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實用的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課講述了一個神奇的故事。在一只白海豚的帶領下一條條海輪平安順利地通過了一條地形復雜,經常發生事故的海峽。課文用優美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人類可愛的朋友---海豚。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4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多音字“佛”。
2、繼續學習用不同方法理解詞語,理解為什么說海豚是義務領航員,懂得人類和動物和平相處、和諧互助的關系。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識字重點:義、務、航、峽、優、佛、示、導8 個生字,掌握多音字“佛”。
2、學習用找反義詞、畫畫、做動作、換詞及模仿聲音的法理解“危險、弧線、張望、仿佛、暗示、汽笛”等詞語,學習第三自然段。
教學難點:
理解第三自然段中描寫白海豚兩次躍出海面的句子。
授課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在電視上或海洋館里見過海豚嗎?你能試著用詞語形容一下海豚給你留下的印象嗎?(可愛、聰明)今天這節課老師即將帶領同學們走進關于海豚的一個神奇故事中,看看可愛、聰明的海豚還有哪些本領。板書:義務領航員(解題,學習“義、務、航”)
二、讀中識字悟文
1、檢查預習識字情況
2、自由讀文,讀準字音。先讀完的學生反復讀一讀小黑板上的句子(1、忽然,吉姆船長的'眼前一亮,一只白海豚躍出水面,在半空中劃出一條優美的弧線、,然后又鉆進水中。2、他拉響汽笛表示謝意,白海豚再次躍出水面,還是在半空中劃出了一條優美的弧線,然后有逆流向回游去。)
3、指讀全文,思考: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地方,當時的情況怎樣?(學習第二自然段:讀一遍,學習“峽、捏:2層含義”)
過渡語:在海輪遇到危險的關鍵時刻,故事中的主人公出現了,同學們快來讀一讀第三自然段,看一看這只白海豚是否讓海輪化險為夷了。
4、自由讀第三自然段,說一說海豚是怎么做的?
a做動作理解“張望”一詞
b師出示小黑板上的兩句話,先理解詞語:弧線(畫)、仿佛(找近義詞好像、似乎)學習另一個字音fó.
C抓住兩句話中“躍出、畫出、鉆進”等動詞理解句子意思。
5、感情朗讀:第一次躍出海面是在向海倫暗示導航,最后一次躍出水面仿佛說不用謝。朗讀時,不要把自己的感受強加給學生,而是讓學生更具自己的理解讀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
6、默讀最后一段,談談收獲(a明確“義務”和“領航員”的含義b動物是有靈性的,人類和動物要和平相處、和諧互助)
7、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拓展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能為人類做事?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朗讀全文
2、讀詞語卡片
二、讀中悟詩情
完成寫字任務:重點指導“峽”,山旁的筆順,“導”要和“異”區分開,舟字旁橫不要寫出頭,“吉”和“示”,可以進行對比書寫,一個是士,一個是二。“段”右邊的幾不帶鉤
三、知識外延
你還知道海豚的其它本領嗎?(表演、救人:原因教參97頁)
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73頁寫一寫中詞語寫一遍
五、板書設計
(略)
語文教案 篇2
【內容簡析】
本課寫的是宋代和尚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鐵牛打撈上來的故事,反映了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成就以及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讓學生讀后懂得要愛科學、學科學,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設計理念】
以讀為本,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輔以多媒體課件(或掛圖)演示,和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結合實踐,在讀中感悟。
【教學目標】
1.會認“撈、拴”等生字,會寫“府、拴”等字。
2.了解懷丙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重點:1.掌握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了解懷丙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掛圖)、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課件演示打撈鐵牛的情景。
2.激趣:你想了解撈鐵牛的過程和結果嗎?今天我們來學習《撈鐵牛》。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用“△”把生字標出來。
2.小組合作認讀生字,互相糾正讀錯的字,還不懂的可以請教其他同學或老師。
3.(出示生字卡)開火車檢查認讀生字。重點指導“陷”字的右部“?”。
4.自由讀課文,做到不漏字,不錯字,讀得流利。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并用序號標出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范讀課文(或借助錄音機),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哪些內容。
四、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小組討論: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匯報歸納,教師隨堂點撥,指導朗讀。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g k h j q x的書寫,及加上韻母后的拼讀,三音節拼音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拼音,讀準音,認清形;
2、認識聲調符號,能正確讀出帶調韻母;
3、認識書寫漢語拼音的四線格,能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
教學重點:
1.學會“g、k、h、j、q、x”六個聲母,認清形、讀準音,能正確書寫。
2.學會“j、q、x”與“”相拼兩點省略的規則。
教學難點:
“j、q、x”與“”相拼時,“”上兩點省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你們到拼音王國中認識了哪些韻母家族的朋友:(a、o、e、i、u、)。認識了哪些聲母家族的朋友。(b、p、m、f、d、t、n、l、g、k、h)。今天我們一起再認識6個聲母朋友“g、k、h、j、q、x.”
