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班數學教案匯總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區分里外”是小班幼兒在感知形狀與空間關系須掌握的內容之一,《指南》中提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因此我結合本班幼兒的特點做到所問有所指、有所據、有所依,教學展開運用了ppt、創設情境、各種教具等方式,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運用
活動目標
能辨別里外空間方位,用“××在××的里面(外面)”進行表述
活動準備
環境創設:創設抓迷藏的情景
物質準備:ppt、圈
活動過程
一、通過“小手藏哪里”讓幼兒初步了解里、外空間
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請你把手藏洞里,我就把手藏洞里,請你小手放洞外,我就把手放洞外;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請你把手藏袖里,我就把手藏袖里,請你小把手放袖外,我就把手放袖外。
提問:小手藏(放)在哪里?
二、通過“送禮物”激發幼兒興趣,讓幼兒區分里外空間方位播放ppt引導幼兒觀察
引導語:今天有一位客人要來我們班級做客(喜洋洋)想邀請你們去我的羊村玩游戲,你們愿意嗎?去羊村前李老師為小羊們準備了很多禮物,我們來看看有什么?(積木、布娃娃、球)
提問:布娃娃(汽車)在盒子什么地方?球(積木)落在盒子什么地方?
三、通過設置關卡鞏固對里、外空間方位的認識
引導語:我們跟著喜洋洋出發吧,糟糕!灰太狼出現了,這可怎么辦呢?聰明的喜洋洋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它為你們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個盤子,看看誰能根據指令放的又對又快,成功的'小朋友就可以逃離灰太狼安全到達羊村玩捉迷藏游戲哦!
要求:請幼兒根據教師的指令將玩具放進籃子里面或放在籃子外面游戲“捉迷藏”,引導幼兒用××在××里面(外面)進行表述
1.教師藏,幼兒說
引導語:恭喜你們闖關成功,到達羊村,可以玩捉迷藏游戲了,趕快坐下來休息會兒,準備開始了!
(1)教師藏,幼兒說
提問:老師躲在哪里?
(2)幼兒藏,幼兒說
要求:當老師數123時所有小朋友必須找到一個位置站好哦!我摸到頭要告訴我你躲在哪里哦!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描述教室里、外的物體
引導語:你們玩的開心嗎?我們今天學會了“區分里外”的本領,喜洋洋要交給你們一個小任務,請你
們當小小觀察員看看我們教室里面有什么?(小朋友、桌子、黑板等)教室外面有教室外面有什么?(滑滑梯、花等)找到小朋友可以告訴你們好朋友也可以告訴客人老師哦!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活潑好動,好模仿,對動態的事物容易產生強烈的興趣。我結合幼兒特點,借助喜洋洋與灰太狼的故事激發幼兒參與興趣,,整節課我圍繞著該故事展開,讓幼兒在情境中、游戲中不斷層層遞進的學習、區分、表述分里外;活動內容我始終貫穿著目標“能辨別里外空間方位,用“××在××的里面(外面)”進行表述”展開從選擇內容到活動準備再到活動的組織過程,我發現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1、活動中幼兒興趣很高,能積極參與,但教師在幼兒玩游戲“誰放的又對又快”和“捉迷藏”時不能很好運用規范統一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引導;對于幼兒不能很好操作時,沒有很好的進行引導調整,所以導致幼兒在區分里外上有所欠缺,對于游戲設置上教師也可以更多的讓幼兒自主操作,這樣更有利于幼兒發散性思維的培養
2、游戲中對于角色投入、自身的這種角色轉換教師也不是做的很到位、不能很好地引導表現,讓幼兒完全融于角色中,
3、在目標中須引導幼兒用××在××里面(外面)進行表述,但對于幼兒不能完整表述時,沒有進及時的調整,所以導致這一目標沒有得到很好的實現。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比較物品的大小,將物品按大小進行匹配。
2、能用各種方式招待客人,并用短句進行表述。
學習重點:
比較物品的大小,將物品按大小進行匹配。
學習難點:
用短句對物品的大中小進行表述。
活動準備:
1、教師教具:《三只熊》課件;大、中、小三只玩具熊;大、中、小區分度較明顯的同類物品:三把椅子、大中小玩具等。
2、幼兒學具:操作材料包:三只熊
活動過程:
一、三只熊
【結合小班幼兒在情景中理解接受的學習特點,以故事情景導入,既起到集中幼兒注意力的目的,也容易幫助幼兒理解大中小,及其匹配關系。】
1、演示課件,提問:
(1)房子里住著怎樣的三只熊?
