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集錦(6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交流描寫課文中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語句以及這些語句的好處,發現描寫人物的方法。
2。熟讀并背誦名言,養成積累的習慣。
課前準備
1。準備自己的習作本或讀過的課外書。
2。了解“日積月累”中全詩的意思。
3。閱讀漫畫集《父與子》。
教學過程
交流平臺
談話導人。在本組課文的.學習中,有不少描寫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語句。
體會范例。首先出示“交流平臺”中的例句,各自讀一讀,說說這些語句好在哪里,然后全班交流。
遷移練習。各自找一找本冊課文中還有哪些這樣的句子,可以包括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好在什么地方;然后全班交流。
拓展練習。在自己的習作或讀過的課外書中,找一找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語句,和同桌交流交流。
日積月累
各自讀一讀,想一想這些詩句的意思。
小組內互相說說這些詩句的意思。
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背詩句。可以默讀、默背,可以是大聲讀背,可以是同桌互讀互背等。
拓展。你還能背誦哪些富有哲理的詩句。
課外書屋
看漫畫,說說漫畫的內容。
說漫畫,體會父子的形象。重點討論父子的外貌、性格等。
拓展漫畫。向大家介紹你從漫畫集《父與子》里讀到的其他漫畫,一邊說,一邊向大家展示漫畫內容。或者向大家介紹其他你感興趣的漫畫內容。
課后延伸。利用課后的時間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漫畫。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設想】
漢字是中華民族璀璨文化的綺麗瑰寶,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是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基于此,本教學設計結合基本筆畫橫折,主要突出以下幾點:先觀察再書寫,先示范再練習,集體講解個別指導,及時地評析與鼓勵。關注寫字過程,優化寫字教學、切實提高寫字教學的質量。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在學習之前啊,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一些書法作品。
課件播放書法作品,師解說。
2.同學們,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我們知道漢字有哪些結構?
生: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全包圍結構、半包圍結構、獨體字等
3.由此可見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其中的一種結構,
板書課題:左右結構
4.從學習漢字開始到現在,大家知不知道寫好字的關鍵是什么呢?
教師板書:(關鍵?結構部分位置)
二、教學左右結構的字。
過渡:同學們都說得這么好了,那我們就開始來寫字吧,行嗎?(不行)為什么呢?(注意坐姿、握筆)同學說得太棒了,這就是我們寫字前的準備工作,老師為你們鼓掌,這也是我們寫好的前提。
1.板書:(前提?坐姿執筆)
(1)出示:坐姿歌(頭正肩平臂開足安心靜氣緩)
執筆歌(距離筆尖三厘米,拇指食指相對夾,中指首節墊筆桿,無名小指自然彎,指實掌空才美觀)
過渡:大家讀完后,能把這樣的姿勢做給老師看看嗎?現在我們知道了寫好字的關鍵和前提了,接下來我們我們就真的可以來學習書寫了。
2.指導書寫
(1)出示:作都(大家想知道老師為什么要選擇這兩個字嗎?)
(2)發現它們有什么相同之處呢?生:都是左右結構的字。
(3)再看一看,它們每個字的左右兩邊有什么不同?
生:“作”左窄右寬,“都”左寬右窄。
(4)在寫這些左右結構的字時我們有一首書寫兒歌來記住書寫規則;左右不等窄讓寬,主動避讓有禮貌,巧妙穿插多友好。
那接下來我們就根據這樣的好方法來學習吧!
(5)教學“作”字:它左窄右寬,可拆成“亻”和“乍”;它們兩個單獨寫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組合到了一起又發生了什么變化?部分筆畫發生了變化。
(6)教學“都”字:它左寬右窄,可拆成“者”和“阝”;它們兩個單獨寫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組合到了一起又發生了什么變化?部分筆畫發生了變化。
(7)師范寫,生描紅再書寫兩遍。
(8)同桌互評,展示學生作品。
三、休息,觀看視頻。
過渡:剛剛大家表現得那么棒,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份小禮物,想看嗎?大家收到的這份禮物啊,是我國的大書法家王獻之從小習字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吧!
