.題中每一組字有什么共同之處?4.借助拼音,讀準生字條中的12個生字。

      5.朗讀鞏固。6.說一說你還有哪些學習漢字的方法。

      二、讀讀背背

      1.我們讀了不少的古詩,很多古詩的內容是反映純真的友情、濃濃的鄉情和永恒的親情的。今天我們就來學一些。

      2.各自輕聲讀書上提供的詩句,把其中的生字拼讀正確,把詩句讀通順。

      3.指名讀──小組齊讀──大聲自由讀。

      4.品味這些詩句的意思,并且試著讀出感情。

      5.指名再讀詩句,師生評議。

      6.練習背誦──指名背誦。

      7.鼓勵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積累詩句。如,收集描寫春天的詩句,描寫邊塞戰爭的詩句,反映送別的詩句等。

      趣味語文

      一、故事引入

      二、趣說“言”

      1.猜一猜:表示吉祥的話叫──“吉言”名人說過的話叫──?

      精煉著名的話叫──?宣誓所說的話叫──?

      臨走寫下的話叫──?

      2.讀一讀。a.自主輕聲讀課本中的內容。b.指名讀。

      3.想一想。類似的話,你還能說出一些來嗎?如畢業之際,送給同學的話叫“贈言”。

    三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12

      學習目標:

      1.培養我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學會關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設想解決問題的方法。

      2.編寫動物童話故事,培養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發展想象力。

      3.認識反義詞,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4.積累八個字組成的成語。

      5.通過生字連詞,認識“謊、笛”等8個生字。

      6.讀懂成語故事《刻舟求劍》,理解寓意。

      學習重點:“讀讀背背”“日積月累”和“成語故事”的閱讀。 學習難點:口語交際和習作

      學習課時:4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設疑導入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總是遇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例如:書包里面的東西雜亂無章,用的時候找不見;擦高樓上的玻璃又麻煩又不安全。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當你遇到這些麻煩的時候,想到了什么好辦法解決,今天我們就討論這些問題。

      二.明確交際的要求

      1.提出你生活中發現的問題。2.尋找生活中不方便的事情的原因。

      3.和同學討論,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4.把自己的想法講給大家聽,大家評一評。

      三.小組交流

      1.我來說說生活中遇到的不便之處,大家幫我想辦法。

      2.按照“發現問題——尋找原因———聯想啟發———解決問題”的思路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3.選出說的好的同學。

      四.擂臺比賽

      我要參加擂臺賽,介紹我的辦法,請其他同學評議我解決問題的辦法好不好。

      第二課時

      一.我的發現

      1.讀了這些詞語后,我發現每組詞語意思是__,是___(反義詞還是近義詞)。

      2.區分貶義詞和褒義詞:“我的發現”中上面一行是___,下面一行是________。

      3.我能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優美 —( ) 茂密 —( ) 集合 —( )朦朧 —( )

      善良 —( )誠實 —( ) 偉大 —( ) 溫暖 —( )

      二.日積月累

      ⑴讀讀背背

      1.我記住了這八個字的.成語,我來背給大家聽。大家評一評,看我背的怎么樣?

      2.補充下列成語

      ①千里之行,___________。②人無完人,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更進一步。④___________,眼見為虛 。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連連認認

      1.我能借助拼音讀生字,并把它和相應的字連起來。

      2.我會填

      ①“笛”是 ____結構,部首是___,共——筆,第八筆是______。

      ②“謊”是 ____結構,部首是___,共——筆,第八筆是______。

      ③“棍”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再查—畫,組詞( )。 ④“港”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再查—畫,組詞( )。 ⑤“捆”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再查音節___,組詞( )。 ⑥“憤”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再查音節___,組詞( )。

      3.我能給下面的生字組兩個詞

      謊()( )棍()()憤()()婦()()

      笛()( )港()()怒()()捆()()

      二.閱讀成語故事

      1.我發現了“不慌不忙”這個詞的特點,我還能寫出幾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在()里填上序號.

      ⑴我們做事情要跟著情勢的變化而改變方法.