(2)熊的家里有什么?它們是一樣的嗎?
(3)三只熊回來發現什么東西變了?會說什么話?(教師用不同的音色區分三只熊的說話:熊爸爸粗粗響響的聲音、熊媽媽不那么響的聲音、小熊尖聲尖氣的聲音)小結:三只熊家里的'東西有的大大的、有的中中的、有的小小的。大熊最大,喜歡用大大的東西;小熊最小,喜歡用小小的東西;中熊不大也不小,喜歡用中中的東西。
二、三只熊來做客
【這環節通過招待三只小熊的情境,引導幼兒理解并匹配物體的大中小】
1、認識客人:(出示三只玩具熊)三只熊來我們班做客,我們跟它們打打招呼:"小熊你好!中熊你好!大熊你好!歡迎你們來做客,歡迎你們來我們幼兒園玩。"
2、招待客人:(出示三把椅子)這里有三把椅子,誰來請三只熊坐下來?
幼兒可能a:不會關注椅子的大小,直接讓三只熊坐下去。
教師預策略:詢問全體幼兒,讓幼兒關注匹配。
幼兒可能b:會按照熊的大小,讓不同大小的熊坐不同大小的椅子。
教師預策略:請幼兒說說匹配的理由。
小結:原來招待客人時,大熊坐大椅子,中熊做坐中椅子,小熊坐小椅子。
3、操作任務:三只熊來做客,我們要拿出禮物來招待小熊呀,看看這里有些什么禮物?(出示操作材料包上的"草地",邊并排粘貼大中小三只熊)這些禮物都一樣大嗎?哪些禮物是最適合送給大熊的、中熊和小熊的,
4、幼兒操作,老師巡回觀察指導:
(1)觀察幼兒能否正確分辨物體的大中小,并進行合理匹配。
(2)指導幼兒把大中小不一樣的物品粘貼在合理的地方。
(3)關注能力弱的幼兒,引導他們認真傾聽并操作。
5、集體討論:看看我們都把合適的禮物送給三只小熊了嗎?
幼兒可能:操作中有幼兒發生了錯誤。
教師預處理:追問"錯在哪里?為什么?"并請出錯的幼兒自行糾正,用短句說出理由。
三、找一找
【這環節通過找一找,進一步積累幼兒對大中小的認識】
拓展:帶領幼兒在教室等處去尋找大中小的物體。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感受4以內的數量,學習手口一致點數到4。
2、啟發幼兒對數的興趣和體驗數數的快樂。
教學準備:
1、自制教具小拖車(3節車廂)
2、實物教具:水果,香蕉 蘋果 葡萄 梨等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生問好!
1、導入: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小拖車,還有好聽的。小朋友要認真聽故事,就知道小拖車能干什么用了,(出示小拖車)
2、復習:3以內的點數:讓孩子數小拖車有幾節車廂。
二、基本部分
嘗試學習
1、講故事:《三只小豬》第一部分,重點引導幼兒幫助小豬撿水果。
(1)老師講述故事,講到“走近一看,原來是黃黃的香蕉”時就問幼兒:“豬老大發現香蕉,不知怎么辦?孩子們快幫幫豬老大吧!
