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美術教案范文五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 篇1
目的: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日常用品,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引發學生聯想,運用不同的方法、材料對勺子進行添加、裝飾,從而創造出新的作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重點:對勺子進行聯想,添加、裝飾,從而創造出新的作品。
難點:引導觀察、引發聯想。
教具:勺子,課件、示范作品等。
方法:引導觀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引發孩子豐富的聯想。
自由畫的體現:
1,通過勺子引發聯想,想到生活中的其他日常用品,比如:植物、動物、交通工具等,學生可以對自己熟悉的日常用品進行聯想,添加、裝飾。
2,學生可以用不同的表現形式來表達對勺子的聯想,比如:繪畫、剪貼、橡皮泥等。
過程:
一,檢查學生帶來的勺子及學具準備情況。
說說自己帶來的勺子,有什么作用,他是什么材料做的,外形有什么特點?(材料上應有盡有,外形上豐富多變)
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觀察勺子。(板書)
從不同的'角度看勺子,正放、反面、橫放、豎放、斜放,有什么特點?
教師引導觀察(出示美麗的公主作品)要與我們生活中的事物聯系起來。如:什么東西上大下小、上圓下長?什么東西脖子長來身子大有圓?等,引發聯想。
三,方法。
通過觀察,想到了許多的變化,怎樣把你的想法表現出來呢?(課件展示)
一個勺子,通過添加、裝飾,變了!(美麗的公主、大象等)。學生練習,要求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表現呢?
四,作品展示,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鼓勵。
五,拓展,生活中除了勺子,還有許多的我們熟悉的東西,只要我們仔細、認真的去觀察他,我們就會感受到其中的美
板書:
實物投影 外形特點 作品展示與評價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感受光影的魅力,了解剪影的概念和基本技巧。
2.通過對剪影作品的欣賞,認識剪影作品的基本要素,在創作與實踐的過程中提高動手能力,并對掌握物體特征形成基本概念。
3.在感受光影趣味,體驗剪影作品創作的過程中激發對生活的熱愛,提高對生活元素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抓住剪影對象特征先畫再剪下來。
教學難點:
學會合理布局剪影圖案,并完整地剪刻出來。
教學方法:
討論法、演示法、引導法、自主探究法等。
課前準備:
(學生)剪刀,、黑色卡紙、雙面膠等。
(教師)PPT課件、范作、示范用紙、剪刀等。
教學過程:
1、游戲導入。
(1)教師:老師這里有一個“動物連連看”的游戲,看看你們誰能最快時間把它完成。
(2)請一位同學連一連,并模仿其中公雞的動態。
(3)用手電筒照射該同學,問:在墻壁上你們看到了什么?
(4)揭示課題: 《剪影》。
(5)教師提問:那么,到底什么是剪影呢?
(設計意圖:挖掘生活,通過游戲環節創設具有新異感的學習情境,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意識,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
2.欣賞。
教師提問:以上這些中國歷史的文化瑰寶與剪影有什么不同嗎?
巖畫,歷史最悠久,是我們的祖先用以記錄生活而創造出來的、刻畫在巖壁上的圖案。
這是畫像磚拓印畫,這個歷史也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我國的漢朝去呢!
皮影又稱影子戲、燈影戲,最早產生于20xx多年前的西漢,屬于“傀儡藝術”。
剪紙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吧,它是一種鏤空藝術,可以用剪刀或刻刀進行創作呢!
(設計意圖:為學生介紹各種中國傳統的藝術精華,并比較得出剪影的特點。)
3.比較。
教師提問:這此巖畫、畫像磚拓印畫、皮影和民間剪紙都有它們各自的特點,那么它們與剪影的.不同點在哪里呢?
教師小結:剪影與其他作品的不同,關鍵在于它是重點抓型,不太注重細節。
請同學們欣一些動物影剪作品。
教師提問:你們看見了哪些小動物呢?
(蝸牛、刺猬、公雞、毛功、,豬、水牛、猴子、麻雀、老鷹等。)
為什么你會說這是蝸牛呢?它哪里像蝸牛啊?
