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六年級數學教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時間:2025-01-24 07:05:23 六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集錦7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集錦7篇)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教學內容:

      P7“回顧與整理”、“練習與應用”第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與整理”使學生逐步掌握一些整理知識的方法,養成對所學知識分階段進行整理的習慣。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有關方程的解法,體會到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考方法,加深對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理解,激發學生進一步信息方程、應用方程的興趣。

      教學資源: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本單元,我們主要學習了有關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今天我們要將這些知識進行整理一下。

      二、回顧與整理

      1、出示小組討論題:

      (1)像3.4x+1.8=8.6、5x-x=24這樣的方程各應怎樣解?

      (2)在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時,可以怎樣找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舉例說明。

      2、讓學生圍繞這兩個問題進行獨立思考。

      3、把各自思考的情況在小小組內進行交流。

      4、全班交流。

      討論題(1) 可以讓學生說說首先要將這樣的方程作怎樣的變形,并提醒學生解方程時要養成檢驗的習慣。

      討論題(2)可以引導學生舉例說說本單元學會了用方程解決哪些實際問題,并結合所舉例子說明解決每一類問題的基本思路。

      三、練習與應用

      1、解方程

      180+6x=330 27x+31x=145 x-0.8x=10

      2.2x-1=10 15x÷2=60 4x+x=3.15

      (1)讓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2)集體交流時要關注學生解這些方程的準確率,并及時引導學生總結解每一類方程的基本方法,反思解這些方程時可能遇到的問題。

      2、解決實際問題

      (1)南京長江大橋的鐵路橋長6772米,公路橋長4589米。它的鐵路橋比武漢長江大橋鐵路橋的5倍多197米,公路橋比武漢長江大橋公路橋的3倍少421米。

      ① 武漢長江大橋鐵路橋長多少米?

      ② 武漢長江大橋公路橋長多少米?

      xx 讓學生認真審題,獨立思考后找出相關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說一說。師隨機板書:

      武漢長江大橋鐵路橋的長度×5+197=南京長江大橋鐵路橋的.長度

      武漢長江大橋公路橋的長度×3-421=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的長度

      xx 問:在列方程時應該怎樣表示題中的兩個未知數量?

      (2)練習與應用第3題

      xx 先讓學生看圖后說說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xx 問:這棵樹苗從80厘米長到104厘米,經過了幾個月?你怎么知道的?

      xx 問:你能說說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嗎?

      (學生如有困難,教師可以畫線段圖幫助學生理清數量關系)

      隨機板書:

      小樹原有的高度+6個月長的高度=小樹現在的高度

      (3)學校印制畫冊一共用去1740元,其中制版費300元,其余的是印刷費。每本畫冊的印刷費是3.6元,學校印制了多少本畫冊?

      xx 學生讀題后,教師先結合圖書的印刷過程向學生介紹“制版費”和“每冊印刷費”的含義,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印制畫冊用去的總錢數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制版費,另一部分是印刷費,也就是每本印刷費與本數的乘積。

      xx 再讓學生獨立解答,指名板演。

      xx 交流時讓學生結合所列的方程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三、總結:

      通過今天的整理與練習,你又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惑?

      四、作業:

      P7“練習與應用”第2、3題。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式,理解百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在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的基礎上正確解答百分數應用題。

      2、通過劃線段圖、類比和歸納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

      3、教學重點是理解百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結構特征和解題方法。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判斷單位1,說出數量關系

      ⑴男生占全班人數的4/5

      ⑵今天比去年增產二成五

      ⑶節約了15%

      ⑷期中考試的優秀率為52%

      ⑸打八折出售

      通過同學們對關鍵句的分析、敘述,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是完全一樣的。,都是要緊緊抓住數量之間的關系,準確判斷單位1的量,確定解題方法。

      (二):二基本題復習

      分析解答下面各題,比較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⑴建造一棟樓房,計劃投資100萬元,實際用了90萬元,節約了百分之幾?

      ⑵建造一棟樓房,用了90萬元,比計劃節約了10%,計劃投資多少萬元?

      ⑶建造一棟樓房,計劃投資100萬元,實際節約了10%,節約了多少萬元?

      ⑷建造一棟樓房,計劃投資100萬元,實際超用了10%,實際投資了多少萬元?

