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1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2.初步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二)能力訓練點
1.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擺一擺,比一比,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培養動手能力。
2.進行比較,培養觀察和判斷能力。
3.用完整話說一說有關同樣多、多些、少些的道理,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4.學會正確握筆方法,寫字的姿式及寫法,提高書寫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滲透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2.強調寫字的基本要求,培養良好地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
1.通過連線初步認識一一對應。
2.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
3.做寫字準備練習,強調寫字基本要求。
教學難點
1.一一對應,比較多些、少些。
2.寫字準備練習。
教具準備
1.實物圖或電腦軟件,4個蘿卜,4只白兔;2只小雞,1只小鴨圖;2個蘋果,3個桃的圖。
2.磁力板及10個○,7個△,5個□;小棒若干根。
3.畫有寫數字練習格的小黑板。
4.學生準備5個△,5個○,5個□。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教師在磁力板擺3個△、4個□、5個○,請學生按圖形種類分類。
要求:把同一類移動到一起,并用筆或金屬絲圈起來,再數一數每個圈里的.圖形各有幾個?
2.請同學們把混在一起的學具分類,而后用手各畫一個圈。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同樣多。
(1)認識一一對應,教學同樣多。
①教師在磁力板上無規則出示或電腦顯示4個蘿卜,4只白兔,請同學分類。
②指名將蘿卜和白兔按順序從上而下排成兩行并且圈起來,成5頁左上圖形狀。
③引導觀察,左邊有幾個蘿卜?右邊有幾只白兔?
一個蘿卜對著一只白兔(邊說邊在蘿卜和白兔之間放一根小棒或電腦顯示連線)蘿卜沒有多余的,白兔也沒有多余的,我們就說: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④認識在什么情況下,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引導學生說:一個蘿卜對著一只白兔,蘿卜沒有多余的,白兔也沒有多余的,我們說: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指導學生用4個○代表4個蘿卜, 4個△代表4只白兔,邊擺邊說,邊動手連線。說明蘿卜、白兔同樣多。(板書: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⑤相互之間指著課本上的圖說一說。
(2)動手擺學具,理解同樣多。
①擺□,要和○同樣多。(5頁右上練習,指一名同學到前面擺,其它同樣在課桌上擺)
請按從上到下的順序擺2個○,再在右邊對著○擺□,要求擺的□和○同樣多。怎么擺,擺擺看。
請擺學具的同學說一說,怎么擺,擺幾個□,□和○同樣多。
②擺△,要和○同樣多。
請同學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4個○,在○下面一個對著一個擺△,△要和○同樣多,要邊擺邊說。(一個△對著一個○,擺4個△和○同樣多)
請一名同學說一說,是怎樣擺的。
(3)請同學們指著教室的人或物說一說,誰和誰同樣多。
2.利用一一對應,認識多些、少些。
(1)觀察比較,認識多些。
①磁力板出示或電腦顯示2只小雞的集合圖,再在右邊出示1只小鴨集合圖。
指圖問:不用數,怎樣知道小雞和小鴨是同樣多,還是哪個多些?
②學生回答:用連線方法,一只小雞對照一只小鴨,在小雞和小鴨之間連上一條線。
③指圖提問:小雞和小鴨都對上了嗎?有多余的小雞嗎?再看,小鴨和小雞都對上了嗎?有多余的小雞嗎?
④師生共同小結:一只小雞對著一只小鴨,小雞有多余的,小鴨沒有多余的,我們說:小雞比小鴨多。(板書:小雞比小鴨多)
⑤練習:課本5頁左下圖,學生擺完后,再說一說怎樣擺,△就比○多1個。(先一個△對著一個○,都對上以后再多擺一個△。)
(2)觀察比較,認識少些。
①用磁力板或電腦顯示:2個蘋果的集合圖和3個桃的集合圖。
提問:不用數,怎樣知道蘋果和桃誰多、誰少?
②同學們互相議論后,指名回答并連線。
③小結:一個蘋果對著一個桃;蘋果沒有多余的,我們說蘋果比桃少。(板書:蘋果比桃少)
④練習:課本5頁右下圖,學生自己動手擺完后,指著圖說一說怎樣擺。
3.反饋練習。
(1)擺學具,比多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
①第一行擺3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和○同樣多。
②第一行擺4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比○多2個。
③第一行擺5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比○少1個。
(2)練習一、2.(打開書6頁,看第2題)
①讀題目要求。
②數一數每個□里的小動物只數,再與點子數同樣多的□連線。
(3)練習一、3.
