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大全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字詞,積累詞語,理解“斤斤計較”“開卷有益”“熙熙攘攘”“門可羅雀”“矜持”“邂逅”“回心轉意”等詞語的意思。
2、默讀課文,邊讀邊思,了解書的不同性格以及不同的閱讀方法。
3、體會讀書帶來的各種樂趣。
重點難點:
邊讀邊思,了解書的不同性格以及不同的閱讀方法,體會讀書帶來的各種樂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性格 (指名讀)
2、“性格”是什么意思?你知道誰的性格?
3、你們知道嗎?書和人一樣也有不同的性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29課,板書課題。
4、齊讀課題。
5、書會有什么性格呢?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到他的書架前去看一看。
二、整體感知課文。
(媒體出示第一節)
1、 輕聲讀讀,讀準難讀的詞語。
(難讀詞用藍色顯示,指名讀)
2、生質疑。
理解:“蟄居”。(藏起來不食不動。)
(預設:為什么說家中有了藏書,寓所因此不一樣了?
第3句中為什么說這個寓所不會讓人寂寞?
書不會發出聲音,為什么豎起耳朵一聽,書架上藏著許多誘人的熱鬧?這里的“熱鬧”指什么?)
3、帶著問題自己讀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新詞。邊讀邊找找課文中介紹了幾種書的性格?劃出有關的語句,再認真讀一讀。
三、研讀課文。
1、根據學生回答交流歸納,板書:
神情倨傲的書
性格嚴謹的書
性情開朗的書
趣味橫生的書
神態矜持的書
(預設:有五種文章里能直接找到詞語來概括書的性格,讓學生找找讀讀。后兩種隨機點撥)
2、學習體會,用一個合適的詞語來概括另兩種書的性格。
(1) 理解“倨傲”和“矜持”這兩個詞語的意思。
①這兩個詞原來是什么意思?
倨傲:驕傲,自高自大。 給“倨傲”找近義詞。(驕傲、傲慢、高傲)
矜持:慎重,拘謹。
②讀讀句子,想想他們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
③(媒體隨機出示填空)想象舉例,理解詞語。
我常常要用到的 ,感覺就是矜持的,因為 。
我們讀的` ,滿肚子都是一些人世間的大道理,每讀一次,我就明白了 。我覺得自己在這本書前,什么也不知道。它就像我們的家長什么都知曉。
(2)還有幾種書作者沒有直接寫出它們的性格,你能根據你找到的有關語句,學著來用一個詞語概括嗎?
(根據學生回答媒體隨機出示句子)
這本書不是讓我讀的,它只想擠入一個熙熙攘攘的書架,然后靜靜地歇在那里。
(媒體出示)“熙熙攘攘”變紅。然后出示“熙”字并放大。
①學習生字:熙 指導左上部分的筆畫并書空。
②理解:熙熙攘攘 (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擁擠。)
③讀讀句子,想像一下,在非常熱鬧擁擠的地方,一個人靜靜地歇在那里,我們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板書:默默無聞)
(媒體出示句子)書的名字激起了購買的欲望,但我還來不及讀它們。
①什么情況下,會激起你的欲望?(好奇、特別想知道或得到、令人向往……)
②這本書是因為 而激起了購買的欲望,但我還來不及讀,因此它對于我就充滿了——(板書:神秘莫測)
3、學習不同的閱讀方法。
師:不同的書有不同的性格,它們的閱讀方法也不同。請你再讀讀課文,從文中劃出有關的語句,完成填空。
(媒體出示填空)
讀神情倨傲的書,先沐浴焚香,通常繞道而過。
讀性格嚴謹的書,要在精力充沛的時候。
讀性情開朗的書,可信手翻閱,也可一邊看電視一邊讀。
讀趣味橫生的書,增加了我對文學的興趣。
讀默默無聞的新書,讓我念念不忘。
讀神態矜持的書,認真上門求教。
讀神秘莫測的書,讓我充滿期待。
師:“我”得承認這本書與 “我”的文學愛好密切相關。
(媒體出示練習)想象說話: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 深深吸引了我,我越來越喜歡看書,我模仿著寫 。我嘗到了閱讀的樂趣。
4、你最喜愛哪種閱讀方法呢?你能不能結合自己生活中閱讀的書來說說自己的閱讀故事?
(媒體出示練習)想象說話:
我最喜歡讀 ,這本書 , (書名) (怎么樣)
每次閱讀,我 ,感到 。 (怎么做的) (怎么樣)
(1)學生自己準備。
(2)指名交流。
課后小結
四、復習鞏固。
1、師:不同的書有——生接: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書有——不同的閱讀方法。所以課文中用一本書有——生接:一本書的性格來概括。(板書:一本書有一本書的性格。)
2、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的2——9小節,體會藏書、讀書的樂趣。老師讀第二節,女生讀書的性格,男生讀閱讀方法。
3、引讀10、11小節。
師:以書為友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因為書從來不失信,——(生:它們總是耐心地在那里等著我。)
師:書沒有強加于人的脾氣。我可以將書合上,——(生:拒絕與之對話;)師:待我回心轉意之后重新翻到那一頁,——(生:中斷的一切又活躍了起來。)
師:有時某些書從書架上失蹤了,不久又悄然歸來,——(生:如同外出旅行一樣自然。)
師:也有些書一去不返,它們因為年邁而退役了。——(生:它們不僅為后來者騰出了席位,而且,它們不惜按照斤兩變賣了自己,而后傾囊相助。)
師:家有藏書,——(生:不亦樂乎?)
4、現在,你知道為什么家有藏書,不亦樂乎?
(媒體出示練習)想象說話:
家有藏書,不亦樂乎。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課文學習的指導,使學生了解荷花、荷葉的樣子和顏色,從中培養學生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操。
2.學習生字新詞,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擠擠”、“飽脹”、“翩翩起舞”等詞語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寫話。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課文描寫荷花的樣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點;課文描寫我幻想自己變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難點。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
1、你看過荷花嗎?你仔細觀察過荷花嗎?
