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12-17 10:31:36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交流學習本組課文后的收獲,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如何通過環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行細致的描寫。

      2、讀背并積累中華傳統美德的名言警句。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有關中華傳統美德的名言警句。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學生讀例句,討論這些句子對于抒發美好情感的作用:

      ⑴ “地掃得干干凈凈,爐子里的火還沒有熄,食具在擱板上閃閃發亮。”:

      (側面烘托出桑娜對家人的熱愛。)

      ⑵ “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

      (表明桑娜非常善良,寧愿自己吃苦也要幫助他人的品質。)

      ⑶ “林子里靜極了。沙沙的足音,聽起來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表現了“我”第一次到林中拉琴時那種興奮的心情,暗示“我”對拉好琴充滿了信心。)

      2、回憶本組課文,找出其他類似的句子,交流各自的體會和感受。

      3、交流自己在習作中是如何運用環境描寫和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

      4、課后積累相關的句子。

      評:通過交流讓學生再次回顧本單元文章中,作者是如何通過環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動等方面的描寫來抒發美好情感的,還安排了交流自己的習作中這樣的典型描寫,使學生的學習落到實處,活學活用,不但豐富了積累,還教會了學生理性寫作,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習作的能力。

      二、日積月累

      1、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幾天我們一起欣賞有關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的名言警句。

      2、自由讀句子,把句子讀通順。

      3、同桌互讀,借助工具書理解交流句子的意思。

      4、全班交流,交流句意:

      “輕諾必寡信”意思是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民無信不立”意思是如果百姓對當局失去信心,那么國家就失去生存之本。

      “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意思是不真誠就不能打動別人。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真誠,是萬事萬物共同遵循的準則;真誠待人,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有所期諾,纖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意思是答應給別人的東西,一絲一毫都不能少;與人約好的時間,一時一刻也不能改。

      5、學生自由吟誦。

      6、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名言警句。

      三、課外書屋

      1、自由讀。

      2、交流最感興趣的地方。

      3、交流課外閱讀的其他歌頌人的美好心靈的作品。

      4、拓展閱讀:

      綠山墻的安妮(片段)

      那天晚上的節目是一連串“激動人心的節奏”,至少對于觀眾席上的一位傾聽者來說是這樣的。當唱詩班唱起《飛翔在遠處的嬌嫩的雛菊上》時,安妮凝視著天花板,好像那上面有著彩繪的天使;當薩姆·斯隆用動作表演“塞克里怎樣使母雞抱蛋”時,安妮大笑不止,使得坐在她附近的人們也笑了起來,不過他們是受了她的感染,并非覺得有趣,因為這個選篇即使在阿馮利也已經老掉牙了;當菲利斯先生用最激動人心的語調朗誦馬克·安東尼在凱撒遺體前的演說時,安妮感到,只要有一位羅馬公民帶頭,她就會當場站起來參加叛變。

      只有一個節目使她不高興。當吉爾伯特·布萊恩背誦《萊茵河畔的狂歡》時,安妮拿起羅達默里從圖書館借來的書,一直看到他背誦結束,而當她一動不動直僵僵地坐著時,黛安娜卻把手掌都拍痛了。

      她們回到家里,已經十一點了。她們飽嘗了歡樂,又懷著更大的喜悅議論將要到來的幸福時光。每個人好像都睡熟了,房子里靜悄悄的,一片漆黑。安妮和黛安娜踮著腳尖輕輕走進客廳。這是一間狹長的'屋子,有門通向客房。屋子里溫暖舒適,壁爐的余火把屋子照得朦朦朧朧。

      評:語文教材及其課堂,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的應該是鑰匙作用,它通過有限的篇章,開闊學生眼界,打開學生心門,有目的地將學生引領至真善美的世界。但更多的積累感悟,人生觀的樹立,高尚人格的形成,都應該來自于學生廣博的閱讀,故學生的學習不應局限于課堂,不應局限于教材。這兩個環節特別注重課外的積累,使課內外閱讀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對人間真情的體會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最延展至自己的生命。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在快速閱讀中準確捕捉有價值的信息。