二、學習“g k h j q x”的音形及書寫
(一)學習聲母“g” 1.學習“g”的音
(1)出示“g”圖,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
(2)借助鴿子的“鴿”的音學習“g”的音,讀的時候注意讀得輕短些。
(3) 教師邊范讀邊講解發音方法:發音時,用手掌對著嘴,感覺不到氣流沖出。學生隨讀體會發音方法,可用手掌試一試。
(4)開火車讀, 教師注意糾正不正確的讀音。
2.學習“g”的形:
編記憶小兒歌:9字加彎 g、g、g。
3.書寫字母“g”
(1)認識基本筆畫“豎左彎”。
(2)觀察書中“g”的筆順和占格位置,請同學說一說。
(3) 教師范寫“g”:第一筆是什么?C點什么格? 教師寫;第二筆是什么?占什么格? 教師寫;注意豎左彎要在第四線上邊一點寫彎,一定不要挨著第四條線。
(4)學生書寫。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糾正學生的寫姿和 執筆方法,對姿勢合格的學生發合格小獎票。
(二)學習聲母“k”
1.學習“k”的音:
(1)出示“k”的圖,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 這個字母怎么讀? 教師糾正讀音;一邊范寫一邊講解發音方法:發音時,用手掌對著嘴,感覺有氣流沖 出。
(2)學生練習讀,體會發音方法。
(3)指名讀。
(三).1.借助喝水的“喝”音學習h的音。
2.學習“k”的`形。怎么記住“h”的形呀?一把椅子h、h、h
3.書寫字母“h”
(1)觀察書中“h”的筆順和占格位置,請同學說一說。
(2) 教師范寫“h”
(3)學生書寫。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四)學習“j”的音形
1.出示“j”的圖:你能根據圖畫的內容試著讀讀這個字母嗎? 教師范讀,糾正學生的錯誤發音。學生練習讀。
2.學生“j”的形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j”的形?編小兒歌:豎彎加點j、j、j。
3.書寫字母“j”
(1)怎樣寫好字母“j”呢?請大家看看書,“j”是幾筆寫成的?先寫哪筆?再寫哪筆?占什么格?
(2)學生邊說 教師邊在四線三格中 板書。
(3)學生抄寫字母“j”。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五)學習字母“q”
1.出示“q”圖
(1)問:這是什么呀!
(2)自己試著讀讀這個字母?教師范讀,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2.學習“q”的形
3.書寫字母“q”
(1)大家看看書本,看q是幾筆寫成的?先寫哪筆?再寫哪 筆?占什么格?學生邊說 教師邊在四線三格中板書。
(2)學生抄寫字母“q”。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六) 學習字母“x”
1.出示“x”圖
(1)問:這是什么呀!
