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經典(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認讀本課生字,會寫本課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楊時求知心切,意志堅定,尊敬老師,真心誠意,學習楊時尊師好學的精神。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課題
要求念得好。
二、簡介“成語”
1、簡介“成語”,舉例,如:自相矛盾。
2、你知道有哪些成語。
再讀課題。
三、根據自學提綱,學習生字。
1、聽錄音。
2、學習詞語。
(1)讀生字:
楊尊論盡冒敲等默久疼(師:這個字奶奶常用)慈祥容
(2)不看拼音,再齊讀上面的生字。
按順序齊讀;打亂順序齊讀;自由讀;指名讀。
(3)給“楊、容”組詞。
(4)了解“黑”部首。
教師示范寫“黑”字部首和“冒”字。
提醒學生注意哪些地方。
(5)學生書寫生字(表揚寫字認真,寫得好的.學生)
四、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
(表揚姿勢正確,讀得快,讀得響的學生)
2、給小節加序號。
3、指名學生自由選讀課文某一小節,教師給評點指導。
4、教師示范讀第三自然段。(要求學生學著讀)
5、指名讀課文某一小節。
第二課時
一、根據自學提綱,學習課文。
1、齊讀第一自然段。
教師評點,要求學生讀得好。
指名學生背誦。
2、鞏固練習,檢測反饋
(1)楊時()
要求學生說一句話。
(2)楊時是宋朝()大學問家。
要求用上既……又……
3、齊讀第二至五小節。
4、指名學生分別讀2-5小節。
5、理解“程門立雪”的意思。
(1)“程”是什么意思?(師簡介“程頤”)
(2)“門”是什么意思?“立”是什么意思?
(3)成語中還缺什么?(誰和誰)
6、說話練習。
(1)程門(誰)和(誰)立雪。
(2)要求把“程門立雪”的意思說具體。
程門(誰)和(誰)立雪(),(),()。
(3)學生自由說。
“程門立雪”指的是()。
(4)指名說“程門立雪”指的是什么?
(5)把“準備請教”、“誰和誰”、“站在”部分放在前面怎么說?
在這句話前用上“為了……”該怎么說?
(6)在上面的話后加上“說明楊時是()的大學問家”怎么說?
7、讀、背末一小節,完成練習。
(1)指名讀最后一小節。(教師評議)
(2)教師示范讀最后一小節。
(3)學生齊讀這一小節。
老師問了三位小朋友,一個小朋友說“久久沒有說話”是程老師一直沒有說話;另一位小朋友說程老師沒有話說;還有一位小朋友說程老師激動得說不出話來;你們說哪一種說法對?
(4)練習:
程老師聽了,兩眼望著門外飛舞的大雪,久久沒有說話,心里激動地說:“()。”
a、學生自由說后寫下來。 b、指名學生說上面的話。
(5)用“心疼”說一句話。
二、小結。
三、作業。
板書 : 程門立雪
冒鵝毛大雪 請教
好學尊師
默地、靜靜地 等
語文教案 篇2
巧妙識別病句的11種方法
所謂病句,是指那些語言表達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規則,或違反了客觀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語法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邏輯方面而言的。
中學生需要掌握的常見的病句類型有六種,即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和不合邏輯。
雖說這六種類型的病句都會考到,但在實際考試中,有幾種常見的病句出錯方式出現的頻率是非常高的,因此值得大家特別注意。而這些錯誤,我們可以通過找標識來識別。
一、發現介賓短語開頭的句子,看是否缺少主語。
介詞結構在句首易導致句子無主語。如
例1、通過讀了徐遲的《黃山記》,使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
例2、南北朝時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工商業經濟的發展,為隋統一全國創造了條件。
二、發現句中有并列結構,看是否符合邏輯、是否語序錯位、是否搭配得當。
這里所說的并列結構,主要是指動詞并列、名詞并列以及形容詞的并列等。出現了并列結構,我們可以從是否符合邏輯、是否語序錯位、是否搭配得當這三個方面去考慮:
例2、我們的報刊、雜志、電視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責任作出表率。
例3、我們要認真討論并聽取王校長的發言。
例5、要辦好一個企業,仍舊需要充分發揮個人的才智,集體的力量和集思廣益的效果。
例6、這位高能機械工程師的出色工作和獨特設計,已被國內有關單位采用,并受到國外的贊賞。
三、發現具有兩面意思的詞語,如“是否”“能否”“優劣”“好壞”“成敗”等,看前后是否對應。
例7、一個關系到能否順利擇業的實際問題擺在他們的.面前:必須會使用電腦,必須會駕車,外語必須達到四級以上。
例8、我市在西部大開發的戰略規劃中能否抓住機會,迅速發展,關鍵在于加速培養一批各行各業的人才。
四、發現句中有否定詞,看它們是否因多次否定將意思說反了。
例9、由于管理混亂,監督無力,全國各大酒廠不止一家沒丟過上萬份商標。
例10、誰也不能否認家長的這種做法不是對孩子的關愛,但結果也許適得其反。
另外,有一些動詞本身就有否定的意思或起到否定的作用,它的后面往往不帶否定詞語,如果帶了,意思就會截然相反,例如下面兩個句子:
例11、為了避免不再發生考試作弊的現象,這個學期學校對學生加強了組織紀律教育。
例12、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不再發生,我們加強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五、發現句中有“對”“對于”“關于”,看它們是否混用或主客是否顛倒。
例13、關于這種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霸王條款,中消協將分別給予點評,及時曝光。
例14、克隆技術、非典和禽流感這類概念對尚屬幼稚的小朋友是陌生的。
六、發現代詞,看是否指代不清。
例15、歐陽俊逸推開房門,看見哥哥和他的女朋友正在促膝談心。
七、發現數詞和表約數的詞語連用,看是否造成矛盾。
例16、日本滋懸浮列車每公里成本達9億元人民幣以上,德國磁懸、浮列車超過4億元,國內現有磁懸浮列車也在2億元左右。
