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語文教案范文6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
2、默讀課文,學習關愛父母、關愛他人的好品質。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識字
1、預習出題:
指導學生課前預習生字。首先通過讀課文,勾生字、畫生詞、讀帶生字的句子來熟悉生字,再通過和熟字比較字形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來記憶生字,最后根據自己的理解,出一份有關字詞方面的試題。如:
⑴ 讀準字音方面,可以出給生字選擇讀音、判斷對錯或把音節補充完整的題目。
⑵ 認字方面,可以出詞語連線搭配的題:
阿姨 看玩具汽車 閃著 媽媽的`手
媽媽 售貨 搶著 說
小兵 買藥 拉著 光芒
⑶ 根據字形,可以出猜字謎的題:
總之,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相信他們,鼓勵他們,肯定他們。
2、交換做題:
出好題后,分成小組交換做題。
3、互評互改:
做完后,互相批改,再作出評價。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們,當你們面對自已想要的玩具時你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讀一個故事看看故事中的小男孩是如何做的。
二、讀中感悟
學生分成四大組,進行合作學習:
1、初讀感悟:
分小組自由默讀或朗讀,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互說感受,體會情感。
2、聽讀感悟:
學生組與組之間進行交流,說說讓你最感動的是什么。
3、質疑討論:
小組互相質疑,把最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寫下來。再通過讀解決問題。
⑴ 玩具柜臺前的孩子是個怎樣的孩子?說說你的理由。
⑵ 售貨員阿姨是個怎樣的人?
⑶ 說說讀了課文你想到了什么?
三、積累運用
1、詞語積累:
藥品 禮物 柜臺 玩具
富裕 專心 目不轉睛 興奮的光芒
2、你家有什么玩具?你能寫出他們的名稱嗎?
四、實踐活動
你準備怎樣做一個懂事的孩子?寫幾句自己的打算。
語文教案 篇2
一、課文簡說
文章描寫了一場扣人心弦的雜技表演。演雜技的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敗了,但他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一切重新開始;第二次,碗又掉下來了,少年又鎮定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向觀眾鞠了一躬;第三次,終于把碗穩住了,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總會產生一陣微微的激動……
文章描寫了頂碗少年三次表演的過程,緊緊圍繞表演的“驚心動魄”展開。
1、抓住少年表演時的動作、神情進行描寫,表現頂碗表演動作的高難度;
2、具體描寫了觀眾觀看表演時的反應,突出表演的扣人心弦;
3、采用了擬人的手法對“碗”進行描寫,不僅體現了表演的難度之大,還烘托了表演的緊張氣氛。作者主要抓住“少年、觀眾、碗”具體描寫,突出表現了雜技表演的緊張程度。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課文的表達順序;二是感悟“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養學生面對挫折應有的信心和勇氣;三是能結合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體會和感悟。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把握主要內容,弄清頂碗少年是怎樣面對失敗,堅持一次次表演,最后獲得成功的。難點是領悟作者看表演時受到的啟示。
二、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在輕松幽雅的樂曲聲里,只見他頭上頂著高高的一摞金邊紅花白瓷碗,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臥倒,忽而躍起……碗,在他的頭頂上搖搖晃晃,卻總是不掉下來。
這句話是對頂碗少年表演的具體描寫,在柔美的'樂曲聲烘托下,少年表演的柔美動作──“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與樂曲融為一體,體現了東方雜技的優美,給人以美的享受。“忽而臥倒,忽而躍起……”寫出了表演動作的變化,柔中有剛,省略號蘊含著表演動作的變化無窮。對碗的描寫襯托出了少年的表演技藝高超,同時也可以看出表演的難度很大。
②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著,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
這是對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敗時的表情、動作的描寫,表現出對觀眾的歉意和內疚,從“微笑”“不失風度”可以看出他對表演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
③臺上,頂碗少年呆呆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第二次失敗,使少年信心頓失,勇氣銳減。“呆呆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不知所措”這些描寫將少年此時的沮喪、尷尬刻畫得入木三分,躍然紙上。
④少年鎮靜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鞠了一躬。
經歷了兩次失敗,少年沒有被嚇倒。“鎮靜”表現出少年經受起了失敗的考驗,又重新開始第三次表演。
⑤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
這是作者看了表演發出的感嘆,也是文章的題眼所在。表達了作者對頂碗少年不畏艱難、不怕挫折、承受壓力、敢于拼搏的贊嘆。
⑥在以后的歲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