      2、學習把人物放在文化背景中展示,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學會逐步深入地描寫內容。

      3、了解猶太民族重視文化教育,重視培養生存能力的情況,了解猶太民族珍惜生命,向往和平的民族精神。

      教學重點及難點:

      1、課文較長,在短時間內快速閱讀準確捕捉有價值信息要依靠課前充分預習。

      2、引導學生探究猶太精神的來由及正確認識猶太精神的價值。

      預習:

      1、了解電影《索菲的選擇》、《辛德勒名單》的情節內容,了解猶太民族的苦難歷史。

      2、課前收集作者鐵凝資料,了解其創作歷程。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景導入

      1、提示單元學習主題:迅速捕捉閱讀信息。要求快速閱讀文章,準確捕捉文中有價值的信息。

      2、引入課文:板書馬克思、達爾文、愛因斯坦、弗洛伊德等名字。

      簡單介紹:馬克思(哲學,政治經濟學)、達爾文(生物學)、愛因斯坦(物理學)、弗洛伊德(心理學)。

      這些人的非凡的成就是在不同領域中取得的,但他們都屬于同一個民族:猶太民族。猶太民族中杰出的人物遠遠不止上述的幾位。為什么猶太民族會如此的優秀?今天,我們就跟隨作家鐵凝一起通過一個在語言方面有出色成就的猶太青年去揭示這個答案吧。

      3、請同學查看作家鐵凝的資料(新課程導學),回家后積累在《作家作品資料本》上。

      二、組織學生快速閱讀課文,課后練習一,讀了本文后你會留有怎樣的印象,在這些印象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學生自由發言)(可刪除)

      三、剛才很多同學都提到了戴維·費爾斯汀的杰出的語言才能,那么作者在文中寫到了戴維的那些語言成就呢?(小組交流討論發言)

      明確:四件事:1、閱讀中文長篇小說,2、流利的普通話,3、通過美國漢語水平高等級考試,4、還掌握了多門外語。板書:杰出的語言才能,優秀的猶太青年

      四、戴維為什么能夠取得這么出色的成就?(小組討論交流發言)明確:是戴維的家庭造就了他出色的才能。戴維家是個什么樣的家庭呢?從文中找到相關的描述。

      明確:親情,和諧樸素而有克制,彼此關切,能細致地欣賞對方的好意;父母都有教育背景。是這樣的家庭氛圍給了戴維處世的條理性和思維的獨立性,向難題進攻的巨大韌性和耐力。

      板書:和諧的家庭氛圍,愛而不溺的教育

      五、說到猶太人的家庭教育,我想起了一個小故事:

      幾乎每個猶太家庭的孩子都要回答這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毀,你將帶什么東西逃跑呢?”要是孩子回答是錢或鉆石,母親將進一步問:“有一種沒有形狀、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么呢?”要是孩子回答不出來,母親就會說:“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錢,也不是鉆石,而是智能。因為智能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能就永遠跟著你。”

      1、這個故事發生在幾乎每一個猶太家庭中,我想,戴維的父母在小時候也一定講過同一個或者類似的故事,一個家庭良好的氛圍和教育能夠造就一個杰出的人才,那么是什么造就了一個民族的.眾多杰出人才呢?

      (民族精神)2、作者在哪里發現了猶太的民族精神?猶太會堂,費爾斯汀拉比教她用希伯來語說“生命”與“和平”的時候。

      3、請同學們在文章中尋找最能概括猶太民族精神的句子。(討論交流)

      “正是對生命不衰的熱愛和對和平執著的祈禱,支撐著猶太民族不斷戰勝人類所能承受的最大苦難,使他們更加珍惜家庭和親情,重視知識、教育和文化,也更重視為自身的發展開創更理想的環境。”

      板書:熱愛生命,祈禱和平生命與和平相愛,才造就了馬克思、達爾文、愛因斯坦和千千萬萬個戴維這樣杰出的人物。

      六、作者在猶太會堂中找到了猶太的民族精神,找到了戴維何以如此出色的原因,為什么還有后面的幾段文字呢?(小組討論交流)

      1、最后這幾段,作者將探究發現的民族精神歸結到個人的身上,在戴維身上來印證這個結果,抒發自己的感受。

      2、作者為什么愿意相信戴維小時候的愿望與生命、和平有關?