      ⑵我們看人看事不能用老眼光看,要隨著情況的變化而變化。

      ⑶我們不要做一個思想方法保守僵化的人,而要做一個思想開放靈活的人。

      三.習作

      第三課時

      一:啟發激趣,創設情境

      我讀過很多的童話故事,講給大家聽。

      二:仔細讀題,明確要求

      1. 編寫童話故事2. 要寫清它們之間的事情3. 編的故事要生動有趣 三:小組討論

      1.我知道什么是動物童話,它就是把動物當作——來寫,使他們像——一樣有生命、言行和情感。

      2.我確定的主人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_________的事情。通過編寫這個故事,我要給大家一個啟示:________________。

      3.我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大家評一評,怎樣才能更生動有趣。

      4.我知道了要想寫好動物童話,首先要聯系動物的___________,還要聯系___________,要把文章的___________確定好。

      四:我來寫一寫

      第四課時

      一:自己修改

      1.我要讀一讀自己的習作,看是否具備下列要求:

      ①寫時有一定的順序,故事過程要清楚

      ②語句要通順。③童話故事的內容是否有趣。

      2.我要把自己的作文讀給同桌聽,聽取他的建議,然后認真修改自己的習作。

      二:謄寫習作

    三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13

      教學時間:

      20xx年12月17日

      教學內容:

      關于編寫童話的習作教學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想象能力;

      2、學習寫童話的方法;

      3、形成有情趣的童話故事。

      教學難點:

      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編寫有趣的童話故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我們前面學習了《陶罐和鐵罐》、《獅子和鹿》這兩篇課文,有趣嗎?陶罐和鐵罐是兩件我們生活中使用的物品,他們本來不會說話的,但是作者卻讓他們說話了;獅子和鹿是兩種動物,可是也能說話,他們之間還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我們叫這樣的文章為什么文學體裁呢?

      二、童話的創作(出示課件)

      1、你根據前面這兩篇文章中想想什么叫童話?(出示課件解釋童話)

      2、怎樣創作童話

      總結:把不是人的'事物當做人來寫,這種方法我們叫他為什么?(板書擬人);這些故事真有嗎?那是怎么來的?(板書想象),所以我們的童話的創作方法就是(學生總結)

      提示:把不是人得事物當做人來寫,并發揮想象,看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出示課件:怎樣編寫童話

      三、動物童話創作的步驟

      1、要寫動物童話,首先要干什么?(出示課件)(選動物)

      2、想情趣

      3、編故事

      4、命題,成文

      四、以“青蛙過生日”為例,講解寫童話的思路示范寫作

      五、作業

      根據老師的方法及步驟,寫一篇童話故事。

    三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14

      教學目標

      1、交流平臺,學會積累好詞好句,并學會運用。

      2、詞句段運用,練習圍繞開頭句子寫一段話;學會寫尋物啟事。

      3、書寫提示,學會使用鋼筆寫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練習寫好筆畫少和筆畫多的字,把字寫規范、端正、整潔。

      4、借助拼音誦讀,體會成語,幫助小學生積累詞語。

      教學重點

      1、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背誦,積累成語。

      2、學會尋物啟事。

      教學難點

      1、寫好筆畫多和筆畫少的字。

      2、學習圍繞開頭句子寫一段話。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語文園地”的內容。(板書:語文園地)

      二、交流平臺

      板塊一:交流平臺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很多好詞佳句。在習作中我們要有意識地用上平時積累的語言(板書:學會運用積累的好詞佳句)

      1、(課件出示2)

      “草叢中的蟲子,像在竊竊私語,用的是我聽不明白的語言。”

      “我積累了‘竊竊私語’這個詞,覺得用在這里很合適。”小組學生圍繞上面一句話進行交流,探究:哪些是“我”聽不明白的語言?為什么我不明白卻運用那么恰當呢?(2)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

      預設:“竊竊私語”是“我”聽不明白的語言。

      預設:有些詞語可能了解得不是那么清清楚楚,那是,根據語境,或者生活經驗,能基本了解這個詞的大體意思,什么情況下能夠使用,就可以了。

      2、(課件出示3)

      “黑夜降臨了,我們看見夜空中群星閃爍,就像千千萬萬支極小的蠟燭在發光。”

      “清晨到來了,我們看見太陽從遠遠的天邊升起,就像一個剛剛點燃的火球。”

      后面的這句話是“我”仿寫的句子。前后兩個句子有哪些相似之處?

