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四年級數學教案>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2025-02-14 06:59:58 四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實用【1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實用【15篇】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明確可以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

      (2)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有關定向知識。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培養學生多種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學重點:

      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三、教學難點:

      對任意角度具體方向的準確描述。

      四、教學課時:

      1課時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主題圖

      六、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景

      1、出示情境圖。

      如果你是賽手,你將從大本營向什么方向行進?你是怎樣確定方向的?

      2、小組討論: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得到大致方向。

      ①訓練加方向標的意識:加個方向標有什么好處?

      ②突出以大本營為觀測點:為什么把方向標畫在大本營?

      (二)、探究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質疑:

      1、知道吐魯番在大本營的東北方向就可以出發了嗎?

      2、如果這時就出發可能會發生什么情況?

      小組討論:沿什么方向走就能保證賽手更準確、更快的找到目標:地。

      研究時,可以用上你手頭的工具。吐魯番在大本營東偏北30度

      練一練:你說我擺,為小動物安家。

      (課前剪好小圖片,課上動手操作。)

      例:我把熊貓的家安在偏,的方向上。

      例:我把熊貓的家安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熊貓擺在哪?

      討論:為什么猴子的家在西偏南30°,而小兔家在南偏西30°的方向?解決問題,尋找得出距離的方法。如果你的賽車每小時行進200千米,你要走幾小時能到達考察地?

      圖上沒有直接標距離,你有什么辦法解決它呢?

      仔細觀察地圖,你發現了什么?

      小組試一試解決。吐魯番在大本營東偏北30°。

      (三)、教學例1

      1出示例1.

      教師:東偏北是什么意思?東偏北30°表示什么?起點到終點的這一條線段表示什么?

      如果我這樣敘述:1號檢查站在北偏東60°,距離起點大約1千米的地方。那1號檢查站改畫在什么位置上?

      (讓學生發現這兩種說法所表達的意思是否一樣。)

      請你在這一副圖中標出一個2號檢查站:東偏南30°,大約走2千米。

      2號檢查站能不能換一個說法呢?(南偏東60°,大約走2千米)

      小結:我們可以根據題目提供的方向和距離這兩個條件來確定物體的位置。

      2完成第20頁“做一做”。

      (四)、練習:

      1、以雷達站為觀測點,填一填。

      護衛艦的位置是偏度,距離雷達站千米。

      巡洋艦的位置是偏度,距離雷達站千米。

      魚雷艇的位置是偏度,距離雷達站千米。

      2、以電視塔為觀測點,按要求填空。

      文化廣場在電視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體育場在電視塔東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館在電視塔東偏南60度的方向;動物園在電視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

      (五)、課后延伸

      游樂場要新建兩個游樂項目:一個在觀覽車西偏北40o方向上,約200米處新添一個“登月艙”,另一個“天外來客”在觀覽車南偏東20o方向上,約150米處。請你在平面圖上標出這個新項目標:位置。

      (六)全課總結

      (七)作業布置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與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估算、筆算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通過整理和復習,培養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能選擇合適的算法進行計算,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自覺整理數學知識的習慣和能力。

      3.進一步發展學生綜合應用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乘法口算、估算和筆算等計算方法的'聯系,并能根據具體情境選擇合適的算法進行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一、梳理知識,溝通聯系

      1.教師: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小組內說一說。

      學生分組交流,完成后全班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逐步形成如下板書:

      2.結合以上知識整理,邊整理知識,邊完成數學書88頁1-4題。(課件依次出示以下各題及答案)

      (1)出示教科書第88頁第1題。

      抽學生口答,并要求說出算法。最后讓學生說說怎樣口算最簡便,引導學生說出:整百數乘整十數,只把0前面的數相乘,再看因數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課件顯示)

      (2)出示教科書第88頁第2題。

      指名學生口答,并說出估算方法,教師用課件顯示相應內容。最后讓學生說說三位數乘兩位數怎樣估算。(學生回答后,課件顯示。)

      (3)完成教科書第88頁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可指名上臺板演),課件顯示答案,學生核對,并讓學生說說每個題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學生匯報后,課件顯示計算方法)

      (4)完成教科書第88頁第4題。

      先分別讓活到說說解題思路(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顯示相應內容),再列式計算并匯報,教師板書。計算時注意提醒學生怎樣算簡便。

      二、基本練習,鞏固提高

      1.完成教科書第89頁第1、2題。(課件出示題目及答案)

      學生獨立口算,集體評議。第2題完成后,讓學生說說積的變化規律。(課件顯示規律)

      2.完成教科書第89頁第4題。(課件出示題目)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集體交流。

      教師:你是怎樣估算他們大約走了多少米的?

      學生1:我把187看成200,32看成30,由此得出他們大約走了6000m。

      學生2:我把187看成200,32不變,由此得出他們大約走了6400m。

      學生3:我把187看成190,32看成30,由此得出他們大約走了5700m。

      (課件展示以上三種估算方法。)

      3.完成教科書第89頁第5題。(課件出示題目及估算方法)

      學生估算:24×365,可以把24看成20,365看成360,350或400都可以。

      三、拓展練習,促進發展

      課件出示教科書第90頁的思考題。

      教師:請認真看圖、審題,說一說從題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你覺得運費的多少會與哪些因素有關?

      學生1:運費少和路程有關。

      學生2:運費少還和運的質量有關。(課件顯示:與運費少相關的因素)

      教師:分組討論一下,往哪些倉庫運費用會少一些?為什么?

      學生分小組討論、分析,完成后指名匯報。

      學生:如果把糧食運往3號和4號倉庫,則運量大,費用肯定多。所以應把糧食往1號或2號倉庫運輸費用會少些。(課件顯示)

      教師:看來只要計算出運往1號倉庫和2號倉庫的總運量,就可以比較出誰了運費更少。怎樣計算總運量呢?