這句話與課文開頭的第一句相照應,突出這次雜技表演給作者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句末的省略號是作者從中受到的啟示,耐人尋味。
2、對詞語的理解。
不失風度:不喪失美好的舉止姿態。
驚心動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文中指頂碗少年的表演使作者受到很大震動,留下深刻感受。
附和:形容言語、動作追隨別人。文中用來形容在少年第二次表演失敗時,一些觀眾跟著別人起哄的表現。
陶醉:形容很得意沉浸在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文中形容觀眾沉浸在優美的雜技表演之中。
三、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語言。
2、弄清課文內容,了解課文的表達順序,懂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過對人物動作、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知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
四、教學建議
1、本文是略讀課文,要讓學生自主獨立地讀書,把握課文的梗概,了解課文的表達順序,感悟出“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2、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前面的連接語,明白本課的學習目標:
一是默讀課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
二是說說自己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么。圍繞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人生哲理。
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為什么說這場表演是“驚心動魄”“難度很大”的?指導學生重點理解3—7自然段,抓住人物動作、神態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如,描寫頂碗少年前兩次表演時的動作的語句,“在輕松幽雅的樂曲聲里……碗,在他的頭頂上搖搖晃晃,卻總是不掉下來”“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忽而臥倒,忽而躍起”“到最后關頭了,又是兩個人疊在一起……碗,又在他頭頂厲害地搖晃起來。……碗,又掉了下來”,從這些語句我們感受到這場雜技表演不僅精彩優美,而且表演難度很大。再如,描寫少年表演時神態的語句,“沒有慌亂,而且不失風度”“呆呆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可見他在第一次失敗后,還能保持鎮定,有重新表演的信心;但在第二次失敗后,他心情十分緊張,沒有了再次表演的勇氣。從對少年表演雜技的動作、神態描寫,體會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難度很大”的雜技表演。同時,還要從對觀眾的表情、言行的描寫,對“碗”的具體描寫,感受雜技表演的難度很大;從對老者神態、動作的描寫,體會老者對少年的寬容和鼓勵,正是這寬容和鼓勵,給了少年勇氣和力量,使表演獲得了成功。
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么?對這個問題要引導學生聯系第一自然段來理解,發表自己的見解。作者從頂碗少年的表演中獲得了人生的啟示──那就是面對挫折,我們要勇于拼搏,不要輕易放棄。
3.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作者從對自己人生經歷的總結下筆,采用回憶的方式描寫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以雜技表演的順序“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又失敗──第三次成功”為線索進行描寫,最后抒發內心的感嘆和激動。前后照應,首尾呼應,最后感悟出“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4.指導學生自主積累語言。“座無虛席”“驚慕”“目不轉睛”“不知所措”“驚心動魄”等詞語要在理解中積累,在習作中運用。
五、教學案例
1、讀“連接語”,明確學習任務
今天我們學習第4課《頂碗少年》,這是我國著名作家趙麗宏先生的作品。請同學們認真看看課文前面的“連接語”,看看我們可以怎樣來學習課文?
(一是默讀課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二是說說自己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么?)
2、默讀思考,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
①作者看到的是一場難度非常大的雜技表演。
看看課文哪些自然段是寫少年表演的過程的?(3—7自然段)
②自由朗讀3—7自然段,邊讀邊勾畫批注,想一想:為什么說這是一場難度非常大的雜技表演?也可以小組討論。
③全班交流。從少年兩次表演都失敗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難度很大,可以結合課文中的具體語句來體會。
④有感情地朗讀。從少年兩次表演的失敗中,我們感受到,作者看到的的確是一場難度非常大的雜技表演!帶著這樣的感受,朗讀3、4自然段。
3、作者看到的是一場體現老者的寬容和關愛的雜技表演。這可以從老者的神態和動作,從少年前后表現的變化兩個角度感受到。
①“一位矮小結實的白發老者從后臺走到燈光下……嘴里低聲說了一句什么。少年鎮靜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鞠了一躬。”從老者的神態和動作中可以體會到老者對少年的鼓勵和關愛。
②少年在第一次失敗后“沒有慌亂,而且不失風度”,可是第二次失敗后“呆呆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可見他第二次失敗后已經非常緊張,但當老者安慰他之后,他鎮定下來了,第三次表演獲得了成功,可見老者對他的關愛和鼓勵多么重要。
③引導想象:老者可能對頂碗少年低聲說了什么?體會到雖然我們不知道老者到底說了什么,但我們可以肯定,正是有了老者的寬容和鼓勵,才有少年最后的成功!
