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班音樂教案匯編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節奏的快慢旋律。
2、嘗試運用紙條跟隨音樂節奏做動作。
3、體驗“紙條寶寶”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螢火蟲》 、“紙條寶寶”若干、“紙條寶寶”游戲音樂。
活動重點:
感受樂曲節奏的快慢。
活動難點:
運用紙條跟隨音樂節奏做動作。
活動過程:
1、復習律動“螢火蟲”,導入活動。
提問:螢火蟲的這段音樂是快快的還是慢慢的?
2、請幼兒傾聽完整的“紙條寶寶”音樂。
教師:“剛才小朋友跳的舞真好看,老師今天還帶來了一段跳舞的音樂,請小朋友聽一聽這一段音樂節奏是快快的還是慢慢的。”教師引導幼兒傾聽音樂,分辨音樂的`快慢。
3、再次傾聽音樂,請幼兒用“耳朵”和“小手”一起聽音樂。
(運用徒手動作幫助幼兒傾聽音樂,從而辨別音樂的快慢。)
4、出示紙條,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剛才小朋友在聽音樂的時候有一位小客人也在聽這首好聽的音樂。”教師請出小客人(紙條寶寶)。“紙條寶寶今天想和小朋友一起聽音樂玩跳舞的游戲,誰愿意和紙條寶寶一起玩游戲呢?”
5、請個別幼兒示范動作,大家學一學。(慢慢的、快快的)
6、幼兒聽音樂自由體驗 “紙條寶寶”音樂游戲的快樂,教師注意引導。
7、師幼互動,共同玩“紙條舞”的游戲。
8、游戲結束部分:帶著紙條寶寶到戶外玩游戲(“螢火蟲”音樂伴奏)。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學習合拍優美的做動作。
2、初步發展有爾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表現力。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活動準備:
小魚游水的音樂;
將活動室布置成“小河”;
幼兒熟悉歌曲《小金魚》。
活動過程:
1、隨著《小魚游》的音樂,幼兒模仿小魚的動作來到小河;
指導語:“小魚們我們一起游到小河去做游戲吧!”
2、發生練習《問候歌》,幼兒練習親切自然的演唱。
指導語:“我們一起向小河問好吧!”
3、復習歌曲《小金魚》,鼓勵幼兒邊唱邊自由表演;
指導語:“小河輕輕的問:‘誰這么有禮貌呀?’小金魚門邊唱邊跳的告訴小河,好嗎?”
4、演唱歌曲,練習魚游水、吃食、游戲的動作。
指導語:“小金魚的舞蹈跳得真好看,你們是怎樣吃蟲子的?”“怎樣在一起做游戲的?”“表演的時候動作要優美,表現出很高興的樣子。”
5、聽音樂做不同的動作。
(1)區分魚游水、吃食與捉魚人的音樂。
指導語:“魚游水的音樂十分優美,就好像小金魚自由的擺動尾巴游來游去”。“小魚吃食是一口一口的吃的,音樂的節拍也長一些,是一下一下的。”“聽到很急的音樂史,好像發生了什么事?”“對了,捉魚人要來捉魚了。”
(2)根據不同的音樂變換動作。
指導語:“小魚們要好好聽音樂,聽到魚游的音樂,做小魚游的'動作;聽到節拍長的音樂吃食;聽到很急的音樂表示捕魚人來了,立即回到‘家’。”
6、開展音樂游戲,調動幼兒的情緒,快樂的玩游戲。
指導語:“小魚們個個機靈敏捷,我們和捕魚人比一比,看看誰的本領大?”
7、結束游戲,演唱《再見歌》,自由模仿小魚游水回家。
指導語:“天黑了,小魚玩了一天該回家了,我們和小河再見吧!”