      明確:因為作者發現:猶太人經歷了苦難與屈辱具備了熱愛生命、祈禱和平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使得猶太民族的智能和創造力非常突出,而如果我們都能把生命與和平緊緊結合在一起,那么,我們,人類也能具備非凡的創造力!

      3、在14段中,作者連用5個因為,有什么好處?明確:展示戴維成長的人文環境,道出猶太民族文化發展的精神源泉。

      小結:

      從板書中我們可以看出:由于祖先的輝煌和千百年來的屈辱史的猶太人具備了熱愛生命與和平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孕育了猶太家庭和諧的氣氛,而這種氣氛又造就了杰出的猶太人。作者在寫作時將這個探究的過程倒過來寫,個人——家庭——民族。這種寫作的手法叫做:以小見大。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抓住描寫四幅場景的句段感悟的純潔無私,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自讀自悟認識“多、清、甜、美”的特點,體會一路奉獻的精神和奉獻的幸福感。教學重點:識記生字,品詞析句,感悟的快樂、無私。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歌曲導入。師生隨著音樂磁帶共唱《丁冬》。

      感知

      1、學生聽課文錄音帶(或師范讀),思考:從哪里來?最后又到哪里去了?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交流

      1、小組長用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認字情況。

      2、組內學生輪流讀課文,做到讀音正確,不丟字、不添字、不唱讀。

      3、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在組內展示朗讀,互相評價打等級。

      朗讀

      1、細讀課文,思考:流過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誰?

      2、指名讀課文前三自然段,重點指導說的`話,揣摩它的心態和神情。

      背誦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課文1——3自然段。(看圖背誦、想情節背誦、看板書背誦)2、

      練習背——指名背——分組競賽背。寫字學習“瓦、泉、然、結、塔”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讀文學習4——7自然段。

      1、運用上節課的方法,學生練習讀的話,體會它自豪、歡快的心情。

      2、師生合作采用引讀、分角色讀、配樂朗讀等形式進行讀文。

      3、回讀全文,交流:你覺得怎么樣?

      寫字學寫“股、脆、杜鵑”四個字,把重點放在總結“月”字作“旁”以及在字的左下時的變化規律上。

    語文教案 篇4

      課題引起了我們的猜想:這是誰與誰的爭吵?為什么事爭吵?怎樣爭吵的?爭吵的結果如何?這一件事給我們以什么樣的啟示?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到課文中尋找答案。

      學習目標:

      1. 學會14個生字,會認13個生字。

      2、正確讀寫“石匠、墨水、故意、誠心誠意、承認、緣故、憤怒、獨自、戒尺、既然”等詞語。(重點)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

      學法指導:

      利用熟字帶生字,或者在語言環境里識記等方法理解生字新詞。

      知識鏈接:

      亞米契斯 (1846—1908)艾德蒙多·德·亞米契斯,意大利作家,他周游世界各國,撰寫了許多游記,以明快、新穎的筆觸,記敘各國的風土人情,同時貫串了向意大利人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宗旨。本課選自他的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這本書1886年一經出版,即在意大利轟動一時,僅出版的頭兩個月就再版40多次。在它出版后的100多年里,已有100多種文字的譯本。

      一、自主學習:

      1、我要把課文多讀幾遍,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同桌之間互讀課文,共同正音。

      3、檢查識字情況,指名讀詞語。

      石匠、墨水、故意、誠心誠意、承認、

      緣故、憤怒、獨自、戒尺、既然

      4、給下列加粗的字注上拼音。

      ( )( ) ( ) ( ) ( )

