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美術教案合集九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課劃劃印印小學美術教案一年級下:07課 劃劃印印融游戲、訓練、知識為一體。使兒童在輕松愉快的刻印活動中,通過認識、感受線條和色彩的組合獲得耐人尋味的形象,能使兒童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得到發展。 小學美術教案一年級下:07課 劃劃印印
劃劃印印課教學內容是版畫中的一種特有形式。讓兒童嘗試、體驗硬筆在紙板上刻劃后產生的痕跡,涂上顏色可以印制出美麗的畫面。
本課劃劃印印的圖例介紹了在不同紙板上刻劃后印制的畫面。由于紙板軟硬程度不同,刻劃時用力的輕重不同,刻痕的深淺也不一樣。印出的效果也就有區別,所以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兒童自己去體驗、感受,用正確的方法,使刻劃的痕跡更清楚,更具趣味性,使印制的圖形變化更豐富,以此調動兒童學習的積極性。印制時可讓兒童嘗試用多種顏色來印制畫面,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目標
刻劃變化有趣的圖形,培養想象能力和審美情趣。
掌握刻劃的.要領和印制的方法、步驟。
養成細心工作的習慣。
三、教學設計
本課教學中,教師要準備用不同紙板刻印的不同樣式的范圖,讓兒童了解各種紙板刻印的效果,并通過范刻、范印讓學生能熟練地運用基本方法刻印清晰有趣的畫面,使之在輕松愉快的操作中增長知識、發展能力。
教學過程的安排要注意各個教學環節的設置和處理及各個環節的銜接和過渡。通過觀察感受——嘗試體驗——分析比較——表現創造——自我評價,在活動中培養能力,增長知識。
本課教學可設計為一課時。教學以活動體驗的方式入手,用軟硬不同的紙讓兒童在上面刻劃,感受有什么區別,什么樣的紙容易刻劃出清楚明顯的痕跡,在實踐中找到合適的刻劃方法進行表現創造。
教學中,教師要對刻畫、印制的方法、步驟及涂色方法、要求做出正確引導,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活動中感受成功的快樂。印制時要求畫紙與紙板不能移動,以免印出的畫面出現重影。
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兒童用幾種顏料涂在一個版面上來印制,看畫面的色彩會有什么變化。使兒童的思維創造得到拓展。
作業評價:可以讓兒童從刻劃印制好的畫面談自己的感受,體會和想法。
作業要求:運用正確的方法,流暢的線條來刻劃、印制有趣的圖形,并給它取個題目。
四、教學建議
教學中,在刻畫線條時要提醒兒童將硬筆稍作傾斜,控制刻劃的力度,并提示學生可用多種線條來組合畫面。作業形式以表現創造為主較為適宜。
印制時,涂色不能太濕.以免印出的畫面模糊不清;也不能涂得太干,以免印得不清楚。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教師可以讓兒童通過重復涂色之后再印,直到印清楚為止。
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多媒體來輔助教學,運用展示平臺來演示方法步驟、評價學生作業。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 表現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用橡皮泥來表現生活中的事物。
2、在創作過程中強調發揚團結合作的精神。
3、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橡皮泥制作方法及其運用。
2、學習橡皮泥的色彩搭配。
教具學具:墊板、牙簽、彩泥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引導階段
1、作品展示
教師出示“橡皮泥姐姐”作品,啟發、提問學生并導入新課——“有趣的彩泥”。
師:“這個小姐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生:“橡皮泥做的。”
2、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這個“小姐姐”是教師特意用豐富多彩的橡皮泥作的,教師把她請來,除了讓你們欣賞橡皮泥姐姐的美麗外,還有一個目的,是要看看你們對橡皮泥的制作知識掌握了多少,看看像橡皮泥姐姐這樣貼出來的畫美不美。她準備教給大家一個新的橡皮泥制作方法—橡皮泥貼畫。待會橡皮泥姐姐還要給大家評評獎,同學們,你們說好不好?
