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二年級數學教案>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2025-03-13 08:47:48 二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必備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必備15篇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活動,初步感受有些事情一定會發生,有些事情不一定會發生,有些事情一定還會發生,初步學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說說生活里的事情。

     。病⒆寣W生在探究學習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猜測的興趣,同時培養學生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情感。

      教學重點

      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不確定現象,學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生活里的事情。

      教學難點

      讓學生通過猜測,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在猜測中尋找獲勝的策略。

      教學手段

      硬幣、一個盒子、3個黃球、3個白球。

      教學方法

      活動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在黑板上展示課前準備好的教具和幻燈片,以引起

      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導入新課。

     。病⒊猩蠁⑾拢阂杂螒蛞詫赡苄缘膯栴}的學習。

      二、拋硬幣。

     。薄⒊鍪净脽羝,邊作游戲邊展示幻燈片。

     。病⒛闷鹨幻队矌,向空中拋去,然后用手平夾住,要

      求學生猜,落下后哪面朝上。

     。、展開手掌開出是下面朝上(下)。

     。础⒄堃粋學生上講臺來拋硬幣,讓全班同學猜落下后

      哪面朝上。開出結果。

     。、要求學生2人一組在座位上做拋硬幣的游戲。

      6、總結:正面、反面都有可能。

      三、猜一猜。

     。薄押凶臃旁谥v臺上,放進3個黃球和3個白球,把

      手放進盒子里摸,并問學生:老師摸出的.是什么顏色的球?

     。、接著引導提問:有可能摸到黑球嗎?

      3、出示“連一連”,讓學生判斷哪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

      的,哪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

     。、練習“轉一轉,比一比”:教師和學生都拿出轉盤,并問:每轉一次指針指向什么數?

     。、要求學生在猜測中尋找獲勝的策略。

     。丁⒁髮W生交流完成“小調查”。

      四、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在大量的實驗的基礎上體會到:有些事情一定會發生;有些事情不一定會發生;有些事情一定不會發生。從而使學生明白簡單事件都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板書設計:

      拋硬幣

      一、硬幣拋起落下后哪面朝上?

      二、摸出的球是什么顏色?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在游戲中體會事件的可能性,并進一步體會到有些事情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3、通過活動,激發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求知欲,幫助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體驗到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游戲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發生不確定的。

      教學難點:

      理解“可能”“不可能”“一定”,并會用這些詞語表達生活的事件。

      活動準備:

      課件、球、盒子、硬幣、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促學。

      師: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小故事,想聽嗎?(點擊課件)請看屏幕:迪尼斯樂園舉行比賽,米奇和唐老鴨都決定回去看看,可是只有一張門票,讓誰去呢?最后它們決定用拋硬幣的方法來做決定。(板書:拋硬幣)

      師:你們認為誰會去呢?

      生1:米奇。

      生2:唐老鴨。

      師:到底是誰去呀,意見不統一,正好老師這里有一個1元硬幣,我們先來認一認硬幣的正反面。誰能識別硬幣的正面和反面?

      師:印有1元字樣的這一面是正面,有花的這一面是反面,F在老師想來拋下這枚硬幣,正面就由米奇去,反面就由唐老鴨去。怎么樣?我請一位同學上來幫忙,誰來?

      師:你的任務是老師拋完后要大聲告訴同學們你看到的是哪一面,好嗎?準備好了嗎?(師拋硬幣遮住,問學生)

      師:同學們猜猜是哪一面朝上?

      師:大聲告訴大家,哪面朝上?

      生:正面。

      師:正面朝上,這下米奇可高興了,因為它可以去觀看比賽。(猜對的學生很高興)

      師:如果再拋一次,一定是米奇去嗎?

      生1:是,一定是米奇去。

      生2:不是,也有可能是唐老鴨去。

      師:你確定嗎?你也上來拋一拋。(再指名生拋硬幣)

      生:反面朝上。(猜對的學生歡呼)

      師:反面朝上,唐老鴨高興得又蹦又跳。(生回座位)

      師:同學們,在剛才的拋硬幣游戲中,你發現了什么小秘密?

      生1:硬幣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

      生2:米奇和唐老鴨都有可能去觀看比賽。

      師:同學們可真了不起呀!你們想來試試拋硬幣嗎?(想)

      師:請聽游戲規則:(略)

      師:(拍手示意學生坐好)同學們剛才通過玩拋硬幣的游戲,你們看到硬幣落下后是什么情況?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通過游戲我們發現硬幣落下后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也就是說正面或反面,這兩種可能都有。(板書:可能也可能)。

      組織課堂:請組長收好硬幣,放回抽屜。

     。ㄔO計意圖:由拋硬幣游戲開始感受事物的不確定性,學生在觀察、拋擲、猜測等活動中,初次體會硬幣落地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嘗試用“可能”、“也可能”等詞匯進行數學表達,在知識、情感上為后面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二、展開活動、自主探究。

      1、師:同學們,剛才大家都玩得很開心,接下來我們再來玩個摸球游戲,好嗎?師生摸球。

      師:(出示盒子)看,這是什么?

      師:(指盒上標簽)對,里面有三個白球和三個黃球,誰愿意上臺和老師一起玩?

      (生踴躍舉手,一位學生上臺)

      師:咱們兩人這樣分工:我摸,你猜我摸出來的是什么顏色的球。

     。ㄅ_下同學聚精會神,饒有興趣地看。師動作夸張地做出不看盒子的樣子,摸出一個球捏在手上)

      生:。(白色)

     。◣熣归_手掌正好是。臺下同學鼓起掌來,猜中了!第二次、第三次過程同上,猜中的學生鼓掌,沒猜中的有點失望)

      師:你們也想這樣摸一摸、猜一猜嗎?(想)

      2、學生小組合作摸球。(體驗不可能)

      師:老師給每組同學都準備了一個小袋子,每個袋子里裝的都是3個白球和3個黃球。摸球之前,請聽好游戲規則:

      1、小組其他成員猜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

      2、每人每次只摸一個球,摸球時眼睛不能看,也別讓猜的同學看見,每人連續摸兩次。

      3、把摸到的球給大家看,不能爭不能搶,更不能讓球掉地上,要有團結協作、互相謙讓的精神。

      4、組長負責把每個同學摸球的情況打鉤記錄下來。

      5、把球放回袋子里,等組長記錄好,換個同學再摸。最后想一想,每次你都猜對了嗎?為什么?

      (1)請組長拿出袋子和表格

     。2)師指導摸球填表格

      3、全班交流。

      師:同學們摸了這么多次球,也猜了這么多次,我請小組長來告訴老師,你們小組摸球的情況如何?

     。1)各小組匯報情況

     。2)老師幻燈出示匯總表,根據組長匯報情況填表

      師:同學們你們每次都猜對了嗎?(生:沒有)

      師:怎么這么多同學沒有全猜對呢?從這張表格中可以看出是什么原因呢?

