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集錦4篇)
作為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田字格中的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讀懂課文內容,了解動物過冬的有關知識,懂得朋友之間應該相互關心。
教學重難點
1、本課教學重點是通過分角色朗讀,體會遣詞造句的準確,了解小動物們過冬的不同方式。
2、本課的教學難點是理解不同動物的過冬方式不同。
教學準備
1、指導學生制作動物頭飾。
2、查閱、搜集動物過冬的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猜一猜:
白色花,無人栽,一夜北風遍地開,無根無枝又無葉,此花原從天上來。
(打一自然界的事物)
小朋友們猜猜看這是什么?(生:是雪花。)
教師加以肯定,并隨手在黑板上畫上一個雪人。
冬天快到了,小動物們怎么度過寒冷的冬天呢?這節課我們就一道來學習第19課。
板書課題:19、小動物過冬
2、自己讀讀課題,你能想知道些到些什么?
(可能會有如下問題:課文中講了哪些小動物?小動物們是怎么過冬的?)
二、整體感知。
過渡:小朋友們真愛動腦筋,剛才提出了不少問題。有些問題只要讀讀課文就能解決。你們愿意自己讀懂課文嗎?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添字漏字改字。
2、讀好的小朋友可以再讀一遍,然后自己想一想、說一說,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剛才大家提出的問題你能解決多少。
三、檢查自讀。
1、讀準生字。
(1)剛才小朋友們已經讀了幾遍課文了,生字詞一定都能讀準了。
出示生字組成的詞語或短句:
wù
shāngliang
nuǎn
jiē
gē
yuē
dì
zuān
小動物商量暖和接著哥哥約定第二年鉆到泥土里去
wǔ
jù
chèn
mèi
cáng
cháo
gòu
jiàn
guā
跳舞聚到一起趁妹妹藏在蜂巢里夠吃相見秋風刮起來了。
(2)自由讀字詞一遍。
(3)開火車展示,隨時正音。
2、讀通課文。
(1)請8個小朋友開火車朗讀課文,注意讀通句子,隨時糾正錯處。
(2)同學評議:主要是表揚讀得好的同學,并簡要說出好在什么地方。
四、學習第一節。
1、剛才提出的問題,你解決了嗎?
課文寫了哪些小動物?從哪兒知道的?
板書:青蛙
小燕子
小蜜蜂
請一位小朋友讀第一節。
2、比較:
它們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很快樂。
它們天天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很快樂。
它們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很快樂。
(1)讀一讀,這三句話一樣嗎?不同在哪里?
(2)用常常說一句話。
3、讀了第一節,你有什么感覺?
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自由讀第一節,讀出那種快樂的`感覺。
4、誰能通過朗讀,把這種快樂帶給我們大家?
5、齊讀第一節。
五、學習生字。
1、鞏固字音:
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商量(liángliàng)暖(luǎnnuǎn)和(héhuóhuo)哥哥(gegē)
鉆(zuānzhuān)到泥(líní)土里
2、理解生字字意。
你知道這些字的意思嗎?由這些字,你想到了哪些詞或成語?哪些名言警句?哪些詩文?說出來大家交流交流。(例如由約想到了不約而同人約黃昏后;由刮想到了敵、亂以及刮目相看等。)
3、學寫生字。
(1)看課后第二題中的筆順,按筆順描紅。
(2)描一描田字格中的字,想一想,哪些字比較難寫,待會兒全班交流。
(3)學生提出難寫的字,教師范寫,學生書空。著重指出:商的里面不是古,第與弟弟的弟區分開來。哥的上面不是可。
(4)描寫習字帖,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坐姿。
六、課堂練習。
1、讀生詞,抄寫生詞。
動物接著哥哥約定暖和刮起來第二年春暖花開一起商量
2、猜一猜,連一連。
(1)百花村里有人家,鮮花瓣上種莊稼,招待客人用蜜酒,辛勤勞動人人夸。
(2)小小姑娘滿身黑,秋去江南春來歸,從小立志除害蟲,身帶剪刀滿天飛。
(3)身披綠袍,眼睛眉毛,先像逗點,后像小貓,跳上綠椅,呱呱喧鬧。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情境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生字新詞,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寫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的故事。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秋風刮起來了,天氣漸漸地涼了,寒冷的冬天就要來了。(課件展示:秋風掃落葉的畫面,秋風刮起的呼呼聲。)
小動物們怎么過冬呢?(課件展示3個小動物。)
二、小組合作學習。
1、分角色讀課文2-8節。教師指導角色分配:一生讀燕子的話、一生讀蜜蜂的話、一生讀青蛙的話、一生讀敘述和提示語。
2、組內交流:三個小動物分別怎樣過冬?為什么要這樣過冬呢?