(2)自己試著讀讀這個字母?教師范讀,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2.學習“x”的形。編小兒歌:小叉小叉x、x、x
3.書寫字母“x”
(1)觀察書中“x”的筆順和占格位置,請同學說一說。
(2) 教師范寫“x”
(3)學生書寫。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三 學習加上韻母拼讀
1.我們剛剛學完了聲母王國的六個新成員,現在我們來學習拼音的拼讀。同學們一起看,你會讀下面這些拼音嗎?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 g-ü-gü k-ǎ-kǎ h-ü-hü g-è-gè k--k h-é-hé g-ǔ-gǔ k-ù-kù h-ǔ-hǔ
2.剛剛我們讀的這些都是二拼音音節,今天我們來認識新的拼音,三拼音音節,一起來看。 g-u-ü-guü k-u-ü-kuü h-u-ü-huü 最前面的是聲母,中間的是介母,最后面的是韻母,一起拼讀的時候,要記得,聲輕介快韻母響。跟老師來讀幾遍。
3.同學們來看看下面這些拼音,會讀嗎?觀察一下,它們有什么特點呢?
j--ju jū jú jǔ jù q--qu qū qú qǔ qù x--xu xū xú xǔ xù 小碰見j、q、x,去掉兩點還讀。小小有禮貌,見了j q x 就脫帽。
4.學習jia、qia、xia,學習j、q、x與ia的拼讀。 j-i-ü-jiü q-i-ü-qiü x-i-à-xià 四 小結 這次課我們學習了g、k、h、j、q、x六個聲母的發音及書寫。
請小朋友們特別要記住:碰見j、q、x,一定要去掉兩點,但是,它不讀u,它還讀。還有讀三音節拼音時,一定記住: 聲輕介快韻母響。
語文教案 篇4
第一單元
識 字 1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會認 13 個生字,會寫 5 個字。
2、指導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春天的美。
3、引導學生積累有關春天的詞語,豐富自己的見聞與感受,培養其觀察能力。
4、引導學生留心觀察春天的景物,激發其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看圖、學詞及聯系生活實際來識字、寫字。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積累有關春天的詞語,豐富自己的見聞與感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其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課時安排] 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美的導入
1、談話導入: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一年之中有幾個季節嗎?你們喜歡春天嗎?春天是什么樣的?說一說你喜歡春天里的哪些景色,為什么喜歡。
2、老師帶你們親眼看一看那美麗的春天,想去嗎?(出示春景圖)
3、看圖說話。
你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話具體地說一說。
這幅春景圖上的景物,你知道用哪些詞語來描述嗎?請說一說,看誰說得多。
4、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描寫春天的詞語,板書課題。
二、美的發現
1、朗讀課文。
(1)學生初讀課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學生再讀課文,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先讀準字音,再多讀幾遍)
2、小組合作學習。
(1)你讀我聽,評價指導。
(2)你讀我找(找詞卡,找字卡)。
3、小組匯報。
(1)指名讀課文,并進行評價、有針對性地指導。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
①提示易讀錯的字并正音。注意韻母發音。
②"冰、丁、爭、鳴" (注意后鼻韻母發音,注意聲母讀音)。
③"蘇、爭" (讀準平舌音和翹舌音)。
④教師小結。
(3)游戲鞏固:"送字寶寶回家"(把字貼在黑板上與音節相對應的位置)。
(4)分析字形結構,記字。
你記住了哪些字?用的.什么方法?如:部件加減法:百=一+白 萬=方-` 歌=哥+欠;偏旁聯想法:"冰""泉"與水有關;"鳴"是叫的意思,與"口"有關。
4、聯系生活識字。這些生字你以前見過嗎?在哪兒見過?
5、看畫面貼詞語(出示春天畫面,貼上相應的詞語)。理解運用詞語,并運用詞語說話。
(1)提出要求。
(2)學生討論怎么貼,為什么這樣貼?
