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10-26 12:49:49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學習本課12個生字,能按筆順規則正確、工整的書寫8個生字,并能試著欣賞自己書寫的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小詩。

      3、在讀風中體會風的調皮、可愛,在找風中喚起該生生活感受,在畫風寫風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風的頑皮可愛,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習慣。

      教學準備:

      能感知風的風景圖片或相關課件

      一、復習:《詩經》有關內容

      1、《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不是歌總集,回憶《詩經》有關的內容?

      答案:略。

      2、我們知道《詩經》是我國詩歌的現實主義的源頭。

      3、上一節課,我們學過《氓》,我們一起背誦1、2節,要求背誦。

      1)、七倍。

      2)、每位派代表背。

      4、通過學習《氓》我們大家知道這首詩歌寫什么內容的?

      一位美麗、善良、可愛、大方、癡情的女子自由戀愛――婚變――決絕的凄美的愛情故事,表達了古代婦女追求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

      5、表達這一內容主要運用什么手法?

      答案:略。

      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歌《邶風?靜女》,看看這首詩歌寫什么內容?運用生什么樣的手法來寫的?

      1、老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齊讀

      4、思考

      1)、讀了三邊憑直覺這首詩歌謝什么內容的?

      答:一對青年男女戀愛幽會的情景。

      2)、是以男子口吻寫的還是以女子口吻寫的?

      答:女子。

      3)、給以分鐘的時間,組織語言敘述一下這對青年男女由幽會的過程?(男生說)

      一個美麗女孩子,和我相約于城角。那女孩子非常的可愛,看見那我興沖沖的`到來,她悄然躲在一旁,于是那赴約我非常的著急,不禁抓耳撓腮,轉來轉去,不知所措。那個調皮的姑娘,看見把踐約而來的所愛,急得不成樣子,終于露面了,并將一支小草送給了男子面前。于是那男子進一步夸獎道:這支荑草實在是美的出奇。姑娘又將那從牧場帶來的小草送給我,我更加如癡如醉。

      5、表面上是夸獎小草,實際是夸獎送小草給他的人。原來并不是這支草本身有什么不同,而是因為它是美人所贈,所以愛屋及烏,由此為小草平添了一份感情色彩,平常的小草,在他眼里自然而然變得美不甚收了。正如朱熹《詩集傳》:“言靜女又贈我以荑草。而其荑亦美且異,然非此荑之為美也,特以美人所贈,故其物亦美耳”。

      三、總結

      這首詩歌短小、精悍,寫了一個千百年來無數青年男女神往的、激動人心的愛情故事,僅僅50左右個字就成功地塑造兩個男女主人公德形象,而且栩栩如生、躍然之上。反映我國古代一種原始的愛情方式,充滿了濃郁的山野味道和淳美的情韻。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傷仲永》是語文版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古文,學生在剛剛接觸過古文,對古文中的實、虛詞釋義、文言句式、語感和朗讀方法有初步的認識。它是王安石的一篇雜文體散文,作者通過寫方仲永從幼年時天資過人,到長大后“泯然眾人”的變化過程,告訴人們不要單純地依靠天賦,必須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學習。這對孩子們的成長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教材目標】

      通過自讀和教師指導,能朗讀、朗誦《傷仲永》。

      通過預習和課堂檢測,感知作者,掌握相關的文學常識。

      結合上下文完成字詞的理解和全文的翻譯,梳理方仲永才能發展變化的過程。

      了解“實詞”“虛詞”的具體含義,掌握文中文言詞語的詞義和用法:如實詞“扳”“謁”“稱”,虛詞“之”等。

      理解課文主旨“后天教育非常重要”,并能聯系實際生活,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材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自讀和教師指導,能朗讀、朗誦《傷仲永》。

      通過預習和課堂檢測,感知作者,掌握相關的文學常識。

      結合上下文完成字詞的理解和全文的翻譯,梳理方仲永才能發展變化的過程。

      教學難點

      了解“實詞”“虛詞”的具體含義,掌握文中文言詞語的詞義和用法:如實詞“扳”“謁”“稱”,虛詞“之”等。

      理解課文主旨“后天教育非常重要”,并能聯系實際生活,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學方法】

      目標隨堂檢測法

      【教學準備】學生、老師充足的課前預習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生分享自背古詩,其他學生點評。

      二、師讀《傷仲永》,學生點評導入。

      三、賞讀課文,完成檢測。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初讀下的自知

      1、出示任務:

      ①自讀《傷仲永》及課下注釋。

      ②依據預習所知道,完成自知檢測。

      2、自知檢測

      ①《傷仲永》選自,作者是,字。他是朝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

      ②“傷仲永”的意思是

      ③文章講了(地點)(人物)

      (發生了什么事情?)