三、理解感悟。
1、小組派代表將討論的結果在全班交流,聽者隨時糾正補充。
生:燕子到南方過冬。因為南方暖和,蟲子多。
師:是呀,冬天,北方太冷了,蟲子都躲起來了。小燕子到南方過冬才有蟲子吃。你真聰明!你從哪兒知道的?讀一讀相關的句子,好嗎?
生讀第二節。
師:你們知道秋天飛到南方,春天飛回北方的這種鳥叫什么鳥嗎?(如果不知道,老師可以直接告訴叫候鳥。)
師:還有哪些小動物與小燕子的過冬方式一樣呢?
生1:大雁也到南方過冬。
生2:我知道布谷鳥也是候鳥。還有
2、師生配合讀4-5節。
師:老師做小燕子,誰來讀青蛙的話,和老師配合一下?
師生合作朗讀。
師:青蛙哥哥,你睡一個冬天不餓嗎?可別把身體餓壞了!
生:不會的,我先吃得飽飽的,在泥土里睡覺,一點兒也不會餓。
師:哦,這我就放心了。對了,這好像就叫做冬眠。
生:對,對!
師(面對大家):還有那個小伙伴和青蛙哥哥過冬的方式一樣呢?
生1:我,大狗熊。
生2:我,小烏龜。
生3:還有我,大蟒蛇。
4、誰能像老師一樣,做一只小燕子,去問問小蜜蜂?請兩個學生讀6-7節,理解冬天沒有鮮花,蜜蜂是怎樣戰勝困難的。
板書:青蛙冬眠
小燕子候鳥
小蜜蜂巢穴里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1、小組中朗讀,準備參加全班競賽。引導:與好朋友說話怎么說?他們是用什么口吻說的?商量是什么樣的口氣呢?
2、小組進行分角色朗讀比賽,及時評議。
五、戴頭飾表演。
1、引導:燕子說話時會做什么動作?蜜蜂說話時會怎么樣?青蛙有怎樣?蜜蜂和燕子扇動翅膀樣子一樣嗎?小伙伴們告別時會說些什么?(無需回答,可以師生同做。)
2、戴頭飾分角色表演。
3、你們喜歡這三個小動物嗎?為什么?(有禮貌,如稱呼哥哥、姐姐;相互關心。)
六、鞏固練習。
1、聽寫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閱讀童話故事。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過程建議
1、出示卡片:子、頭、長、出、飛、火,這些都是俺們見過的生字嬰幼兒,你還認知他們嗎?
(開火讀,注意字音是否規范。)把這些字貼在黑板上。
2、你會寫這些字嗎?(組內練習書空,糾正錯誤的筆順。)
3、出示花瓶圖或教師在黑板上畫簡筆畫,說說題目要俺們做什么?
