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八年級物理下冊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物理下冊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八年級物理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平衡狀態是指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知道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所受力的叫平衡力,最簡單的平衡情況是二力平衡;
3.理解二力平衡條件;
4.能利用平衡條件解決簡單的平衡問題。
過程與方法
1.學會從分析一個物體上受到幾個力到能知道這幾個力的平衡關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2.通過探究與交流,使學生有將自己的見解公開并與他人討論的愿望,認識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應用
【教學難點】1.二力平衡中的“二力同線”問題;2.勻速直線運動時二力平衡的條件。
教學工具
滑輪、硬紙片、鉤碼、細繩、剪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什么?
2.什么叫慣性?物體在什么情況下有慣性?
二、引入新課
教師: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在不受外力的時候總要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但是一切物體都受到力的作用,物體保持靜止或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況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這二者之間有什么聯系呢?
三、力的平衡
教師:請大家思考,你見過的哪些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靜止狀態?
(學生思考并回答)
教室內的吊燈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燈保持靜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水桶靜止。課桌受到重力,書本對它向下壓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課桌靜止。
教師:物體受到力的作用,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況也能見到。一列火車在一段平直的軌道上勻速行駛,火車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牽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教師:物體在受到幾個力作用時,如果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幾個力相互平衡。
根據這個觀點,我們可以從吊燈的靜止狀態可知吊燈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
教師:請大家按照這樣的說法敘述上述各例中的物體的運動狀態及它們個自受到的力之間的關系。
(學生敘述)
四、二力平衡的條件
教師:二力平衡的情況最簡單,我們先研究這種情況。
教師演示課本實驗并講解這個木塊受兩個拉力。
當兩個拉力大小不等時,木塊不能保持靜止。這兩個力不能平衡。
(演示)
當兩個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時,木塊也不能保持靜止。這兩個力不能平衡。
(演示)
當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時,木塊也不能保持靜止。這兩個力不能平衡。
(演示)
教師提問:要使木塊靜止,這兩個力應該滿足哪些條件?
(學生回答)
我們使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重復剛才的實驗。
(演示)
我們發現木塊處于靜止狀態,此時,這兩個力是平衡的。
(演示)
可見,兩個力的平衡必須滿足以下四個條件:兩個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根據同一條直線上力的合成的法則可知,當兩個力彼此平衡時,物體受到的合力是0。
五、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可以從兩方面去掌握。
1.根據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題:質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畫出人受力的圖示。
人受重力G和地面的支持力N。人處于靜止狀態,所以重力G和支持力N是平衡的。那么這兩個力一定滿足二力平衡的條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條直線上。
根據人的質量,計算出人的重力G。G=mg=50千克×10牛/千克=500牛頓。方向豎直向下。支持力N=500牛頓,方向豎直向上。(圖示略)
2.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
物體不受力,應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保持靜止狀態。物體受一個力,運動狀態發生改變,這是力產生的效果。物體受平衡力時,應保持靜止或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靜止的物體受平衡力時,仍然保持靜止;運動的物體受平衡力時,仍然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例如,火車在平直的軌道上行駛。在豎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牽引力大于阻力,火車將加速;如果牽引力小于阻力,火車將減速;牽引力和阻力相等時,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車勻速直線前進。
課后小結
力和運動的關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
維持運動不需要力的作用,因為物體有慣性,只有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時才需要力。但是物體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運動狀態不會改變。
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條件是什么呢?從理論上說,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時就可以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而實際上物體是沒有不受力的,所以物體受平衡力時就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八年級物理下冊教案2
【功率】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功率的公式。
(2)知道功率的單位。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實例的分析,討論、歸納,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
通過對實例的分析,培養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1)功率的概念,物理意義。
(2)能用公式P=Wt 解答相關的問題。
2、 難點:理解功率實際上是表示能量轉化快慢的物理量。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 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么?
2、 說出功的公式和單位。
3、什么叫電功率?它的公式、單位是什么?
二、新課教學
問題:在施工現場,有一堆磚,需要搬到正在修建的`樓房上去,我們可以采用幾種方法搬上去呢?
多種方法:人分批搬上去;用滑輪組分批搬上去;用起重機一次吊上去。
這幾種方法,做功哪個多?
有什么區別?
