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看懂圖意并展開想象,知道小白兔、山羊、公雞、小、貓各愛吃什么?
2.能看圖有順序地、連貫他說幾句話,并注意用上禮貌用語。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出示幻燈片,問:①屋子里誰是主人?從哪里看出來?②長頸鹿在于什么?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說話課《長頸鹿請客》,大家齊讀課題。
(二)看圖說話
(1)長頸鹿請了哪些動物來做客?出示句式練說:長頸鹿請()、()、()和()做客。(指名說、開火車說、齊說、同桌互說。)長頸鹿用什么來招待客人呢?
(三)聽老師講故事
開飯了!開飯了!長頸鹿分食品給朋友們吃,給小白兔盤子里放上紅紅的,給小山羊盤子里放上綠綠的,給小公雞盤子里放的全是胖胖的,給小花貓盤子里放的.是新鮮的。
(四)說話訓練
(1)聽后討論練說:
長頸鹿給小白兔是一盤什么顏色的東西?給小山羊是一盤什么顏色的東西?給小公雞是一盤什么樣子的東西?給小花貓是一盤怎么樣的東西?
(2)請你幫助長頸鹿招待客人,想一想,每個客人的盤子里應該放上什么?指名學生上來移動投影片,在每個小動物面前的盤子里放上愛吃的食物。
(3)指名分句練說:長頸鹿請()吃()。
(4)誰能連起來說說,長頸鹿怎樣招待這四位客人的,按順序說:長頸鹿請()吃()。請()吃()。請()吃(
指名說——一組開火車說——同桌兩人互說
(5)說具體訓練:
①長頸鹿請小白兔吃怎樣的蘿卜請小山羊吃怎樣的青草?請小公雞吃怎樣的蟲子?請小花貓吃怎樣的魚?(可以說顏色或大小或味道)。
②指名連起來說四句話,評一評,誰說得好?好在哪里?再開火車說,同桌互說。
(6)想一想,長頸鹿請客人吃東西時,會說些什么呢?這四位客人又會怎么說呢?請加上禮貌用語說。
(五)按課后第3題的提示,有選擇地請同學練說
(六)分角色表演說
(七)教師
(1)跟別人說話,要用上禮貌用語。
(2)說話要有次序。
語文教案 篇2
一、本期教學目標:
識字:
本期一共要求學生認字140個,寫字240個。習作錯別字,不得大于1%。在生字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有較強的獨立識字學詞的能力。注意學生書寫,讓學生在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美感。
閱讀:
課內:本期學習主體課文25篇(包括4首古詩),拓展閱讀10篇。
課外:要求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70萬字,抓好課外閱讀的交流和評價。
本學期學生要學習四方面的閱讀方法:
① 寫閱讀提綱。通過寫提綱掌握課文的基本內容和作者的.寫作思路。
② 學習瀏覽
③ 學習古文。感受漢語言的特點,以朗讀、誦讀、背誦為主,理解課文內容。
④ 學習議論文。從多角度去思考、辨析問題。
五年級學生應該具有的閱讀習慣:每天閱讀、邊讀邊寫摘錄筆記、查工具書
習作:
40分鐘能完成不少于450字的習作。
全學期練筆不少于30次。
學生是在修改習作的實踐中提高寫作能力的,要重視學生通過自我修改、相互修改、教師修改,懂得應該怎么寫、怎樣寫得更好。
四年級學生學習了:修改的方法、修改的符號、修改的標準(有根有據、有血有肉、有條有理、有聲有色)、修改的習作
本學期將學會用“有詳有略”“有情有意”來衡量自己和同伴的習作。
口語交際:
關注學生的口語交際活動,培養學生的對方意識,傾聽別人意見,根據對方的發言及態度調整自己的看法和發言。鼓勵學生做重點發言人、輪流做主持人。
二、溫馨提示:(請家長支持配合的建議)
1、鼓勵孩子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重視寫字的良好習慣。
培養寫字的習慣(坐姿“三個一”、握筆,整體觀察,用心寫字)
3、堅持家庭聽寫
孩子會在學校進行聽寫。如果在學校聽寫沒有過關,希望家長引起重視,堅持家庭聽寫。
4.本期特色作業:
《我的優秀作文集》:收集本期學生最滿意、最優秀的作文,激發寫作熱情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成果意識。
《書香裊裊》:結合本期教學目標中要求的“提綱筆記”,培養學生在學習課文同時,積累有價值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將課內的學習延伸到課外,積累豐富的課外知識。
5.《必背古詩70首》全部背誦完畢。
6.關于課內積累的好詞:
“語文天地”內“日積月累”中的詞語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掛圖),使學生了解各種朗讀、背誦的形式,能夠正確的朗讀、背誦的姿勢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及背誦習慣。
2.了解課外閱讀的內容和形式,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逐步養成閱讀健康的課外書報的習慣。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觀察圖畫
1.圖上小朋友在做什么?