      (因為袋子里有白球和黃球,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黃球。)

      師:淘氣和笑笑也做了摸球游戲請看(點擊課件)笑笑可能從盒子里摸到什么顏色的球?(可能是黃球也可能是白球)齊讀一遍

      (設計意圖:小組內摸球猜球活動,意在使學生體驗從袋中摸一個球可能摸到黃球,也可能摸到白球,再次感受這種不確定性現象。學生摸得積極,猜得高興,較好地體會到了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

      4、體驗不可能

      智慧老人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小問題

      可能從這個袋子中摸到黑球嗎?(不可能)齊讀

      可能從這個袋子中摸到紅球嗎?(不可能)

      可能從這個袋子中摸到除白球和黃球以外其它顏色的球嗎?(不可能)

      為什么?

      師小結:同學們真聰明,因為袋子里只有黃球和白球,所以,我們不可能從中摸到除黃球和白球以外其它顏色的球。(板書:不可能)小結

      5、再次摸球。(袋子里都是黃球)(體驗一定)

      師:老師最近學了一樣新本領,無論誰從這個盒子里摸球,我都可能猜到是什么顏色。大家信嗎?不信,我們試試。這個盒子里面裝的也是6個球。這回我們換一個玩法,我請每個大組里最乖的小朋友來摸球,老師來猜。誰愿意和老師玩?(多次猜黃球)

      (教師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映:是不是有不滿。)

      師:怎么了,你們想說什么?(里面都是黃球)

      師:很多同學都說對了,老師的確知道里面裝的都是黃球。所以,摸出一個一定是黃球。

      如果盒子里裝的是6個白球呢?(摸出一個,一定是白球)如果盒子里裝的是6個紅球呢?(一定是紅球)

     。ò鍟阂欢ǎ

      師小結:剛才通過拋硬幣和摸球的游戲,我們知道了有的事件可能發生,有的事件不可能發生,有的事件一定發生。

      (設計意圖:本小節讓學生在動腦思考中體驗到事件的確定性,在師生的趣味互動中既學新知又交流感情,調節課堂氣氛)

      三、促成體悟,拓展延伸。

      1、數學書第93頁:連一連。

      小朋友們喜歡這樣的摸球游戲嗎?我們的好朋友淘氣、機靈狗和笑笑也來參加了。你們看!數學書第93頁的連一連。讀題,請同學們打開數學書本93頁

     。1)先讀題目要求和內容,獨立完成。

      (2)匯報交流

      師:現在來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聰明不通過實驗也能判斷正確嗎?淘氣的盒子中摸出的是什么呢?

      生:10個黃球,摸出來的一定是黃球。

      師:那會摸到黑球嗎?

      生:不可能摸到黑球。師:機靈狗的盒子呢?

      生:10個白球,摸到的不可能是黃球。

      師:那會是什么球?

      生:一定是白球。師:那么笑笑的盒子摸出來的球會是什么?

      生:5個黃球,5個白球,摸出來的可能是黃球。

      師:也可能是什么球?

      生:也可能是白球。

      師:能完整的說一說嗎?

      生:5個黃球,5個白球,摸出來的可能是黃球,也可能是白球。

      2.聽要求起立?纯凑l最機靈。

      師:接下來,我們來課間休息,再玩個游戲,全體同學請注意,聽清老師的要求好嗎?我們玩的游戲是聽要求起立,看看誰最機靈。準備好了沒?有沒有信心?(有)

     。1)站起來的同學中老師任意摸到一個同學一定是女同學。

      (2)站起來的同學中老師任意摸到一個同學不可能是男同學。

      (3)站起來的同學中老師任意摸到一個同學可能是女同學,也可能是男同學。

      師:同學們可真厲害,請給自己一些掌聲鼓勵吧!

     。ㄔO計意圖:本環節及時對新課知識進行補充和鞏固,使學生形成表象。并設計活動應用反饋,既調節了課堂氣氛,又加深了知識理解,形成一種教學互動)

      四、聯系生活,內化提高

      聰明屋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每天都會有很多事情在發生,F在,老師又要考考聰明的小朋友,你覺得什么事情一定會發生,什么事情可能發生,什么事情不可能發生呢?請看屏幕,這里的題目你會嗎?誰來告訴老師。

      學生說,老師注意評價。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有關可能性的問題,大家開心嗎?小朋友們,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新課標提倡學習生活數學,要求數學與生活緊密相聯,通過練習對事情發生的情況進行牢固地加深,學生對生活中的確定事件和不確定事件的描述,能進一步掌握用數學語言進行準確的描述事件的可能性,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

      旋轉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轉這中生活中常見的現象。

      2、通過學生的操做體會旋轉,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應用數學的意識。

      重點難點:

      感知旋轉

      教學過程:

      一、體會感受

      1、觀察電風扇、風車等旋轉的物體

      2、請同學們用手比劃一下它們是怎么動的。

      3、舉生活中有沒有象這樣子的一些運動呢,請呢舉例子說明。

      象這樣的一類的`現象我們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

      判斷:哪些物體的運動屬于旋轉。

      二、感受旋轉的方向。

      1、展示兩類按照不同方向旋轉的物體,讓學生進行分類。

      2、說說你為什么要這樣分。

      3、出示鐘面,讓學生觀察,秒針是怎么樣旋轉的。

      4、給旋轉按不同的旋轉方向起個名字。

      小結:象這樣一類跟秒針一樣從左往右轉動的叫作順時針轉動,而跟它相反的轉動叫逆時針旋轉。

      三、動手做一做

      1、完成43頁第三題。

      2、自己表演一個旋轉。讓你手里的東西旋轉起來。

      3、按照指示按照不同方向轉動。

      4、動手完成課本42頁做做一做。

      四、展示旋轉美,創造旋轉美

      1、出示紫荊花圖,讓學生想想它是怎么樣被創造出來的?

      2、用旋轉創造出美麗的圖案。

      全課總結

      同樣注重口語的表達,有的學生說電扇是旋轉現象,還有的學生說水龍頭是旋轉現象,必須糾正:電扇扇葉轉動是平移現象,打開或關閉水龍頭時是旋轉現象。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

      第52—54頁例1、例2、“想想做做”第1—4題和“你知道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觀察、比劃、舉例等實踐活動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了解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學會估測,提高估測能力;通過測量長度提高測量操作能力,進一步積累測量物體、線段長度的經驗。

      3.使學生積極參加操作、估計、測量等活動,主動了解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感受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

      教學難點:

      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準備:

      每人一條1分米長的紙條,1分硬幣,磁卡,1厘米、米尺。

      教學構想:

      二年級上冊教學了厘米和米,學生初步具有了1厘米和1米的概念,能夠利用這兩個單位表示常見物體的長度,會用米尺或學生尺測量線段的長度。但是,日常生活中有些物體相當短,其長度達不到1厘米那么長;有些路程實在長,用米為單位計量其長度十分麻煩。這就需要比厘米更小或比米更大的長度單位。