這幾種方法所做的功是一樣多的,可花的時間不同。我們說他們做功的快慢是不同的。就是說,物體做功時有快有慢。為了描述物體做功的快慢,我們引入了一個新的物理量,叫功率。
1、 在物理學中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做功率。用P表示功率。
分析,用比值定義法。
P=Wt
P——功率 W——功 t——時間
2、 功率的單位:J/s,即瓦特,簡稱瓦,用符號W表示。
其它功率單位:1kW=103W
注:分清表示物理量中W與表示單位中W的含義。
八年級物理下冊教案3
知識目標:
1、知道機械運動
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
能力目標:
1、觀察實驗能力:能從生活中觀察到物體機械運動的實例。
2、思維能力:判斷和分析機械運動,結合參照物的知識分析運動和靜止的情況。
3、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解釋、判斷自然界中的運動現象。
情感目標:
1、辯證唯物主義運動觀的教育。
2、培養學生科技意識,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衛星的教學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從實例中引出了物體運動的問題,并稱物體位置的變化為機械運動,再推廣到自然界的實例中。參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實例引出,并聯系實際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實例,要求學生會聯系實際判斷已知參照物的情況下物體的運動情況和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的參照物。在此基礎上,感性的分析了勻速直線運動,并說明物理學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即從簡單的問題入手,逐漸深化,最后分析我國發射的地球同步衛星并思考一些問題。
教法建議
盡量不加深課本上的內容,而應當多聯系實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由實踐中學習的習慣,加深一些物理學習方法的體會。
通過討論引入新課,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并直接界定物理學中的機械運動,對于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學習,應當提出問題,學生討論,并由此引出參照物的概念,關于參照物的問題要由學生列舉實例,學生分析,教師可以做評價,最后總結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內容的教學中可以使用適當的媒體資料,例如可以用課本的配套錄像帶"運動的相對性"并回答本節的練習。
勻速直線運動的教學,觀察和分析課本上的實例,說明這是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由學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加深學生對勻速直線運動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給出定義。定義中只須講清快慢不變,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單元分析
本節教學重點是參照物的教學,關于參照物要求能夠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擇的參照物和知道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
教學過程分析
一、機械運動
討論引入新課,學生閱讀教材的.內容和提供的參考資料,閱讀問題是:什么叫機械運動;舉例說明自然界中的機械運動;課桌、房屋是否做機械運動,為什么;能舉出絕對不動的例子嗎。
對學生列舉的示例可以進行分析,注意講解的問題: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宇宙是運動的,其中的所以物體都是運動的。
二、參照物
說明日常生活中對一些現象的解釋,并進一步引出了參照物的概念,講解時注意的問題是:通過實例分析,說明不同的人對運動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們對運動描述所選擇的標準不同,我們把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由學生列舉實例說明當選不同的參照物時,同一物體的運動的情況,并深入分析選其他參照物時的運動特點。
分析兩類實例:已知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根據描述的運動情況判斷選擇的參照物。由學生的具體情況可以教師提供參考示例學生分析,也可以發揮學生的創造性,由學生組成小組,自行設計問題,討論,由教師評價。提供一些參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這句話是以什么做參照物的”、“地球同步衛星總是靜止在地球的某處上空,這是以什么做參照物”、“以太陽做參照物,地球同步通信衛星的運動情況怎樣”、“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句歌詞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選的參照物各是什么”等。
三、勻速直線運動
觀察一些實例,可以提供錄相和視頻文件、圖片讓學生思考這些運動的特點,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由他們發現其中的共性,總結出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講解時,要注意勻速解釋成快慢不變,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學生形成對勻速的感性認識,并說明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而物理研究問題是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的。
對于想想議議中的問題,可以提供學生自然科學中的圖片資料,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在課前就布置查閱資料的預習內容,要求查找關于我國衛星發射的情況和衛星運動的資料。
【八年級物理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物理下冊教案02-02
(實用)八年級物理下冊教案01-03
八年級下冊物理教案08-29
【熱】八年級物理下冊教案11-13
八年級物理下冊《滑輪》教案12-19
八年級物理下冊《壓強》教案05-15
八年級物理下冊教案(精選20篇)06-09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力》教案01-26
八年級下冊物理教案(集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