      (二)朗讀中的自品

      1、出示任務:

      ①快速的將注釋標注到原文中。

      ②以自己的理解讀《傷仲永》

      ③完成自品檢測。

      2、自品檢測

      ①完成生字注音

      隸()焉()

      邑()謁()

      扳()稱()泯()矣()

      ②朗讀、朗誦《傷仲永》

      (三)誦讀中的自究

      1、出示任務:

      ①自己朗誦《傷仲永》

      ②依據課下注釋和自己的理解畫出表示傷仲永年齡變化和才能變化的.詞句。

      ③完成自究檢測。

      2、自究檢測

      ①第一處年齡是,其過人之處是。

      第二處年齡是,其出現的改變是。

      第三處的年齡是,其又有了的變化。(要求用文中原話回答)

      (四)再讀后的自量

      1、出示任務:完成自量檢測

      提示:“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驚嘆;“不能稱前時之聞”→遺憾;“泯然眾人矣”→痛心

      2、自量檢測

      ①分組朗誦不同年齡段仲永的才能變化。

      ②思考:不同年齡段中,我們和仲永相比,誰更厲害?

      1.自讀課文

      2.自知檢測

      《傷仲永》選自《臨川先生文集》,作者是王安石,字介甫。他是宋朝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

      ②“傷仲永”的意思是:替方仲永感到惋惜。

      ③文章講了金溪(地點)方仲永(人物)從天才走向平凡(發生了什么事情?)

      1.標注注釋

      2.自品檢測

      ①生字注音:

      隸(lì)焉(yān)

      邑(yì)謁(yè)

      扳(pān)稱(chèn)泯(mǐn)矣(yǐ)

      ②個人、小組、集體多種方式朗讀、朗誦文章。

      1.自讀課文,畫出要求詞句。

      2.自究檢測

      ①第一處年是生五年,其過人之處是“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第二處年齡是十二三矣,其出現的改變是“不能稱前時之聞”。

      第三處的年齡是又七年,其又有了“泯然眾人矣”的變化(要求用文中原話回答)

      1.分組朗誦不同年齡段仲永的知識水平變化。

      2.相比之下我們更厲害,因為他的才能日益降低,而我們參加了后天教育,才能日益增加。

      掌握文章課題、大致內容和最基本的文學常識。

      正音,多次朗讀,熟悉課文,培養語感。

      給予字眼指導,梳理文章脈絡,了解方仲永起伏的成長過程。品析主人公的變化和作者情感的變化。完成課后第二題。

      帶著脈絡梳理讀重點句子,直擊主題--后天教育必不可少。

      四、總結概括

      無論一個人的天賦有多高,后天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

      忽略了后天學習,只會像方仲永一樣,徒念昨日之美,徒增今日之傷。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運用數據、比較等方法來說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2、經歷學習過程,獲得學習體驗,培養語感。

      3、認識自然,熱愛自然。

      【教學過程】

      預備鈴兩分鐘:《種太陽》歌曲播放

      同學了解歌詞,跟著學唱。

      一、散文欣賞引出

      1、出現巴金的《海上日出》片段,師朗誦。

      2、這段話給你怎樣的感受?帶著這種感受美美地讀讀?

      二、初讀文,感知《太陽》的語言

      1、讀題,這是一篇說明文。

      2、實話實說,這篇文章給你什么樣的感受?(硬邦邦,硬生生)

      三、再讀文,進一步了解文章內容

      1、課文寫了些什么,每一自然段用一個詞或一個短句概括。

      2、2~8自然段分別讓同學板書段的概括。

      3、師生討論:

      根據自然段的意思,歸并意義段。

      4、交流板書內容,小結:課文介紹了太陽的特點和她與人類的關系。

      四、細讀1~3節,品味語言特點

      1、說明文的語言也有自身的魅力。(笑臉圖貼上)哪些地方值得夸一夸?