      (1)首先最明顯的地方是都運用了比喻句。

      (2)表示時間“黑夜降臨了”和“清晨到來了”的詞語用得也像。

      (3)都用到“我們看見”這個詞語。

      小結:仿寫句子可以從修辭手法、句式結構上、好的詞語仿寫。

      (板書:仿寫句子:可以仿寫修辭手法、句式結構、好的詞語)

      三、詞句段運用

      板塊二:詞句段運用

      (一)根據開頭,寫一段話

      (課件出示4)

      1、找來《海底世界》相關片段讀一讀。

      2、說一說,要求我們寫這兩組句子是什么結構?小組討論,代表發言:

      都是“你可知道……”

      3、仿寫句子。(課件出示5)

      示例: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石頭有多么奇妙嗎?這些石頭千姿百態,妙趣橫生,如同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如果不是親眼看到,真讓人難以相信。有的像寵物狗,睜著水靈靈的眼睛,吐著長長的舌頭,好像在歡迎著我們的到來;有的像青蛙,沉浸在清涼的溪水中,享受著陽光浴;有的體形巨大,像一個娃娃;有些石頭細如沙,而有些石頭卻大如山,一塊塊,一條條,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

      小結:仿寫句子可以圍繞開頭一句話展開描寫。(板書:圍繞開頭一句話展開描寫)

      (二)學寫《尋物啟事》

      (課件出示6)

      讀一讀這則尋物啟事。2、看一看,尋物啟事的格式是怎樣的?

      小組討論,交流如下:“尋物啟事”是題目,居中寫。右下角注明寫啟事的班級、姓名,下通知的日期另起一行也在右下角寫。正文空兩格,寫清楚丟失的物品,丟失的時間,丟失的地方。(板書:題目居中;右下角落款正文開頭空兩格)

      3、選擇按照格式,照樣子寫一則尋物啟事。

      尋物啟事

      今天上午,本人在學校食堂丟失黑色錢包一個,里面有現金300元、中國電信電話卡一張、貼有籃球明星易建聯照片的飯卡一張.請拾到者與本人聯系,定當感謝.

      三(10)班王小明

      20xx年10月14日

      四、書寫提示

      板塊三:書寫提示

      (課件出示7)

      1、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筆畫筆順。

      2、教師巡視,強調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個別指導。

      注意這些字筆畫較多,有的字筆畫較少,要注意筆畫少的字,要把筆畫寫開一些,筆畫較多的字,要把筆畫寫得短小些,縮小筆畫間距。(板書:筆畫少的字,要把筆畫寫開一些,筆畫較多的字,要把筆畫寫得短小些,縮小筆畫間距。)

      比如“術”,撇捺要寫得舒展,豎占準豎中線,整個字在田字格的`正中央。

      “露”筆畫很多,要把哥哥筆畫寫得短小扁一些,才不至于出格。

      3、優秀作業,投影展示,師生評議:在書寫中特別需要注意的兩點。

      (1)一是筆畫要寫規范、正確、整潔。

      (2)二是字的大小要適中。

      (3)注意筆畫和筆畫少的字,間距、比例、長短不一樣,筆畫多的字不要寫得太擁擠。

      五、日積月累

      板塊三:日積月累

      1、出示成語

      (課件出示8)

      2、師范讀,學生跟讀,自由朗讀。

      3、它們的內容大體分別是什么?(課件出示9)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比喻不管對方使用什么手段,總有相應的對付方法。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進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原指不親歷危險的境地;就不能獲得成功。現也比喻不經過艱苦實踐就不能認識事物或取得重大的成就。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親眼看見的比聽說的要真實可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著朱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5、自由朗讀,積累背誦。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交流關于積累運用好詞好句的知識,學習圍繞開頭一句話寫句子;學習了尋物啟事的格式,練習寫尋物啟事;練習正確、美觀地書寫筆畫多和筆畫少的字;積累了古代成語。

      設計意圖:分析交流正確運用積累的好詞好句的問題,練習把語言寫生動、具體。

      設計意圖:學習圍繞開頭一句話,展開描寫的方法,提高學生寫話能力。

      設計意圖:了解尋物啟事的格式,了解尋物啟事的內容,學習寫尋物啟事。掌握尋物啟事這種文體。

      設計意圖:老師在教學生寫字時,先觀察,接著跟老師范寫,再臨寫。給足時間讓學生去識字、寫字,提高了學生的書寫質量。

      設計意圖:學習古代成語,理解和分析成語,增強學生學習和積累經典語言的能力。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

      交流平臺:學會運用積累的好詞佳句

      詞句段運用:仿寫句子:圍繞開頭一句話展開描寫

      尋物啟事:題目居中;右下角落款正文開頭空兩格

      書寫提示:筆畫少,要把筆畫寫開一些,筆畫較多,要把筆畫寫得短些,縮小筆畫間距。

    三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15

      第一課時

      一、學習“交流平臺”。(板書)