2.圖上的小朋友怎樣朗讀?
二、小結要領
身正肩平 雙手拿書 左右兩臂 自然平放 目光課本 保持距離
眼睛課本 距離一尺(33厘米)
三、模仿評判
1.請幾個學生模仿訓練,并由大家評判
2.評判中指出一些錯誤姿勢的危害
四、集體訓練
五、把握訓練要點,勤于朗讀背誦
六、小結
在一年級時,我們已經知道了讀書寫字的姿勢,掌握了握筆寫字的方法,還知道了保護視力的一些要求。今天我們又知道了朗誦的姿勢和朗讀的要領。今后,我們要天天堅持,自覺接受訓練,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二課時
一、整體感知圖畫
1.指導觀察順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2.簡說圖意。
二、指導學生觀察集體背誦圖(一、二幅)
1.提問:背誦時課本和文具盒怎樣擺放?
2.這些同學怎樣坐的,他們的雙肩和雙臂怎樣?眼睛向著什么地方,態度神
情怎樣?
3.背誦時還要注意什么?
4.全班學生模仿圖上的學生,集體背誦一段已學過的課文。教師評判。
5.圖上的同學背誦的是哪篇課文?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觀察三幅小圖,按圖模仿訓練
1.觀察左下方小圖。
2.觀察中間小圖。
3.觀察右面小圖。
四、小結
這一課我們通過看圖學習,掌握了背誦正確的姿勢要領,了解了背誦的形式,知道了看圖背誦的方法。今后我們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就要做到多讀、勤背、樂背。
第三課時
一、觀察上面三幅圖
1.從圖上你們觀察到了什么?
2.圖上的.一個小朋友借到了一本心愛的課外書,他笑得多開心呀!
學習兩條格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多讀書能使我們增長知識,開闊眼界,不斷進步,還能使我們學會寫,我們從小就要養成愛讀課外書的好習慣。
3.觀察第二幅圖,告訴孩子閱讀要點:眼看,心記,不出聲。
4.觀察第三幅圖。圖上幾個小同學在干什么?表情怎樣?
5.小結三幅圖。 二、觀察下面兩幅圖
1.從第一幅上可以看出這是在什么地方?同學們在干什么?
2.說說去閱覽室看書的過程: 挑書——借書——看書
3.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4.觀察第二幅圖講解。
三、小結
樂于閱讀課外書報,主動去尋求知識,對同學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⒈認識3個字,學寫8個字。
⒉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⒊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大自然的生機與情趣,知道種子發芽需要的基本條件,獲得一些簡單的植物生長的知識。
教學重點:
⒈認識3個字,學寫8個字。
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003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課:一粒種子。請大家齊讀課題。
讀了課題你們有什么問題嗎?學生質疑。
二、初讀課文。
⒈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標明課文自然段。
⒉指名讀課文,大家評議。
⒊默讀課文,課文講了什么?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
不明白的嗎?
⒋學生反饋,質疑,解疑。
⒌再讀課文。
思考:一粒種子是在什么情況下成長的,他看見了什么?
聽見了什么?
⒍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反饋。
⒎抽讀要求認識的字。
挺蚯蚓
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悟文中所蘊涵的情感。
⒈學生自由讀課文。
⒉指名讀,教師指導。
⒊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拓展。
種子看到了一個光明的世界,你能說說這個光明的'世界
是什么樣子的嗎?