為什么你會說這個是老鷹呢?它有什么特征嗎?
教師提問:那么多可愛的小家伙,你們最喜歡誰啊?
給學生兩分鐘時間,用剪刀從紙上剪出那個最喜歡的動物。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積累創作素材,初步體驗剪的樂趣。)
4.分析。
教師:同學們,讓你剪好的動物跳到我們桌上來吧。
挑選其中某些學生的作品,請同學們來看一看,說一說。
教師提問:這幾件作品剪得好嗎?好(或者不好)在哪里呢?
學生觀察回答。
教師再問:如果想要剪得更加像,你們有什么辦法呢?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小結。
教師小結:為了讓剪出的影子和原形更加像,我們可以在剪之前把對象畫在紙上,或者把對象貼在我們的紙上,再來動剪刀。
(設計意圖:分析討論第一次創作失敗的原因。)
5.再創。
(l)出示創作要求。
(2)教師巡視,給予指點。
6.展示。
(1)學生展示作品,自述作品名稱及內容,并互評作品。
(2)教師總評學生作品,對有創意的學生給予表揚。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美術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大自然中有各種各樣的鮮花,它們香氣芬芳,顏色多彩炫目,使人賞心悅目,給人帶來快樂。本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內容,通過欣賞花卉,把學生帶進花的海洋,學生通過用基本的紙雕方法來設計制作花卉,鼓勵學生運用各種紙張制造各種不同的花卉,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些“造型.表現”的技能、技巧,在教師適當的引導、啟發下,能主動探索紙雕花卉的制作方法,本節課我設計學生的學習方式主要是: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小組合作表現紙雕花卉,來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紙雕花卉,讓學生了解紙材的特征和性能,運用綜合技法,設計制作一件或一組紙雕花卉。
2、培養學生創造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感受立體造型的魅力所在。
3、通過欣賞體驗、設計制作,體驗紙雕花卉制作的趣味,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根據卡紙和彩紙的特點,運用剪、折、卷、粘等綜合技法,設計制作一件或一組紙雕花卉。
教學難點:
在具體紙花制作的過程中,如何把紙花做的漂亮有神韻,注意花的大小,顏色搭配、加工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師:不同造型、品種花朵的圖片以及各種紙雕花卉的圖片,教師作品以及范畫,制作工具,各種紙張,。
2、學生:卡紙及彩紙,廢舊掛歷紙,剪刀、鑷子、圓規、雙面膠或海綿膠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段來自高端定制秀場的動態圖片,你們仔細觀察看看里面有哪些我們在生活中不常見到,卻很熟悉的景物?(出示動態圖片)
生:紙制的花朵…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不常見到的景象給同學們帶來不同的感官刺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
師:紙不僅是書寫的載體,也是造型的載體。今天,讓我們共同進入一個奇妙的旅程,探索一張紙是如何由平面變成立體的。
師:下面我們還欣賞下Patt Ecan(帕蒂埃克曼) 的立體紙雕作品
來感受下紙雕作品的魅力。
生:哇…好美….
二、欣賞紙雕花卉作品,讓學校產生制作興趣。
師:這副紙雕作品名稱:小小世界之花花世界出自《安邸AD》20xx-3月刊
同學樣在觀察時是否可以想想看自己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制作出這些花朵哪?
生:刀刻,剪刀剪裁,粘貼…
師:剛剛同學樣整理出了很多制作方法,這樣制作出來的花朵看起來更逼真,更漂亮了,而且不會凋謝,長久保存。那么今天這些節我們就來學習這種制作方法《紙雕花卉》(出示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的觀察交流,來引出課題,有目的'地將學生引入紙雕花卉的制作,讓學生感受到紙雕花卉的美。
三、進一步觀察,探究并整理制作方法。
師:紙雕花卉有很多制作方法:有平面制作法、折線制作法、曲面制作法等。如這朵花就是平面制作法,(展示作品)這幅作品上的葉子就是利用折線法制作的,那今天我們就主要來學習用曲面制作法制作的花朵。
1、首先將花瓣的基本形畫在彩紙上并剪下來,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可以把彩紙折疊在一起,把其他的花瓣一起剪下。
2、其次選擇一條寬約4厘米長約20厘米較薄或較軟的紙對折,在開口一端剪成均勻的條狀,注意千萬不要剪斷,剪好后就是這樣,然后把它卷起來。
3、接下來我們把剪好的花瓣組合起來,再將做好的花蕊粘在中央。要想使花瓣更逼真,我們把鉛筆放在花瓣的下面,大拇指放在花瓣的上面,輕輕一刮,這樣就很自然的形成了彎曲狀態。
4、最后我們還可以適當添加花莖和蝴蝶等。
師:這樣一幅漂亮的紙雕花卉就完成了,那同學們回想一下剛才老師是怎么完成這幅作品的呢?
