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匯總4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進一步指導學生利用工具書掌握識字的方法。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風箏代表著“我們”理想。
3、有感情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語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春天人們最喜歡做的戶外活動是什么?你都見過什么樣式的風箏?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文,看老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這篇課文里也介紹了很多風箏,想知道它們是什么樣式的風箏嗎?趕快打開書,看看書中是怎么寫的。
[通過和學生交談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拉近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標自然段的序號,遇到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
[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生字都認識了?我們一起來認一認。(出示課件)指名讀、開火車讀。強調:翅膀翩舞勺的讀音及字形。
[提醒學生注意易錯的聲字讀音和字形。]
3、這些生字都回到課文里了,你們還認識嗎?讓我們一起來看課文。
[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先用手勢告訴老師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我們來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們的生字讀音讀準了嗎?
5、請同學們評價一下,你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什么?
[讓學生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別人。]
三、精讀課文、體會感悟。
1、同學們說的不錯,下面請你們默讀課文,畫出“我”和小伙伴都放飛了什么樣的風箏?
[讓學生通過一個問題進行思考并找尋答案。]
2、誰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師隨機板書。
3、小伙伴們扎出這么多的風箏,咦?為什么他們扎出的風箏不一樣呢?你能從書中找出答案嗎?課件出示:“每個人的理想不一樣,扎出來的風箏也不一樣。”
4、那么你們知道這四位小朋友的理想是什么嗎?快速略讀課文,找出答案。教師板書。
[幫助學生找出二至六自然段的重點句。也為下面學生理解“理想的翅膀”的含義作鋪墊。]
四、讀中感悟。
老師知道咱班肯定有小朋友和這些小朋友的理想一樣,那么挑選你喜歡的段落,自己練習朗讀。指名讀。
1、老師想知道“翩翩起舞”是什么意思?誰能給大家表演一下?教師評價:你表演的真像。
2、我們班王雨薇和“薇薇”的薇一樣。
[指導學生練習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運用表演、想像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讀。“薇”字拉近文本和學生的`距離。拉近老師和同學的距離。]
過渡:芳芳沒有想好,于是就照自己的樣子做了個風箏,老師想知道你們的理想是什么?誰來說?
3、如果讓你們來放風箏你想放什么樣的風箏?
[將學生的理想和風箏聯系起來,為理解“理想的翅膀”的含義作鋪墊。]
過渡:下面就請你們閉上眼睛,想像一下,天空中飛著的都是象征著你們理想的風箏,你此時的心情怎樣?就請你帶著這種心情,朗讀下面的一段話。(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教師發現學生朗讀出現問題時,可以進行示范,進一步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也可以師生共同合作朗讀。
[通過師生的合作朗讀此時學生的情緒高漲。]
4、是啊,理想的翅膀就是這些在天空中飛著的——風箏(教師板書)。
小結:同學們,這些風箏就代表我們的理想,它寄托著我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5、下面就讓我們帶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一起朗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課件出示)
五、課外延伸。
同學們,要想讓象征自己理想的風箏越飛越高,現在應該怎樣做呢?
[讓學生明白要想實現理想必須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從現在開始就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實現理想。]
六、總結。
希望同學們課下也扎一個象征你理想的風箏,到戶外去放一放。老師也希望你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早日實現自己的理想。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講的是兩千年前,西門豹管理鄴那個地方時,通過調查,了解散到那里的豪紳和巫婆勾結在一起為害百姓,便設計破除迷信,大力興修水利使鄴地繁榮起來的故事。文章刻畫了西門豹有勇有謀,敢作敢為,與民作主,為民除害的形象。文章在寫作上主次分明,詳略得當。重點記敘了西門豹破除迷信的經過。描寫了西門豹如何將計就計,懲除邪惡,除害興利,尤其是教育群眾場面寫得特別精彩。
教學對象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于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的了解都比較少,加上學生平時所看的課外書,很多都是趣味性比較大的書。對于這樣的文章學生的興趣不太濃,加上文章的含義比較深刻,要體現西門豹做法的妙處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度比較大。
設計理念:
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是多元的,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的獨特體驗,使他們能主動地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在實踐中感受,積累語言;在實踐體驗、豐富情感,形成良好的語感。
設計特色:
從語言入手,體驗情感,又熏導語言藝術;超越文本,提升語言,感悟語言的`無窮魅力。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讀準確14個要求會寫的生字。理解部分分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弄明白鄴這個地方越來越窮的原因,讀好西門豹和老大爺的^對`話。
4、學習本課描寫人物言行、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學重點:找出鄴這個地方貧窮的原因,理解西門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教學難點:理解西門豹辦法妙在哪里。
教學準備:幻燈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
同學們很高興今天能到你們班來上課,聽說同學們平時上課都非常愛動腦筋的。希望這節課老師能認識到愛動腦筋的你。那上課前我們先來互相認識一下好嗎?師:自我介紹:我姓times;名叫times;times;。你們也能用老師剛才的方式介紹一下自己嗎?指幾名學生自我介紹。很高興認識大家,原來我們的姓名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姓都是一個字。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個古代的人。簡介“西門豹”板書課題——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想想課文主要介紹了西門豹做了一件什么事?這一件事對百姓有何好處?
