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老狐貍和小狐貍之間的親情。
教學重點:狐貍的親情,說說自己的`感受。
教學難點:體會老狐貍和小狐貍之間的親情。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題。
1.狐貍經常被人們看成是一種狡猾的動物不被人喜歡,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故事看看狐
貍到底是什么樣的。
2.板書課題。
3.學生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自學要求,認真閱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老狐貍為救小狐貍做了哪些事?“我”是怎樣做的?狐貍和“我”之間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什么地方使你最受感動?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師生討論并交流:
(1)老狐貍為救小狐貍都做了哪些事?請在課文中找出來,并讀一讀。
(初次給小狐貍喂奶和咬鐵鏈救小狐貍;后又在“我”家地板下,冒生命危險做窩,養和救小狐貍。)
(2)“我”為狐貍做了些什么?狐貍和“我”之間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
(“我”為小狐貍和老狐貍送食品,向鄰居討回小狐貍,放了小狐貍。小、老狐貍不再以“我”為敵,我們之間建立友好的關系。狐貍通過我的幫助和愛護,體會到“我”對它們沒有傷害的意思。)
(3)課題為什么叫“金色的腳印”?
“金色的腳印”體現了人類對動物的關愛,體現了狐貍之間的親情。這樣的感情是非常珍貴的,因此用“金色的腳印”來加以贊揚。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練習復述課文。
可用第一人稱,也可用第三人稱。
五、觀看動物世界片段——非洲豹。
六、說一說觀看錄像片段后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把它寫下來。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預習。
想一想我們學過哪些童話故事,老師是怎樣指導我們學習童話故事的,揀一篇自己最感興趣的童話故事,跟家里的人或同學講一講。
二、談話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上課前,老師布置了預習任務,同學們都完成了嗎?誰能把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給大家聽一聽。今天,我們又來學習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這篇故事是根據安徒生爺爺寫的同名童話改編的,叫《丑小鴨》。(板書課題:4丑小鴨)
三、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由小聲讀課文一、二遍,要求讀準字音,并用“——”線將課后的生字在課文中劃出來,多讀幾遍生字的字音。
2.指名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聽,檢查生字的讀音,教師用生字卡片正音,注意下面生字的讀音。
堆(duí),注意和方言區別,不要讀成dǘi。
等(děng)和剩(shěng)都是后鼻音,不要讀成děn和shěn。
瘦(shǒu)和除(chù)都是翹舌音,不要讀成sǒu和cù。
鉆(zuán)是平舌音,不要把u讀丟了。
3.自由小聲讀課文,要求按已往老師教給的朗讀長句子的'方法和要求讀通文中的長句子,并給自然段標序號。學生讀時,教師可相機提醒學生,讀長句子時,在句中可以稍微停頓一下,停頓時,不要讀破詞語,“的”字前面一般不要停頓……。
4.分段指名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聽,檢查是否讀通了文中的句子。
5.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可以小聲地跟著讀,進一步把課文讀正確、通順。
6.邊讀課文邊看圖,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7.討論上述問題。(課文主要講的是一只丑小鴨自出生以來就被人看不起,被迫離開家,歷經苦難,最后意外發現自己不是一只丑小鴨,而是一只美麗的天鵝。)
四、課堂作業。
1.在課文中找出生字所帶的詞,讀一讀。
2.熟讀課文。
語文教案 篇3
設計理念:
使學生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句、精彩段落及成語故事。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積累語言、閱讀成語故事的興趣。
2、通過讀句子,指導學生感受“被”字句,領悟出“被”字句的表達方式,聯系生活實際體驗句子,鞏固所獲得的知識。
3、指導學生了解并列關系的句子可以通過相關的詞語連接起來,使句子的表達更簡潔、準確。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積累“被”字句和格言以及學習成語。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我來試一試
同學們,漢字是一種神奇的文字,它會變魔術,你們相信嗎?讓我們走進語文樂園的第一站“我來試試”,試著做個小小魔術師,好嗎?
二、按順序遂步落實要求
1、先看看老師是怎樣變漢字魔術的吧!讀一讀,考考你:認識這些字嗎?