④帶著這樣的感受,朗讀描寫老者的片段。
4、作者看到的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略)
5、作者看到的是一場讓自己難以忘懷的雜技表演。(略)
六、感悟寫話,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么?
1、引導寫話。請同學們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想想你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內容寫下來。
2、寫話交流,體會“失敗乃成功之母”“成功來自拼搏”“寬容和關愛能夠幫助別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
3、小結:樸實的話語,表達了作者的心聲,也表達了我們的感受。看來這也是一場讓我們獲得人生啟示的雜技表演!
七、摘錄詞語
1、詞語積累。課文中有很多值得積累的詞語。請同學們把你覺得值得積累的詞語抄寫下來。
2、詞語推薦。推薦一個詞語和大家分享。
3、結束語。相信同學們會把這些詞語記在腦海里,運用在我們的習作中。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知識、能力、教法、德育滲透點)
知識與能力:
1、學會12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讓學生充分開發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去認真閱讀,感悟課文,體會暴風雨來臨產生的那種震撼人心的力量以及暴風雨過后,萬物爭榮的景象。
4、能用“如同”、“宛如”、“猶如”寫幾句話。
過程與方法:
默讀課文,繼續培養學生潛心默讀,邊讀邊畫,抓重點詞句理解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暴風雨的猛烈無情以及暴風雨過后的綺麗風光,從中領悟用法發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事物的道理,培養學生感受美、捕捉美,表達美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揣摩課文的表達順序,領悟觀察和描寫的方法,體會文中比喻、擬人等描寫方法的好處。
2、從課文中領悟用法發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事物的道理,培養學生感受美,捕捉美,表達美的能力。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掛圖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充分開發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去認真閱讀,感悟課文,體會暴風雨來臨產生的那種震撼人心的力量以及暴風雨過后,萬物爭榮的景象。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揣摩課文的表達順序,領悟觀察和描寫的方法,體會文中比喻、擬人等描寫方法的好處。
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理解課題
1、對于暴風雨,我們并不陌生。當你看到這個課題的時候,腦子里浮現出怎樣的畫面?請你結合你的經歷具體說一說。
課題中的哪個字最能體現暴風雨的特點?“暴”在這里是什么意思?(猛烈的、強大的、迅速的)
2、引導學生自由發言。
3、同學們描述的是我們身邊的暴風雨,那么地球那頭的暴風雨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意大利作家拉法埃萊筆下的那場暴風雨。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把生字在文中標出來,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思考:作者是怎樣描寫暴風雨的'?從哪些方面寫了暴風雨?
2、學生思考并回答。
三、劃分課文段落
第一部分(1-6)描寫暴風雨之夜的情景。
第二部分(7-11)描寫了雨后黎明的情景。
第三部分(12-13)表達了作者經歷暴風雨后的感悟。
四、學習第一部分
1、瀏覽第一部分,用一個字來概括暴風雨的特點?(目的是為了回扣課題,突出“暴”字。)
2、學生思考回答。
3、默讀思考: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暴風雨的狂暴的?請你把最能表現暴風雨狂暴的句子畫下來,并且把句子里最能突出暴風雨狂暴的詞語圈出來。
4、讓學生找出這些句子和詞語后,反復朗讀,邊讀邊想像畫面。
5、組織學生交流找到的句子,讓學生通過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6、如果你身處在這樣的電閃雷鳴、狂風暴雨之中,你會有怎樣的感受?作者又有怎樣的感受呢?
(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的情感變化:驚悸-激動人心)
7、學生練習朗讀這一部分
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的?(時間順序)
要求:讀出暴風雨的變化、讀出作者情感的變化。
五、朗讀成誦
讓學生熟讀第一部分,能熟讀成誦。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3、讀懂重點段落,領會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教學重點】
通過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我”感情的變化。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父親為什么一定要“我”把釣到的鱸魚放回湖里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質疑課題,整體感知
1、書寫課題,釋“啟示”。
2、自由讀,找出文中我獲得的'“啟示”。
3、讀“啟示”,初步感知釣魚這件事的“是”與“非”。
二、學習第2、3自然段
1、創設語言情境,引讀體會實踐難。
2、自由讀這段話,聯系上下文,抓重點詞句理解,和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匯報學習體會。
4、體會關鍵句,讀中理解:
指名讀、反復讀、齊讀。
(教師相機指導。)
三、學習第4~9自然段
1、出示插圖,創設情境,深入領悟實踐難。
(相機指導朗讀。)
2、質疑問難“父親為什么一定要把魚放回湖中?”
