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實用的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認識本課生字。
★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應該多讀書、讀好書,感受讀書的樂趣。
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季羨林先生的資料。
★布置學生列出自己喜歡的課外書清單。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質疑問難
1.齊讀課題: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2.質疑問難: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誰?大樹又是誰?
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關季羨林先生的資料與大家分享。
4.這篇課文的形式與我們以前讀的課文有什么不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對讀書有哪些見解,做好批注。
2.同桌互相檢查讀課文,互相評議。
3.指名朗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大家幫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4.交流匯報:苗苗和季先生對讀書有哪些見解?你是從哪些詞句了解到的?
三、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小組合作學習:邊讀課文,邊完成表格。
2.各小組派代表匯報,其他組員可以補充。
3.重點圍繞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學家魯迅曾經講過,要把文章寫好,最可靠的還是要多看書。
b.21世紀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c.三貫通,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
d.古文也很重要。我覺得,一個小孩起碼要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這是最起碼的要求。
四、積累運用,培養能力。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畫下來多讀幾遍。
2.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談談多讀書、讀好書的體會。
拓展活動:
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歡的書。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⑴了解科幻小說的特點:豐富而合理的想象以及一定的科學依據。
⑵感受“童話般的太空城”,感受想象的神奇,并能進行合理而豐富的想象。
【教學方法】學生演講、提問式講授
【教學過程】
『導入』
⑴交流太空中的趣聞:刷牙,洗澡,上廁所,睡覺,大呼嚕等(參考:[延伸閱讀1]),啟發學生想象,并激發學生表達心目中的太空城。
⑵請同學描述心目中的太空城。
『字詞』
稀世珍寶:很少見的寶貝。稀里馬虎:馬馬虎虎。
音速:聲速的舊稱謂。愜意(qiè):稱心、舒服。
『課文』
⑴學生散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⑵太空城坐落在哪里?坐落在離地球38萬公里的軌道上。
⑶它是什么形狀的?像一個巨大的摩托車輪,車輪朝上,連著的車軸向下。
⑷它有多大呢?直徑約為1600米的大圓環。
⑸太空城和地球有些什么異同點呢?
相同——既可以繞太陽旋轉,自己也能夠進行自轉。
不同——太空城的圓環壁面上有許多透明材料作成的窗口,太陽光通過窗口給城市送來源源不斷的光明和熱量;還可以調節晝夜的長短;氣候可任意調節。
⑹太空城里一些什么樣的設施?
人造的土地;用輕巧的人造板搭出的房屋;農場;冶煉廠和制藥廠,可以制造出地球上無法生產的物品;醫院等。
⑺找出文中科學性和幻想性的內容。
科幻小說的特點是:科學性和幻想性。
『板書』
童話般的太空城堡
概況:太空城方位、空天飛機優點、速度
太空城與地球對比:外形、大小、旋轉、熱量、晝夜
太空城設施:土地、房屋、農場等
太空城:安全、娛樂、睡眠
『作業』
⑴如果要在太空里生活,你心目中的太空城又是怎樣的呢?請根據課前同學描述的太空城寫作《我心目中的太空城》。要求按照一定的寫作順序,使用一定的說明方法,語言直白準確,符合科幻小說的科學性和幻想性。
(參考:[延伸閱讀2])
『延伸閱讀』1
太空趣聞
●在太空失重的狀況下,如果宇航員冷不丁放屁,會不會影響飛船的安全?
▲在太空中放屁得很小心,因為其反作用力可能會把人推走,而且還會污染航天器座艙中的環境。屁中的氫和甲烷等成分是可燃氣體,嚴重時會引起爆炸。因此,放屁的時候最好到廁所里解決。
●在太空中一呆好幾天,宇航員能在飛船上洗澡嗎?
▲目前我國的“神舟”飛船還不具備供航天員洗澡的.功能。因為如果要在太空洗澡的話,需要大量的水,會增加飛船和運載火箭的負擔。還要增加特殊裝置,防止洗澡時失重的水珠飄滿整個飛船。我國航天員在飛行時主要還是靠特制濕毛巾清潔身體。
●有報道說聶海勝跟他女兒對話時,非常激動,流下了眼淚。在失重的情況下眼淚會不會飛起來?