(2)動手操作:一個一個數香蕉,1 2 3 4 一個一個裝進小拖車、老師引導孩子數數“一個 兩個 三個 四個。”
2、當故事講到“他爬上數一看,啊!有幾個紅蘋果!”時引導幼兒說出“怎么辦”?(我們一起幫豬老二數蘋果,裝蘋果。)重點引導一個 兩個 三個 四個手口一致點數。
3、他們有繼續往前走,小豬第第發現了什么呢?出示紫色的葡萄。小朋友都很聰明,再幫豬小弟數葡萄好嗎?引導孩子動手點數葡萄 再裝進小拖車里。
4、游戲:我會骨碌碌
孩子們真能干,三只小豬在你們的幫助下,撿到了滿滿一車水果,他們高興的跳起來了,我們和小豬一起做做運動吧!“骨碌骨碌1,骨碌骨碌2 骨碌骨碌3 骨碌骨碌4、”邊說兒,歌邊作動作,讓小手表示數字。引導孩子擴散思維。
三、結束部分
游戲中鞏固練習
1、引導幼兒進入表演游戲情景,鞏固學習的`知識。
談話:看看滿滿一拖車的水果,就知道孩子們有多棒,讓我們能干的小手在幫助小豬把水果送回家好嗎?(找個別孩子拖著小車走在前面,其余幼兒跟在后面繞活動室走一圈。) 小豬家到了。(活動)
2、小豬獎勵小朋友吃糖葫蘆:讓孩子數各種顏色的算祝珠、(點數練習)
3、我們能不能幫助小豬把這車水果卸下來呢?
幫助小豬卸水果:重點練習手口一致點數到4、
4、小結:孩子們,你們真能干,幫助小豬運回來這么多的水果,小豬很開心,你們高興嗎?(高興)為我們加油吧!引導孩子歡呼“呀”!跟老師到外面休息去啦!
課程由來:
新學期開始了,我興高采烈帶這群可愛的孩子,步入小班集體生活中。當我帶孩子學唱歌“我家有幾口”時,發現有幾個孩子在4以內點數上有些混亂。面對小班孩子年齡小,自控能力差,又經過一段長長寒假的散漫玩耍,要想讓他們正常學習,特別是數學,必須要從興趣出發。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于是我從上學期主題三《我自己》里的幫幫小豬這節活動做復習鞏固的起點,慢慢延伸到本學期教材《骨碌骨碌轉》里的我會骨碌碌,讓孩子運用肢體動作來感受點數的樂趣。讓孩子更好掌握手口點數技能的同時,整合到主題四《找找顏色》讓孩子學會點數的同時,為認識顏色做好鋪墊。為此我設計了本活動。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讓幼兒復習大、小,認識紅色、黃色、綠色并進行分類。
2.通過活動,學習按指令向一個方向爬,并能做到正確、快速、不擁擠
3.通過對唱游戲,感知歌曲的對答情趣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活動準備:
1.紅、黃、綠小貓圖貼,每個幼兒一個。
2.紅、黃、綠小魚許多。
3 幼兒作業紙:每個幼兒一大一小的裙子和一大一小的帽子,
4.磁帶
活動過程:
—.問候時光:
(1)聽音樂開火車進教室,走線。
(2)師生問候:挨個抱著每個寶寶親吻表示問候
(3)出示大貓圖貼和小貓圖貼:請小朋友跟貓瞇打招呼(喵喵喵!)請幼兒區分大、小。
(4)我們來和小貓做游戲:“寶貝們閉上眼睛,把你們變成小貓寶寶吧!我來做你們的媽媽吧!”(喵!)
媽媽和寶寶一起看這里有一些禮物,我們來把這些禮物分一分,大帽子、大裙子給誰?小帽子、小裙子給誰?請幼兒動手進行操作。
二.運動時光:音樂游戲:《好看的顏色在這里》(由《小貓小貓在這里改變》)
今天的小貓真漂亮,小朋友看看都有哪幾種顏色?——認識紅、黃-綠
(1)我們共同用好聽的聲音來問候吧!《好看的顏色在這里》一唱一答的形式,按顏色進行回答。
(2) 教師帶幼兒復習鞏固對顏色的認識(唱歌)
三.快樂時光:游戲:《小貓捉魚》
(1)向指定方向爬,并取物。
(2)鞏固認識紅、黃、綠三種色彩。請小貓們把取回來的魚按顏色進行分類。
(3)進一步鞏固認識紅、黃、綠三種色彩請小貓根據自己身上的顏色去捉魚。
四:溫馨時光:小貓玩累了需要回家休息,請小貓按照身上的顏色乘坐火車回家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按食品的種類進行分類。
2、根據點卡取出相等數量的食品。
活動準備:
1、玩具柜3個。
2、標記圖:教學掛圖中的實物卡片若干,貼有3以內點子的小盤子若干。
活動過程:
1、說說看看:“我吃過的食品”。
①教師:我們都吃過哪些好吃的食品呀?幼:包子、餃子、面包、餅、蛋糕......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自己吃過的食品。
②展示食品,說說食品的名稱。
教師:這些食品叫什么名字?