      學生在認識分米時,必然會聯系厘米和米。所以說,沒有厘米和米的概念為基礎,不容易認識分米。在建立分米概念的同時,還能進一步體驗厘米和米。同樣,學生認識毫米要以厘米為基礎,建立毫米與厘米之間的聯系,既認識了毫米,也強化了厘米的概念。

      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重點在于知道1分米、1毫米的實際長度。學生感知長度,單憑介紹、講授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充分的操作活動中體會,才能獲得對分米和毫米的正確認識。

      教學過程:

      一、認識分米

      1、量一量

      提問:老師今天帶來一個漂亮的文具盒,怎樣可以知道這個文具盒的長和寬各是多少?(用尺量一量)

      師:文具盒長是20厘米,寬是10厘米。(邊說邊板書:10厘米)

      像這樣10厘米的長度我們還可以用另一個單位來表示——分米,可以用字母“dm”來表示(板書課題:分米,dm)10厘米就是1分米(板書: 1分米)20厘米呢?(2分米)

      師:這個文具盒的長和寬還可以這樣說:這個文具盒長大約2分米,寬大約1分米。

      2、感受1分米

      (1)提問:1分米有多長?直尺上就有答案。從哪到哪是1分米?(請學生上實物投影指出),里面有幾個1厘米?(板書:1分米=10厘米)學生齊讀。

      (2)你會畫出1分米長的線段嗎?你準備怎樣畫?先和同桌說說,再畫在白紙上。請你幫同桌量一量,看看畫的線段是不是1分米。

      (3)體驗:

     、 請你伸出大拇指和食指,用直尺比劃出1分米。

     、 一人比劃1分米,另一人用尺量,看看估計得對不對。

      ③ 拿出彩紙條,估計一下1分米的長度,在1分米的地方剪斷,一起量一量,看誰估計得最準確。

     。4)師:哪些物體的長大約是1分米?(粉筆長……)

      3、米和分米的關系

      師:(出示米尺)(1)這有一把米尺,它里面有幾個這樣的1分米?為什么?拿出直尺,平放在桌上,一人看一人數。(板書:1米=10分米)學生齊讀。

      4、實踐操作:“想想做做”第3題

      先用身體尺估一估課桌和凳子的高各是多少分米,再和你的同桌合作:量一量有多少厘米,再說說接近幾分米。

      [評析:學生目測的數據與結果有差距,但通過目測再讓他們去實際測量,學生又一次感知長度,培養了估計能力。]

      二、認識毫米

      1、初步感受1毫米

      我們以前量過數學書的長邊和短邊,現在老師想請你幫個忙,量一量數學書的`厚度是多少。

      同學們有的說數學書的厚度大約是1厘米,有的說1厘米不到,老師還想知道得更準確,該怎么辦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個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毫米(接著板書課題:毫米)

      2、關于1毫米

      ① 直尺上1厘米中間的每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

      ② 用筆尖指著直尺上的小格數一數,1厘米有多少毫米。板書:1厘米=10毫米,學生齊讀。

      ③ 在我們周圍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量一量。(1分硬幣的厚度、電話卡或銀行卡的厚度、書上數出10張紙的厚度大約都是1毫米。)

      3、體驗1毫米。

      提問:你能用手指比劃出1毫米大約有多長嗎?

      同桌互相比劃,用5角硬幣插進去量一量對不對。

      4、提問:你知道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單位嗎?(量小螞蟻的身長)

      三、小結

      師:到現在為止,我們一共學習了幾個長度單位?分別用什么字母表示?(米、分米、厘米、毫米)從大到小分別是:米、分米、厘米、毫米。

      過渡: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智慧屋,里面有很多難題等著我們去挑戰,有沒有信心?

      四、反饋完善

      1.想想做做第1、2、3題。

     。1)說出橡皮和回形針的長度各是多少毫米?并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數的?想想怎樣看更方便。

     。2)第2題,量出下面圖形每條邊的長。

      學生獨立測量。

      匯報交流。提問:平行四邊形的哪兩條邊長度相等?

     。3)第3題。先估一估自己的課桌和凳子的高大約是幾分米,然后小組合作量一量課桌和凳子的高分別是多少厘米?各接近幾分米?

      2、想想做做第4題。

      先估計,再測量,把數據記錄下來。

      3、在( )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1)鐵釘長2( )。

      (2)床長2( )。

     。3)大米寬2( )。

      (4)黃瓜長2( )。

      讓小朋友獨立選擇,在交流時先讓學生用手勢表示自己選擇的長度單位,然后在小組里交流為何選這樣的長度單位。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兩個新朋友,它們是誰?都是什么單位?它們之間的關系你知道嗎?讀一讀。

      六、課堂作業

      基礎練習:

      1、我們認識的長度單位有( )、( )、( )、( ),用字母表示分別是( )、( )、( )、( )。比毫米還要小的長度單位是( )。

      2、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米=( )分米

      ( )厘米=1分米 ( )厘米=1米 ( )分米=1米

      綜合練習:

      1、在( )里填合適的長度單位

      一張電話卡厚1( ) 一根黃瓜長2( )

      一支粉筆長8( ) 一本數學書厚8( )

      一張課桌高7( ) 一幢大樓高20( )

      教室門高2( ) 一支鉛筆長約2( )

      拓展提升:

      一根小棒長1分米,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段長(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5

      一、情境引入

      1、今天是我們的一位好朋友的生日,想知道他是誰嗎?

      2、(電腦出示:淘氣)讓我們一起來唱首生日歌吧!聽聽淘氣有什么話要對我們說吧。

      3、板書課題:生日。

      二、探究新知

      1、統計前的準備活動

      (1)今天是幾月幾日?(10月16日)原來淘氣是10月出生的,我們班有誰也是10月份出生的?

      (2)你是10月份出生的,那你知道你出生的月份屬于什么季節的呢?

      指名學生說:你是幾月出生的,屬于什么季節?

      (3)我們來看一看,你們出生的季節剛才你們說對了嗎?

      出示課件:四個季節的圖片(并說明哪幾個月是什么季節)

      (4)現在你們知道自己的生日屬于什么季節了嗎?給你的同桌說一說,說完后坐直?茨膫小組最先完成。

      (5)老師要看看誰是亮眼睛,看好了。我們請春季過生的同學舉手;請夏季過生的同學舉手;請秋季過生的同學舉手;請冬季過生的同學舉手。猜一猜哪個季節過生日的最多。

      (6)大家的說法各不相同,怎樣才能知道哪個季節過生日的同學最多?有什么好辦法知道?

      學生匯報。鼓勵學生想出不同的方法(如舉手數一數、舉不同顏色的卡片、分排站立、畫正字等)

      2、經歷統計活動

      (1)6人小組合作統計

      師:同學們的辦法真多!接下來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做一次調查。那調查應注意什么?來看看小組合作的要求吧!