▲在失重的情況下,任何物體都是可以漂浮起來的。眼淚的主要成分是水,它可以像水滴一樣飄浮在座艙里面,正驗證了那首流行歌《誰的眼淚在飛》。
●航天員坐在飛船上,太陽從哪邊出來?也是一天看到一次日落日出嗎?
▲神六是由西北向東南運行,90分鐘發生自轉,與地球自轉不一樣。神六此次將繞地球運轉約80圈,航天員一天可看到16次日出日落。
●宇航員穿的衣服內部是否充滿氣體?如果在太空衣服破了怎么辦?
▲航天服分為艙內航天服和艙外航天服兩種。宇航服內有大氣,可以維持航天員的生命活動。目前我國宇航員穿的均為艙內宇航服,理論上艙內宇航服和艙外宇航服都應該嚴格密封,但是由于返回艙和軌道艙是密封的,艙內有同等壓力的大氣,所以如果在艙內出現宇航服漏氣是沒有直接生命危險的。
●太空人睡覺時也會做夢打鼾嗎?
▲會的。不同的是,在地面上打鼾,翻個身一般會停止;但在太空中,無論你怎么翻身打鼾都不會停止。因為在失重條件下,身體無論處于什么位置,都是一樣的。
●太空人的大便怎么解決?
▲在微重力的情況下航天員體內的腸子很可能是漂浮的,內臟并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樣正常工作,航天員在排大便時也許并不是一次就能成功。很多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的宇航員從中間艙的廁所里出來時,常常喃喃自語:“又失敗了。”
『延伸閱讀』2
● 輪胎形太空城
輪胎形太空城可居住1萬人。輪胎圓環的直徑為1800米,每分鐘旋轉一圈,以產生人造重力。這種旋轉速度,可使環外緣的重力與地面上的重力相等。于是,外緣成了“地”,內緣成了“天”,“天”與“地”相距100多米。“天”由一排排拱形玻璃窗構成。“天”的上方有一面巨大的凹面鏡,它將太陽光反射到圓環中央的鏡子上,然后再反射并透過拱形玻璃窗進入管形居住區。管形居住區在太陽光射進的方向呈百葉窗形。百葉張開時陽光進入管內,使那里成為白天;百葉閉合時擋住陽光,那里就是黑夜。管形居住區內除住房和學校等建筑外,還有農業生產區。圓環中軸的兩端,一端為對接裝置,可供來往的宇宙飛船停靠,另一端連接著工廠和太陽能電源設備,中軸有六根輻射管道與生活區相通,人們乘長100多米的電梯到達“天”頂,打開拱形玻璃窗,通過輻射管道進入中軸,再沿中軸去工廠上班。
為了防止強烈的宇宙線、太陽紫外線和X射線的危害,輪胎形太空城的外壁用月球礦渣覆蓋起來。礦渣不規則地分布的外壁,遠遠看去,太空城宛如花環,所以有人稱之為“花環天宮”。
● 傘形太空城
傘形太空城像一把張開的大傘,只是沒有傘衣。一個個農業艙連成圓環,構成傘的邊緣。傘柄是個巨大的圓筒,直徑6500米,長32000米,可居住100萬人。圓筒以兩分鐘一轉的速度旋轉,以產生人造重力。圓筒四周對稱地設置了四面玻璃窗,窗外是蓋板,蓋板內面是一面鏡子。合上蓋板,便遮住陽光,里面就是黑夜;蓋板張開,鏡子將陽光反射進圓筒,里面就是白天。圓筒內部與地球上的景色一樣,有高山河流、樹木花草;還可呼風喚雨,“制造”天氣。農業艙是密封艙,可以對里面的季節變化加以控制,使得在任何時候都能種植蔬菜、水果。農業艙里還飼養著各種動物,包括有益于植物的各種昆蟲。太陽能發電站、太空工廠、航天碼頭都設在圓筒的一頭,太空城的居民們便在那里上班。
● 奧尼爾島
有了水,就可建立密閉生態循環系統,構成太空城的小型生物圈。ピ厝撕教斕男蚰煥開后,許多科學家提出了不少太空城方案。如斯坦福城、向日葵城、奧尼爾一、二、三號宇宙島等。
奧尼爾宇宙島是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奧尼爾博士領導設計的。其中的“奧尼爾三號島”規模最宏大,可居住百萬人。它的兩個居住區,是直徑6500米,長32000米的圓筒,用傳動帶相連,以兩分鐘一轉的速度旋轉,產生人造重力。
圓筒四周對稱設置4面玻璃窗,窗外是蓋板,蓋板的內面是一面鏡子,遮住陽光,里面是黑夜。蓋板張開,鏡子將陽光折射進圓筒,里面就是白天。陽光強度由蓋板的張角控制。住房可為每個人提供與地球上相當的面積和空間。
圓筒內的景色與地球上一樣,有高山、河流和道路,水陸交通繁忙。住宅周圍是花草樹木,每個人占有的綠地面積和空間,也與在地球上大致相當。在圓筒的上方,有由眾多的農牧業艙室組成的圓環,它們調節成不同的春夏秋冬的季節輪回,以便任何時候都有四季水果、蔬菜供應。這樣的太空城是真正的天堂。人們何樂而不往呢?!
