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① 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② 分析故事情節。
③ 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④ 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① 分析故事情節。
② 多角度概括寓意。
課前準備
學生:熟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結合注釋試著翻譯。
老師:投影儀。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教學設計
導入課文
在文學寶庫里,有一種詼諧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說說寓言的一般特點?能否舉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題目?
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① 全班朗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② 在預習的基礎上請學生解釋詞語并翻譯句子,其他學生補充修改,個別問題老師解釋。
③ 全班再集體朗讀一遍這兩則寓言,然后教師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齊讀句子并解釋加點的詞。
聯系上下文,解釋加點的詞。
宋有富人,天雨墻壞 不筑,必將有盜 暮而果大亡其財 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 馬無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
居數月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家富良馬 其子好騎 墮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獨以跛之故
這個環節一定要落實,這些加點詞語中有的屬于古今異義,有的屬于一詞多義,有的屬于詞類活用,不需要給學生分類,但一定要求學生結合上下文把意思講對,這也是為了幫助學生積累文言詞語,為以后學習文言文打基礎。
④ 復述課文大意
這是為了讓學生熟悉故事情節,能夠不看課本把這兩個寓言故事講出來,可以多找幾個學生復述,這樣學生差不多就背下來了。
討論
①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概括這兩則寓言大意。
這是本節課中激活學生思維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先由學生四人小組討論,盡可能每個人都說,然后再轉入全班性的討論。第一,次討論結果可能單一,可能深度不夠,或者概括的語言表述不準確,教師可以靈活指導,提問,如討論《智子疑鄰》時,可問:對正確的意見應該采取怎樣的態度?如何正確對待別人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學《塞翁失馬》,可以問:好事壞事能轉化嗎?必然轉化嗎?舉例說說好事、壞事在什么條件下轉化?這樣使學生思維處于活躍狀態,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時也指導學生盡可能把話表述得簡潔、準確。
②結合生活體驗進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與失、福與禍在生活中其實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結合你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塞翁失馬》的寓意理解。
討論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注意福與禍的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不能讓學生誤解成福與禍的轉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擊,變故,陷入困境,這是禍,但如果能從容、鎮靜,在困境中拼搏、奮起,那么,這又不失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喪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氣,那么,這禍就只能是禍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轉化的.點、條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較短小而含義深刻,有許多成語就出自寓言,請你從這兩則寓言中各概括一個成語。
這個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很快可以討論出結果。教師告訴學生,在以后學習中見到成語,可以從寓言故事的角度幫助理解意義。(當然,并非所有的成語都是從寓言故事中概括出來的。)
小結
①通過以上討論,我們明白,寓言是借一個故事寄寓一種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而要讀懂寓言,則需要我們密切聯系現實生活體驗,聯系自己的思想實際。
②布置作業。
結合今天的生活寫出你對寓言故事《黔驢技窮》的理解。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教學設計
導入
①《智子疑鄰》的寓意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得出這寓意的?
(由學生回答《智子疑鄰》寓意的理解,過渡到寓意是通過分析寓言情節得出的。)情節的設置、想像是寓言創作中重要的一環。今天,我們再學習兩則古希臘寓言,通過對這兩則寓言的分析,發揮想像,學習創作簡單的寓言故事。
討論,分析寓言情節,認識寓言情節的作用
①朗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的寓意,并說說你是根據哪些具體情節概括出這些寓意的。
這個環節的設置是為了讓學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脫離寓言的故事情節,一定要通過分析具體的情節來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寫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后來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卻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這些情節生動刻畫出一個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訴人們要謙虛,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獅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③改動寓言情節后讓學生討論寓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出示投影(改動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學生討論,這樣改動情節后寓意有沒有變化?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赫耳墨斯聽后,默不作聲,悄然離去。
蚊子和獅子
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勝了獅子,就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
通過討論,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寓言的寓意,是從故事情節中得來的,如果改動情節,那寓意相應也有變化。如,改動后的《蚊子和獅子》去掉了蚊子向獅子宣戰和取勝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網上被蜘蛛吃掉這兩個情節,那么原文中諷刺蚊子的驕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聽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價格后,為什么一言不發,悄然離去了?他心里這時是怎么想的?顯然,原文中諷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變了。
同時,教師還可以進一步點撥,寓言的故事情節都是作者依據現實生活想像創造的,閱讀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節;而創作寓言,更不能忽視對情節的具體想像。
學寫寓言,進一步鍛煉想像思維與發散性思維
①續編寓言情節練習。
教師投影出示兩個續編題目:
a.赫耳墨斯聽到自己的雕像作為添頭“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說了些什么?
b.蚊子戰勝獅子,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以后還會發生什么故事?
