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經典1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美術教案1
課題:
電腦美術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
教材分析:
上學期學過電腦美術,本學期鞏固學習畫板程序。運用畫圖板中的方和圓等工具進行繪畫創作,繪制建筑物或動物,使學生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對電腦繪畫產生興趣。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進入系統畫板程序界面。
2、指導學生采用界面上的繪畫工具進行簡單繪畫游戲。
3、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電腦創意和操作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感受電腦美術的樂趣。
教學難點:
會進行簡單的畫圖板操作。
教學思路和建議:
以教師的電腦演示引起學生的興趣,通過概括動物的特征,使學生能運用圓和矩形等工具進行電腦繪畫創作。
教學準備:
電腦演示操作示范作品以及電腦軟硬件設備
教育學生要愛護電腦設備及專用教室中的各種教學設施。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活動:
活動一:
組織教學:
作好學生進電腦教室上課的組織工作,安排好每個學生的座位及上機的電腦。
活動二:
欣賞:
1、欣賞一些電腦美術的優秀作品,產生對電腦繪畫的直觀印象。請學生談感受。
2、欣賞電腦美術作品,當場演示電腦繪畫的創作過程,激發學生對電腦美術的強烈興趣。
活動三:
師生共同演示并操作:
1、請學生跟著教師的演示進入WINDOWS畫圖程序。
2、教師講清畫圖程序界面上的各種工具的用途,重點使學生了解復制工具的基本用途。
3、一個自己喜歡的形象?用圓和方來概括它的特點。一位學生到前面來操作,其他學生畫在本機電腦上。
4、運用粘貼、復制工具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活動四:
學生操作:
用圓和方概括特點進行操作。利用摸板中的各種工具和形狀等,繪制一幅電腦畫。 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進行繪制。
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進行個別輔導。
活動五:
評價:
共同評價,有自己的特色或操作中能敢于大膽嘗試的。
札記:
由于學生電腦教室中有許多電腦不好或是操作失靈,造成只好多人一機,使本課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磥矶嗝襟w介入美術教學還真是最需要設備的支持,否則教師的教學設計再完美也沒有用。
小學美術教案2
一、教材分析:
這一課在《鳥和家禽》之后,兩者的教學內容,互為補充延伸,前者突出“平面”的表現方法,而后者更突出了"立體"的表現方法。用廢舊材料和黏土做鳥和家禽,讓學生在嘗試各種廢舊材料和黏土的同時,了解民間工藝、了解自然、愛護生命,更關心地球的未來。這課可以分兩課時來教學,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調查、收集材料,共同分工合作,共同創作鳥和家禽的形象,用"立體"的方法,把自己創作的鳥和家禽的外形、動作特征表現出來。
本課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為目標,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美術教學的基本規律,愛護和發展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養審美情趣,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做鳥和家禽的基本方法。
(2)操作目標:基本學會把握鳥和家禽的特點和比例結構進行制作,培養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合作互助的`;增強動物保護意識,滲透熱愛民間藝術的情感教育。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鳥和家禽的外形特點和比例關系;嘗試利用多種材料和方法進行制作和添加。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基本把握動物的外形特點和比例關系的能力。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范作、黏土、制作工具等。
學生準備:黏土、制作工具等。
五、教學過程:
(1)情景與引人:
一次《貓與老鼠》中的笨貓TOM在家睡覺時被鳥叫聲或雞叫聲驚醒,你們聽出是什么聲音嗎?(放動畫)你能把這些鳥或雞畫出來給老師看看嗎?
學生在紙上畫,師請兩個學生上黑板表現。展示其中的部分作品,引導學生注意鳥類的基本形體特征。
師出示鳥類標本,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烏有哪幾部分組成,每一部分長什么樣,不清楚的同學還可以上來摸一摸,把自己觀察的結果告訴其他同學。
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既然你們都了解鳥的基本形體特征,那你們想用做陶的方法來表現它嗎?
引入新課:我做的鳥和家禽。
(2)欣賞與交流:
師:在做陶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下我們的祖先和民間陶藝家和我們同齡學生自己制作的陶藝作品,看看他們是怎樣用陶來表現鳥和家禽的。多媒體演示鳥和家禽的陶藝作品,其中有陶胚,也有施釉燒制成功的作品。
師:我們每制作一件陶藝作品,都要先進行構思,之后再考慮用什么方法制作合適,怎樣去制作?現在也請同學們想一想,你想做成什么樣的雞和家禽?怎樣做得與眾不同,又如何去表現每一部分?想好后同學之間可以進行討論,交流一下看法,在制作時可以單獨完成,也可以采取同學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
學生交流各自的設想,教師適時點撥。
(3)練習與展示:
師:既然同學們都已想好,那就開始制作,注意開始要練泥(學生開始制作,教師巡視指導,適時推薦優秀做法和講解注意事項)。
請同學展示作品,并作介紹,其他同學和教師參與評議。
(4)與延伸:
師:剛才我們看了同學們的作品,你們做得真好,想象力真豐富,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和自豪。
根據同學們的創作,你們能推選出今天的最佳創意獎,最佳制作獎……嗎?