      學生:運輸量可以用“運輸噸數×路程”來計算。(如期學生不能說出,則由教師告知學生。)(課件顯示)

      教師:現在請同學們按這種方法在練習本上列式計算并比較。

      學生獨立計算后匯報。

      學生1:如果運到1號倉庫,總運量是40×10+30×20+20×30=1600

      學生2:如果運到2號倉庫,總運量是50×10+30×10+20×20=1200。所以運往2號倉庫運費最少。

      四、全課小結

      教師:通過今天的整理和復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五、布置作業

      數學書89頁3題,90頁6、7、8題。

      六、課外閱讀

      數學書91-92頁:你知道嗎?——奇妙的乘法。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3~27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簡單了解計算工具的發展,包括結繩計事等遠古計數方法、算籌的簡單知識、傳統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器、和現代計算機的發展史。

      2、展示人類偉大的創造過程和聰明才智,體會到人們為了方便在計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使學生經歷認識和使用計算工具的過程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認識算盤,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努力,激發愛國感情。

      教學重點:

      利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正確使用存儲運算鍵。

      教學準備:

      算盤、多媒體課件、算籌、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同學們都知道,數學總是離不開計算。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計算工具。板書課題:計算工具的認識。

      二、新授

      (一)、出示學習目標

      學生齊讀學習目標,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二)、自主探究

      你都知道哪些計算的工具?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介紹?

      生可能會答:計算器、算盤……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的情況有重點的請學生介紹如繩結、算籌等使用的方法,從而進一步使學生體會計算工具發展的過程。

      1、遠古計數:

      看來同學們的知識都非常豐富,但有關計算工具的知識還遠不止這些,計算工具從古到今,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過程。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采集果實的勞動中,產生了計數的需要。人們就用什么來計數?(板書:遠古計數)

      生回憶:手指、石子、結繩或在木棒上刻痕來計數。

      2、算籌:

      (1)遠古的用實物記數、刻道記數、結繩記數的方法只能計數,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計數級是什么事情,人們開始想一些新的辦法來計數。這就出現了這樣一種計數方法——算籌。(出示課件)

      (板書:算籌)

      介紹算籌:我國古代人用算籌表示數和計算。算籌是用木棍或竹子制成。在屏幕上展示。算籌是如何用來計數的。與遠古計數方法相比它的優點就是有數位,哪一位表示幾就用小棍來表示。一個豎棍就是1,二個就是2,五個就用一個橫棍來表示……空格表示零。

      課件出示:算籌表示多位數。

      (2)你知道這些用算籌表示的數分別是多少嗎?

      課件出示題目。

      3、算盤:

      (1)后來我國勞動人民創造了算盤作為計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盤已經在我國廣泛使用。出示老式算盤實物。

      展示算盤: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下面每顆珠子表示1。一檔共表示多少?表示15。因為我國古代是15進制。現在是滿十進一。所以算盤后來游船到日本、朝鮮等國。進行了改進。

      (2)出示新式算盤。上面是1顆珠子。一檔表示多少?一檔表示10。它的特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特別實用。他計算數目較大和數目較多的'加減法,更為簡便。

      (3)課件出示由老式算盤衍生出的形態各異的算盤。

      4、計算器:

      現在,算盤因為笨重、不方便攜帶,逐漸被更輕便的計算工具所取代。

      我們現在最常用的計算工具是哪一個?

      你在哪里見過計算器?

      同學們可以互相看一看,你們的計算器各部相同?因為根據各種不同的需要,所以有科學專用的計算器,有最簡潔的計算器……但他們的功能都大致相同。

      5、電子計算機:

      (1).隨著時間的發展,科技又向前推進,人們又發明了什么?

      出示課件: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

      師: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計算工具會更加先進。就等著在座的各位,你們這一代人去實現。

      (2)現在人們人手一部的手機,也具備了微電腦的功能。

      6.簡單認識計算器比較重要的按鍵的名稱和作用。、

      (三)、計算器的應用

      1、學生自學教材26頁的例題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方法。

      3、小組匯報,全班交流并說說你找到了什么規律?

      (四)、鞏固練習

      1、早在14世紀,中國就發明了()。

      2、老式算盤上方有()顆珠子,每顆珠子表示(),下方有()顆珠子,每顆珠子表示()。

      3、新式算盤上方每顆珠子表示(),下方每顆珠子表示()。

      4、我見過的計算機工具有()、()和()。

      5、教材第26頁的做一做

      三、本課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想說的嗎?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計算工具,你還想了解哪些有關的知識?

      作業設計:練習冊

      板書設計:

      計算工具的認識

      1.遠古計數:用實物記數、刻道記數、結繩記數

      2.籌算

      3.算盤

      4.計算器:

      5.計算機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生動的情境——“小數點搬家”這一童話故事,使學生探索出小數點向左、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2、能靈活運用探索出的規律。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和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探索、概括出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學具:

      數字卡片。

      一、導入課題:

      我們已經了解了一些有關小數的知識。小數中一個最重要的符號是什么?(板書:。)今天,我把這位客人請進了課堂,看看它會給我們帶來什么?

      小數點可真是個調皮的小家伙,它告訴同學們,今天,小數點要搬家了,這是怎么回事了,同學們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課件播放童話故事)

      二、童話激趣,發現變化。

      1、動畫:

      2、(flash動畫)小數點來到森林里玩,看見山羊開了一家快餐店,山羊愁眉苦臉地坐在窗前。小數點看見快餐店門前的價格牌(¥288),上面有它的好朋友數字,就跳了上去(¥288。)過了一會兒,小數點覺得很奇怪“沒有顧客?為什么會這樣呢?”小數點想了想,說:“我要搬家了!”于是小數點搬到了8和8的中間(¥28。8)。這時就有一些動物來快餐店了。

      師:為什么會這樣呢?(價格便宜了。)

      3、(flash動畫)小數點笑著地說:“看來我搬家很值得,那我再搬一次吧!”(¥2。88)。不多久,山羊的快餐店生意好極了。小數點開心極了,想著“我真是個天才!”