3、自由讀第4自然段,探究討論。
四、總結課文
理解父親的真正用意,初步領會啟示。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在自主探究學習中發現和應用加偏旁的識字方法,鞏固識字,積累詞匯。
2、通過口語交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聽說能力。
3、通過引導學生發現人類文明的事物與自然界事物在外形上的相似之處,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4、使學生樂于展示自己的作品以及收集到的資料,并善于學習別人好的地方。
教學重點:
發現加偏旁的識字方法、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難點:
口語交際
第一課時
一、設計理念:
這一課時包括我的發現和日積月累兩部分內容,知識豐富,形式多樣。教學時,我采用游戲的方式,帶領學生在語文樂園里逛迷宮、過字橋、練嘴皮、賞對聯,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樂學善思。
二、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去語文樂園里玩,大家覺得怎么樣?好!首先我們來逛迷宮。
(二)逛迷宮
1、尋找燕子和剪刀的相似之處。
用課件打出燕子以及其它的事物,并依次標上序號。讓學生自己觀察說出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并把燕子和剪刀用線連結起來。
2、尋找其它事物的相似之處。
(1)讓學生把對應事物的序號寫在紙上,比一比誰找的`又對又快。
(2)指名說出對應的事物。教師用電腦把對應的事物連起來。
(3)學生互相檢查結果,全做對的獎給一張小燕子模型。
(三)過字橋
同學們,迷宮逛好了嗎?下面我們過字橋了,你們準備好了嗎?好!下面我們就開始過字橋。
1、課件出示所有要認識的生字,請同學們讀認。
2、鼓勵能認識其中生字的同學讓其說說自己是如何認識這個字的。
3、學生自讀課本,看一看自己發現了什么?
4、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所得。
5、分男女生讀一讀。
6、以組進行活動:一人寫原字,一人加偏旁,一人加拼音,一人組詞。完成后與其他組交換檢查,看哪一個組做的又快又對,獲勝的組可以優先進行下一個游戲。
(四)練嘴皮
同學們,過字橋我們已經順利通過了,下面我們要練一練嘴皮,看一看你會不會說。
1、課件出示一幅美麗的春景圖以及填空練習題。
2、請同學們看圖填空,可以說出不同的答案,只要前后搭配合適就能得到鼓勵,說得好的要獎給課文中的對聯(上聯或下聯)。
(五)賞對聯
同學們,大家的口才都不錯。為了表揚同學們,我請大家欣賞對聯,好嗎?
1、自讀、同桌讀、分男女生讀、指名讀。
2、說一說自己知道的對聯知識。
3、教師小結對聯知識。
4、做找朋友游戲:請剛才拿到對聯的同學找到自己的同伴,大家讀一讀,看找對了沒有?
5、請大家說一說欣賞對聯的感受,趁機請同學們去搜集對聯,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寫下來,準備展示。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一
__________的春光
__________的陽光
__________的天空
__________的田野
__________的小溪
__________的枝條
第二課時
一、設計理念:
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是春天的發現。為了使學生言之有物,我準備帶領學生去春游,到美麗的大自然中去,說一說自己的發現,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二、教學流程:
(一)春游前奏
同學們,今天我們就要去春游了,去發現春天了。請大家睜大雙眼,把你看到的寫下來。休息時,我們要進行交流,看誰發現的多,看誰的發現新。返回時,我們就要請這些同學來做導游,給我們介紹美麗的春天。
(二)游中交際
1、教師邊走邊指導學生觀察的方法。
2、以組進行,交流自己觀察到的春天。
3、各組評選出優勝者,參加全班的交流。
4、評選小導游,返回時有幾名小導游輪流介紹沿途的景色。
(三)游后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用智慧的雙眼又發現了許許多多春天里美好的事物。課后,請同學們利用各種途徑,包括上網查尋,搜集有關春天的資料,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收集起來,準備參加展示會。
板書設計:
春天里的發現
細心觀察
暢所欲言
第三課時
一、設計理念:
本課時主要是通過辦展示臺,開展示會的形式,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展示自己的本領和學習收獲,使其產生成就感。
二、教學流程:
(一)上寬帶網
同學們,寬帶網是現代計算機與網絡傳輸技術的一個名詞。通過寬帶網,我們可以學到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今天,寬帶網給我們送來了什么禮物呢?請同學們看一看吧!
