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時間:2024-12-23 07:10:53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范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范文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范文1

      教學內容:用數學完成相應的做一做

      教學要求:

      1、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2、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學會提出與他人不同的數學問題。

      4、能夠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5、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學重點:

      學會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并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的能力。

      教學準備:主題圖二幅

      教學過程:

      師:春天到了,教師帶領同學們來到了郊外進行春游活動,同學們來到郊外,非常開心,吃過飯后,便玩起了游戲。

      一、說一說

      出示主題圖:(例3的主題圖)

      1、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還有什么發現?(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1)有8個女同學,有6個男同學

      2)13個同學玩捉迷藏的游戲,這里有6個同學

      3)有16個同學來踢球,已經來了9個人。

      2、師: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問題嗎?比一比,看誰提出的問題最多,試一試(先同桌互說,然后指名說,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還能提出不同的問題嗎?

      3、想一想,你能根據這些信息列出算式嗎?試一試

      (板演,齊練,評講)

      如:第1小題:8+6 8-6

      問:你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算,說說你的理由?

      等于幾你是怎樣想的?請同桌的同學互相說一說,再全班說一說。還有沒有與他不一樣的算法嗎?

      (其它各題與以上相同)

      b:出示“做一做”的主題圖

      學生觀察:

      問:(1)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說給你的同學聽。再數一數,你發現了什么?還有不同的'發現嗎?

      (2)你能夠根據你所看到的說成一個數學小故事嗎?試一試(四人小組互說)

      (3)指名說(3――――5人)

      (4)你們有根據這些數學小故事列出算式嗎?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5)除了剛才的這些問題,你還能提出其它的問題來并且列出算式嗎?討論一下,互相說一說。

      二、練一練

      1、完成p21:1

      出示圖,讓學生認真觀察:

      (1)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據這些信息編出一個數學小故事嗎?四人小組互說,然后指名說

      (2)你能根據你編的這些數學小故事列出算式嗎?

      (3)學生獨立完成,同時指名板演。

      (4)你能說說它們各等于幾?你是怎么想的嗎?

      2、p21:2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全課總結

      (略)

      四、完成課外作業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范文2

      《找規律》:

      活動目標:

      1、學生經歷探索日常生活中各種有規律的現象,以及類似現象中簡單數學規律的過程,初步體會和認識這種現象和其中的簡單規律,并能將這種認識應用到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系。

      2、觀察、猜測、操作、驗證以及與他人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用數學的觀點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種現象的意識和能力,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好奇心,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

      3、同伴合作,自己動手,結合各自的生活經驗,創造規律,展現聰明才智,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活動準備:

      作業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游戲引入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好嗎?老師說一個詞語,你們用一個具體的動作來表示一下,準備好了嗎?(拍手——拍手——跺腳)(3次)

      師:小朋友,你們猜猜接下去應該做什么呢?

      哇,猜得真準,那誰來說說你們是怎么猜的呀?

      師: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像這樣按照一定順序、有規律的排列。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找規律。(板書:找規律)

      二、活動內容

      1、找規律

      猜表情:首先,老師要向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小調皮。(演示課件)它可淘氣了,一會兒微笑,一會兒大哭,一會兒又大笑。我們來學一下小調皮的表情好嗎?看看哪個小朋友學得像!你知不知道小調皮接下來會是什么表情呢?

      噢,小調皮正微笑著大家說,小朋友真聰明!

      放氣球:小調皮又到公園里放氣球了,觀察一下氣球,你發現了什么呀?下一只氣球是什么顏色呢?

      解密碼:氣球放玩了,小調皮準備回家了。可他碰他了一道難題,他把門上的密碼給忘了,小朋友愿意幫助他對嗎?

      2、畫規律

      師:小朋友真棒,能夠找到規律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金鑰匙。我們會找規律了,你會畫規律嗎?(出示一組圓形)你能用你手中的水彩筆使它們有規律嗎?(同桌交流,實物展示)

      3、算規律

      師:小朋友畫的規律可真漂亮,老師想用這些有規律的圓形串成一串美麗的項鏈。接下去,老師該怎么串呀?那你知不知道從第一顆紅色開始往下數第20顆是什么顏色?第31顆呢?這串項鏈一共可以串43顆珠子,你知不知道后一顆也就是第43顆會是什么顏色嗎?

      4、生活中的規律

      師:其實,像這樣有規律的東西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大家看,(課件演示:家具裝飾——古文物——少數民族的服飾——跳舞的小朋友—一—年四季)除了老師說的這些,你還知道我們生活中的規律嗎?看看我們身邊的,再想想我們平時看到過的,還有哪些?

