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兒童心理健康總結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你想知道總結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兒童心理健康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個學期即將結束。這個班的很多學生在學習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心理也朝著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這不僅是學生自己的努力,也是家長的幫助,更是老師耐心的指導。下面我將總結一下這個班的心理健康教育:
1、走進學生幫助學生。
由于小學生在成長發展過程中缺乏科學的辨別能力和社會實踐經驗,獨立意識差,小學生容易產生心理行為偏差。
近年來,小學生經常出現嫉妒、自卑、孤獨等不健康的心理行為。不難發現,他們的心理偏差是由于缺乏解決矛盾、應對挫折和處理危機的能力,當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問題和困難時。
因此,通過講故事、學生表演素描、小組討論、學生點評等方式,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接受相關知識。
在家長開放日,結合學生的日常表現,及時與家長溝通。給予父母相應的指導,讓他們更關心孩子的成長,更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2、通過課堂教學滲透心理健康知識。
課堂是學校開展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不僅是科學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學生心理發展的過程。從教材內容來看,各學科的內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材料。在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滲透相關知識,可以讓學生處處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心理素質。作為教育的主體,教師不僅在知識上影響學生。而且,教師的人格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也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這構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3、聯系家庭,引導家長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由于家長與學生固有的血緣關系、情感與道德的內在聯系,家庭教育直接影響著學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力量。父母不僅要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還要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是強壯的,不生病是健康的,這是一個不全面的理解,事實上,有些孩子有心理障礙,如撒謊、不合理的行為。然而,由于片面的理解,許多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夠重視,甚至采取違反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這不利于他們心理健康的發展。當我們發現他們的心理缺陷時,我們會及時與父母聯系,及時糾正,引導他們熱愛生活,關心他人,培養他們的責任感、獨立性、自尊和自我控制,培養樂觀進取的精神。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中,我們深深感受到小學心理咨詢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更加注重學生潛能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適應性,保持健康的心理。
實踐證明,教師只有融入學生,才能傾聽學生的聲音,擔心他們,為他們快樂。為了使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教師必須掌握心理知識,遵循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靈活運用心理教育的規律,探索學生的心理發展,總結心理教育的經驗,與家庭和社會密切聯系,取得良好的效果。
【小班兒童心理健康總結】相關文章:
小班心理健康總結12-30
小班心理健康總結6篇12-30
小班心理健康的教案01-06
心理健康小班教案09-13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07-08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01-05
大班兒童心理健康工作總結10-29
小班心理健康教育總結(通用7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