      師:山羊的快餐店,原來是一個客人都沒有,可是現在生意興隆。這又是為什么呢?你能再用一句話來說一說嗎?(生說)

      那么從原來的288到28。8再到現在的2。88又是怎樣變化的呢?你能用一個算式表示嗎?(生說)

      假如小數點再往左搬一次家成為0。288,與原來的288相比發生了什么變化?(生說)

      這些變化是不是有一定的規律呢?請同學們在組內探討。

      4、小組匯報:

      匯報交流,在得出大致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的基礎上,老師總結一下。

      5、是不是對所有的數都適用呢,我們能想法驗證嗎?小組交流

      來了這么多客人,山羊真開心呀,可月底一算,虧本了,熱心的小數點知道自己闖禍了,趕緊往右搬,根據剛才的故事,你能猜出小數點右移的變化規律嗎?你來驗證想法嚴整自己的猜測。

      小結:現在我們又知道了小數點右移,原來的數就會擴大。(板書:右移擴大)

      小數點這樣跳來跳去,嚴重的影響了山羊的生意,我們把它放在一個合適的地方。(結合生活實際,數學與生活相結合)

      通過剛才小數點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數點移動引起數的大小的變化規律,小數點真是個神奇的.小家伙,這個規律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以“神奇的小數點”或“小數點的自述”說一說。(通過學生構思數學作文,整理變化規律)

      三、初步應用。

      你想試試嗎?(游戲)

      拿出你的數字卡片,擺一個的三位小數(9。879)擴大10倍,100倍1000倍。1000倍(引導學生在缺的數位上補0)

      擺一個最小的兩位小數(0。12)縮小10倍。20倍(學具袋里的0不夠用,引導學生幾人合作,共同完成)

      四、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1、我做小法官

      (1)0。8的小數點向右移動3位,原數就縮小了1000倍()

      (2)3。69擴大2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

      (3)把23。05的小數點向左移動5位后,再向右移動三位,這個數就變成了230。5

      (4)去掉1。04的小數點,這個數就擴大100倍()

      2、下面的數與0。285比,擴大或縮小了多少倍。

      3、小花貓要去水果店買水果,可不會做題,過不了河,你能幫助它嗎?

      4、小花貓說謝謝,可到了水果店一看,水果店的標價有點奇怪?你都知道這是多少錢嗎?你能找出最貴的兩種水果嗎?

      五。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5

      一、 教學目標:

      1、 熟練掌握一、二級運算單列式從左到右的運算順序。

      2、 培養學生列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感受教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二、 教學重點、難點:

      1、 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2、 發現并總結概括出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

      三、 教具、學具準備:

      主題圖、練習本

      四、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冬天你最喜歡什么運動?(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認識有關滑冰場情況。(出示“冰雪天地”主題圖)讓學生認真觀察圖。

      根據主題圖和提示提出問題。

      1、 肯定學生的積極表現,引導學生回顧和本節內容相關的舊知識。

      2、 出示信息,多媒體展示問題。

      (二) 結合情境,探究新知。

      (1)天山滑雪場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離去,又有85人到來,現在有多少人在滑雪?

      A:師:根據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場一共有多少人?

      師:你能有什么解決辦法?

      師:引導學生交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

      B: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鼓勵學生獨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師生共同總結。

      C:表揚表現積極的學生,多媒體展示問題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這樣計算,6天預計接待多少人?

      D:請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然后相互討論。

      E:強調算式的多樣化,幫助學生理解。例如:問題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總共接待的人數,再乘以6表示6天總共接待的'人數,他們的現實意義是相同的,所以兩種算法都是正確的。

      3、 結運算規律,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4、 請學生做書中的小練習。

      (三) 總結與反思,布置思考題

      1、 檢查學生練習情況,請同學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教師再做適當補充。

      2、 教師進一步強調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請學生反思自己本節課的學習情況,并談談收獲和體會。

      3、 布置思考題及課后作業。

      思考題:

      如果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法,應如何計算?

      課后作業:

      練習一第1、2、5題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能繪制平面示意圖,通過制作平面圖的過程,使學生知道如何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位置。

      2、通過繪制平面圖,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3、通過解決問題,使學生體會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和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合作繪圖、練習鞏固

      目標:是通過看圖回答問題,復習、鞏固有關圖上方向、角度、距離等知識,為下面自己繪制平面圖作準備。

      (1)停車場在廣場的方向,距離大約是米。小紅家在廣場的偏方向,距離大約是米。

      (2)地鐵站在廣場東偏南45度方向,距離廣場100米。你能在圖上標出地鐵站的位置嗎?并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1、出示學校的錄相或圖片

      問:學校中有哪些建筑?現在有一些數據,能根據這些數據將這些建筑物在平面圖上標出來嗎?出示數據:教學樓在校門的.正北方向150米處。圖書館在校門的北偏東35度方向150米處。體育館在校門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處。活動角在校門的東偏北15度方向50米處。

      2、小組討論:你們打算怎么完成任務?有什么問題要解決嗎?

      3、小組匯報完成平面圖繪制的計劃,教師進行梳理:

      (1)繪制平面圖的方法:

      先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再確定各建筑物的距離。如果學生沒有說道,老師可以進行引導:你們打算怎樣在圖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從而幫助學生確定比例尺,和圖上距離。

      (2)小組合作完成,可以怎樣分工,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務。

      4、小組活動,繪制平面圖。

      5、展示各組繪制的平面圖,集體進行評議。

      (1)評價繪制的正確性,如果平面圖有問題,說一說問題是什么,應該怎樣確定位置。

      訂正后交流:你們組認為在確定這點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么?怎樣確定?

      教師小結:繪制平面圖時,一般先確定角度,再確定圖上的距離。

      (2)比較各個平面圖,為什么有的圖大,有的圖小?

      小結: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圖的大小也不同。練習:1、完成書上習題21頁3、4題并訂正。

      二、在紙上設計小區,并說明各個建建筑的位置。

      老師提供給學生一些建筑物的圖片:如醫院、學校、商店、銀行、郵局、藥店等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7

      教學內容:

      課本22頁例3和做一做及練習四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學會以不同的地點為觀測點判斷方向。

      2、在學生學會確定任意方向的基礎上,使學生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3、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

      重點難點: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教學用具:

      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生成問題

      1、師:老師站在大家的正東方向上,那么你們站在老師的什么方向上呢?(西方)對,我們的位置關系是相對的。

      2、分別指兩名學生,讓大家根據方向說一說他們的位置關系。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先弄清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再根據兩名學生的位置分別說一說誰站在誰的方向上,使學生初步理解位置的相對關系。)

      3、師:今天我們就來繼續研究兩個物體位置的相對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對上兩節課學習內容有一個大體的回顧,為本節課新知識的學習做準備。)

      二、探索交流 解決問題

      1、出示教材第22頁例3主題圖。

      (1)讓生觀察地圖

      師:北京和上海兩地相距大約 1000千米,說一說,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①組織學生用直尺,量角器測量出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 ②討論:上海在北京的南偏東30℃方向上,那么北京在上海的什么位置呢?