語文教案 篇3
一、優秀教案
袁之鑒 趙慧艷 張翼高 于振華
二、優點:
(1)有全冊及單元要點分析、有全冊教材分析、單元要點分析等。
(2)環節齊全,課時量充足;
(3)備課認真。手寫教案,書寫認真、規范(尤其表揚一年組和四年組)
(4)都能做到先周備課。
三、存在的問題
1、板書設計不規范(在前面圈起來了,沒有單獨列出來)太簡單或個別課時缺少;
2、個別教學重難點不太齊全,二次備課不夠深入。
3、個別課時缺少全冊教材分析和單元教學目標;
4、有個別的教學環節中沒有寫教具準備,有些共享的教案老師沒有根據本班學生的學情進行修改。
5、課標思想不夠深刻,沒有很好的把新課程的理念運用到教學實踐中,教學設計缺乏創新。
6、個別老師的教案內容沒有趣味性,不能引發學生思考,應該引起全體老師的重視,再有部分教師的教案教學過程過于簡單,沒有體現情景的創設,不利于實際教學的.操作。
四、建議:
1、深化二次備課;
2、完善板書設計;
3、補充全冊教材分析、單元教學目標。
4、教案設計時一定要做到環節完整齊全。全冊教材分析是對整冊課本的分析與理解,對整個學期的教學時非常重要的。另外,寫教案時要將一份完整教案的必備環節都考慮在內,呈現在教案上,才能更有效的指導教學。
5、加強學習,認真研讀課標,努力把新課程的理念運用到教學實踐中。
6、年輕教師要多向有經驗的教師和優秀教師學習,通過聽課觀摩他們的教學過程和思路,然后再看他們的教案是怎樣設計的。
教案是備課的文本載體或式樣,編寫教案的過程是鉆研教材、構思教學的過程,它凝聚著教師對教學的理解和感悟,體現了教師的創造力,教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教師的教學理念,呈現出教師對教學理想的追求,閃爍著教師的教學智慧和創造精神,要常寫常新,寫出創意,寫出風采。
教師的教學個性和風格,應該先從教案起步。以上是我校本次教案檢查的具體情況。教案能夠反映一位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業務能力,希望老師們認真撰寫教案,使我們的教案具有更強的操作性、規范性、實用性,從而使業務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培育小學教導處
20xx年8月24日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的:
1、學習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白實驗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團結,心中要有他人。
二、教學內容:
自學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三、教學重點:
理解這次實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團結,心中要有他人。
四、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知道實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課前準備:一個玻璃瓶、三只系著繩子的`乒乓球。
七、教學過程
1、課前談話:同學們,你們做過實驗嗎?實驗有的時候會成功,有的時候就不會成功。實驗為什么會成功呢?<學生說>今天我們就學一篇和實驗有關的課文。板書課題。
2、學生輕聲讀課文,畫批下需要老師和同學們幫助解決的地方。
3、質疑需要解決的問題。
(老師可適當做副板書。)
4、老師訂正生字、詞的讀音和詞義。
鉛錘:chuí。
不假思索:用不著想。形容說話做事迅速。
5、自由讀課文,在正確的基礎上,要求讀出感情。
6、指名說一說外國教育家給我國小學生做了一個什么實驗?