鼓勵幼兒大聲說出食品的名稱,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可以說出很多食品名稱。
2、給食品分類,布置食品店。
① 討論:食品怎么放?
教師:這么多食品可以開個食品店啦!想想食品店的食品應該怎么放呢?
引導幼兒根據食品的種類,把相同的.食品放在一個玩具柜里。
② 我會放食品。
鼓勵幼兒一邊拿一邊說:XX和XX放一起。
教師和幼兒共同檢查食品擺放得對不對,一邊檢查一邊說:這里都是XX。
給食品配標記。教師出示教學掛圖中的包子、餃子蛋糕三張標記圖,引導幼兒觀察,并說一說這些是什么標記,可以表示哪種食品。
請個別幼兒為食品配標記。
3、取食品,按點數取出相同數量的食品。
教師:想不想品嘗食品?放在哪里品嘗呢?教師出示小盤子。
教師:盤子里有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引導幼兒了解盤子里有幾個點子,就取幾個食品品嘗。
幼兒示范拿取食品。請個別幼兒取盤子,先數點子,再按點子取相同數目的食品品嘗。
活動延伸:
幼兒“品嘗”食品。鼓勵幼兒數點子,進行按數取物。還可以交換盤子再次游戲。
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感知4以內的數量。
2、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并說出總數。
活動準備
春天背景圖一張,1個春姑娘,2朵花,3只小鳥,4只小白兔,1—4的數卡,三只禮品盒(內有二個娃娃,三本圖書,四只乒乓球);幼兒人手一份1—4的點卡。
活動過程
1、看一看
師:春天到了,春姑娘來了(出示背景圖),我們來看一看有幾個春姑娘(1個),一個春姑娘的好朋友是數字1(師出示數字1)。花兒也開了,(師出示花)我們來數數有幾朵花,要求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2朵),2朵花的好朋友是數字2,(師出示數字2),小鳥也飛來了,我們一起來數數有幾只小鳥,要求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3只),3只小鳥的.好朋友是數字3。(師出示數字3),小白兔也到草地上來做游戲了,數數有幾只小白兔(4只),要求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4只),4只小白兔的好朋友是數字4。(師出示數字4)
2、摸一摸
師出示三只禮品盒:“春姑娘給我們帶來了三只禮品盒,請小朋友上來摸一摸盒子里是什么?”。"來;自。屈;老師;教。案;請個別幼兒上來觸摸感知,其余幼兒一起驗證。
3、動一動
游戲:聽音找點卡。
師:老師為小朋友每人準備了一份點子卡片,請小朋友豎起耳朵聽仔細,老師拍了幾下鈴鼓,你們就找出幾的點子卡片。
4、結束活動: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
師:當聽到‘天黑了’,請小朋友看清老師手里的數字,就找幾個好朋友變成石頭,這樣老狼就不會抓到了。
活動延伸
繼續探索教室內、家中4以內的物品,鞏固按物數數的方法,并說出總數。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數學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能感知到事物的數量關系并能手口一致地點數4以內物體的數量,是小班幼兒學習的一個重要目標。本節課我注重從感知入手,結合生活經驗,感知4以內的數量,通過游戲使幼兒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和按數量匹配相應的實物。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01-12
小班數學教案[精選]08-12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8-08
小班數學教案(精選)07-31
【經典】小班數學教案07-22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7-08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08-10
小班數學教案[精選]10-23
【經典】小班數學教案10-13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