      組織學生觀察上圖,在小組中討論,然后交流說一說。

      出示提示

      1.確定以誰為觀測點,并建立方向標。

      2.用語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體位置。

      討論后每組選出一名同學在班內匯報。

      生匯報。

      可能會說出:北京在上海的`西偏北60℃方向上或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

      師對照圖示指一指,肯定兩種說法都是正確的。

      師小結:以北京為觀測點,上海在北京的南偏東約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為觀測點,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觀測點不同,物體的相對位置就會發生變化。這就是今天這節課學習的內容。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8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八冊第43頁例3。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一個數除以兩個數的幾種常用算法,并能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使計算計算簡便。

      2、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探索、研究數學的意識與能力。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在理解一個數連續減去或除以兩個數,可以減去兩個數的和或除以兩個數的積的知識基礎上,自己探索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可以改為除以兩個數的積。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我們學過哪些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怎樣用字母表示?

      2、簡算。

      155+264+3625×5×4(20+18)×1583×115+115×17

      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評講時讓學生說說各運用了哪些運算定律。

      3、簡算。

      20xx-368-1321814-378-422

      小結: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減去兩個數的和。

      二、新授。

      1、教學例3

      (1)出示例題:一共有25個小組,每個小組種了5棵樹苗。購買樹苗花了1250元,每棵樹苗多少錢?

      (2)學生分析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想一想怎樣列式?

      (3)學生列式:(要求學生說出每一種列式的`理由)

      第一種:1250÷25÷5

      提問:1250÷25表示什么?(每個小組購買樹苗花了多少錢)50÷5又表示什么?(每棵樹苗多少錢)

      第二種:1250÷(25×5)

      提問:25×5表示什么?(25個小組一共種了多少棵樹苗)1250÷125又表示會么?(每棵樹苗多少錢)

      (4)談話:這兩種列式都表示每棵樹苗多少錢,那么這兩個算式有什么關系?

      1250÷25÷5=1250÷(25×5)

      (5)想一想: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我們可以怎樣算?學生分組討論。

      (一種:同級運算可以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另一種: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等于這個數除以這兩個數的和。)

      (6)談話:上面的連除算式怎樣用字母表示?a÷b÷c=a÷(b×c)

      (7)你還能舉幾個例子嗎?

      2、練習

      (1)完成課本第43頁的做一做第1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教師講評時指名說說這題是根據什么進行簡便計算的。

      (2)完成課本第43頁的做一做第2題。

      學生自己分析題目,然后列式計算。

      三、課堂小結。

      四、作業:補充習題。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9

      課題:

      大數的改寫

      教學內容:

      大數的改寫課本第14——15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掌握將整萬的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的方法,能正確的改寫整萬的數。

      2、掌握將非整萬的數用”四舍五入”法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近似數的方法。能爭取地”略寫”非整萬的數。

      3、理解,掌握”四舍五入”的含義,并能正確運用。

      4、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強學生的科普知識,擴大學生的視野。

      教學難點:

      將非整萬的.數用”四舍五入”法改寫成以”萬”做范圍的近似數。

      教學重點:

      大數的”改寫”和”略寫”

      教學媒體: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用幻燈出示下面土模。

      1、寫出下面各數

      一百二十萬二千三百寫作:

      二百零四萬五千寫作

      三千零二十萬零六百八十寫作

      五千八百萬零七百噸寫作

      三百六十四萬八千個寫作

      寫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然后幻燈補充正確寫數。

      2、讀一讀下面各數。

      2000000讀作

      3500000讀作

      10200000讀作

      86000000讀作

      學生讀數完成后,教師板書補充讀數。

      二、講授新課

      1、教學例5

      (1)出示掛圖或電腦課件展示人體血液的構造,介紹紅細胞,白細胞的作用。如圖:

      說明在一滴血液中含有多大數目的紅細胞和白細胞,教師出示板書。

      一小滴血液含有:

      紅細胞:5000000個

      白細胞:10000個

      (2)讓學生讀一讀這兩個數。再看看這兩個數有什么特點。

      學生交流后,教師說明:這兩個數都是整萬的數。什么是整萬的數呢?

      像20000 350000 1000000 1020000……都是整萬的數。

      像20035 356000 1000005 1025600……都是非整萬的數。

      (學生明確了整萬數與非整萬數后,不僅對改寫以”萬”坐單位的數有幫助而且對將非整萬數”四舍五入”到以”萬”作單位的近似數做了鋪墊。)

      (3)明確告訴學生:在生產,生活中人們為了方便讀寫,常常將萬位后面的4個0省略掉,換成一個”萬”字來代替數末尾的4個0,這樣就把整萬的數改寫成了以”萬”作單位的數。

      (4)改寫。

      板書出示:500┆0000個=500萬個

      強調:把個級的4個0省略掉,在500后面寫上個”萬”字。這樣照樣讀作:五百萬個。

      想一想:10000個=1萬個。

      先讓學生來說,然后教師添上板書”1”

      (5)即時嘗試把下面的數改成用”萬”作單位的數。180000 300000 18000000

      學生獨立改成。老師巡視,觀察學生是否記住寫”萬”字,并當作要點進行強調。

      2、教學例6

      (1)投影展示太陽和地球圖,讓學生觀察,收集信息,了解太陽和地球的大小關系。

      (2)讓學生讀出太陽和地球的直徑分別是多少。并說一說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的多少陪。這時學生感到直接說出這兩個大數之間的陪數關系比較困難。

      (3)啟發學生想到:用”萬”作單位的數進行比較會比較方便。

      (4)觀察這兩個數有什么特征?怎樣把這兩個數改為整萬的數?

      (5)介紹”四舍五入”法及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將非整萬的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

      ①找準萬位上的數。板書:12756

      ②看萬位右邊第一位上的數,是2

      ③說明:根據”四舍五入”法規定,像這樣小于5,把它和右邊的數全舍去,改寫成0。板書:12756≈10000。

      說明:因為得出的是近似數,所以必須用”≈”,不能用”=”。

      ④再把10000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板書10000=1萬(說明:這里兩數是相等的,只能用”=”)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0

      一、激趣引入

      教師:同學們,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好玩的玩具?(每只手拿出一個溜溜球)

      學生:溜溜球。

      教師:想來玩玩嗎?