二、講授新課
1、欣賞范作
師:在我們學習制作橡皮泥貼畫前先來欣賞幾幅貼畫作品。
出示范作,并結合課本的范作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欣賞。讓學生了解橡皮泥貼畫的材料特點,從構圖、用色、造型、內容讓學生了解每幅畫的特色。
引導學生討論、發言使學生在討論觀察中發現橡皮泥貼畫的技法——壓、割、戳等多種手法,以及如何使用色彩搭配,讓橡皮泥貼畫更豐富美麗。
2、教師示范制作并講解貼畫制作的步驟: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橡皮泥貼畫《小帆船》,并歸納出貼畫的步驟:
(1)橡皮泥貼畫的.構圖設計(以向日葵為例,指出構圖要考慮到畫面安排、作品大小。)
(2)橡皮泥貼畫的色彩搭配。
(3)橡皮泥貼畫的造型設計。
三、布置學生作業
要求學生用橡皮泥貼畫形式做出一幅自己喜歡的作品。
四、教師巡回指導,主要提示橡皮泥的制作技巧和色彩搭配,并提醒、幫助學生充實作品的內容。
五、教師組織學生和橡皮泥姐姐一起欣賞、評價作業,評評你覺得哪幅作品比較好?為什么?說說作品的優缺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六、教師小結:同學們這節課又學會了一種新的橡皮泥制作方法,做出了好多精美的橡皮泥作品,其實啊,橡皮泥的制作方法可不僅僅是這些,在平時你們可以自己動手制作去探索,你們就會覺得橡皮泥制作是一個非常精彩的世界。
七、布置學生收拾、整理教室衛生,美化環境。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通過大量資料的欣賞和同學們陶土仿制的親身體驗,更進一步感受非洲雕刻的風格,共享人類文明。非洲雕刻藝術既充滿了濃厚的原始情趣和特征,又具備現代氣息。它的夸張變形,簡潔概略,呈現出的節奏、韻律,與兒童作品中天真的想像非常相似,兒童在欣賞過程中產生強烈的視覺感受,情感獲得愉悅。課堂創設情境教學,更能加深同學們對非洲雕刻的印象和理解。
(二)教學目標
①更進一步感受和了解非洲雕刻。
②通過自身嘗試切實體會非洲雕刻的神秘、韻律和節奏力度。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師生共同收集有關非洲雕刻的資料圖片。
●學生準備黏土等造型材料。
(二)教學過程:
●導入:展示同學們黑人照片與非洲圖片相比較導入課程。
●啟發:非洲雕刻是生活文化的寫實反映,風格是粗獷、率真、概括、有力度、神秘、有韻律的。
●分組討論:說說非洲的人像有什么共同點?如何表現神秘與力度等特點?
●陶土仿制:用陶土仿制非洲雕刻,注意抓住非洲雕刻人物表情神秘,五官突出,動作有形式感等特征。
●根據對遙遠非洲的認識,同學們課前準備面具、頭飾等,模擬表演非洲生活片斷,加深同學們對非洲雕刻的.了解。
三、學習建議:
●是否積極參與欣賞評述活動,學習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探究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和內容特征,了解中外美術發展概況。
●能否用陶土等工具仿制非洲雕刻藝術,加深對非洲雕刻的親身感受。
●是否領悟到非洲雕刻的藝術魅力,提高拓寬了自身的審美經驗。
●能否運用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畫龍點睛》
教學目標:
1、能夠了解禮品包裝的形式及其作用。
2、能夠利用各種材料較巧妙地設計制作和結扎包裝作品。
3、對包裝設計活動感興趣,熱愛豐富多彩的生活。
教學重難點:包裝的設計、制作
教具準備:包裝紙、紙盒、絲帶、彩筆、剪刀、透明膠帶、廢舊材料、訂書器
教學過程:
一、引趣導入: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神秘的禮物,我想把它送給這節課表現最優秀的同學,為了讓這名同學收到禮物時更加開心,我想把它進行一下簡單的包裝。
二、探究新知:
1、滲透禮品包裝的.相關知識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老師這里有三張不同材質、不同顏色的包裝紙,如果這件禮物送給你的話,你會選擇哪一張呢?為什么?那么剩下的兩張你認為適合包裝什么禮物送給什么人呢?