⒈分組說。
⒉分組反饋。
第二課時004
一、復習。
⒈認讀生字卡,說詞。開火車
⒉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二、豐富我們的詞語庫。
暖和熱鬧連忙……
三、自由組合表演。
四、學習會寫字。
⒈出示會寫字,讀一讀,說詞,看誰說的多。
暖渴舒服輕邊叫鉆
⒉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⒊同桌互相說一說。
⒋有哪些字需要老師和大家的幫助。
⒌學生練寫,教師個別指導。
⒍作業展示。大家評議。
作業:
⒈寫字。
⒉和家人一起讀課文。
語文教案 篇5
設計理念: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讀”對于學生的意義和價值已被我們很多老師所認可,將它放置在了語文教學中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語文課堂中,朗朗的讀書聲不僅是在訓練和發展學生的一種語文素養和技能,同時也是引領學生從語言文字中去發現去感悟得一個重要手段。我們學校也正是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并通過長期課堂實踐,逐步形成了中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三讀”模式,即“讀通→讀懂→讀好”。
三年級的孩子可以說是語文閱讀的起步階段,低年級時他們主要學習和積累大量的漢字詞語,在此基礎上,三年級開始就憑借這孤立的漢字,詞語進入到一定的語言環境,進行段、篇的學習。這中間的一個跨越,“朗讀”將成為一座最好的橋梁。“三讀式”的引進正符合他們的這種需要。然而一開始我們往往只把這“三讀式”作為老師課堂中的一個操作流程或者說是課堂組織的方向。至于學生他永遠都只是跟著老師在走,而我卻覺得這樣對待“三讀式”是片面的,我們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訓練發展學生讀書技能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形成一種自主,自能讀書的習慣。習慣的養成離不開良好的方法的,而“三讀”從另一角度講也正是一種讀書的好方法。這樣好的讀書方法如果能為學生所用,那我們語文教學的真正目的之一不就也達成了嗎?因此面對《臥薪嘗膽》這篇課文,教者正是從這一點考慮出發打破常規,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憑借教材引領學生掌握“三讀”的方法。具體操作如下:
一、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讀書高手,他要為大家讀一個故事,名字叫“臥薪嘗膽”。(想!老師播放課文錄音)
2、同學們,你覺得他讀的好聽嗎?為什么會覺得好聽呢?(指學生說,教師借機板書)
3、那你們想不想和他讀得一樣好聽呢?(想)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讀好這個故事,好嗎?(出示目標: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個故事)
二、讀通sect;1
1、同學們,俗話說得好:不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要讀好書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得一點一點的來。讓我們先來讀好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步讀通sect;1)
你覺得怎樣才是讀同呢?不忙著回答,老師先請兩個同學來讀一遍,大家聽一聽,當當小評委。(指名兩生讀)
2、小評委,說說你聽了之后的想法。(指名生評,師借機概括:正確:不添不偏流利:不破不拖
3、原來做到這些才叫讀通啊。你們現在也來試著讀通sect;1,同桌兩生互做評委
4、你覺得同桌讀的已經達到讀通要求的,請他站起來(生站起)
你們有什么小經驗告訴坐著的同學,怎樣才能讀通呢?(生說:仔細看清……)
5、還沒讀通的同學,吸取一下他們的經驗,認真仔細的再來試一次。
三、讀懂sect;1
1、讀了這么多遍,讀通了sect;1,那么sect;1到底在講些什么,你讀懂了嗎?(出示:第二步讀懂)這就是我們讀好書的`第二步:讀懂。
2、再請大家不發出聲音,在心里默讀一下sect;1,看看從sect;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或者還有那些不明白的?(生默讀后說,理解:征服)
3、現在誰能不看書把你sect;1讀懂的內容連起來給大家說說。
4、同學們,回想一下剛才我們是怎么讀懂sect;1的?(生:讀懂詞句)
四、讀好sect;1
1、sect;1我們都讀懂了,知道了吳國和越過都想征服對方,把對方打倒。如果你是吳國的大王,你會怎么想?(指名學生說)如果你是越國的大王呢?
2、有了這樣一種想法,那這時誰能來讀讀這句話,看你怎么讀。(指讀)你為什么能讀得這么好呢?