以上兩題內容,學生可任選一題,做到練習本上,然后在班上讀,其他同學評論。
②自編寓言練習。
教師出示題目:
a.嘴和眼睛的對話;
b.樹和斧子;
c.筷子和勺子;
d.畫筆和顏料;
e.蜜蜂與花朵止貓和老鼠。
學生可以任選其中的一個題目構思,并在最后點明寓意,然后全班交流,討論。
在學生分析故事情節、概括寓意,并能續編情節的基礎上,做這一練習正合適。學生此時的思維正處在活躍高峰,會有很高的興致。這個練習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想象力,依據生活去合理想像;另一方面,也促使學生動腦分析生活,正確認識生活,可謂一舉兩得。因課堂時間關系,不可能做長時間交流,但在討論時,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考慮情節是否合理、具體,情節與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種生活道理,當然不要輕易否定學生,可以給學生提點具體修改意見。
總結
①教師小結。
通過這兩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點,學習了通過分析情節,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實習了創作簡單的寓言故事。請大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仔細觀察生活,分析生活,還可以多讀一些寓言故事,正確認識生活。
②布置作業
a.依據課堂討論,利用課堂上老師出示的題目,也可以自己命題編寫一則寓言,規整地抄到本子上。
b.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自學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黃山松有哪些特點,作者是怎樣表現這些特點的。
4、感悟課文的深刻內涵。
重點難點:
1、了解黃山松有哪些特點,作者是怎樣表現這些特點的。
2、感悟課文的深刻內涵。
教具準備:
黃山美景及黃山松的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觀感知,讀題解意。
1、介紹黃山美景,引出“黃山松”。
2、讀課題,看看黃山松的圖片,談談自己對黃山松的印象。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默讀全文,了解課文講了什么。
2、說說黃山松有哪三個特點?
特點之一:堅韌頑強
特點之二:一心向著陽光
特點之三:有異常強大的團結力
3、給課文的'第2、3、4三個自然段分別加上小標題。
三、細讀課文,體會想象。
1、導讀課文第2自然段。
(1)自由讀本段,邊讀邊想:黃山松生長在怎樣的環境里?它生長的得怎樣?
(2)學生自由討論。
(3)全班交流,教師引導歸納。
2、自學課文第2、3、4自然段,體會作者又是怎樣表現黃山松的另外兩個特點的。
3、教師點撥、指導。
4、交流讀后的感受,美讀課文。
四、回顧全文,反思文本。
黃山松不僅有挺拔秀美的姿態,還有一心向陽的枝條,更有異常強大的團結力。然而讀完課文后,你是不是覺得是在寫黃山松,而是還想說點其他的什么?
(松樹是堅韌頑強的,是團結的,人有何嘗不是呢?)
板書設計:
25 * 黃山松
生命力頑強
黃山松 { 一心向陽光
強大的團結力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請學生自我復習生字詞。
2、學生聽寫生字詞。
3、請學生回答問題
(文中講了黃山松的哪幾個特點?)
二、作業練習
1、寫一首課外描寫(贊美)黃山松的詩歌(可以是古體詩,也可以是近體詩。
2、黃山十大名松是指哪些?