活動反思:
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歌曲和動作。讓孩子在反復感受中,輕松而興趣地進行學習。從而完成了音樂教學的目的。活動過程中,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做到真正的有效互動。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創編洗澡的動作,并能隨音樂有節奏地進行身體動作。
2、愿意與老師、同伴一起表演,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娃娃圖片4張、小浴球4個。
2、幼兒每人一個浴球。
3、銀色閃紙剪成須狀作成流水。
4、音樂。
活動過程:
1、聽音樂愉快進場。
2、做《咚咚啪》律動。
3、引出話題,回憶在家里是怎么洗澡的。
“剛才我們進行了體育鍛煉,做了早操,又跳了舞,你們是不是有點熱啦?那我們一起來洗個澡,讓身體舒服一些,好嗎?”
“你們在家里是怎么洗澡的?”
“要洗什么地方呀?”(請幼兒做做動作)
4、教師引導幼兒創編洗澡動作。
(1)教師帶領幼兒做洗頭、洗臉的動作。
(2)啟發幼兒創編4個洗澡動作。
(3)出示4張娃娃圖片,并在幼兒創編的洗澡部位上分別貼上4個小浴球。
(4)引導幼兒邊看圖片的提示,邊在教師清唱簡譜的樂聲里,有節奏地做做4個創編的'洗澡動作。
(5)教師帶領幼兒做一做洗完澡以后的穿衣、抹香香等動作。
5、教師帶領幼兒邊聽音樂、邊看圖示,完整地做一做洗澡的動作。
6、幼兒在教師的提示下,邊聽音樂、邊看圖示,完整地做洗澡動作。
7、出示銀色的流水狀道具和浴球,幼兒拿浴球在“花灑”下洗澡,升華洗澡的興趣。
8、與客人老師兩兩結伴。老師手拿銀色流水道具作花灑,幼兒在花灑下洗澡。體驗與老師一起洗澡的樂趣。
9、隨音樂退場。
“洗完澡了,全身都香噴噴的!我們回去玩游戲吧。”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欣賞音樂,感受歌曲激昂奔放的民族風格。
2、鼓勵幼兒和著音樂大膽嘗試創作性的擊鼓,體驗擊鼓的歡快情感。
活動重點:激發幼兒大膽嘗試創作性的`擊鼓。
活動準備:一只大鼓、四只腰鼓、若干鼓棒等。
活動過程:
一)、復習
1、 舞蹈《歡迎舞》(創作性的進行舞蹈)
2、 歌曲《來了一群小鴨子》(能唱出鴨子的神氣樣)
3、 歌曲《小鴨呷呷》
1)、語言啟發,引導幼兒集體演唱歌曲“小鴨呷呷”。
2)、語言啟發,引導幼兒輪唱歌曲“小鴨呷呷”(邊聽邊唱)
3)、引導幼兒進行輪唱。(邊聽邊奏)。
二)、新授活動《小小男子漢》
1、 初步欣賞樂曲《小小男子漢》
1)、幼兒初步欣賞音樂。(要求:和以前聽的音樂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暢談感受。
3)、教師小結:(有力、神氣)
4)、幼兒用動作體驗樂曲節奏。
2、 教師示范擊鼓
1)、教師示范擊鼓。(要求:引導幼兒感受鼓聲的渾厚、有力,發現擊鼓時的節奏和力度)
3、 引導幼兒大膽擊鼓
1)、個別幼兒嘗試。(引導幼兒大膽擊鼓)
2)、幼兒輪流擊鼓。(引發幼兒進行創造性地表現)
3)、教師觀察并給予激勵。
4)、師生共舞。(體驗歡快情感)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初步學唱歌曲。
2、感受和表現歌曲風趣、活潑的情緒,體驗與同伴表演快樂。
3、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茶壺紙質教具,音樂、小茶杯若干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1、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是誰?
2、對,是小茶壺,這還是一只會唱歌的小茶壺,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評:3~6歲的幼兒有意注意保持的時間較短暫,因此活動的開始部分要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具體的學習內容、明了導入課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的推動活動的開展。)
二、感受歌曲,熟悉歌詞
(一)范唱歌曲第一遍。
你聽到了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二)范唱歌曲第二、三遍。
聽一聽歌曲里的小茶壺它長什么樣?(用動作模仿小茶壺的樣子)
(三)范唱歌曲第四遍 歌曲中的小茶壺在說什么?