①指導看圖,這題里畫了兩行什么?仔細看每行的后面還畫了什么?(一條線)
②讀題目要求。說明:這一題是要我們看一看哪一行圓多,就在哪一行后面的橫線上畫。
③那行圓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數出來,連線)
發現:兩行圓排列都很均勻,而且兩行的第一個圓和最后一個圓也上下對齊,但兩行的○疏密不同,所以兩行的○個數也不同。擺的密的,○的個數多;擺的疏的,○就少,以后也可以用這種方法,直接判斷出那行多。
4.寫字準備練習。
(1)講述握筆方法和寫字基本要求。
①身體要坐正,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本子一尺遠(6寸尺),本子對著上衣中間扣線。
②用右手握筆,筆放在中指第一關節稍外一點,大姆指和食指捏緊筆桿,握筆處離筆尖約23厘米。
(2)指導寫字。
①教師在放大的練習格上邊示范邊說明:畫橫線要由左向右,橫要平;畫豎要由上到下,豎要直;彎兒要拐得圓一些。注意,起筆、落筆要用力,拐彎要穩,筆畫要勻。
②請同學們按要求先練筆順,再描完格里虛線的筆畫。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
練習課(練習十二的4—13題和思考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的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迅速的口算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
2、從小培養學生認真審題,正確計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熟練計算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算式。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32-546-929-862-40
50-645-3024-591-7
指名學生說一說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計算方法,以鞏固學生的思考過程。
二、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用奪紅旗的游戲來練習第四題,比一比,誰能又快又對的'算出來?
集體記時,獨立計算,后集體訂正
2、獨立完成第5、6題,后集體訂正。
3、課件出示第7題。
要求:
(1)仔細觀察圖畫,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想一想這是要干什么?家長和椅子有什么作用?
(3)還缺多少把椅子?你能根據圖意列出算式嗎?
(4)列式計算,后集體訂正。
4、完成教科書上P70的第8題
讓學生理解題意后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結果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再獨立計算。
5、用游戲的方法完成第9題
用游戲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鞏固學生兩位數減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6、完成P70的第10題
這種同數連減既有助于幫助學生熟練的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的口算,又為以后學習除法做準備。
三、獨立完成P7011—13題
四、思考題獨立完成。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0~31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少一些”“差不多”的含義。
2、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探究數的相對大小關系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這么多概念的含義。
難點: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描述事物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數學城堡可美麗了(屏幕顯示),里面還有很多有趣的數學題呢,你們想進去看看嗎?不過想要進入數學城堡,必須闖過三關,大家有信心嗎?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1、第一關。
出示準備好的.三杯水:一杯清水,一杯藍水,一杯紅水。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三杯水,然后用“……比……多得多”或“……比……多一些”說一句話。教師巡視指導。誰來按老師的要求說一說?反過來還可以怎樣說?
2、第二關。
①自主探究,獨立思考。
(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養殖場里都養了些什么呀?請同學們仔細看一看,認真想一想,看看還有什么新的發現,然后告訴你的同桌。
②合作交流,匯報成果。
誰先來把他們的發現和大家交流交流?其他同學注意聽,別的同學說完之后可以進行補充。
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發現:n養殖場有92只鴨子,22只鵝,還有100只雞。養殖場雞最多,有100只。鵝最少,有22只。鴨子有92只,比雞少,比鵝多。雞比鴨多一些,鴨比雞少一些。雞比鵝多得多,鵝比雞少得多。
比較兩個數的關系時,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等來描述。
3、第三關。
(猜一猜:根據描述來猜一猜兔子的只數)18,26,90,97這四個數中,有一個是兔子的只數,猜一猜。兔子的只數比18多得多。
想一想,你猜出了嗎?是多少?
