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共4篇]
作為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發現并理解一一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之間的關系和規律,并能根據間隔排列的特點,由一種物體的`個數知道另一種物體的個數。
2、使學生體驗發現規律的喜悅,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體驗數學的奇妙。逐步積累探索規律的經驗。
教學重點:
探索并發現間隔排列中物體個數的規律。
教學難點:
發現和概括規律。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動機
。、出示籃球,足球實物圖和幾何圖形。
。、引發探究動機。
談話:小朋友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了這里兩組物體的排列規律。如果你在進一步觀察,是不是會發現更有價值的規律呢?
二、主動探究,發現規律
。、初步觀察,發現特點。
。、自主探究,發現規律。
。、深入思考,加深認識。
。、回顧過程,突出思想。
5、應用規律,鞏固認識。
小結:剛才我們通過觀察,比較,數一數,圈一圈等方法找到了兩端物體相同時,間隔排列的物體個數間的規律;
還通過一一對應的思想,明白了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規律。
三、應用思想,拓展規律四、回顧反思,交流體會總結:我們平時看到的許多情境里,經常會有一些數學規律。只要同學們做個有心人,平時注意觀察,分析身邊的一些事物和現象,常常思考一些為什么。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流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植樹節馬上就到了,你們有什么計劃嗎?請看明明班的同學在干什么呢?
二、引導探索學習新知——出示掛圖,大家看一看,這里有什么?
1、仔細觀察并說出圖意。
2、誰能根據這幅圖提出問題?
3、試著解決所提問題。引出:20×3=
4、討論算法——20+20+20=602×3=6,20×3=60
三、嘗試解決,拓展應用
1、每箱草莓40個,8箱草莓一共有多少個?(學生獨立解決,全
班交流)
2﹑70×830×6600×94×6020×73×80090×58×50700×4
3、有三堆香蕉,每堆200根,小象每天吃60根。大象每天要吃90根。
⑴3頭小象吃一堆香蕉,夠1天吃嗎?
、1頭大象一個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
、悄氵能提出兩個數學問題,并試著解答。
四、小結:
在這節課中,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知識?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比較簡便?本節課學生在表內乘法的`基礎上,學習并掌握了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方法。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多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過程。
2、初步學會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了解豎式每一步計算的含義。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和積極的學習態度,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掌握計算方法。
難點: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出問題
(出示主題圖)
師:元旦到了。小明、小華和小英正在用彩筆畫畫,準備布置“迎接元旦”?K麄円妹利愼r艷的彩色圖畫歌頌偉大的祖國,迎接新年的'到來。從這幅圖畫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呢?引導學生提出:他們每人都有一盒彩筆,每盒12枝。他們一共有多少枝彩筆呢?
先請同學們估算一下,3盒大約有多少枝彩筆?
教師提問:如果我們要知道準確的枝數,該怎么辦呢?
小精靈問了:怎樣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筆?
二、探討交流
請同學們說一說:
。1)用什么方法計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這道題與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計算有什么不同?
教師提問:這道題該怎樣算呢?
讓小組內每個同學先思考3分鐘,在紙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來。也可以擺出小棒(或其他學具)或畫畫圖等。如果能想出幾種算法的,就把幾種算法都寫出來。
完以后,在小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說給同組的其他同學聽。
小組長歸納一下本小組一共想出了哪幾種算法。這時教師巡回了解各組的情況,尤其要鼓勵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積極參與小組的活動。
全班匯報。由各小組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自己小組的'各種算法,教師將其板演在黑板上。
三、分類評價
教師提出要求:現在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種算法,我們能不能把這些算法分分類,看看一共有幾種思路。
估計學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幾類:
1、擺學具求得數。
引導學生擺。因為一個因數是12,所以一行擺1捆零2根;因為另一個因數是3,所以擺3行,一共擺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2、畫圖求出得數。
例如畫出如下的圖:
3、連加法。
12+12+12=36
4、數的分解組成。
10×3=302×3=630+6=36
5、拆數法。(轉化成表內乘法)
8×3=24或7×3=21或6×3=18
4×3=125×3=1518+18=36
24+12=3621+15=36
評價各種算法,組織學生議論,每一種算法是怎么算的,各有什么適用范圍。
1、擺學具和畫圖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但我們學了數學以后就應盡量使用計算的方法來算。
2、根據乘法的含義用連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數的個數比較多,算起來就比較麻煩。
3、把一個因數分解成幾個十和幾個一,分別與另一個因數相乘,再把幾個乘積加起來。這種方法不管因數是幾都能算。
4、把一個因數拆成幾個一位數,再分別和另一個因數相乘,然后把幾個乘積相加,這種方法不管因數是幾也都能算,但有時也比較麻煩。如25×6=9×6+8×6+5×6+3×6等。
四、介紹豎式
從剛才議論的結果來看,用數的分解組成方法來算比較簡便。那么我們能不能把這三個算式像加法豎式那樣合并成一個豎式呢?下面就請大家打開課本第74頁看看小英是怎樣列出乘法豎式的。
先出示有部分積相加的豎式,再出示簡便豎式,并說明為什么可以寫成簡便豎式。
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題,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如有發現錯誤,指導訂正。
五、鞏固練習。
學生完成練習十六的作業。每道題先讓學生估算,然后再用豎式計算。
第1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為什么是用乘法計算。
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檢查并說說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再交流這道題有哪幾種算法。
六、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在筆算時你認為要注意什么?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及幾百幾十數的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2、進一步體驗除法的意義,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掌握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夠迅速正確的計算
教學方法:
探索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教師的`教學設計:
學生的活動教學反思:
一、復習
口算練習,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數。
二、新授
1、出示掛圖,引導學生看圖,滲透環保教育。提出問題:可以分多少組?
2、將學生列的算式及方法板書。并用全班學生一起復述,使每個學生弄白算法。
3、將答案完成在書上。
4、完成試一試第1~2題。
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
第2題先說說用什么方法作,然后由學生完成。
三、練習。
完成P111~3題
第一題,學生獨立完成。
做完后交流算法。
第2題:先讓學生看圖,明白圖意,然后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第3題:先讓學生看圖,明白圖意,然后根據問題選擇有用的數字信息。
四、課堂小結
說說這節課學了什么?自己學得怎樣?
學生聽算,做完后交流。
學生看圖,從圖中獲得數學信息。
學生獨立思考列出算式,探究算法,與同伴進行交流。
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交流算法。
從圖中獲得信息,然后獨立完成。
學生自己完成,個別學生給于適當輔導。
學生互評,自評。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經典)10-27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5-15
三年級數學教案上冊02-21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3-09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11-22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優)01-04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集合)06-13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實用)06-16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優秀08-27
實用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