      2、交流,邊讓同學板書。

      (數字、舉例等等)

      3、自讀,把特點表示出來:

      6000度,你感覺怎樣?你想到了什么?把你的這種感覺讀出來。

      4、同桌互讀互評,假如你的同桌讀得好,鼓鼓掌。

      5、師生合作讀。談感受:說明文的語言給你的感受。

      五、讀4~8節,感受密切關系

      1、(獎勵大家到陽光底下去走走。)看錄象。

      2、讀課文,讀到哪些地方你聯想到了生活中的某些鏡頭或學過的知識,就在這句話旁邊打五角星。

      3、用“太陽雖然離俺們很遠,但是他跟俺們的關系非常密切”開頭說話。

      4、小結。

      (你們都在用舉例的方法。)

      5、引讀第8小結。

      6、對大家,對太陽說句話,寫在課文后面,交流:

      生:啊,太陽,你給了俺們生命,給了俺們世界。

      生:太陽,您是大地的母親,是萬物生長的源泉。

      生:太陽,你給予俺們……

      生:太陽,謝謝您……

      生:人類呀,俺們要破譯太陽的密碼……

      師:剛才俺們用感恩的'心,發燙的文字來贊揚太陽,現在俺們一起來欣賞。

      六、拓展閱讀

      1、歌曲《心中的太陽》

      2、艾青的《給太陽》。師生配樂朗誦。

      3、小結:

      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心理充溢了陽光,最后讓俺們帶者陽光般的笑臉和大家送別,帶著陽光般的心情走向未來。

      〖板書

      太陽

      (同學的板書)

    語文教案 篇4

      【設計理念】

      2001年7月23日晚是我們中國人民的不眠之夜,北京申奧成功了,北京贏了,中國贏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心中洋溢著自豪感和成功感,他們都以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喜悅。人民奔跑著,狂呼著,舉國上下一片歡騰。播放錄像,創設情景,重現當年的狂歡情景,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指導學生進行分組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搜集資料,滲透處理信息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學習目標】

      1、認識“訊、傳、約、聚、揮、鑼、呼”等14個生字。會寫“申、匹、互、京、淚、洋”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們在申奧成功時的激動、歡樂和自豪的情感。

      3、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識記本課生字,引導學生體會人們激動、自豪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申奧成功的錄像帶。

      2、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活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2001年7月23日晚是我們中國人民的不眠之夜,北京申奧成功了,北京贏了,中國贏了!舉國上下一片歡騰。下面的錄像就是人們歡慶申奧成功的場面。

      二、觀看錄像,渲染氣氛

      1、提出要求,仔細觀察錄象,看看人們當時的動作、表情。

      2、用自己的話,描述人們慶祝勝利的情景。

      三、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當時歡樂的情景的?

      2、再讀課文,爭取把字音讀正確,句子讀通順。

      3、課件出示生字詞語,開火車讀,抽查讀。

      4、引導學生說說識記生字方法:

      識記生字的字形,有的可結合舊字認識新字,如:

      轉──傳軍──揮蘿──鑼陸──擊

      用──擁包──抱專──磚楊──揚目──淚

      其它生字記憶方法可啟發學生根據自己的習慣加以記憶。

      四、范讀課文,體會情感

      1、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你從老師的朗讀課文中,能體會到什么?

      3、說說自己此時的心情,請你自己帶著這種心情讀讀課文。

      五、指導朗讀,理解內容

      1、指名朗讀,評議讀的情況.在評議中課件出示下列句子指導朗讀:

      ⑴天安門廣場聚集了幾十萬群眾。

      ⑵中華世紀壇人如海,歌如潮。人們相互擊掌,相互擁抱,任激動的淚水盡情流淌。

      ⑶喜訊傳來,,人們不約而同地涌上街頭,北京立刻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2、引導學生讀好這幾句話,說說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什么?

      3、放錄像,再次觀看人們歡慶的場面。出示句子,自己有感情地朗讀。

      “我們成功了!”“我們愛北京!”“祖國萬歲!”