【鞏固練習】
出示課本第31頁第1題。引導學生看清題意,再讓學生獨立解答,最后集體交流,教師進行評價。
【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們學得愉快嗎?和小組里的同學說書哦你這節課的收獲吧!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
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10頁的內容、“做一做”及練習一第7、8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小數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高、有矮;通過合作交流,學會比較物體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來的。
2、培養學生觀察、合作交流的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重點:
掌握比較高矮的'方法,會比幾個物體的高矮。
教學用具:
積木塊。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評價
互動意圖
一、感知物體有高有矮
1、引導比較
找兩個身高相差較大的學生比較
2、板題:高矮
1、判斷高矮
2、讀題
比較大小、胖瘦宜肯定評價
1、感知人有高有矮
2、明確學習目標
二、探究方法
1、情境演示
兩個身高差不多的同學到前面分開站著,比較高矮
2、布置活動
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
3、匯報交流
4、總結方法;
直接比或作記號比等方法
1、不能一眼看出誰高誰矮
2、小組合作
同桌
3、以組為單位,匯報不同方法
鼓勵合作活動
組間互評
肯定方法
鼓勵求異思維
1、激疑啟思
2、培養參與意識與合作能力
3、培養思維創造性和語言表達力及自信力
三、排隊游戲
1.3人一組說說誰最高誰最矮
2、逐漸增加小組人數,說說誰第二高
1、判斷并說明方法
2、判斷并說明方法
組間互評,肯定鼓勵
1、培養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思維說理能力
四、反饋練習
1、第12頁第7題
(1)說出動物名
(2)比較高和矮
2、舉其他喜愛的動物作比較
反饋
同桌糾錯匯報,獨立判√、×并改正
鼓勵互查
1、培養審題的學習習慣,能自查、互查
2、激趣
五、學生活動
1、摸高活動
說一說怎樣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來摸)
2、擺高活動
那積木或鉛筆搭高不倒比較
3、悄悄話游戲
(1)表演
兩生上臺,對一生說悄悄話:踮腳尖
(2)判斷思考
誰高,問題出在哪兒?
1、自由活動
反饋
2、合作活動
觀察
判斷
反饋
鼓勵別出心裁
鼓勵別出心裁
生評
學生自由活動,符合兒童生理、心理特點,在游戲活動中激趣啟思,激發挑戰性與創造性。
六、評價總結
比較高矮要注意什么
反饋
學會總結
教學注意事項:
1、學生對實物的比較有許多生活經驗。當兩名學生上臺作比時,學生觀察比較的是兩個人最明顯的特征,高矮、胖瘦,提示又能區分大小、多少、長短等,對這類比較學生并不陌生。因此,本課的關鍵是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學會探究比較的方法。
2、指導學生探究時注意,學生日常學習行為習慣的培養;合作面先窄后寬;學生對不同方法的總結。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的過程。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多多少(或少多少)用減法計算。從而會解決日常生活中類似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交流,培養學習
數學
的情趣以及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復習導入
1. 智慧老爺爺聽說小朋友特別愛動腦筋,心里可高興。送了份禮物給大家,要想打開禮物,先解開盒上的密碼:
(課件:7比4 6比9 8比3 2比9)
學生口答
2. 打開禮物出現水果。(課件出示)讓學生對兩種水果進行比較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生活中常見事物數量比較,自然導入新課,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為下面解決問題作鋪墊。]
二、引導探索 解決問題
1.數圓片
師:數數信封里的圓片,知道了哪些數學
信息
生:紅圓片13個
生:藍圓片8個
師:根據這些信息,我們可以提哪些數學問題?
生:紅圓片比藍圓片多多少個?
生:藍圓片比紅圓片少多少個?
生:圓片和紅圓片一共多少個?
[讓學生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思維意識。]
2.擺圓片
讓學生擺圓片,擺出的圓片必須一眼就能看出紅圓片比藍圓片多多少個?
學生擺,教師巡視
展示學生擺的情況,說出擺的方法(一個一個對齊)
[學生在具體的數學實踐活動中,通過動手、觀察感知一一對應,直觀的發現誰比誰多。]
3.領悟算法
(1)讓學生把紅圓片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數量和藍圓片同樣多。
(2)討論:老師:什么要這樣分?學生:發表意見。
(3)要求紅圓片比藍圓片多多少只要怎樣?用什么方法?(反過來問又怎樣列式?)
從(13)里面去掉和(藍圓片)同樣多(8)個。剩下的是多出的部分。(課件展示)
學生列式
(4)提問:13-8=5可以表示什么?
教師適當的引導如:13-8=5可表示為:小明有13朵花,小紅有8朵花,小明比小紅多多少朵花?