2、指名簡單歸納內容
3、學習生字
1)座位互讀——指名讀——全班齊讀——開火車讀
4、理解部分詞語
1)再讀課文,把不理解的詞語在旁邊打個小問號。
2)小組學習(方法: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結合圖片)
3)匯報
三、理解課文
講讀課文第一段:
師:下面讓我們看看西門豹他剛來到鄴這個地方看到了什么?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學在課文里劃出相關的重點詞語。
2、指名回答:板書:田地荒蕪、人煙稀少
3、理解詞語:田地荒蕪、人煙稀少
4、西門豹為了解原因,摸清底細,找來了當地的一位老大爺來問話,下面就請座位兩個同學合作讀一讀西門豹和老大爺的四問四答,了解那里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吧?(邊學邊畫出有關的句子)
1)座位合作學習
2)指名回答板書:巫婆、官紳給河伯取媳婦
年年鬧旱災
3)聽了老大爺的回答,我們用四個字來概括這些原因是什么?
指名說:天災、人禍
4)指導朗讀老大爺與西門豹的^對`話。
指名讀——師生合作讀——生生合作讀
四、拓展說話練習
師:同學們都已經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門豹明白嗎?造成鄴田地荒蕪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該怎么辦呢?我們作一個假設,假如當初魏王派往鄴的不是西門豹,而是其他官員,該官員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會怎么說,怎么做?(指名發表意見)
五、總結:
而西門豹他有沒有立刻把巫婆、官紳抓起來處死或者跟他們同流合污呢?他會怎么做呢?你覺得他的做法妙在哪里呢?我們下一節課繼續學習。
板書:西門豹
巫婆、官紳(人禍)
田地荒蕪給河伯娶媳婦
人煙稀少,年年鬧旱災(天災)
第二課時
一、課件出示(西門豹的做法妙在哪里?)
1、探討研究策略,自主合作研究
1)師:要解決這個問題,你覺得應著重研究什么?又該怎么研究?
指名回答:板書:說、做
2)師:找到了西門豹是怎么說和怎么做的句子后,又該怎么研究?