      石匠 墨水 故意 誠心誠意 承認

      ( ) ( ) ( ) ( ) ( )

      緣故 憤怒 獨自 戒尺 既然

      5、通過自學,我掌握了本課的生字詞。我會寫:

      二、合作探究

      1、自主識字。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2)學生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鼓勵有創意的識字方法。

      2、認真觀察今天要寫的生字,說說我們在寫這些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通過聯系上下文,借助工具書,我理解了課文中的生字詞,它們是:

      3、討論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課堂小結

      1.學了課文,你喜歡文中的那個人物?為什么?

      四、課堂檢測

      15、《爭吵》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2、學習課文內容,知道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重點)

      3.體會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并學著處理同學間發生的問題。(難點)

      一、自主學習

      1、初讀課文,想想課文里的兩個朋友在發生爭吵后,他們是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2、畫出父親說的話,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3、收集自己和同學之間發生的一些有趣的小事。

      二、合作探究: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從爭吵過程中,看出我和克萊諦是怎樣的人?

      2.默讀課文第五至第八自然段,在文中畫出爭吵之后我的心情的'詞句。

      (1)讀了這幾句話,你有什么發現?

      (2)我在爭吵之后為什么后悔?又為什么不安呢?

      (3)從爭吵之后,我的心理活動中,你對克萊諦有了怎樣的了解?

      (4)我要認真的讀一讀,體會“我”的心理變化。

      3.小組內分角色讀第九至第十三自然段。

      (1)重點理解“挨”的意思,體會“我”覺得時間過的太慢的心情。

      (2)找出克萊諦表情神態的詞語。

      ( )( )這兩個詞說明了( )。

      4.齊讀第十四自然段。

      (1)文中,父親對我的教育共出現了幾次,用筆畫出來。

      (2)讀了這幾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三、課堂小結

      我學了這篇課文,懂得了( )。

      三、拓展延伸

      .同學之間難免磕磕碰碰,對吧?那請講一件你與同學之間發生的一件事情,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說清楚。

    語文教案 篇5

      設計理念:

      鑒于對“披文得意”“緣意學文”的思考,堅持小學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的教學理念,以求真、求實、倡簡為目標,在聽、說、讀、寫的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努力實現語文與生活的聯系,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對話中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材簡析:

      作者通過這篇課文給我們描繪了一只性格高傲的白鵝,從剛抱回家的姿態開始,就給人留下了這一印象。繼而作者又通過鵝的叫聲、步態和吃相細致刻畫了這一特征。作者語言幽默、詼諧,極富情趣,讓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高傲、鄭重、局促不安、京劇、毫不相讓、一日三餐、滋味、倘若、從容不迫、侍候、脾氣、揚長而去、空空如也、責備、供養不周、鄰近、不勝其煩、架子十足”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了解白鵝的特點,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

      教學難點:從文中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制作課件、實物投影儀。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教師激趣導入,營造學習氛圍,引入課文學習

      2、板書課題,說寫“鵝”字。

      3、齊讀課題,提出閱讀思考。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讀不好的.地方多讀幾遍。

      2、教師巡視指導,點撥。

      3、檢查讀書情況。根據學生情況,教師適時點撥指導識字,學詞,讀句,并滲透學法指導,以達到讀通課文的目的。

      三、再讀課文,披文入情。

      1、學生默讀課文,師生交流讀書體會。

      2、引出“高傲”并板書。

      3、明確“高傲”表現在那些方面。讀書交流。

      4、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讀中感悟。

      四、內化感受,運用語言。

      五、簡介作者,課外延伸。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導入新課。

      2、簡述課文從幾個方面寫白鵝的高傲。

      3、過渡,體會鵝吃相“高傲”的部分。

      二、品讀“吃相”,體會“高傲”、“有趣”。

      1、指名讀課文五至七自然段,初步感受鵝的吃飯方式。

      2、理解“三眼一板”、“一絲不茍”,體會鵝吃飯方式的刻板、不會變通,引人發笑。

      3、指導感情讀書,讀出情趣。

      三、品讀“侍候”,再悟“高傲”、“有趣”。

      1、理解“侍候”,引出“白鵝吃飯為什么要人侍候?”