學生表述,教師評價。
小結:求誰比誰多多少?誰比誰少多少?就是從多的部分里去掉少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多出的部分(少出的部分)
[學生在數學實踐活動中通過手動、口動、腦動、眼動把抽象的理論變得簡單形象,幫助學生理解問題,從而悟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計算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從算式入手“13-8=5可以表示什么。”把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給孩子營造了廣闊的思維空間,既鞏固知識又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三、開展游戲 設問解答
1. 分6組
2. 交代游戲規則:
(1)每組選三人抓棋。
(2)抓棋的人先把自己的名字寫在表格里,然后每人抓一次,數一數抓棋的個數,寫在自己每名字的下面。
(3)填好表后,每人根據自己組里填表情況提一個“比多少”的數學問題寫在紙條上,最后把紙條貼在表格里。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6
課題:8加幾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湊十法的兩步思維過程。能用湊十法正確計算8加幾的式題。
2、初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8加幾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迅速地口算。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計算方法。
課前準備
教具:磁鐵黑板、紅花、黃花圖片、8根綠色小棒、4根紅色小棒、8個黃圓片、7個紅圓片。
學具:8根綠色小棒、4根紅色小棒、8個黃圓片,7個紅圓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復習數的組成。
2、連算。
8+( )=10
8+( )=10
8+( )=10
10+4=( )
10+3=( )
10+7=( )
8+2+2=( )
8+2+5=( )
8+2+6=( )
8+2+8=( )
3、口算。
9+4=
9+7=
9+5=
9+3=
9+6=
9+8=
師問:9+6 9+8你是怎樣想的?
師指8+( )=10問:8加幾等于10?板書:2
二、學習新課
啟發談話:我們已經學了9加幾的加法,是用什么方法來計算的?(湊十法)
今天我們還用湊十法來學習8加幾的進位加法。(板書課題:8加幾)
1、教學例1.
出示例1 8+3=11
(1)出示黃花、紅花圖。
師說:根據圖上黃花、紅花的個數,請同學們編一道加法應用題。
指名學生編出:格子里有8朵黃花,格子外面有3朵紅花,一共有幾朵花?
師問:要求一共有幾朵花,怎樣列式?(板書:8+3=)
師問:8+3這道題怎樣計算?同學們可以用我們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現在分小組討論一下。
指名說計算方法。
(2)直觀演示。
師說:剛才同學們討論得很好,計算8加3時,可以用我們學過的9加幾的湊十法來計算。
老師邊說邊演示:格子里有8朵黃花,如果把格子里湊滿10朵需要放幾朵?(放2朵)那就把8和幾湊成十?(8和2湊成10)把外面的3朵紅花分成幾朵和幾朵?(分成2朵和1朵)拿走2朵放在格子里,8加2得幾?(8加2得10)10朵再加幾朵?(10朵再加外面剩下的1朵)10加1得幾?(10加1得11)所以8加3等于11.
(3)講計算過程。
請一個同學把計算過程完整地說一遍:
學生邊說,老師邊在式子上用連線表明。
師問: ① 為什么要把3分成2和1?
② 計算8+3時怎樣想?
引導學生說:這樣想:
① 先把8湊成10,把3分成2和1.
② 8加2等于10,③ 10再加1等于11.
2、教學例2.
出示例2 8+4= 8+7=
(1)擺小棒,算一算。
師說:左邊擺8根綠色小棒,右邊擺4根紅色小棒。(老師同時在磁鐵黑板上擺出小棒)
師問:誰能看圖直接列出加法算式?(板書:8+4=12)
師問:8加4等于12,你是怎樣想的?怎樣移動小棒,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多少?誰來試試?
指名上前移動磁鐵小黑板上的'小棒。
師問:你們都看清楚了嗎?請你們擺一擺自己的小棒,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12.引導學生這樣擺:把4根紅色小棒分成2和2,再把其中2根推向8根綠色小棒一邊。老師連線:
學生自己小聲說計算過程。
(2)擺圓片,算一算。
師說:左邊擺8個黃圓片,右邊擺7個紅圓片。(指名一個同學同時在磁鐵黑板上擺圓片)
看圖,自己小聲說加法算式。
指名說算式:8+7=□
師問:8+7怎樣想?請同學們邊擺圓片邊說計算過程。
指名一個同學上前邊擺邊說計算過程。
指名看算式說計算過程。
師問:8加7時,為什么要把7分成2和5?
3、教學例3.
出示例3 想一想:
8+5=□ 8+6=□ 8+8=□
師說:剛才我們計算的這幾道8加幾的題都是把后面的加數分成2和幾,2和8湊成10,10再加剩下的幾就是十幾。
現在老師再出幾道題,不看圖、不擺實物,看誰會算?
教師出示:8+5=□ 8+6=□ 8+8=□
兩人一組說一說每道題怎樣想。
老師點題,指名口算,并說計算過程。
4、教學例4.
