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中班音樂教案匯總6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一、開始部分。
出示胖鴨圖,幼兒觀察講述。師:嘎嘎嘎,誰來了?他長得怎樣?(胖胖的)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用動作表示大肚子)
評:肥胖唐老鴨滑稽、幽默的形象能一下子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大膽夸張地用動作表現這一形象。
二、基礎部分。
故事激趣,引入課題。
1、探索A段動作
故事:自從唐老鴨住進迪斯尼樂園以后,它就開始懶惰了。他每天就知道吃,又不做運動,結果就越來越胖,肚子也越來越大,你們聽,它來了!
集體聽音樂探索表現胖唐老鴨的動作:慢慢走,慢慢走。(要求表現出唐老鴨搖搖擺擺,笨重的樣子。)節奏為:XX |XX|
2、探索B段動作
傾聽B段音樂,
a、師:唐老鴨胖得連路都走不動了,它心里可著急了,怎么辦呢?(運動)那它會做哪些運動呢?
b、幼兒創意繪畫圖譜,探索多種運動的動作。要求幼兒能將唐老鴨可能產取的運動方式用圖譜的形式記錄下來,同時欣賞音樂,結合音樂的節奏,把這種運動進行了幾次也用簡單的.圖譜進行記錄表現。
c、師:你的唐老鴨在做什么運動?他是怎樣運動的?要求幼兒根據自己繪畫的圖譜單獨表現(根據音樂的節奏)
d、選擇幾幅有創意的圖譜進行集體表演。(強調跟著音樂的節奏變化)
評:這 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怎樣把幼兒的生活經驗通過圖譜的方式,結合音樂的節奏變化進行表現,要求教師必須能用非常簡短、清晰的語言進行引導,教師在這一環節所運用的教育技巧表現嫻熟,特別是在幼兒第一次圖譜繪畫不是很成功的情況下,用簡短的話語就把幼兒的困惑給化解了,讓幼兒在創編和聆聽的結合點上有機整合,創作出了各具個性和新意的作品,這是非常值得大家借鑒的。
3、探索C段動作
出示瘦鴨圖,激發幼兒興趣。
1、師:唐老鴨經過了運動鍛煉以后,它的肚子就慢慢的小了下去。你們看,現在的唐老鴨變得怎么樣了?走起路來會怎么樣?幼兒探索表現減肥后唐老鴨的動作(又輕又快)快快走,快快走。節奏為:XXXX| XXXX|
2、減肥后的唐老鴨參加了“動物運動會—百米賽跑”,你們猜,他得了第幾名呢?(冠軍)鼓勵幼兒能用快速的奔跑動作和得冠后的激動表情表現樂曲的結尾。
評:戲劇性的故事情節和以螺旋型上升式的旋律結構正好相得益彰,滿足了幼兒情緒上逐漸高漲的表現要求,音樂的高潮和幼兒情緒的高潮有機整合,讓幼兒在表現音樂形象的同時,在心理上獲得極大的宣泄和滿足。
三、結束部分。
1、完整表演。(根據幼兒設計的不同情節進行2次以上不同表演)
2、提示:通過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該怎么做?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圓舞板、小鈴、鈴鼓表現不同的節奏型。
2、初步嘗試進行幾種樂器合奏,有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在區域活動中,幼兒已初步學會唱歌曲。
2、多于幼兒人數的圓舞板、鈴鼓、小鈴。幼兒已基本掌握小鈴、圓舞板、鈴鼓的基本演奏方法。
3、音樂錄音《火車嗚嗚叫》、錄音機、節奏譜。
活動過程:
1、聽音游戲:區分高音區、中音區、低音區:
——“小朋友,你喜歡旅游嗎?旅游時我們可以乘什么交通工具?”
2、“音樂能不能表現出飛機、火車、輪船?”
小結:高音區:開飛機(x x x x)
中音區:開火車(x x)
低音區:開輪船(x —)
看節奏譜,聽音游戲:
分別將飛機、火車、輪船的圖畫卡片以及與其相應的節奏卡貼在黑板上。幼兒根據教師彈奏有變化的歌曲旋律,按不同的音區作出開飛機、火車、輪船的動作,并用小腳走出相應的節奏型。
2、探索用圓舞板、小鈴、鈴鼓打節奏:
引導幼兒討論:
——“圓舞板、小鈴、鈴鼓敲的方法一樣嗎?”
“哪個可以用來表示‘開飛機’的節奏?哪個用來表示‘開火車’的節奏?哪個用來表示‘開輪船’的節奏?”