(3)學生發表看法,并粘貼。
(4)再仔細看圖,說一段連貫的話,并用上圖上的詞語。
三、美的升華
多種形式,鞏固識字
1、給加粗字的字選擇正確讀音,涂上你喜歡的顏色。
復習(fú fù) 復蘇(sū shū) 爭艷(zhēnɡ zēnɡ) 泉水
2、照樣子,連一連。
復習詞語,布置作業
1、加一筆組成新字,并組詞。
白------( )( )
2、減一筆組成新字,并組詞。
方------( )( )
識字(1)第二課時
一、美的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生字。
導入:上節課,我們在欣賞春天美景的同時,還認識了很多生字朋友,你們還記得嗎?
2、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詞語。
3、引導學生說說描寫春天的詞語。
二、美的發現
觀察圖片,學習詞語。
1、學習"百鳥爭鳴"。
圖上有什么?它們在干什么?它們可能會說些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話連貫地描述一下這熱鬧的場景嗎?你認為文中的哪個詞語概括的是這個場面?(引出"百鳥爭鳴")
2、學習"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等詞。
(1)出示詞卡,齊讀、領讀、個別讀。
(2)看圖想一想:春天,暖暖的太陽照在冰雪上,冰雪融化了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3)讀詞語,將你感受到的讀出來。
(4)依次學習其他詞語。(方法同上)
3、看畫面貼詞語(出示春天畫面,貼上相應的詞語)。理解并運用詞語說話。
(1)提出要求。
(2)學生討論怎么貼,為什么這樣貼?
(3)學生發表看法,并粘貼。
(4)再仔細看圖,說一段連貫的話,并用上圖上的詞語。
三、美的升華
小組合作,達到"四會"(會認、會讀、會寫、會用)。
(1)觀察字形,讓學生發現字的特點。
(2)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記住字形,理解字義,并實際運用。
(3)用字說話,看誰用得多。(其目的是運用)
學生合作,指導寫字。
(1)學生再次觀察字的結構,及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一說寫時應注意什么。
(2)老師范寫,讓學生認真觀察。
"冬"和"齊"的點寫在豎中線上,撇和捺要舒展開。
"丁"的"亅"寫在豎中線上。
"萬"字的筆順是"橫""橫折鉤""撇","橫折鉤"在豎中線上起筆。
"百"字的第一筆"一"要寫得長一點。
(3)學生寫字,教師巡視。
鞏固練習,反饋指導
1、比一比,口頭組詞語。
復( ) 個( ) 萬( ) 鳴( )
夏( ) 各( ) 方( ) 雞( )
2、口頭填空。
果樹開花的季節是___________。果實成熟的季節是___________。
烈日炎炎的季節是___________。白雪飄飄的季節是___________。
3、你聽到春天的聲音了嗎?請你們說一說,你能說出幾個表示聲音的詞語?在下面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例:泉水(丁冬)
小鳥( ) 春雨( ) 溪水( ) 春雷( )
課后作業
1、積累春天的詞語
春暖花開 鳥語花香 百花盛開 歡歌笑語 萬物復蘇
萬物萌生 萬紫千紅 春意盎然 春色滿園 百花爭艷
春風送暖 鳥語花香 風和日麗 春暖花開 和風細雨
萬物爭春 春風拂面 春色滿園 春色宜人 百花盛開
萬象更新 氣象萬千 飛雪迎春 春風化雨 春風拂面
耕牛遍地 和風細雨 陽光明媚 冬去春來 鳥語花香
五顏六色 春風拂面 萬里無云 萬紫千紅
2、形近字組詞
萬( ) 白( ) 東( )
力( ) 百( ) 冬( )
方( ) 自( )
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朵花,即"美麗"用圓圈圈起,再在其他詞語中畫三片花瓣、兩片葉子。)
識 字 1
春天
春回大地 鶯歌燕舞
冰雪融化 美麗 泉水丁冬
百花齊放 烈日炎炎
語文教案 篇5
【教材解讀】