出示例4 8+9=□
(1)師問:怎樣想能很快說出得數?
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然后老師歸納出兩種方法:
① 把9分成2和7,2和8湊成10,10再加7等于17.
② 9+8=17調換加數位置,8+9也等于17.
(2)師問:你們認為這兩種方法,哪種方法最好?
小組討論。老師行間巡視,聽取意見。
指名說討論結果:第二種方法好。
師問:為什么說第二種方法好?(第二種方法簡便)
師說:你們真聰明,會用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
齊讀黑板上的算式。
5、小結。
提問:
(1)今天我們學的是幾加幾的題?
老師指課題:8加幾
(2)我們計算8加幾時,應先把8怎么樣?(把8湊成10)
(3)湊10后再怎么辦?(把另一個加數分成2和幾,分出的2和8湊成10,10再加幾就是十幾)
(4)8+9這道題怎樣想?(用交換加數的方法計算)
教師小結:8加幾,先把8湊成10,把另一個加數分成2和幾,8加2等于10,10再加幾就等于十幾。這就是我們要求的數。
三、鞏固反饋。
1、看圖寫算式。
2、口算。
8+2+2=
8+2+6=
8+2+5=
8+2+3=
8+4=
8+8=
8+7=
8+5=
師問:上面每組題之間有什么關系?
3、移動8,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數。(學生舉數字卡片回答)
4、猜一猜,花是幾?
8+3=
8+9=
8+5=
8+7=
8+6=
8+8=
8+10=
8+2=
8+4=
板書設計
8 加幾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的過程。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多多少(或少多少)用減法計算。從而會解決日常生活中類似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交流,培養學習
數學
的情趣以及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復習導入
1. 智慧老爺爺聽說小朋友特別愛動腦筋,心里可高興。送了份禮物給大家,要想打開禮物,先解開盒上的密碼:
(課件:7比4 6比9 8比3 2比9)
學生口答
2. 打開禮物出現水果。(課件出示)讓學生對兩種水果進行比較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生活中常見事物數量比較,自然導入新課,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為下面解決問題作鋪墊。]
二、引導探索 解決問題
1、數圓片
師:數數信封里的圓片,知道了哪些數學
信息
生:紅圓片13個
生:藍圓片8個
師:根據這些信息,我們可以提哪些數學問題?
生:紅圓片比藍圓片多多少個?
生:藍圓片比紅圓片少多少個?
生:圓片和紅圓片一共多少個?
[讓學生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思維意識。]
2、擺圓片
讓學生擺圓片,擺出的圓片必須一眼就能看出紅圓片比藍圓片多多少個?
學生擺,教師巡視
展示學生擺的情況,說出擺的方法(一個一個對齊)
[學生在具體的數學實踐活動中,通過動手、觀察感知一一對應,直觀的發現誰比誰多。]
3、領悟算法
(1)讓學生把紅圓片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數量和藍圓片同樣多。
(2)討論:老師:什么要這樣分?學生:發表意見。
(3)要求紅圓片比藍圓片多多少只要怎樣?用什么方法?(反過來問又怎樣列式?)
從(13)里面去掉和(藍圓片)同樣多(8)個。剩下的是多出的.部分。(課件展示)
學生列式
(4)提問:13-8=5可以表示什么?
教師適當的引導如:13-8=5可表示為:小明有13朵花,小紅有8朵花,小明比小紅多多少朵花?
學生表述,教師評價。
小結:求誰比誰多多少?誰比誰少多少?就是從多的部分里去掉少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多出的部分(少出的部分)
[學生在數學實踐活動中通過手動、口動、腦動、眼動把抽象的理論變得簡單形象,幫助學生理解問題,從而悟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計算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從算式入手“13-8=5可以表示什么。”把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給孩子營造了廣闊的思維空間,既鞏固知識又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三、開展游戲 設問解答
1. 分6組
2. 交代游戲規則:
(1)每組選三人抓棋。
(2)抓棋的人先把自己的名字寫在表格里,然后每人抓一次,數一數抓棋的個數,寫在自己每名字的下面。
(3)填好表后,每人根據自己組里填表情況提一個“比多少”的數學問題寫在紙條上,最后把紙條貼在表格里。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一年級11-07
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案06-12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12-12
【精】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一年級[精華]11-13
(精品)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案07-02
創意小學數學教案一年級07-15
[合集]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案07-11
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案[優選]06-12
[集合]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