3、他通過我們剛才的想象體會到了人物的內心,所以讀的這么好!你也能讀好嗎?(指名連起來讀好sect;1)
4、太好了,老師覺得跟錄音機里讀得一樣好,在給你來點音樂,肯定會更好。
5、配樂齊讀。
五、小結
1、同學們,到現在我們把sect;1讀好了,想一想看到現在對于要讀好這一段話,你有了哪些收獲呢?(指定說)
六、讀通,讀懂,讀好sect;2
1、按照這樣的步驟,用上這些方法我們再來讀好sect;2,好嗎?第一步讀通,我們同學自己來試一試。(學生讀通)
2、讀通了嗎?請同學來讀讀。
3、評一評,是否讀通。齊讀。
4、從sect;2中你讀懂了些什么或者還有那些疑問?指名說。
5、連起來說說sect;2
6、會嵇一戰,越國打了敗仗,如果你是越王勾踐,此時你是什么心情?(生說)
7、是啊,勾踐十分難過,卻又一點辦法也沒有,萬般無奈,只好……當奴仆。同學們看著這句話,仿佛看到了什么?
8、誰能來讀好這句話呢?(指讀)
9、吳國的謀臣們知道了,紛紛要求滅掉越國,免除后患,他們有的說有的說。
10、同學們作為吳國謀臣中的一員,你此刻是什么心情?(生說)
11、誰來讀好這句。
12、可是吳王呢,這時非常驕傲,不聽大家的建議,他說________,答應了勾踐的要求。
13、誰來當當驕傲的吳王,讀好這句話。
14、一句句都能讀好了,連起來試一試(指讀)
七、小結
1、同學們,時間關系,今天我們只來得及讀好1~2自然段。從這節課中,大家又學到了那些新本領呢?(生說)
2、今天課后,就請大家先把1~2自然段有感情的讀給你的同學,老師或者家長聽,然后試著用今天學的方法,一步步自己也來讀好3~5段。
板書: 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個故事
讀好:有感情,想象,體會……
讀懂:理解內容:弄清叫難得詞句
讀通:正確:不填不漏
流利:不破,不拖
課堂效果小結
本課堂,學生不僅充分經歷著用“三讀”來學習課文,同時,也在逐步滲透和掌握著這種讀書的方法,而且這種結合具體教材實例在老師逐步引領下的感性學習更能為學生所接受并較快掌握,課堂中不乏學生讀書的興致,也不乏對方法的反思和小結。一節課下來,聽者確實感覺學生的朗讀有了一定的提高,對這種方式也似有所悟,相信前期將這種細想和方式繼續灌入課堂進行訓練,學生的朗讀、閱讀能力會很快提高的!
語文教案 篇6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和背誦對子,能夠讀準韻腳,讀出節奏。
2、理解短文內容,了解作者敘述的順序,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重點】
了解短文敘述的順序,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一個單元的學習已經結束了,現在我們開始積累運用的學習。(教師板書課題)
二、讀讀背背
1、請大家看看今天讀讀背背的內容是什么?(出示讀讀背背的內容)請你們讀一讀,看看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
2、學生發言,互相交流。
3、教師總結:同學們說的都很好,這些句子有個名字叫做對子。它有什么特點呢?我們一起來看每組的前兩對對子:
來對往,
去對回。
潮漲落,
月盈虧。
來-往,漲-落都是意思相反的詞。
每組的后三對呢?
雨雪對風雷,
松梢對竹葉,
草舍對柴扉。
暮色對朝暉,
窗前鶯共語,
簾外燕雙飛。
雨雪-風雷,草舍-柴扉是意思相近或相似的詞,而暮色-朝暉,窗前-簾外是意思相反或相對的詞語進行配對。
4、指導朗讀:對子讀起來朗朗上口,非常有節奏感。請大家試著在相對的詞語處停頓,讀出對子的節奏。
5、背誦:請大家熟讀這兩組對子,看看誰最先把它們背下來。
三、閱讀
1、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日本作家清少納言的一篇短文──《四季的美》。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請大家讀一讀,想一想,文章描寫了四季中哪些美麗的景物。
2、學生自讀課文,進行匯報。
3、作者認為每個季節什么時候、什么景物最美?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春──早晨的朝霞
夏──螢火翩飛的夜晚
秋──烏鴉歸窠、大雁齊飛的黃昏
冬──落雪的早晨
4、根據你平時的觀察和體會,你認為哪個季節最美呢?
