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美術教案范文六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嘗試把自己喜歡的一個故事通過一個或多個畫面表現出來。
2、在描畫中,能運用合理的構圖、豐富的想象,把故事的內容表現得生動、有趣。
教學重難點:
故事的表現。構圖的合理性,畫面的生動性、趣味性。
教具學具:諺語故事、故事畫、繪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階段:
老師:請幾位同學講講自己熟悉的或自己喜歡的故事。(引出課題)故事畫
2、發展階段
(1)動畫片段欣賞:
(2)教學示范:老師講一個故事并出示本故事的.畫面。
(3)教材范例欣賞:欣賞同齡人的作品,有單幅畫、有組畫,題材較多。
三、學生作畫,教師輔導:學生可以選擇中國諺語故事,也可以選擇自己編故事或根據自己的經歷編一幅或一組故事畫。
表現方法:可先畫故事的主體再添畫背景,然后寫上故事的內容。
四、小結:表揚優秀作業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培養觀察能力
2.掌握繪畫的方法
重點:能把想到的職業表現出來
難點:能運用各種繪畫方法進行創作
教具:多媒體、范例
教學活動:
一、導人
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可少。既有各自的辛苦,也有各自的驕傲。
不同的職業,有各自的情趣。不同的職業,也有不同的特征和面貌。
二、出示范畫
老師在上的畫廊里看到許多特別的`畫面,大家跟隨我一起去看看吧。
觀察這些畫面,說一說這些畫面的色彩、構圖的獨到之處。
三、你都知道哪些職業?能說一說嗎?
四、如果讓你繪畫你會繪畫出什么樣的職業呢?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同學們是怎樣畫的?欣賞同學成功作品。
畫一個你最喜歡的職業吧。
作業設計
1、在討論中說說你知道哪些職業,描述你較熟悉的職業的特征,然后用線條和色彩畫出來。
教學隨筆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學生初步了解有關浮力的知識,并能根據身邊的廢舊材料進行有創意的設計,結合繪畫、粘貼、插接等不同造型手法,以及漂浮的科學道理,利用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實現自己的藝術創想。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啟發學生探究簡單的浮力知識,并能根據身邊的廢舊材料進行有創意的設計與制作。
教學難點:
在制作漂浮物時,創新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細。
三、課前準備:
各種材質的廢舊物品,如彩色紙、小木條、塑料瓶,鐵絲、剪刀、雙面膠、乳膠等。有關物體漂浮的小知識。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 游戲1:發給學生每人一支吸管,提出作業要求:你能想到幾種令吸管在水中漂浮起來的方法?
2、 游戲2:搶答——如果給你一把吸管,讓他們漂浮在水面上,設想一下都可能有哪些不同的造型?
二、思考反饋
1、 吸管為什么可以漂浮?(輕,中間有空氣,)。
2、 鐵很重,為什么輪船卻能漂浮海面上?(形狀的改變,空氣)
三、信息交流
組織學生進行信息交流
組織學生將課前搜集到的有趣的關于漂浮的資料在組際或班級中進行交流。
五、 合作探究
組織學生分組探究(材料:鐵、紙、不同造型的盒子、木片、泡沫、毛筆等。)
看一看:書中同學作品給了你哪些啟發?
試一試:運用折、剪、卷、組合等不同手段,你能用手邊的'材料組織什么樣的漂浮的造型?
講一講:你能設想一下它的功能及裝飾嗎?
六、 探索實踐
提出作業要求: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制作一個能浮在水面
上的新穎美觀的玩具。
七、 展示評價
利用水盆、魚缸等為學生營造一個新穎有趣的展評環境。
八、 課后拓展
九、教學反思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課題:變一變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分割組合的方法,產生變形的畫面效果。
2、指導學生初步掌握割紙、粘貼組合的技巧。
3、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安全使用美工刀)
教學重難點:
1、學習將圖片,切成長條后排列,產生變形的效果。
2、割紙、粘貼組合技巧的應用。
教具學具:圖片、美工刀、直尺、墊板、膠水、圖畫紙、卡紙、剪刀、鉛筆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引導階段
1、出現范例:兩張相同圖片,一張經過處理產生變形。
2、引導學生自學技法點擊:
利用教科書中的“技法點擊”培養學生自學意識。
3、請學生介紹操作方法。
板書:制作要點——分割:直線組合:直線等距
4、提出問題:還有其它的分割、組合的方法嗎?
5、教師根據學生的設想邊邊出示范例
制作要點:分割:直線、曲線……
組合:直線等距,直線不等距、曲線排列……
(二)發展階段
師:怎樣來實現我們的設想呢?
1、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操作難點和要點,講解演示操作的方法
分割:先用鉛筆畫出裁剪線。另曲線分割必須先用硬紙皮做一把特殊的`尺子,再畫線;用尺子對準線,左手壓實,右手持刀裁剪。(也可用剪刀剪出)
組合:在底紙上,標出粘貼的位置;將裁剪好的紙條,排列起來達到滿意的效果后,粘貼完成。
2、作業要求:把圖片切成長條排列粘貼,產生變形的效果。
A、使用工具刀注意安全。
B、要求切割平整、排列組合有新意。
三、學生作業,教師指導:
四、課后拓展:
1、將制作好的作品掛在自己的書桌上。
2、可用此法布置班級。
3、制作小書簽。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內容:第6課 靜物一家
教學目的:(1)初步了解靜物的分類、組合,及構圖中主次的基本關系知識,感受繪畫作品中的構圖的美。
(2)運用所學,以線描的形式表現身邊的靜物,初步做到有意識地運用構圖這一繪畫語言來傳遞情感關注與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課前活動布置
布置學生選擇2~3件日常生活用品,可以是自己、親人或朋友喜歡的物品。
二、交流、感受帶來的物品,了解靜物的含義,呈現課題
1.學生把帶來的物品集中放在小組的桌上。
2.分享、交流、感受帶來的物品。誰來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你帶的是什么?是什么樣子?為什么你很喜歡它呢?