      分組討論這一組題目的解法,在弄清解題思路和正確列式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這組題他們的單位1是相同的,數量關系式也是相同的,而數量之間的關系有所不同,解答方法也不盡相同,有乘法也有用方程解。

      (三):變式練習:

      根據題意列出算式和方程:

      水果店運來蘋果120千克, 運來梨多少千克?

      1、運來梨比蘋果多25%

      2、運來的'比蘋果少25%

      3、運來的蘋果是梨的25%

      4、運來梨是蘋果的25%

      5、運來蘋果比梨少25%

      6、運來的蘋果比梨多25%

      7、運來梨比蘋果的25%少2/5千克

      在學生分析解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這些題目是百分數應用題中比較典型的,也是最基本的,解答時必須要準確判斷單位1,弄清要求數量與單位1之間的關系和數量對應的百分率,確定解題方法。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整理與復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系,能綜合運用學過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釋日常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整理與復習中,進一步評價和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體驗與同學交流和獲取知識的樂趣,感受數學的意義和價值,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應用廣角

      1、問:你在生活中發現過哪些數學問題嗎?

      你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這些問題嗎?

      2、完成第27題

      (1)課前預先布置學生按要求去調查

      (2)課上,讓學生分組匯報調查得到的數據

      學生根據數據計算,完成填空

      (3)分析:從這些信息中,你們知道了什么?

      用百分數或比表示相關的信息有什么好處?

      3、完成第28題

      收集一些用百分數或比表示的信息,在小組里交流

      4、完成第29題

      根據本校一年級的班級數,讓學生分成相應的小組,讓每個小組調查一個班級的數據。

      全班交流,統計分別知道三個應急電話號碼的人數,再讓學生按要求計算。

      5、完成第30題

      (1)每位學生帶一張長8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硬紙板

      讀題,思考:剪去的每個正方形的'邊長應該是幾厘米?

      (2)學生動手剪一剪、折一折

      找一找:這個紙盒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3)算一算:

      制作這個紙盒用了多少硬紙板?

      這個紙盒的容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6、完成第31題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二、自我評價

      1、回顧自己本學期學習的表現,對照書上的幾個要求,給自己評一評,看看分別能得幾顆星。

      2、在學習中,你覺得自己在哪些方面特別成功的?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和經驗同大家交流一下。

      3、在學習中,你覺得自己又有了哪些收獲和進步?還有什么地方也有所欠缺,需要改進和努力的?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借助具體事例,初步學會設計簡單的調查表,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會用簡單復式統計圖來描述數據。

      2、經歷數學的收集、整理、表達、描述和分析的全過程,體驗復式統計圖在比較、描述數據中的作用,了解統計圖畫法不同對數據描述和解釋的影響。

      3、在統計的過程中,初步形成統計意識,發展統計觀念。

      4、感受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習統計知識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5、通過參與“保護眼睛”的統計活動,增強保護眼睛的意識,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教學重點:

      經歷數學的收集、整理、表達、描述和分析的全過程,體驗復式統計圖在比較、描述數據中的作用,了解統計圖畫法不同對數據描述和解釋的影響。

      教學難點:

      經歷數學的收集、整理、表達、描述和分析的全過程,體驗復式統計圖在比較、描述數據中的作用。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解讀情境,提出問題

      談話:同學們,目前我國中小學生近視患病率快速上升,這是家長和社會非常關注的問題。請看來自《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多媒體出示118頁情境圖)。讀一讀,從這份報告中你都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問題?(引導學生提出“我們這些中小學生患近視的年齡是不是提前了呢?”)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一)調查搜集數據,學習調查表。

      1、獨立思考。

      談話:怎樣才能知道中小學生患近視的年齡是不是提前了呢?(引導學生明白要知道是不是提前了就要進行比較)要比較就需要調查大量的數據,為了記錄數據我們就要制作調查表,想一想,怎樣設計調查表?