迎客松 望客松 送客松
連理松 豎琴松
3、給加粗字注音
描摹( ) 日暮( )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說明文字,明確交際的內容。
2、使學生了解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話要說得清楚明白,語句要通順。
3、使學生運用口語交際的要求,進行不同形式的評價。
二、教學重點:
使學生敘述事情要說得清楚明白,語句要通順連貫。
三、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夠把握評價標準,進行多種形式的評價。
四、教具準備:
電腦、小黑板。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流程:
(一)閱讀教材,積累準備。
1、出示課題,激發興趣。
看到這個課題,你想到了什么,說一說。
2、閱讀教材,明確交際內容、要求。
那么我們到底要說什么內容?具體的要求又是什么呢?
(學生自主讀書,發表自己讀書后的收獲: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和要求是什么?)
3、學生匯報:(內容與要求),引導學生進行評價,誰說得最好。
(教學理念:讓學生看到課題說說想到了什么,使學生很自然地進入本次口語交際課;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明確交際內容、要求,體現了學生是口語交際的主體,從而體現了本次學習內容要學生自挖掘,能激發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興趣,同時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則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具體內容,目標一目了然,從而樂于從事這項活動。)
(二)情境拓展,強化實踐。
1、出示兩種情境:
(1)一天,你看媽媽忙,要自己釘本子,媽媽不同意,你會怎樣說服媽媽呢?如果你是媽媽,你又會怎樣阻止孩子呢?
(2)晚上,你發現你的小臺燈突然壞了,你要自己修理,爸爸不允許,你會怎樣說,爸爸又會怎樣說呢?
2、小組任選一個交際話題,想像情境,討論交流。
(1)選擇你喜歡的一種情境,想像當時的場面,想想應該怎樣說。那么在說前,看誰知道與人交際時要注意什么?(學生討論匯報)
(2)根據交際的'要求,評一評,誰說得最好,最有禮貌。
3、小組同學合作,模擬表演。
(1)請各小組的同學分配好角色,進行模擬表演。那么誰知道在與人交際、或者情境表演時,要注意些什么呢?(學生討論交流)
(2)想像一下當時的情境,每個人物會說什么呢?小組內練習。
4、各組學生匯報表演,結合學生的表演,師生參與評價,評出哪組同學表演得真實,看哪組的同學能做到儀態自然大方,有禮貌。
(教學理念:此環節教師創設學生所熟知的情境,使學生喜歡本次話題,并在具體的情境,學生有話可說,有情可表,有戲可演。同時,通過多次的評價,使學生感受到:“說得好,還要有禮貌,儀態還要自然大方”等口語交際的實際要求,進一步培養學生與人文明交際,和諧共處的交往原則。)
(三)拓展延伸:
1、認真回憶一下,最近你自己做了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怎么做的,有什么感受,和同學講一講,注意要把話說清楚,語句要通順。
2、班交流,評出誰說得最好為“表達星”,誰做得做好為“自立星”。
(教學理念:調動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幫助建構和強化與人交際的具體要求。同時通過評價,強調好的榜樣作用,來帶動差的,給學生以正確的導向,進一步指導學生的實際行動。)
(四)總結評價,享受快樂。
1、同學們,在這節口語交際課中,你快樂嗎?你有哪些收獲?
2、總結本課學習情況,組織評選出“交際小能手”“最佳合作獎”,讓學生享受參與交際的快樂。
(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收獲,更使學生感到學習的無比快樂,從而樂于從事給他以快樂的口語交際活動,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
(五)板書設計: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做了什么說得清楚明白
怎么做的文明禮貌
什么感受演得真實大方
語文教案 篇4
一、簡要說明
《表哥駕到》情真意切,情真在反映出家庭教育中父母苛求孩子的現象,意切在語言和結構的宛然一體。那夸張幽默的語調,那形神兼備悠然享受的情節,道出的人生教誨卻是“含淚的微笑”。另外,這篇文章可讀性強,理解上難度不大,一節課很難解決微型小說的所有問題。因此,本人嘗試著以“篇幅”入手:為什么能寫這么長的篇幅?為什么要寫那么長的篇幅?以此與學生一起探求文字背后涌動的激情,以及這些文字對于寫作的啟示。在教學中力求體現這樣的教學理念:語文是審美的,語文是個性的,語文是人文的。
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故事情節,理解文意。
2、了解本文的藝術手法,感受鮮明的語言特點,并學會應用到寫作。
3、了解作者秦文君,以及她在兒童文學上的特殊性,倡導閱讀,培養起思考生活的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本文高超的寫作技巧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上課前,我們首先看一張圖片,這是我去年去陜西西安時拍下來的,大家說說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場面呢?