      (幻燈)

      (2)小組活動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中調查一下,并完成統計圖。

      (3)全班匯總

      師:剛才老師看了同學們在小組的表現,真積極!下面我們一起完成大的統計圖好嗎?請各小組長匯報你們組的統計結果,說說你們是用什么方法統計的。

      (4)驗證數據

      師:這是剛才大家每個大組調查的結果,老師根據你們的統計繪制出這張班級統計圖。請小朋友們先來數一數在春季過生日的'有幾人?夏季、秋季、冬季過生日的有幾人呢?

      師:那你們算一算,我們一共統計了多少名同學?再看一看,今天來這里上課的同學有多少人?說明在統計時有沒有多余的?有沒有遺漏的?看來,同學們在統計時非常認真。

      3、觀察統計圖,拓展思維

      (1)說一說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統計圖,現在你知道哪個季節過生日的同學最多了嗎?從圖中你們還發現了什么呢?

      (2)師:誰愿意和老師做朋友?誰能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個季節過生日?小組討論,說出自己的理由。

      (3)師:老師也有生日,你們猜猜老師的生日可能在哪個季節呢?生猜。鐘老師12月份過生日,是什么季節呀?(冬季)對了,老師是冬季過生日的,根據統計圖我們可以猜測出最有可能的結果,但是這個結果不一定是準確的,就像猜老師的生日一樣。

      三、拓展應用

      1、這個統計圖是怎么得來的呀?說一說。

      2、在生活當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統計呢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6

      教學內容:教材第84-85頁

      知識與技能:進一步體會除法的含義,并借助乘法口訣求商。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能夠結合情景,發現數學信息,提出解決數學問題,深化學生對除法運算的認識,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直觀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課前準備:

      1、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發現信息,提問選擇信息,思考解決問題探究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掌握知識。

      2、小兔安家的課件、掛圖

      教學過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 活動

      設計意圖

      情境創設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白兔嗎?好,這節課老師就帶著同學們到小白兔的家里去看看(電腦出示小兔安家主題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圖中有什么?

      生1:圖中有大樹、房子、許多小兔。

      生2:圖中有12只小兔,他們正在快樂地做游戲。

      生3:一共有四間房子。

      通過創設小白兔安家的情景,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積極地在情景中獲取數學信息。

      問題探究

      同學們觀察得可真仔細,小白兔現在累了,要到后面的房子里去休息,你們能根據剛才發現的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嗎?

      教師在學生提出問題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進行整理(重點解決用除法解決的'問題)

      小結:同學們能夠提出這么多的問題,那么這些問題該怎么解決,下面請同學們接著想辦法,你喜歡解決哪些問題就解決哪些問題,我們比一比,看哪一組解決的問題最多?

      教師深入到各個小組進行個別指導。

      生1:有4間房子,每間住幾中小兔子?

      生2:如果12只小兔要住3間房子,每間住幾只小兔?

      生3:如果12只小兔要住2間房子,每間住幾只小兔?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解決問題,并把算式寫下來。

      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充分利用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體驗感悟

      好,下面哪小組來匯報一下你們都解決了哪些問題,是怎 樣列式的?

      隨著各組學生的回答,老師整理板書如下:

      12÷2=6(只)12÷6=2(間)

      12÷3=4(只)12÷4=3(間)

      12÷4=3(只)12÷3=4(間)

      12÷6=2(只)12÷2=6(間)

      下面我們仔細觀察這些除法算式,你們有什么發現?

      學生爭著進行回答。

      各小組討論匯報:

      每間房子住的小兔少,用的房子多;每間房子住的兔子少多,用的房子少。

      引導學生觀察算式。一是讓學生體會除法算式之間的關系。二是讓學生從中體會在小白兔只數不變的前提下,每間房子住兔子只數與房子的間數中相對的。

      實踐應用

      同學們觀察的可真仔細,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書84頁,我們看“填 一填 ”請根據我們剛才說把這們表填 完整。

      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每間房子住5只小兔,3間能住下嗎?請同學們討論一下。

      引導學生明確,如果每間房子住5只兔子,3間可以住15只小兔,而現在只有12只小兔,所以可以住下。

      1、請同學們打開書84頁,我們看練一練第1題,同學們獨立做在書 上,做完后組長負責檢查下,全部做對的由小組長獎勵一朵小紅花。

      教師巡回指導。

      2、我們看第2題,請同學們把第2題做在書上,我們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好,下面誰愿意把你填 的結果讀給大家聽?

      3、電腦出示第85頁第3題:

      二(1)班有36人參加體操比賽,請你們幫他們設計一下,怎樣排隊,請畫出相應的圖,并列出算式,看哪組想出的辦法最多。

      學生獨立完成。

      同桌一組一問一答。

      學生集體交流。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研究,然后全班交流。

      學生完成在書上。

      同學們小組合作,討論設計方案,并把圖畫下來,列出算式。

      一題多變拓展思維,有利于學生對除法意義的體驗和感悟。

      學生通過說一說,算一算,畫一畫,讓學生親自感悟數學與現實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反思

      教師引導學生反饋,及時對討論好的小組發放小紅旗,并對學生的匯報進行補充小結。

      4、請同學們打開書上85頁,看第四題,誰得第一。小組之間展開比賽。

      5、電腦出示第85頁的第5題,誰來說說圖的意思。

      請同學們完成在書上,然后教師訂正。

      教師小結。

      學生說圖意

      板書設計: 小兔安家

      12÷2=6(只)12÷6=2(間)

      12÷3=4(只)12÷4=3(間)

      12÷4=3(只)12÷3=4(間)

      12÷6=2(只)12÷2=6(間)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組合數。

     。2)經歷探索簡單事物組合的過程。

     。3)培養學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感受教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過程與方法

      經歷觀察、比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動,討論事物組合的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索簡單事物的組合規律。

      難點:理解排列和組合的不同。

      教法與學法:

      教法:談話法。

      學法:小組研討法。

      教學準備:

      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復習“排列”。

      用數字卡片能擺出幾個不同的兩位數?

      學生匯報:能擺出兩個不同的兩位數,是12和21。

     。2)引出“組合”。

      討論:如果說把這兩張卡片上的數字相加,和會有幾種?

      學生討論匯報。

      小結:因為是求兩張卡片的數字的和,調換位置和都要是3,得數只有一種。

      這種不愛位置影響的方式叫“組合”。(板書:組合)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三個數的組合:5、7、9

      出示教材例題2。

      有3個數5、7、9,任意取其中兩個求和,得數有幾種?

      ①同桌進行合作,一人擺卡,一人記錄。

     、趨R報自己的'方法和結果預設。

      ③評議方法。

      看哪種方法。

     。2)比較“排列”與“組合”的不同。

      老師現在有一個疑問,擺數字卡片時用3個數字可以擺出6個兩位數,求和時3個數卻只能求出3和,這是怎么回事?

      小結:擺數與順序有關,擺數交換位置,就變成另一個數了,求和與順序無關,位置換一下求的和還是這兩個數,只能算一次。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打乒乓球。

      ①想一想:每兩個人打一場比賽,那么三個人至少要打幾場呢?分別是誰與誰比的?

