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學工作計劃六年級上冊語文窮人創新教案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工作了!那么計劃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工作計劃六年級上冊語文窮人創新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認識6個生字,會寫17個生字,正確認讀“擱板、勉強、蜷縮”等詞語;正確書寫“魁梧”;理解“忐忑不安”。
2、學習按照事情發展順序,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3、有感情朗讀課文中描寫桑娜心理活動的句子,抓住“忐忑不安”、“熬”等關鍵詞,運用聯系上下文、時代背景等方法,讀懂桑娜的心理活動,感受桑娜善良的品質。
4、領悟作者通過心理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嘗試描寫漁夫的心理活動;進一步感受桑娜和漁夫善良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1、抓住“忐忑不安”,讀懂桑娜的心理活動,感受桑娜善良的品質。
2、領悟作者通過心理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嘗試描寫漁夫的心理活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檢查預習、指導寫字
1、談話導入:今天我們來學習托爾斯泰寫的《窮人》,請看老師板書課題,(板書課題)“窮”字是本課的生字,上下結構,注意寫的時候穴寶蓋下面的兩點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力在穴下意為窮,來齊讀課題《窮人》。
2、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曾這樣說“貧窮的人往往富于仁慈”,真如作家所說嗎?(在課題上加?)讓我們走進《窮人》來感受一下吧!
3、出示預習紙,在預習紙上,老師發現“魁梧”的“魁”字,有些同學寫的不漂亮,怎樣把它寫好?
4、師范寫,生練寫,師生評議。(展示學生寫的字)
5、通過預習看看這幾個詞你會讀了嗎?誰來讀?
6、出示“抱怨、寡婦、熬”(糾正讀音)
“寒風呼嘯、洶涌澎湃、波濤轟鳴”(發現這幾個詞有什么共同的特點?描寫環境的詞語。生再讀)
“心驚肉跳、忐忑不安、自作自受”(發現這幾個詞有什么共同的特點?描寫人心理活動的詞語。生再讀)
7、生齊讀。
二、整體感知,粗知大意
1、這篇文章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誰能用簡單的話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主要內容?
2、指名說。(生說的啰嗦,教師點撥,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的,我們可以按照六要素來總結,事情發生在什么時候?夜晚,什么樣的夜晚?用上剛才讀的詞語,寒風呼嘯的夜晚,事情的起因是什么?鄰居西蒙死了。經過是什么?桑娜抱回了鄰居西蒙的孩子,心情呢?忐忑不安的,結果呢?漁夫和桑娜不約而同收養了孩子。
3、你能完整的說一遍嗎?(指名說)
4、師總結,孩子們,雖然課文很長,我們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總結課文是不是更簡單?
三、品讀課文、體會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動。
1、切入課文,同學們,通過預習文中的哪個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生說,對漁夫和桑娜……
(我對妻子桑娜印象深刻,因為她雖然心里很矛盾,但還是抱回了鄰居的孩子。)
第二課時
一、多角度理解“忐忑不安”
1、我和你的想法一樣,桑娜收養了西蒙的兩個孩子后,心里是——
2、忐忑不安的。(板書:忐忑不安)
3、指名讀9——11自然段,其他同學邊思考邊劃劃,桑娜在忐忑不安地想些什么?
4、生說,(他會說什么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為什么把他們抱過來啊?如今叫我怎么對他說呢?……)
5、如果按照先后順序應該是—(學生交流)
出示:
(1)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
(2)為什么把他們抱過來啊?
(3)如今叫我怎么對他說呢?
(4)他會說什么呢?
6、為什么課文不按這樣的順序來寫呢?
7、指名說,因為桑娜心里很緊張,生怕丈夫會揍她……
8、這就是“忐忑不安”的意思。
9、這時的桑娜頭緒萬千、思緒很亂。誰來讀這個詞,讀出忐忑不安的心情來。
10、指名有感情讀“忐忑不安”。
11、請你再默讀9——11自然段,你又從哪些詞語讀出了“忐忑不安”?并用不同標記畫出來?