(1)用多媒體出示漢字魔術,變成減一減后的字。
(2)指名學生認讀。
(3)口頭組詞。
(4)指讀課文上的字詞。
2、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以熟字去偏旁變成生字,然后用生字組詞。)
編——扁(扁豆) 鬢——賓(賓客) 警——敬(敬禮)
挺——廷(宮廷) 蕉——焦(焦急) 飄——票(車票)
3、同學們,你們也來變一變漢字魔術吧!試著說幾個類似的例子。
織——只(一只) 憐——令(司令) 釣——勺(勺子)
狼——良(良好) 揮——軍(軍人) 腰——要(要求)
4、你們還有哪些變漢字魔術的方法?回顧、小結還有哪些識字的方法。(熟字加偏旁……)
三、讀一讀
1、 出示成語,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2、 指名讀,正音。
3、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溫故知新、質疑問難、循序漸進、舉一反三揭示了重要的學習方法;學以致用、各抒己見、持之以恒、志存高遠揭示學習應明確目標,持正確的態度。)
4、全班齊讀。
四、你發現了什么?
比一比,看一看,哪些同學的眼睛最亮!
1、出示句子。
(1) 玉米終于明白了一直沒有被摘下來的原因。
(2)沒想到一陣風吹過來,快要結好的.網又被毀掉了。
(3) 威靈頓被跟前的情景感動了。
2、請同學讀句子。
3、交流:說說這三個句子都有什么特點? (都是被字句)
4、在學過的課文中再找找這樣的句子。
5、試著再說幾個這樣的被字句。
五、成語故事
1、讀故事(半途而廢)。
2、想一想。小組討論:樂羊子聽了妻子的話以后,為什么感到十分慚愧?你想對樂羊子說點什么?
3、大組交流,教師適當點撥。
4、教師總結:無論在學習上還屜生活中都不能怕苦、要善于堅持,才能取得成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學習“探究與發現”;展示“我的作品”。
教學過程:
一、 探究與發現
1、 自由讀句子,并指名讀,全班齊讀。
2、 說說你有什么發現?(了解比喻句形式多樣)
3、 你能不能說一句比喻句?全班交流。
二、 我的作品
1、 回憶本單元三篇課文的內容。
2、 說說你想對丑小鴨、玉米、蜘蛛說些什么?
3、 拿筆寫一寫。
4、 全班交流。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新詞,能順暢、有感情地朗讀文章。
2.按時間順序,理清文章條理。
3.真切感受施光南對音樂的執著與熱愛。
【教學重點】
抓住重要詞句,體會施光南對音樂的喜愛之情。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音樂欣賞,導入新課
1.欣賞音樂片斷《祝酒歌》《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
2.同學們,這些優美動聽的音樂都出自一人之手,他就是我國偉大的音樂家施光南。從小他就喜歡唱歌,喜愛音樂。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這位偉大的音樂家,結識這位愛唱歌的男孩兒。
3.施光南簡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讀課文,要求:
(1)讀通讀順,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2)畫記生字、新詞,在不懂的詞語上做記號。
(3)想想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
2.學生獨立自學。
3.小組內交流。
(1)互相抽查生字、新詞。
(2)分自然段檢查課文的朗讀。
(3)交流想法。
4.全班交流。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學生評價。(字音準確,朗讀流利)
(2)黑板出示讀錯的字音,不容易理解的`詞。
(3)交流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瀏覽課文,理清思路
文章從哪些階段分別體現了施光南對音樂的喜愛?
(襁褓之中、四歲時、五歲時、十歲時、高中畢業)
四、再讀課文,自學感知
1.從文中的那些詞句看出施光南“愛”唱歌,“愛”音樂?