      1.學以致用。(板書:學以致用)

      (1)課件出示。

      ①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

      ②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③海底的植物差異也很大。它們的色彩多種多樣,有褐色的,有紫色的,還有紅色的。

      ④蝴蝶張開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

      ⑤一時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這個又像那個,其實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須低下頭,揉一揉眼睛,沉靜一會兒再看。

      (2)學生試著用上加點的詞語說句子,并在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師評議并小結。

      ①寂靜的夜晚我倚在窗前,只聽得風兒在和樹葉竊竊私語。

      ②香格里拉不但景色奇異,還有濃郁的藏族民俗風情。

      ③美麗的花園里,菊花開了,千姿百態,芬芳迷人,爭奇斗艷,顏色多種多樣——紅的,白的,黃的,粉的,紅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美麗極了!

      ④妹妹在舞臺上翩翩起舞,可愛極了。

      ⑤透過雨絲我恍恍惚惚地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4)指導學生閱讀課本中的有關內容,教師小結:在習作中,我們要有意識地用上平時積累的詞語。

      2.仿說比喻句。

      (1)課件出示。

      黑夜降臨了,我們看見夜空中群星閃爍,就像千千萬萬支極小的蠟燭在發光。

      (2)自由讀句子,小組交流,了解句子的特點。

      (3)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句子把群星閃爍比作千千萬萬支極小的蠟燭在發光。像這樣的句子叫比喻句。比喻說理淺顯易懂,使人容易接受;比喻敘事能化抽象為具體,使事物更清楚明白;比喻狀物能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深刻的印象。在寫作中要學會恰當地運用比喻句。

      (3)互相交流自己在本單元積累的比喻句,教師小結:

      ①開始,天空呈粉紅色,慢慢地變成了蔚藍色,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球一樣升起來了。

      ②雨后,我們會看到地上有許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鏡子,映射著我們的臉。

      ③等到積雪融化時,從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顆顆珍珠。

      (4)仿說比喻句。

      鼓勵學生自由閱讀課本上的有關內容,根據自己觀察到的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說比喻句,師生評議。

      1.用上加點的詞語寫句子。

      (1)就在鹿沒精打采地準備離開的時候,忽然聽到遠處傳來一陣腳步聲。

      (2)就在獅子灰心喪氣不再追的時候,鹿的角卻被樹枝掛住了。

      (3)我用源源不斷清潔的水,年年給人們帶來利益。

      (4)北宋的時候,有位畫家叫張擇端,他畫了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5)最讓小沙耿耿于懷的是,每次剃完頭,姑父還要付雙倍的錢給“害人精”。

      2.讀例句,用上下面的事物仿寫比喻句。

      例句: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1)月亮

      (2)星星

      (3)太陽

      (4)白云

      (5)春雨

      (6)彩虹

      (7)樹葉

      (8)花朵

      (9)水果

      二、學習“詞句段運用”。

      1.仿說片段。

      (1)引導學生閱讀課本中的有關內容。

      (2)教師出示范例:

      你可知道,落葉有多么奇妙嗎?秋風一吹,千奇百怪的樹葉就像蝴蝶似的漫天飛舞,飛累了,就回到媽媽身旁。它們千姿百態,各種各樣,有大的,有小的,有單個的,有成串的,有紅色的,也有黃色的……

      你可知道,天空中的云有多頑皮嗎?在藍寶石般的天空中飄動著像棉花似的云,它們在天空中頑皮的嬉戲著,有時候像一只自由自在的白蝴蝶,悠然地起舞;有時候像一群群小白兔,向前奔跑著;有時又好像一群拖韁的野馬,在藍天下奔馳……

      你可知道,初夏時節大自然的景色有多美妙嗎?初夏時節,各色野花都開了,紅的、紫的'、粉的、黃的,像繡在一塊綠色大地毯上的燦爛斑點;成群的蜜蜂在花從中忙碌著,吸著花蕊,辛勤地飛來飛去。

      (2)閱讀范例,先根據要求試著自己說一說,再小組交流。

      (3)小組派代表發言,全班交流。

      (4)根據學生發言教師相機評議并小結:無疑而問,自問自答,以引導讀者注意和思考問題,這種辭格叫設問。(板書:設問引思)

      2.學寫“尋物啟事”。

      (1)指導學生閱讀課本上的范文,小組交流尋物啟事的格式和寫法。

      (2)全班交流,教師評議并小結。

      尋物啟事一般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一)標題:尋物啟事的標題可以有兩種構成格式:

      第一,由文種名稱和緣由構成。如“尋物啟事”。

      第二,由文種名和具體丟失物名構成。如“尋書啟事”、“尋自行車啟事”。

      (二)正文:尋物啟事的正文一般由以下幾項內容構成:

      其一,寫明丟失物的名稱、外觀、規格、數量、品牌等,同時要寫明丟失的原因、時間和具體地點。

      其二,交待清楚拾物者送還的具體方式,或注明發文者的詳細地址、聯絡方式等。

      第三,尋物啟事是求人協助尋找的,所以除文中寫些表謝意的話外,還可以寫明給以拾到者必要的酬金之類的話。

      (三)落款:落款要署上發文的單位或個人的名稱或姓名,并署上發文的日期。

      (3)閱讀范文,注意格式,并創設情境試著寫一則尋物啟事。(板書:尋物啟事)

      3.注意劃橫線的部分,照樣子寫一段話。

      你可知道,天空中的云有多頑皮嗎?在藍寶石般的天空中飄動著像棉花似的云,它們在天空中頑皮的嬉戲著,有時候像一只自由自在的白蝴蝶,悠然地起舞;有時候像一群群小白兔,向前奔跑著;有時又好像一群拖韁的野馬,在藍天下奔馳……

      4.根據提供的材料寫一則尋物啟事。

      (1)丟失時間:2哦8年5月27日上午早操時間。

      (2)失物人:李曉慧。

      (3)丟失地點:學校操場。(4)丟失物品:米黃色塑料文具盒一個,內有自來水筆、圓規、三角尺等。

      (5)送還方式:請交給中隊輔導員老師。

      三、作業: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和優美生動的語句。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學習“書寫提示”。

      1.獨立閱讀課本上的書寫提示。

      2.按照提示互相交流,怎樣寫好課本上的字。

      3.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提醒學生注意書寫規則。(板書:書寫規則)

      5.按寫字的要求完成填空。

      (1)筆畫較少的字,要把筆畫。

      (2)筆畫較多得字,要把筆畫寫得些,縮小筆畫。

      二、學習“日積月累”。

      1.學習生字,準確朗讀。

      (1)課件出示: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3)糾正字音,學習生字。

      (4)小組展開朗讀比賽。

      2.簡單理解,把握意思。

      (1)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2)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①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敵軍來了,就派將官率軍抵擋;洪水來了,就用土筑堤攔截。比喻不管對方使用什么手段,總有相應的對付方法。也比喻對待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對策。)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進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原指不親歷危險的境地;就不能獲得成功。現也比喻不經過艱苦實踐就不能認識事物或取得重大的成就。)

      ③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形容不要輕信傳聞,看到的才是事實。聽來的傳聞是靠不住的,親眼看到才算是真實的。謂親眼看見的比聽說的要真實可靠。)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著朱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3.互相交流,說說自己積累的八個字的成語,交流對詞語的理解。(板書:八字成語)

      6.想一想,填一填。

      兵來將擋,

      ,焉得虎子

      眼見為實,

      ,近墨者黑

      7.寫幾個自己積累的八字成語。

      三、背誦讀讀背背中的詞語,課外積累更多這樣的詞語。

      課堂小結

      [教學板書]

      語文園地七

      交流平臺學以致用

      詞句段運用設問引思

      書寫提示注意規則

      日積月累八字成語

      [教學反思]

      今天順利完成了語文園地七的教學,針對教學情況進行簡單的反思。

      語文園地是引導學生發現,掌握學習方法,積累好詞佳句的重要場地。而我們教師要注意的是如何舉一反三,讓學生根據園地中的提示,做到觸類旁通。在這堂課中注意了拓展。如“詞句段運用”中,讓學生根據對日常事物的觀察仿說設問句。再如在學寫尋物啟事時,鼓勵學生創設情境學寫尋物啟事。通過“舉一反三”讓學生先自己嘗試,在嘗試中不斷地摸索,不斷地自我建構。經歷曲折是為了豐富經驗,使學生能夠在反復嘗試中收獲探究的樂趣,收獲成功的快樂。

    【三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園地七教案03-28

    《語文園地七》語文教案03-07

    第七單元《語文園地七》教案10-25

    語文園地七教案(15篇)03-26

    三年級語文教案: 語文園地七06-01

    語文園地教案02-06

    《語文園地》教案08-28

    語文園地七教案(匯編15篇)03-24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中文字幕精品aⅴ专区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精品一区 |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免费一级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美女性爱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