2、有一位作者仔細觀察過荷花,并寫了一篇優美的文章,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3、揭題,板書課題。
二、通讀全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老師給你三分鐘時間,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反饋
(1)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話來讀。
(2)按課文一段一段讀,如喜歡讀第一段的請站起來讀。
三、學習第2、3段
1、請同學們有滋有味地反復地讀第2段。
2、請你讀讀最喜歡的一句話。
一個學生讀后,再問,有沒有讀得更好的,最后全班齊讀。
讀后說說這一句子好在哪里?
這一句寫出了荷花的什么?(板書)
說后再有感情地讀這一句。(自由讀,想象讀,品讀)
3、各句教學時的要點
第一句:說明荷花多
第二句:荷葉多、美 抓“挨挨擠擠”和比喻句
第三句:從讀中抓住“冒” 給“冒”換一詞
你認為怎樣的“鉆”、怎么樣的“長”才是“冒”?
將你剛才說的詞加進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先指名讀)
練習: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地冒出來。
第四~六句:學生在讀句子時,教師指導“蓮蓬”的形。
看圖,教師指圖中的部分荷花,讓學生用文中的語句來說,注意要有感情。隨機理解“花骨朵”、“飽脹”、“破裂”等詞。
你覺得荷花怎么樣?(美)什么美?(姿態美、顏色美)如果只有一種姿態,美不美?用一個詞來概括種種姿態。(千姿百態,姿態萬千等)
品讀4-6句,體會荷花的'姿態美。(一學生讀,其他學生看圖欣賞;教師讀,學生閉眼想象;學生自由讀。)
4、齊讀第2段
如果我們來到公園,來到荷花池邊,面對這么多這么美的荷花,你想說些什么?
教師小結:是啊。(下面用抒情的語調,朗誦第3段。朗誦時適當延長、停頓,讓學生接下一句,以引起共鳴。)
請同學們有滋有味地讀第3段。(讀中悟美)
四、說段意練習
1、教給說段意的方法,作“什么怎么樣”的句式說。
2、學生自讀第2段,說說段意。
3、討論。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荷花》這篇課文的生字新詞和第一自然段,作者一進門就聞到了一陣清香,是這種清香吸引他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于是,一幅優美、雅致的荷花圖便映入眼簾,讓我們一起跟著作者去欣賞一下吧。
二、讀讀、貼貼,學習第二段
1.自由輕聲朗讀2、3自然段
2.誰來談談自己讀了以后的感受?
3.講讀第二自然段(投影第二自然段文字)
A.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寫了什么?
B.指名讀寫荷葉的句子
a.這是一個什么句?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這是一個比喻句,突出了荷葉綠、大的特點)
b.“荷葉挨挨擠擠的”又說明什么?(密)
c.老師這兒就有幾片綠色的大圓盤,誰來把它們挨挨擠擠地貼到黑板上?
d.集體朗讀這句話。
e.小結:作者用了一個比喻句讓我們感受到了荷葉的美麗,其實,荷花更美。
C.指名讀描寫荷花的句子
a.作者寫出了荷花的什么?(三種不同的姿態)
b. 你怎么知道是三種呢?(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c. 作者寫了荷花的哪三種不同的姿態?
“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
“有的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的小蓮蓬”
“有的還是花骨朵兒”
(結合圖片觀察)
D.作者用比喻句寫出了荷葉綠、大、密,用三個“有的“寫出了荷花姿態美。那么,他是怎樣從寫荷葉過渡到寫荷花的呢?
出示:“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在這句話中,你覺得哪個字用得最好?(冒)
為什么?你用別的字代進去讀讀看。
白荷花是怎樣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的呢?(學生演示)
邊演示邊說:一朵( )的白荷花在( )的荷葉間( )。
齊讀這句話。
4.A.過渡:一池的白荷花是不是只有這三種姿態呢?你怎么知道?
B.比較: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看看這一多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怒放的荷花和欲放的荷花,它們的美是不一樣的,怒放的荷花美在開得大,顏色鮮,欲放的荷花美在花骨朵飽滿有力,我們無法說出誰更美一些,所以作者要說“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5.指導朗讀
三、讀讀、想想,學習第三段
1.過渡:好美的一幅荷花圖啊!讓我們一起用心去體會,跟著老師飛到荷花池邊去看一看。
2.(配樂)閉上眼睛,飛呀,飛呀,飛到了美麗的荷花池邊,只見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挨挨擠擠的荷葉間,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她們千姿百態,清香怡人,伸出手摸摸那荷葉,多么的油滑,摸摸那花瓣,多么的細膩,把鼻子湊近聞一聞,一股清香沁人心脾,我忽然覺得……(第四自然段)
你剛才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想到什么了?