要求:(1)默讀課文,動筆圈點批注。
(2)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3)學習小組同學相互交流。
2.班級內交流。
五、結合內容,思維拓展
正因為有了這份執著與熱愛,有了這份勤奮與努力。施光南終于成為了一代著名音樂家。同學們,學習了這篇文章,你應該從施光南身上學到什么呢?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注意積累帶有“木”字旁的字和重疊詞。
2.積累描寫植物形態的優美詞語。閱讀知識短文,豐富知識。
3.通過猜謎語,了解關于植物的更多知識,激發學生探究植物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善于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探究植物奧秘的興趣。
教學準備
圖片
教學流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今天有個愛吹小喇叭的小客人要和我們一起學習,請你猜出它的名字,“小喇叭,掛籬墻,噠嘀噠,向上爬。”(打一種植物)你猜猜是誰?怎么猜出來的'。牽牛花吹著小喇叭向小朋友問好,要帶小朋友去游玩。牽牛花說,在游玩中可有很多問題等著你們,那你們還去嗎?那我們就出發吧,閉上眼睛,睜開眼睛,我們已經到了樂園的門口,讀出樂園的名字。
二、練一練
牽牛花要先帶我們去七色光訓練場,這里可是困難重重,如果信心不足,現在退出還來得及。(有信心)(你們是聰明的小勇士,讓我們一起加油啊!)
1.首先讓我們來找朋友
請你讀讀訓練場的小狐貍教練為我們出的第一題。你讀懂了什么?
木字旁家族成員可多,你們動筆試試,看誰找的朋友多。爭取把字寫得工整美觀。寫好的自己讀一讀。同桌互相檢查一下,看看他寫的字是否正確。如果他寫得不對你可要幫幫忙。怎么樣,誰愿意把你寫的字說給我們聽聽。瞧,我們為木字旁找了這么多朋友。你們可真了不起。
2.我們已經順利通過了第一項考驗,接著進入第二項交朋友。你們一定會收獲更多的。
現在快動筆試試,比比誰連得快。誰想到前面連。請你也把每一對朋友的名字讀出來吧。
3.馬上就要離開七色光訓練場了。快看,有一對詞語朋友手拉手,不舍得讓我們走,看看是誰,仔細----仔仔細細讀讀這對朋友,你發現了什么?
三、日積月累
看著這一幅幅美麗的畫面,你想用什么詞語來形容。
在七色光的積累園中也有一些詞語,認字的小朋友自己讀讀。同桌互相讀讀,我想聽小朋友讀,想聽小朋友有感情地讀,女生讀讀,男生讀讀,請小朋友輕聲讀讀,把這些詞語記在心里。
像這樣描寫景色的詞語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嗎?請小朋友回去后把這些詞語寫到積累本上,這樣你的詞語寶庫一定會越來越豐富的。
四、猜謎
在積累園的旁邊有個謎語宮,要請愛猜迷的小朋友進去,誰想去?那讓我們一同去看看。
一進門就有個謎語,自己讀讀,猜猜。你是怎么猜出來的。請你們帶著動作再讀一讀。
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圍繞21世紀科技發展使自己所產生的奇思妙想這一話題,進行口語交際;在此基礎上,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寫下來。
2、觀察并發現廣告中的錯別字,認識其危害,積極改正。
3、學習、理解并積累名人名言,豐富自己的語言,提高認識能力。
4、初步認識對聯,在游戲中感受語文的樂趣。
課前準備
1、布置家庭(或社會)調查:《昨日的夢想——今天的現實》(訪:長輩談一談小時候的夢想)
2、搜集反映社會生活、生產建設日新月異的資料圖片。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談話導入
1、同學們,知道一個世紀是多少年嗎?
2、在我們剛剛送走的20世紀這100年的時間里,科學技術高速發展,人類的許多幻想已成為現實。課前,我們進行了一次社會調查《昨日的夢想——今天的現實》能簡潔地向大家匯報你調查到的情況嗎?
a.學生依據調查情況匯報。]
(可以是家庭生活的內容;可以是社會或生產建設巨大變化的內容;可以是有關自然的;可以是有關醫學的.;可以是國內的,也可以是國際的。)
b.教師相機展示資料圖片。
指導學生交流
1、我們了解了這么多美夢成真的事情,真讓人激動!你們有夢想嗎?誰來當眾介紹你的“奇思妙想”?
a.出示文字屏幕:
愿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暢想未來,暢談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說說未來的衣服、食品、住宅、交通等,也可介紹個人的制作。
b.指名讀以上學習提示。
2、討論采取哪種交流形式。
邊畫邊說,邊演示邊說,補充說明,提出問題或多或少就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
3、相互交談,準備發言內容。
4、介紹自己的奇思妙想。(教師帶動學生及時并積極的針對情況從“說”和“聽”兩個方面積極評價與指導。)
5、師生相機評價。
說的方面:內容、表述質量、禮貌、體態語言、應對能力等。
聽的方面:神態(舉止、態度)、質量(接收信息容量)、信息反饋(語言及思維機智)等。
總結感悟
1、在口語交際中,你的內心一定有許多感受,也會從伙伴那里學到許多東西。你能用一兩句話說說嗎?