播放王獻之習字的視頻。
四、學生自學“法”“別”。
過渡:剛看大家看得那么開心,我想學習寫字呀,應該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你們認為呢?好的.,那就讓我們繼續開心地學習吧,現在老師可不教了,需要我們自己用眼睛去觀察、發現、思考,你們敢挑戰嗎?
1.出示:“法”“別”
2.自學要求:
⑴同桌互相交流,怎樣才能把這兩個字寫規范、美觀。
⑵交流好后在田字格內先描紅再書寫兩遍。
⑶前后四人為一組互評,比一比誰的字寫得端正、美觀。
3.展示作品并評價。
五、總結、布置作業。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要想寫一手好字是需要我們長期的堅持不懈,希望通過你們的努力,大家肯定會有所收獲的,最后老師想送給大家八個字“認真習字、快樂成長”。
2.作業。
(1)在練習紙上完成這三個左右結構字的書寫。
(2)課后搜集你所感興趣的書法家,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語文教案 篇3
所屬學科:語文
適于年級:一年級上冊
教材版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語文出版社S版)
建議學時數:1學時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能從名稱、形狀、玩法有條理地介紹自己的玩具。
2.在創設的情境中激發學生說話的興趣和與人交往的勇氣。
3.在交際中學會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
二、內容分析:
本內容安排在語文百花園五中,目的在于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選擇的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插圖幫助學生了解交際內容,圖邊的要求使學生明白該怎樣表述。
三、學生分析:
學生通過半學期的學習和鍛煉,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口語基礎,本課目的在于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特別是交際能力。本內容選擇比較貼近學生的話題,使學生有話可說,也有興趣發表自己的意見。
四、設計思路:
1.創設交際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交際;
2.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
3.多給學生實踐機會,充分進行口語交流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投影出老師童年生活照。大家認識照片上的小朋友嗎?這就是老師小時候的樣子。
2.展示玩具。小時候的老師也喜歡玩,特別喜歡玩一些玩具。看,我把它們都帶來了(出示一些舊玩具,有買的、也有自制的,并取出最喜歡的玩具)。
[看老師的童年生活照和一些學生沒見過的玩具,營造既貼近生活又極其真實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誘導學生參與。]
(二)練習說話,進行交流
師:小朋友仔細看,誰能說說老師小時候玩過哪些玩具,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
1.指名說。句式:老師小時候玩過,最喜歡的玩具是。
2.同桌練說。下面,我要求大家不但要說出玩具的名稱,還要說出它們的特點,比如顏色、形狀……同桌的同學先說一說。
3.指名說。大家說得很帶勁,有的小朋友說得準確生動,誰能到前邊來說一說?
4.介紹自己玩過的玩具。同學們你們玩過哪些玩具呢?你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為什么?先向同學說說。
5.指名向全班說。教師小做板書:可愛、好玩。
[運用句式、訓練學生說話的條理性,引導學生觀察、抓住特點,使說話訓練由淺入深,由易到難。]
(三)領悟方法,介紹玩具
1.介紹形狀
師(出示小熊):請你仔細觀察,該怎樣把它們介紹給大家呢?自己先練習,一會兒說給同學聽。
①指名說。誰愿意說給大家聽。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他介紹了哪些部分?按什么順序?
②師小結介紹方法并板書:名稱、外形、順序。
③誰能把小熊介紹得更可愛,其它同學認真聽,想想哪些地方值得你學習。
④我說你猜。請一位同學上臺介紹小白兔玩具,其他同學邊聽邊想,猜猜這是什么玩具?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⑤同桌介紹自己的玩具。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在觀察、交流、傾聽、互評中領悟方法,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遵循一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采用游戲方式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提高交際的興趣。]
2.介紹玩法
①(演示電動玩具的玩法):有的玩具不僅形狀可愛,還十分好玩。
②指名介紹玩法。大家認真聽,聽聽他的話中,哪一些值得稱贊。
③討論后板書:玩法。
④師小結:大家現在明白了,可以從玩具的可愛和好玩兩個特點中選擇其中的一方面按一定的順序介紹玩具,你能介紹自己手中的玩具嗎?