      5、創造規律

      師:原來啊,我們的.規律無處不在,想不想自己也來創造一些規律。

      你能用動作來做一個規律嗎?

      今天,教師還幫大家準備了學具,你可以用材料袋中的學具來擺規律,也可以用水彩筆在作業紙上畫規律,還可以用動作讓大家來猜規律。下面我們四個小朋友一組,比一比,哪一組同學創造的規律多一些,美一些。

      三、活動總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找到了生活中常見的一些規律,學完以后,你們有什么想法嗎?

      是呀,在我們的生活中還存在著許多有趣的數學現象,希望大家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多觀察周圍的事物,我們的規律無處不在,小朋友回家再去找找我們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規律,各種各樣有趣的數學現象好嗎?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范文3

      《克和千克》: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操作的活動中,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2、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發展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5、引導學生關心生活,在生活中學習和運用數學。

      教學重點:

      1、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kg)=1000克(g)。

      2、了解用秤稱物體質量的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

      教具準備:各種秤、各種實物

      教學過程:

      (一)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吃爸爸媽媽做的什么菜?老師喜歡吃糖醋排骨,你們喜歡吃嗎?老師剛才從一位有名的廚師那得到了做糖醋排骨的配料表,他說這樣做肉香味美,你們想不想看看他到底是怎樣配料的?

      2、你們從配料表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誰愿意來說一說?

      3、對呀!克與千克都是用來表示物體輕重的單位,我們把它叫做質量單位。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兩個質量單位:克與千克(揭示課題)

      4、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物體的質量是用克和千克作單位的,誰愿意把你收集的信息和大家說一說。

      (二)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A、感知1克的重量

      (1)看來同學們對克與千克了解得可真不少,那么下面你們來猜一猜你們桌面上的哪個物體大約是1克呢?我們怎樣才能知道它大約就是1克呢?

      對了,我們可以來稱一稱。

      (2)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幾種常見的秤?

      (出示盤秤、臺秤、電子秤、天平、彈簧秤、磅秤。)

      師:你在哪見過這些秤?

      師:同學們都沒見過天平,下面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天平。(介紹天平的組成、用法)

      指名拿1克的物體來天平上稱一稱(師邊幫助邊講解稱的方法)

      同學們你們每個人都有一枚2分硬幣,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說說感覺怎么樣?(很輕)稱比較輕的物體的時候,我們通常用“克”作單位。

      (3)操作實踐:小組合作拿出5枚2分硬幣,輪流用手掂一掂體會重量。

      (4)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大約重1克?

      (5)拿一袋鹽和一袋薯片,用眼睛看,哪個重一些?不許用秤稱,用手來掂一掂感覺一下你判斷的正確嗎?

      B、感知1千克的重量

      (1)同學們,是不是所有的物體都用克來表示嗎?對了,還有千克,下面請小組內用手來掂一掂,快速地找出桌面上重1千克的物體。

      那么重1千克的物體還用天平來稱合適嗎?

      (2)認識盤秤、彈簧秤:當指針指向1時,表示1千克,指向2時表示幾千克呢?看一看,想一想多能稱幾千克的物品?指針指向小1,應是多少呢?小5呢?1千克后的小5呢?(Kg表示什么?g表示什么?)

      (3)用準備好的秤,小組來秤一秤1千克鹽后匯報,任意稱你身邊的物體。指名再來秤1千克的水果,裝在塑料袋里掂一掂,再數一數有多少個?

      (4)下面每個人都一手拿鹽,一手拿2分的硬幣,掂一掂感覺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感受告訴小組同學。

      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兩個國際質量單位克與千克,知道了稱較重的物體一般用千克作單位。小明卻遇到了一道難題,你們愿意用你學的知識幫幫他嗎?

      (5)出示練習十八的第一題和第四題

      C、千克與克的關系。

      同學們猜一猜老師手里拿的一袋精鹽是500什么?再拿一袋,現在是多少克?一袋腌制鹽是1什么?那么我們可以說一袋腌制鹽和兩袋精鹽是什么關系呢?他們之間加上什么符號呢?

      1千克=1000克,1Kg=1000g

      (等號左右兩邊表示的質量相等,但單位不同)那么現在你說1千克里有多少個1克呢?

      小結:克與千克有著這樣的關系,下面我們就來腦筋急轉彎

      出示練習十八的第五題

      (三)鞏固練習、解決問題

      1、判斷

      (1)一個乒乓球約重15千克()

      (2)小胖今年7歲,約重2千克。()

      (3)1千克鐵比1千克棉花重。()

      (4)小紅的`體重是35Kg。()

      (5)一箱蘋果重300g。()

      (6)克和千克都是長度單位。()

      2、稱一稱

      同學們,稱體重要用什么秤?猜猜它以什么作單位?(千克,人比較重)你知道自己的體重嗎?我們來稱一稱吧!