2、學生談個人收獲。
(無論是知識方面的、交流技巧方面、內心獨特感受方面的都可以。)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談話導入
1、上節課,大家交流了自己的奇思妙想,那紛紜的奇思,誘人的妙想,無不閃爍著智慧的火花;涌動著理想的漣漪。還記得哪些同學的發言最讓你難忘嗎?
2、認真回憶,交談看法。
3、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你愿意把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疏通文意。
2、梳理李廣的生平并能簡要地概括。
3、根據自己的理解,評點李廣的人生經歷。
4、理解司馬遷對李廣的評價和他對傳記人物評價的傾向。
教學重點:
1、概括李廣的生平。
2、評點人物。
3、理解司馬遷對李廣的評價。
教學難點:
1、分析李廣的命運悲劇。
2、司馬遷對傳記人物評價的傾向。
教學方法:
朗讀、點撥、研習、探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語:
以大屏幕代替:“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獨臂將軍去似飛,彎弓百步虜無遺”,這說的就是李將軍。我們今天就一起欣賞李將軍的風采。
二、概括李將軍的生平
請學生回憶內容,用簡要的語言概括李廣的人生經歷。圍繞他的人生經歷中主要發生的事件概括。
教師提示:李廣的一生都在做什么?抗擊匈奴。用他的話說就是,“廣結發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整個人生都與抗擊匈奴有關。曾經為抗擊匈奴得到皇帝的賞識,也曾經因為抗擊匈奴獲罪,更是因為抗擊匈奴被捉,最后也是因為抗擊匈奴而自剄。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國家,一生都在抗擊匈奴的戰場。
三、司馬遷傳記人物
司馬遷為什么會給他立傳,他在李廣身上看到了什么?李廣對于司馬遷來講,有什么傳記價值?
請同學們思考作答。
預想:1、李廣的卓越才干。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述他在抗擊匈奴過程中體現出來的作戰才能。
2、李廣的正直品行。結尾評價里反復說他身正、誠懇、忠誠。
四、人物評點
司馬遷如何展示人物風采的?
學生活動:安排學生自由組合評點人物的風采。提示先尋找有關人物風采的內容,然后運用評點法點評。
教師提示評點范例:
如: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通過文帝的感嘆,可以看出李廣的作戰才能。“萬戶侯”就是對他的肯定。課本上第51頁。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引用孔子的話,贊揚李廣為人正派,以身作則。課本第56頁。
卓越才能可以從騎射、機智、膽量三個方面評點。
正直品行可以從身正、廉潔、愛士三個方面評點。
五、人物命運悲劇
以上是李廣的名將風采,但這樣一個具有優秀品質的將軍為什么最后卻引刀自剄?
學生依據內容思考。首先是自剄,面對刀筆之吏他自殺了,這就說明與他有關,表現了他的正直,有寧死不屈的氣節。另外就是衛青的原因,他讓李廣去和別的部隊合并,而根據當時的情況就沒有合并行軍的條件;而在行軍路上向導逃亡,最后延誤了會師的時間。
歸納以上的原因,既有個人的,也有別人的,既有人為的也有客觀的。如果我們縱觀李廣的生平,發現他的一生并不平坦。連寫《滕王閣序》的王勃都對他有喟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而在這篇傳記里文帝感嘆他生不逢時;自己曾被活捉;也曾經被貶為平民;他能射殺老虎也能被老虎傷害;為抵擋單于請命不許;一生作戰七十余次,在六十多歲的'時候面對刀筆之吏。統觀這些經歷,我們會逐漸明白造成他命運悲劇的原因。
那李廣命運悲劇的原因是什么?