生:皇帝駕到的場面
師:確實,禮儀三百,威儀三千,這是在模擬古代皇帝駕到的一個場面,只是這位皇上不是男的,是一位老婆婆了,但是從中我們也知道,駕到這兩個字一般用在達官貴人,特別是皇帝身上的,但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文章卻是《表哥駕到》,我們來一起看看,這是怎么一回事?
二、理順情節,感受藝術魅力
師:首先,問大家,剛拿到這篇文章的時候,第一感覺是什么?
生:篇幅很長,題目很有意思
師:老師跟大家一樣,在第一次接觸這篇文章的時候,就覺得這文章題目很有意思,而且也特別的長,那么今天我們就在第一印象上做文章,圍繞篇幅探討兩個問題:一、為什么能寫這么長的篇幅?二是為什么要寫這么長的篇幅?
先請大家用幾分鐘時間默讀下課文,默讀的要求是不能讀出聲音、不要回讀,語速要快。在讀的時候,把表示時間的詞語或者句子劃出來。
師:哪位同學自告奮勇的站起來,把你找到的表示時間的詞語或者句子與大家分享呢?我喜歡能舉手的同學,因為舉手不僅僅代表你的勇氣,更是你自信的象征。
生:下午五點、一會、吃晚飯前
師:很好,其實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幾個詞語其實是這個文章故事情節的過度,下午五點之前寫的什么事情?
生:我與表哥未見面之前,媽媽在迎接表哥
師:從下午五點表哥駕到到晚飯前呢?
生:與表哥見面、一起投籃
師:這個時候,他們之間的關系如何?
生:成為密友
師:那吃晚飯后,下面又發生了什么
生:發現大姨在數落表哥,才知道兩人是難兄難弟。
師:好,大家看到幻燈片,我請一位同學按照上面提供的幾個方面的線索復述下課文。
生:
師:這位同學復述的很好,基本情節都有了,而且駕馭語言的能力很強。我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曾經改編了這個故事,大家看看幻燈片,比較分析下,我改變的和秦文君的原文相比,哪個更好?
生:秦文君的好
師:那她的好,又好在哪里呢?大家看著我用黃顏色強調的幾處:媽媽在忙著迎接,就這么一句,在秦文君的文中是怎樣寫的?找出來,讀一讀,品一品。
生:激動地、催我、仿佛我也是一道大菜
師:用了什么修辭?
生:有比喻,有夸張。個性化的語言
師:我們再看下面一處:投籃這一段,先一起讀一讀。我先請一位同學把這個動作做一邊。
師:這些生動形象的細節表現在改變的文章中沒有。再看下一處。
生:表哥彬彬有禮的細節有:文靜又迅速。
師:而媽媽看著表哥這樣,她的細節是由衷的贊嘆:多有教養啊。大家再看文章的開頭以及結尾,跟改變的有什么不同?
生:作者的心理描寫,
師:這些心理描寫寫出了我當時不希望表哥過來做客,就像大家每天盼望著下雨,就不用出操,刮個臺風就不用上學一樣的心情。這種不是直接寫愿望,而是從心理或者其他方面去間接描寫的就是側面烘托。好,我們一起看看幻燈片。好第一個問題為什么能寫這么長的問題就這樣一起解決了,所以,大家是很聰明的。那,三班的才子、才女們,我們再一起把下面的問題也解決掉。
三、深入探討文章中心
師:前幾天啊,有位仁兄在QQ上跟我說:梁兄,我覺得秦文君的〈表哥駕到〉寫的太哆嗦了,簡直有多賺稿費的嫌疑,你覺得呢?他還做了一個勝利的姿勢。那么,大家來替我回答這位仁兄的問題:為什么要寫這么長?我們剛才知道作者能寫這么長是因為用來很多的寫作技巧,問題就可以轉化為這么多的寫作技巧,作者想表達什么?我們可以選取一種,請大家在文章中找出比較夸張的詞語或者句子。
生:駕到、隆重、高檔次、偉大的表哥、相見恨晚......