2、演示包裝方法
教師利用實物投影演示包裝方法。
3、欣賞禮品包裝圖片
禮品的包裝和裝飾方法很多,下面我們就欣賞一組各具特色的禮品包裝圖片。
通過老師的示范和同學們的欣賞,相信同學們已經學會了包裝的方法,那么包裝什么禮物呢?母親節就要到了,媽媽平時為我們付出了很多辛苦,請每位同學為自己的媽媽寫幾句祝福語,裝進盒子里,作為禮物送給媽媽,同學們看大屏幕,展示教師制作的祝福語。
三、學生制作
溫馨提示:
1、用包裝紙給禮物鑲邊框。
2、用深色彩筆寫祝福語
3、把祝福語放到盒子里進行包裝
4、裝飾
四、展示評價:
說一說制作感受,對自己設計的包裝滿意嗎?為什么?其他同學對這件作品有什么想法?你喜歡哪個包裝作品?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五、送禮物
今天表現最優秀的同學是,現在我就把禮物送給他,在送他禮物之前,我要告訴同學們,接送禮物也有一定的禮儀,教師演示雙手送禮物,對方雙手接禮物,并表示感謝,教師送禮物。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小學美術教案-夢
一、 課前談話——每個人都會有夢想,有的夢十分有趣,離奇。你可以給大家談談自己一個有趣的夢嗎?(讓學生自由發言。)
二、 教師作“談夢”小結:
1、 為什么會做夢?“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2、 為何夢境離奇有趣?因為現實的與想象的,各種不相關的事物都可交織在一起之故。
3、 “夢” 既這樣力氣有趣,我們把它畫出來不是很有趣嗎?怎樣畫 “夢”呢?
三、 指導學生欣賞“夢”的作品表現方法。
1、 看課本中的范圖,畫面出現形象,是現實的或是理想的?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表現了什么樣的夢境。?
2、 出示童話故事圖片,學生觀看,除了理解圖片的中心內容外,著意指導學生有關不同空間,不同的事物的表現方法。
3、 小結;“夢境”怪誕、有趣、美好,每一個夢都是一件事,有一個中心,不很多不同的事物都可以同時出現。畫夢是沒有什么約束的',只要放膽的把自己夢見的東西畫出來就行了。
四、學生作畫,教師輔導:畫一副自己最喜歡的畫——“夢”。本節課先用鉛筆畫稿。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花的種類繁多,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為人們所喜愛。本課采用《美麗的花》為課題,其目的是通過觀察各種花卉的枝葉的組成規律,讓學生感受花卉在形狀、色彩上的自然美,再結合以前學習的知識(大小對比、前后遮擋等關系),用線條和色彩概括地表現植物的形象,并探究如何將廢舊材料制作成立體或半立體的作品。因此,教材的課文導語是“花兒五顏六色,姿態各異。有了它們,我們的生活更加美麗”。
本教材從“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角度提供了鋼筆線描作品《南美水仙》、寫意畫作品《新曙》和工筆畫作品《花卉》作為欣賞內容,讓學生對中國花鳥畫有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了解了繪畫表現方式的多樣性。所以,教材中提示“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表現出來的畫面效果是不一樣的”。在欣賞中國畫作品的同時,也讓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南美水仙》是一幅線描寫生作品,線條剛柔相濟,疏密有致,展現出了花瓣、花莖與枝葉的巧妙組合關系,是重點分析的對象;而后兩幅作品則引導學生在繪畫學習中,體會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方法。
本課啟發學生對花瓣、葉片的形狀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關系進行細致觀察,并采用寫生與創作的形式將其表現出來,旨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其善于發現大自然中的美,激發學生造型表現的興趣;使學生初步感受繪畫藝術的多種表達形式,從而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教學思路:
本課分為兩課時,采用“欣賞—觀察—寫生—創造”的策略進行教學活動。
第一課時:教師利用盆栽花卉作為觀察對象,引導學生按照由整體到局部的順序對花卉的形態特征進行觀察,并用基本形概括花、葉的形狀以及前后關系,充分了解花卉的結構。課堂上采用演示與視頻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學習線描寫生。
第二課時: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花卉的理解,將收集到的各種廢舊物品進行分析,選擇恰當的材料,通過剪、折、粘、插等制作方法進行再創造,制作出立體或半立體的花卉作品。
教學建議:
第一課時
(一)引導階段
課前分組,在每組的寫生臺上放置盆栽花卉。
1. 板書:花。
2.教師采用談話法,讓學生談談對花卉的.認識和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3.視頻欣賞不同形態、顏色各異的花卉。
小結:花能美化環境,給人們帶來愉悅的精神享受。教師完善課題:美麗的花。
(二)發展階段