(小組討論,然后把結果告訴課代表,教師頒發自制鳥和家禽的獎品。)
師:其實陶藝本身底蘊深厚,民間陶藝內容非常豐富,涉及很多方面知識,老師希望同學以后認真學習各科知識,認真觀察我們的生活,創造出更好的作品來。
小學美術教案3
教學理念:
在浙江省編六年制美術教材中,雖沒有開設獨立的立體造型課題,但在好些課中都滲透了立體構成的理念。如三年級教材中的《躲起來的動物》等。立體造型是立體創造的一種科學方法,它不僅是材料媒介的運用,也是個人感情、認識、意志的表達。根據新美術課程標準中對中年級提出要學習簡單立體物的表現方法的教學要求,自編四年級教材《裝夢的房子》,并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以白板紙為媒材通過面的切割、組合形成一種新的圍合空間,學會簡單立體物的設計,能用語言、動作對創作出的對象進行描述、表現,感受設計制作與其它美術活動的區別。這節課的重點是初步培養學生理性判斷的直觀能力及空間造型技巧,啟發學生的創造想象力,難點是使學生對立體形象的直感具有初步的鑒賞能力。
本節課以構建主義理論為指導進行設計。構建主義理論認為:學生的學習不是一個被動吸收、機械訓練、反復記憶的過程,而是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通過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構建過程。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加強學生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究性,要與學生社會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我在課題的設計上以“房子”為載體引導學生嘗試構成設計,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擷取素材,以“夢”激發學生表現與創造的欲望,在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時,主要采用學生獨立設計和小組合作相結合、自主探索和集體討論相結合等方式,促使每位學生積極參與設計與應用、欣賞與表現,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所發展,盡量滿足不同水平、不同個性學生的心理需求,真正體現學生的自主性。
教學目標:
1、嘗試簡單立體造型的設計與表現,掌握基本的空間造型技巧。
2、提高學生的設計制作能力、空間聯想能力、創造力及交流與合作能力。
3、培養學生的造型敏銳感和對立體造型作品的初步鑒賞能力。
教學準備:
教室布置:
1在教室的天花板上掛好長短不同、錯落有致的線。
2教室左右各3組,每組學生圍成圈。
師:藝術家的立體造型設計作品圖片若干、白板紙、旋轉彩燈、音樂
生:水粉畫具或彩紙、剪刀、膠水。
教學流程:
一、引入、揭題:
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平時都做過哪些夢?(想一想)
哪個夢給你的印象最深?(說一說)
。ń處熞舱f說自己小時候做過的有趣的夢,既增進師生間的親近感,又幫助
學生打開記憶的“匣子”。)
師:哇,同學們的夢,真是有的美好,有的可怕,有的`可笑,有
的奇怪……
你們喜歡哪一類的夢呢?
生:美好的,有趣的,滑稽的……
師:如果能將好夢藏起來,在我們入睡時它們會悄悄飛進我們的夢鄉,那該
多好啊!今天我們一起來造一座“裝夢的房子”,好嗎?
生:好。◣煶鍪菊n題)
二、構思、分析:
1、發散構思:
討論:用來裝夢的房子會是怎樣的呢?
。▎l:它有屋頂嗎?它是什么材料做的?有幾面墻?是透明的嗎?)
2、媒材分析:
同學們剛才的構思真不錯,老師聽得都入迷了。(出示這節課所用的材料——白板紙。)今天我們一起用白板紙來嘗試“造房子”。你們剛才用其它材料做的構思,可以回家試著做做看。
請同學們摸一摸材料,說說它的性能、特點。我們要根據材料的性能、特點去構思、設計。
三、設計、制作:
第一步:獨立設計“窗”(板書)
1、每組同學同在一面“墻”上設計,每人獨立設計一扇“窗”。
(每組發一張120cm ×80cm白板紙,要求學生按規定時間完成)
師:如果你在做“窗”時剪下一些形,請保持這些形的完整,等會兒我們可以利用它們。
2、評出“創新獎”和“合作獎”。
說說誰的“窗”最別具一格?哪組“窗”在“墻”上的安排最美?
第二步:合作裝飾“墻”(板書)
1、欣賞藝術家的紙造型作品(展示圖片)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打扮“墻”(大膽地創作,可用水粉畫,彩紙貼等,注意點線面結合。)
3、評“藝術獎”和“評析獎”。
每組都把自己設計的“墻”舉起來,大家一起欣賞,評析。老師小結,頒獎。
第三步:合作組合“房”(板書)
各組派一名“工程師” 合作將“墻”組合成“房”,其他同學各自把剛才剪下的形掛在從教室天花板上垂下來的線上,進一步利用空間,突破造型本身。(老師將旋轉彩燈放置在紙造型的中間)
“工程師”們商量如何組合時,老師參與指導。
四、欣賞、表現:
1、欣賞:
用燈光表現大型立體紙造型——“裝夢的房子”,學生靜靜地欣賞自己完成的作品。(拉上教室窗簾,關燈,打開旋轉彩燈開關,奏起相應的音樂。變幻的燈光映著立體紙造型,一些光束透出形狀各異的“窗口”,照到掛在空中隨風飄動的形上,光影交錯,創設出特殊的美的意境,讓學生的情緒受到極大的感染,調動了學生表現的積極性,為下面的“表現”環節打下了基礎。)
2、表現:
語言表達:1讓學生說說對合作完成的立體造型作品的感覺。
2說說自己現在的心理感受。
動作表現:根據老師的描述做動作(請各組派一名代表在“房子”旁扮演“夢”)
師描述:晚上,小朋友們漸漸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ㄗ嘁魳贰稉u籃曲》,全體同學做入睡的動作。)
各種各樣的夢從“裝夢的房子”里溜出來……
。ā胺孔印迸缘膶W生扮演“夢”隨音樂自由設計舞蹈動作進行表演。)
在師生共同創設的美妙夢境中結束本課。
小學美術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了解對印版畫的簡單印制方法。
2、能力目標:學習對印版畫不同的表現方法,以及學生在版畫創作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的耐心、細致有序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認識對印版畫,是造型表現的一種表達方式。掌握涂色方法和壓印的方法。
難點:如何巧妙的將印好的畫面進行新的創意。
三、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范作
學具:彩色卡紙、水粉顏料、毛筆或水粉筆、調色盤、筆洗等
五、教學過程
。ㄒ唬、復習導入,出示課題
1、 我們在二年級時學習了樹葉拓印畫,還記得嗎?