小結:圓舞板:x x x x
小鈴:x x
鈴鼓:x —
幼兒自選樂器,看節奏譜練習合奏。
3、學習隨樂曲合奏:
復習歌曲,啟發幼兒唱出歡快的情緒。
在歌曲的'伴奏下,幼兒用圓舞板、小鈴、鈴鼓進行初步合奏。
重點討論鈴鼓的合奏方法:
——“鈴鼓從頭到尾都要敲嗎?在什么時候敲更好聽?”
老師示范鈴鼓的合奏方法:
小結:在唱到“火車嗚嗚叫”、“我們出發了”、“開到哪里去”|“上呀上北京”處演奏鈴鼓。
集體表演合奏(可讓幼兒交換表演的小樂器)。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會歌曲的基礎上,嘗試用動作來表現炒豆豆的過程。
2、在游戲中嘗試制定游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已學會歌曲《炒豆豆》
活動過程:
一、 聽音樂進教室。
復習歌曲《我有小手》
我們的小手除了會拍拍拍,還會干什么呢?
二、 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創編《炒豆豆》的動作。
1、 幼兒創編“炒豆豆”的.動作。
(1)歌表演:炒豆豆
(2)那兩個小朋友怎么炒豆豆呢?
幼兒兩兩隨樂自由做動作
(3)幼兒再炒一次,要求按音樂節奏來炒。
2、 創編翻跟頭動作。
(1) 幼兒自由創編兩人翻跟頭的動作。
(2) 讓幼兒展示不同的翻跟頭的方法,幫助、指導個別不會翻跟頭的幼兒
3、 隨樂邊唱邊結伴完整做炒豆豆的動作。(兩遍)
我們的鍋應該在什么時候翻跟頭呢?
三、 幼兒在掌握動作的基礎上玩游戲。
1、 引出“豆豆”角色,共同想象并用身體動作表示“豆豆”在鍋被炒時的樣子。
2、 幼兒三人合作玩“炒豆豆”的游戲。
(1) 教師:“這次我們三人一組來玩一玩炒豆豆的游戲,之前你們要商量好誰來當豆豆,誰來當鍋。
(2)幼兒嘗試邊炒邊玩游戲,當歌曲唱到“一炒炒得翻跟頭”時,引導幼兒發現豆豆被炒翻了,從而想出:“去找另一口鍋”的辦法。
(3)幼兒完整地邊唱邊玩游戲,一遍后,教師:“我們一起來問一問炒翻的豆豆是誰呀?”教師唱:“炒翻的豆豆就是他,咿呀兒呦。”
(4)交換同伴玩游戲兩遍,
四、我們的鍋太小了,一翻跟頭,就把我們豆豆給翻出去了,那該怎么辦呢?(變成大鍋)
怎么才能變成一口大鍋呢?(手拉手拉成一個大圓)
請部分幼兒當豆,隨樂一起炒豆豆。
豆豆炒得真香呀,我們請其它班的小朋友一起來嘗一嘗吧!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與同伴合作演奏,學會傾聽、評價別人的演奏。
2、能感受樂曲ABA的結構特點,能拍準樂曲的節奏,感受民族樂曲的特點和歡快的情緒。
3、能根據樂曲的節奏方式設計配器方案,并能使用樂器看圖譜、指揮演奏。
教學準備:
樂器鈴鼓、碰鈴、響板、沙錘每位幼兒一件;節奏圖譜;音樂磁帶;教學前引導幼兒感受音樂。
教學建議:
1、欣賞樂曲《小看戲》,感受民族樂曲的特點和歡快的情緒。
2、幼兒隨音樂用身體動作表示節奏。
3、看圖譜拍出節奏型,用身體動作表示。
4、幼兒根據節奏型選擇配器。
引導幼兒用試一試的方法配器,老師將樂器標記貼在圖譜上。
5、幼兒看圖譜,使用樂器演奏樂曲。
6、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看指揮演奏。
每位幼兒每件樂器都演奏一次。引導幼兒注意樂器演奏聲音的諧調,演奏出優美的聲音。
7、請小朋友當指揮全體幼兒演奏樂曲。
討論:"我們怎樣才能演奏的好聽、統一,怎樣看指揮演奏?"8、表揚認真演奏的幼兒,使幼兒知道我們都是小演奏家了,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很感興趣,因為歡快的音樂對于幼兒有著特殊的吸引力,幼兒很是喜歡,而且本次活動又要讓幼兒進行打擊樂器演奏,各種各樣的打擊樂器讓從來沒見過的幼兒們目不暇接,興奮不已,恨不得馬上一展身手。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教學名稱:
歌表演《拉拉勾》(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學習演唱歌曲,體驗歌曲前后兩段的不同情緒,并通過情緒、聲音、速度的變化學習有感情地演唱。
2.在理解歌曲含義的基礎上,嘗試創編舞蹈動作,以更好地表現歌曲。
3.結合對生活經驗的回憶,懂得同伴間應團結友愛,在表演中學習用眼神與同伴交流。
教學準備:
幼兒已會唱歌曲《拉拉勾》,錄音機、音樂磁帶。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進教室
提醒幼兒注意與同伴的目光交流。
2.練聲曲《找朋友》。
二.學習歌表演。《拉拉勾》兩遍。引導幼兒唱出歌曲中生氣了、和好了以后高興的感覺。
2.探索嘗試創編。
(1)語言導入,激發幼兒創編的興趣。
(2)引導幼兒逐句創編,在全體幼兒參與創編的`基礎上,選擇個別編得較好的幼兒把動作統一地教給大家。
a.提問:平時小朋友生氣了會做什么動作,表演前一段。
b.提問:和小朋反和好了會做什么動作?