齊讀第四自然段
3.其實,我們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我們都是在看荷花。齊讀第五自然段。
四、總結全文
1.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將他聞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寫了出來,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美妙的世界,我們似乎也聞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變成荷花的情景。作者怎么能把課文寫得那么好呢?(因為他對荷花充滿了喜愛和贊美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再一次欣賞那一池美麗的荷花,再一次品味作者生動優美的語言。
作業設計:
詞語倉庫
寫描寫顏色多的詞語
課文內的:
課文外的:
用來形容花的詞語: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領略朱自清筆下的梅雨潭充滿生命力、洋溢著勃勃生機的自然美,感受作者真摯充沛的情感。
2、學習作者是如何選用恰當的動詞來點染感情的波瀾,從而達到情隨景生,移情于景的。
3、情感教育:感受綠色之美。培養熱愛大自然,珍惜綠色,珍惜環境的美好情懷進一步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1、學會以段落閱讀訓練帶動全文的閱讀鑒賞的閱讀方法。
2、培養學生欣賞自然美的情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方法:教師導讀、學生討論
教學過程:
一、感知課文
1、導入新課:在臨水騁懷單元我們感知了小石潭水的清澈見底,領略了黃果樹瀑布巨大的聲響和驚心動魄的氣勢,今天我們一同來欣賞朱先生對水的全新演繹。課件顯示課題
2、熟悉課文
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標段序。
課件顯示問題:
1、建立我 的字詞庫和同學交流。
2、請從課文中找出能概括全文內容的句子 。
3、請找出兩個能概括梅雨譚綠的特征的詞語 。
二、研讀課文
1、課件顯示問題
課文中有一個從寫梅雨瀑過渡到寫梅雨潭的句子,請找出來。并分析這一句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
2、解決問題
瀑布在襟袖之間;但我的心中早已沒有瀑布了
(1)從寫開始追捉過渡到寫步步追捉;
(2)明確關鍵句是點明上段寫梅雨瀑的目的,在于襯托美的令人驚詫的.梅雨潭的綠。
3、能力訓練
1、學習作者是如何選用恰當的動詞來點染感情的波瀾,從而達到情隨景生,移情于景的。
課件顯示文中幾個重要動詞分析解決問題
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招引(吸引)著我們;
--招引緊扣閃閃的綠,似乎它本身用閃閃的綠光在主動招呼誘引游人,動態感強。這正是驚詫的原因之一。反襯了我急于賞綠的迫切心情。吸引則顯得一般。
我們開始追捉(追逐)她那離合的神光了。
--追捉含有欲捕捉那閃閃的綠的意思,點點閃光如星星螢火蟲,似伸手可捉。追逐則沒有這層含義。
揪著草,攀著亂石,小心探身(彎)下去,
--探身與小心相呼應,準確的描寫了向下走時腳試探性的朝下伸的樣子。
例詞還有鑲、踞、展、浮、送、鉆、扯、揪、攀、裁、挹、拍、撫摩、掬、吻
2、問:對梅雨潭的綠,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寫出了綠的哪些特點?
明確:
比喻:仿佛一張極大的荷葉鋪著,滿是奇異的綠,厚積著的綠;
她松松的皺纈著,像少婦拖著的裙幅;
她輕輕的擺弄著,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
她滑滑的明亮著,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樣嫩;
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
擬人: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我用手拍著你,撫摩著你。
寫出了綠的迷人可愛。
對比:綠楊太淡了,綠壁太濃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太暗了。寫綠的明暗適度、濃淡相宜。
想象和聯想:裁你為帶,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飄舉
挹你為眼,贈給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睞
3、課文結構
(1)第二段為第三段鋪墊和蓄勢,強有力地襯托出綠的令人
驚詫的美。
(2)開頭與結尾首尾呼應,強化了感情的力量
三、主題升華
1、通過課件小組交流單元使學生加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學習如何以情馭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全文以熱情的筆調對梅雨潭的景色進行了細致的描寫,抒發了對綠的由衷喜愛,那么,作者為什么如此熱情的謳歌綠色呢?
2、通過課件我的收獲單元接收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反饋。進行有的放矢的指導。
四、拓展延伸
通過圖片展示讓學生再次感受綠色之美。培養熱愛大自然,珍惜綠色,珍惜環境的美好情懷進一步增強環保意識。
五、布置作業
摘抄文中所有比喻句,并寫出比喻句的作用,背誦課文第三自然
語文教案 篇4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3分鐘)
同學們,在20世紀的美國,有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是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她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絕歲月。
她就是海倫·凱勒,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里的人,竟然畢業于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當有人贊嘆她超凡的毅力和勇氣時,她只是微微一笑說:“攀上高高的峰巔,需要非凡的勇氣和毅力,而踏上山腳的那條小路,卻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也許,只要把最初的那一點微不足道的勇氣保持到底,任何人都可能創造出生命的奇跡!在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里,一位65歲的作家莫頓·亨特就向我們講述了他8歲那年保持這份勇氣的經歷。
(展示學習目標)(1分鐘)
老師現在并不想讓同學們接觸課文,我想讓你們來做一個“猜猜猜”的游戲——我們來預測一下故事情節的發展,看誰的想象力豐富,猜的又準又好!
(二)、預測閱讀 理清情節(6—7分鐘)
(出示圖片,讓學生對照圖片預測三個情節,教師運用語言創設情境。)
一會請大家看著屏幕上的圖片,盡量伸展開自己想象的翅膀,想象你就是故事中的一個人物,如果是你,你會有什么感受?