生:1、剪花瓣
2、剪花蕊
3、組合
4、添加
(板書出示步驟)
師:看來同學們對制作過程已經很了解了,老師還給大家帶來好多紙雕花卉的作品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出示)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教師對紙花制作過程的直觀演示,為學生的設計、表現做了鋪墊,為突破本課的重點、難點打下基礎。
三、學生設計、表現花卉
同學們已經欣賞了這么多優秀的作品,有的同學已經迫不及待了,下面我們就趕快動手制作一幅紙雕花卉的作品吧!可以小組合作,也可以自己制作,我們比一比,看看誰做的最快最漂亮。單人完成作品加2分,小組合作(3-4人)加10分,要求是小組合作作品質量要高于單人完成作品。
四、展示、評價
下面就請同學們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才華的舞臺,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五、拓展
生活中處處都有沒,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課后可以用自己制作的紙雕花卉作品來美化自己的生活。你能說說怎樣來美化自己的生活嗎?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拓展、引導紙雕花卉的應用,讓學生知道用這些作品來美化自己的生活,使學生的學習從課堂延伸到課外。
美術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課介紹了捕捉物象的方法---線描寫生,它不同于明暗素描寫生,主要是用線條來表現生活中的物象,是一種較為容易掌握的方法。本課分為三大部分:線在繪畫造型中的重要作用及審美價值;線描藝術的三種基本類型;線描寫生的要點等。通過欣賞歷史上成功的線描作品,引發學生對線的審美感受,進而知道線是造型藝術中最具表現力的藝術語言,具有對立的審美價值。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線是構筑視覺形象的最基本手段,同時是造型藝術最具表現力的藝術語言;繪畫線描的三種基本類型。
2 、能力目標:初步學會鑒賞線描畫;并能運用所學知識,提高對客觀物象中線的感覺和對繪畫藝術中線的審美感受能力,選一種繪畫線描進行藝術嘗試或表現。
3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感受藝術美,使學生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加強鑒賞線描畫的能力;培養對祖國傳統文化的了解與興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本課的重點是了解繪畫線描的三種類型,提高審美能力。
難點:難點是感受和掌握繪畫作品中線的藝術表現力,提高對線描繪畫作品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并在實際寫生中感受線條的藝術美。
四、教法
依據本課教材的特點,為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應著重采用的教學方法:講授法、觀察法、比較法、演示法、練習法。
五、 學法
首先我會對線描的類型和線條的特點以及線描寫生中的要點進行講授,在學生了解了線描繪畫中線條的特點后,并結合課本上的線描繪畫作品進行臨摹練習,深入理解線條的`變化。學習是以培養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的目的,因此在室內課之后我將安排室外寫生課,讓學生自主的觀察學習,在校園的花草樹木中去學習線描,掌握線條的美。
六、教具準備
教師:教材,筆,速寫紙
學生:課本 ,筆 ,速寫紙
七、教學過程:
1、導入:
由前階段的學習所了解的繪畫藝術語言的豐富性,多樣性,包括點、線、面、空間、光影、肌理、透視和色彩而引入:線---這種繪畫語言。出示作品,講解、引導和設問:這些作品用了哪些藝術語言?(重點引出以線造型的作品)
2.新授:
(一)線是構筑視覺形象最基本的手段,也是造型藝術最具表現力的藝術語言。通過出示作品和相關文字,講解、設問、小結:人類先有文字還是先有繪畫?線條可表現哪些內容?