      ②學生獨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課件演示比賽方法。

      小結:這個問題其實就是組合。

      (2)搭配衣服。

      翻開課本第99頁,用連線的方式幫他們搭配衣服。(課件演示)

      小結:我們只要做到有序搭配,就不會重復,不會遺漏。

      (3)回家乘車付錢。

     。4)教材98頁“做一做”第2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大家都委愉快,同學們說說學到了哪些知識,好不好?你知道排列和組合的區別嗎?

      板書設計

      組合

      排列:1221相同:不重復、不遺漏,有序的思考方法

      組合:1+2=3 2+1=3不同:排列要考慮順序

      組合不要考慮順序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使學生初步體會乘法的含義;認識乘號,會寫、讀乘法算式。

      難點:使學生初步體會乘法的含義。

      教具準備:課件。

      學具準備:每個學生準備20根小棒。

      教學過程:

      教學準備:

      出示游樂場圖

      師:小朋友們注意看圖,游樂場不少小朋友都去過,那里有不少的數學知識,動一動腦筋把它們找出來。先看圖上的小朋友和他們的爸爸媽媽都在做什么?

      學生觀察畫面,自由發言,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引導。解決問題

      算一算,小火車上坐了多少人?過山車上坐了多少人?5個小吊車的車廂呢?

      交流計算方法和結果。

      4.師:小朋友們,要分別算出玩各種游戲的人數,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有其他方法嗎?那么就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去尋找。

      新課

      擺圖形游戲

      要求:A用準備好的小棒,擺出你所學過的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B擺好后,算一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C同桌交流,把算式寫在紙上。

      引入乘法

      指名學生說加數相同的算式,教師板演。

      讓學生觀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們的共同特點:每個等式中的加數都相同。

      師:算幾個相同數連加,除了用加法外,還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乘法。(板書課題)

      以3+3+3+3+3+3=18為例,教學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師:這個連加算式表示什么?(6個3連加的和是18)

      師:求6個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教學乘號的寫法)

      師: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讀乘法算式,63=18讀作六乘三等于十八.用乘法算6個3連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寫加數3,寫件36=18這個算式怎樣讀(板書)

      4..嘗試

      請學生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同桌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指名回答,完整板書。

      5.小結:比較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得到:求幾個相同數連加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三.練習.

      指導讀書P46上半部分,并質疑。

      書P46做一做

      讓學生說圖意,明確計算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在蕩秋千

      獨立填寫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指名校對,并說說算法及想法。

      3練習九第1題

      看清圖意,獨立完成。

      組織交流。

      4.練習九第4題.

      觀察圖意,確定()里分別填幾。

      獨立填寫乘法算式及讀法。

      指名校對。

      5.乘法算式的讀法與寫法

     。1)45635224

      33265543

      開小火車讀、齊讀等形式。

     。2)5乘42乘74乘89乘1

      指名4人板演,其余寫在紙上,并校對。

      6.下面哪些算式可以直接改寫成乘法算式?指它寫出來。

      4+4+43+5+76+6+6+62+2+2+2+2+2

      四.小結。

      1.這節課你學習了什么知識?

      2.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幾個相同的數連加,可以用乘法計算。寫乘法算式時,要明確相同的加數是幾,有幾個這樣的加數,在這兩個數中間寫上乘號。讀乘法算式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讀。這節課,每個小朋友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乘法知識。

      五.作業

      《隨堂練習》P31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9

      教學內容:

      P25~P26

      教學目標:

      1、通過“撥一撥”,“數一數”以及數學活動,激發學生讀數,寫數的興趣。

      2、通過本節課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書的順序,會數會讀萬以內的數。

      教學準備:

      計數器、學具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撥一撥、數一數

      說一說讀數和寫數時要注意些什么

      二、認一認撥一撥

      看書24頁了解算盤的歷史結構進一步理解數位順序

      三、練一練

      1、完成書25頁第2題

      ⑴同桌合作一個同學撥,一個同學讀

     、聘髯蕴顚憰系目瞻

     、菍W生完成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人文精神

     、葘W生上臺板演。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做

      2、試一試

     、趴匆豢磿系膬热,說一說對2128的理解

     、七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嗎?

     、墙涣髑簧系2和十位上2個表示什么意思

     、确抡张e例說一說

      3、完成書25頁1題

      4、做數學游戲:誰的第一

      ①學生看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得到什么信息

     、谠鯓铀愠鰴C靈狗得了多少分

     、弁瑯拥姆椒ㄓ嬎闾詺獾牧硕嗌俜

     、苷f說誰的第一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五、隨堂作業

      1、從九百八十,一十一十地數,數到一千零五十

      2、從一千零二,一個一個地往回數,數到九百九十六

      板書設計:

      2128=20xx+100+20+8

      計數器表示

      方塊表示

      最新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模板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教科書第32-35頁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四次“撥一撥”,第一、二次,數數、讀數、寫數相結合,突出練習接近整百、整千數的數數,涵蓋了中間有一個0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寫法;第三次撥一撥主要練習中間有兩個0以及中間和末尾都有0的數的讀寫法。第四次練習是脫離計數器,通過“我讀你寫”游戲的`形式,練習萬以內數的讀、寫法。

      教學目標:

      (1)通過“撥一撥”、“數一數”及“數學游戲”等活動,激發學生讀數、寫數的興趣。

      (2)借助計數器,初步學會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了解萬以內的數的順序。

      教學重難點:

      (1)會數、讀、寫萬以內的數。

      (2)中間末尾有0的多位數的讀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讓學生說一說數位順序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

      (2)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二、導入新課

      三、新授

      (一)學習二百九十八

      1、撥一撥動

      說一說二百九十八該怎樣撥。

      生;二百表示有兩個百在百位上撥二,九十表示九個十在十位上撥九,八表示八個一在個位上撥八。

      2、學習二百九十八的寫法

      這計數器上的數該怎樣寫呢?