2、 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就和拓印有關。(出示對印版畫)找異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對印版畫,出示課題。
3、 解題。
。ǘ⒆灾魈骄
1、看書研究對印版畫的制作方法。
2、師演示對印版畫:
3、 學生總結步驟
4、師板書;對折,畫形,拓印。
。ǘ、學生實踐
1、請同學們先觀看一些照片
2、同學們想沒想好你這節課想印點什么呢?
3、學生動手畫對印版畫(出示作業要求;利用兩張紙對印或一張紙制作一副對印版畫。)
4、師解決學生制作的對印版畫出現的問題
5、指導版畫添加
。ㄈ、展示作品,積極評價。
(四)、總結本課
今天我們學習了對印版畫的制作方法,同學的對印版畫都非常有趣,有創意。
。ㄎ澹、拓展
在日常生活中,同學還可以利用對印版畫做些什么呢?
小學美術教案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什么是透視,以及視平線和消失點在透視現象中的作用。掌握透視規律,能運用透視知識表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比、觀察和分析等方法,了解生活中的透視現象,建構出繪畫中的透視規律,運用透視知識,表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提高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視現象給畫面帶來的美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初步了解視平線和消失點在透視現象中的作用,掌握透視規律,感受透視現象給畫面帶來的美感。
【難點】
如何運用透視知識表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在上體育課的時候,老師抓拍了一張照片,大家站的很整齊,第一張照片是從正面拍攝的,第二張是從側面拍攝的,對比一下這兩張照片,看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觀察得出,第一張照片中第一排的同學們身高基本上是相同的,而第二張照片中后面的卻變矮了,這是為什么?引出課題《繪畫中的透視現象》。
環節二:欣賞作品,探究規律
(一)透視的概念
1.出示霍貝瑪的油畫作品《村道》,霍貝瑪運用透視現象描繪了一條鄉間小路,小路兩旁矗立著細而高的樹木,大家仔細觀察近處和遠處的樹木一樣嗎?有哪些不同?遠處的樹木有什么變化?
引導學生欣賞并回答:這張畫構圖獨特,畫面中鄉間小路兩旁的樹木由近及遠,越來越小,最后消失在遠方,形象地再現了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作品體現了鄉村生活的甜美、洋溢著明朗而寧靜的樂觀情緒。
2.追問: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
鼓勵學生回答問題:路燈、鐵軌等
(二)視平線
1.出示北京頤和園長廊圖片,同學們嘗試把頤和園長廊柱子的頂端與底端連起來看看有什么規律?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總結,柱子由近及遠越來越短小,最后消失于一點,這個點就是消失點。通過消失點并與眼睛平行的水平線就是視平線,平視時,視平線與地平線重合。
2.引導學生欣賞霍貝瑪的《村道》,并提出問題:這幅作品中同樣隱藏著消失點和視平線,你能找到它們嗎?嘗試著畫一畫。
環節三:實踐練習,運用透視
1.提出問題:畫透視的場景時,應該注意哪幾個問題呢?
、倌軌蛴心康牡匕才乓暺骄和消失點的位置;
、谀軌蜻\用透視現象在平面上表現立體空間。
2.藝術實踐:運用透視知識,創作一幅有透視現象的風景畫。
環節四:展示評價,小結作業
1.學生自愿展示作品,教師引導學生從透視的規律出發進行評價,并提出問題:看一看,同學們的作品是如何表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的?
2.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視平線和消失點,并運用透視現象成功地表現了一幅風景畫。透視現象可以表現室外風景,也可以表現室內空間,以后我們可以繼續研究。
四、板書設計
繪畫中的透視現象
一、透視現象
近大遠小、近高遠矮、近粗遠細、近疏遠密
二、透視規律
消失點、視平線、消失線
小學美術教案6
一、活動目標
1.學會選擇相應的顏色給圣誕老人均勻涂色。
2.在老師的引導下會簡單裝飾背景。
3. 感受圣誕節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圣誕節。
二、活動準備
人手一盒蠟筆、圣誕老人圖片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今天什么節日。磕銈兿矚g過圣誕節嗎?為什么?圣誕節都有什么啊? 小結:圣誕節的時候,圣誕老爺爺會來給小朋友松圣誕禮物呢。 2觀察圖片,裝飾老人。
。1)教師示范涂色方法。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畫圣誕老人吧。
先看看這些圣誕老爺爺身上都有什么顏色?