師:很好,我告訴大家這些夸張的詞語屬于大詞小用。大詞小用說得直白一點那就是殺雞用宰牛刀。那么,殺雞用宰牛刀的歇后語后面跟的是四個字:小題大作。
生:起強調作用,突出表哥在媽媽心目中的優秀,從側面說明媽媽對我過多的要求,這些要求讓我覺得煩惱!
師:那么在文中用夸張屬不屬于羅嗦的部分?
生:不是。
師:那我們看其他方面,無論是細節描寫,還是比喻的修辭,或者是心理環境的側面烘托,為了什么啊?
生:文章用了各種藝術手法刻畫表哥在我家做客時的場景越生動形象,就越能反映出家長苛求孩子達到完美,使孩子在無形之中承受了更大的壓力,喪失自我的教育現象,從而使作者對于這種現象的批評也就越深刻。
師:好,現在我們明白了這位跟我耶的仁兄認為秦文君故意多寫幾個字在賺稿費,這種看法是不對的。同時,我們也明白了,這片文章作者寫了這么長的篇幅,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反映父母過于苛求孩子,給孩子帶來了壓力和煩惱的現象。那么,大家生活中有沒有碰見過這種現象呢?我相信很多同學有過,你們是能夠理解作者在最后說得我只叫道表哥駕到,就涌起一種男兒掉淚的悲愴,這種悲愴中的千言萬語。下面我們就擬一條短信:把作者想說的或者你們自己想對父母說的說出來。我給你們配上音樂
師:大家寫得都非常的好,讓我感動,我相信如果現場有你們的父母的話,那將是更加令人感動的場面。當我們面對感動時候,不要忘記了給予我們這份久違的感動的人——那就是這篇文章的作者秦文君。我們一起來看看她的資料。
結語:有一位馬來西亞詩人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歌:有一個人/當你凝望著他/悲痛化為力量/懦弱變得堅強。我希望大家在生活中碰見憂傷和痛苦的時候,凝望下秦文君,去翻翻她的作品,讓我們能詩意的棲居在大地上。最后在音樂聲中,讓我們一起感謝秦文君。
語文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完成“比一比,組詞”。
2、完成“抄一抄”。
3、完成“讀一讀,填一填”。
4、完成“用加點的詞造句”。
5、“讀一讀”。
教學重難點:
1、完成“形近字組詞”。
2、完成“抄寫易錯字”。
3、完成“積累成語”。
4、完成“造句”。
5、完成“節氣歌、對聯和成語”。
教學準備:
小黑板。
課型:
綜合實踐課。
教學方法:
討論、小組合作式。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學生們,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元日》、《老北京的`春節》和《冰燈》三篇課文,了解了不同地域春節的盛況。今天,我們一起到“語文天地”去學習。
二、新課。
1、完成“形近字比較”。
⑴、出示四組字,學生認讀。
⑵、學生自由組詞,說說每組字的區別。
⑶、指名組詞。
⑷、指名上臺填寫。
⑸、讀一讀。
2、完成“抄一抄”。
⑴、出示要抄的詞語,學生讀。
⑵、說一說哪些字易讀錯,哪些字易寫錯。
⑶、學生正確書寫。
3、完成“讀一讀,填一填”。
⑴、學生自由讀。
⑵、找一找填寫規律。
⑶、試填最后一組。
4、完成“造句”。
⑴、出示例名,學生齊讀。
⑵、找出加點的詞語試說一句話。
⑶、把說的話寫下來。
5、完成“讀一讀”。
⑴、出示“讀一讀”,學生自由讀。
⑵、說說二十四節氣分別在什么時間。
⑶、分組讀。
⑷、試背一背節氣歌。
三、作業 布置:
完成“日積月累”活動。
四、板書設計 :
組詞
抄詞
日積月累 填詞
造句
讀句
五、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完成“開卷有益”。
2、完成“筆下生花”。
3、完成“金鑰匙”。
教學重難點:
1、完成“自讀課文”。
2、完成“習作”。
教學準備:
小黑板。
課型:
綜合實踐課。
教學方法:
討論、小組合作式。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學生們,今天我們一起去“語文天地”學習。
二、學習新課。
1、完成“開卷有益”。
(自讀課文)
⑴、學生自由讀課文。
⑵、指名說說,自己讀了課文知道了什么?