得出線條可以表現的內容:
A.各種物象(自然物、想象物、具象物、抽象物等)
B.作者的情感、審美
C.結構、空間、明暗、光影、質感、意蘊等
D.美感(韻律、節奏、和諧等)
(二)繪畫線描的基本類型
出示相關作品和文字,講解、引導、設問、小結:寫實性線描、表現性線描、抽象性線描。(采用教授法、觀察法、比較法,突出本節的重難點) 。
3.能力訓練:
通過對線的了解和對線描作品的認識由易到難,由淺到深,達到線描寫生的目的。(從臨摹到寫生逐步推進)
4、總結:線的特征,繪畫線描的基本類型和線描寫生的要點
5、布置作業:完成一幅線描寫生作業。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和協作精神。
[智育目標]:利用廢舊材料,設計制作會走的玩具。
[素質發展目標]: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設計和制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教學難點]:如何種使玩具走起來
教學準備
舊掛歷紙、包裝紙、蠟筆、水彩筆、剪刀、膠水、彩色紙等各種繪畫和手工材料。
學生活動設計
動作制作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檢查用具
三、導入
1、出示會走的玩具,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導出課題。
師:小朋友門,老師這兒有一個小玩具,同學們仔細觀察和思考:小玩具和我們以前制作的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討論、回答。
四:授新
1、總結學生發言,引導學生思考。我們的小玩具會走,可是它為什么會走呢,還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讓小玩具走起來么?仔細觀察,四人小組討論。
2、示范說明集中會走的玩具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師:真好,通過同學們的觀察,大家發現了,要玩具走動,必須是腹部貼地挪動身體。而我們今天制作會走的玩具的小秘密是什么呢?
師:你們觀察得很仔細,非常好,知道了它,我們就能制作出會走的玩具了。
3、欣賞其他學生作品,開拓學生的思維。
師:可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們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玩具,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玩具和制作方法。不同的玩具可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呢,還有不同的裝飾方法。(畫、撕剪啊、拼貼等造型手段進行美化。)
五、布置作業:
師:小朋友們,我們已經知道制作會走的玩具的.方法,想不想馬上動手制作玩具嗎?拿出你們的材料,開動自己聰明的腦筋,做出一個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會走的玩具。四人小組里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誰的玩具走的最好,最長。比一比誰的作品和別人不一樣,最有創意。
六、制作
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初步學習制作會走的玩具,而且我們把一些廢品裝飾后變成了一個個有趣的玩具,生活中還有許多的“廢品”有待我們發現進行裝飾,充分利用成為有用的物品。設計意圖
學生觀察分析玩具的特點。討論啟發思維。觀察小朋友作品,發散思維。自由創作,培養動手能力。
教后反思看到這課讓我回憶到自己兒時的玩具,那時候哪能和現在的孩子們的條件相比,但是我們能拿幾個瓶蓋變著花樣玩半天,開心的不得了呢!而現在的孩子們今天爺爺買個玩具,明天外公送個玩具,各種高檔玩具找一個專門的柜子來裝,而孩子的興趣呢?可能就幾天的熱情,就將幾十元甚至幾百元的玩具“冷凍”到柜子里當擺式了。本課的學習要求讓學生用廢棄材料做一個會走的玩具,實現我請學生自己看教材上的圖片,自己收集所需的材料,我沒有明確要求必須帶什么,完全讓學生自己做主帶學具,上課時,聰明的學生們都想好要做個什么作品了,不就是讓玩具“走”起來嘛!學生們還不等我問“怎么樣使玩具走起來”這個問題,就開始象個小老師一樣來教我了,“把一次性紙杯用剪刀剪個小口,把手指放進去當玩具的“腳”不就可以走了嗎?”“還可以做幾個輪子拉著走呢!”學生作品仿照教材上的作品多,會走的圣誕老人、會走的大公雞等等。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美術教案09-06
[經典]美術教案09-28
美術教案12-15
美術教案12-17
美術教案12-17
美術教案12-18
美術教案12-18
美術教案12-15
美術教案12-10
美術教案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