      4、自由讀課文

      在小組內比賽,評出小組內的“朗讀能手”。

      5、出各小組代表在班內參加比賽,評出班內“朗讀能手”。

      6、老師聽了大家的朗讀,非常感動。讓我們一起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稱—我們成功了!(師生齊讀課文)

      六、再讀課文,質疑問難

      同桌互相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沒有讀懂?對還沒有讀懂的地方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七、實踐活動

      1、搜集舉辦奧運會的圖片,說說我國的體育健兒所取得的成績。

      2、說說自己怎樣為舉辦奧運會出力。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課

      同學們搜集了我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參加比賽的圖片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展示搜集到的資料,每個同學向大家介紹。

      二、展示資料,蘊育情感

      1、以小組為單位,展示搜集到的資料,向大家介紹我國體育健兒所取得的成績。

      2、在黑板前展示學生搜集到資料,組織學生觀看。

      3、看了這些資料,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三、識字闖關比賽

      1、把生字卡片,制作成金牌形狀,開火車讀,并組詞,誰讀的準,誰就闖過第一關。

      2、課件出示

      鑼鼓喜訊不約而同聚集揮動擁抱流淌

      奧林匹克擊掌

      3、自讀,同桌互讀。

      4、指名讀,都對的就闖過第二關。

      5、補充閱讀資料,鞏固識字效果

      課件出示識字閱讀資料:

      歡樂的夜晚

      歷史的`瞬間變成了永恒的歡樂。當北京申奧成功的喜訊傳來,聚集在中華世紀壇的各界群眾爆發出排山倒海的歡呼。40萬北京群眾不約而同地來到天安門廣場,歡慶申奧成功。此刻,世紀壇成為歡樂的海洋。人們歡呼著,跳躍著,擁抱著,淚花浸潤著歡快的笑臉。在沸騰的現場,人們情不自禁地拿起護欄上的旗幟,盡情揮舞,一次又一次地將鮮花、彩旗拋向天空。絢麗的禮花映亮北京夜空,喧天的鑼鼓響徹中華大地。經過長久的期盼,北京周口店追尋文明的燧火將與奧林匹克的圣火匯合;濃縮千年滄桑的中華世紀壇,再次留載了中國民族史冊上光輝一頁。從天安門廣場到亞運村,從王府井、西單到北大、清華,京城大街小巷、校園社區,燈火輝煌,人流涌動,彩旗紛飛,歌聲飛揚。這個美好的夜晚將在無數中國人心中定格。今夜屬于北京,今夜屬于中國。

      ⑴自由讀。

      ⑵在小組內讀,評出組中的優勝者。

      ⑶組內選手,參加班內賽讀,能正確流利地讀出來的學生就闖過第三關。

      凡闖過第三關的學生就獲得一枚金牌。

      四、引導觀察,書寫生字

      1、課件出示“擁、抱、揚”,引導學生觀察這三個字相同點是什么?指名說說。如,“擁、抱、揚”三個字都有提手旁,都是左窄右寬的字;用同樣的方法學習“淚、洋”二字。引導學生描紅。

      2、“京”的上橫、“互”的下橫是長橫;互”字中豎折的豎和橫折的折筆應該向左邊斜。

      練習“京”和“互”

      3、“匹”字的筆順是:橫、撇、豎彎鉤、豎折;強調“淚”是從眼睛里流出來的,所以右邊是“目”,不是“日”。

      4、展示書寫情況,進行評議,評出“小小書法家”

      五、語文實踐活動

      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設計一種吉祥物,說說自己為什么以這種物品作為吉祥物。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借助注釋,讀懂課文大意,感悟課文中所講的學習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剛學過了兩則古代寓言故事,學到了一些古文知識,也掌握了一些學習古文的方法。今天,我們就來獨立閱讀一篇古文《關尹子教射》,看大家能不能自己把短文讀懂。

      二、自讀自悟,理解內容

      結合注釋,弄懂每句話意思,遇到不懂的詞、句同桌討論解決,仍解決不了的請教別的同學或老師。

      三、老師簡單串講文章大意,學生結合自身理解學習方法

      哪些地方是正確的?哪些地方理解不正確?從中你悟出了什么?(比如翻譯時詞序的調整、增添必要的`字詞等)

      四、總結

      1.再讀課文,自悟后小組討論:從關尹子教射箭這件事情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事嗎?

      五、朗讀全文

      六、附板書設計

      中矣 不知所以中 退而習之

      三年 知所以中 守而勿失

      (知道為什么) (遵循規律)

      教案點評:

      學生自讀短文,依據注釋弄懂詞句意思,與譯文對照,看是否理解正確。對較難理解的詞句,互相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注釋理解詞句意思。講解補充學生不能理解的詞意。幫助學生理解文中詞意、句意,領悟告訴我們的道理。

    語文教案 篇6

      一、故事引入

      師:從前有一口古老的井,井里坐著一只青蛙。一天,一只小鳥飛來,落在井沿上,咦!后來怎樣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成語故事,《坐井觀天》(板書)。

      二、初讀熟知

      1 、師:同學們先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課文寫的誰和誰的故事?他們為什么事而爭論?