1.教師引導學生欣賞與花相關的若干美術作品,讓學生理解同一題材有多種繪畫表現形式。如線造型是繪畫最基本的表現形式,板書——線描。
2.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盆栽花卉,分析花瓣、葉子的形狀和組合規律、枝干的穿插規律,結合演示法或利用視頻播放的形式讓學生掌握線描寫生的方法及要領。教師需特別強調觀察的整體性及用線的流暢性,在寫生過程中讓學生把握寫生對象的特征,有目的地進行取舍。
(三)實踐階段
1.作業要求:運用線描的方法對盆栽花卉進行寫生,描繪出花與葉的形態以及前后遮擋關系。
2.學生寫生,教師巡視指導。
3.指導要點
①用線流暢,一氣呵成。
②抓住花的整體形狀特征進行描繪,注意花與葉、葉與葉之間的前后遮擋關系以及枝杈的穿插關系等。
(四)展示與評價階段
1.展示學生作業。
2.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講出感受。
3.學生和教師點評,提出建議。
第二課時
(一)引導階段
展示學生上節課的優秀作業。總結:花卉不僅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美的情趣,也能為我們的美術創作帶來靈感。
(二)發展階段
1.教師:任何花卉都有獨特的外形特征,根據這些特征采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制作,可以創作出優秀的美術作品。
2.展示利用綜合材料制成的立體或半立體的作品。學生探究:作品美在哪里,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3.教師根據花的特點選擇相應的材料,演示制作的過程和方法。
(三)創作實踐
1.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合作,制作出立體或半立體的作品。
2.教師指導,提示學生安全使用工具。
(四)展示與講評階段
1.展示學生的作品,小組代表作簡要介紹。
2.學生和教師點評。
(五)拓展
展示“花卉”在藝術創作中的運用實例。
(六)收拾與整理階段
引導學生收拾、整理好制作工具和材料。
評價建議:
第一課時
1.學生能否做到對盆栽花卉進行仔細觀察,能否表現出花和葉子的形態特征及枝杈的穿插變化關系。學生能否運用線條對花的結構特點進行大膽概括。
2.學生能否在描繪的過程中做到用線干凈、流暢。
第二課時
1.學生能否積極地參與本課的教學活動。
2.學生能否與小組同學協作完成作品。
3.學生能否用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創作意圖和感受。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形、色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造精神。
二、教學目標
1、造型·與表現領域: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愿望。
2、設計·應用領域: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制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3、欣賞·評述領域: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4、綜合·探索領域:采用造型游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并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三、教材分析
1、教學重點:常用繪畫基礎知識和工藝設計制作基礎知識的理解與積累。
2、教學難點:輔助學生在已有知識上建立鏈接并拓展,達到理解與積累。
四、教學措施
1、認真鉆研教材,進一步領會課標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的教學計劃。
2、好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3、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小學美術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利用廢棄的紙盒,完成一件紙工作品。
2、鍛煉孩子們的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3、增強“變廢為寶”的思想,加強環保意識。
二、教學準備:
學生事先搜集各種廢棄的舊紙盒;剪刀、固體膠、彩紙、彩筆等。
三、教學過程:
引言: 在班級里你有好朋友嗎?
他有哪些特點能介紹給我們聽嗎?
想和馮老師成為好朋友嗎?
想和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一起嗎?
【八面來風】哇!你有這么多漂亮的'紙盒,是從哪里搜集來的?
(從生活中找素材)
【奇思妙想】大伙真棒!那你想這些紙盒有哪些用處呀? (從素材中找靈感)
【各顯神通】是啊!看我們想得多好!那么大家想把這些奇思妙想變成現實嗎?
好,在制作之前我想問大家兩個問題:
1、你是想獨個兒做還是和好朋友一起合作?
2、我們在制作過程中會用到哪些方法?
學生制作。 (在實踐中探索)
【錦上添花】給你的大作裝扮一下吧!使它變得更漂亮。
【爭奇斗艷】你把自己的大作給大伙介紹一下吧!