1、在七月一個悶熱的夏日里,一群七、八歲的孩子聚在一塊玩耍。可他們玩厭了彈彈子的游戲,正商量著要玩點什么新花樣。你們猜猜看他們會想出些什么新花樣來玩呢? (2分鐘)
2、他們呀,竟然要去爬懸崖!可真夠大膽的,是不是?!雖然這座懸崖只有二十多米高,可它卻是一堵幾乎垂直的峭壁,上面還有凸出來的巖石和蓬亂的'灌木,對于7、8歲的孩子來說,應該是非常危險的。亨特是一個身體虛弱的孩子,8年來他陸陸續續都在生病,媽媽一再告誡過他不許隨意冒險。但是為了不讓小伙伴們瞧不起,他跟著爬上去了。當他爬上了懸崖的三分之二時,卻實在害怕得緊,腿都軟了,卻又不敢走回頭路。伙伴們不愿停下來幫助他,都一一離開了。夜色漸漸降臨,你們猜猜看這個時候亨特心里會怎么想呢?(2分鐘)
他肯定心里充滿了恐慌。
3、正在他百般無助的時候,他的好朋友杰利領著他的父親,趕到了懸崖下面。父親焦急的望著亨特。你們猜父親會怎樣營救亨特呢?(2分鐘)
亨特的父親沒有象一般的家長那樣,慌張得不知所措。他很鎮定的對亨特說:“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你只要想著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辦的到的”。
那么后來亨特有沒有爬下懸崖呢?他是怎樣爬下懸崖的呢?如果你們想知道答案,現在就可以自己在文章里尋找了。
(三)、精讀課文 探究理趣(23分鐘)
A、為了讓你們能夠更好的感悟全文,老師來給大家朗讀,你們邊聽邊找,一定帶著你們自己的童年回憶,去感受文中那些孩子們獲得了哪些樂趣。(6分鐘)
B、好,下面的時間留給大家自讀課文,在文中找尋兩個問題。
1、(7分鐘)作者用豐富的語言和多種描寫方法來表現6個孩子的探險經歷,使文章充滿了童心童趣,那你們可以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這種樂趣呢?請把它們找出來。注意結合上下文,體會某些詞句在文中的作用。
“趣”可以在游戲花樣翻新——找出關鍵詞:悶熱天氣→玩彈子→新花樣→爬懸崖……
“趣”在懸崖富有挑戰性——找出關鍵詞:垂直的峭壁,凸出的巖石,蓬亂的灌木,險峰,左折右轉……
“趣”在孩子勇敢探險——注意語言描寫及動作描寫:飛跑,應著,跟著跑,一個接一個……
品析語言:比如“左折右轉”這個詞 ,我們可以看出什么來?不僅可以看出懸崖的走勢還是很險峻的,還可以感受到孩子們那種不怕艱險勇于攀登的志氣。
2、(10分鐘)課文表面上看好象只寫了作者童年時的經歷,讓我們也重溫了兒時的夢。其實作者寫作本文還有一個更明確的目的,那就是要從這次經歷里給讀者揭示深刻的道理。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現”,現在請大家再仔細閱讀課文,看看你們能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領悟到一些道理?請用這樣的句子概括你所感悟到的:
“理”從______而來:____。
“理”從父親救我的方式而來:家長應該提倡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創造的空間,無論什么事,都應該充分相信他們一定能行!
“理”從杰利返程救我而來:朋友就應該在患難的時候伸出手,絕對不能臨陣脫逃!
“理”從“我”堅持不懈而來:遇見困難并不奇怪,我們應該勇敢面對!
(四)、學生感悟 教師小結(10分鐘)
(1分鐘)人生如茶,不會苦一輩子,但總會苦一陣子;人生如棋,不會輸一輩子,但總會輸一陣子。生活中,誰可能保證“一帆風順”?誰又可能不經歷一點挫折和風雨呢?一個人是否可以成功,就在于他在挫折面前是軟弱妥協?還是堅持到底?
下面請同學們看一段從網上下載的公益廣告,請大家認真看,仔細體會。思考一下:在那些好象與我們很遙遠的人身上,我們感受到了什么?我們該怎樣走我們的人生路?我們在路上遭遇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又應該怎樣走下去呢?
(播放flash)(4分鐘)
此時此刻,我們不需要語言,只需要行動。拿起你手中的筆,在語文本上寫下你的此時的心靈感悟。(5分鐘)
(五)、布置作業 串聯思索(1分鐘)
1、閱讀材料《生命之路,越走越長》,再次感受生命的力量。
2、積累類似素材,將來把它們運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3、課外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我黑暗中的光明》
語文教案 篇5
教 學目 標
1、會認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正確讀寫“紅彤彤、晚霞、睡構”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各國兒童的團結友愛,感受詩歌的快樂氛圍。
知識點梳 理:兒童詩的特點、背誦積累
教 學過 程
第1課時
一、揭題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關于太陽的詩。2、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詩歌
1、學生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讀流利。2、檢查讀課文情況。
3、我來提醒:學生提醒生字的`讀音。“彤”字本音第二聲,在ABB式詞組中變成第一聲。
4、檢查讀詩情況。5、說說:你都知道了什么?
三、朗讀感悟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朗讀,并想一想自己喜歡的原因。
2、小組交流。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小組同學聽,相互評價。
3、全班交流。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說說喜歡的原因。
重點感悟:課文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太陽當作孩子、小樹和鮮花的朋友,顯得親切、易懂。詩歌中把孩子、小樹和鮮花并列,是因為它(他)們都有蓬勃的生命力。這樣寫顯得新奇、有詩意。
4、想象說話:我想對別的國家的小朋友說幾句話……
第2課時
一、再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感受詩意。太陽是大家的,世界是大家的。
2、學生交流讀課文后的感想。
3、有感情地朗讀。
二、練習背誦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三、拓展交流 學生搜集其他國家小朋友生活情況、文化習俗等方面的資料,進行介紹。
四、指導寫字。 學生自己觀察書寫。教師進行提示。
五、積累語言
六、板書設計
撒在鮮花上
25、太陽是大家的
照耀著小朋友 小朋友做游戲
世界是大家的
課 后
反 思課后讓孩子模仿課文,試著自己寫幾節小詩,學生興趣很濃,對課文所表達的主題理解也更到位了。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文中優美的詞句。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師生收集有關橋的資料。
一、復習導入
齊讀課文,邊讀邊想丁丁在觀察影子橋時用了哪些器官?
二、指導寫作
(一)分析課文的寫作方法
1、拿出筆,在課文中畫出有關句子說明丁丁在觀察影子橋時用了哪些器官。
2、匯報交流
3、師小結:也就是說,丁丁在這篇文章中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的事組合在一起,寫下了這篇優美的文章,你們也想試試嗎?