3)接下去就請同學們帶著問題,仔細閱讀課文,畫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體會西門豹的說法、做法巧妙在哪里。自己鉆研好了的同學可以與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學生朗讀,畫有關的句子,小組合作學習)
2、呈現學習結果,綜合訓練提高。
1)師:西門豹的做法巧妙嗎?你是抓住哪些句子來體會的?(指名說)
2)師:老師發現大多數同學是抓住西門豹的話來體會他做法的巧妙的。的確,西門豹的話是話中有話,話外有意,那么,他當時是以怎樣的口吻說這些話的呢?請同學們試著讀讀這些句子,然后再在這些句子中選一句你體會最深的句子,好好讀讀,讀出西門豹的話外之話,話外之意。(學生練讀)
3)師:你們想先讀哪一句?(指名讀——評價——再指導讀)從讀中體會西門豹的語氣。
(其他的句子也用不同的形式讓學生讀,教師靈活處理,靈活指導,通過師生評價、生生評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和習慣反復讀,讀出感覺來,讀出味道來)
4)師:西門豹不僅巧妙地懲治了巫婆、官紳頭子,而且還教育了老百姓,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紳是騙錢害人的。書上說,這一天,漳河站滿了老百姓,設想一下,岸上的人們看了事情的經過會說些什么?請你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對象說一說,然后寫下來。(指名說)
5)師小結:大家說的是同一個意思,都在贊揚西門豹,只不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看來西門豹的做法的確巧妙呀!(板書:妙)這以后為官的好好做官,老百姓不再相信迷信,人禍解決了,那么天災呢?課文寫到了嗎?齊讀最后一段。
3、繼續質疑問難,你還有什么問題?(指名質疑)
4、作業:完成小練筆。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圖意和課文內容,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能讀準多音字“得”的另一個讀音。
3.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圖意和課文內容,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司馬光是個聰明勇敢的孩子,使學生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能讀準多音字“得”的另一個讀音。
(二)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二、教學重點
(一)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讀準多音字的字音。
(二)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三、教學難點
理解司馬光為什么砸缸,其道理是什么?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寫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的文章,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解課題,司馬是姓,叫光。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先讓學生打開書,看本課的內容,除課文以外,有一幅插圖,課后有3個作業題。
2.范讀:邊聽邊想,這一課寫的是誰的一件什么事?
(1)范讀。
(2)看插圖上畫的都有什么?
(3)回答:這一課寫的是司馬光的一件什么事?
(本課寫的是司馬光砸缸,救出掉進缸里的小朋友的事。)
(三)學習生字、詞。
1.邊讀課文邊畫出生字生詞。
2.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
3.小組內互相交流,互相讀著,聽對方讀得對不對?不對請給以糾正。
4.匯報。指名讀字音,如有不對的及時糾正。
玩:音w2n但是讀課文時一般帶有兒化音。
讀詞語卡片:
古時候孩子朋友跑去叫有一回
5.記住字形,理解字義。
(1)學生自己學習。
(2)同桌交流學習情況。
(3)指名匯報自學和同桌交流情況。
同學們,老師現在指名來匯報學習情況,老師叫到的同學,你不僅是代表你自己,而且是代表你同桌,因為剛才是你們兩人討論的,一個說完后,同桌還可以補充。
利用熟字記字形的有以下幾個:
古:上邊“十”,下面“口”,
時:左邊“日”,右邊“寸”,
回:大口套小口,筆順:回。
朋:左邊“月”,右邊“月”,
玩:左邊王字旁,右邊“元”。
跑:左邊足字旁,右邊書包的包字,筆順是包。利用偏旁加部分記字:
候:左邊單人旁,中間一豎,右邊是:。
孩:左邊“子”,右邊筆順:丶亠。
友:一橫加一撇,帶上一個“又”。
讓學生理解詞語和一字組多詞幫助理解字義:
古時候:很早很早以前稱古時候,昨天,前天叫古時候嗎?不叫。
古(古代)(仿古)(蒙古)
時(時代)(時間)(小時)
候(氣候)(等候)。
朋友:關系不錯的`人稱朋友,本課小朋友,指關系好的小孩。
友(友誼)(友好)(親朋好友)
玩(玩耍)(玩藝兒)(貪玩)
跑(跑步)(跑來跑去)
(四)在學習生字、生詞的同時,把課文讀通順。
1.指導學生讀準多音字“得”的音。
請同學讀詞語:長得又大又圓。
這里的“得”讀de輕聲;本課“得救”了,這里的“得”讀二聲d6,是得到的意思。比如:我得到媽媽的寵愛。我得到同學們的幫助。
2.讓學生自己借助拼音小聲讀課文,一是注意生字詞在句中的讀音和字義,二是把課文讀通順。
(五)指導書寫生字:
1.讓學生觀察每個字在田格中的位置,包括每一筆的位置。
2.重點指導下列字:候、孩、跑。
3.學生在本上描一遍田格中的生字。
(六)作業。
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二)進行句子訓練,體會詞的作用。
(三)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一)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使學生受到遇事不慌,動腦筋想辦法,在緊急情況下,做事果斷的教育。
(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司馬光是個聰明勇敢的孩子,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詞。指名讀。
古時候小孩朋友跑回去
(二)誰能告訴老師,司馬光姓什么?叫什么?