提出要求:繪畫的時候小朋友要看清楚圣誕爺爺身上的衣服是什么顏色,涂的時候不要涂到黑線外面去,不然會把爺爺弄臟的.。
。2)提出新要求,給圣誕爺爺裝飾背景。
那圣誕老爺爺旁邊都有什么。
小結:圣誕老爺爺都是穿紅紅的衣服,帶著紅紅的帽子,有著白白的胡子,紅紅的鞋子,在他的身上背著禮物呢。
3、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畫畫要求:注意顏色的搭配,要選擇相應的顏色來裝飾,小朋友們要先畫圣誕老人,畫完以后再在上面畫上禮物、雪花等等別的裝飾物。
4、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今天大家都表現的很棒,用手中的蠟筆畫出了心目中的圣誕老人,還給他們畫上了美麗的背景。
小學美術教案7
教學目標:
1、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和表現生活中美好的景物。
2、 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環境,愛護動植物的美好情感。
3、 利用學習過的繪畫表現形式,去表現有人和動物的風景。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和表現生活中美好的景物。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環境,愛護動植物的美好情感。教學難點是利用學習過的繪畫表現形式,來表現有人和動物的風景。
教學準備:
繪畫工具和材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習用品,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咱們和大家一起學習第二十四課《有人和動物的風景》。說到漂亮的風景和可愛的動物大家都喜歡,我們在生活中要愛護大自然,更要保護我們身邊的動物。
三、講授新課
首先和大家復習一下前節課學習的內容:
同學們以前都學習過寫生吧?那么什么叫寫生?哪位學生說一說?(寫生就是直接以實物為對象進行描繪的作畫方式。)回答的很好, 有的`同學又要問了畫什么呢?畫風景寫生。
城市和鄉村都有美麗的景色。一塊草地,一片樹林,一道河灣,一條小徑。。。。。。都可以吸引敏感的眼睛。還有身邊可愛的小動物也可以入畫。
在畫畫的時候,分一分疏密,分一分主次,分一分近景、中景和遠景。把紛繁的景物,提煉概括成一個整體,在有限的空間里,渲染出情調和氣氛。
1、 欣賞書中的例圖,體會怎樣從平凡景物中去發現美。
2、 學習建議:可以用水粉顏料畫一幅風景寫生,注意畫面的氣氛和色彩相協調?梢杂糜彤嫲,彩色鉛筆等工具材料結合水粉色進行作業。
3、 教師講解寫生風景的步驟及方法。
(一)帶領學生觀察風景。
(二)用鉛筆勾形,注意透視和比例關系。
(三)進行圖色,注意色彩的搭配。
(四)學生進行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作業展評。
將學生的作業進行展示,評出優秀作業。
五、總結談話。
小學美術教案8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本課的編寫意圖是進一步把學生學習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并強調學生進展確定的社會調查活動與美術學習相關聯。留意人文訓練的內涵。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確定的橋梁建筑學問,是學生在觀看和表現家鄉橋梁的時候,能夠聯系家鄉風貌較完整地說出和表現橋的造型特征準時代特點。
人類有悠久的造橋歷史,世界上很多的橋梁,充分表達了人類的才智和士氣,今日我們能看到很多造型驚異穎的橋梁,是一道道融于大自然中的彩虹。六年級學生對橋梁建筑已有確定的審美意識。本課圖例,呈現了人類從古到今利用各種材料建筑的.橋梁,教師可讓學生自己解讀,說說這些橋與地域風貌的聯系,激發學生的表現欲 望。
(二)教學目標
、偾楦蓄I域:通過賞識家鄉的橋,培育學生愛家鄉、愛奇特事物的情感。
②認知領域:生疏和觀看橋的幾種根本構造造型,了解各種橋的設計和環境的關系。
、鄄僮黝I域:讓學生通過觀看體驗和寫生,運用多種繪畫形式,大膽表現橋的豐姿,提高表現力氣。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預備
教具:錄像帶、照片等有關橋的美術作品。有關古今中外橋梁的圖片資料。
學具:學生寵愛用的繪畫工具。
課時:1課時。
(二)設計
●教學導入:
(1)教師檢查學生是否按教師要求先走訪調查了家鄉的橋,并是否已寫好字左右的調查記錄,和以線描的形式畫出的橋。
(2)呈現學生的記憶畫作品。并請這些同學讀一下自己的調查記錄(人文、建筑等多方面的內容)。請學生發表意見。
●教學授:
(1)教師介紹橋梁學問。橋梁賞識。
(2)呈現有關橋梁的美術作品,請學生賞識。
●布置作業:
(1)請學生對線描作業進展補充和修改,并以自己寵愛表現的手法進展涂色完成作業。
●作業呈現:
(1)請學生把調查記錄和作業連起來裝裱呈現。
(2)評出“小記者獎”,授予走訪調查和作業表現突出的學生。
●教學延長:
(1)播放錄像片,介紹家鄉風貌(有關橋梁介紹)。
(2)完畢教學。
三、學習建議:
●是否樂觀認真地做好調查記錄。
●是否表現家鄉的橋梁風貌。
●學習活動中,是否樂觀呈現自己的調查成果。
●通過學習,繪畫技能是否有提高。
四、教師教學隨筆
小學美術教案9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汽車的有關知識(種類、外形特點、用途等)。
2、激發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功能上設計汽車造型。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用不同的幾何圖形構畫出一二種不同種類的的汽車。
難點:啟發聯想和想象的過程,逐步豐富想象后的造型特征。
三、教學準備:
學生:幾何圖形紙片、各種紙盒、膠水、剪刀、小貼畫。
教師:美術課件、“迷你車”、“多功能車”、“皇冠車”若干個
四、教學過程:
(一)啟發引導(激發創意)
1、組織教學,明確要求。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將是一位汽車設計師,要親自為人們設計各種各樣的汽車。
2、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教師提問:大家都見過也坐過汽車,但是你知道汽車分哪幾種嗎?
。ㄎ淖职鍟┢嚢雌涔δ芸煞譃榭蛙、貨車和特種車三大類。
教師提問:這些車的主體形象有什么特點?
。ê喒P畫板書)汽車都是由車頭、車身和車輪組成。
3、游戲:組裝汽車。
教師提出要求:請小朋友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用幾何圖形紙片進行汽車組裝競賽,看哪個汽車廠設計的種類最多。
小組匯報說說設計了哪幾種汽車?