(二)指導作文
1、同學們喜歡上網嗎?請同學們看大屏幕(現場演示互聯網的操作:用GOOGLE搜索“漢字的演變”,找到有關資料;打開QQ,給學生介紹它的功能)
2、請學生介紹自己用互聯網的經驗
3、師:互聯網的功能可強大了,它可以上網查資料,可以和朋友聊天,可以足不出戶就能購買你想要的東西,真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4、看了剛才老師的演示,聽了同學們的介紹,你有什么感想呢?指名說
5、下面就請同學們拿出紙和筆,像丁丁一樣,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
(三)自由寫作
三、評點作文
四、總結
師:今天我們仿照課文《影子橋》的寫法,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及想到的寫了下來,但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回去后請同學們再讀一讀自己寫的文章,可以小聲讀、大聲讀,也可以讀給家長聽,讓他們給你提些意見,把修改好的作文抄在作文本上明天交給老師,下課!
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再好的預設,也無法預知課堂教學中的全部細節。但要有精彩的課堂生成,我們必須作精心的預設。只有充分的設計,才能臨危不亂,決勝千里。教師要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必須進行充分的教學預設。但預設不是單維的、嚴密的、封閉的,而應是多維、靈活的、開放的設計,在課堂中即使出現預設之外的情況,也能夠很快地想出應對的策略,及時化解。可見,動態、生成的課堂,是以充分預設為前提的。
當生成與預設不相符時,教師應尊重學生課堂中所提出各種見解、看法,及時引導、探究符合實際的見解,促使課堂呈現出生機勃勃,精彩紛呈的氛圍。
一直以來,我都想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架起閱讀和寫作的橋梁。《影子橋》是一篇文質優美的課文,其事件符合孩子們的天性,其描寫生動細膩,而且在這一篇文章當中作者運用了多種感覺器官進行寫作的手法,值得學生學習。因此在學完這篇課文后,我又加了一個課時安排學生仿照該文進行寫作。
但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對互聯網的了解并不多,少部分學生經常用電腦玩游戲、學打字,家中有電腦的學生不多,更別說上網的了。所以寫出的文章千篇一律,大多是我和其他幾個學生介紹的東西,只有幾個學生的作文比較有新意,寫出了自己的感想。
課后我進行了認真的思考,我認為在這一節課中,我能夠抓住教材中的范例對學生進行指導可以說是架起了閱讀和寫作的橋梁,具有一定的課改理念,也做到了備教材。但在寫作內容的選擇上忽略了備學生,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選擇寫作內容。經過再三考慮,我用學生身邊最熟悉的校園來作為寫作的內容,重新進行了教學設計。而且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分段作文教學,降低了寫作難度;改進了評改的方法,運用邊讀邊改、同桌互改和大家一起修改等多種形式,既使學生的文章得到了評改,又讓學生認識到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可謂一舉多得,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生字,理解新詞。
3、聯系課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并能模仿造句。
4、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了解煙臺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觀和煙臺人豐富多彩的物質、文化生活,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感悟關鍵詞句,感受煙臺海的壯觀絢麗,人的勤勞能干。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構建閱讀話題。
1、引導學生談談對大海的印象。(可回憶《趕海》)
2、出示中國地圖,引導學生發現煙臺以及其北面臨海的特點。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播放配樂朗誦,交流聽后感受。
2、放手試讀,整體感知。
3、反復朗讀,正確連貫認讀。
(小組長在組內主持評議、改進)
4、點名分自然段朗讀,讀后評議。
5、檢查生字詞的自學效果。
(1)出示,點名認讀。
(2)理解:礁石、錨、起錨等詞語的意思。
(3)點名說字形特點及書寫注意點。
(4)教師范寫、講解,學生描紅、臨寫。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說話提示: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主要寫了什么?
2、強調關鍵詞語:冬、春、夏、秋,海、人。
3、學生在組內討論練說。
4、全班交流,師生評議。
四、課后練習。
朗讀課文,練習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自讀全文。
二、精讀課文
1、師生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各自讀介紹“海”的部分。
(2)你覺得要讀好這段話,要突出哪些詞語?
(3)引導學生交流,歸納出“氣勢洶洶、像千萬頭暴怒的獅子、撲向……濺起……發出……掀到……”等詞句。
(4)指導學生通過朗讀,感受寒流襲來時,煙臺海浪洶涌的壯觀景象,體會煙臺海的獨特。
(5)在海邊的人們是怎樣的?找出課文中描寫人的有關詞句。
(6)學生交流,教師歸納:有“紛紛頂著……觀賞……不顧……站在……拍照留念”等詞語,體會煙臺的人和外地的游客不畏嚴寒、不懼風浪的豪邁情懷。
(7)引導學生開展朗讀競賽,在讀中進一步感受煙臺海的獨特魅力。
(8)你覺得冬天的海美嗎?愿意記住它嗎?先自己讀讀,再在小組里試背,最后有感情地背給大家聽。
(9)點名背,評議、小結背書情況。
(10)小結學習方法:整體讀,感知本段主要意思;分層讀,抓住關鍵詞句理解體會;賽一賽,讀出自己的領悟;背一背,表達自己的感情。
2、學生按上述的學習方法在小組內自學介紹春、夏的兩個自然段。
(1)學生自學。(讀、賽、背)
(2)分四人小組討論、匯報。
(3)集體評議匯報情況。
第3自然段,抓住“嬉笑著追逐著奔向、觸摸到、退了回去、撲了上來,像個頑皮的孩子”等詞句,體會冬去春來,煙臺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通過“脫去、駕船駛過、播下希望的種苗,期待著收獲的季節”等語句,感受煙臺人不誤春時、勤勞繁忙的情景和生機勃勃、充滿希望的幸福生活。
第4自然段,抓住“涼爽和愜意、水平如鏡、浮出、拖著、倒映著、呢喃細語”等詞語,感受夏日煙臺的海的浪漫可愛,人海相依的恬靜和愜意。
三、課后拓展練習。
1、把1—4自然段有感情地背給同學、家長聽,請他們進行書面評價,將書面評價添加到成長檔案袋里。
2、用上“像、宛如”等詞語,練習寫一些打比方的句子。與眾不同的句子,老師將會獎勵“創造星”或“聰明花”。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在冬、春、夏三季節中,煙臺的海各有什么特點?