(了解課文內容。)
7、小組合作討論:這次成功的實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感悟的時間。)
8、分組反饋討論結果。
重點指導:
1)“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她一邊灌,一邊喊:‘危險!快上來!一,二……’三名學生中一個叫小梅的低聲對兩個同伴說:‘你第一,你第二。快……’教育家的‘三’字剛剛喊完,三個小學生依次迅速地把小鉛錘提了出來。”從這句話你能體會出什么?
2)“教育家問小梅:‘你剛才跟他們說了些什么?’小梅如實地告訴了她。‘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遇到危險,當然讓別人先離開!’小梅不假思索地說。”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說的?
(在讀中有所感,在讀中有所悟,通過讀書來幫助學生理解實驗成功的原因。反饋的結果不強求一律,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9、實驗感知。
3人一組,在規定的時間內3人合作取出乒乓球。
(通過實驗,讓學生親身體會一下當時的危險、緊張的情況,再次理解實驗成功的主要原因。)
10、再次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1、作業:
找一找通過合作、團結取得成功的小故事,第二天講給大家聽。
板書設計:
19
一次成功的實驗
鉛錘:chuí。不假思索
3人取鉛錘
一個人一個人地取
成功
(團結、心中有他人)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成語故事。理解寓言內容,懂得其中的道理。通過看書,查資料,小組合作等形式理解寓言。
教學重點:理解寓言內容,掌握兩個成語。
教學難點:懂得其中的道理。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理解掌握《濫竽充數》。激發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熱愛。通過注釋自學,小組合作等形式理解寓言內容,理解其中道理。
教學重點:理解寓言內容。
教學難點:理解其中道理。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學習生字、練習朗讀
二、學習《濫竽充數》
1、默讀根據注釋理解古文。
2、小組交流。
3、指名試說意思。
4、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則語言講聽嗎?
5、從這則語言中你體會帶了什么?
6、生活中你看過濫竽充數的事例嗎?
7、試背寓言。
質疑。
作業:背誦《濫竽充數》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理解掌握《狐假虎威》的寓意。激發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熱愛。通過注釋自學,小組合作等形式理解寓言內容,理解其中道理。
教學重點:理解寓言內容。
教學難點:理解其中道理。
教學過程:
讀《狐假虎威》。
1、默讀根據注釋理解古文。
2、小組交流。提出不懂問題
3、看課件幫助理解內容
4、指名試說意思。同桌互相說一說
5、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則寓言講聽嗎?
6、從這則語言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7、生活中你看過狐假虎威的事例嗎?
8、試背寓言
9、想象故事的發展情況,續寫
作業:背誦《狐假虎威》
板書設計:
26寓言二則
濫竽充數狐假虎威
(冒充)(借著)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理解詩歌中鮮明而各具特色的意象和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2)理解詩人的愛情觀和理解詩中意象的象征意義
教學重點:
詩人渴求、提倡的獨立平等、互相依存、親密無間的愛情觀
教學難點:
象征的表現手法
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法、討論分析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愛情是永恒的話題,它是“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比翼雙飛,是“兩情若是久長時,有豈在朝朝暮暮”的心心相印,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忠貞不渝。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歌頌她的圣潔、美好,表達自己的愛情觀。那么,當代女詩人舒婷又是怎樣看待愛情的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致橡樹》。
二、讀一讀:感知課文
1、學生大聲地朗讀課文
2、學生挑選自己喜愛的段落或句子朗讀,并簡要地說明自己喜歡這些段落或句子的原因。
3、分角色朗讀課文(男生一句,女生一句,輪流朗讀)
三、說一說:討論分析詩的內容
1、詩人否定什么樣的愛情觀?那些意象可以看出?
詩人批駁種種世俗的愛情觀,在詩人看來,愛情不是向一方攀附,也不是單方面的癡戀,即使是由衷的奉獻也是不夠。
意象:攀援的凌霄花癡情的鳥兒泉源、險峰、日光和春雨
2、詩人肯定什么樣的愛情觀?那些意象可以看出?
詩人追求高尚、進步的愛情觀,即必須在相知相戀相依,相互平等,互相獨立的基礎上各自實現自我的價值。
意象:“根”緊握;“葉”相觸——雙方必須平等獨立;每一陣風——互相致意,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成為知己;銅枝鐵干——偉岸挺拔,剛強不屈,具有陽剛氣概;紅碩的花朵——堅韌不屈,具有柔韌氣質;“分擔寒潮、風雷、霹靂,共享霧靄、流嵐、虹霓”——禍福與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至死不渝。
3、詩中的`“橡樹”和“木棉”只是現實中普通的樹木嗎?請簡要分析這是一種什么寫法?