(二)要點輔導(構思創意)
1、教師:汽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但有利必有弊。(課件演示撞車事件引起的交通堵塞,廢氣污染)你希望看到這些嗎?(學生:不)該怎么辦?
2、繪畫活動:汽車設計師
教師:就讓我們充當一回汽車設計師,請大家為人們設計一輛或幾輛想象中的汽車。我們還可從哪些方面提高汽車的功能,使它的利大于弊?
提示:1、可以在原有汽車功能或色彩上進行改造。(如車能飛,車能在水中游……)
2、可以用你喜愛的.動物、植物以及其它事物的外形進行設計。
3、還可以在設計的汽車旁寫上功能或特征類的文字。
(三)創作體驗(展現創意)
1、學生作畫,教師輔導。(課件配樂)
學生根據提示直接在紙上創作。教師在巡視時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通過交流了解學生的想法,提出建議;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大膽作畫,培養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2、欣賞講評作品“汽車展覽會”。
(1)教師以主持人角色舉辦“汽車展覽會”。
請小朋友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前邊,大家一起來評出獎項。
“迷你車”:要求色彩鮮艷,形狀美觀大方。
“多功能車”:要求多功能,用途廣。
“皇冠車”:要求既美觀大方,又功能齊全。
(2)肯定小朋友精彩、生動的設計。對可以修改補充的作品,鼓勵繼續補充改進。
(四)、課堂
小學美術教案10
教學目的:
1、培養創造力
2、學會陶藝的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及難點:
1、學習陶藝基本方法
2、掌握人物的動態、表情
電教、教具、學具準備:陶藝范作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欣賞一組陶藝
2、師:調皮的小丫頭,勤奮的好學生,新家的好媽媽,慈祥的老奶奶……不同年齡和相貌,原來都是同一個人。
你覺得有意思嗎?
3、揭示新課:我的成長變化(二)
二、講解陶藝的制作
1、欣賞幾組范作
2、講解陶藝歷史
3、陶藝的制作工具
竹刀、拍子、修飾和塑削工具
4、制作方法
手捏法
三、用黏土創作
用黏土表現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想像中未來的模樣,既要注意各年齡段外貌的`變化,又要注意一個人相貌的延續性。
1、根據想像,用黏土表現自己的成長變化。
2、教師巡回指導
四、作品
1、作品展示
2、學生講解自己的作品創意
3、注意點:制作時水分不可太多,以防開裂。
小學美術教案11
活動設想:
本班幼兒已經認識了五線譜表、高音譜號及音符1、2、3在五線譜表上的位置,對聽音辨音的系列活動產生了較為濃厚的興趣。
本次活動是在此基礎上,嘗試讓幼兒進一步認識音符5在五線譜表上的位置,通過創設音樂王國情境和各種有趣的聽音辨音游戲,在學中玩,玩中學的過程中,提高幼兒的音樂素養,培養幼兒在音樂活動中自信、大膽地表現自我的能力,體驗聽音辨音這種音樂活動的快樂,進一步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身體動作來表現音符的高低,培養幼兒聽辯不同音高的能力和動作表征能力。
2、嘗試學習互相合作編樂曲、分享合作的快樂。
3、激發幼兒學習音符的興趣,尋找音符5在五線譜上的位置,體驗聽音辯音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
認識五線譜表、高音譜號及音符1、2、3在五線譜表上的位置。
2、情景設置—音樂王國。
3、教具準備:
掛圖一張,高音譜表、人手一個小音符的`掛飾、錄音機、磁帶、地譜(在地板上畫五線譜)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感受音符不同的音高
1、隨著《哆來咪》音樂歡快地進場,參觀音樂王國。
2、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向音樂王國里的小音符問好。1雙手在腳踝處,2在小肚腿處,3在膝蓋處,4雙手叉腰,5雙手交叉抱手臂,6雙手指肩,7雙手抱頭,1雙手斜上舉。
二、辨別音符不同的位置:
游戲《朋友在那里》啟發幼兒說說音樂王國里有什么?(音符、五線譜等)并找個音符做朋友。
幼兒根據自己身上掛的音符在五線譜上的位置,邊表演邊找到跟自己身上掛一樣的音符的小朋友。
三、認識5在五線譜上的位置。
1.出示掛圖以講故事的形式,復習音符1、2、3在五線譜表上的位置并引導探索音符5在五線譜上的位置。
整體認識:
在音樂王國里有許多會唱歌的房子,房子里住著高音譜表,高音譜表有幾條線?(請小朋友拿出手指數一數)還有什么譜號?(高音譜號)這時候,來了許多音符豆豆,它滾呀滾,滾到了下加一線,唱歌的房子就唱起來了:“1——”,它又滾呀滾,滾到了第一線,唱歌的房子又唱起來了:“3——”,(可以提問幼兒唱什么音)它又滾呀滾,滾到了下加一間,唱歌的房子就唱起來了:“2——”,(可以提問幼兒唱什么音)它又滾呀滾,滾到了第二線,唱歌的房子就唱起來了:“5——”,音符豆豆都滾到了唱歌的房子里,它們唱啊,跳啊,高興極了。
2.老師變換音符的位置,幼兒聽琴唱一唱。
四、聽音辨音游戲:
1、《音符找家》游戲:聽琴聲辨別是那個音符,跳到這個音符在地譜上的相應位置,并隨著音樂的節奏學著各種動物唱出這個音符。音符找到家后,聽老師所彈的是自己的音符就跟著節奏在地譜上跳一跳。
2、《錘子、剪刀、布》游戲:小朋友自由結伴一起玩錘子、剪刀、布的游戲,贏的小朋友唱音符,輸的小朋友就在五線譜上跳出這個音符的位置。
五、聽音樂自由表演“哆來咪”結束。
小學美術教案12
教學課題:素描繪畫
教學內容:素描繪畫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學習素描的興趣,學生的觀察力與觀察方法,為今后專業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2、講解有關素描的基礎知識及素描工具如何用。