⑶、齊讀課文。
2、完成“金鑰匙”。
⑴、出示(金鑰匙“資料歸類”)。
⑵、說說自己進行過哪些資料的整理歸類。
3、完成“習作”。
⑴、讀題。正確地選擇題目。
⑵、學生圍繞選定的題目小組交流。
⑶、指定學生說一說自己要寫的內容。
⑷、學生動筆寫。
⑸、分組評議。
⑹、自己修改。
三、作業 布置:
完成“語文天地”活動。
四、板書設計 :
12、過年
語文天地
開卷有益
金鑰匙
習作:選一項,寫一寫。
五、教學后記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人、手、足、口、耳、目”6個生字。會寫“人、口、八、目”4個字。學習“撇”“捺”“橫折”三種筆畫。
2、輔導學生會背兒歌《手足口耳目》。
3、引導學生初步了解識字的重要,能主動學習漢字
二、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出示生字
1、出示課文插圖或播放根據課文插圖制作的多媒體課件。
2、看圖說話,出示生字
圖上畫的是什么?(出示相應的.圖文,告訴學生這是古代人模仿人體的形狀造的字,“人”是楷書)
邊引導學生看圖邊依次出示以下漢字相應的古文與現代文:手、足、口、耳、目。
(二)認讀生字
1、出示卡片,鼓勵學生說出自己認識的字,并說說是怎么認識的
2、教師領讀,注意糾正學生發不準的字音。
3、看清聲母讀:手、足
4、打開課本,學生看圖自讀生字
5、做找朋友游戲,鞏固認記生字。(將拼音音節與漢字連一連)
(三)寫字指導
1、觀察字形,讓學生發現字的特點。
2、教師范寫,讓學生看清筆畫的位置。
(四)朗讀感悟
1、打開課本,借助拼音自讀兒歌,要引導學生用正確的速度來讀。
2、指名學生讀,要讀出韻味來。
3、在熟讀兒歌的基礎上,讓學生討論:
(1)人的五件寶是什么?
(2)我們應該怎樣愛護自己的“五件寶”?
三、教學反思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⒈認識13個生字,2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會用“一邊------一邊-----”說話。
⒉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好問句。背誦課文。
⒊簡單了解有關銀河的知識,感受童真童趣,激發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⒈識字、寫字。
⒉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好問句,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
一、揭示課題。
⒈出示課題,我們一起讀一讀,課題中的“問”和“銀”是我們要學習的生字。讀一讀。
⒉這兩個字你在哪見過?
⒊簡單介紹一下有關銀河的知識。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⒈教師范讀。請同學們聽老師讀文,注意聽準字音。
⒉自讀課文。請你自己讀文,讀時,畫出不認識的'字,然后問一問同桌小朋友,也可以問一問老師。
⒊學生互讀課文。
⒋教師檢查讀文。注意糾正讀音。“訴、鉆”是平舌音。“長”在本課讀二聲。
三、切入重點句子,邊讀邊學習生字。
1、燈片出示文中重點句子:
那里,可有長胡子的小蝦?可有愛鉆洞的泥鰍?
可有搖頭擺尾的小鯉魚?可有穿硬殼衣服的田螺?
你那里,能不能一邊劃船,一邊唱歌?