不是。作者把橡樹當作了男子的象征,把木棉當作了女子的象征;橡樹具有男子那種陽剛之氣,木棉具有女子的柔韌氣質。
4、詩人為什么沒有直接表達那愛的宣言,而要借樹來說呢?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可以把那種無形的愛有形化、具體化、形象化;更便于表達內心的各種感覺,給人更大的想像空間;增加了一種含蓄的美,給人無盡的想像。
課后作業:
聽龐龍歌曲《兩只蝴蝶》,感受這首歌曲所描繪的愛情畫面,你有說明樣的感觸?用不少于500字的小文章書寫你的感受。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蟲貝魚鳥羊犬龜鹿、絲麻毛皮竹禾米谷16個漢字,能夠讀準字音。
2.通過觀察圖畫,初步了解本課漢字字義。
教學重、難點:
讀準字音。
教學準備:
生字卡,卡通圖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蟲貝魚鳥羊犬龜鹿八個漢字,并且讀準音。
2.通過觀察圖畫,初步了解本課這八個漢字的字義。
教學重難點:
認識蟲貝魚鳥羊犬龜鹿八個漢字,并且讀準音。
教學準備:拼音卡片、動物卡通卡片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老師帶小朋友一起表演唱《找朋友》,師說: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方老師要帶大家到一個熱鬧的地方動物樂園去,認識幾位新朋友,高興嗎?
二、學習新知
1.教學犬
瞧,動物樂園到了,你們看,誰在迎接我們呀?(小狗圖片)誰來與它打聲招呼,老師告訴你們,小狗還有個名字,它叫犬,出示生字卡:犬,領讀,指讀,齊讀。
小朋友都熟悉小狗,誰能向大家介紹介紹。可以介紹狗和人類的友誼,狗的生活習性,種類
過渡:嗬,動物樂園里可熱鬧啦,讓我們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睜大眼睛,你看到了什么?
2.教學羊
(1)在綠綠的草地上,小羊在吃青草。出示:羊(yáng)
(2)小朋友,你喜歡它嗎?為什么?
(3)這樣可愛的小動物,你記住它的名字了嗎?(鞏固字音)
(4)指名讀齊讀
3.教學鹿
(1)綠綠的草地上,還有誰呀?出示:鹿(lù),你怎么會念這個字的?讓學生拼讀。
(2)小朋友,你見過鹿嗎?在哪兒見過?
(3)開火車讀
4.教學蟲
(1)小朋友,睜大眼睛,再仔細看看,哪個調皮的小家伙在草叢里與我們捉迷藏呢?出示:蟲
(2)小朋友,想想看,小蟲子還喜歡呆在哪兒呀?
5.教學:貝、魚、龜
喲,小朋友,這兒還有一條清澈的小河呢,難怪小鹿不愿離去,它在看誰呀?你看到了嗎?
引導學生說:我在小河里看到了誰怎么樣。
或我看到誰在小河里干什么。
相機出示:貝
魚:你看,它搖著尾巴正在向一(2)班的小朋友問好呢,它是魚(領讀)。哎,魚兒在干什么呀?你還知道有哪些魚?
龜:你喜歡這位新朋友嗎?你能向大家介紹嗎?
6.哎,仔細聽,空中傳來了誰清脆的叫聲?
出示:鳥,領讀,指讀,開火車讀。(指導讀準第三聲)。小朋友,老師知道你們了解好多鳥,你能說給大伙兒聽聽嗎?
(三)鞏固新知
1.小朋友,我們在動物樂園里結識了許多新朋友,它們是:(師指板畫上卡片,生讀)犬、羊、鹿、蟲、貝、魚、龜、鳥,你喜歡它們嗎?讓我們再響亮地讀一讀它們的名字。
2.這些活潑可愛的新朋友,來到我們小朋友的書上,讓我們翻到25頁,與它們見面。小朋友,你還認識它們嗎?