(評:幼兒要想學會歌曲,必須理解歌詞,熟悉旋律,教師的范唱是最好的引導。通過多遍的范唱呈現給幼兒的是一種完整的印象,讓幼兒逐步加深對歌曲的理解,熟悉歌詞,不同側重的提問使幼兒更專注于傾聽教師的`范唱,對歌曲的難點部分,則通過形體動作表現的方式,既增加了幼兒表現的機會,又加深對歌詞的內化。在多次的范唱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運用自己的眼神、動作、語調等具有感染力的演唱調動幼兒的興趣,帶動幼兒的情緒,使孩子產生積極學習歌曲的愿望。)
三、學唱歌曲,游戲激趣
1、幼兒集體學唱歌曲2遍。
2、幼兒邊表演邊演唱歌曲。
3、扮演角色表演唱。(師幼互動、幼幼互動)
(評:學唱歌曲反復單調,小班幼兒容易疲勞,于是針對歌曲動作性強的特點,可以在歌曲演唱的過程中配以簡單形象的動作,孩子們邊說歌詞邊表演,來調動教學氣氛,加快學習歌曲的速度。而游戲環節則使得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達到另一高潮,讓幼兒不僅自主演唱而且通過自身的形體動作能大膽表達表現對歌曲的理解。)
活動反思:
作為一個日常的集體歌唱教學,本活動我在多次參與工作室歌唱教學,觀摩名師的課堂實踐后,對名師歌唱教學模式進行了模仿與嘗試。主要通過導入激趣—感受理解—學唱鞏固三個環節來實施本次教學。
活動的環節設計思路還是比較清晰,過渡比較自然。整個環節的設置符合小班幼兒學習的特點,激發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首先感受環節,教師安排的傾聽欣賞歌曲都是在無伴奏的情況下,注重培養幼兒欣賞音樂的習慣和喜愛音樂的情感。通過教師的表演以及茶壺圖片的展示,抓住茶壺的外形特征“矮又胖”,并初步嘗試用動作表示“小茶壺”。為之后的表演環節奠定基礎,同時也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在學唱歌曲及表演環節中,我把學習歌曲與動作表演進行了整合,給予孩子比較自由的表現空間,幼兒在學唱歌曲的同時,進行了肢體的模仿。因為孩子們是好動的,而通過肢體模仿也是讓孩子理解記憶歌詞的手段之一,在使孩子進一步熟悉歌曲的同時,也解決了動作表演,可謂一舉兩得。最后通過角色扮演,體驗游戲快樂。先是教師與幼兒分角色扮演茶壺和茶杯,然后是個別幼兒與其他幼兒分角色扮演,最后讓幼兒自己找伙伴兩兩合作分演角色。這一系列的表演歌曲中,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參與演唱表演,盡情體驗活動的樂趣。
但活動中我們也發現,幼兒小班的孩子在互動表演的時候,往往只記得表演而忘了演唱歌曲,我想是否可以在的活動中,先從獨立的個體表演出發,再延伸到與他人的合作上,也許效果會更好些。
小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體驗自己走路,不要他人抱的愉快心情。
2、 能大膽的邊唱邊表演動作。
3、 學習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
4、 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 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1、 教師熟悉歌曲,音樂CD或磁帶,貼絨教具小鳥,小貓各一個,走路的小朋友三個連在一起。
2、 小朋友有觀看過小鳥飛,小貓跑的`經驗。
活動過程
1、 教師彈《小鳥飛》的曲子,小朋友做小鳥飛入活動室坐好。
2、 小朋友練聲《我愛我的小動物》。
3、 教師范唱歌曲《我是乖孩子》,然后提問:
(1) 你聽到老師唱了一些什么?
(2) 你覺得這首歌好聽嗎?