4、同桌商量,一起完成題目。(提示同學在數筆畫時要仔細認真,書寫時要工整干凈。)
5、匯報,鼓勵同學說出多種方法:如逐個數、逐個填;將所有字的筆畫都數好后,再歸類填寫。
看看讀讀
這項活動的目的是復習鞏固學過的漢字,逐步養成正確使用量詞的習慣,讓同學懂得說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詞。題中配有一幅色彩鮮明的風景圖,能夠吸引小朋友們的注意力,充沛發揮插圖的作用,在鞏固字詞、正確使用量詞的同時,培養同學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通過不同渠道加深同學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培養語感。
過程建議
1、同學們,老師帶大家去郊外觀賞,出示圖畫或課件(不帶詞語),看!多美的景色呀!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指導同學按一定順序觀察,點擊課件出示詞語,指導讀詞。)
2、你能根據圖畫編一個小故事講給大家聽嗎,?(小組內練習后推薦一人講給大家聽)
3、出示“一只小狗 一條小河 一朵白云 兩只鴨子 一條木船 幾朵野花”指名領讀,同桌互讀,拍手讀,男女生對讀。
4、在生活中象這樣的詞還有很多,你會說嗎?(組內練說然后匯報,注意量詞用得要準,教師隨時糾正。)
5、拓展:五()星星一( )山一( )同學兩( )書幾( )小鳥
一( )畫四( )房一( )飛機三( )樹一( )水
讀讀畫畫
這項活動是復習帶有相同偏旁的生字。題目中有一個大轉盤,周圍是十四個學過的生字,里面有三朵不同顏色的花,花分別寫著“艸、扌、足”花的顏色提示了將要涂的字的顏色:“艸”的字涂綠色,“扌”的字涂藍色,足字旁的字涂粉紅色。通過“讀、思、說、畫”,讓同學的口、眼、腦、耳、手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指導同學在玩中學知識,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增強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激發學習語文的成績感。
過程建議
1、出示大轉盤,指導同學按一定的方向自由讀字。
2、引導觀察:仔細觀察這些字,你發現了什么?
(培養學善于觀察、善于考慮、善于發現、善于表達的良好個性,發展思維,發展語言。)
3、這道題是什么意思,你會涂色嗎?怎樣涂?(組內合作,先說說怎樣涂,然后再動手。)
4、匯報,集體訂正。
5、你還知道哪些“艸、扌、足”的字?你在哪里見過這些字?
(鼓勵同學在生活中識字,通過交流識字經驗增強識字的自豪感。)
6、拓展:找一找“氵、亻、口”旁的字。
讀讀背背
《東西南北》是一首區分方向的兒歌,兒歌能協助同學利用太陽區分方向。教學中要以讀為主,熟讀成誦。讓同學借助插圖,在讀中感悟、了解利用太陽區分方向的方法。
過程建議
1、游戲:指方向。教師說方向,同學用手指出來,比比讀的動作快。(將東西南北、前后左右打亂順序練習。)
2、下面俺們就來學一首區分方向的兒歌:東西南北。
3、借助拼音自由練讀,注意要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4、多種方式練讀:指名讀,同桌互讀,邊評邊讀,組內讀,男女生賽讀,齊讀,邊讀邊做動作……
5、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協助同學弄清利用太陽區分方向的方法)
6、看圖:小女孩早晨起來面向什么方向上學去,你還能判斷出其它三個方向嗎?
7、老師在教室里指出東方,讓同學找出其它方向。
8、你還知道其它區分方向的方法嗎?
9、齊背兒歌。
口語交際《這樣做不好》
這個口語交際練習有兩幅圖,這兩幅圖色彩鮮明、環境優美,可是有些人的行為與這自然的美不一致(在草地上踢球、浪費自來水)。圖中的大姐姐和小弟弟都在說“這樣做不好”,這是在勸說他人不良行為時常說的一句話,可是這樣做為什么不好?能把理由說出來讓對方信服才是關健。這是本次口語交際的重點。學習勸說他人不要做有損于公共利益的事情,說話時有禮貌,并且學會關心身邊的事情,勇于標明自身的態度,是這次口語交際的目的.所在。在教學中,應該充沛調動同學的積極性,鼓勵他們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說出自身獨到的見解,培養健康的人格,發展健康的個性。
交際準備
掛圖或課件
組織過程
1、揭題:生活中,俺們常會遇到不良的行為,比方隨地亂扔果皮紙屑,摘公園里的花,亂搖小樹,在公物上亂寫亂畫……看到這樣的現象你會怎么說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板書課題。)
2、師出示課件或掛圖。看這兩幅圖,你能說說發生了什么事嗎?