      生;百位上是二就在百位下寫2,十位上是九就在十位下寫作9,個位上是八就在個位下寫8。

      (二)學習從298一個一個的數,數到302。

      1、學數298的下一個數

      (1)298的下一個數是多少。

      生;是299,

      師;為什么。因為298的下一數就是在298的個位加1,是299。

      (2)學習299的寫法,

      百位上是二在百位下寫2,十位上是九在十位下寫9,個位上是九在個位下寫九

      (3)學習299的讀法。

      百位是二讀作二百,十位是九讀作九十,個位上是九讀作九

      2、學數299的下一個數

      (1)撥一撥

      師299下一個數是多

      生;299的下一個數是300

      師;為什么因為在299的個位上加1你發現個位滿十了,得向十位進一,好向十位進一。那個位上的十個珠子退掉。

      十位進一后,你發現什么。

      生;十位上也滿十了,

      師;怎么辦

      師;向百位進一,先把十位上的十個珠子去掉向百位進一。299的下一個數是300。

      (2)寫一寫

      那300怎么寫

      生;百位上是3在百位下寫3,

      師;位和十位怎么寫呢,

      生;個位和十位一個數也沒有,都寫0。

      (3)讀一讀。

      師;誰來把它讀一讀。

      生;三百

      師;百位上是三讀成三百。那末尾的0讀不讀。師。數末尾的0不讀

      3、學習數301

      (1)說一說

      300下一數是多少。

      生;300的下一個數是301

      師;;300的下一個數是301

      300的下一個數就是在計數器個位上加一所以是301。

      (2)寫一寫

      師;這個數怎么寫

      生;百位上是三就百位下寫3,十位上一個珠子也沒有,就在十位寫0,個位上1就在個為下1

      (3)讀一讀。301

      師;誰能讀出這個數。

      生;三百零一,百位上是三,讀作三百。中間十位上是零就讀零,個位上是一讀一

      所以這個數讀作三百零一。

      4、學習302的讀法和寫法

      小結;剛才我門學習一個一個的數數,當數到個為滿十時向十位進一,十位滿使、十向百位進一。

      (二)學習撥三千八百一百一百的數數到四千一百。

      1、想一想,三千八百,該怎樣撥,

      (1)三千就在千位上上撥下三個珠字,八百就在百位上撥下八個珠字,個位和十位上沒有數一個也不撥。

      (2)寫一寫;怎樣寫這個數。

      生;從高位寫起,千位上是三就在千位下寫3,百位上是八就在百位上8,

      師;那十位和個位呢,十位和個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寫0。

      (3)讀一度,

      師;這個數誰會讀。

      個位上是3,讀作三千,百位上8讀作出八百,

      師;那末尾的兩個零怎么辦,

      生;末尾的零不讀。

      2、一百一百的數到四千一百。

      學習3800的下一個數是多少,

      一百一百的數就是在3800的百位上加1,是3900。

      (1)寫一寫,這個數誰會寫,先寫位。

      千位上是三,在千位下3,百位上是九,在百位下寫9。十位和個位一個數也沒有,寫什么,對寫0,

      (2)讀一讀。誰來把這個數讀一讀。

      讀作三千九百。

      那3900的下個數是多少,

      生;4000。

      師;為什么

      生;3900的下一個數,就數在3900的百位上加1一個珠子。

      師;好,你發現什么,

      生;我發現百位上滿十了。應該百位上的十去掉向千位進一,

      (3)學習寫4000,

      師;這個數怎么寫,

      生;先從高位寫起是千位,千位上是四個就在千位下4,

      師;那百位十位個位上都寫什么,

      生;它們的位上一個也沒有,在百位十位個位下都0。

      (4)學習讀4000

      生;高位讀起,千位4,讀作四千,那數末尾0讀不讀,對,數末尾的0不讀。

      3、4000的下一個數是多少,4100寫作4100,讀作四千一百。

      小結;剛才我們學會了撥生活中的大數,讀生活中的大數。寫生活中的大數,

      四、游戲環節

      真了不起那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老師撥數你們寫數看誰寫的又對又快寫好后老師把答案寫在黑板上,答案對了的同學請鼓掌,師撥5006。生寫5006,對了同學為自己鼓掌。806,同上。4800同上。

      五、鞏固練習。

      寫書32頁的第4題。

      總結;學生活中大數的讀法和寫法后,你知道度數和寫數要注意什么

      1、讀時,

      2、要從高位讀起,

      千位有幾就讀幾千,百為有幾就讀幾百,每個數位上有幾就讀幾,并加上基準面計數單位。數中間有一個鈴或連續有幾個都讀一個0。

      3、數末0都不讀。

      4、寫數。

      (1)每個數位上有就寫幾,

      (2)哪個數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0。

      板書設計;

      ①每一位上的數字是幾就讀幾,并跟上計數單位。

     、谥虚g有一個或連續有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

      ③不管末尾有幾個零都不讀

     、苊恳晃皇菐拙蛯憥。

     、菽囊晃簧弦粋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零。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0

      通過直觀,讓學生動手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具體采用以下模式:

      動手操作、敘述圖意(感知階段)——列加法算式,觀察說出加數的特點(建立表象)——寫出乘法算式(形成新的概念)。

      (1)師生共同擺紅花,師指導寫乘法算式。

      (2)學生自己擺方塊,嘗試寫乘法算式。

     。3)學生看圖說圖意,獨立寫乘法算式。

     。4)分析比較,揭示本質。

      指導學生觀察比較黑板上的板書: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2+2+2=6 2×3=6

      3+3+3+3=12 3×4=12

      4+4+4+4+4=20 4×5=20

     。1)讓學生看一看這三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2)讓學生比一比這兩種算式,哪一種比較簡便?

     。3)讓學生說一說"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這個結論。

      這樣通過分析比較,不僅揭示了本質特點,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抓住知識的內在聯系。構建新的認知結構。

     。ㄈ┓謱訉Ь,鞏固新知

      1.做課本Pll0“做一做”的第1題。

      2.先讀算式,再用圓片擺一擺。

      2×3 3×2

      3.根據乘法算式,有節奏地做拍手游戲。

      2×6 5×2

      4.說一說下面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做“找朋友”游戲。

      4×3 3×4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設計上面這組生動有趣的有梯度的.練習,可以鞏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ㄋ模┮龑Э偨Y,強化新知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哪些知識,學到哪些方法?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解決。

      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歸納小結,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提煉升華的作用,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建立新的知識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經過實際的觀察和操作,初步認識線段,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征,會數簡單圖形中線段的條數,會選擇合適的工具畫線段。

      2、培養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具有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心理傾向,以及與同伴合作的良好意愿,進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數學事實。

      教學重點:

      認識線段的特征,形成線段的表象。

      教學過程:

      一、直觀感受,認識線段。

      1、如果要把線段用圖表示出來,它會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小朋友閉上眼睛,在腦子里想象一下線段的樣子。

      2、(課件出示線段圖)線段是什么樣子的? 師根據學生描述介紹端點。

      3、學生完整描述線段的特征。

      4、再次閉上眼睛,在腦子里記住線段的樣子。

      5、這是剛才的線段,(課件逐步演示旋轉)它變了,現在還是線段嗎?為什么?你們發現了什么?

      6、師:是啊,不管方向怎么改變,只要是直直的,有兩個端點,它就是線段。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那些是線段。(學生辨別線段)

      7、(隱去非線段,留下線段)這些都是線段,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8、師小結過渡。

      二、回歸生活,體驗線段

      1、我們的生活中藏著許多線段。(尺)你們看,這把尺的一邊,就可以看成是一條線段,這兩端是它的兩個端點。這把尺上還有線段嗎?

      2、(數學書)你能在數學書的封面上找到線段嗎?同桌互相指一指。

      3、黑板上有線段嗎?誰把它找出來?