      學生:想。抽兩個學生上臺玩溜溜球。

      教師:(問玩溜溜球的同學)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1:溜溜球的繩子很有彈性,可以伸很長很長。

      學生2:在玩的時候線總是直的。

      教師:這節課我們就用溜溜球來研究線段、直線和射線。

      (板書課題)

      [點評:玩具“溜溜球”與線段、直線和射線都有相通之處,體現了生活中的數學;用“溜溜球”引入新課,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體現“在玩中學”和“在學中玩”的思想,還能讓學生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二、教學新課

      1.發現線段、直線和射線。

      教師:溜溜球真頑皮,一跳就跳到了我們的紙上,(課件顯示兩個點)變成了兩個點。你們能用一條直直的線把這兩個點連在一起嗎?

      學生:能。

      教師:但請注意,開動腦筋,盡量想出和別人不同的連法。請拿出你的卡片在小組里一邊討論,一邊連。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操作后交到講臺上。估計學生操作的結果大概有四種情況:圖4 3

      [點評:這個教學片斷體現了數學內容的抽象過程,體現了現實生活與數學知識的緊密聯系,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

      2.認識線段、直線和射線。

      教師:同學們連線的結果大概分為三類。我們先研究第1類。(拿出一張學生連成的線段放在視頻展示合上)像這樣連的同學請舉手。

      相應的學生舉手。

      教師:我們把它畫到黑板上。(教師在黑板上畫線段)你是怎樣畫出來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是從1個點出發畫一條直直的線到第2個點。

      教師:(課件根據學生的意思再演示一遍)是這樣嗎?

      學生:是。

      課件出示圖4?4:圖4?4比較一下

      教師:這4條線段中哪一條線最短?

      學生:第①條線最短。

      教師:對,在兩個點之間可以畫很多線。但只有我們畫出來的這條線最短。在數學上,這條線叫“線段”。

      (板書:線段)線段兩端的點叫“端點”。

      (課件閃爍端點)

      教師:你能量出這條線段的`長度嗎?

      學生:能。請一個學生到視頻展示臺上量。

      教師:通過量,我們知道線段是可以量出長度的。我們接著看第2類。

      (拿出學生畫出的直線放在視頻展示臺上)像這樣畫的舉手.

      相應的學生舉手。

      (把直線畫在黑板上)

      教師:你是怎樣畫出來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是把線段的兩端延長后得到的。

      教師:這條線段的兩端還能延長嗎?

      學生 :能。

      教師:對,還能延長。(課件再無限延長兩端)這樣無限延長后,就成了一條“直線”。

      (板書:直線)

      教師:教師剛才我們量出了線段的長。你能量出直線的長嗎?

      學生:不能。教師:為什么?

      學生:因為直線是可以無限延長的,是無限長的。

      教師:同學們開動腦筋一畫,就畫出了線段和直線。我們接著看第3類。看還畫出了什么?

      (拿出學生畫出的兩條不同方向的射線)像這樣畫的舉手。

      相應的學生舉手。

      (把射線畫到黑板上)

      教師:你又是怎樣畫出來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是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得到的。

      教師:(課件根據學生的意思再演示一遍)是這樣嗎?

      學生:是。

      教師: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后就是“射線”。

      (板書:射線)

      教師:你能找出生活中的射線嗎?

      學生回答(略)

      教師:認識了線段、直線和射線,你知道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嗎?

      學生討論后回答。……

      [點評:從學生探究出的表象出發分類研究線段、直線和射線,從一般到特殊,結構明顯、層次清晰,學生容易理解。學生成為參與研究的主體,更能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學習數學的快樂。]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1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在二年級下冊學生已經認識和掌握了萬以內數的基礎上教學的,對億以內數的認識既是萬以內數認識的鞏固和擴展,也是后面學習含億級數的基礎。教材首先呈現20xx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六個省市自治區的人口數大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大數在生活中的應用。以北京市人口為例,引導學生結合計數器撥珠數數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以及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接著教材給出億以內數級和數位順序表,讓學生利用數位順序表說出每個數位上的數表示多少,理解“位值”的概念。練一練第1題,讓學生一邊撥數一邊數數,體會“滿十進一”,培養學生數感,第2題利用兩個直觀形象的素材,使學生通過想象感受1億有多大。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學生平時通過觀察和發現,已經接觸過生活中大數樂,具備利用已有學習經驗學習新知的能力,能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溝通萬以內數和億以內數之間的聯系。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大數,進一步認識“萬、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計數單位,認識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2.掌握數位順序表,認識數位、數級,理解“位值”的概念,感受我國“四位一級”的計數習慣。。

      3.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和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認識計數單位、數位、數級以及十進制計數法。

      【教學難點】:利用數位順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出示計數器)

      談話: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老朋友。認識它嗎?(計數器)

      1、復習計數單位:

      提問:計數器上的個、十、百、千、萬是我們以前學習過的?對,計數單位!

      2、復習“滿十進一”:

      提問:在計數器的某一位上最多能撥幾顆珠子?強調:滿十進一。

      3、復習萬以內數的讀法及組成:

      提問:在屏幕的`計數器撥出3003,怎么撥?

      回顧撥法:從高位起,哪一位上有幾就撥幾。

      追問:2個“3”表示的意思相同嗎?指出:3在不同的數位表示的大小也不同。

      二、溝通聯系,建構知識

      談話:同學們,生活中還有許多數,20xx年我國進行了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次普查中這六個省市、自治區的人口數據。

      出示例題圖,提問:看到這些數你有什么感覺?

      揭示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樣的大數。(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認識。

      出示北京市人口:13819000

      1、認識計數單位

      (1)提問:在屏幕上的這個計數器上能表示出北京市的人口數嗎?為什么?

      談話:看來,要表示出比萬還要大的數,計數器要進行拓展。

      (2)我們一萬一萬地數,這是2萬、3萬、4萬……9萬再添一顆珠子就是多少?滿十進一,產生一個新的計數單位,它是什么?十萬!十個一萬是十萬。

      繼續十萬十萬地數,二十萬、三十萬……九十萬,再添十萬,一百萬!滿十進一,1 0個十萬是一百萬,現在的一顆珠子表示多少?