(四)運用方法,介紹玩具
1.同桌介紹。請小朋友教同桌玩玩你的玩具,要說清楚怎么玩。
2.指名介紹,互相評價。誰的玩具最好玩?請你給大家介紹介紹。
[遵循兒童的心里特點,讓兒童邊玩邊說,運用學習到的方法向同學介紹自己玩具的`玩法,帶有“玩”的色彩而又與學習內容配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交流的語言實踐練習,實現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
(五)推薦玩具,積極交流
師:有位小朋友的媽媽想托老師給她的孩子買一件生日禮物。可是買什么好呢?這可難為了老師,大家幫助老師,給我推薦一種玩具吧。現在我就是顧客,你們就是售貨員。哪位售貨員介紹得好,我就買誰的。
1.練習推薦。
2.指名推薦。(強調說好推薦的第一句話)。
[創設生活化的情境,進行師生互動,體現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兒童在愉悅的情境中體驗快樂,既訓練了兒童思維的敏捷性,又調動兒童的交際積極性。]
(六)總結,激勵
這節課大家都很能干,能很好地與同伴交流,還向老師推薦了好玩的玩具,謝謝你們的幫助。
語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第四單元主要選的是反映文化藝術方面的文章,而本課則是在學習過《社戲》、《安塞腰鼓》、《竹影》之后的一篇課文,它是著名作家冰心的一篇散文,本文以對卡拉瑪姐妹的贊美之情為感情線索,通過生動細膩的描繪,把異國的文化風情形象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表達作者對卡拉瑪姐妹高超舞技的.由衷贊美之情。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自主學習,積累本課中出現的生字詞,如“靜穆”、“惆悵”、“顰蹙”、“粲然”等;
2、情感目標:通過品味優美的語言,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標:要在本課的學習中,感受優美的舞蹈藝術,提高審美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欣賞優美生動的語言描寫。
教學難點:通過反復吟詠作者觀舞后的感受,初步培養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教法學法]
本課仍然采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法,利用電教媒體,根據設計好的由淺入深的問題進行有效學習,這樣節省了大量的時間,而且在課堂上又能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把不太理解的問題放在課堂上通過相互解答,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多媒體播放印度舞蹈的形式,給學生以清新直觀的感受,在播放之前先給學生提出要求:
細心地觀察,而后談談自己的感受,再引出本文。這樣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產生一種共鳴,對舞蹈藝術有初步的感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明確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自主學習,積累本課中出現的生字詞,如“靜穆”、“惆悵”、“顰蹙”、“粲然”等;
2、情感目標:通過品味優美的語言,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標:要在本課的學習中,感受優美的舞蹈藝術,提高審美意識。
三、自主學習:
走近作者:
冰心,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福建長樂人,現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五四”時,她開始寫小說、詩歌。她的散文語言清新秀麗,自成一體,稱為“冰心體”,影響很大。許多作品被譯成英、法、日、俄等多種文字,主要作品有《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詩歌《春水》《繁星》等。
語文教案 篇5
第一單元 好習慣
不懂就問
教學目的:
1、讓學生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的生字。
3、讓學生理解糊里糊涂、私塾、搖頭晃腦的意思。
4、通過學習這篇課文讓學生養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的第二自然段讓學生學習。
教學難點:
讓學生懂的不懂就問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方法:
朗讀法、調查法
學法指導:指導學生自讀自晤,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問。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認讀生字
1、讓學生借助拼音讀認讀生字。
2、說說在生活中哪里見到過這個字。
3、給認讀生字組詞。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讓學生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圈起來。
2、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內容。
3、教師點評。
三、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讓學生說說在生活中哪里見到過這個字。
3、讓學生口頭組詞。
4、分析生字的寫法。
四、指導書寫。
板書設計:不懂就問
s n s ng s l g ng m Y Y ng li ng
孫 誦 私 利 剛 嗎 鴉 養 良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了解意思
1、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說說你懂得了什么。
2、找出你喜歡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讀。
3、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二、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1、學生針對自己不懂的問題進行討論。
2、對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給以指導。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讓學生理解講解、糊里糊涂、搖頭晃腦 的意思。
三、擴展活動
1、說說孫中山不懂就問的好習慣對你有什么影響?