八、發現“是”表判斷的句子,看主賓搭配是否恰當。
例17、他的籍貫是江蘇海安人。
九、發現縮小、減少、降低等詞語同倍數相搭配,犯了不符合邏輯的毛病。
例18、由于高新技術的運用,電視機的價格比三年前降低了兩倍。
例19、這種模型的賽車是按國際一級方程賽車式樣仿真縮小32倍而成,從外觀看,并不比玩具汽車大多少。
十、發現“不管”或“盡管”,看是否將兩詞誤用。
例20、不管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困難,勝利攀登到頂峰。
十一、發現關聯詞,看是否出現關聯詞語搭配不當、關聯詞語錯位等毛病。
例21、我們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認真復習,就能在考場上正常發揮,取得好成績。
例22、要是一作品里的有問題,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錯,也是要不得的。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以“角度”為主題的第八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寫了“我”因為相信“牛的眼睛看人,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這句話,常欺負牛,怕鵝。在遭到鵝襲擊時,怯懦、不敢還擊,金奎叔將鵝制服,鼓勵我不要怕鵝,使我悟出一個道理:“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說明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結果大不一樣。
教學目標:
會讀寫生字、新詞,在語言環境中理解生字新詞,讀準除生字外,一些易讀錯字的讀音。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明確文中一處破折號的作用;體會作者對人物進行心理描寫的好處;學習準確使用動詞使文章更生動;理解“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這句話的含義。悟出這樣的道理:“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效果大不一樣。”從中受到教育,指導今后的行為。
教學重點:
繼續學會抓住重點詞句,特別是人物心理活動描寫理解語言、體會文章的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
教會學生由讀文——理解課文——領悟到“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效果大不一樣。”這個道理的過程。
教學構想:
文章內容涉及到動物,學生可能會非常喜愛。作者是以孩子的眼光寫了他小時候的事,便于學生與作者心靈對話,產生情感共鳴。因為“我”看問題的角度變了,與牛和鵝的接觸的情形前后比較變化明顯,學生易于理解。從本文獲得的啟示學生可能分析不透,需要教師點撥,同學間互相交流啟發的基礎上完成。
教學準備:
制作包含圖片、重點詞句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悟其中的道理:“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效果大不一樣。”
學生學習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 (課件出示圖片)同學們,讓我們來欣賞兩幅圖片,你看這是什么?(牛和鵝)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鵝有什么特點?
2. (課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請你讀讀這句話,你相信這句話嗎?
3. 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牛和鵝》,看看你會得到什么啟發。板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請你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型,把課文讀通順。
生讀文、識字,教師巡視指導,相機板書學生詢問的生字。(如:吁、吭、臂)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了解網絡的作用,會用網絡收集資料過程和方法根據學習的內容進行上網查尋,對資料進行整理。
【情感態度】
使每一個同學都感受到網絡是人類越來越親密的朋友了。進行學科學、愛科學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了解網絡在學習中的.重要地,學會用網絡解決問題。
【教學流程】
一、收集、匯報
教師課前安排同學收集有網絡關的資料,及認識。然后讓同學交流匯報。
二、激趣、導入
出示畫面創設情境。
三、質疑、驅動
以問至讀。
(選擇自身喜歡的方式的讀書)
教師根據同學的回答。出示:
購物拍賣、動畫制作、學科知識、收發郵件。
四、合作、探究
1、游戲:
網絡推銷員游戲規則。
2、講解展示。
3、評選、頒獎。
五、拓展、創新
1、具你了解,網絡還有什么功能。
2、解決課前的問題。
六、自主作業
同學根據自身在課堂的學習情況,為自身選擇作業的內容。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繼續深化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和認識,激發對生命的思考和熱愛。
2.在口語交際和習作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口語和書面的表達能力。
3.發現并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4.積累關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語故事,體會其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課時:
4課時
教學準備:
1.整理本組課文收集的相關資料。