《蘆花蕩》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本單元的課文都與戰爭這一主題相聯,了解歷史,可以看到正義戰爭的威力和非正義戰爭的罪惡。本課就是一篇發生在抗日戰爭年代里的故事,在充滿詩情畫意的蘆花蕩里,穿梭著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老頭子,正是因為有了他,敵人對葦塘里部隊的封鎖不起絲毫作用。孫犁用他清新流暢的筆墨勾勒出了他自信、自尊、愛憎分明的鮮明性格。
【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對于中國抗日戰爭歷史有一定的了解,學習這樣一篇文章就能結合歷史知識,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這是一篇小說,故事情節很吸引人,而且富有一定的傳奇色彩,學生極為感興趣,再加上本篇小說的三要素很突出,對于學生掌握小說這種文體很有幫助。所以學生學習這篇小說比較輕松。
【設計理念】
此教案以新的課程標準為指導,突出了三個特點:
1、能力的培養:
這篇講讀課文,我所設計的這一課時的目的在于鍛煉學生概括、復述故事的能力。
2、強化速讀法的運用:
故事比較長,讓學生選取自己最感興趣的情節進行精讀、詳讀。
3、強化學科鏈接:
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結合課文內容并運用自己所學的美術知識,畫一畫感興趣的情節或老頭子的人物素描。
4、強化合作探究精神:
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和同學們一起合作探討、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復述故事情節,感知人物形象;
2、認識到英雄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3、了解小說的特征;
4、能動手畫一幅有關課文的素描。
【教學重點】
1、通過朗讀課文,理解內容,了解人物鮮明的個性;
2、掌握小說通過情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課前準備】
1、教師:
準備有關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多媒體輔助教學。
2、學生:
預習課文生字詞,查閱作者孫犁的有關資料。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大屏幕播放《小兵張嘎》影片中,他跳進一片長滿蘆葦的河塘中的片斷。
同學們,當你看到上面這幅熟悉的畫面時,你是否想起了你所熟悉的抗日英雄呢?其實,在抗日戰爭時期,類似的傳奇故事數也數不清。比如,在冀中平原,在美麗的白洋淀上,就有這么一個老頭子,年齡將近六十歲了,可他仍像年輕人一樣,毅然投入到抗日戰爭的洪流中去。并且以他的勇敢和智慧,狠很地教訓了敵人。今天,我們來學習著名作家孫犁的一篇小說──《蘆花蕩》。
出示目標并板書課題。
二、課前熱身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自己清出生疏的字詞,并弄懂它。
2、讓學生結合課前預習,走近作者。
(可讓幾位學生上講臺寫出自己已經弄懂了的字詞或說出有關作者的介紹。)
三、合作探究
1、整體感知:
這篇小說主要寫了一個老英雄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一個老頭子撐著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無數次地穿過了敵人的夜間封鎖,為游擊隊運輸糧草、護送干部。他不帶一枝槍,只靠那只靈巧的篙和水鴨子似的游水本領,在萬畝葦塘里穿梭,從未發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擊隊才維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聯絡。他愛憎分明,對同胞、對抗日隊伍充滿深情,對侵略者充滿仇恨。他的過于自信和自尊,包含了一種強烈的責任心,還有葦塘里的歌聲,這一切都讓我們感受到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是不可征服的!