教學重點:素描的基礎知識及素描工具如何用。
教學難點: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教學流程:
。ㄒ唬⿵土暸f知,導入新知
1、檢查學生出勤情況,并做好記錄
2、端正學生的坐姿,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上課要求:按時上課,不缺課,不落課,作業按時完成,保質保量;工具要求。
3、展示本節課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二)新課講授:(教師講授)
素描作為人類最古老的一一種平面造型方式,可以說是一切圖畫之母。
1、關于素描的概念,可以從以下四方面認識。
第一、素描是與色彩畫相對而言的。
第二、素描是造型的基本功。
第三、素描作為畫家藝術創作意圖,觀念的體現,是為創作服務的。
第四、素描是繪畫的.一種形式,是有獨立審美價值的畫種。
素描是一種單色的繪畫形式,是培養造型能力的基礎,可以有以下分類:
按照傳統體系,可分為:中國寫意傳統素描(白描);西方寫實傳統素描。
按照現實手法分:以線為主。(注重形體結構研究和表現的結構素描);光影明暗。(形體體積素描和空間感表現的明暗素描)線面綜合。
按照功能性質與目的性分:基礎素描、習作素描、創作素描
2、素描工具如何用:(教師講授:)
。1)筆的種類
。ㄜ、硬)6H—HB—6B
。2)素描用紙
素描紙:8k4k半k整k
。3)橡皮
軟質橡皮,可塑橡皮
(4)定畫液
使畫面不退色
。5)畫板畫夾畫架
3、素描寫生的正確姿勢:(多媒體上顯示)
、僮撕驼咀耍
、凇⑽展P的方式
握筆寫字式握筆,有利于較小畫面與細部的刻畫。另一種是持棒式握筆,可最大限度地調動指、腕、肘、肩的活動范圍,使你能流暢舒展地作畫。
。ㄈ┎贾米鳂I:要求學生根據教師示范畫,畫一幅素描畫。(詳情:略)
教學后記:
通過優秀的作品展示,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分析,從而從中領悟到素描的應用性及重要性,使其審美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本課主要采用實際練習的方式,通過具體的形體的繪制達到使學生掌握操作技能的目的,并在繪制的過程中去感受美、感受經過自己的努力獲取知識的喜悅。
小學美術教案13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對稱形的特點。
2、訓練學生大膽進行頓色搭配和表瑰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才能。
重點與難點
啟發學生運用線條和色塊,大膽漆畫花紋。
教具與學具
教具: 搜集有關蝴蝶的圖片、彩照、郵票、工藝琨和標本;幻燈片兩張,錄音機,音樂磁帶,小紅花;印好蝴蝶紋樣的小卡片。
學具:作業 用紙;各種彩色紙、鉛筆。
教學過程 :
一、揭示課題
今天,教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花姑娘朋友。是誰呢?大家看!(出示蝴蝶標本)小朋友
異口同聲地說是蝴蝶。(板書:蝴蝶)
大家喜歡蝴蝶嗎?為什么?因為它們有美麗的花紋,漂亮極了。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給蝴蚨添畫花紋,(把標題板書完整)
二、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老師這里還有很多漂亮的小蝴蝶哩,(出示彩照、圖片、郵票上的蝴蝶)你看,它們有著各式各樣的花紋,五顏六色的,好看極了。小朋友們愿意和它做朋友嗎?"
大家仔細看看,這些蝴蝶的形狀和花紋都有一個什么共同特點?
(讓學生認識什么是對稱形)大家想想還有什么也是對稱形嗎?
蝴蝶的形狀、花紋、顏色兩邊是一樣的,所以,蝴蝶是對稱形。蜻蜓、小蜜蜂也是對稱
形。
三、老師講解示范畫法
老師這里畫了兩只蝴蝶,大家比一比,哪只蝴蝶好看?(用幻燈打出兩只蝴蝶,一只花紋、色彩都很鏢亮,一只是單色白描)。
如果老廓也給第散只蝴蝶添上花紋,它也會很好看的。
怎樣添畫呢?先畫一邊的花紋,再畫另一邊,兩邊要基本一樣。顏色呢?先上一邊的顏色,自己喜歡什么濁色就配什么顏色。(老師用彩筆直接在幻燈片上描畫,邊講邊演示,讓學生十分形象地看到添畫步驟。)
添畫完了,再讓大家比較看看,認識到這只蝴蝶也同樣漂亮了。所以,添畫花紋非常重要。
四、學生添畫練習。
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怎么樣?每位小朋友都做一名小小設計師,給蝴蝶姑娘設計一件漂亮的'衣服,看誰設計得最好看。把印有蝴蝶紋樣的卡片分發給每位同學,輕輕播放歡快的音樂。
老師隨時鼓勵大家大膽地涂色、配色、創新。
把效果好的作業 張貼在展覽板上,然后民主評曲最佳設計師、并獎勵一朵小紅花。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給蝴蝶添畫花紋,大家都畫得很不錯,都緒蝴蝶蛄娘穿上了非常漂亮的衣服。我們的生活是美好、幸福的,但我們從小就要艱苦樸索,不要只講穿得漂亮,而要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將來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小學美術教案14
課題:葉子上的“血管”
課型:繪畫
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的:
情感____感受樹葉的美感。
認知____觀察葉子的形狀、顏色、構造。
操作____用常用美術工具材料表現樹葉的美。
重點:用鉛筆、水彩筆、水筆、等畫樹葉。
難點:繪、制出各種形態具美感的樹葉,并用語言或文字表達自己的感受。教學準備:多媒體資料,各種樹葉、繪、制好的范例圖。
學具準備:課前要求學生收集各種樹葉,彩色紙張、剪刀、膠水、各種筆具,等常用美術用具。
教學過程:
一.入導入:播放美麗的森林、樹木、植物。春、夏、秋、冬景色各種樹葉特寫。
二.導入:啟發學生講一講春姑娘或秋天的童話
三.啟發談話導入:現在是什么季節?有沒有注意到校園的花草、樹木季節不同會有什么不一樣?