2、你平時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不懂的`問題是怎么做的?
四、小結課文
說說你學習 了不懂就問這篇課文之后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不懂就問
不懂的事情
就主動的問
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看這文,了解黃山巖石的神奇,激發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選背其中的兩段。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把握2~5自然段的內容,體會黃山巖石之奇。
2、教學難點:
多數學生未去過黃山,利用電教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課前準備】
1、《黃山》錄像資料片。
2、多媒體課件。
3、薄型卡片。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記句子
1、四川的峨眉山風景秀麗,到處鳥語花香。
2、無錫的五里湖好像一面鏡子,清晰地映出藍藍的天,白白和云,紅紅的花,綠綠的樹。
二、整體感知,揭示課題
1、過渡:
是啊!我們的祖國山清水秀,風景非常美麗。今天,老師將帶你們一起去黃山風景區游覽。
2、看錄像,范背課文。
3、完成填空,相機學習部分詞語。
4、齊讀第1自然段。
5、指導背誦。
6、揭示課題。
7、釋題:
奇石就是指──(怪石)
奇石、怪石也就是說──(出示卡片:奇形怪狀的巖石。)
8、質疑:
看了課題,小朋友有什么問題提出來?
三、感知課文內容,理清層次脈絡
1、自由輕讀課文:
課文里邊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奇石?
2、讀后交流:
⑴ 介紹了哪些奇石?
⑵ 板書:
“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
⑶ 哪些是具體介紹的?哪些只是簡單舉了名字?
⑷ 小結。
四、品詞析句,理解文意,學習第2、3自然段
1、學習第2自然段:
過渡:
剛剛有個小朋友問:“這些奇石‘奇’在哪兒呢?”咱們先來看這塊“仙桃石”。(指板書)
⑴ 指名讀第2節:
課文哪一自然段作了介紹,大家邊聽邊找,什么詞語你有懂?
⑵ 質疑問難。
⑶ 理解。
(放錄像:“仙桃石”)誰來指指“石盤”在哪兒?
為什么說“仙桃石”是奇石呢?
⑷ 指導朗讀。
⑸ 背誦。
2、學習第3自然段:
過渡:
黃山的奇石多有趣呀!你瞧,這塊奇石就像一只猴子。
(多媒體顯示:“猴子觀海”)
課文中是怎樣介紹的'?
⑴ 默讀第3節:
找找這一段有幾句話?
⑵ 指名分句讀。
⑶ 分句理解:
① 第1句說什么?
看圖理解“陡峭”。
② 第2句說什么?
誰來學學這只猴子有趣的樣子,表演時要注意哪幾個動作?
板書:
抱蹲望
③ 指名分解動作表演。
④ 評議:
這就是有趣的──(“猴子觀海”)
⑸ 看圖練說。
(多媒體顯示:第2自然段填空。)
⑹ 指導朗讀。
⑺ 指導背誦。
五、小結談話
六、學習生字
1、復習鞏固新詞。
(多媒體顯示:詞語。)
2、指導書寫:翻、滾。
(多媒體演示:“翻、滾”的筆順。)
【板書】
“仙桃石”
“猴子觀海” 抱 蹲 望
黃山奇石
“仙人指路”
“金雞叫天都”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的教案03-28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教案01-11
語文教案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