(1)請小朋友看著圖自己讀一讀。
(2)齊讀。
(3)誦讀韻語。
3.這些小動物可淘氣啦,它們躲在動物園的每一個角落,你們能找出他們來嗎?老師讀字音,學生找卡片。
4.小朋友,這些小動物面對著我們,你還能正確地喊出它的名字嗎?(老師指動物的圖片,學生讀字音)
5.看來,小朋友把這些小動物都記在心里了,我想與小朋友一起做個找朋友的游戲。(游戲:找朋友)
(四)誦讀表演
1.動物樂園真有趣,草。小羊小羊吃青
烏龜爬呀爬,魚兒游呀游,蟲兒藏呀藏,小狗叫汪汪,
貝殼貝殼水中坐,坐在門口把歌唱,
鳥兒飛呀飛,鹿兒跑呀跑。
2.拍手誦讀韻語識字。
(五)請小朋友與小動物說再見。(自由打招呼)
(六)作業
請小朋友把自己的新朋友在紙上畫一畫,并把它介紹給周圍的小伙伴。
教學后記:如果把課本中的8個字分開來一個一個教過去,顯得有些重復,但是把這8種動物放到一幅圖中,建立了一個動物樂園,創設了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參觀動物樂園的過程中識字。例:一進動物樂園,就請小朋友看看是誰在歡迎我們?;到教蟲的時候老師這樣說:還有一個調皮的小家伙在跟我們捉迷藏呢。這樣,學生身臨其境,學起來興致很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蟲貝魚鳥羊犬龜鹿八個漢字,并且讀準音。
2.通過觀察圖畫,初步了解本課這八個漢字的字義。
教學重難點:
認識蟲貝魚鳥羊犬龜鹿八個漢字,并且讀準音。
教學準備:拼音卡片
教學過程:
一、識字指導
1.老師出示一根長長的絲線,請學生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
(解釋:因為絲很細,單獨一根不好操作,所以人們總是把好多根擰在一起用。我邊講解,邊做示范,并在黑板上畫簡筆畫,出示絲的古文字,指導學生初步了解絲字的演變過程。)
老師示范讀指名讀齊讀
2、指導理解麻。教師出示準備的麻繩,給學生們看一看,摸一摸。啟發用麻組詞。
(1)指名會讀的學生認讀生字。表揚讀音準確的孩子,并請他說一說自己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
(2)表揚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的學生,告訴他們這是識字的好方法。鼓勵其他學生也拼一拼,嘗試讀準字音。
(滲透學法指導,引導學生使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
(3)指名讀,開火車讀。
3、理解毛、皮。請學生摸一摸自己的頭發、皮膚,說說有什么感覺?啟發用皮組詞。
(1)出示毛字,指名會讀的學生讀,并請讀音標準的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2)指導觀察掛圖,啟發回想曾經見過的毛,說一說毛有什么特點?
(3)啟發用毛練習組詞。
(教師注意利用直觀的實物,引導學生理解字義。)
指名讀同桌一起讀齊讀
4、理解禾、米。指導看掛圖,幫助學生了解禾是指農作物。有一種禾苗長成熟后,收割、曬干、脫殼,就是米。隨機出示米,引導學生用米字組詞。
(引導學生初步了解禾字的演變過程。引導思考:你覺得禾的字形與圖上禾苗的.樣子像嗎?哪兒像?我畫一棵成熟的禾苗的簡筆畫,并板書禾的古文字。從實際出發,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拉近學生與新知識的距離,幫助學生初步了解禾字的演變過程,感知象形文字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5、理解谷。引導學生觀察圖,告訴學生谷也是一種農作物,成熟后碾去皮就成小米,可以吃,它的莖可以喂牲口。
指名會讀的學生讀,并請讀音標準的學生當小老師領讀同桌一起讀齊讀
指導學生用絲字組詞。
6.教學竹。
(1)出示竹字,指名會讀的學生讀,并請讀音標準的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2)引導學生觀察掛圖,說一說竹子各部分的名稱。
(3)對照掛圖,你有好方法來記竹字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簡筆畫,突出竹字的象形之處。
(生走上講臺,指著黑板上的圖。說:我覺得,竹的第一筆就像這片葉子,這一橫就像旁邊的這片葉子,這筆就像豎著的葉子。然后這筆就像這片葉子,這筆就像這片葉子,這筆就像這片葉子。)
二、練習
1.對照圖,自由讀一讀相應的漢字。
2.去拼音指名讀,齊讀。
3.快速抽讀生字。
教學隨筆
我根據兒童認識事物的規律和漢字構造的特點,巧妙地將字的音、形、義和圖象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學習。
在學習漢語拼音的過程中,穿插識字教學,目的既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積累一些漢字,也是為了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漢語拼音及時運用于識字,這樣也有利于漢語拼音的學習。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把拼音作為識字的工具,指導學生學用結合。
