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美術教案匯編六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培養熱愛雕刻藝術的情感,以及創造力
2、學習泥柱雕刻知識
教學重點及難點:掌握泥柱雕刻的方法
電教、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片、投影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泥柱雕刻(一)
二、講授新課
1、說一說你知道的'雕刻(柱形雕刻)
(1)小組討論
(2)交流發言
2、欣賞范作
師:從原始人的圖騰柱開始,柱形雕刻就是各民族常見的裝飾藝術。
(1)裝飾大門的浮雕柱
(2)北美印第安人木屋上的圖騰柱
(3)公園里的卡通柱
(4)黎族的圖騰柱
(5)非洲古代木雕柱飾
(6)《彩陶器皿》畢加索
3、欣賞并討論例圖中的各類柱形雕刻作品,研究它們的表現形式,創作特色和不同風格。
(1)小組討論
(2)交流發言
4、學習制作泥柱雕刻
(1)用黏土做成空心或實心的泥柱
(2)例圖,在上面雕刻花紋和其他圖形,也可用泥條在泥柱上添加各種形象。
5、學生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可以小組進行合作
6、作業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一、組織教學:穩定同學情緒。
二、 引導階段:
1、啟發談話:
出示杯子,問:它是什么?用來做什么的?你喜歡哪個?為什么?
通過設計的杯子受到了同學們的喜歡,鼓勵同學設計來送給老師。
板書:杯子的設計
2、想更進一步的了解杯子,現在隨老師一起到博物館中欣賞一下不同時代的古董杯子。
3、課件出示:你最喜歡哪個杯子,為什么?(引導觀察花紋、色彩、造型、材質)
4、小結:這些古董杯子剛開始只是為了生活方便而設計,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的提高,對杯子的設計也越來越精美,充沛顯示出古人先進的設計水平。
5、現在我們每天都要用到杯子,誰來說說你都見過什么樣的杯子?
6、現在就隨老師一起開開眼,欣賞現代設計師們設計出的杯子作品。
7、課件出示各種杯子:你最喜歡哪個作品,并根據提示說說為什么? (師根據同學回答引導)
1)杯子的形狀,你有什么發現?
2)杯子的蓋子,你有什么發現?
3)杯子的把子,你有什么發現?
8、小結:這些杯子都很美觀,給人以美的享受。但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杯子,樣子一般,卻仍為許多人喜愛。
(課件 出示課本上的手指形異形杯,問這個杯子的.側面彎彎曲曲的,有什么作用?)
9、同學觀察書中的同學作品,說出自身喜歡的作品,并且說說理由。
小結:可以不同人的需要進行設計。
10、出示由生活中的常見物品聯想到的杯子圖。
閉上眼睛,想想你眼前浮現出來的東西,能聯想出杯子來嗎?或者你平時用杯子時有什么不方便的,可以趁現在表達出來。
二、同學作業。
我看大家都已經躍躍欲試了,那就動起手來設計一個造型獨特、功能方便的杯子吧。
提示設計步驟:設計外形-----涂上顏色-----寫上設計意圖。
三、 師生評價。
褒揚有創新的同學作業。
將作品粘于黑板之上,同學之間互相欣賞各自的杯子作品,并向同學介紹制作的杯子的特殊功能。并鼓勵同學寫上廣告詞加以宣傳。
四、拓展
同學們,我們的衣食住行,無一不與設計有關。瞧,小到一塊橡皮,大到園林景觀,建筑都滲透了設計師高超的設計水平。你們再找找,找找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像杯子這樣具有設計意識的?只要我們善于尋找、發現、欣賞、嘗試,相信未來在我們中間也會誕生水平高超的設計者。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一、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魔幻的顏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美術三年級上冊第一課的學習內容,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節課通過學習三原色的同時學生掌握原色與間色之間的關系,了解原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能運用原色和間色作畫;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力及對色彩的感知能力。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學會觀察色彩的變化,了解三原色、三間色知識。
過程與方法目標
運用三原色或用三原色調配的顏色作畫,加深對三原色、三間色的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色彩的魅力和變化,提高學生色彩感受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三原色知識,掌握三原色調色規律。
教學難點:理解三間色,能用三原色調配三間色并作畫。
二、學情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處于形象思維階段,他們都有著較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較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對于色彩的認識和藝術的感知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他們色彩表現方面的知識還比較缺乏;色彩感受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根據本課的特點,遵循 “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并結合新課改的要求,我準備采用的教法是啟發探究法、實驗法。啟發探究法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的意識。同時輔以試驗法,培養學生實際動手的能力。
四、學法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本課首先將采用學生觀察,直觀感受的學習方法,然后學生能自主探究,在試驗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加深對已學知識的理解。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上課之初,采用提問的`方式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用過水彩嗎?誰能說說水彩顏料有什么作用?水彩不但能幫我們畫畫,還能幫我們和更多的顏色交朋友呢!”