表演后一段(最后一句暫時不編)。
(3)師生共同整理幼兒創編出的動作。
(4)幼兒結伴表演并引導幼兒編出最后一句。
幼兒自由結伴表演到最后一句時,啟發提問:你們和好朋友在一起時想做什么動作?3.完整表演。(1)邊唱這表演。表揚在最后一句表演中表現出色的幼兒。糾正個別動作,如勾手等;2)跟著音樂完整表演三.結束部分:1.小結幼兒活動情況。2.欣賞老師表演的舞蹈《小海軍》
中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三只猴子》,初步體會歌曲詼諧、幽默的風格。
2、在傾聽和做動作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逐步學唱歌曲。
3、培養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高的地方亂跳。
活動準備:
1、手偶表演(小床一張;玩偶小猴四只)。
2、小猴住院的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小動物和大石頭》導入。
師:四只小袋鼠啊,出來跳跳跳啊,碰到大石頭啊,跌個大跟頭;三只小猴子啊,出來走走走啊,碰到大石頭啊,跌個大跟頭。
二、觀看手偶,組織討論。
1、師:三只猴子回到家以后,又在床上做什么呢?
(教師操作手偶)
2、師:他們在床上跳來蹦去,結果會怎么樣呢?(幼兒討論)
三、教師示范清唱歌曲。
師:老師還可以把它們玩的這件事情唱出來呢,想不想聽一聽?(想)
四、熟悉并理解歌詞。
師:哦,原來這首歌曲說了三件小事情,第一件說的是:三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媽媽急得大聲叫,快快下來別再跳。
第二件事情說的是:兩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媽媽急得大聲叫,快快下來別再跳。
第三件事情說的是:一只猴子在床上跳,他的頭上摔了一個包,媽媽急得大聲 叫,快快下來別再跳。
五、觀看手偶表演,傾聽并嘗試輕聲跟唱。
師:那現在請小朋友們看著老師做的手指表演來把他們發生的事情一起來說一說!
六、學唱歌曲。
(一)師示范唱歌曲
師:把它們發生的事情唱出來就是一首有趣的.歌曲了,先請小朋友們來聽一聽吧!
(師唱歌曲)
請大家一起來學唱這首有趣的歌曲吧!
1、引導幼兒用三根手指扮三只小猴演唱兩遍。
在第二遍表演時注意表現猴子痛苦的表情及猴媽媽著急的表情。
2、用兩個拳頭和頭扮三只猴子演唱一遍。
七、歌曲表演。
(1)教師邀請兩個幼兒合作表演。
(2)全體幼兒表演。
提醒幼兒:現在不能唱“三只猴子”了,應該唱成……“許多(一群)猴子在床上跳,……”
3、分組表演。
幼兒每三人一組,自由分配角色表演。
八、安全教育。
1、師:三只猴子跌下了床,現在(唱)“你們看床上靜悄悄,猴子們不知跑到哪兒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 他們去哪兒了呢?(幼兒猜測)
2、出示醫院圖片。
3、師:現在你最想對他們說什么?(幼兒討論)
4、師:我們能不能像他們一樣在高的地方跳啊?那我們來告訴小猴子:(師領唱)“我們不在高的地方跳,頭上就不會有包包,保護自己很重要,做個開心的乖寶寶。”(幼兒圍住圖片唱給猴子聽,自然結束。)
【中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教案音樂03-16
中班教案音樂09-09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08-02
中班音樂教案[精選]07-26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07-20
音樂教案中班10-10
中班音樂教案(經典)07-16
中班音樂教案(精選)07-22
(經典)中班音樂教案07-24
中班音樂教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