12、指名說(桑娜臉色蒼白……是他來了,不,沒有人。桑娜沉思著,久久地坐在床前……)
13、從這些詞語中我們又讀出了忐忑不安,忐忑不安就是心里慌張、不安。
14、還能從哪些地方看出“忐忑不安”的心情?(預設:仔細看文中的標點)
15、省略號。為什么?(因為桑娜連想都是斷斷續續的。還有她的幻想。門嘎吱一聲……)
16、這么多的感嘆號、問號,你讀懂了什么?
17、說明桑娜心中已堅定了要把孩子抱過來。
18、但堅定中又有那么多的忐忑不安。讓我們帶著這四個句子,來走進他們的心理世界。
二、解讀桑娜心里想法
1、出示:“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你是從文中哪里看出來的?
2、課文第二自然段。
3、“受”的意思是?(夠他忙的了。夠他苦的了。夠他干的了。夠他熬的了。)
4、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擔心他養不活我們了。生活更加艱難了。雖然窮困,他們毫不猶豫地收養了孤兒。桑娜很關心他的丈夫。——是的,這是妻子對丈夫對特別的愛……)
5、誰來讀出桑娜忐忑不安中的貧困?(指導有感情朗讀)
6、既然已經夠他受的了,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所以她會反問為什么要把他們抱過來呢?
出示:如果把西蒙的兩個孤兒抱過來,意味著……(救了兩條孤兒的性命……)
如果不把西蒙的兩個孤兒抱過來,意味著……(家里還能勉強度日。將會凍死。桑娜會心理不安,桑娜和西蒙一樣都是母親,看到孩子要死掉,會心痛……)
7、這邊是愛,是對五個孩子和丈夫的愛,那邊也是愛,是對兩個孤兒的愛。可桑娜又想到了什么?
出示:寧可(),也要()。(引導學生說話)
8、但最后可能桑娜連想都沒有想,這是出自她的本能,什么本能?
9、善良、互相幫助的習慣、一個做母親的責任。
10、這源自一種善良、母愛、良心。
11、我想和你們合作一下,想讀的站起來。我讀旁白。(師生合作配樂朗讀)
三、解讀丈夫心理想法
1、抱是抱過來了,可怎么對丈夫說呢?丈夫是怎么說的呢?請你把它劃出來。(一個學生讀)
2、這里有個字讓人聽了掉眼淚,哪個詞?(熬)
3、能給“熬”換個詞嗎?(挺——堅持——挨——撐)
4、你從“熬”中讀懂了什么?(善良和偉大。漁夫堅強的性格,寧可自己苦點,也要抱過來。)
5、將來將更苦,他想到了嗎?
6、但他寧可以后自己苦點。做這個決定難啊,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漁夫皺起眉頭,他的臉色變得很嚴肅,憂慮。他搔搔后腦勺。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
7、其實,漁夫心里也曾想到很多,趕快動手把他寫下來吧。(學生寫漁夫心理想法,配樂朗讀評議)
8、這就是漁夫的心理想法,漁夫皺起眉,他的臉變得嚴肅、憂郁……(齊讀描寫漁夫的句子)
9、這就是將善良深深印近靈魂的桑娜和漁夫
四、首尾呼應,點題提升
1、這篇課文的題目是,一起告訴我—窮人。
2、而課文中卻沒有出現一個“窮”字,為什么?因為他們的心靈是富有的。因為他們的心靈是可愛的,美麗的。他們的窮是表面的,但他們的內在心靈卻是高貴的,高尚的。)
3、窮人不窮,一起讀課題“窮人”。
4、這節課我們通過人物的心理描寫和標點的巧妙運用,感受到了桑娜和漁夫善良的品質。
5、(課件出示)課下再讀一讀《伏爾加河上的纖夫》、《賣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描寫窮人的文章。
【教學工作計劃六年級上冊語文窮人創新教案】相關文章:
六年級上冊語文《窮人》創新教案10-22
語文六年級上冊窮人教案03-18
六年級上冊語文《窮人》教案05-20
六年級上冊語文《窮人》教案03-18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窮人》教案03-25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窮人》教案06-14
小學六年級上冊《窮人》語文教案01-30
六年級上冊語文《窮人》教案(精選15篇)11-04
語文六年級上冊窮人教案8篇03-18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窮人》聽課筆錄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