      2、默讀課文,畫出相關內容。

      3、指導讀書,體會白鵝的“高傲”、“有趣”。

      4、指導情感朗讀,讀出情趣。

      四、發現作者的寫法、體會作者的情感。

      1、作者寫鵝為什么還要寫其他小動物?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小組交流。

      3、指名回答,教師小結。

      4、這只白鵝的確高傲,作者為什么還不厭其煩地侍候它?

      5、指導說話,再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五、積累語言,背誦喜愛的內容。

      1、自由摘錄喜歡的詞、句。

      2、選擇自己喜歡的課文內容多讀讀,鼓勵背誦。

      六、遷移運用,布置作業。

      1、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善于觀察,發現它們有趣的特征,可以仿照這篇課文的寫法寫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2、課外觀察一種小動物,動筆寫一寫。

      板書設計:白鵝

      高傲 有趣

    語文教案 篇6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疏通文意,明確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

      1、《世說新語》在中國小說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人琴俱亡》之中,初具的小說藝術特色。

      3、子猷前后的表現是否矛盾。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文章的內容,體會人物的心情和個性特點,感受兄弟親情。

      【教學重難點】

      1、《世說新語》在中國小說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人琴俱亡》之中,初具的小說藝術特色。

      3、子猷前后的表現是否矛盾。

      【教學法】自主合作討論

      【課時】1 課時

      【預習導學】

      1.導入新課

      課堂提問:同學們通過預習對《世說新語》有何認識?了解哪些?

      2.作者鏈接

      劉義慶,南朝宋文學家,宋武帝劉裕侄兒,世襲臨川王。

      《世說新語》,是記載魏晉人物言談逸事的'筆記小說、志人小說。全書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個門類,較為集中地反映了魏晉時期的社會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性格。《人琴俱亡》選自《世說新語·傷逝》。

      【合作·探究·展示】

      一、讀書(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對作品有大概的把握,反復讀書培養語感,為翻譯,背誦奠定基礎)

      1、學生朗讀作品,教師糾正字音:

      篤( dǔ ) 都( dū )喪( sāng )( sàng )

      了(liǎo) 輿( yú ) 調( tiáo )慟( tng )

      2、體朗讀課文

      3、師范讀課文(注意在范讀期間,容易讀錯的字音要重讀)

      二、對文中主要人物的把握:

      學生活動:學生讀出他們課下找到的相關資料

      (一)子猷:王徽之,是王羲之之子,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在《世說新語》中對其生平逸事有大量記載。

      教師補充資料:

      1、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舊聞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識。遇桓于岸上過,王在船中,客有識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與相聞云:“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時已貴顯,素聞王名,即便回下車,踞胡床,為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客主不交一言。

      2、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二)子敬:王獻之,王羲之之子。東晉著名書法家。主要作品《洛神賦》

      三、掃清字、詞、句等障礙(使學生能掌握作品大意,為理解作品中心思想奠定基礎)

      小組活動:

      1.以平時要求的四人為一小組活動。

      2.結合工具書、課下注釋讀課文。

      3.讀懂課文,把握大意,全班交流。

      要符合新課標的精神,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成為課堂的主體,調動其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增加互動性,調動課堂氣氛

      課堂檢測一:找出下列翻譯的不當之處。

      1、原文: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息?