5、請大家再讀課文,想一想,這篇短文的敘述順序有什么特點?可以小組討論后發言。
6、教師總結:短文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順序來寫的,每一個季節一個自然段,四個自然段并列,每個自然段都是先總寫結論,后分寫原因。
7、同我們學過的課文相比,比如同《高大的皂莢樹》相比,兩篇文章的敘述順序有什么不同呢?
8、同學發言,教師總結:兩篇文章雖然同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順序來寫的,但是《高大的皂莢樹》一文是針對皂莢樹一種景物來寫的,而本文是寫了四季的不同景物。
四、擴展
你認為哪個季節的什么景物最美呢?請仿照《四季的美》寫成一段短文。
【板書】
積累·運用四
四季的美
春──早晨的朝霞 夏──螢火翩飛的夜晚
秋──烏鴉歸窠、大雁齊飛的黃昏 冬──落雪的早晨
并列 先總后分
第二課時
怎樣保護周圍的環境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并把這種意識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
2、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
3、能組織好語言,有針對性的談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每個人都希望在一個清潔、美麗、舒適的環境里生活,卻不是每個人都在為美麗的生活環境而努力。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我們的生存環境面臨著很多問題,那么,你想知道我們都面臨著哪些問題嗎?今天,老師先請大家認識一下我們的生活環境。
二、教學新課
1、出示錄像:《認識我們的環境》
2、教師:通過這段錄像,同學們已經認識了我們的環境,那么,你能具體地說說你都看到了哪些現象嗎?
3、同學自由發言。
4、老師:是的,我們周圍的環境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因為處在這個環境中的人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的不同,所出現的現象也不一樣。那么,針對你們剛才說,我們選出幾個急待解決的、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想一想,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
5、小組討論、交流。
6、學生推選發言,大家護評。看哪個小組把情況說得最清楚,提出的建議最可行。
三、拓展活動
從學生提出的最可行的建議中選出一個,開展一次環保活動。
【板書】
怎樣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
一、認識我們的環境
二、周圍現象:垃圾 污水 噪音
三、怎樣保護: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在閱讀中識記10個生字,理解“神往、綺麗、降臨”等詞語的意思。
2、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讓學生知曉日內瓦既是旅游勝地,又是重要的外交舞臺。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小節,品讀相關的詞句。
4、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和平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能用找近義詞的方法嘗試理解詞語:“神往、綺麗、降臨”。
2、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讀第二小節。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讓學生充分感受日內瓦的綺麗風光、和諧之美,同時讓學生能夠品味、積累相關的`詞句。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揭題。
1、談話引入,欣賞風光。
2、你覺得這是一座怎么樣的城市?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嗎?
3、理解“神往”的意思。
4、出示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內預習:
預習要求: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完成填空題:
日內瓦在瑞士的四南部,碧水青山,風光綺麗,是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
2、反饋預習情況。
讀準生字。
讀準“訥”“綺”;找近義詞理解:“綺麗”;正確書寫“卵”;。
三、研讀課文,深入學習。
(一)學習課文第二小節。
1、課文哪一小節寫了日內瓦是世界旅游勝地呢?
2、指名分句讀課文第二小節,其他同學圈出所寫景點。
3、哪個景點最吸引你?請你讀讀文中描寫這個景點的語句,并說說原因。
交流:
(1)湖的形狀略像一彎新月,水色湛藍,猶如翡翠鋪成。
指名讀。
理解“略像”:形狀有點像一彎新月,可又不是特別像,“略”字用得準確。
學習比喻句,說說把什么比作什么。
指導感情朗讀句子。
(2)湖的南岸,高聳的雪峰上,白雪皚皚。
理解“高聳”:山高而直;“白雪皚皚”:雪十分潔白的樣子
指導感情朗讀句子。
(3)沿湖公園密布,一幢幢造型奇特的別墅掩映其間。
聯系上下文理解“密布”:說明公園多;看圖片聯系上下文理解“掩映”:沿湖一片綠色,公園密布,在綠色的縫隙間能看到造型奇特的別墅,它們相互襯托,相互遮掩,這便是“掩映”。
指導感情朗讀句子。
(4)湖中有一座高達130米的人工噴泉,群群白鴿在湖畔漫步,天鵝、海鷗、野鴨在湖中追逐嬉戲。
聯系實際了解“130米”的高度。
指導感情朗讀句子。
4、師生合作朗讀。
5、日內瓦吸引人的并不光是它那碧水青山、風光綺麗的景色,還因為在那兒,我們處處都能感受到和平的幸福,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了這種和諧的美?