      2 、師:他們是怎樣爭論的?請小朋友拿起筆,再次讀課文,可以大聲讀,可以小聲讀,也可以默讀,用“ ”畫出他們的對話。

      師:誰愿意把你畫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

      師:你畫得真準!小朋友,你們畫對了嗎?

      三、精讀課文

      1 、師:請小朋友自由朗讀第一次對話,一邊讀一邊想,你知道了什么?

      師:青蛙說的話后邊是什么標點符號?

      師:小鳥從哪里來,飛了多久,這都是青蛙想知道的,所以讀的.時候應加重語氣,誰來試?和你的同桌一起再讀一讀這段對話。

      2 、師:小朋友們讀得真投入,(出示第二次對話),接下來小鳥和青蛙的對話更精彩了,請看屏幕。

      生讀句子。

      理解大話、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把反問句改寫成肯定句。

      師:我們現在來做個實驗。請小朋友拿出準備好的紙,像老師這樣卷成圓筒狀,然后透過圓筒看天花板,說說卷起圓筒看到的天花板與剛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師:大家觀察很仔細,也善于動腦筋,那你們想想坐在井里的青蛙看到的天有多大?

      師:因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它的視線被井壁擋住,所以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大。

      3 、師:小鳥為什么說天無邊無際呢?請小朋友看看,小鳥飛過哪些地方,看到過什么?

      師:小朋友們的語言真豐富,小鳥飛過許多地方,看到的東西多,知道也就多。青蛙不相信,小鳥可著急了,他得努力勸說青蛙相信自己的話,該怎樣讀呢?自己試一試。(男女分角色讀)

      4 、師:學到這里,大家都已明白青蛙錯了,可自以為是的青蛙還和小鳥爭論不休,請小朋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第三次對話,邊讀邊想,青蛙和小鳥為什么笑?

      師:怎樣才能讓青蛙知道自己錯了呢?

      師:對,眼見為實,讓他親眼瞧一瞧!(播放青蛙跳出井口動畫)瞧!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它看到了什么?會說些什么?(出示句式:青蛙聽了小鳥的話,他真的跳出了井口,青蛙 。)

      師:小朋友們的想象真豐富,語言真優美,相信你們能用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讓我們有滋有味地齊讀第三次對話。(生讀)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再現情境。

      五、總結全文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2 、學了這篇課文,你們喜歡小鳥還是青蛙。

      3、總結全文

      小鳥為了鍛煉自己,飛過許多地方,獲得很多見識。希望小朋友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多學點知識,多看一些課外書,多出去走走看看,多學、多看、多聽、多想、多問,那你就不是井底之蛙,而是一個見多識廣的人。

    語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本課選的古詩,是南宋詩人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中的兩首。反映農村生活,是范成大

      詩歌的重要內容。第一首詩描寫了一幅男耕女織的勞動場面,及勞動帶給人們的樂趣。引導學生

      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是難點。

      班級情況:本班學生雖不是很活躍,但在詩歌的朗讀方面還是很不錯的,這有助于理解,更何況農村的孩子

      學習這首古詩有一種親切感,較易突破難點。

      教學內容:學習《四時田園雜興一》

      教學目標

      1 了解作者范成大極其“田園詩”與前朝的田園詩的異同。

      2 進一步了解朗讀詩歌的技巧,通過朗讀和語言的品位欣賞,體會作者的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3 培養學生的古代詩歌的閱讀鑒賞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體會作者的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言

      詩歌是詩人生命的沖動,感情的傾訴。“情動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詩詞是語言的精華。因而學習詩歌,要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體會詩人的感情,達到與詩人心靈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會更好地領悟詩歌。

      二教授新課

      (一)材料交流

      1介紹作者: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中進士。淳熙十年因病辭歸,時年58歲。此后10年隱居石湖。詩歌成就 范成大是一個關心國事、勤于政務、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憂國恤民的一貫在其詩歌創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范成大的詩,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圖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2田園詩歌:古代詩歌流派。以反映田園生活、描繪山水景物為主要內容。代表人物有陶淵明、王維、孟浩然等。范成大一直以農村和農民的生活作為自己的歌詠對象,在《四時田園雜興》中,不僅有描寫農村自然景象和生活場景的內容;而且教全面地描寫了勞動的艱辛、勞動的歡樂,贊美了農村的勞動者;更有一些反映農民疾苦、揭露剝削的詩。這些都使得范成大不同于前朝的田園詩人(僅描寫田園生活的恬淡閑適和優美的田園景象)

      3解題:〈〈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我們學習的兩首分別描寫農村的春天和晚春。

      4詩歌體裁:近體詩中的七言絕句。

      (二)詩歌朗誦

      1詩歌朗誦指導(節拍、語調、重音)

      2朗誦詩歌,體會詩歌的意境。

      (三)整體感知詩歌的內容及蘊涵的'感情?