1.啟發引導學生聯想樹木的花衣衫,“季節不同樹木的花衣衫會有什么變化呢”?(學生活動綠、黃、紅等,師:適當引導)
二.結合教材揭示<<葉子上的小“血管”>>
1.師:展示樹葉提問?
葉子有“血管”嗎?學生回答師引導“血管”就是葉脈。
2.葉脈是用來做什么的呢?
學生活動葉子上的葉脈就同我們人的血管一樣,遍布全身用來輸送水份、養份的。
三.觀察、探索
1.師:展示樹葉引導學生觀察、比較。
(組織學生四人小組拿出收集的樹葉交流仔細觀察,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2.師:提問。
(1)你們看到的樹葉外形有什么不同?邊沿有沒有不同?學生發言各種形狀的可能性,師:適當板畫外形,供學生參考。
(2)顏色有什么不同?學生發言混色、帶色點的都有可能
(3)不同的樹葉“血管”有什么不同?
要求學生多片葉子間(詳細對比、細致入微觀察)學生發言師:適當板畫。
(4)正面背面有什么不同?
(5)摸一摸這些不同的樹葉有什么不同的感覺?學生發言
(6)還有沒有發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學生發言組織學生說一說對葉子的`感受
(師:總結;每一種樹葉都有各自的面目,象小朋有的臉蛋,雖然每人都有一張漂亮的臉蛋但沒有絕對的一樣。是嗎?)
四.展示例圖
白紙繪制、彩色紙張繪制、剪制作品,水筆單色、淡彩,水彩筆畫。
(1).提示性講解這些畫的繪、制材料及繪制過程
(2).這些例圖讓學生觀察、比較(學生如有疑問?師:當堂及時解答)
五.作業要求:
觀察葉子畫一片自已喜歡的葉子,注意“血管”的粗細結構。并在畫面邊寫上幾句對樹葉、對葉脈的感受的話語。
1.課堂巡視指導,啟發學生選材,指導繪制。
2.先繪、制好的同學上臺展示作業,并說一說繪制過程,及感受
3.學生作業展評,學生參評。師:講評存在問題,肯定學生認真積極參與學習
六.小結;(展示2)
通過展示手法不同的剪制、刻制、印制、粘貼、裝飾等例圖,啟發學生還
可以用什么材料、工具來繪、制?各種材質不同,筆具不同。如:掛歷紙,包裝盒等剪貼、刻制等多種方法。在生活中可作裝飾掛畫欣賞,可作書貞用途等。
小學美術教案15
第1課 認識美術工具
教材分析:工具和材料是進行美術活動的重要條件,如何對一年級的學生進行這些引導是這一節課的難點。在課堂上我把它定位為美術課教學中的綜合 。探索領域,目的是想結合兒童以往的(學前)繪畫經驗,進行延伸由此引發全體孩子對學習美術的欲望。
教學目標:
1、熟悉和了解美術的表現形式,認識美術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培養新的思維加深對美術的新認識。
2、觀察和發現各種工具的使用方式,培養愛護學習用具的良好行為習慣。引發對各種工具和材料的聯想。
3、開闊視野,拓寬想象空間,激發探索未知領域的欲望,體驗探究的愉悅與成功感。 教學重點:觀察各種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發對工具和材料的聯想。
教學準備:課件、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實物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導入新課:
回顧學前繪畫經驗引語:今天我們要在課堂上找朋友,這個朋友是誰,我先不告訴您們,上完課你們就知道了。請大家想一想下列的問題,小組討論,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時要完整。1、你在畫畫的時候用過那些工具,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樣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嗎?2、你見過那些繪畫工具,請你介紹一下,你在那里見到的?你認為它們能用來干什么?
3、你最想擁有的美術用品有那些?為什么?
蠟筆小知識 1、是年幼兒童最常用的繪畫工具2、同彩色鉛筆相比,蠟筆的色彩比較鮮艷、筆芯也稍軟,使用時不會因手在紙上摩擦而弄臟畫面。3、蠟筆即可以用來畫線條,也可用于大面積的涂色。
油畫棒小知識 1小朋友最喜歡使用的工具,色彩鮮艷、濃烈2油畫棒比蠟筆要軟得多,而且因為是油性的,顏色之間容易混合,色彩的變化,層次都比較豐富。
彩色鉛筆小知識:
1、最簡單的色彩畫工具,如同鉛筆一樣,比較適合年齡幼小的小朋友使用
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來涂顏色,但涂色的時候不能用力過大,因為它的筆芯是硬性的,會在紙上留下痕跡。
3、比較適合于畫輕柔、淡雅的畫面。
師小結:在繪畫過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個好助手能幫助你實現你的繪畫愿望。
三、引導觀察 思考 發現新的工具和材料課件展示:
1、 欣賞中國畫、書法作品。
2、欣賞油畫作品。
3、欣賞水粉、水彩畫作品。
4、欣賞版畫作品。
5、欣賞兒童畫作品。
師:欣賞了這些畫,大家能猜出這些畫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來完成的嗎? 生自由議論。
6、課件再次展示(結合作品進行展示),目的是讓學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發學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術課的課前準備能有所重視。大家現在可以猜出我們要找的朋友是誰了嗎?