(二)學習課文第三節。
1、為什么日內瓦是重要的外交舞臺呢?同桌讀課文第三小節,完成練習。
(出示句式:因為——,所以日內瓦是一個重要的外交舞臺。)
2、用“日內瓦是一個重要的外交舞臺,是因為——”的句式練習說話。
四、總結課文。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讓學生掌握課文里的生字,注意“痛、像”的寫法。
2、讓學生理解課文中蘊涵的深刻的道理,真正愛媽媽的孩子是心疼媽媽,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媽媽。愛是相互的。
3、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愛媽媽的孩子是心疼媽媽,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媽媽,愛是相互的。
教學難點:
讓學生理解問什么老爺爺說我好象只看見了一個兒子。
教學方法:討論法、朗讀法
學法指導:引導學生進入情景當中來學習。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課
同學們你們的家長夸過你們嗎?今天我帶大家認識幾個新朋友,看哪一位小朋友值得我們夸一夸。
二、學習認讀生字
1、讓學生借助拼音讀認讀生字。
2、給認讀生字口頭組詞。
3、讓學生討論用怎樣的方法能記住這些生字。
4、學生匯報討論情況,教師點評。
三、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讓學生說說自己認識哪個字在哪里見過。
3、開展組詞比賽活動。
4、分析字形,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四、初讀課文
1、讓學生自己試著讀課文。
2、說說你通過初讀課文知道了什么。
3、請大家找自己不懂的問題。
板書設計: 兒子們
j ng qi o ne t t ng t ng l i xi ng bB
井巧呢提桶痛累像吧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
1、讓學生個別讀課文。
2、其它學生評價。
3、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媽媽夸孩子時驕傲的神氣,還有文中幾處問話的地方。
4、再讓學生讀課文,教師評價。
二、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說說通過讀課文,說說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解決問題
1、讓學生小組討論提出的問題。
2、小組長匯報討論結果。
3、教師小結:
三個兒子都給媽媽帶來了快樂,但是他們的行為卻是有區別的:翻跟頭和唱歌也許是表演給媽媽,也許是為了得到媽媽的稱贊,提桶水卻是出于對媽媽的關心,體諒媽媽和幫助媽媽的愛心。
四、擴展活動
請大家說說你平時在家里,是怎樣關心和體諒媽媽的。
語文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⑴學會前鼻韻母 an、en、in、un、vn 和整體認讀音節 yuan、yin、yun ,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⑵準確拼讀聲母和前鼻韻母組成的音節,讀準三拼音節,復習 v上兩點省寫規則。
⑶認識 8 個生字,正確朗讀句子和兒歌。
⑷能按一定順序仔細觀察畫面、認識事物,樂于表達。 課前準備
前鼻韻母和本課整體認讀音節卡片,生字卡片,田園風光圖:制作有關指導學生練習拼讀音節和學習生字的電腦課件。
第一 課時
一、復習導入
⑴談話激趣:(出示美麗的小樹林畫面)在美麗的小樹林里,住著我們的老朋友,請大家和他們打聲招呼。(電腦出示復韻母 ai、ei、ui、ao、ou、iu、ie、ve、er)
⑵開火車復習 9 個復韻母。
過渡:今天小樹林里更熱鬧了,又來了幾個韻母伙伴,它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們吧!(出示前鼻韻母 an、en)
二、學習前鼻韻母 an、en 的讀音
⑴了解學情。
問:誰認識它們?你是怎么認識的?(在學生交流后,教師 引導:可以借助一些事物來讀準它們的音)
⑵借助圖畫學習前鼻韻母 an 。
a、出示圖。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誰知道天安門?給大家說說。學生充分發言。如:天安門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真大。我愛北京天安門。