(二)新授:
1、認識三原色:
(1)、提出問題:“在這么多顏色中,什么樣的顏色稱為原色?”
(2)、觀看課件(一段擬人卡通動畫)后問:“看了動畫,知道幾種什么色在說話嗎?這三種色都說了句什么呢?”
(3)、得出定義:不能由別的顏色調合成的顏色是原色,紅、黃、藍不能由別的顏色調合成,那么,紅、黃、藍就是原色。
2、認識三間色:
(1)、觀看視頻,學生觀察三原色相加能否變化出別的顏色。
(2)、出示三色輪,引導學生分析三原色相加變化哪三種顏色:“色圈紅色和黃色重疊的部分是什么色?色圈黃色和藍色重疊的部分是什么色?色圈藍色和紅色重疊的部分是什么色?”。教師小結,用色塊表示:紅+黃=橙;黃+藍=綠;藍+紅=紫。
(3)、做實驗,進一步證實三個公式:
教師演示:為了證實三原色相加是否產生了橙、綠、紫,先從紅、黃兩杯色水中各倒一部分滲合,提問:“大家看看滲合后變成什么色?”
學生上臺繼續進行黃、藍相加,藍、紅相加,分別變為綠和紫的色水實驗。
教師小結:通過色水實驗,證實了這三個公式是正確的。說明了三原色相加會產生新的顏色橙、綠、紫。
(4)、得出定義:通過講解、實驗,發現這三間色里,不管哪種間色都是由兩種原色相加產生的,根據這點給間色下定義,先提問:“同學們知道間色是什么嗎?”然后教師總結間色定義:用兩種原色調合成的顏色叫間色。
(三)、練習:
用水彩畫材料,運用三原色和間色完成8開彩虹橋或七色花作品。
(四)、展示與講評:
練習完成后收集全班學生作業,從中選出三幅貼在黑板上,請學生自己來評價,畫面中的原色、間色在哪里。最后教師根據幾幅代表作品對整個學習進行總結評價。
(五)、小結:
用拓展思考的方式進行小結:用畫筆繪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覺,表達心情、天氣……
六、板書設計
本課將采用提綱式的板書設計,思路明確,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把握知識。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為學生學習色彩基礎知識,體驗色彩的表現力,并有目的地加以運用而設置的。在學習色彩畫中,除了色彩的冷暖外,認識色彩的對比,用強烈的對比色來表現生活,是小學生學習色彩畫需要解決的問題,孩子們喜愛用對比強烈的顏色來畫畫,有時畫的好,有時畫的不好。通過了解色彩的對比和欣賞和分析對比色,理性了解生活中色彩對比的運用效果,有利于學生從感性到理性去認知色彩,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色彩對比中的美感,從而培養學生對色彩熱愛的情感,提高繪畫興趣
學情分析
1、復習舊知識、導入出示冷暖對比色兩幅圖片,圍繞下面問題師生對話交流。請說說你對這兩幅畫的色彩感受。
2、組織學生用色彩推移排列成一個色環。
(課的開始以復習舊知識引入,引導學生回憶冷暖色的表現力,以鞏固所學過的色彩知識。讓學生總結冷暖色的特點,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過渡導入新知,并以排列色彩推移環來
3.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學習和運用色彩的對比知識,掌握對比技巧。
2、引導學生正確表達自己的色彩感覺,提高學生畫色彩畫的興趣。
3、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學習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強烈對比效果。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感受色彩對比的效果,培養學生對色彩美的表現力。
教學難點:
大膽運用色彩對比知識于創作之中。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舊知識、導入出示冷暖對比色兩幅圖片,圍繞下面問題師生對話交流。
1、請說說你對這兩幅畫的色彩感受。
2、組織學生用色彩推移排列成一個色環。
(課的`開始以復習舊知識引入,引導學生回憶冷暖色的表現力,以鞏固所學過的色彩知識。讓學生總結冷暖色的特點,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過渡導入新知,并以排列色彩推移環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新課
1、師引出對比色感念。
我們生活的環境里,因為有了鮮艷的色彩對比,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麗。今天我們來認識在色彩中對比最強烈、最鮮明的顏色。我們稱兩個相互作為補色的顏色為對比色。
2、師出示色彩的對比圖片。學生了解色彩知識,直觀感悟。
3、欣賞和分析
(1)、欣賞民間年畫,談一談運用了哪些對比色?說一說你有什么感受。
(2)、繪畫中色彩的運用(講解繪畫比對色彩的運用技巧)。
4、生活中色彩對比的運用
師出示課件:讓學生為小女孩配褲子、游艇上的救生圈。
運用對比色配色,說說自己的配色習慣?為什么要選擇強烈的色彩?