(三)小聲讀課文,邊讀邊標出共有幾個自然段,想一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
1.學生自己小聲讀課文。
2.讓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帶著這些問題繼續學習課文。
(四)逐段學習課文。
1.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這一段,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2)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古時候”是指很早很早以前,從圖上可以看出,小朋友全是古代人的著裝。
2.學習第2自然段。
(1)小聲讀這一段,數一數共有幾句話,再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讀每一句話,并說一說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的。找重點詞理解。
①第一句話中“他”指的是誰?(司馬光)
②學習第二句話時,讓學生認真觀察書上的插圖,思考:
a.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有幾個孩子,哪個是司馬光?
b.從圖上假山和水缸的位置,再看這口水缸怎么樣?從句子中哪兒看出來的?
“假山”是用石頭人工堆砌成的,大樹下面有假山,假山腳下有口大水缸。
讓學生觀察水缸到底有多大,和幾個小孩子的個頭比。里面裝滿了水。
(3)指導學生朗讀。
第一句要突出“他”的音,第二句話要突出“大”,“裝滿”,讓大家能夠通過你的讀聽出來這口水缸怎么樣,里面裝的水是怎么樣。
通過看圖,指名朗讀,理解句子的意思,也為理解后面的課文打下基礎。最后說一說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
(4)總結學法。
剛才我們學習課文的時候,是先讀課文看共有幾句話;接著找重點詞,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然后,說一說這段告訴我們什么。
3.學習第3自然段。
小朋友們和司馬光在花園里玩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我們按剛才的學習方法,學習第三自然段。
(1)邊讀課文,邊看插圖,想象小朋友是怎樣掉進大水缸里的。
司馬光和小朋友玩得很高興,不小心,掉進大水缸里的。
(2)用“誰,在什么地方,怎么樣”的句式說一說這段告訴我們什么。
(3)再讀這段,想一想,缸這么大,里面又裝滿了水,掉進水缸里的小朋友面臨著什么樣的危險?一方面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習慣,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為理解下段課文奠定基礎。
4.學習第四段課文,小組學習。
(1)小聲讀課文,自己想一想掉進水缸里小朋友的處境,再想一想別的小朋友的心情會怎樣,他們都是怎么做的?
(2)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3)指名談自己的理解:
從“別的小朋友”看出是除司馬光之外的小朋友。“都慌了”和后面句子中的“有的……有的”,“叫”、“喊”、“跑”、“找”是相對應的。掉進水缸里的小朋友,面臨著被水淹死的危險,小朋友們心里著急,動作忙亂,“叫喊”目的是叫大人們聽到呼救的聲音,來救小朋友;“跑去找大人”,也是這樣。再讓同學們想象,時間就是生命,這樣做能來得及嗎?為理解司馬光的聰明、果斷打下基礎。
(4)指名朗讀:要讀出小朋友們那種心里焦急的緊張氣氛。讀“有的”“有的”時和逗號前面的句子接得緊一點。
5.學習第五自然段。自己學習。
同學們,小朋友們都慌了,因為他們知道,時間長了,那個小朋友有生命危險。想通過叫喊,跑去找大人來救小朋友。這時司馬光是怎么做的呢?
(1)按前面的學習方法自學這一段。
①提醒同學們自學時,抓表示司馬光動作的詞語,去理解句子。
②看圖,哪個是司馬光,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司馬光沒有慌,從表情上看出來的,其他小朋友驚慌地咧著嘴,而司馬光的神情表現很鎮靜,不慌張。
③指名讀自己理解。
“舉”、“使勁砸”、“幾下子”說明什么?遇事不慌,認真動腦筋,想辦法,聰明、果斷。缸破了,水從破洞里流出來,落水的小朋友就不會被水淹死了。④用“誰,干什么,怎么樣”的句式說一說這段告訴我們什么?
