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物理教案(集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下冊物理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下冊物理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
●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科學與藝術結合所帶來的美感
教學重、難點分析
1、重點:速度的計算
2、難點:速度單位以及單位換算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場面描述:我校的100米決賽正在進行,小明勇奪冠軍,同學都羨慕地說,他跑得真快!而在5000米的長跑競賽中,運動健將小馬一舉奪得冠軍,同學們佩服地說:小馬跑得真快!
引導學生從事例中提出問題:怎樣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二)講授新課
1、速度
組織學生討論所提出的問題。學生從小明跑得真快的事例中討論得出:運動員運動的路程相同,比較哪個運動員先到達終點就是哪個運動快。
得出:“通過相等的路程,用的時間短的運動得快。”
提問:小李步行,而媽媽騎自行車,大家同時從家里出發,怎么判斷他們運動的快慢?
學生討論得出:誰在前邊誰就運動得快。
“在相等的時間內,走的路程多的運動得快”
提問:怎樣比較小明和小馬誰運動得快呢?
啟發學生回答:可以計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短就是運動快或者計算出相同時間運動的路程長也是運動快的。
表示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大小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v=s/t
單位:m/s或者是km/h
例題:書本23頁
指導學生學會單位換算
練習:20m/s=54km/h=
例題:書本24頁
指導學生學會熟練掌握公式的變形。
2、勻速直線運動
指導學生觀察圖11、2—2。讓他們提出不同之處。從而引出勻速直線運動的含義: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
變速運動:物體運動快慢是變化的運動。
讓學生列舉一些生活中物體做變速運動的`例子(汽車開動時,汽車剎車時,足球在草地滾動時等等)
平均速度:v=s/t這樣算出的速度上該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三)課堂小結
1、怎樣表示運動的快慢?
2、速度是怎樣計算的?
3、速度的單位怎樣進行換算?
4、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那么變速運動呢?
(四)作業
1、書本26頁第一、四題
2、完成相應的同步測試
(五)教學后記
八年級下冊物理教案2
教學目標
認識液體壓強的實際應用——連通器,了解生活和生產中形形色色的連通器。
教學重點
連通器的特點
教學難點
從實踐生活中找到連通器的應用
教學準備
課件,導學案
教學方法
先學后教,學案導學,合作達標
教學過程
一、連通器
1、出示連通器,請同學們觀察這種容器的形狀和特點。
教師和學生一起歸納:上端開口,底部相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
2、將連通器裝入水,讓同學們觀察水位,把連通器沿豎直面旋轉,但水未溢出,繼續觀察。
當連通器里的水不流動時,各容器的液面總保持相平。
讓同學敘述自己所見過的哪種屬于連通器。
茶壺,水塔,鍋爐水位計等。
3、請同學上臺把兩根玻璃管和一根橡皮管組裝成連通器,并裝入水體驗連通器的特點。
二、船閘
介紹三峽水利工程:為什么我們要把長江攔起來?當長江攔壩之后會出現什么難題?
引入船閘。
讓同學先閱讀課本船如何從上游行到下游的,然后起來敘述船又是如何從下游行到上游的。
三、應用
家中的連接情況,在主管和家中的排污管之間接有一段彎管,這段彎管正好連通了它的兩端,形成一個連通器;平常其中總是有水,可以起到隔住臭氣的作用;當有污水需要排入時,由于室內一側的水面比另一端高,水會自動的流出,直到兩邊相平為止。
練習:
1、潛水艇潛入水中越深,受到海水的壓力越,它在水下航行的同一深度不同部位處受到的壓力。
2、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叫,當連通器里的水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水面。
3、船閘是根據原理修建的。
4、下列器具不屬于連通器的是()
A、茶壺B、自來水筆C、水渠的過路涵管D、鍋爐水位計
5、潛水艇深潛到104m的.海底時,科學家們驚奇地發現一條約30cm的扁魚在海底游動,這條魚的形狀為什么是扁的?如果將這條魚拿出水面,它將怎樣?
6、工程師們為什么要把攔河壩設計成下寬上窄的形狀?
7、在洪水季節,河水中的含沙量增大時,河水對攔河壩的壓強將有何變化?為什么?
能力提高
8、探究:。
9、請你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如方便杯、可樂瓶等)設計一個實驗,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規律。要求寫出所需器材、試驗過程、現象及結論。
家中的連接情況,在主管和家中的排污管之間接有一段彎管,這段彎管正好連通了它的兩端,形成一個連通器;平常其中總是有水,可以起到隔住臭氣的作用;當有污水需要排入時,由于室內一側的水面比另一端高,水會自動的流出,直到兩邊相平為止。
八年級下冊物理教案3
教學目標
A、知識與技能
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的本質及其作用。
知道簡單機械的一些應用。
知道輪軸和斜面也能省力。
A、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結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通過探究,了解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培養學生探究物理規律的能力。
A、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多姿多彩的簡單機械激發學生教學的興趣,使學生樂于探索物理學原理。
通過討論交流、實驗探究,增強學生之間的.協作意識和團結精神。
通過了解簡單機械的廣泛應用,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
教學重點:定滑輪、動滑輪的本質及其作用。
教學難點:滑輪組的裝配及省力情況。
教學方法:綜合啟發法,探究教學法。
教學用具:滑輪、細線、鉤碼、鐵架臺、彈簧測力計、長木板、長方體木塊。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省力杠桿的特點,費力杠桿的特點,等臂杠桿的特點?
二、創設情境
上一節課我們教學了杠桿,認識到了杠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應用,其實在日常生產、生活中還有其他的一些機械對我們還有幫助。如升旗時,我們站在地面上就能把五星紅旗升到高高的旗桿上,這里就應用到了滑輪
三、自主教學,合作探究四、展示匯報
一、仔細閱讀課本的內容,找出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定義,并回答問題。
1、什么是定滑輪,什么是動滑輪,它們有什么區別?
2、結合實際生活,思考一下,在你周圍哪些地方能見到定滑輪或動滑輪?
二、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
1、分別安裝定滑輪和動滑輪。并在下面畫出動滑輪和定滑輪的示意。
2、按照上示進行實驗,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實質
使用定滑輪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缺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實質_____________
使用動滑輪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缺點是__________________、實質_____________
三、閱讀課本關于滑輪組的知識,然后解決下列問題:
1、使用滑輪組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細看課本,了解組裝滑輪組時應該怎樣繞線。除了課本上這中繞法,你還能有其它繞法嗎?試著在下中畫出兩種繞法。
3、通過實驗探究,得出滑輪組的特點是:使用滑輪組既能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且有幾段繩子吊著動滑輪,拉繩子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______、
四、閱讀課本的科學世界中的文章“其他簡單機械”,完成下列任務。
1、指出中各個輪軸的“輪”和“軸”
2、使用輪軸和斜面時,是省了力還是費了力?省了距離還是費了距離?它們屬于省力機械還是費力機械?
五、拓展提升
1、如果忽略滑輪重和摩擦,則下列各中,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力的大小分別是多少?
(已知被提升重物的重力均為1000N)
F1=_________N; F2=________N; F3=________N; F4=________N、
2、(選作)如所示,物體重20N,忽略滑輪重和摩擦,則拉力F的大小是( )
A 10N B 20N C 30N D 40N
【八年級下冊物理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下冊物理教案12-17
八年級下冊物理教案08-29
八年級下冊物理教案(8篇)12-19
八年級下冊物理教案8篇12-18
八年級下冊物理教案(合集8篇)12-20
八年級的物理教案11-23
八年級物理教案11-30
【經典】八年級物理教案06-24
八年級物理教案11-13
八年級的物理教案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