      一百萬一百萬地數,兩百萬……,十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一千萬一千萬地數,十個一千萬是一億。

      (3)通過撥珠數數,我們又認識了幾個新的計數單位,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它們之間的關系。

      (4)提問: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對!滿十進一。

      2、認識數位順序表

      (1)談話:計數單位所在的位置叫做數位,計數單位增加了,數位也相應地要進行拓展。

      (2)拓展數位順序表

      提問:根據新增的幾個計數單位,說出它們對應的數位?

      填好后一起讀一讀。

      (3)提問:學了這么多數位,怎么才能很快地記住它們呢?

      (4)介紹數級:利用數位之間的對應關系,為了方便計數,人們把從右往左數每四個數位分為一個數級。

      追問:你知道個級包括哪些數位嗎?萬級呢?億位等4個數位分為?

      3、撥數,并說出數的組成

      談話:計數單位增加了,數位也進行了拓展,我們再來研究剛才的數。

      (1)你能在拓展后的計數器上撥出北京市的人口數了嗎?撥之前先想一想,根據以前的經驗,怎么撥?對,哪一位上有幾就撥幾顆珠子。

      動手撥一撥。

      (請你來,一邊撥一邊說你是怎么撥的

      撥完后提問;8在哪一位?表示多少?9呢?誰還能說說其他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多少?

      (2)西藏人口數:2616300人,一邊撥一邊說說你是怎么撥的。

      四川人口數:83290935人,撥好后和同桌說說你是怎么撥的。

      (3)談話:。北京市人口數:13819000包含了幾個數級?個級上的數表示多少個一,萬級上的數表示多少個萬。說來說說這個數是由多少個萬和多少個一組成的?

      提問:西藏人口數92560000和四川人口數19250000分別是由多少個萬和多少個一組成的呢?

      (4)獨立撥一撥河南、新疆、黑龍江的人口數。

      同桌互相檢查撥對了沒,互相說說每個數各表示多少個萬。

      提問:仔細觀察,這三個數有共同點嗎?

      小結:這些數的個級上都是0,是整萬數,都可以說成由多少個萬組成。

      4、回顧整理,建構新知

      談話:學了這么多有關數的知識,我們一起來整理一下。

      回顧小結:為了研究更大的數,我們一起認識了新的計數單位,知道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還學習了計數單位所對應的數位,從右往數,每4個數位分為一級,個位十位百位千位分為個級,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分為萬級,接下來的4個數位分為億級……利用數位順序表我們能計數器上撥出大數,并且知道大數是由多少個萬和多少個一組成的。

      三,練習提升,培養數感

      下面就用咱們學到的知識,繼續撥一撥數一數。

      1、做一做第1題。

      一萬一萬地數,從九十六萬數到一百零三萬。

      十萬十萬地數,從七十六萬數到一百萬

      一千萬一千萬地數,從八十萬數到一億。

      師生一起邊撥邊數,數完后提問:數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鞏固數位順序表的認識。

      提問:回顧數位順序表,你能獨立地填一填嗎?

      3、感受大數的大小。

      四、總結收獲,課后延伸

      1、談話: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提問:還有更大的數嗎?

      出示我國總人口數:1295330000人

      這個數你認識嗎?數一數,它是一個12位數,關于它和更多數的知識,我們后面再去學習!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2

      第八單元確定位置

      課題:練習十五第1課時總第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在具體的情境中確定位置的方法。

      2、通過練習,熟練掌握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3、在練習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教學重點:

      熟練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數對確定位置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

      1、提問:怎樣用數對確定位置?

      2、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解決和數對有關的問題。(板書課題)

      二、基本練習

      組織學生完成教材第100~103頁“練習十五”習題。

      1、第2題。

      這道題在鞏固用數對表示物體位置的方法時,引導學生對表示同一列和同一行瓷磚位置的'數對進行觀察和分析。

      讓學生認識到:表示同一列瓷磚位置的數對第一個數都相同;表示同一行瓷磚位置的數對第二個數都相同。

      2、第3題。

      這道題紅花位置的排列規律是開放的,如這些紅花的位置都在偶數列,第2到第6行之間;這些紅花的排列是對稱的,第6列或第4行可看作對稱軸;這些紅花組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圖案,中心在(6,4)……讓學生暢談自己的發現,能讓學生的形象思維得到充分展開。

      練習時,先讓學生用數對表示紅花的位置;再讓學生說說紅花位置的排列規律。

      3、第5題。

      (1)課件出示第5題平面圖。

      讓學生看圖,用數對表示實驗小學和文化館的位置。

      (2)提問:圖上(6,2)和(2,6)表示的位置相同嗎?

      (3)小明從實驗小學到文化館,要向東走幾格,再向北走幾格?他從實驗小學到電影院可以怎樣走?

      4、第6題。

      這道題是根據數對來畫路線。畫路線時先在方格紙上描出點,再連線,連線時要按題目要求的順序來連。

      小樂從家到學校的路線有許多種畫法,可以讓學生先在圖中畫出一條路線,再描出相應的點,最后用數對表示出這些點所在的位置。

      三、綜合練習

      1、第7題。

      第(1)題,讓學生先說一說每個年級二班信箱的位置,再用數對表示出來。

      第(2)題,這道題出現的數對是(△,4),列數用符號表示,不能確定是第幾列,只能確定都在第4行,所以王潔是四年級的學生。

      第(3)題,這道題出現的數對是(4,○),行數用符號表示,不能確定是第幾行,只能確定都在第4列,因此可能是四班的。

      2、第10題。

      (1)組織學生觀察國際象棋棋盤的示意圖,說說是怎樣記錄棋子位置的。

      (2)學生獨立記錄棋盤上“黑王、黑車、白兵”的位置。

      (3)觀察思考“c6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熟悉的對稱物體和直觀圖形的探討和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認識軸對稱圖形,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能夠概括出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和特征。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使學生在討論、交流的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探索意識、創新意識得到發展。

      2.在觀察比較、動手操作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自主學習的精神,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難點】

      1.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概括出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和特征。

      3.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

      4.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設計】

      1.設計思想:

      找準學生學習新知的“最近發展區”,在大背景下認識軸對稱圖形。同時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感知。