2、雙邊互動:
互動1:學生閱讀本文后,說出應把握哪些要素。(即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互動2:學生速讀課文,理清情節,全班交流。(小說主要通過情節來塑造人物形象。)
三個情節:概述老英雄形象;護送兩女孩到葦塘;第二天痛打日本兵。
互動3:請同學復述最喜歡的情節,師生共同點評。
互動4:說一說老英雄具有哪些性格特點,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師生共同評議。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表現在:⑴愛國抗日的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上;⑵具有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上;⑶他的過于自信自尊上;⑷智勇雙全的英雄行為上。
互動5:你喜歡這個老頭子嗎?用自己的手來素描老頭子的形象,也可以素描文中所喜歡的情節。
3、學習小結:
這篇小說主要寫了一個老英雄──老頭子。他有鮮明、倔強的個性,智勇雙全,決不認輸,決不退縮。他的身上展示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為證明了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作者用了強烈的反差來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一方面寫條件:敵人封鎖嚴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體干瘦,不帶槍;另一方面,寫老英雄的精神與業績。精神自信,業績突出。兩個方面巨大的反差,是老英雄顯得非常了不起,富有傳奇色彩。這種寫法在同學們的作文中也可應用。
四、延伸作業
在我們周圍有沒有像老頭子那樣富有傳奇色彩的人?把你了解到的故事告訴你的同學和老師。
【教后記】
講完本節課后,感覺到學生對于這樣的人物具有極大的興趣,帶著濃濃的興趣來學習,課堂氛圍很積極,愛國熱情高漲,民族精神得到了張揚!作業的完成比較出色,同學們了解到的本地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的故事也有豐富,例如聞一多、李時珍、陳細怪學生的素描也很不錯。(附學生素描作品一張。)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理清課文順序。
2、幫助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詞語意義,主動積累詞語。
3、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法制和誠信意識,努力做到懂法、守法知錯就改的人。
教學重點: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法制和誠信意識,努力做到懂法、守法知錯就改的人。
教學難點:聯系上下文體會句子中一些詞語的意思。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太陽給我們帶來了溫暖和希望,那么裝在信封里的小太陽給一個犯錯誤的孩子帶來什么?
二、理解課文,圍繞下面幾個問題,邊讀書邊思考:
1、指名說說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精彩片段分析。
庫伯立即朝教室門口的丹尼斯叫了一聲。但是,只顧著跟同學打鬧的丹尼斯沒聽見。庫伯又叫了一聲,依然沒有回應。庫伯張開嘴,剛要叫第三聲,一個念頭忽然從腦中閃過。
從“突然”“立即……叫了聲”“又叫了一聲”“剛要叫第三聲”等詞句中,讓我們認識到庫伯原本沒有占有十美元的想法,
在連續叫了兩聲沒有得到回應的情況下,經不起誘惑,閃出了錯誤的念頭。
可一走出教室,庫伯就后悔了。他竭力說服自己,那只是從地上撿到十美元;(撿到別人的財物不歸還失主就是非法占有,數額巨大就是犯法)但是,另一個聲音總是不斷提醒他:那不是撿的,是偷!整整一個下午,庫伯一直非常不安。
3、在這個過程中,丹尼斯的爸爸是如何給庫伯機會的?(學習課文4~9自然段)。
4、只有庫伯嚇得心里亂跳,手掌出汗,生怕丹尼斯的爸爸一個箭走沖過來,像老鷹抓小雞似的把他這個“小偷”揪(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侵犯人身自由權)出來。
5、丹尼斯的爸爸是警察,為什么不直接找出拿錢的.孩子?發信封這個辦法好在哪里?(既給孩子改正錯誤的機會,又不傷他的自尊心)
三、合作與探究
討論:(1)從這件事情中,你看出丹尼斯的爸爸是個怎樣的警察和家長?
(2)庫伯是個怎樣的孩子?