1、自讀寬帶網,指名分段讀,大家齊讀。
2、說一說自己從寬帶網上獲得的信息。
3、說一說自己還知道春天有哪些花。
4、展示自己上網查到的花的資料(如果學生沒有查到,教師給予補充)。
(二)展示自我
1、以學生的課桌為展示臺,展示學生的作品。
2、愿意當導游的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
3、愿意當游客的學生參觀別人的作品。
4、把學生的作品張貼在教室的展示臺里,供大家欣賞和學習。
板書設計:
展示臺
今天,我當家!
語文教案 篇6
課時目標:
1、緊扣“棘手”,通過重點詞句的理解感悟,體會兒童隊員關注弱勢群體的美好心靈。
2、補充課文空白,創設情境寫好對話。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體會隊員們對博萊克的尊重、關愛護。
教學難點:創設情景寫對話,寫出人物說話時的動作、神態或心理。
板書預設: 14、 檢閱
棘手 羨慕 心情
尊重、關愛 神態( ) 說
動作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目睹了波蘭國慶節那隆重的檢閱儀式。可是在這檢閱之前,一所學校的一些兒童隊員碰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板書:棘手)博萊克左腿截肢了,檢閱的時候該怎么辦呢?
二、抓住“棘手”,感悟美好心靈
1、請同學們打開課文第56頁,默讀第2—9段,想一想:從課文哪些詞句體會到這件事很棘手?找出有關句子,劃一劃。
2、交流點撥:說說你從哪些詞語或句子中體會到什么這件事很棘手。
▲誰都不愿意第一個開口。(師:的確是一件棘手的事!)
▲俱樂部里立刻鴉雀無聲了。(師:誰都不出聲,真是一件棘手的事!)
▲“勸他不去?要不把它放在隊尾?……怎么跟他說呢?”
(1)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段話,你發現了什么?
(2)這段話是他們的心理描寫。這一連5個問號寫出了孩子們怎樣的心理呢?自己讀一讀。
(3)創設情境,討論解讀:現在我們就是兒童隊員,博萊克就是我們班級中的一員。我們也一起來討論一下。兒童隊員們——準備好了嗎?(師問生答形式)
師大家為什么想勸他不去?擔心什么?
師:既然這樣,那就勸他別去?可以嗎?
這真是太為難了,可是,大家覺得無論怎樣也不能傷害博萊克,所以,最后決定讓——他去。
(4)朗讀:
師引范讀:可是讓他去,又該把他放在哪兒呢?要不把他放在隊尾?再不把他放藏在隊伍中間?可是跟他怎么說呢?誰去跟他說呢?真是太為難了!誰能通過自己的朗讀,把他們的為難表達出來呢?
(5):這件事情真是太棘手了,難怪當初大家商定這件事的時候,誰都不愿意——第一個開口;當一個隊員提出這件事的時候,俱樂部里頓時——鴉雀無聲。
3、抓住“羨慕”,體會兒童隊員的美好心靈
(1)這件棘手的事,后來是怎樣解決的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第7——9段。
(2)為什么要把他放在隊伍的第一排?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第7——8段,讀讀隊長和隊員的.話,想一想他們這樣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3)想讓大家羨慕我們什么呢?難道是羨慕我們隊有一個拄拐的兒童隊員嗎?依生說板書有關詞語。
4、你們說得真好!難怪在檢閱的時候觀眾們情不自禁地稱贊——這些小伙子真棒!(學生齊讀)讓我們也一起來夸一夸這些兒童隊員吧,(齊讀)。
三、創設情景,寫好人物對話
1、模擬情境,告訴消息。這樣棘手的事終于解決了,大家可高興了。現在讓我們也來當一回很棒的小伙子,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博萊克把!(層次要求:把話說清楚、說出神態)
2、師生合作表演:(老師演博萊克)
(1)明確要求:注意聽清我們的對話,觀察我們說話時的動作或神態,想想我們說話時的心情。
(2)師生情境表演。
3、請同學們把我們剛才我們表演的情景寫下來,能干的同學可以展開想象,把想象的情景寫下來。寫對話的時候盡量能用上提示語,把人物說話時的動作、神態或心理寫具體,能干的同學還可以用上三種對話形式。
4、學生想象寫話,師巡視指導。
5、點評,展示。
四、談話,升華主題
同學們,這節課你們真棒,不僅從文中讀懂了兒童隊員對博萊克的尊重、關愛,還寫出了大家對兒童隊員的幫助和鼓勵。
最后,老師送大家一句話:尊重、關愛我們身邊每一個人,你會發現周圍的一切都沐浴著愛與陽光!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繁星教案03-15
《語文天地》教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