4、 小朋友學唱歌曲,理解歌詞的意思。
(1) 教師出示貼絨教具小鳥,小貓和小朋友。
邊唱邊按順序貼出玩具,幫助下朋友理解歌詞大意。
(2) 小朋友跟著老師念歌詞一次。
(3) 教師放音樂,移動教具,小朋友跟著音樂練唱歌曲。
(4) 小朋友邊跟著音樂學唱歌曲邊表演動作。
5、 小朋友根據歌詞的內容創編動作,邊唱邊表揚。
6、 教師小結,表揚動腦筋創編動作的小朋友。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小班音樂教案 篇7
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體驗游戲的快樂。
2、聽辨音樂,并能用動作表現小魚不同的動作。
3、游戲時,注意不要與同伴碰撞。
準備
1、組織幼兒觀察小魚游和小魚吃食的動作,引導幼兒用雙臂來表現小魚游。
2、熟悉歌曲。準備一個魚網和若干個小魚頭飾。
過程
1、熟悉歌曲《小魚網》(一)。
師頭帶小魚頭飾走進活動場地,同時邊唱歌《網小魚》邊做動作。“我是一條小魚,河里小魚游……”,“寶貝們,你們想和我一起玩小魚的游戲嗎?”(幼兒回答)。
師:從現在開始,我們都是小魚了,你們知道小魚是怎樣游的嗎?
(引導幼兒用不同動作來表現小魚游)
引用幼兒動作來表現《網小魚》,繼續熟悉歌曲。
2、熟悉《網小魚》中的`曲一、曲二。
提問:小魚都喜歡在哪里游泳?(幼兒回答,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回答)
那我們一起去小河里游泳,好不好?[播放音樂(一)、(二)段]。
3、熟悉《網小魚》曲(三)
師:小魚游啊游啊,肚子餓了怎么辦?
(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小魚吃東西)
那我們一起去吃東西,好不好?(熟悉曲三音樂)
4、熟悉《網小魚》曲(四)
你們聽,抓魚的人來了,他拿著一個大大的網來抓魚了[聽曲(四),感受曲四的急促和緊張]。
抓魚的人要來抓魚了,我們不能讓他把我們抓住,我們要怎么辦呢?(引導幼兒說出趕緊游回家,或找個地方藏起來)
5、完整游戲(聽音樂)
抓魚的人走了,我們都出來玩吧。
小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模仿表現解放軍的動作。
2.感受進行曲的力度和均勻的節奏。
活動準備:
1.在電視上看過解放軍的操練。
2.解放軍的圖片、音樂、軍帽。
活動過程:
1. 聽賞歌曲《我是一個兵》
●欣賞歌曲《我是一個兵》前奏部分
——“聽誰來了?是人還是動物? ”“是什么人?”
● 出示解放軍的'圖片,聽音樂,歡迎解放軍的到來。
2.學習律動《我是一個兵》
●欣賞歌曲“我是一個兵”
——“歌曲中除了有軍人的走路聲,還有什么聲音?”(吹喇叭的聲音)
“怎樣吹喇叭? ”(幼兒學一學)
●聽到軍人走路聲拍腿、聽到吹喇叭聲音做吹喇叭的動作。
●幼兒討論軍人如何走路
——“解放軍叔叔是怎么走路的?”(如:很有地踏步走)
●聽音樂表演《我是一個兵》誰表演?怎么表演?
●創編《我是一個兵》動作
——“聽了這音樂曲,你們想干什么?”(單一說和做動作)
——“解放軍叔叔是怎樣打敵人?”(如:開槍、打炮)等,并請幼兒用動作表現出來。
●欣賞個別小解放軍的表演
●戴上軍帽表現《我是一個兵》
3.欣賞視頻《我是一個兵》
——“你知道有“兵”分哪幾種?”
●欣賞視頻
活動建議:
本次活動前期可以讓孩子觀看解放軍走路,重點可放在分享交流上。
附歌曲:
【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05-26
小班音樂教案[精選]07-05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07-05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07-05
小班音樂教案(精選)07-07
小班音樂教案06-14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06-22
音樂教案小班06-23
小班音樂教案06-17
小班音樂教案(精選)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