2、你能通過朗讀將這些特點表現出來嗎?
二、指導學生繼續精讀課文。
1、自讀第五自然段,整體感知。
2、找出最能表現秋天海的特點的句子,朗讀體會。
“一到立秋這天,海水立刻變得格外湛藍,天空也顯得格外明朗,較之昨日,空氣中立刻就有了秋的涼意。”
“秋天的`海平添了幾分充實與忙碌”
3、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哪些句子能夠看出漁民緊張忙碌的生活?
“漁家駕船出海了,貨輪起錨遠航了……”
4、開展朗讀競賽,指導有感情朗讀、背誦。
5、總結冬、春、夏、秋四季煙臺海的特點。
“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輕盈、夏日的浪漫、秋日的充實(忙碌)”
6、齊讀第6自然段,填空:煙臺的海是一幅( ),是一道( ),是一座( )。
7、輕聲自讀,體會畫、背景、舞臺。
8、欣賞畫面,加深理解。
說話提示:說是“一幅畫”,是因為( );說是“廣闊的背景”,是因為( );說是“壯麗的舞臺”;是因為( )。
三、課堂演練。
1、煙臺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迷人,你最喜歡其中的哪個季節呢?向游客作一番介紹。
2、你游覽過什么地方?哪里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讓我們分享一下嗎?
3、學生演練,集體評議。
四、課后拓展練習。
1、寫一個片斷,介紹一處迷人的風景,作為自己手抄小報的備用稿。
2、預習《黃果樹瀑布》。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運用偏旁歸類的方法準確識記帶有月字旁的字。
2.正確、規范、整潔地書寫“主、書、門”等帶點的字。體驗“點”在不同位置不同筆順的書寫規則。(重點)
3.能正確認讀帶有輕聲音節的詞語,感受輕聲音節詞語的讀法。(難點)
4.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
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制作詞卡。(學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游戲闖關,識字加油站
1.導言: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首先玩個“我來指,你來說”的小游戲,好不好?
2.教師指鼻子、眉毛、嘴巴等身上不同的部位,學生認真觀察,快速說出表示不同部位的名稱。激勵學生比一比,看誰說得又快又正確。
3.導學:看到我們玩游戲,《瘋狂動物城》里的朱迪警官也來了,朱迪警官還想帶我們去瘋狂動物城里玩一玩、逛一逛呢,你們想去嗎?
4.闖關游戲:讀詞語。
(1)教師說明闖關游戲要求:準確讀出城堡大門上的詞語,并把它貼到朱迪身上相應的部位。
(2)多媒體課件出示:城堡大門,貼滿詞卡的圖片。學生瀏覽詞語卡片。
(3)學生先在小組內合作正確朗讀詞語,再相互之間比賽正確認讀詞語。
詞語:眉毛 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腳尖
(4)讀準字音的學生獲得字卡,并且把字卡貼在朱迪身上相應的部位。(一名同學在黑板上貼出,其他同學當小評委,觀察是否正確。)
5.識記生字——眉、鼻、嘴。
(1)過渡:我們能夠正確讀出表示身體部位的詞語,那么,有什么好的辦法能夠記住它們呢?
(2)“眉”字的識記:眉毛是生長在額頭之下、眼睛之上的毛發,所以“眉”的下面是“目”。
多媒體課件出示:“眉”字的演變過程。
(3)“鼻”字的識記:人們常常指著自己的鼻子表示自己的意思,所以“鼻”字的上面是自己的“自”。
(4)“嘴”字的識記:提到嘴首先想到的是“口”,然后是“嘴角”的“角”,再加一個“此”,就是“嘴”了。
6.準確識記帶有月字旁的字。
(1)教師指導學生觀察黑板上詞語出現最多的一個部首是“月字旁”。
(2)同桌合作找出帶有“月字旁”的字。
預設:脖、臂、肚、腿、腳。
(3)小組合作說一說還認識哪些帶有月字旁的字。
預設:胳膊、腦、肩膀、膽、膚、胖……
(4)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帶有“月字旁”的字表示身體某一部位。
7.小結:通過游戲互動,學生們正確地認讀與身體部位相關的詞語,闖關成功。多媒體課件展示:城堡大門開啟。
設計意圖:通過闖關游戲、小組合作讀詞語、歸類識字等多種方法,總結帶有“月字旁”的字與身體有關,突破“趣味識字”的難點,由此構建起“做游戲——認名稱——學生字”的體系。
二、游戲闖關,字詞句運用
1.過渡:同學們在朱迪的帶領下繼續往前走,閉上眼睛,伴隨著音樂,走呀,走呀……快睜開眼睛看啊(多媒體課件),城堡的果園里種滿了蘋果樹,蘋果樹上結滿了又紅又大的蘋果,一定很甜。
2.游戲闖關:摘蘋果。(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摘的蘋果最多。)
(1)教師指出闖關要求,準確讀出蘋果上的詞語即可得到蘋果。
(2)多媒體課件出示詞語:膽子、粽子、鏡子、爸爸、媽媽、哥哥、故事、月亮、時候。
(3)學生先小組內合作將字音讀準,小組派代表讀詞語,正確讀出詞語摘一個蘋果,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摘的蘋果最多。
3.運用詞語造句。
(1)導學:同學們真是收獲滿滿啊,摘到了這么多蘋果。老師還能用兩三個蘋果上喜歡的詞語造句子呢。(老師示范用自己喜歡的詞語說話)
例如:小的時候,每天睡覺之前媽媽會給我講很多有趣的故事。
從前,我膽子很小,爸爸給我講了很多英雄的故事,漸漸地我也變得勇敢了。
(2)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用自己喜歡的兩三個詞語說話。
預設:中秋節的時候月亮又大又圓,像一個大玉盤。
我很喜歡吃媽媽包的糯米粽子。
(3)集體交流,學生代表匯報,教師將說得比較好的句子板書寫在黑板上,全班同學齊讀。
(4)指導帶有輕聲音節的詞語在句子中的讀法。學生讀的過程中,教師適時糾正指導。
4.全班同學展示匯報,說出自己知道的帶有輕聲音節的詞語。
預設:爺爺、奶奶、蚊子、黃瓜、狐貍、漂亮、葡萄。
設計意圖:通過闖關游戲比拼,字詞句的運用,學生們準確地認讀詞語,并總結帶有輕聲音節詞語的規律。
三、游戲闖關,書寫漢字