      2、班內交流。

      談話:你打算怎樣設計調查表?(引導學生明確調查的對象和調查的`內容)(出示調查表)這樣制作可以嗎?為了便于我們今天的研究我提前對45名學生和家長進行了調查。請看屏幕(補充數據)。

      (二)整理數據,學習復式條形統計圖。

      1、嘗試比較,提出問題。

      談話:比一比兩張調查表,看看學生患近視的年齡是不是提前了?(引導學生體會看原始的調查表數據太亂,不便于比較)

      談話:原始的調查表太亂,怎么樣整理這些數據才能便于比較呢?先自己想想,再與同位說說。

      談話:你打算怎樣整理數據?(統計表,統計圖)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嘗試比較,目的是引導學生在比較的過程中,體會調查表中餓數據太亂,不便于直接比較,從而感受整理數據的必要性。]

      2、獨立思考,探索方法。

      談話:老師這里有一個統計表,咱們一起來整理整理好嗎?(師生共同整理填寫統計表)根據這個表格中的數據比一比,中小學生患近視的年齡是不是提前了呢?(引導學生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比較、分析,作出判斷)

      談話:剛才我們是用統計表進行整理的,用統計圖怎樣整理更便于我們比較觀察呢?先自己想一想,有了方法開始整理,整理完了和你的同位交流交流。

      3、班內交流,學習方法。

      談話:中小學生患近視的年齡是不是提前了?你是怎樣整理的?(學生可能出現單式和復式兩種不同的整理方法,應著重引導學生在交流比較的過程中,認識到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4、比較解釋,優化方法。

      談話:剛才大家用兩種方法進行了整理,想一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用哪種更便于比較?為什么?

      5、查漏補缺,完善方法。(根據學生制圖的情況,補充完整,完善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獨立思考,探索方法,合作交流,學習方法,比較評價,優化方法。有利于學生經歷整理數據、描述數據和分析數據、作出決策的過程,自主地學習復式條形統計圖的作用和制作方法。]

      三、自主練習,應用拓展

      1、課本自主練習第3題,鞏固看圖的方法,提高學生分析數據的能力。

      談話:同學們喜歡運動會嗎?知道小學生運動會有哪些項目嗎?(引導學生了解小學生運動會一般有:短跑、跳高、跳遠、鉛球和中長跑等項目)如果老師要知道5.1班和5.2班,在比賽中哪些項目占優勢,我應該選擇什么樣的統計圖?為什么?

      (1)獨立解答。(出示題目引導學生獨立解答)

      (2)班內交流。

      2、課本第129頁,“我學會了嗎”的第1題。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課本上練習題組織統計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再一次經歷統計的全過程,在實踐中鞏固調查表及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制作方法,提高統計能力,發展統計觀念。]

      四、總結全課,系統整理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設計調查表和繪制復式條形統計圖應該注意什么?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第一單元 方 程

      教學內容:P7“回顧與整理”、“練習與應用”第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與整理”使學生逐步掌握一些整理知識的方法,養成對所學知識分階段進行整理的習慣。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有關方程的解法,體會到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考方法,加深對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理解,激發學生進一步信息方程、應用方程的興趣。

      教學資源: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本單元,我們主要學習了有關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今天我們要將這些知識進行整理一下。

      二、回顧與整理

      1、出示小組討論題:

      (1)像3.4x+1.8=8.6、5x-x=24這樣的方程各應怎樣解?

      (2)在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時,可以怎樣找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舉例說明。

      2、讓學生圍繞這兩個問題進行獨立思考。

      3、把各自思考的情況在小小組內進行交流。

      4、全班交流。

      討論題(1) 可以讓學生說說首先要將這樣的方程作怎樣的變形,并提醒學生解方程時要養成檢驗的習慣。 討論題(2)可以引導學生舉例說說本單元學會了用方程解決哪些實際問題,并結合所舉例子說明解決每一類問題的基本思路。

      三、練習與應用

      1、解方程

      180+6x=330 27x+31x=145 x-0.8x=10

      2.2x-1=10 15x÷2=60 4x+x=3.15

      (1)讓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2)集體交流時要關注學生解這些方程的準確率,并及時引導學生總結解每一類方程的基本方法,反思解這些方程時可能遇到的問題。

      2、解決實際問題

      (1)南京長江大橋的鐵路橋長6772米,公路橋長4589米。它的鐵路橋比武漢長江大橋鐵路橋的5倍多197米,公路橋比武漢長江大橋公路橋的3倍少421米。

      ① 武漢長江大橋鐵路橋長多少米?