關于識字教學,教師沒有單純地為識字而教識字,而是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注意教給學習方法,進行適當的知識拓展,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學生學得活、記得牢,教學效果明顯。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
1.通過閱讀,整體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義深刻的語句。
2.體會運用小故事闡述抽象道理這一寫法的好處。
3.了解愛情的特質,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教學重點:
1.體會運用小故事闡述抽象道理這一寫法的好處。
2.品味含義深刻的語言,了解愛情的特質,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教學難點 :
學生處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階段,且無生活經歷,理解愛情的本質有些困難,加之現實生活中對待早戀的觀念,使得學生不太愿意就這一敏感話題發表看法。
教學方法:
朗讀、復述、討論、合作、探究。
課前準備:
1.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詞:
繁衍 剎那間 迷惑不解 勃然大怒 無與倫比
怒不可遏 曙光 佇立凝視 繁殖
2.查找資料,了解作者蘇霍姆林斯基。
導入 新課:
19世紀偉大的詩人、劇作家莎土比亞曾經在一首詩當中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告訴我,愛情生長在何方?是在腦海,還是在心房?它是怎樣發生?它又怎樣成長?這是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問題,可能也是同學想知道的。當我們遇到這樣的疑惑時,我們卻不一定敢向我們的父母發問,而有一個14歲的小姑娘向她的父親提出了這個問題,而她的父親也在一封信中給了她一個詩意的回答。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封《致女兒的信》
介紹作者:
瓦西里·亞歷山德羅維奇·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烏克蘭卓越的教育家、教師、思想家和作家。他在帕夫雷什中學任教,擔任這所農村中學的校長、教師和教育者長達32年。蘇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暫,不滿52歲,但他卻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去寫作,奇跡般地寫出了40部專著,600多篇論文,約1200篇兒童小故事。
蘇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師、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們的。他把自己的思維、思索、建議和見解全部傾注在了他的著作當中,即怎樣培養真正的人。教師和父母應當歷經何等艱難之路,才能使孩子成長為好學上進、聰穎、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和好公民。
瓦·亞·蘇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在烏克蘭國內人人皆知并喜愛,而且在國外許多國家也被廣為出版,如眾所周知的《我把心給了孩子們》《公民的誕生》《給兒子的信》以及某些論文和小故事。
他的作品每一新版,都引起了人們更大的關注和濃厚的興趣。
閱讀文章,整體把握文章:
1.朗讀課文,注意揣摩寫信人的心理和語氣。
2.瀏覽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1~4段:女兒提出問題及我(父親)對此的態度;524段:回憶從前祖母給我講過的故事,得出愛情是什么的答案;25段:告訴女兒該如何對待愛情。
3.再讀課文,提出自己在閱讀中遇到的難題或值得思考的問題,集體展開討論。提出問題,創設情景,體會文中父親的形象和文章的寫法:
1.你是如何理解愛情的?
提示:在提出這個問題之前,可以向學生闡明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讓學生放下心理包袱。
2.如果你拿同樣的問題問自己的父母,可能得到的答案是什么?
提示:學生給出的答案一定會涉及父母對待這個問題的態度,從而引出下面的問題:
(1)文中的我對此的態度如何?
提示:文中的我把女兒提出的問題看成是女兒長大的標志,同時我對女兒的成長表示高興并給予充分的尊重。
(2)我為何沒有正面回答女兒的提問,卻說到了我的少年時代和祖母瑪利亞所講的故事?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提示:我用自己成長的經歷告訴一個正確的引導帶給我的巨大收獲,希望女兒重視。同時運用故事揭示這個抽象的概念,深入淺出,形象生動。
研讀課文,注重自己的體驗:
閱讀課文第525段:
(一)請同學復述文中的故事。
(二)分析、討論以下問題:
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創造人后,三次來到人間,他從人的眼神中先后讀到了哪三種不同的東西?