(1)請同學們看一看,這幾個句子有什么特點?(有問號,是問句)
(2)是啊,問句應怎樣讀呢?自己練習讀一讀。
(3)指名讀。(必要時,教師進行范讀,讀出孩子質疑時的天真與好奇。)
(4)句中提出生字讀一讀,蝦、洞、鰍、搖、鯉、硬、殼、螺、劃。
(5)處理多音字,殼和劃。
⒉再有感情讀句子,能背的背下來。
⒊拿出生字卡片考生字。
①請你做一個小老師,考一考你同桌的小朋友。
②教師拿出生字卡片考生字。
四、寫字
⒈在我們認識的這些生字中有幾個要寫的:問、陣、波、蝦、洞、鯉、硬、殼。
⒉自己動腦想辦法記住它們。然后和同桌小組內同學交流一下。
五、拓展延伸。
想一想,說一說,你知道銀河系里都有什么嗎?
(出示燈片)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二、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寫字。
1、出示本課要寫的幾個字:問、波、洞、鯉、硬、殼
2、你認為哪幾個字我們可以放在一起去寫?波和洞,鯉和硬。(它們都是左右結構的字,而且都是左窄右寬)
先指導寫波,注意右邊皮的筆順,寫完后自己寫洞。
再指導寫鯉,注意魚寫做旁捺變提。
自己觀察問和殼,看看需要注意什么,再動筆寫。
3、完成課后練習讀一讀,寫一寫,填一填。
四、積累《海水》
1、自己練習讀一讀。
2、合作讀一讀。
3、小詩歌里寫了什么?
4、有感情朗讀。
5、背誦。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詩歌,感受詩人海子的博愛之心。
(2)分析詩歌,理解詩人如何有層次地表達情感。
(3)訓練學生運用比較的方法學習詩歌。
教學重點:分析詩歌,理解詩人如何有層次地表達情感。
教學難點:通過閱讀海子的詩作,初步了解海子的思想。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屏幕顯示海子遺照)
這里站著一個相貌平平的中國人,普通而沒有特點的面孔并不會給人留下什么記憶。然而他是才華卓越的詩人,是被當代學院派推崇的重量級詩人,他就是海子。
二、關于海子:
1.評價:
“他的一生似乎只為了發光。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濃縮了,讓它在一個短暫的過程里,顯示生命的全部輝煌。”(謝冕)
“詩人海子的死將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神話之一”(西川)
“他不僅對現在、將來,而且對過去都將產生重大影響。”(陳東東)
2、生平:海子,原名查海生,安徽懷寧人,當代詩人。作品有長詩《土地》和短詩選集《海子、駱一禾作品集》等。
3.教師提供海子詩作《亞洲銅》等,學生也提供自己喜歡的海子的詩。大家朗讀欣賞,淺層次地了解海子。
三、小組協作,學習《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步驟:
1.教師提供自讀思考題。
2.學生在小組中討論學習。
3.集體交流學習收獲。
自讀思考題及參考答案:
(1)詩人在本詩中擬想了幸福的生活畫面,它包括什么?你如何理解詩人的幸福?
明確:幸福生活的圖景由三個內容組成:“喂馬、劈柴、周游世界”、“關心糧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個圖景不離細碎平常的凡俗生活,卻又遠離喧囂地獨立在大海邊。這是一個明亮溫暖的'畫面,是詩人真誠擬想的情景。但很明顯,第三個內容與前兩者似乎不大相容,這幸福中有矛盾存在。
(2)詩人為什么要把自己的幸福告訴別人,又不斷祝福陌生人?
明確:詩人在自己擬想的幸福圖景中喜悅著,這種喜悅不斷地膨脹,使詩人抑制不住地把自己的幸福告訴別人,又不斷祝福陌生人。但究其根本,還是詩人有一顆博大而善良的心,他愛這個世界的一切。
(3)本詩的核心意象是什么?為何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為題目?
明確:本詩的核心意象是“大海”。詩人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為題,因為這個內容是他擬想的幸福生活圖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亮麗的部分。當然也是與其它內容難以協調的一部分,但恰是這種不協調表達了詩人的真胸臆,也是這首詩的表達的重點所在。
四、小結
五、作業:尋找海子的其它詩作,讀其詩,悟其詩。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辨析詞義中,體會句子表達的感情。
讓學生在說話訓練中,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讓學生在習作訓練中,提高自己的`習作水平。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比一比,辨一辨。
辨一辨:同桌說說這些字在書寫時應注意什么?