5、師生總結梳理
四、鞏固練習:
運用色彩的對比為一幅年畫配色。
五、展示與評價
作品展示,師生一起評價,評“個性鮮明、色彩運用合理、構思巧妙”之作。
六、收拾與整理(略)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一、教學目的:
以個人或小組的方式畫一幅登山游戲線路圖,在制作棋子,大家一起玩一玩。發展學生的創新。
二、教學難點、
重點:畫一幅登山線路的`游戲圖,進行登山游戲比賽活動。
三、教具準備:
范作、彩泥、彩色筆等。
四、學具準備:
彩色橡皮泥、彩筆。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知。
1、組織教學。
2、欣賞老師的制作的登山圖,請個別同學上臺和老師一起玩一玩。
3、揭示課題:登山游戲
(二)探索新知。
1、觀察書本的圖例,說說他們做的和老師有什么不同?
2、學生回憶,班級以前組織秋游登山活動,所走過的線路,或自己和父母出游所爬過的山,可以分為幾個停靠點和終點。
3、組織各小組討論,怎樣把登山線路圖繪制成一張登山地圖,制作初稿。
4、學生匯報討論的結果,進行交流。
5、教師結合學生的想法,提出幾點意見和看法。
6、師按照個別學生的想法和學生共同在黑板上繪制一張登山游戲圖,稍做示范。
(三)綜合實踐。
1、作業:學生分小組進行繪制一幅登山游戲線路圖,同時用彩泥制作下棋必需的棋子。
2、要求:路線清晰、構圖完整。
(四)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練習制作。
(五):
1、匯報游戲:學生以小組為主進行登山游戲玩一玩。
2、展示作品,交流。
3、師,布置下節課工具并要求同學好教室,做好保潔工作。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我設計的自行車》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我設計的自行車,是美術三年級上冊第十四課,屬于"設計·應用及造型·表現"領域,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課時:
2課時,第一課時認識自行車結構和功能并畫出圖片。第二課時根據所設計的圖案制作自行車。
教學目的:
1,通過對自行車結構,功能的初步認識,指導學生設計自行車的草圖。
2,培養學生富有創意的運用各種類型的材料,在創作中體驗設計自行車美感,在創作與探索中,捕捉創作靈感,逐步形成創造性的構思。
3,通過討論交流,相互啟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對自行車結構,功能的初步認識,指導學生設計自行車的草圖。
教學難點:
創造性的利用各種材料,設計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車。
教學學具:
師:各種自行車的圖片資料。
生:繪畫工具及一些吸管,廢光盤之類的材料。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二, 檢查用具
三,欣賞與探索:
1,展開作品: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 《我設計的.自行車》
這些自行車的共同點是什么?
請仔細觀察和思考:它們的基本形是什么樣?都有什么用?
生:思考,討論,回答。
師:及時鼓勵學生,并適時進行小結。(都有車頭—像T字—掌握方向,輪子—圓形—行走,坐墊—坐,腳踏板—引導輪子滾動)
2,再次欣賞中的自行車,進行討論,交流: 《我設計的自行車》(1) 請先知道的同學談談自己的發現。(這些自行車與剛才所看到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點)
(2) 其它同學可提出不同的意見。形成交流的課堂局面。
師:及時鼓勵學生,并適時進行小結。
四:授新
1,總結學生發言,并進行簡單范畫:
師:真好,通過小朋友們的觀察,大家發現了,不管什么樣的自行車都有個扶手,輪子,坐墊,腳踏板,可是它們的外型卻可以多種多樣的,只要美觀大方,好用就能讓大家喜歡。今天我想請小朋友們來當一回小小設計師,設計一輛多功能的自行車。
2,欣賞其他學生作品,開拓學生的思維。
師:在當一名小設計師前,我們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設計自己的自行車。瞧他們設計的自行車根據需要都做了不同的改變,還進行說明。
五,布置作業:
師:小朋友們,我們都知道自行車的基本構造,想不想馬上動手制作設計一輛嗎?拿出你們的畫筆,開動自己聰明的腦筋,畫出一輛和其他人不一樣的自行車。比一比誰的作品和別人不一樣,最有創意。
六,設計與制作:
學生動手制作,教師巡視輔導。
七,展示,評價,反思:
1,對臺上的作品進行評價。師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贊揚優點,提出建議。
2,如果再設計一次,你將在那些地方進行改進?
八,拓展:
今天我們初步學會設計自行車,下節課我們來動手制作自行車看看生活有哪些物品適合制作成一輛自行車,請大家開動腦筋準備一些材料。
第二課時
一, 組織教學
二, 復習導入授新:
1, 請同學們談談上節課所學的內容。說一說自行車的結構,組成部分。
2, 根據手中的材料說一說為什么選擇這些材料。并且談一談要怎么利用這些材料。
3, 欣賞課本范圖,討論制作步驟。
三, 作業要求:
小組合作,比一比哪一組制作的最好。
四,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五, 作業展評,讓學生參與評選,評一評:
1,哪一組制作的應用的最好。
2,好在哪里?
六,教育學生愛護環境衛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境的整潔。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教案01-07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6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10-08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07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5-29
小學美術教案06-14
小學美術的教案07-22
小學美術教案06-12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