提示:愛情,忠誠,心靈的追念。
2.五十多年間,那一對男女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3.促使那一對男女(后來的老頭和老太婆)生活發生這么大的變化的基礎是什么?
提示:是他們之間相濡以沫的愛情。(愛情是人類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類種族的生命力永不衰敗的紐帶。)
4.故事中為何要把這對男女的愛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時間歷程中去表現?這說明了什么?
提示:真正的愛情能夠經歷時間的考驗。
5.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維系了他們的愛情?
提示:是忠誠、心靈的.追念(彼此的扶持、依靠)
6.文中的上帝面對人的愛情有何表現?為何多次寫到上帝的態度?
提示:表明愛情是人類獨有的,是人類文明的產物,只有人才能夠愛。
7.作者在文章的結尾告訴我們該如何對待愛情?
提示:善待愛情:以人的方式去愛。(人類的愛情不是僅僅為了繁衍后代,還要給對方以幸福因為愛情是人類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類種族的生命力永不衰敗的紐帶。)
品味語言:
1.做一個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為有智慧的人的時候。
2.上帝久久地佇立凝視著。隨后深沉地思索著離去了。從那時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3.愛情,它高于上帝。這是人類永恒的美和力量。人們世代交替,我們每個人都不免變成一壞黃土,但愛情卻成為人類種族的生命力永不衰敗的紐帶。
4.本身來說,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愛的人,才成為真正的人。
延伸拓展:
結合研討與練習三,對照文章,談一談你對愛情的理解。
語文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6個生字,聯系語境理解詞句的意思。
【能力目標】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聯系語境理解詞句的意思。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從盛開的油菜花中所領悟的人生哲理和對生活充滿希望的樂觀精神。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時數:
1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遍地金黃”指的是什么?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2、課件出示油菜花遍地盛開的圖片,簡介油菜花。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2、學生互相交流,理解詞義。
蜷縮:蜷曲而收縮。
沮喪:灰心失望。
綻:裂開。
豁亮:寬敞明亮。
陰晦:昏暗,陰冷。
酣暢:暢快。
恍覺:不真切,不清楚。
乍:忽然。
詫異:覺得十分奇怪。
3、默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課文按順序分為三部分。
三、自主閱讀,感悟體驗
第一部分(1-2)
1、學生自由朗讀。
2、教師演示課件,出示重點句子,學生朗讀體會。
前日忽然放晴,心也跟著晴了。
前一個“晴”,指晴天,天空沒云或云很少;后一個“晴”,指心情變輕松。
3、學生朗讀,齊讀。
第二部分(3-4)
1、自由朗讀。
2、作者看見盛開的用處,是什么感覺,談談你的理解,再讀句子,體會作者的心情變化。
就是這個時候,對車窗外成片成片的油菜花,我又了不同于以外任何時候的感覺,那種蓬蓬勃勃的美,使我的心情變得輕松許多。
3、教師演示課件,出示重點句子,學生朗讀體會。
它那濃郁的生氣無形中感染了我,喚醒了我生命中沉睡的信念。
(1)生命中沉睡的信念是指什么?
教師點撥、歸納。沉睡的信念指的是因為病變使我失去了很多對生活的向往。
(2)學生自由朗讀,齊讀。
第三部分(5-8)
1、分組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作者被黃花滿眼、清芳撲鼻的油菜花陶醉了,恍覺自己變成了什么?
3、作者還通過那些側面描寫了油菜花?讀第6自然段。
4、出示句子:油菜花開了,再陰晦的日子也不難耐了,那爽心的亮色風雨收不去,望一眼,心田就會灑滿陽光,它們其實就是活的`香的陽光!
(1)小組讀、區別詞義。想一想,你是怎樣理解句中“陽光”的。
(2)練讀。
5、教師演示課件,出示重點句子,學生自由朗讀感悟。
我收獲遍地黃金,那是一年乃至一生受用不盡的黃金!
(1)區別詞義。想一想,句中的“黃金”指的是什么。
(2)練讀。
6、朗讀全文,讀到你喜歡的段落或句子站起來讀。
四、總結全文,拓展練習
1、溫馨提示,總覽全文
2、拓展練習
五、板書設計
蓬蓬勃勃 心情輕松
油菜花開 熱愛生活
黃花滿眼 青春活力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樂園教案02-05
語文的教案【薦】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