      ② 武漢長江大橋公路橋長多少米?

      xx 讓學生認真審題,獨立思考后找出相關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說一說。師隨機板書:

      武漢長江大橋鐵路橋的長度×5+197=南京長江大橋鐵路橋的長度

      武漢長江大橋公路橋的長度×3-421=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的長度

      xx 問:在列方程時應該怎樣表示題中的兩個未知數量?

      (2)練習與應用第3題

      xx 先讓學生看圖后說說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xx 問:這棵樹苗從80厘米長到104厘米,經過了幾個月?你怎么知道的?

      xx 問:你能說說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嗎?

      (學生如有困難,教師可以畫線段圖幫助學生理清數量關系)

      隨機板書:

      小樹原有的高度+6個月長的高度=小樹現在的高度

      (3)學校印制畫冊一共用去1740元,其中制版費300元,其余的是印刷費。每本畫冊的印刷費是3.6元,學校印制了多少本畫冊?

      xx 學生讀題后,教師先結合圖書的印刷過程向學生介紹“制版費”和“每冊印刷費”的含義,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印制畫冊用去的總錢數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制版費,另一部分是印刷費,也就是每本印刷費與本數的乘積。

      xx 再讓學生獨立解答,指名板演。

      xx 交流時讓學生結合所列的方程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三、總結:通過今天的整理與練習,你又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惑?

      四、作業: P7“練習與應用”第2、3題。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學會用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的文字敘述題。

      2、利用遷移規律,引導學生從條件或問題入手來分析文字敘述題的解題思路,培養學生分析數學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如何分析文字敘述題,依題意用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列出綜合算式。

      教學難點

      確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列綜合算式時哪一步寫在前面,哪一步寫在后面,正確使用小括號。

      教學準備

      投影片或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溝通

      出示下面綜合算式,讓學生說一說它們各表示什么意思?(學生各抒已見)

      23-15312+30-1520+103

      教師引導學生互相討論。通過談話引入新課。(如果老師只給你文字敘述,你能列出算式嗎?)

      二、自主探索方法

      1、學習例3,出示題目:350減去80與3的積,差是多少?

      (1)讓學生獨立讀題,初步理解題意。

      (2)組織研討,交流方法。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并提出不同想法。

      (3)小組匯報,進行總結。小組匯報各組的想法時,其他組可以提出不同意見。可能會出現的情況:

      ○1從問題入手分析,最后要求的是差,首先要知道被減數和減數,所以先算出803。

      ○2從條件入手分析,350減去的是80與3的。積,所以先算803。

      ......

      教師根據小組間討論的情況,進行小結。

      2、改編例題,引出題目。

      教師:如果我們將上題改成350減去80,再乘3,積是多少?讓學生獨立讀題,列出算式,然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3、通過比較,弄清方法。觀察例題和改編后的題目,小組討論: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學生交流,教師歸納。

      三、反饋練習,掌握方法

      1、從練習二十一中選兩道題目獨立完成,并請幾名學生說一說分析的思路。

      2、練習二十一的第2題和第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

      四、課堂小結

      通過師生交流,突出解文字題的方法。

      板書設計:

      用綜合算式解答兩步文字題

      被減數-減數=差被乘數乘數=積

      350-803(350-80)3

      =350-240=2703

      =110=810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結合實例,理解比的意義,知道比的前項和后項,會正確地讀、寫兩個數的比,會求比值。了解比和分數、除法之間的聯系,會把比改寫成分數的形式。

      2. 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了解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比的意義,比和分數、除法之間的聯系。

      教學過程

      一、 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比

      電腦出示三幅長方形的畫(標出每一幅的長和寬)。

      談話:這里有三幅不同形狀的畫,你們覺得哪幅畫的形狀看起來最舒服、最美觀?(學生都認為第二幅比較美觀)三幅畫畫的都是美麗的海濱,為什么同學們都認為第二幅比較美觀呢?(第一幅和第三幅畫要么太長,要么太窄,長和寬的比例不合適)這三幅畫長和寬的長度不同,所以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你知道可以怎樣來表示每幅畫長和寬的關系嗎?(第一幅畫長是寬的2倍,寬是長的1/2……)

      提問:還可以怎樣表示它們的關系?