      2.教材分析

      (1)軸對稱圖形是圖形運動教學的進一步深入。軸對稱主要是體會軸對稱圖形不僅僅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半。通過數一數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概括出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對應點連線垂直于對稱軸,從而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從經驗上升到理論。教學設計主要是聯系學生親身體驗,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探究新知。此節內容的學習將為以后學習畫軸對稱圖形,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做好鋪墊。

      (2)分析本課內容的組成部分:學生會判斷軸對稱圖形;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認識到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動手實踐操作,體驗知識的建構過程。

      (3)分析本課內容與小學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體驗過“圖形運動”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學習軸對稱和平移。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從經驗上升到理論。

      3.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對稱和平移現象,初步認識了軸對稱圖形;又在前面研究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以上內容的學習為本單元的學習奠定了知識基礎和經驗基礎。本單元將學習軸對稱圖形的平移,教學時要重視實踐操作和探究學習,積累更加豐富的活動經驗。通過動手操作,與同桌探討交流找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

      4.教學策略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展示課件讓學生觀察軸對稱圖形,給學生一個直觀的認識,引導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體會軸對稱圖形不僅僅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半;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感知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引導學生概括出軸對稱圖形的性質。降低了對軸對稱圖形性質理解上的難度。特別是一個圖形有多個對稱軸時,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找出所有的對稱軸,促進了學生的交流與合作,助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準備】

      1.學生的準備:長方形、正方形紙片各一張;軸對稱圖形紙片。

      2.教師的教學準備課前了解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熟悉程度有多少。

      3.教學準備的設計和準備:長方形、正方形、紙片各一張,軸對稱圖形紙片。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準備了許多有趣的圖片,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見過這些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吧。(出示課件)

      同學們,剛才我們看了那么多有趣的圖片,你們發現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了么?

      生:學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見(烘托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老師抽學生進行表達。

      師:同學們發現了他們的可以平均分成兩份這一共同的特征,但它們還有一些別的特征,同學們發現沒有?我希望通過我們今天的學習,同學們都能發現這一特征。那么我們就一起來探究軸對稱圖形。

      板書:軸對稱圖形

      二、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探究新知

      1.系統認識軸對稱圖形,找出對稱軸

      師:那么什么是軸對稱圖形呢?老師這準備了一個小實驗,請同學們觀察這個實驗。課件展示小實驗。(觀察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指導學生用雙手體會軸對稱圖形。

      引導學生歸納出軸對稱圖形,指出對稱軸。

      板書: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師:同學們,現在給你們一個圖形,你們會不會對折?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長方形紙片,對折一下,看能不能完全重合。同桌之間相互說說你是怎么對折的。

      生:學生分組實踐、討論和交流。

      師:走近學生,觀察和指導學生進行探究。

      生:(小組交流,全班匯報)將本小組實踐的結果向全班匯報。通過對折我們發現長方形對折后能完全重合,所以長方形是軸對稱圖形。

      師:我發現同學們非常聰明,很快就得出了長方形是軸對稱圖形,那么正方形呢?怎么對折,你有幾種方法?請同學們拿出正方形紙片對折,同桌相互說說,你是怎樣對折的。

      生:學生分組實踐、討論和交流。

      師:走近學生,觀察和指導學生進行探究。

      生:(小組交流,全班匯報)將本小組實踐的結果向全班匯報。通過對折我們發現正方形對折后能完全重合,所以正方形也是軸對稱圖形。

      2.練習鞏固

      師:我們找到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對稱軸。那么別的圖形你會找么?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的紙片觀察、對折,看看它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生:學生分組實踐、討論和交流。

      師:走近學生,觀察和指導學生進行探究。

      生:(小組交流,全班匯報)將本小組實踐的結果向全班匯報。 師:用手展示怎樣快速的找出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生:學生先觀察,然后自己動手實際操作,完成書上練習,之后集體訂正。

      三、探究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四、展示課件,給出方格紙上的軸對稱圖形

      師:同學們,請用剛才的方法判斷,這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課件展示情景圖)

      師:觀察方格中的松樹圖,它是不是軸對稱圖形?是的話找出對稱軸。

      生:從圖中可以發現,它是軸對稱圖形,DG就是它的對稱軸。 師:通過對稱軸對折能重合的點叫做對應點。從這幅圖我們知道A和A'是一組對應點,B和B'也是一組對應點。那么請同學們觀察,圖中A和A'有怎樣的關系?

      生:點A和點A'分別在對稱軸的兩旁,點A到對稱軸的距離是3,點A'到對稱軸的距離也是3

      師:那么請同學們看看點B和點B'。

      生:點B和點B'到對稱軸的距離都是2.

      師:對應點A和A'到對稱軸的距離是?相等么?對應點B和點B'到對稱軸的距離是?相等么?

      生:學生觀察,并回答

      板書:軸對稱圖形中的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師:連接圖中點A和點A',你看對稱軸和對應點的連線怎樣? 連接B和點B',他們的連線和對稱軸呢?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生:點A和點A'的連線于對稱軸垂直。

      師:連接圖中點B和點B',點E和點E'也是這樣么?

      生:(小結)對應點的連線都和對稱軸垂直。

      鞏固新知

      師:練習下面各題。

      觀察數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是的畫出對稱軸。

      找出圖形中的對應點(三組),分別說說,他們到對稱軸的距離。(學生練習鞏固新知)

      五、知識小結

      1.什么是軸對稱圖形,什么是對稱軸?

      2.軸對稱圖形中的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對應點的連線都和對稱軸垂直。

      【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

      1.軸對稱圖形各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2.對應點的連線都和對稱軸垂直。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探究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

      本節課以“活動”為基礎,組織學生“經歷”探索平行四邊形特征的過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借助直尺、剪刀、活動角等工具,通過剪一剪、量一量、比一比、畫一畫、折一折等方法研究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探究活動中,尊重學生獨立思考的成果,鼓勵學生想出多種研究方法,盡量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匯報交流、活動反饋,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維過程,讓學生學會怎樣研究問題,怎樣解決問題,從中發現數學規律,使學生逐步從“學會”到“會學”,最后達到“好學”的美好境界。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數學第五冊第37—40頁。

      教學目的:

      探索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知道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性。

      通過動手操作與實驗,讓學生在做中學,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及初步的空間觀念。

      創設互相協作的學習情境,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探索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教學準備:

      課件;平行四邊形圖片;釘子板、七巧板、剪刀、平行四邊形圖片、小棒。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小朋友,你們覺得我們的學校漂亮嗎?今天陳老師帶大家去參觀一所漂亮的學校好嗎?現在我們就一起去參觀這所學校。

      (出示課件)

      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所學校,你能找到哪些圖形朋友?