7、怎樣愛護這些工具和材料。
課件:工具和材料使用小知識,進一步強調愛護工具、保護學習用品、正確使用學具的良好品質。
四、評價,師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回答問題。
1、你能認識的美術工具和材料有( )種?
2、通過學習你又認識了那些繪畫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 )?
3、你能愛護和正確的使用工具和材料嗎?
五、課后觀察和思考
1、 收集和嘗試一種你沒有用過的美術工具和材料。
2、 到美術用品店去觀察文房四寶是什么?又發現了什么新的工具和材料。
第2課 大家都來做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運用石子、沙子,瓶蓋、罐子或一些體育用具,集體排列立體圖形。
2、啟發學生利用各種材料表現具象與抽象物體的造型。體驗材料的美感。
3、強調在排列創作過程中,發揚集體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觀察各種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發對工具和材料的聯想。
教學難點: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課前準備:師生共同收集可樂罐、沙、石、瓶蓋、體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二、導入新課:
師生共同交流所準備的物品,及所帶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體和造型。
人教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上冊教案全集
三、講授新課:
1、思考與討論階段
分組展示自己所具備的物品,引導學生思考座談、開展積極想像,怎樣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組集體一起排列出新穎的立體造型。
2、發展階段
人人參與,把瓶罐重疊或向四周擴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種抽象或具象的圖案與造型。通過組與組參觀,相互補充,拓寬思路,了解自己小組所設計排列作品的優點與不足,進行修改。
3、收拾與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學生收拾整理好工具與材料,保持環境清潔衛生。
四、課后拓展
1、運用所學到的排列方法,在課后回家利用各種物品進行排列組合各種圖形的練習。
2、在排列時,要大膽想像。造型的'內容,材料的運用應更豐富更廣泛
第3課 彩線連彩點
教學目標:能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大膽地涂繞。
1、 能按自己意愿涂繞出不同的形象,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2、 在涂繞中感受到繪畫的樂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能按自己意愿,大膽地涂繞出不同的形象。
教學難點:線條變化的豐富性。
課前準備:油畫棒或彩筆,鉛畫紙。
教學過程:
一、回憶童年,激發興趣。
1、小時候,你們在墻上涂畫過嗎?
2、有沒有被老師或家長批評過嗎?
3、今天,老師給大家一個機會,讓小朋友們盡情的涂,有可能老師還會表揚你呢?
4、請幾個小朋友上黑板上來涂,其余同學在紙上涂。
5、你覺得黑板上涂了些什么呀?
二、以趣導學
1、 觀察、思考,你看上面黑板上的小朋友畫的像什么呀?能不能把它們添幾筆,使它成為我們生活中熟悉的形象?
2、 試一試,請小朋友上黑板演示。
3、 比一比,看一看,打開課本欣賞。
A、你認為它們好在哪里?
B、看了這些畫,你認為還可以涂繞出什么?
C、請學生在自己的紙上涂繞。
(表揚大膽的小朋友。)
三、交流。
四、 布置作業
1、小小組合作完成一張畫,小小組自己確定主題。
2、 學生大膽用線創作。
五、教師巡回輔導。
重點是指導膽小的學生。
六、點評
你認為誰畫得好?好在哪里?
第4課 下雨啦
教學目標
知識性目標:利用色彩、粗細、疏密、節奏不同的點、線及細小的形狀、創造性地表現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情感性目標:嘗試體驗下雨給人與動物帶來的不同感受。
能力性目標:鍛煉學生以動作、線條再現情景的能力。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回憶下雨的情景,感受人間親情、友情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
教學難點:用色彩、粗細、疏密、節奏不同的點、線及細小的形狀、創造性地表現不同的雨,表達自己不同的感受。
教具準備:雨的詩歌、〈小雨沙沙〉歌曲磁帶、學生范作。
教學過程:
一、 兒童歌曲〈小雨沙沙〉導入。
學生跟著樂曲邊唱邊做動作(一年級音樂課已教過這首歌)
二、引導學生討論歌曲里面下雨了種子會怎么樣?
三、 欣賞兒童詩歌《下雨了》,說說小動物們下雨了怎樣躲雨。 師朗誦:
下雨了!
下雨了!下雨了!
小螞蟻躲在大蘑菇下,
它說,蘑菇就是他的傘。
下雨了!下雨了!
小青蛙躲在大荷葉下,
它說,荷葉就是它的傘。
下雨了!下雨了!
小蟲躲在大樹下,
它說,樹葉就是它的傘。
下雨了!下雨了!
小弟弟快過來,
讓我為你撐起一把小傘。
四、引導學生回憶下雨時的情景。(小組討論交流)
1、 自然界的變化。
2、 人怎樣躲雨。
3、 下雨給你帶來什么感受。
五、雨中情景模仿表演。(個別學生上臺表演)
六、欣賞一組表現雨中情景的畫。
1、 書本中的插圖。
2、 優秀學生范畫。
七、同桌討論怎樣畫雨中情景。
八、集體交流。
九、學生作業。(自選繪畫材料,運用多種方法表現。)
十、作業展示、評比。
十一、課堂小結。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教案01-07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06-03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07-01
小學美術教案01-04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7-04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3-05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07
小學的美術教案06-13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