請同學們思考作答。
預想:1、朝廷不用。
“天子以為老”、“毋令當單于”、“令廣并于右將軍軍”。朝廷不用的背后是對人不信任,迷信思想在作祟,用人唯親的原因。
2、性格局限。
如他抗擊匈奴,極具作戰才能的他卻被活捉?他能射殺老虎的時候能被老虎傷害?這是什么原因。因為他有個作戰特點,他善騎射的特點是“非在數十步之內,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弦而倒”。“用此,其將兵數困辱,其射猛獸亦為所傷云”。這個能反映出他的什么性格特點?自恃其能并且思想保守,甚至有些頑固。
后來明知衛青和公孫敖的關系,但還對大將軍做出請求。不與大將軍辭別;對大將軍的問話不做解釋。可以看出他訥口少言,不諳世故,性情沖動。
那么這兩個原因,哪個是主要的?性格局限。其實剛才我們在梳理他一生經歷的時候,就可以發現,大多數的不如意與自身有關。所以李廣的命運悲劇也可以定性為性格悲劇。這與項羽類似,這種悲劇更讓人顯得悲嘆惋惜。
六、司馬遷的評價傾向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司馬遷為李將軍列傳,既有對他卓越才能的贊賞,也有對他正直品行的頌揚,還有對他命運悲劇的同情。那么這三點哪個是最為重要的,是最被司馬遷重視的?
是他的正直品行。依據一是他結尾對李廣的評價,引用《論語》的話贊揚他的為人正直,直接評價“李將軍恂恂如鄙人”,說他的“忠實心”,引用諺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來贊揚他的為人。二是司馬遷對多個傳記人物的評價都注重的是他為人的品行。如評價孔子“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評價屈原“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等。三是只有肯定了傳記人物的為人,才可以推崇他的才能,因為具有這樣的為人的才能才可以發揮出社會效用,如果沒有為人,只有才能,那樣他對社會的作用是極其狹小的。也只有在肯定了為人之后,才會為他的悲劇命運產生同情和憐憫,借此感同身受地抒發心中的憤懣,而這也正暗合了“發憤著書”的傳統。這在《報任安書》中提到的“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這樣就在肯定為人的同時,抒發了自己內心的憤懣。所以司馬遷特別看重傳記人物的為人。
所以我們不妨這樣說:如果說《詩經》告訴了我們什么是詩,那屈原則用《離騷》告訴了我們什么是詩人,而司馬遷則用《史記》告訴了我們什么是人。
請同學們齊讀最后一段。
七、作業
解釋“不虛美、不隱惡”這個觀點,并用《李將軍列傳》來說明。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能就春游活動講清楚自己的計劃,并參與商討,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參與意識。
2.能具體明白地描寫生活中觀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發的聯想。
3.感性認識排比句的特點及其表達作用。
4.積累描寫景物的古詩詞,激發課外閱讀興趣。
5.學習瀏覽,獲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導語
1.春天是多么美好,春天已經悄悄地來了,你從什么地方感受到了春的氣息?你們想出去找找春天嗎?今天我們就要商量商量,怎樣才能快樂、安全、有意義地找到春天。
2.我知道,同學們最想去春游了,記得往年我們去了哪里?今年我們還要去,不過需要由大家自己來安排。
二、準備計劃
1.先讀讀課文里的這段話,想想需要考慮哪些問題,準備紙筆,稍作記錄。比如:去的`時間、地點,怎么去,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什么活動,帶什么器具等等。
2.分組討論
恐怕一個人拿不定主意,咱們分小組進行。看哪一組計劃得周密、妥當,咱們就聽從他們的意見。每人稍做準備,談談自己的計劃,再由小組長統一意見,推選一人做好發言交流準備。
3.制定春游方案
各小組派代表發言,師生評議。最后由班長綜合大家意見,制定出一個春游方案。
4.形成方案,以表格式更加清晰
時間
地點
活動內容
準備工作
分工
其它
第二、三課時 習作
一、啟發談話
我們在校園里生活了將近四年,再說我們的校園是溫州市最美的學校了,老師也清楚同學們特別喜歡自己的校園,而且對環境應該很熟悉了,你能說說嗎?你最喜歡哪個地方,比如校園的花壇,有哪些花草等,你經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勵學生自由說,放開說,教師做適當補充指點)
小結:有的同學平時能夠留心觀察,說了自己的所見所想,講得很具體,而有的同學疏于觀察,我們要做善于觀察的人。
二、實地觀察