你最值得自豪的地方是什么? (在快樂中體驗)
結語:在今天這節美術課上,我覺得大家都挺棒的!平常在生活中這些不起眼的紙盒,通過我們的小手和大腦都變成了一件件有趣的工藝品。我們個個都是大師呀!馮老師現在在離開夏澤小學之前,想和小朋友們商量一件事:能不能把你們桌上、地上的小紙片送給我呀? (在自然中教育)
小學美術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著重介紹色彩知識。色彩知識在小學階段是一項系列知識,有三原色、三間色、復色、色相、對比色等等,這些都以原色為基礎。本課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學生了解原色之間相互混合,可以產生許多色彩變化,并學習應用,裝點我們的生活。從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研究能力,掌握一些色彩的基本知識。
教學目標:
1、認識三原色紅、黃、藍;三間色橙、綠、紫。
2、掌握用原色調配間色的技能。
3、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膽運用喜愛的色彩,培養運用色彩的能力。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認識三原色和三間色及其色彩特性。
難點:掌握原色與間色的色彩關系,學會用原色調和間色的調色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水粉顏料、毛筆、小水桶、最喜歡的色彩畫。
(教師)課件、顏色水、一次性杯子、顏料、色塊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引入:雨過天晴后,天空會出現一道美麗的彩虹。彩虹由幾種顏色組成?(紅橙黃綠青藍紫,出示相應的色卡。)
彩虹的形成原因:氣象學中的“光學現象”,陽光照射到半空中的雨點,光線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七彩光譜。(科學常識)
2、圖片對比:無色的世界與有色世界的對比(課件展示由無色到有色)
身邊處處有色彩,我們的生活更離不開色彩。
3、圖片展示:生活中色彩運用的圖片(美食、服飾、室內設計、文具等)
(二)講授新課
1、引入課題:我們生活在一個色彩的世界里。他們或熱情奔放,或含蓄典雅,在街頭、家庭、在人們的衣裝和生活用品上顯現,跟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使生活變得生動而多彩。
色彩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不同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色彩的三個基本要素。
(1)色相:
面對一籃新鮮的蔬菜,我們一定被他們美麗的色彩所吸引,這里都有些什么顏色呢?紅辣椒、綠生菜、紫茄子、橘黃的柿子椒??每種菜都有獨特的色彩面貌,我們稱這些色彩面貌為色相。
(2)明度:顏色還有深淺不同,如刻本2頁中草莓的紅色就有深淺的不同。我們稱這些深淺的程度為色彩的明度。亮色是高明度,暗色是低明度。這里所說的高與低是相比較而言的,不是絕對的。
(3)純度:色彩的純粹單一程度,即鮮艷程度,叫做色彩的純度。
女孩穿著白背心和玫瑰色短褲,老遠走來,鮮明的玫瑰色是很搶眼的,說明它的純度高。在色彩的家族里,三原色和間色是高純度的顏色,間色與其它色混合成的.復色,由于經過二次調和,純度就會降低。任何色彩加進黑色或灰色,純度就會降低。
(4)色彩的冷暖:色彩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冷暖的感覺。一切讓人看上去感覺或聯想到溫暖的顏色,如紅、黃、橘等色,都屬于暖色。讓人感覺或聯想到寒冷的顏色,如藍、青、紫等色,都屬于冷色。當然冷暖也是相比較而存在的,同樣是紅,加黃調配出的橘紅和加藍調配出的紫紅冷暖差別是非常明顯的。
2、色彩搭配表現心情感受:用不同的色彩搭配表現人的喜怒哀樂。
3、色彩搭配表現四季:用同一張場景的圖片,搭配不同的色彩,表現出一年四季不同的感覺。
4、色彩搭配知識:
(1)有秩序性的色彩排列在一起比較和諧,能形成不同的明暗層次。
(2)對比強烈的色彩搭配會讓人感到活潑、跳躍。
出示課本第24頁圖片欣賞并思考課本上的問題。
提示:靚麗的色彩表示開心、愉悅。
灰暗的色彩表示難受、郁悶。
(3)這兩組餐桌在色彩設計上有什么不同?你比較喜歡哪一組的色彩,為什么?
(4)分析一下左圖都有哪些顏色?明度、純度、冷暖的變化體現在什么地方?
(三)作業(男生和女生各自選做)
1、男生為男孩的校服和運動服進行色彩搭配并填色。
2、女生為女孩的校服和運動服進行色彩搭配并填色。
(四)作品展示
分男生、女生進行作品展示,以競賽的形式,評選出“最優秀的色彩搭配師”。
(五)思考
1、練一練:分析課本第25頁右圖上中生活用品中的色彩,哪個顏色比較暖,哪個顏色比較冷?
2、思考與討論:試舉例說說色彩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教案01-07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6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7-04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18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7-18
小學美術的教案07-22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06-23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23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