(1)學生講述。
(2)小組內交流。
3.同學們帶來的物品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我們接觸的和必需的物品有許許多多,它們靜止不動、無聲無息,陪伴著我們學習、生活、成長。陪伴著我們度過了許多美好時光,這些物品就是靜物。
三、尋找生活中的靜物,在情境中喚起學生對靜物的情感
1.靜物是個大家族,現在我們一起去找一找這個家族的成員吧。以錄像或圖片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室內、室外的各類靜物。如:書房的、廚房的、客廳的、學校籃球場上的、路邊的……
2.(將圖片定格)看到這組靜物,你想起了什么呢?
3.老師出示幾個小主題,學生根據主題聯想相關的'物品。
四、靜物分類游戲“靜物找朋友”(情境設置思考感悟)
靜物家族的每個成員不是孤單的,它們都有自己的朋友。
1.老師在講臺上將自己帶來的物品中隨意拿出一件,讓學生根據其用途等特征在所有帶來的物品中找朋友。
2.小組內玩“靜物找朋友”游戲(學生將組內的物品初步分類)
3.小組間玩“靜物找朋友”游戲(各組間的物品相互交流補充)。
五、自主探究
每組的桌上都有分好類的物品,怎樣把這些無聲的靜物畫得有聲有色呢?
六、認知體會(情境設置思考感悟)
1.討論:前幾天,老師家茶幾上的一盆水仙開花了,我很喜歡,拍了幾張照片做個紀念,這是朋友用數碼相機拍的照片,請你們幫我一下,哪一張最合適并說說理由。出示幾張構圖不同、畫面主體物在不同位置的作品.
2.學生分析討論。
3.老師:一般來說,主要物品安排在畫面主要的、合適的位置,能
使畫面的主題突出;物品的擺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畫面更加生動、美觀。
七、(嘗試體驗深化認識)
1.教師用紙將講臺上已分好類的靜物剪成平面形的。
學生利用靜物的在黑板上進行嘗試擺放,要求體現主次關系,不同形式的擺放體現不同的個性、情感。體驗主次構圖關系給畫面帶來的美感。
2.各組同學合作,將本組桌上的物品按一定的主次關系合理美觀進行組合擺放,教師引導學生適當注意物品間的大小、疏密、前后的關系。在物品的組合擺放中思考相關的主題名稱。
3.師生,教師及時予以指導調整。
八、作品賞析
1.欣賞畫家作品中選擇了哪些物品?主要的物品是什么?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意。
2.欣賞學生的作品。
(1)歷屆學生的靜物畫作品。
(2)教材中的學生作品。
九、自主表現
作業要求:用線描的形式畫出本組桌上已分類、組合好的物品,注意物品的組合體現主次關系,構圖合理、美觀。
十、交流
1.小組內交流:相互欣賞同學間的線描作品,從構圖、線條表現的角度交流。
2.小組間的交流:從物品的組合擺放、線描作品的角度交流。
3.教師:學生的參與、交往狀況、小組合作及作品的表現等。
十一、課后延伸
嘗試找一找、看一看、畫一畫室外的靜物,品味活動中的另一番情趣。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學會用紙張,運用折、撕、貼的方法制作簡單雪花圖形。
2.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和認真細致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訓練學生的.造型能力。
—、組織課堂紀律。
二、談話導入。
1、談話:冬天里的雪花,你見過嗎?我省的閩西、閩北一帶冬天可見下雪,其他地方要想見到雪就難了。但小朋友在圖畫書里,電視上,一定見過飄飄揚揚的雪花。
2、下雪是一種帛然現象,即空氣中的小水氣,在高空遇冷便會凝結成小冰晶,許多小冰晶在空中相碰凝結成一朵朵小雪花,從天上落下,就是下雪了,冬天里的雪花是晶瑩美麗的,每一朵雪花都是一個有趣的圖案,既有規則,又好看。用一張白紙就能撕出小雪花來,你相信嗎?下面我們不妨來試一試。
3、制作步驟:選一張白紙,裁成正方形,先對折,然后再按教材右下圖中的虛線向內折兩次即可,在折好的紙上可先用鉛筆畫些凹凸的線條(曳口教材例圖所示),然后慢慢地用手指按線把它撕下來,撕完后把紙打開,就成了六角形的雪花。白紙對折后,也可按教材左下圖的圖示折三次撕紙的方法,這樣撕出的雪花圖形更飽滿,結構變化更多。
撕紙雪花完成后,可用深藍色彩紙襯底,使雪花更美,更白。也可以如教材所示,畫出一扇積雪的窗戶,涂上深藍色的背景,再把撕好的雪花貼在畫面,就成了一幅雪花飄飄的美景了。
三,巡回輔導。要由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既要照顧全班同學,又要注意對個別同學的幫助。
四,進行小結。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教案01-07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7-04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7-05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06-23
小學美術的教案07-22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7-18
小學的美術教案06-13
小學美術教案06-14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