(先在書上用橫線劃一劃,小組里討論,再班級匯報)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或者想法?班級自由發言
四、教師總結
丹尼斯爸爸的給庫伯改正錯誤的機會,庫伯用特別的方式承認了錯誤,同時體現了丹尼斯爸爸懂法、守法,不去侵犯一個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權,并讓庫伯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做錯了事要勇于承認和改正,做一個誠實守法的小公民.后來庫伯也成了一名出色的警察。丹尼斯爸爸的行為使我們充滿了由衷的敬佩。一件小事可以成就一個孩子,也可以毀掉一個孩子一生,其實法制教育就這么簡單。
美元誘人,企圖占有(非法占有)
欲還鈔票,情況突變(知錯就改)
方法巧妙,承認錯誤(懂法守法)
頒發嘉獎,歸還太陽(成就人生)
五、小練筆
你有犯錯誤的時候嗎?你是怎樣面對的?又是用什么方法改正的?請把你經歷的事情寫下來。如果你還沒有改正錯誤,學習了這篇課文后,你又會怎樣做呢?請把你的感受也寫來。
六、作業布置
1、從你身邊找出懂法、守法、知錯就改的人和事。
2、組織”假如我是庫伯”小小討論會。
七、板書設計
19
裝在信封里的小太陽
丹尼斯爸爸
————————懂法守法,保護孩子
庫伯————————————知錯就改,成就人生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
1、古詩詞三首 2、桂林山水 3、記金華的雙龍洞 4、七月的天山
語文園地一
第二單元
5、中彩那天 6*萬年牢 7、尊嚴 8、將心比心
語文園地二
第三單元
9、自然之道 10、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11、蝙蝠和雷達 12、自然的啟示
語文園地三
第四單元
13、夜鷹的歌聲 14、小英雄雨來 15、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16、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語文園地四
第五單元
17、觸摸春天 18、永生的眼睛 19、生命生命 20、花的勇氣
語文園地五
第六單元
21、鄉下人家 22、牧場之國 23、古詩詞三首 24、麥哨
語文園地六
第七單元
25、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26、全神貫注 27、魚游到了紙上 28、父親
的菜園 語文園地七
第八單元
29、語言兩則 30、文成公主進藏 31、普羅米修斯 32、漁夫的故事
教學目標:
1. 讀懂三首古詩,感悟每首詩中描繪的獨特景色,體會表現手法。
2.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3.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教學重難點: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老狐貍和小狐貍之間的親情。
教學重點:狐貍的親情,說說自己的感受。
教學難點:體會老狐貍和小狐貍之間的親情。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題。
1.狐貍經常被人們看成是一種狡猾的動物不被人喜歡,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故事看看狐
貍到底是什么樣的。
2.板書課題。
3.學生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自學要求,認真閱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老狐貍為救小狐貍做了哪些事?“我”是怎樣做的?狐貍和“我”之間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什么地方使你最受感動?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師生討論并交流:
(1)老狐貍為救小狐貍都做了哪些事?請在課文中找出來,并讀一讀。
(初次給小狐貍喂奶和咬鐵鏈救小狐貍;后又在“我”家地板下,冒生命危險做窩,養和救小狐貍。)
(2)“我”為狐貍做了些什么?狐貍和“我”之間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
(“我”為小狐貍和老狐貍送食品,向鄰居討回小狐貍,放了小狐貍。小、老狐貍不再以“我”為敵,我們之間建立友好的`關系。狐貍通過我的幫助和愛護,體會到“我”對它們沒有傷害的意思。)
(3)課題為什么叫“金色的腳印”?
“金色的腳印”體現了人類對動物的關愛,體現了狐貍之間的親情。這樣的感情是非常珍貴的,因此用“金色的腳印”來加以贊揚。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練習復述課文。
可用第一人稱,也可用第三人稱。
五、觀看動物世界片段——非洲豹。
六、說一說觀看錄像片段后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把它寫下來。
語文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能讀通讀懂課文,并能很流暢的讀。
2、能根據課下注解理解課文內容。
3、能對課文中的描寫部分展開豐富的想象。
4、了解對山市的科學的解釋。
二、重點和難點:
1、第2、3、4點為重點。
2、第3、為難點。
三、課時安排:共四課時(本教案主要為第4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對鬼的認識:
1、世界上有沒有鬼?
2、鬼是什么樣子的?
3、你看過鬼沒有?
4、為什么稱之為鬼?
——————在黑板上板書《鬼市》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
見教材全解
三)、文意疏通(預計三個課時)
學生剛接觸文言文,學起來難免會有些吃力,所以在授課的時候老師一定要詳細,最好能把重要字詞的解釋都板書在黑板上(具體見課本)。此過程非常重要,一定要強化和深化
EG: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吃驚疑惑不解心想附近,近處
一切烏有
通“無”沒有
第四課時 -
1、什么叫山市?