1.導學:同學們摘了這么多的蘋果,真開心,接下來朱迪要帶領我們到動物城堡里的游樂園逛一逛。但是,我們要完成以下任務才能進去。
2.多媒體課件出示任務卡:正確、美觀地書寫漢字。
(1)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按照正確筆順書寫“主”字。學生書空和老師一起寫“主”字。
(2)師生同步競爭書寫“門”字。看誰寫的筆順正確。
(3)男女同學派代表在黑板上比賽書寫“書”字,其他同學做小評委。
(4)同桌之間競爭書寫“我”字。教師提示獨體字書寫時按照正確的間架結構和筆順進行書寫。教師巡視觀察。
3.總結帶點字書寫規律。
(1)引導學生觀察發現這幾個字里面都有一個共同的筆畫“點”。
(2)總結帶點字的書寫規律:筆畫“點”在字的上方或者左上方時先寫點;“點”在字的右上方時,后寫點。
(3)根據“點”的書寫特點,指導學生按照正確的筆順書寫帶點的字。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闖關、師生競賽、男女生比拼、同桌互動等一系列活動,學生在寫字卡上按照正確筆順書寫帶點的漢字,并且總結帶點字的書寫規律。
四、回顧全文,布置作業
1.導問:今天大家跟著朱迪玩得開心嗎?誰能向大家說一說今天有哪些收獲呢?
2.總結:本節課朱迪帶我們來到了動物城,通過闖關游戲,我們認讀了帶有“月字旁”的生字,準確地讀出了帶有輕聲的詞語,還能用兩三個詞語寫一句話,按照正確的筆順書寫了帶有筆畫點的漢字。我們不僅玩得開心,還收獲了很多知識。讓我們在音樂聲中跟朱迪說再見吧!
3.作業布置: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本課的生字。
設計意圖:總結回顧本節課的收獲,引導學生梳理本節課學習的知識,再次感受學習收獲的快樂,培養學生養成總結的好習慣。作業的布置加強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有自己的想法和方法來識記漢字。
第二課時 新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四教案設計
一、誦讀比賽,日積月累
1.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導言: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跟隨朱迪去瘋狂動物城里逛了逛。這節課動物城堡里還舉行了賽詩會呢,想不想參加?
(2)多媒體課件出示圖片:熱鬧的賽詩會。
(3)揭示課題:誦讀詩歌比賽。齊讀題目《尋隱者不遇》。
2.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1)教師提出誦讀要求:讀準字音。
(2)同桌之間借助拼音讀,注意讀準字音。
(3)指名學生匯報讀,其他同學認真聽并訂正。
3.精讀古詩,熟讀成誦。
(1)導學:同學們已經讀準了字音,接下來我們展開一次朗讀比賽,比一比讀古詩的時候,誰的聲音最洪亮,句子讀得正確、流暢。
(2)多種方式誦讀:小組比賽讀、同桌互讀、男女生賽讀、邊評邊讀、齊讀。
(3)指導學生通過二人對話的方式識記詩歌內容。
(4)分角色朗讀詩歌。教師扮演詩人,學生扮演童子。師生合作以對話的方式進行誦讀。
(5)學生自由背誦,比一比看誰背誦得最快。
(6)教師抽背,鼓勵同學正確、流利地背誦古詩。
4.小結:我們跟隨著朱迪參加了賽詩會,并且運用了多種方法誦讀詩歌。希望同學們學會運用更多、更好的方法誦讀詩歌。
設計意圖:本環節設計主要以讀為主,熟讀成誦,讓學生以多種方法練習朗讀,在讀中感悟,在情景中靈活運用方法,做到了學以致用。
二、繞口令比賽,和大人一起讀
1.導問:我們參加了快樂賽詩會,朱迪還給大家請來一位好朋友,你們想知道是誰嗎?
2.多媒體課件出示:《妞妞趕牛》的圖片。
3.導學:從圖片上看到了主人公是誰?在做什么?揭示主題。
預設:主人公是妞妞,妞妞去趕牛。
4.學生初步了解內容。教師出示字卡指導學生學習重難點發音的生字。
5.朗讀表演:教師示范讀繞口令。
6.結合圖畫演示,師生逐句學習繞口令,正確讀準字音。
7.多種方式誦讀:小組比賽讀、同桌互讀。在自然輕松的活動氛圍中,感受繞口令內容、字詞的發音等。
8.角色競賽,分角色、分小組,和同伴朗讀。學生有
韻律快速讀繞口令,教師對朗讀方法予以糾正指導。
9.活動小結:今天我們快樂地學習了繞口令《妞妞趕牛》,說一說你哪一句讀得最好。通過復述,讓學生對不同語句進行鞏固練習,進一步加深了對《妞妞趕牛》內容的認知。
10.延伸活動:提出要求,請同學們回家后和家里人一起讀這首繞口令。
設計意圖:繞口令是漢族傳統的語言游戲,將聲調極易混的字,組成反復、繞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氣急速念出,所以讀起來使人感到節奏感強,妙趣橫生。本環節通過多種方式朗讀,學生在認識了相近字音的漢字,了解了內容的基礎上,對讀繞口令的韻律感、語速感有了更深刻的體驗。
教學反思
第一課時設計分為三個環節,從認到讀,從讀到寫,在活動中有規律地進行學習。第一環節以認讀為主,并在認讀中總結漢字的書寫規律,根據總結的經驗進行拓展練習。第二環節以讀為主,在讀的過程中對帶有輕聲字的詞語有一定的認知,了解帶有輕聲字詞語的讀法和規律,并拓展練習運用兩三個詞語造句。第三環節以寫為主,在正確、美觀的書寫漢字的基礎上能夠發現漢字的書寫規律,同一個筆畫出現在不同位置,書寫的筆順不同。
第二課時設計分為兩個環節,兩個環節以讀為主。第一環節熟讀成誦,不僅會讀,在讀的過程中還以多種方式誦讀詩歌。第二環節,通過多種方式的練習,對讀繞口令的韻律感、語速感有了更深刻的體驗。學生在認讀漢字的過程中,善于發現、學會觀察、總結,把總結的方法運用到語文學習中,并且在讀中感受、在讀中認知,在讀中感受中國語言魅力與博大精深。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正確地識字、積累詞語。
2、引導學生背俗語、猜字謎。
3、輔導學生進行說話寫話訓練。
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完整流利地說話,并能把圖意流暢地寫下來。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今天又是我們去語文百花園的日子,這次的語文百花園又有什么精彩內容等著我們去學習呢?咱們一起進去看看吧!