b、指導讀準“天安門”一詞,告訴學生,天安門的“安”的讀音就是我們要學的第一個前鼻韻母 an 的讀音。
c、老師范讀 an ,學生觀察老師的口型。
d、學生模仿,交流發音的方法。
e、老師小結 an的發音的方法。
f、四人小組互讀,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⑶、學習前鼻韻母 en
a、創設情境:明明今天生病沒來上課,咱們去探望他。到了明明家門口,咱們該怎么做?(出示圖,讓學生自由說。如:咱們摁門鈴,通知屋里的人。)請大家做“摁門鈴"的動作。
b、拓展:我們用手還可以“摁”什么?(如:摁手印,摁圖釘,摁住胸口)指導讀準“摁”,告訴學生,“摁”是第四聲,它的第一聲就是我們要學的第二個前鼻韻母 en 的音。
c、練習讀 en 。教師范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⑷、學習 an、en 的四聲。先按順序抽讀,再打亂順序抽讀。
三、識記 an、en 的字形,指導書寫
⑴識記an、en 的字形。啟發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字形。(如:編順口溜“a 哥哥前面跑,n弟弟后面跟。”也可以啟發學生與復韻母 ai、 ei 進行比較。)
(2)指導書寫:學生自己練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四、學習拼音。
⑴談話:我們通過學習認識了前鼻韻母 an、en 。它倆能跟哪些聲母交朋友組成音節呢?(出示相關的音節課件或圖片)
⑵學習聲母 d、t、n 與 an,聲母 zh、ch 、sh 與 en 拼成的音節。
a、學生自己試著拼讀。教師巡視,相機點撥。
b、指名當“小老師”帶讀。
c、做“聽音找朋友”游戲。
⑶學習聲母 g、k、h 與 u —an,j、q、x 與 v — an 拼成的三拼音節。
a、出示 g —( )— an — guan 和 q — ( )— an — quan,問:它們是什么音節?中間的介母是誰?(引導學生發現“ quan ”中是 v 而不是 u )
b、復習三拼音節的拼讀方法及 v “脫帽”的規律。(念相關兒歌)
c、小組合作,練習拼讀 guan、kuan、huan、juan、quan、xuan。
⑷學習整體認讀音節 yuan 。
a、借助圓圈圖,引導學習發準 yuan 的音。
b、聯系生活用語,練讀 yuan 的四聲。如:yuan (遠方、遙遠),yaun (心愿 醫院)。
五、做游戲,復習鞏固
⑴激趣:咱們開火車帶著新朋友欣賞欣賞美麗的小樹林吧!
開火車,認讀卡片 an、en、yuan 及其四聲。
⑵做游戲,復習兩拼音節:春天的小樹林里到處都是蘑菇,小兔可高興了,來采蘑菇了,還邀請小朋友來幫忙呢!同時請幾位帶小白兔頭飾做采蘑菇游戲:認讀兩拼音節 dan、tan、nan、zhen、chen、shen 。(配兒歌:春天到,春天到,小樹林里真熱鬧,蘑菇艷,蘑菇香,大家快幫小兔忙)
⑶做游戲,復習三拼音節:小河對岸的桃子又紅又大,小猴想去摘來孝敬媽媽。可是橋上有“攔路虎”—三拼音節。誰來幫助小猴把“虎”趕跑?指名做過橋游戲:認讀三拼音節 guan、juan、quan、xuan 。(先出示一只“虎”;再出示兩只“虎”;最后一起出示)
六、拼讀練習
⑴兩拼音節:ban、pan、man、fan、gan、kan、han、zhan、shan、zan、can、san、ben、pen、men、fen
⑵三拼音節:jian、qian、xian、zhuan、chuan、shuan、zuan、cuan、suan
第二課 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⑴談話激趣:(再次展示美麗的小樹林畫面,畫面上貼著背后寫著前鼻韻母 an、en 及帶調整體認讀音節交了朋友,現在它們在跟我們捉迷藏呢!來看看它們都藏哪里了?
⑵指名找音節。(采蘑菇、摘花朵)找到后帶讀,復習前鼻韻母an、en及yuan的四聲。
⑶激趣:今天小樹林里又來了新伙伴。(出示:in、un、vn)它們是誰呢?我們該怎么認識它們呢?(請學生說說學習方法)
二、學習前鼻韻母in、un、vn的讀音
⑴出示3幅圖片,學生自由選擇圖“解說員”,介紹圖上的事物。
⑵讀準in、un、vn及四聲。
①學生根據前鼻韻母的.發音規律,把in、un、vn分別貼到相應的圖下。
②練習發音,同桌互相讀。
③交流。指名讀,師生讀,開火車讀,齊讀。
⑶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①識記字形。問:你怎么記住它們的樣子?