比一比:比較下面的字有什么異同。
(禮——扎,博——搏,幼——幻,幸——辛,敢——取)
讀一讀。(全班齊讀)
抄一抄。(把詞語抄一遍)
抄一抄,說一說。
讀一讀。(全班齊讀詞語)
造一造:用每個詞語造句話。(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說一說:誰能說出“關愛、猶豫、相依為命、不知不覺、期盼”的近義詞?
抄一抄:從課文中摘抄一些優美的詞語。
比一比,寫一寫。
比一比:比比這些詞語有什么異同?(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寫一寫:你能再寫出幾個意思相同的詞嗎?填在課本里。
讀一讀。(全班齊讀)
說一說:在小組里把每個詞說句話。
第二課時
想一想:讓學生回憶在家里的幸福時光。
說一說:讓小學聯系生活與體驗,說說在家里家人是怎樣疼愛自己的,或者
說說你有一個怎樣幸福的家?
1、出示說話要求。
2、小組內交流。
3、擇優全班交流。
思一思:你有這樣一個幸福的家,你覺得你更應該怎樣做?
1、小組內交流。
2、擇優全班交流。
記一記:
記一記了解的父母工作情況。
和家人一起制作家庭小檔案。
(注:其它題已結合課文講解)
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① 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從中獲得對人生有益的啟示。
② 學習并運用朗讀的方法。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③ 聯系生活實際,學習與父母溝通的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感知課文,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教學內容
《羚羊木雕》講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間發生的一場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給了最要好的朋友萬芳,父母發覺了,逼“我”去要回來,“我”被逼無奈,只得硬著頭皮開口,讓萬芳把羚羊還“我”。“我”對朋友這樣反悔,傷心極了。這種矛盾說到底還是一個“代溝”問題。由于時代的變遷,知識背景的不同,兩代人在對待人生、理想、親情、友情以及價值觀等方面必然會有種種差異,也必然表現在許多家庭里。
○教學設計
導入
剛剛升人中學的你,在悄悄地長大,對許多事情有了自己的主見。對學習,對友情,你可能與父母有不同的看法,它也許讓你無奈、傷心,甚至落淚。這節課學習的《羚羊木雕》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出示學習目標
(大屏幕投影出示)
[教學目標]
① 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從中獲得對人生有益的啟示。
② 學習并運用朗讀的方法。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③ 聯系生活實際,學習與父母溝通的方法。
(學生齊讀或教師提示)
[檢查預習](讀、寫)
整體感知
大屏幕投影問題:
圍繞羚羊木雕發生了什么事情?請同學們用簡要的語言概括。
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概括,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在這場矛盾沖突中,究竟誰是誰非?要談出自己的看法,還要再讀課文研討。
美讀(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與朗讀是相輔相成的,朗讀有助于體會,體會越深刻,朗讀就越有感情。)
分角色朗讀,請分配到角色的同學到前面來,可以邊讀邊表演。其他同學當評委。
大屏幕投影評價標準:
重音 語氣 語速
[教師導學]
學生評價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神態、語氣評。看是否讀出人物的性格以及對此事的態度。(其他人物也可用此方法)
媽媽的神態:緊緊地盯著 孩了的.神態:低著頭不敢看
十分嚴厲 一動不動
語氣{咄咄咄逼人 語氣{聲音有些發抖
堅定 哭著喊了起來
[教師小結]
媽媽的神態、語氣表現她固執、生硬的態度,爸爸的聲音雖然很平靜,但帶著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態度與媽媽實質相同。“我”被逼無奈、委屈、痛苦的心理與父母的態度形成鮮明的對比。一面是“逼”,一面是“無奈”,兩個方面展示在同學們的面前,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探究(自主合作)
大屏幕投影問題:
① 女兒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給了萬芳,你認為事情怎樣處理才妥當?
② 作者的感情傾向是怎樣的?怎樣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
③ 怎樣才能避免這一類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學生分小組討論,教師參與,全班交流。如果學生的意見不一致,教師應引導學生注意擺事實講道理,把握好自己的觀點。不論觀點怎樣,教師都要給予鼓勵。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清明》教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