      4、直尺、數學書、黑板的每一條邊都可以看成是線段。生活中的線段可多了,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小朋友兩人一組,你指給我看我指給你看。

      5、全班交流。

      三、實踐操作,感悟畫法。

      1、生活中的線段太多,我們說也說不完,能不能想個辦法把它畫下來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來畫線段?為什么?

      2、請小朋友選擇你喜歡的工具,自己試著畫一條線段。

      3、交流。你是用什么工具畫的?(指名演示畫線段)你是怎樣畫的?

      4、誰也是這樣畫的?你們是用什么工具畫的?

      5、誰畫線段的方法和他們不一樣?

      6、師:我不同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合適的工具來畫,在這么多工具中,你最喜歡什么?為什么?

      7、師:尺子是我們常用的畫線段工具,用尺畫線段,不僅畫得好,還特別方便,尺的用處可大了,將來我們還可以用它來測量、設計圖紙。

      8、學生用尺任意畫不同的線段。全班評議、欣賞。

      四、多種方法,深化認識。

      1、(出示紙)你能用紙折出一條線段來嗎?試試看。

      2、交流。你折的線段在哪里?誰折的線段比它長(短)?

      3、幾條方向不同的線段圍起來,還能拼成我們認識的圖形。這些圖形各是由幾條線段圍成的?(學生數一數,填一填。)

      4、反饋。猜猜看六邊形由幾條線段圍成?七邊形呢?你怎么知道?

      5、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線段嗎?

      6、師:一條線段看起來不起眼,很單調,幾條方向不同的線段能圍成我們認識的各種圖形,許多線段還能組成很神奇的精美圖案。(欣賞)

      7、漂亮嗎?我們也來試一試,畫一畫,做一名小小設計師。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ㄒ唬┩ㄟ^教學使學生掌握求比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數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方法。

      (二)通過教學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能力,并滲透變中有不變、不變中有變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ㄈ┡囵B學生認真分析數量關系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和掌握求比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數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難點:理解求大數用加法,求小數用減法的道理。

      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土暅蕚

      1.小明比小紅大3歲

      師問:通過這句話你知道是誰和誰比?誰大?

      2.紅花比黃花多7朵

      師問:通過這句話你知道誰和誰比?(紅花和黃花比)誰多誰少?(紅花多黃花少)

      師說:如果老師問通過這句話,你能知道什么?請你從這兩方面來回答。下面我們再練一道題。

      3.雞比鴨少15只

      師問:通過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4.擺一擺

     。1)第一行擺8個圓,第一行比第二行多3個圓,第二行擺幾個?

     。2)第一行擺8個圓,第二行比第一行多3個圓,第二行擺多少個?

      5.看圖回答問題

     。1)出示紅花黃花圖

      師問:紅花有幾朵?黃花有幾朵?

      紅花和黃花比誰多?誰少?

      和黃花同樣多的有幾朵?比黃花多幾朵?

      師說:如果老師將黃花的朵數蓋住,同學們能不能通過紅花有15朵,比黃花多7朵,求出黃花的朵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例8。

     。ǘ⿲W習新課

      1.出示例8

      例8紅花有15朵,紅花比黃花多7朵。黃花有多少朵?

      (1)讀題。自由小聲讀、默讀、指名讀。

     。2)找已知、求。教師在題上標出,并畫出線段圖。

     。3)分析數量關系

      師問:誰和誰比?哪種花多?那么紅花可以分成哪兩部分?怎樣求黃花?(這道題是紅花和黃花比,紅花多,把紅花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和黃花同樣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黃花多7朵,從15朵里去掉比黃花多的7朵就是和黃花同樣多的部分,即黃花多少朵)

      (4)列式計算15-7=8(朵)答:黃花有8朵。

      2.小結

      師說:做這種應用題,關鍵找出誰和誰比,誰大誰小,求小的用減法計算。

      3.做一做

      有雞32只,雞比鴨多15只。有多少只鴨?

      師問:你認為哪句話最重要?你從中知道了什么?求大數還是求小數?用什么方法計算?獨立解答此題。

      4.改一改

      師說:在例8中,如果把第二個條件改成“紅花比黃花少8朵”應該怎么解答?

      出示改好的題:

      紅花有15朵,紅花比黃花少8朵。黃花有多少朵?

     。1)讀題。(2)找準已知、求。(3)分析數量關系:①畫實物圖分析;②畫線段圖分析;③擺紅圓、黃圓分析。

      以上三種方法任選一種,理解誰和誰比、誰大誰小、求大求小、怎樣計算。(紅花和黃花比,紅花少,黃花多,求黃花也就是求多的,用加法計算)

      (4)列式計算 15+7=23(朵)答:黃花有23朵。

      5.比一比

      師問: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什么不同點?(都是紅花和黃花比,知道紅花求黃花。不同的是例8中黃花是少的,所以用減法計算,而改一改后,黃花成多的了,所以用加法計算)

      (三)鞏固反饋

      1.擺一擺

     。1)圓形有7個,圓形比三角形少2個,三角形有幾個?

     。2)三角形有8個,三角形比圓形多2個,圓形有幾個?

      2.說一說哪種跟哪種比

     。1)黑熊比白熊多8只。(2)科技書比故事書少20本。

      3.說一說哪種跟哪種比,哪個大,哪個小,求大數還是求小數

     。1)黑兔9只,白兔比黑兔多3只,白兔有幾只?

     。2)白兔12只,白兔比黑兔多3只,黑兔有幾只?

      4.拍手游戲

      (1)老師拍8下,學生比老師少拍3下,學生拍幾下?

      (2)老師拍3下,學生比老師多拍5下,學生拍幾下?

      5.獨立完成下列各題

     。1)河里有26只鴨,比鵝多12只。河里有鵝多少只?

     。2)小光有74張郵票,小光的郵票比小華的多16張。小華有多少張?

     。3)日照鄉服裝廠二月份比一月份多生產服裝356件。一月份生產了2738件,二月份生產了多少件?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課是教學反敘的求比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數的應用題。與正敘的這類應用題相比,要求的問題和其中的一個已知條件是相同的,區別是另一個已知條件的敘述方式相反。學生容易見多幾就加,見少幾就減,為了避免這類錯誤,培養學生認真分析數量關系的習慣和逆向思維的能力,在復習準備過程中安排了五個練習。前三個是讓學生會通過一句話分析誰和誰比,誰大誰小,為學習新課做好準備。第四個練習是擺一擺,繼續通過練習明確誰和誰比,誰多誰少。第五個練習,通過看圖回答問題,引出今天要學的新課。

      在學習新課過程中,重點讓學生體會做這類題的關鍵是找出誰和誰比,誰大誰小,求小數用減法,求大數用加法。

      在鞏固反饋過程中,先通過動手操作擺三角形,體會誰多誰少。再通過口答誰和誰比,誰多誰少,求大數還是求小數,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然后通過拍手游戲,繼續鞏固今天的新知,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獨立完成5道應用題,學生是不會再覺得困難的。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能根據情境提出數學問題,并選擇適當的算法。

      2.培養估算意識,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并對結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釋。

      3.結合具體情境,培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并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

      教學難點

      估算方法的合理運用。

      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三。

      教學方法

      引導學習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情境引入

      小明家到學校有504米,約是( )米。 我校二年級有288人,約是( )人。養雞場昨天收蛋192個,約是( )個。 電風扇售價235元,約是( )元。

      2.師:下面我們一起看看二(3)班這個月收集牛奶紙盒情況。出示統計表:

      收集牛奶紙盒情況

      第一周 195個

      第二周 328個

      第三周 217個

      第四周 286個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收集信息,提出問題。

      師:小朋友,從這張統計表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出示:這個月大約一共收集了幾個牛奶紙盒?