②練習書寫。自己練寫,四人小組互評。
三、拼讀練習
⑴學習拼讀部分聲母與in、un、vn組成的音節。
①指導學生看書,自己拼讀。
②舉辦拼讀音節擂臺賽。
⑵學習整體認讀音節。
①讀準音。出示yin、yun和in、vn。
②認清形。鼓勵學生編兒歌記憶yin、yun 。
四、看圖讀拼音
⑴活動激趣:老師今天學當營業員。(出示文具圖片)你們看,我負責賣的是什么商品?(文具)
⑵說說圖上有哪些文具。
⑶學習拼讀音節詞。
①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拼讀音節詞:zidian、zhuanbidao、wenjuhe、qianbi、yuanzhubi、xieziben。教師巡視、指導。 ②做給文具貼商標的游戲。
五、復習鞏固
⑴互動:聽音舉卡片。
⑵做“猜謎”游戲。(復習相關音節)
六、擴展訓練
拼讀音節詞練習:an quan hai tun xue ren shu lin yan zi wo men lan tian lun chuan gao shan tian ye wen zi shou juan guan men huan xi yuan xin yuan quan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入
⑴談話激趣:小朋友們,秋高氣爽心情好,老師要帶大家去田間瞧瞧。不過有幾個“小伙伴”也要跟我們去,我們開列火車把它們接來吧!
⑵開火車讀前鼻韻母 an、en、in、un、vn 。
⑶激趣:出去玩還要帶點什么?瞧,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些食品,誰能讀出寫在它們身后的音節,這些食品就歸誰。
⑷出示寫著帶調音節 pian、shan、tian、yun、ta、zuo、you 的可樂、薯條和漢堡圖片。學生取下自己喜歡的食品圖片,帶讀圖片后面的音節。
⑸過渡:(出示田園風光圖)瞧,田野到了,快仔細看看,把這兒的風景夸一夸。
二、看圖認識事物,學習詞語,練習朗讀句子
⑴學生自由夸田園風光的美麗。教師相機出示詞:一座座山、一塊塊田、一片樹林、一座果園、遠處、近處、左邊、右邊。
⑵理解詞語。
a、看圖比較詞語,體會用詞的準確。問:為什么不說“一座山”和“一塊田”?
b、看圖貼詞語,感知詞的意思。問:“一座座山”在哪里?“一塊塊田”又在哪里?你能從上面的詞語中找出“遠處”和“近處”貼在圖上嗎?
c、練習詞語搭配。初步感知“一片”的意思。問:“一片”還可以跟誰交朋友呢?
d、用“左邊”“右邊”說話,學習應用詞語。
⑶學習朗讀短句。
a、生練練;指名讀;師生評價。
b、師范讀;生評師;四人小組互讀。
c、表情朗讀。
三、朗讀兒歌
⑴出示圖畫,談話激趣:這里的風景真迷人,不僅吸引了我們,還吸引了另外兩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看圖回答)
⑵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讀韻文,圈出學過餓音節。
⑶師領讀;齊讀;表演讀。
四、學習生字
⑴這兩個小朋友登上高山看到了更美的風光,甭提有多高興了!咱們也來登山,不光欣賞美景,還要挖寶藏呢!不過咱們得先補充營養,行嗎?
⑵讀準 字音。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學生自由取圖片帶讀:做”摘果子游戲“鞏固生字的讀音。
⑶記憶字形。問:哪些字是你以前認識的 ?是怎么認識的?其他的字該怎么記?
五、復習鞏固
⑴老師風趣地說:我看同學們的“營養”都補充好了,那咱們就出發吧!
⑵做“登山挖寶”游戲,在具體的語境中,識記生字,積累語言。
讀詞語:白云、云朵、左手、左邊、右手、右邊、大山、上山
讀句子:藍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云。
山下有一條彎彎的小河。
秋天到了,樹葉黃了,一片片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他是我的朋友,她也是我的朋友。
小雨輕輕地灑在綠油油地田野里。
小結:教an時,老師示范,讓學生注意老師的口形變化,盡量放慢點,明顯點,注意口耳相授,講清發音要領,這對學生掌握發音很重要,同聲母n比較,在比較中說明前鼻韻母中韻尾n和聲母n 的不同。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園地》教案02-26
語文《草原》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