——————山里面的海市蜃樓
2、誰知道海市蜃樓是怎么產生的?
——————(這一問題應該很少有同學能回答上來)
大家現在對這個問題應該是很難解釋的,我們想想遠在好幾百好幾千年前的古人他們知不知道是怎么產生的了?——他們不知道,不明白海市蜃樓象產生的真正的原因,如果硬要他們來解釋的話這種現象的話,猜猜
他們會怎么解釋——————鬼神在作怪————所以在古代人們又把海市蜃樓叫做“鬼市”。
鬼市:古時的人們由于科學知識不夠全面法解釋山市等大自然的現象,總以為是鬼神在作怪,所以把這些解釋不了的現象稱做“鬼市”
海市蜃樓產生的現象:海市蜃樓,是大自然中一種光的折射與反射現象。
首先要明白為甚么光線在空氣中會被折射。原來,不同溫度的空氣有不同的折射率,就好像許多不同的介質一樣。靠近地面的空氣較熱,折射率較低。我們可以把空氣想像為許多層的介質,而每一層的折射率都不同,越接近地面,折射率越低。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知道甚么是全內反射。如果光線微微傾斜地從玻璃射進空氣,一部分的光線會被反射回去,另一部分就會被折射,從玻璃中走出來。由于玻璃的折射率較空氣高,所以折射角總是大于入射角。當入射角越來越大,被折射的光線便會越來貼近空氣與玻璃的界面,直至入射角大于臨界角度,光線便只會被反射,而不會折射出去。這個現像叫做全內反射
3、(海市蜃樓不是每天可以看到的.,但是因為他的神奇和變換,它仍然被評為縣里的八大景觀之一,作者在寫孫公子他們看到的山市時也寫得非常的詳細,我們一起再來看一下課本,)
作者筆下的山市是怎么樣的?
孤塔————宮殿————城郭————危樓————常樓高舍————消失
4、作者一共寫了山市的六種景象,這五種景象都是同時產生的嗎?它們是按照一種什么順序來寫的了?
——————不是,時間順序
忽見————無何————未幾————繼而————逾時————倏忽
(一詞多義)
文中一詞多義的例子:
然:然數年恒不一見(但是)塵氣莽莽然(。。。。。。的樣子)
數:然數年恒不一見(數詞,幾)層層指數(點數,計算)
5、海市蜃樓變換多端,數年都見不到一次,大家想想孫公子他們看到山市時他的心情是怎么樣的(要答出變化)
疑惑————明白————驚嘆————驚奇————可惜————可惜
相顧緊疑——始悟為山市—居然城郭矣—惟危樓一座——漸小———不可見
6、小結:
目睹山市奇景,是偶爾機緣里的幸運。蒲松齡《山市》文景皆佳,韻味蕩漾。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過程歷歷如畫,無論大筆勾勒或工筆描摹,都給人以身臨其境、賞心悅目之感。我們有理由相信《聊齋志異》中其他近似小品的篇章如《木雕人》(記木偶戲)《鐵布衫法》(記氣功表演)等也有此種妙處。同學們不妨開闊視野,看看這些作品。
7、作業:(學習指導第六、七大題P45)
六、把下列這段話中省略的內容補寫在括號中
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于)樓上,(他們)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孤塔)高插青冥,(孫公子與同人)相顧緊疑,(他們)念近中無此禪院。
七、初生階段:孤塔宮殿
發展階段:城郭
高潮階段:危樓
消失階段:常樓高舍如拳如豆遂不可見 8、板書:
山市————————————鬼市
山市變幻:孤塔————宮殿————城郭————危樓————常樓高舍——消失
時間順序:忽見————無何————未幾————繼而————逾時————倏忽
心情變化:疑惑————明白————驚嘆————驚奇————可惜————可惜
相顧緊疑——始悟為山市—居然城郭矣—惟危樓一座——漸小———不可見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園地》教案02-26
語文《草原》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