      請三名同學上來,猜猜誰重,誰輕。分別稱出體重,找出輕和重的。

      老師建議:希望瘦小的同學不要挑食,過胖的同學要科學飲食,人人爭取有個健康的身體,好嗎?

      4、同學們的精彩表現吸引來了一頭可愛的小豬,緊接著來了一只大公雞,大公雞還下了一個大雞蛋,它們來是想讓你們幫助它們解決一件它們的煩心事,你們愿意嗎?一位糊涂的小朋友把他們的體重給弄混了,你們能為他們找到合適的重量嗎?

      (四)質疑小結、概括評價:

      1、同學們,這節課你學得高興嗎?,你有哪些收獲和感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2、概括:今天我們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比一比,認識了質量單位“千克”和“克”,而且能運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那么除了今天認識的克與千克,你還知道哪些質量單位嗎?(可以向學生介紹斤、兩、公斤、噸)

      (五)課后實踐

      同學們回家后,量量你的身高和體重,再問問媽媽你出生時的身高和體重,制作一個自我小檔案,體會一下媽媽養育你所付出的艱辛,讓我們用成績來回報父母。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范文4

      《認識米》: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表象。能根據初步形成的1米的表象,進行一些直觀的判斷與思考。

      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3、在小組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逐步養成認真、細致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米尺、卷尺、剪刀、綢帶、膠帶、標簽紙等。

      學生按小組準備:米尺、卷尺、剪刀、綢帶、標簽紙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談話:昨天老師讓大家回去測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嗎?誰來說一說,你的身高是多少?(學生交流自己的身高)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用了同一個字“米”。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米(板書課題)。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作單位。

      二、初步認識1米

      1、估計1米的實際長度。

      談話:老師的身高是1米72厘米,你能估計一下,從地面到老師身上的哪兒大約是1米高呢?(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進行估計)

      談話:大家都想估計,那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請兩個同學把這卷綢帶慢慢地拉開,其他同學認真觀察拉開的綢帶,如果你覺得拉開的綢帶的長夠1米了,就立即喊“停”。(學生活動)

      啟發:(指拉開的綢帶)這段綢帶的長正好是1米嗎?怎樣才能知道它到底有多長?(可以用尺量一量)

      [說明:對于“米”,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從身高談起,再讓學生大膽地進行估計,喚醒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找準了知識的生長點,為下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2、認識1米。

      出示米尺。

      談話:這是一把米尺,它的長度是1米。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米尺,看一看1米有多長。

      提問:看一看、數一數米尺上的刻度,你能發現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1米=100厘米。

      3、用米尺量。

      談話:怎樣用米尺量出剛才綢帶的長度是不是1米呢?誰來試一試?

      指名量出一根1米的綢帶,再讓每個小組照樣子量出1米長的綢帶。

      提問:張老師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兒離地面是1米高,誰來幫老師量一量?(學生測量后,在1米的位置貼上標簽)

      談話:同學們想不想知道自己身上的哪兒離地面是1米呢?同桌合作,互相量一量。

      討論:標簽離地面都是1米,為什么貼的位置各不一樣呢?

      [說明:學生的年齡小,合作學習的經驗不足,適時進行合作的指導和示范,可以使合作更有秩序,更富實效。同時,又兼顧并重視了合作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個體體驗與思考。]

      談話:現在同學們知道1米有多長了嗎?請大家張開雙臂,估計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長一些,還是短一些?

      小組活動后,組織交流。

      提問:你能用兩手比畫出1米大約有多長嗎?

      學生用手比畫1米的實際長度。

      談話:請每個小組在教室里任意選一樣東西,量一量,看從哪兒到哪兒的長正好是1米。

      小組活動后,交流匯報。

      [說明:讓學生先用自己的一庹和1米比一比,再伸出兩手比畫1米有多長,學生的比畫有了參照,就會比畫得更準確。這些活動使學生充分感悟了1米的實際長度,初步建立了1米的長度表象。]

      三、深化對1米的認識

      (1)提問:你能估計出1米長的隊伍大約能有幾人嗎?(學生可能想到:豎著排,大約有5人;橫著排,大約有3人)

      提問:想一想,同樣是1米長的隊伍,為什么有的大約有5人,有的大約有3人呢?

      (2)要求:估計一下,用我們平時的步子走1米長的路,大約要走幾步?(請幾個同學上來走一走)

      提問:同樣走1米,為什么走的步數不一樣?

      談話:同學們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約要幾步嗎?小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離,每個同學都來走一走。

      小組活動后,組織交流。

      (3)談話: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1米有多長。睜開眼睛,伸出雙手,比畫一下1米的長度。

      (4)提問:知道1米有多長了吧?如果不用米尺量,你能剪出一根1米長的綢帶嗎?