現在給大家30分鐘時間,去校園里做一次觀察,把觀察到的景物記下來。可以選一處景物來寫,具體寫出你的感受來,或者你想到了曾經在那里發生過的事情,覺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寫下來。注意要仔細觀察。
三、交流觀察所得
指名說說你已觀察到什么,準備怎么寫,讓學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啟發。教師結合學生的交流進行點評。
四、學生完成習作
五、同桌互相交流,評改
改通順,指出錯別字及其病句、標點錯誤等;評優點,劃出你認為的好詞好句或者精彩語段;提建議,提出哪些內容需要具體或補充,哪些可簡單或刪除等等。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 日積月累
一、復習導入
1.檢查讀詞語卡中的詞語;有選擇聽寫詞語。
二、我的發現
分角色讀讀對話。說說小林和小東發現了什么?讀句子,回到課文中去找這些句子,再讀一讀,說說用這樣的句式有什么好處。交流后進行摘抄。我們在哪些課文中也學到過類似的句子?
三、日積月累
自由朗讀詩句。說說自己讀懂意思的詩句,提出難以理解的詩句。教師點評釋疑。比一比,看誰背得多,背得快。
四、寬帶網
1.自讀:看圖,讀文,說說從中了解的知識。
2.小組交流:介紹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3.拓展知識:搜集或下載資料,邀游祖國的山山水水。
4.集體交流:圖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圖片自己口頭介紹,或者直接在多媒體教室打開網頁介紹。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本節課的欣賞歌曲《歡樂頌》的創作背景及音樂大師貝多 芬對人類音樂藝術的偉大貢獻。
2、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藝術能夠展開豐富的聯想、模仿、感知 和創新并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能力及肢體間的協調能力。
3、通過學習歌曲《陽光總在風雨后》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 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 課 型:綜合型
教學重點:
1、拓展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在欣賞音樂作品的同時了解貝多芬、 學習貝多芬與社會與疾病、與命運抗爭到底的偉大人生觀。
2、感受4/4拍子的強弱規律并能應用到歌曲當中去。
教學難點:
1、歌曲《陽光總在風雨后》弱拍起的唱法,注意節奏的穩、準。
2、在歌曲中能夠唱出強弱感覺。
教學方法:
分組競賽的情境式教學法。
教 具:
多媒體輔助教學、電子琴、錄音機、實物幻燈。
教材及學生分析:
《歡樂頌》是貝多芬《第九“合唱”交響曲》中第四樂章的合唱部分。詞取自德國大詩人席勒于1785年所寫的同名詩。把聲樂放進交響樂里,在貝多芬的那個時代是一種大膽的創造。由于原唱需要一個多小時,而且聽的不是很清楚,為了不使學生有枯燥的'感覺,我在網上下載了學生樂于接受的黑鴨子組合演唱的《歡樂頌》給學生欣賞。初一的學生有較強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為了使課堂氣氛有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我設計了四輪竟賽貫穿整節課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為了附和學生愛唱流行歌曲的心理,選取了《陽光總在風雨后》這首健康向上、有教育意義的歌曲加入本節課培養學生面對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對人生積極樂觀的態度。
設計理念: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以音樂審美為核心,興 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重視音樂實踐,并向我校教改課題《情境式教學法》靠攏,創設一個有吸引力的主題音樂,我選用了初中一年級音樂課本第三課的欣賞必聽曲目《歡樂頌》和學生們喜歡的流行并健康的歌曲《陽光總在風雨后》進行教材的重組和加工,并在整節課中始終貫穿分組競賽的情境式的教學模式,積極與學生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了突破重點、解決難點,在欣賞歌曲中引領學生加入動作感受4/4拍子的強弱規律。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清明》教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