      2.列式:195+328+217+286=

      獨立進行估算,然后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

      3.匯報討論結果。

      (1)老師板書學生的`估算過程。

      (2)老師肯定學生合理的估算方法,并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掌握一般的估算方法,提出:在估算時可以把數看成接近的整十或整百的數。

      4.師:那么二年級6個班級一個月大約能收集多少個?

      那么全校6個年級一個月大約能收集多少個?

      全校學生在一個月里能收集這么多的牛奶紙盒,你有什么想法呢?

      5.書上P98例5。

      (1)第三、四周大約一共收集了多少個?匯報時說說估算過程。

      (2)如果每收集500個送一次,那么大約再收集幾個,又可以送一次了?學生集體交流。

      (3)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預計:第一周和第二周大約收集了幾個?

      二(1)班一個月大約一共收集多少個?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生獨立完成,再集體交流,說出估算的過程和想法。

      2.練習二十第5題。

      3.練習二十第6、7、8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匯報答案,并交流思考方法:你是怎樣進行估算的?

      四、小結

      布置作業《練習3》

      練習三

      1、計算下面各題,并驗算.

      285+356= 326-243 =

      683-415 = 495+474 =

      2、估算:

      480-196 ≈ 185+379 ≈

      607-494 ≈ 526-389 ≈

      1890+890 ≈ 503-315 ≈

      683-415 ≈ 495 +474 ≈

      285 +306 ≈ 616-293 ≈

      285+89+816 ≈ 1503-488-305≈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鞏固所學內容,能根據圖意列出連加的算式,說出是幾個幾相加。

      2、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體會乘法和加法之間的關系。

      3、總結出1和0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總結出規律。

      教學重點:

      理解乘法的意義,能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

      有關0的乘法。

      教學方法:

      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具準備:

      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填一填(投影出示)

      3+3+3+3=()()

      7+7+7=()()

      5+5+5+5+5+5=()()

      6+6+6+6+6=()()

      2、寫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4 3 = 12

     。 ) ( ) ( )

      3、談話:神奇的魔術家今天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新的節目,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知道這個魔術是怎樣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魔術家的表演吧!語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新授。

      出示掛圖:第一幅圖

      引導學生仔細看圖,說說魔術師在變什么魔術?通過看圖你知道了什么?誰能根據這幅圖提幾個數。

      老師引導學生提問:第一幅共有幾頂帽子?幾只鴿子?板書:原來三頂帽子中一共有幾只鴿子?誰來解決他的問題?(指定5名以上學生回答,老師在黑板上列式板書)。

      提問:誰能列出加法算式?

      誰能列出乘法算式?

      出示掛圖:第二幅圖

      思考:魔術師現在在變什么新花樣?誰看懂了?老師引導學生第二幅有幾頂帽子?幾只鴿子?

      老師想問問大家現在三頂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鴿子

      學生回答,引導學生回答出0只。

      提問:誰能列出加法算式?

      誰能列出乘法算式?

     。ɡ蠋熢诤诎迳狭惺桨鍟。

      出示書中的思考題: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思考1和0的乘法算式的得數分別有什么規律?然后通過小組的合作,實踐、體驗,最后總結要點,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

      結論:1和任何數相乘,得數就是這個數。

      0和任何數相乘,得數都是0。

      三、鞏固練習。

      1、 提問

      (1)圖中一共有幾棵樹?你是怎么知道的?

      誰能列出加法算式?說的對嗎?為什么他說得對?

      誰能列出乘法算式?你為什么要這樣列算式?(學生說出乘法算式的意義)

     。2)樹上一共結了多少個果子?你是用什么辦法算出來的?

      什么方法數得快、算得快?

      請你在書上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讓學生比較數數的`方法、連加的方法、乘法哪種方法最快)

      2、 根據插圖,按順序回答。

     。1)吊椅上現在坐了幾個人?指名上黑板列出加法和減法算式。(學生說出乘法算式的意義)

     。2)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只要學生的問題符合題目內容,都要給予肯定。

      3、自主練習第4、5題。

      4、自我檢測:我學會了嗎?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五、布置作業。

      提前預習下一課。

      板書設計:

      1+1+1=3 13=3 0+0+0=0 03=0

      教學反思:

      學生能根據圖意列出加法算式并說出算式的意義,列出乘法算式,并能和加法算式進行聯系,學生在找0和1的乘法算式的規律時,很容易總結出規律,但在具體做題時個別學生還是把乘法和加法的結果搞錯,應讓學生多多練習,加以鞏固。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認識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3、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能力點:

      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點:

      使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各種尺子、硬幣、回形針、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媽媽需要買一截松緊帶,需要多長呢?老師量過了,和你們桌上的小棒一樣長,請每個小組選擇一種實物量一量。

      學生匯報量的結果。

      問:奇怪了,同樣長的松緊帶,可你們量出的結果怎么不一樣呢?

      師:如果我們要得到一個統一的結果,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認識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觀察,匯報。

      A、數,按順序讀一讀。問:最左端是幾?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線,有長有短,叫刻度線。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種常用的長度單位。

      一厘米有多長?(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間的`長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還有哪段是1厘米?你發現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用手比劃一下1厘米是多長。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2、認識幾厘米。

      師:我們知道1厘米有多長,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長?

      問:2個1厘米是幾厘米?4厘米里有幾個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嗎?

      3、用厘米量。

      舉起藍紙條,估計一下他大約是幾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書上。

      量松緊帶的長。

      三、拓展運用:

      1、判斷下面的量法對嗎?說明理由。

      (1)沒對準0刻度線的。

      (2)正確的。

      (3)不是從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斷了,看不到0刻度線,怎么辦?

      3、小組合作量指定物體長度。

      4、老師想量手腕一圈的長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嗎?(介紹各種尺子)

      5、選擇尺子和自己感興趣的物體量一量。

      課外搜集資料:你還知道哪些長度單位?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二年級11-13

    (必備)小學數學教案二年級01-19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經典】11-07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1-29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1-23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經典)06-28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推薦)11-22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6-20

    [實用]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01-20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薦】01-2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本啪视频在线观看精品综合 |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日本在线精品a首页正 | 色鬼7777在线观看 | 一本到国产在线精品国内 | 夜夜久久久精品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