      學生活動后,用尺量一量剪出的綢帶是不是1米長。

      [說明:通過排1米長的隊伍需要幾人,走1米長的路需要幾步這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引導學生逐步加深對1米的認識。在充分活動的基礎上,讓學生靜靜的思考,通過閉眼想和再次比畫,力求在頭腦中建立清晰的1米的表象。進而,再次讓學生根據表象剪出1米長的綢帶,并借助測量加以調整,學生頭腦中1米的表象將逐步精確。]

      (5)談話:請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學生活動后,組織交流。

      (6)完成“試一試”。

      先分別估計黑板的長和寬、教室門的寬和高,再小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

      (7)談話:老師站在這里,誰能上來找到一個位置,使你和老師之間的距離正好是1米?能再找到一個離老師1米的位置嗎?還能再找到這樣的位置嗎?

      學生紛紛站在老師身邊,后圍成一個半徑是1米的圓形。

      四、課堂總結

      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范文5

      《認識鐘表》: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知道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并認識鐘面上的。整時和接近整時的時刻。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初步培養愛惜時間、按時作息的意識和習慣。

      二、教學重點

      認識鐘面上的整時。

      三、教學難點

      認識鐘面上的大約幾時。

      四、教學準備

      鐘面教學具。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猜謎:小小駿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聲噠噠似戰鼓,提醒人們爭朝夕。

      2、揭示課題:小朋友猜對了。你想不想看一看鐘面是什么樣的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認識鐘表”。

      (二)思索探究。

      1、初步認識鐘面。

      (1)說明:我們經常看鐘面了解時間,大家仔細觀察這個鐘面,把你知道的有關鐘面上的知識在小組里跟同學說一說。

      (2)學生活動,教師參與。

      (3)指名說說關與鐘面上的知識。

      (4)有12個數,讓學生從1順次讀到12。

      (5)有兩根針,一根長一根短,指出長針叫分針,短針叫時針。讓學生把分針和時針指給同桌看。

      2、初步認識整時。

      (1)出示7時的鐘面,讓學生猜猜是幾時?然后引導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分別指著什么數?再出示5時的鐘面,讓學生說說時針和分針分別指著什么數?引導觀察鐘面上的.分針有什么共同點?時針呢?

      (2)總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3)教學試一試:

      出示三只整時的鐘面圖,提問這三只表上又是幾時?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在鐘面上撥一個時間讓同桌說說是幾時。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分別在小組里說一說早上幾時起床,晚上幾時睡覺,再指名說。

      3、初步認識大約幾時。

      (1)繼續撥時間,讓學生說是幾時。

      先撥7時,再撥7時不到一點,后撥7時過一點。

      (2)7時不到一點。

      提問:這時是幾時呢?小組商量,學生匯報。

      (3)7時剛過一點。

      提問:這又是幾時呢?

      (4)小結:像這樣接近7時的情況,都可以說成“大約7時”。

      (5)鞏固:分別出示4時不到一點和平8時剛過一點的鐘面,提問:你能說一說,這兩個鐘面上大約是幾時嗎?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再進行全班交流。

      (6)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先讓學生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再指名口答,并適當追問是怎樣想的。

      (三)檢測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說說鐘面上各是幾時,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每天的這個時刻你在干什么?

      (2)指出:小朋友要養成珍惜時間、按時學習和休息的好習慣。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先讓學生在自己的鐘面上撥出3時,要求學生互相看一看撥的對不對。再分別撥出9時、12時,同桌互相檢查。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先仔細觀察鐘面上畫了什么針,還缺少什么針,再根據鐘面下標出的時刻在鐘面上補畫出分針或時針。提醒學生注意:畫時針應該比分針短些,畫分針應該比時針長些。

      4、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提問:第一幅圖鐘面上是幾時?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第二幅圖呢?

      追問:怎么都是10時?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說一說。

      總結:一天里有兩個10時,一個在上午,是上午10時;一個在晚上,是晚上10時。

      5、完成“想想做做”第7題。

      出示不同時刻的畫面,提問:你知道上面各是幾時嗎?你還在哪里見過這樣的表示方法?

      (四)全課總結。

      1、你在小小的鐘面上學到了哪些知識?

      2、完成課堂作業。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下冊一年級教案02-02

    數學下冊教案03-16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選)07-06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3-10

    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02-08

    一年級下冊的數學教案02-23

    (經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12-08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3-11

    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05-12

    (精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6-0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19页 | 无打码H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国产AV | 欧美一级在线免弗 | 亚洲欧洲国产日产综合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