      翻譯:子猷向左右問:“為什么總聽不到子敬的消息。”

      改錯:左右:近旁的人,這里指近侍

      2、原文:語時了不悲。

      翻譯:說完話后根本就不悲哀。

      改錯:說話時完全不悲傷。了:完全

      3、原文:便徑入坐靈床上。翻譯:(子猷)從小路上走向靈床。

      改錯:(子猷)徑直坐在靈床上。

      比較閱讀:(分析人物形象)

      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語時了不悲。便索輿來奔喪,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擲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慟絕良久,月余亦卒。(《傷逝第十七》)

      人琴俱亡!”因頓絕,先有背疾,遂潰裂,月余亦卒。(《晉書列傳十五》)

      1、子猷、子敬兄弟感情深厚,在上面兩個語段之中都有反映

      2、在語段一之中人物形象刻畫很有個性,請你摘抄其中充分展示子猷個性的語句體會子猷的形象,并說一說這些語句與語段二之中哪些語句相照應。

      3、子猷對弟弟有深厚的情誼,但弟弟死后他一開始并沒有哭,這是為什么?你能從語段二之中找到答案嗎?

      (教師通過對此題的分析,使學生更加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后人用“人琴俱亡”一詞表達對死者無限哀悼之情的主要原因)

      四、小結:

      課文內容結構

      俱病篤 子敬先亡

      人亡

      問左右 奔喪不哭

      手足情深

      人琴俱亡取 琴彈 不調擲地

      琴亡

      慟絕久 月余亦卒

      在此結構之中,小說的雛形依稀可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形式業已具備。敘事較為完整,情節波蕩起伏,首尾呼應,實為一佳作。在整理結構的同時,讓學生試背文章,完成大綱要求。

      五、布置作業:

      拓展思維:根據《人琴俱亡》寫一篇親情故事,更好的體味其中的情感。

      【反饋檢測】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王子猷( ) 病篤( ) 了( )不悲

      輿( ) 不調( ) 慟( )絕

      2.解釋下列加點詞。

      (1)王子猷,子敬俱病篤: (2)而子敬先亡。

      (3)何以都不聞消息。 (4)語時了不悲。

      (5)便索輿來奔喪。 (6)子敬素好琴。

      (7)便徑入坐靈床上。 ( 8)弦既不調。

      (9)因慟絕良久。 (10)月余亦卒。

      3.《人琴俱亡》選自 作者是 ,他是 (朝代)文學家,人琴俱亡的意思是:“ ”

      4.文中說“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你認為“不調”的原因是:

      5.《世說新語》中很多故事發展為成語《人琴俱亡》發展的一個成語是 。這則故事表現了:

      6.翻譯句子:

      (1)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

      (2)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3)因慟絕良久。

      1.yóu dǔ liǎo yú tiáo tng

      2.俱 :都。而:順承,不譯何以:以何,為什么。語:說話。了:完全。便:就。索:要。輿:轎子。素:一向。 徑:直往。既:已經。因:于是。絕:氣息中止。卒:死

      3.筆記體小說《世說新語》 劉義慶 南朝宋 人琴俱亡,睹物思人,悼念死者。

      4. “不調”既是寫實際情況,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涼。

      5.人琴俱亡 王子猷和王子敬深厚的兄弟之情。

      6.(1)為什么總聽不到(子敬)的消息?這(一定)是他已經死了。(2)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3)于是痛哭了很久,幾乎要昏過去。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通過閱讀,理解“例話”內容,初步認識提高閱讀速度的意義。

      教學重點:

      如何做到“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

      教學難點:

      做到“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

      教學準備:自讀例話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題目,初讀例話。

      請同學們輕聲讀例話。同桌說說讀懂了什么?

      二、反復閱讀,理解內容

      1.讀第一自然段,明白閱讀為什么要有一定的速度。

      2.默讀第二自然段,明確提高閱讀速度的兩點要求。

      3.默讀第三自然段,明白只有不斷練習,才能熟能生巧,做到理解能力和閱讀速度同步提高。

      三、討論:

      例話主要講了什么?

      提出了哪些要求?

      四、小結

      要在閱讀實踐中提高閱讀的速度,只有不斷練習,才能熟能生巧,做到理解能力和閱讀速度同步提高。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優秀教案01-25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 | 亚洲中文字幕免费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不卡三区 | 熟女少妇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