      第一首詩歌描寫了農民勞動的情景。表現了人人愛勞動以及勞動充滿樂趣的感情。

      (四)交流探究

      1詩歌一、二句寫了什么內容?

      小組內討論探究

      明確:農民勞動的繁忙景象。

      2三、四句中寫不懂如何耕織的“童孫”也在“學種瓜”,要表現什么呢?

      小組內討論探究

      明確:在農村,無論男女老幼,人人愛勞動,人人需要勞動。另外說明勞動像游戲一樣,雖然繁忙但充滿樂趣。

      3詩歌的寫法(1)正面描寫勞動景象(2)語言清新自然,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

      三,練習

      1。小組朗讀背誦詩歌

      2。默寫詩歌。

      四

      1,文學常識

      2朗誦知識

      3詩歌的內容及感情

      五作業

      1理解、背誦并默寫所學的詩歌。

      2借助工具書或者絡找出一首唐代的山水田園詩歌并與所學的詩歌加以比較。

      板書設計

      男耕女織 勤勞

      兒女當家

      學種瓜 快樂

      課堂習題設計:

      一,解釋《四時田園雜興一》中劃線的詞的意思,再寫出詩句的意思。

      晝出耘田( )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

      童孫未解 ( )供( )耕織,也傍( )桑陰學種瓜。

      詩句的意思:

      二。《四時田園雜興一》的作者是( )描寫了一副

      ( )表達了詩人(

      )

      自問自答:這堂課通過實踐教學效果如何?

      整個實踐過程中,學生獨立學習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很好,達到了

      預期的目的。

    語文教案 篇8

      教材簡析

      《黃山松》是一寫景的文章,描寫了黃山風景區里的奇松,它們姿態獨特,造型各異,聞名遐邇。作者采用多種修辭手法,寫出了黃山松的特點。文章集景色美、語言美、情感美于一體,令讀者心馳神往、浮想聯翩。作者還從黃山松的形態與其生活環境的密切關系中受到了深刻的啟發。

      設計理念

      根據教材及學生的身心特點,創設黃山美景的情境,使學生如置身其中,讓學生在良好、愉悅的狀態中讀、想、說、問、議,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學目標

      1.了解黃山奇松的特點,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10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了解黃山名松的'特點,理解“黃山歸來不看松”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學生收集有關黃山的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切入課題

      學生匯報有關黃山的資料。

      “奇松、怪石、云海、溫泉”這四絕構成了黃山特有的景觀。下面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快樂讀書屋三”,去領略黃山松的美。(板書課題:黃山松)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語句,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3.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抓住重點,理解感悟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黃山松有哪些特點,課文都介紹了黃山哪些名松?(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學習作者布局謀的方法。)

      2.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1)再讀具體描寫黃山松的段落,并畫出描寫黃山松特點的語句。

      (2)選擇最恰當的一個詞,來概括每一種松樹的特點。例如:熱情好客的“迎客松”;執著探尋的“探海松”等。(答案不唯一,只要合適就可以,啟發學生談出個性化理解。)

      (3)作者為什么說“黃山歸來不看松”,你是怎樣理解的?(引導學生從黃山松外在的美與內在的氣節兩方面來談。)

      3.播放黃山美景的課件,供學生欣賞。

      4.有感情朗讀全文。

      四、檢查識字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還不認識的字看看書中帶有這個字的句子多讀幾遍,記住讀音。

      五、拓展延伸,增加積累

      1.收集描寫松樹的優美片段進行閱讀,同學之間交流,并與《黃山松》進行比較,看看有什么不同。

      2.把本課中你認為優美的詞語、句子寫在積累本上。

      板書設計

      黃?山?松

      迎客松

      探海松?美黃山歸來不看松

      黑虎松

      連理松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草原教案02-1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中精品级在线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图片 | 亚洲欧洲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无 | 亚洲欧美日韩愉拍自拍美利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