3、指導同學簡單地說出圖意。
4、這樣做為什么不好?假如你看到了這種行為,會怎樣勸說呢?在勸說的時候要注意什么?(明確要說出這樣做不好的理由,道理要能把人家說服,說話時還要態度大方,有禮貌,語氣溫和,不能強硬等等。)
5、分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6、匯報:每組推選出兩名代表,一人說一幅圖。(師生評議,注意聽他表達的是否清楚,理由是否充沛,講話是否有禮貌,挖掘出同學的優點多鼓勵和肯定,適當地提出意見和建議。)
(明確:小草也有生命,在草地上踢球會傷害小草,破壞環境,影響他人休息。開著水龍頭洗菜太浪費自來水了,可是水資源卻是有限的。)
7、扮演:自由選擇合作伙伴練習扮演,注意勸說者的語言、方法、態度、表情,加上被勸說人的語言、動作。可以兩個人扮演,也可以幾個人一起合作;可以選擇一幅圖練習,也可以兩幅圖都說。
8、哪組想匯報就讓哪組給大家扮演,評出“最佳合作”獎,獎勵一朵小紅花貼在生長記錄冊里。
9、擴展: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不好的行為嗎?你應該怎樣勸說?(先在組內討論交流,然后設置情境扮演。)
10、反思:你做過這樣不好的事嗎?今后該怎樣做?
11、總結:在俺們的生活中象這樣的不良行為并不少見,俺們不但自身不做這樣不文明的事,當俺們遇到有損于公共利益的事情的時候要及時大膽地勸說,要注意說話的方法,希望每個人多關心身邊的小事,做合格的小公民!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課堂上,我和學生一起回想自己家中有哪些東西需要充電,學生眼睛一亮:“媽媽的手機、電動車沒有電了,就要用充電器充電了。”
“那文中的爸爸是不是也缺電呢?”
幽默的話語惹得孩子哄堂大笑。
“那爸爸是缺什么?到課文里去找找。”
“爸爸只會電腦打字,還不會上網、制圖……”
“爸爸電腦知識很少”
“爸爸需要更多的電腦知識。”
“爸爸在充電,就是再學習,再學習電腦上的上網、制圖、計算……”
“爸爸充電就是充知識,充智慧呀!”
學生的答案真是精彩紛呈,有誰比孩子更聰明,能想到這么豐富的'答案呀!看來對學生的認識也需要充電的呀!
突然想到朱永新教授在詮釋如何做新教育時關于一鍋石頭湯的描述,好像也是基于對人性的正確認識。石頭湯的美味到底來自哪里——是來自佐料,更是來自參與者投身者的自我奉獻,我想。你找一盒火柴,我拾一點柴火,你找一口鍋,我取一瓢水,你投顆石頭,我灑粒鹽巴,你添絲味精,我放數根蔥,最終熬成的美味源于石頭湯固有的美味,但更多的一定是來自每一位參與者最自我投入的精神自足。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學寫“十、木、禾”3個字。認識3種筆畫“丨、丿、”和1個偏旁“”。
2、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文字。
二、教材說明:
本課為象形字歸類識字。12個字按器官、動物、天體與現象、植物分類。每個字都用圖文結合的方法展示漢字演變的過程,以利學生理解字義,認記字形,激發他們熱愛漢字。
教學重點是認記生字,會寫“十、木、禾”3個字。
三、教學時數:
2課時。
四、教學建議:
(一)認字、寫字
1、認字
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教認字可采取舉一反三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即先指導學一個字,歸納學法,再組織自學。如教“目”,先出示生字卡片和實物圖片,認讀“目”,知道“目”指的是眼睛。再看“目”的古文字,看出“目”的字形與實物的形的聯系:外面的“”表示眼眶,里面的兩橫表示眼珠。告訴學生這種模擬實物的樣子造出的字是象形字。然后讀一讀、記一記“目”。最后小結學法:讀字看圖—看字比形—認記生字。在掌握學法后自學其余生字。檢查自學情況可不拘于生字的'順序,讓學生說說我會學哪個字,是怎樣記住的。學生沒有說到的為難點,就重點指導。在學生說字時,教師要針對字中易忽略的地方加以提示:小鳥不能沒眼睛,頭上一點要看清;兔子長著短尾巴,豎彎鉤上有一點;禾苗有穗兒,比“木”多一撇。隨“兔”的教學,認識“”(角字頭)。