      (根據學生的發言課件出現長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邊形圖片。)

      小朋友找的這些圖形中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現在陳老師想來考考你們,(課件)這是剛才小朋友找到的長方形,你能說說長方形有什么特點嗎?

      生:長方形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師:現在老師要來變個魔術,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這個長方形變成了什么圖形?(平行四邊形)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位圖形朋友。

      (板書課題)

      請小朋友再觀察一遍,長方形變成了平行四邊形,你還發現了什么?你認為平行四邊形的邊和角有什么變化?

      生1:我發現了長方形的一組對邊變傾斜了,它們的對邊還是相等的。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

      生2:我發現了平行四邊形有兩個鈍角和兩個銳角。

      師:剛才小朋友通過觀察發現了平行四邊形的這些特點,但這是用眼睛看的,是不是準確呢?你們想通過做實驗來驗證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驗證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探索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實驗要求:籃子里有一些平行四邊形,你們可以借助剪刀、直尺、三角板、活動角等工具,想辦法來驗證平行四邊形的特點,看能不能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其它秘密,比一比哪一組想出來的方法最多?

      小組實驗。

      匯報:小組派代表說說你是用什么辦法驗證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生1:我用筆把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邊畫在紙上,再用它的另一條對邊去比,發現了兩條對邊重合在一起,另外一組對邊我也用相同的辦法去做,我們發現了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

      師:真聰明,真是一個好辦法。

      生2:我用剪刀把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邊剪一條細線下來,再用這條細線去和它的對邊相比,發現這兩條邊重合在一起,我也發現了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

      師:另外一組對邊也用相同的方法證明相等,是嗎?(生:對)真棒,誰還有不同的方法?

      生3:我用尺子量,也發現了對邊相等。

      生4:我用剪刀沿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剪下來,變成了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把兩個三角形重合在一起,我發現了它的對邊相等,一組對角也相等。

      師:太棒了,這種方法不僅能證明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板書:對邊相等),還發現了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誰還發現了平行四邊形的角的特點?

      生5:我用活動角先量平行四邊形的一個角,再去量另一個對角,發現它的對角相等。

      生6:我用剪刀把平行四邊形的一個角剪下來,把這個角和它的對角比,發現兩個角重合在一起,另個一組對角也用相同的方法來做,我們發現了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

      師:能想出這么棒的'辦法來,真不簡單。

      生7:我用鉛筆把一個角畫在紙上,再拿它的對角來比,它們也一樣大。

      師:這個辦法真不錯。

      (板書:對角相等)

      小結:小朋友可真了不起,先觀察推測出平行四邊形的特點,再自己動手做實驗,驗證并發現了平行四邊形的這些特點,現在誰能用自己的話完整地說一說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生: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對角相等。

      師:看來小朋友已經和平行四邊形交上朋友了,現在老師想來考考大家,請看屏幕(課件):下面哪些圖形是平行四邊形?

      (老師隨意指到一個圖形)如果你認為是平行四邊形小朋友就做這個手勢,如果不是平行四邊形,小朋友就做這個手勢,比一比哪個小朋友的反應最快?

      圍平行四邊形。剛才小朋友不僅反應快,而且判斷準確,真了不起,下面我們再來做一個游戲,每個小朋友在釘子板上圍出兩個不同的平行四邊形,邊圍邊想圍平行四邊形時要注意什么?

      哪個小朋友愿意上來展示自己圍的平行四邊形的?你能介紹一下你是怎么圍的嗎?第三條邊你是怎么圍的?

      用七巧板拼出平行四邊形。

      小朋友喜歡玩七巧板的游戲嗎?

      教學總結:

      略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學生了解學過的所有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并會用集合圖表示。

      3、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經歷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全過程,掌握它們的特征。

      4、通過活動,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學過的所有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并會用集合圖表示。

      教學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用集合圖表示學過的所有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

      圖形、剪子、七巧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感知圖形

      1、出示校園圖(70頁)在我們美麗的校園中,你能找到那些四邊形?

      2、畫出你喜歡的一個四邊形。說一說什么樣的圖形是四邊形?

      展示學生畫出的四邊形,請學生標出它們的名稱。

      長方形平行四邊形

      梯形正方形

      3、小組交流:從四邊形的特點來看,四邊形可以分成幾類?學生討論交流。

      二、探究新知

      1、歸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

      有什么特點的圖形是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強調說明:只要四邊形的.每組對邊分別平行,就能確定它的每組對邊相等。因此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是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

      提問:生活中你見過這樣的圖形嗎?它們的外形像什么?

      這些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是什么圖形?

      這幾個四邊形有邊有什么特點?

      它是平行四邊形嗎?

      你們在量這些圖形時,是否發現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如果有,是什么?

      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5、現在你有什么問題嗎?

      長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邊形嗎?為什么?

      6、用集合圖表示四邊形之間的關系。我們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剛剛認識的梯形,你能用這個集合圈來表示他們的關系嗎?

      7、判斷:

      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一個梯形中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三、鞏固練習。

      1、在梯形里畫兩條線段,把它分割成三個三角形。你有幾種畫法?學生展示

      2、七巧板拼一拼

      用兩塊拼一個梯形

      用三塊拼一個梯形

      用一套七巧板拼一個平行四邊形

      1、下面的圖形中有個大小不同的梯形。

      2、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嗎?

      把1張梯形紙剪一次,再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拿一張長方行紙,不對折,剪一次,再拼出一個梯形。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何體會和收獲?

      五、作業:

      1、把一個平行四邊形剪成兩個圖形,然后拼成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是什么三角形?有幾種剪拼的方法?

      2、把一張平行四邊形的紙剪一下,分成兩個梯形,有多少種剪法?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四年級10-15

    四年級小學數學教案10-23

    小學四年級創意數學教案07-14

    小學四年級教案數學教案[經典]01-10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01-28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經典】07-06

    小學四年級教案數學教案11-20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01-09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06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0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色婷婷开心五月 | 玖玖爱国产在线视频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 | 午夜宅男国产在线播放 | 视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