二、園中尋寶。
(一)、我會寫。
1、同桌之間互讀“木——林、人——從、又——雙”這三組字,再說說每組字有什么異同。
2、指導書寫。
(二)、讀一讀,說一說。
1、教師帶讀詞語。
2、請學生說說,這些詞語有什么共同特點?
3、你能說出這樣的詞語嗎?先在小組里說一說,再指名說。
4、把詞語寫下來。
(三)、看圖選字填空。
1、出示“她、他、它”齊讀,再說說這三個字各在什么情況下使用。
2、學生獨立完成課本里的填空。
3、教師檢查,并讓學生說說為什么這樣填。
(四)、背一背
1、自由朗讀,遇到不會讀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同桌互相讀,互相糾正讀音。
3、指導讀,讀出停頓和感情。
4、你從這兩句話中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自由找伙伴討論。
5、集體交流。
6、把這兩句話背下來。
三、總結收獲。
第二課時
一、猜一猜。
1、指導學生讀謎面。
2、同桌互讀,理解謎面的意思。
3、小組討論,得出結果。
二、能說會道——“我的識字辦法多”
1、導入話題:除了在課堂上可以識字,還有其它識字的辦法嗎?
2、把你識字的.辦法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再推選代表在班上說一說。
3、小組代表談識字方法,師評價。
4、小結:識字的辦法很多很多,只要我們平時多觀察,多思考,就能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
一、教學目標:
1、仔細觀察圖畫,看懂圖意。
2、看圖說幾句意思連貫的話。
3、按提示寫一句(或幾句)意思完整、通順的話。
二、教學重難點:
1、寫一句意思完整、通順的話。
2、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三、教學時間:
一課時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作文紙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一個地方去游玩。
請你們閉上眼睛,想象我們坐上了車,現在出發了!
(二)看圖說話
1.課件出示春景圖,初步感知圖意。
*大家睜開眼睛看看,我們到哪兒了?(公園里)
*這是什么季節的景色呢?(春天)
*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是春天的?
(柳樹、燕子、河水、迎春花、桃花、太陽、山)
2.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練習說話。
剛才同學們說的都對,但是每個人都沒有說全。要想把公園里的景物說全了,就應該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我們可以按照先從上到下,下邊再從左到右的順序觀察。觀察后再有順序地說一說。
(1)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公園里的美景,自己練習說。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師及時點評,指導學生把句子說得通順、連貫,用詞準確。
3.出示活動課件(小船)練習說話。
過渡:公園里美麗的景色吸引了許多游客,你們看看現在誰來了?
(1)看看都有什么人?他們在做什么?
①自己練習說話。
②指名說。
(2)你們想想他們玩得怎么樣?再想想他們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會說些什么呢?
①同桌互相說。
②指名說。
(三)看圖寫話
1.出示圖下提示,指名讀。
2.指導學生按提示看圖先說一句通順、完整的話,再寫下來。
(1)引導學生按提示觀察圖畫。
①在提示中的“季節”下畫點。
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春天)板書:春天
②在提示中的“什么人”下畫點。
圖上都有什么人?(爸爸、媽媽、小紅)板書:爸媽
③在提示中的“干什么”下畫點。
他們在干什么?(他們在劃船)板書:劃船
(2)引導學生按提示說一句完整通順的話。
請你們用一句話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都有什么人,他們在做什么?
①自己練習說。
②同桌互相說。
③全班交流。教師傾聽學生發言,及時點評。指導學生把句子說通順連貫,鼓勵學生運用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指導寫句子。
你們說得真好,現在愿意把這句話寫下來嗎?
①指導格式。
②寫句子的時候,遇到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注意寫上學過的標點符號。
③學生寫句子,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隨時提醒學生寫字姿勢。
④寫完的同學讀讀自己寫的句子,看看有沒有丟字、錯字,句子是不是完整通順,標點符號寫得對不對。
⑤實物投影學生寫的句子,進行點評。
誰愿意把你寫的句子展示給大家看看?
(四)總結談話。
語文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假如》是一首兒童詩,借助“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和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它從獨特的兒童視角展開,富有深厚的情感積淀,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二、學生分析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位兒童都是一名詩人。”我們應當看到,兒童與詩歌有著緊密的血緣關系。作為教師,應當積極引導,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
三、學習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良”等九個字,會認會寫“尋”等八個字,培養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
2.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小組合作和游戲等識字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并且在讀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四、學習重點分析
1.識字和寫字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從而對課文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五、學習難點分析
讀悟結合,理解文意。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畫》教案02-22
語文識字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