2.搜集關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談話導入
師:生命是寶貴的,也是美好的。磚縫里頑強生長的瓜苗,絕境中奮力求生的飛蛾,花叢中感受春光的盲童安靜……這一幅幅畫面無不展示著他們對生命的熱愛,并且還深深的打動著我們。生命,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如何讓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時間里得到無限的延伸,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這一節課我們就共同來交流關于“生命”這個話題的相關內容。
二、明確目標,準備發言
(一)自讀關于口語交際的提示,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二)全班交流,明確方向。
1.說說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現象。
2.講講自己知道的熱愛生命的故事。
3.談談自己獲得的感受,得到的啟發。
(三)組織學生一起回顧本單元的內容。
(四)仔細閱讀課內的文字資料和課外搜集的關于生命的資料。
(五)根據自己最感興趣的或者準備最為充分的話題,確定角度,選擇材料并擬定思路。
(六)自己輕聲練習講述自己準備發言的內容。
三、不同層面交流,加深理解
(一)組內交流。
在每個小組長的帶領下,個小組每位同學自由發言,要求注意傾聽,互相評價,取長補短,并推選出一位最佳選手。(教師同時巡視指導,并注意及時評價和調控)
(二)全班交流。
1.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上臺交流,要求講話學生清楚流暢地表達,要求其他同學認真傾聽。
2.教師引導學生大膽進行評議、補充、辯論。
四、總結評價
(一)自我評價,主要從:自己是否準備充分,是否積極發言,發言時條理是否清楚,聲音是否洪亮;與同學相比較,自己有何優點,又有什么差距。
(二)班級評價:本節課發言的過程中,誰的發言最棒?為什么?你和他的差距在哪里?
(三)教師評價:肯定和表揚同學們在課堂表現方面的有點,提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
第二、三課時 習作
一、談話導入
師:生活中只要細心的觀察,把自然界中小生靈的某種生存方式,放在自己的生命歷程里“設身處地”的去思考,就能發現那些卑微的生靈,一樣有許多讓人類敬重學習的很多方面。 那么,把我們上一節課口語交際的內容結合實際,認真揣摩小生靈與人生的某種聯系,寫下來肯定是一令人深思的美文,讓人讀之耳目一新。這節課我們的任務就是用文字記錄下我們的思考。
二、閱讀提示,明確習作要求。
(一)學生默讀習作提示,勾畫出本次習作的要求。
(二)明確要求:
1.主題關于“熱愛生命”。
2.可以寫身邊的那些熱愛生命的故事。
3.可以寫身邊熱愛生命的人。
4.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
5.內容要具體,要寫出真實的感受。
6.習作的題目由自己定,寫完后認真修改。
三、方法指導
(一)選才指導。
1.記錄身邊的人熱愛生命的`事。(在我們身邊,有許多熱愛生命的人:辛勤培育我們的老師,治病救人的醫生、護士,忠于職守的警察叔叔……他們用勞動創造著美好的生活,也使自己的生命充滿光彩。)
2.觀察小動物,從小動物開始,寫熱愛生命的故事。
3.觀察植物,從描述花草樹木的特點開始,寫一些關于生命的故事。
4.從遵守交通法規方面談一談熱愛生命的意義。
(二)指導構思行文。
寫好這次的作文,構思方面,課文中告訴我們一些小竅門。
1.如果你寫生活中的事情,可以這樣來構思:敘事→說明道理。
2.如果你寫小動物,可以這樣的來構思:描寫小動物的習性特點→聯想生命現象。
3.如果你寫植物,可以這樣構思:描述植物特點→聯想生命內涵。
四、試寫初稿,反復修改。
(一)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二)修改作文。
1.請同學完成初稿后,自己認真進行修改。
2.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3.按照小組提出的建議,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4.選擇學生例文,師生共同進行修改。
5.學生揣摩集體修改方法后,再次自行修改并朗讀。
五、朗讀佳作,共同賞評。
指名上臺朗讀自己的優秀習作,并請學生介紹自己習作中的成功之道。
六、譽寫作文,制作墻報。
(一)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直到滿意后再抄寫在作文本上。
(二)整理習作和資料,辦一期以“熱愛生命”為專題的板報。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3、讀懂重點段落,領會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教學重點】
通過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我”感情的變化。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父親為什么一定要“我”把釣到的鱸魚放回湖里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質疑課題,整體感知
1、書寫課題,釋“啟示”。
2、自由讀,找出文中我獲得的“啟示”。
3、讀“啟示”,初步感知釣魚這件事的.“是”與“非”。
二、學習第2、3自然段
1、創設語言情境,引讀體會實踐難。
2、自由讀這段話,聯系上下文,抓重點詞句理解,和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匯報學習體會。
4、體會關鍵句,讀中理解:
指名讀、反復讀、齊讀。
(教師相機指導。)
三、學習第4~9自然段
1、出示插圖,創設情境,深入領悟實踐難。
(相機指導朗讀。)
2、質疑問難“父親為什么一定要把魚放回湖中?”
3、自由讀第4自然段,探究討論。
四、總結課文
理解父親的真正用意,初步領會啟示。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貓教案03-20
語文《春》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