6.學習最后一段。
同學們,司馬光遇事不慌,他機智勇敢地舉石頭砸破了缸,救出小朋友,這時大家的心情如何?帶著輕松自豪的語氣讀最后一段。“得救”重讀。
總結,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五)句子訓練。課后作業第2題。
1.投影出示句子。
2.讓學生自己填空。
3.填空后,自己讀一讀每一組的兩個句子,第二個句子比第一個句子好在哪里。
4.指名說一說。
第二個句子比第一個句子意思更具體,更明白。“在花園里玩”限制了玩的地點。“石頭”說明司馬光用“石頭”砸缸,不是用別的,意思比第一句更明確,更完整。
(六)作業。
1.鞏固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鞏固字詞。
(二)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借助課文內容滲透對學生的思想教育。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一)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并且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鞏固字詞。
1.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邊讀課文邊注意生字在句子中組成的詞的寫法。
2.聽寫。老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且同桌聽寫完后,互相看是否正確。這也是進一步強化記憶的一種好方法。
有一回,古時候,小朋友,跑去,孩子,叫。
(二)小聲讀全文,想一想每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能用最簡單的語言告訴大家。提醒按上節課告訴同學們的句式來說。段意:
1.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司馬光。
2.司馬光和小朋友們在花園里玩,花園里有假山、有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
3.有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4.別的小朋友都慌了,哭著,喊著,去叫大人。
5.司馬光舉起石頭砸破大水缸。
6.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幫助學生組織語言,以培養口頭表達能力和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三)再讀課文,能看著插圖,把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1.先讓學生自己讀課文,練習講故事。
2.同桌互相講一講,強調不是背課文。按自己的理解,照課文內容講故事。
3.出示投影插圖,指名讓同學講故事。
(四)有感情朗讀課文,邊讀邊想,司馬光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你向他學習什么?
(五)你學習了這一課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談學習這一課的收獲。
1.字詞方面:學會了哪些字詞,或者是在識記生字過程中,學會了哪種識字方法。
2.本課語文知識方面:比如按句式說話,學習課文的四步方法。
3.受到的思想教育方面:這是最重要的,要學會做人。
教師根據學生談的,進行總結、深化,表揚好的,使大家都有所啟發。
【板書設計】
(4)“我”字第一筆是撇,“找”字左邊是提手旁。
同學們,中國的漢字很有意思,有很多字,音相同,還有很多字字形很相近。所以,我們學習要認真、仔細,區別它們的不同之處,不要弄混了。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本文刻畫了四位著名作家的形象,顯示了莫泊桑在人物描寫上的卓越才能。在學習時,應著重體會作者從人物肖像、言談舉止、神態等多方面描繪人物的方法。作者善于捌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點,各有側重地進行描繪,在敘述和描寫中插入的抒情議論,很好地表現出入物的性格特征,閱讀時也應好好體會。
1課時。
板書課題、作者。指明學生回答作者的基本情況(可聯系《我的叔叔于勒》)。
1.給疑難字詞正音正字。
魁梧 簡陋 魅力 義憤填膺
2.解釋下列詞語。
魁梧 簡陋 魅力 局促 義憤填膺 空前絕后
1.作者寫了幾個人物?其中寫誰的肖像描寫最多?其次是誰?明確:四個人物: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寫左拉的肖像描寫最多,其次是都德。2.作者寫人物的語言,有沒有具體展開談話的內容?
明確:沒有具體展開談話的內容,而只是概述他們的談話內容,著重描寫他們談話的聲調儀表,評論他們的口才,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3.作者在進行行動描寫的時候,誰寫得詳,誰寫得略?
明確:福樓拜、左拉的.行動描寫較詳,都德的行動描寫則一筆帶過。
福樓拜是最活躍的中心人物,著墨較多。左拉的坐姿較為特殊,因此也有較多筆墨的描寫。
4.以寫左拉為例,看看作者是如何寫的。
討論明確:寫左拉,抓住他體質較差,不善言談的特點。如他爬了六層的樓梯累得呼呼直喘。一進來就歪在一把沙發上,他很少講話,總是歪坐著。
描寫左拉的肖像時,隨處議論點出了他的性格特點:樸實但很固執,聰慧和堅強,堅毅,十分滑稽和戲謔。
6.指名學生概括:作者是如何寫屠格涅夫的?
作者憑著自己細致敏銳的觀察和生動傳神的筆墨,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點,各有側重地進行描繪,讓一個個人物活靈活現地展示在我們面前。這就告訴我們,描寫人物,一定要抓住特點,有所側重,人物形象才能栩栩如生。
完成課后練習第二題。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11-29
語文小學教案06-21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12-19
《小學語文》教案06-09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06-20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熱]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