鞏固生字除認讀外可采用圖片與生字連一連、貼一貼的方式,也可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給它們分分組,說說為什么這樣分,領著大家讀一讀。
2、寫字
結合“十、木、禾”的書寫,本課要認識“丨、丿、”三種筆畫,知道“
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兩條筆順規則。為此,可先用卡片認識筆畫并指導寫法。
豎,有懸針豎、垂露豎兩種。(豎的名稱不必講,或俗稱帶針尖的和不帶針尖的)豎從上到下要寫直。帶針尖的起筆要重,逐漸輕下去,收筆處為針尖狀;不帶針尖的起筆和收筆都要重些。
撇,從右上向左下,起筆時重,以后漸輕,收筆時較快,形成尖狀,注意把力送到筆尖。
捺,從左上向右下,起筆較輕,以后漸重,收筆前更重,稍頓后向右輕輕提起,形成尖狀,同時送力到筆尖。
本課的三個字較前有難度,教師必須當堂示范,示范的同時讓學生跟著比劃,以記住筆順,感悟筆筆到位。三個字的寫法是:
十:橫寫在橫中線上,右面略高些,豎在豎中線上。橫筆左右兩面相等,豎筆在橫上面的部分略短,下面的部分略長,帶針尖。
木:橫短豎長,不帶針尖。撇、捺起筆應相接于豎,左右對稱展開,收筆應高于豎的收筆。
禾:第一筆為平撇,應寫得平而短,在豎中線上。下部與“木”的寫法相同。
(二)實踐活動
課后“我會連”為擴展練習,其中的生字,學生不一定要掌握,目的是讓他們知道漢字中這類象形字還有不少,只要聯想實物的形狀,很容易記住。教學中要讓學生自己去連一連,試著認一認,教師再檢查、糾正,指點識字的方法。
配合本課教學還可以開展以下實踐活動:
1、在你認識的漢字中找一找:哪些字和它所表示的實物很相像。如:山、水、田、雨等,不拘于象形字,只要說得出相像即可。
2、猜字游戲。(不拘于學過的生字,自己認識也可。)
“木”加一筆是什么字?(禾、本)加兩筆呢?(米、機)
“口”加一筆是什么字?(中、日)加兩筆呢?(目、田、白、右)
五、教學設計舉例
這一教學設計注重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自主學習。
(一)嘗試認字
出示生字“日、月、兔”,問問誰認識,是怎么會認的?(這三個字在前面課文中出現過,生活中也有接觸,利用學生生活積累認字,激發其成就感,以投入主動學習。)
(二)揭示課題,教“目”字
1、圖、字對照,認記“目”字。
2、以學“目”為例指導學習方法。
(三)學生自學其余的字
(四)交流自學情況
1、學生匯報認識了什么字,是怎樣記住的,教師相機提示容易忽略的地方。
2、介紹象形字的特點。舉“兔”為例,并認識“”。
3、再讀字、看圖,體會生字的象形特點。
(五)鞏固生字
1、用卡片比賽認讀。
2、選生字卡片放在實物圖下的括號里。
3、完成課后練習“我會連”。
(六)指導寫字
(七)擴展練習
找找還有哪些字是象形字。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6-21
《小學語文》教案06-09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12-19
小學語文的教案11-29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06-20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實用)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