      過渡:是的,我們還可以用比來表示每一幅畫長和寬的關系。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比。

      二、 自主活動,認識比

      1. 用比表示兩個同類量的相除關系。

      (1)講解:像第一幅畫長是寬的2倍,也可以表示為:長和寬的比是2比1,記作2 ∶ 1,“∶”是比號。寬是長的1/2也可以表示為:寬和長的比是1 ∶ 2。你能說一說怎樣用比表示第二幅畫、第三幅畫長和寬的關系嗎?

      學生分別用比表示另外兩幅畫的長和寬的關系。

      (2)出示一瓶xx牌洗潔液,用實物投影放大洗潔液的使用說明。

      談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用比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如:這瓶洗潔液,上面的使用說明就是用比來表示的。

      指說明中1∶4的圖,提問:這里淺色部分和深色部分分別表示什么?你知道1 ∶ 4是表示什么意思嗎?(表示洗潔液和水的比是1 ∶ 4,就是1份洗潔液要加4份水的意思,洗潔液的。體積是水的1/4)

      再問:那么水和洗潔液的比是幾比幾?表示什么意思?

      師生共同討論1 ∶ 8和1 ∶ 1的含義。

      2. 用比表示兩個不同類量的相除關系。

      談話: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對比有了初步的認識。下面我們再看一幅圖(出示圖:一堆梨,下面標有2千克,共3元;一堆蘋果,下面標有3千克,共6元)。

      提問:根據圖中的.信息,你知道梨的單價是多少元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單價=總價÷數量。

      講解:像這樣總價和數量之間的關系也可以用比來表示,梨的總價和數量的比是3 ∶ 2,表示總價除以數量。

      提問:你能用比來表示蘋果的總價和數量之間的關系嗎?

      這里的6 ∶ 3表示什么意思?(表示總價除以數量)

      3. 理解比的意義。

      談話:根據上面的例子,你能說一說什么叫兩個數的比嗎?

      小結: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

      4. 自學課本。

      提問:關于比,你還想了解哪些知識?下面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自學課本第53頁,再和小組里的同學互相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

      反饋:通過自學,你又了解了哪些知識?

      師生共同討論下面的問題:

      (1)比由哪幾部分組成,分別叫什么?比的后項能為0嗎?為什么?

      (2)什么叫比值?怎樣求比的比值?

      (3)比和除法、分數有什么聯系?

      (4)比還可以寫成怎樣的形式?

      小結:(略)

      三、 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1. 完成“練一練”第1、2題。

      學生完成填空后,讓學生說一說每個比所表示的意思。

      2. 完成“練一練”第3題。

      學生改寫后,再讀一讀,并分別指出每一個比的前項和后項。

      3. 小強和爸爸身高的比。

      出示:小強的身高是1米,他爸爸的身高是 173厘米。寫出小強和他爸爸身高的比。

      學生練習后,組織交流,并說一說為什么小強和他爸爸身高的比不能寫成1 ∶ 173。

      4. 糖水的甜度。

      出示:兩杯糖水,并標出糖和水質量的比,第一杯是1 ∶ 20,第二杯是1 ∶ 25。

      提問:你知道哪杯水甜嗎?為什么?

      出示:第三杯中糖4克,水100克。

      談話:這杯糖水和剛才的哪一杯一樣甜?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說一說你是怎樣比較的。

      提問:根據第一杯糖和水質量的比是1 ∶ 20,你能說出第一杯中糖和糖水質量的比嗎?

      四、 課堂總結

      提問: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什么?你們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 課外延伸

      出示課始的三幅畫,談話:還記得我們一開始出示的三幅畫嗎?為什么大家都認為第二幅比較美觀呢?你能算出這幅畫長和寬的比值嗎?(學生算出長和寬的比值大約是0.618)其實呀,這里面還藏著許多奧秘呢,同學們想了解嗎?

      課件播放短片,介紹黃金比。

      談話: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就有很多的黃金比,如我們經常見到的長方形紙的長和寬的比,等等。同學們如果有興趣,可以在課后再去研究。

    【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數學六年級上冊教案10-24

    數學六年級上冊教案08-30

    蘇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教案11-17

    六年級上冊數學比的教案06-30

    六年級上冊數學比的教案(精選)06-30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教案11-18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圓教案10-15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25

    [必備]六年級上冊數學比的教案07-01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教案(優)05-29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天堂亚洲AⅤ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动漫 |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 亚洲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日日橹狠爱欧美视频国产 | 午夜在线播放免费人成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