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10-09 07:45:30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常用【9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常用【9篇】

    語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鞏固復習聲母。

      2、能熟讀音節(jié)及音節(jié)詞。

      3、能認讀已學過的生字。

      二、教學重難點:

      “擺一擺”及“讀讀連連”中的輕聲練習。

      三、教學準備:

      1、已 學過字母卡片。

      2、已學過的'生字卡片。

      3、準備小棒、線等。

      教學過程:

      一、字母順序連一連。

      1、用字母卡片認讀23個聲母。

      2、翻到《復習四》的聲母表,讀一讀。

      3、按聲母表順序連字母,看看出現(xiàn)了什么動物?

      二、擺一擺:還能擺出什么字母?試試看。

      1、書上用什么擺出什么字母?

      2、你還會用什么擺出什么字母?

      3、展示:如小棒和圓片可以擺b p d q等。

      4、啟發(fā):還可以用橡皮泥、剪紙等方法擺出字母。

      三、想一想:哪些同學的姓里有什么聲母?

      1、學習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姓里有什么聲母。

      2、出示九個聲母:g k h j q x zh ch sh 。

      做認朋友的游戲:誰的姓里有某個聲母,誰就是它的朋友。老師把本班中出現(xiàn)的姓分別寫在這九個聲母下面。

      3、讀一讀姓。

      四、讀一讀:比較音節(jié)。

      1、自讀后,互讀。

      2、指名讀。

      3、說說每組兩個音節(jié)的異同。

      4、齊讀。

      五、讀讀連連。

      1、自讀音節(jié)詞。

      2、開“火車”讀。

      3、看例子,說說為什么qi che 同huo che 連。

      4、自己練習連線。

      5、指名說說怎么連,為什么這樣連。

      六、我會認。

      1、師:樹上有這么多的蘋果,只有認得它們的同學才有資格摘下來。誰來摘?

      2、學生做“摘蘋果”游戲。

      小結(jié):由于拼音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不像文字那么多,學生容易遺忘,因此,更有必要加強復習鞏固,在教學本課前組織復習檢查,為接受新知識作準備,在新課中對比明知。如z---zh c--ch s---sh 達到溫故而知新。新課后反間計訓練,提高拼音水平。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等14個詞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4.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灰雀》這篇課文,我們先來復習,看同學們關(guān)于生字詞掌握的怎么樣?老師要考考大家,同學們有信心嗎?

      1、認一認,讀一讀

      指生認讀,小組讀。

      2、比一比誰記得多?小組比賽。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指生說然后總結(jié)。

      這篇課文講了列寧在公園里尋找一只灰雀時,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小男孩。經(jīng)過交談,男孩最終將灰雀送回來的故事。

      三、情景引入,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圖片: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

      2.教師說: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惹人喜愛。你看它們可愛嗎?

      3.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畫出描寫灰雀的語句,讀出感受,把體會寫在旁邊,做批注。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

      (2)朗讀第一自然段。

      匯報交流:“樹上有三只灰雀,兩只胸脯是粉紅的,一只胸脯是深紅的。它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zhuǎn)地歌唱,非常惹人喜愛。”

      誰來讀這句話,要讀出什么感情?你讀出了喜愛之情。誰還想再來讀。

      這句話表現(xiàn)出灰雀非常惹人喜愛。

      三只灰雀歡蹦亂跳的.唱歌,你們喜歡嗎?除了你們以外還有人喜歡它們呢?是誰?

      (3)你是從哪看出列寧很喜歡這些灰雀?

      “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只歡快的灰雀,還經(jīng)常給它們帶來面包渣和谷粒。”你讀出了什么?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列寧對灰雀的喜愛之情。

      從哪幾個詞語中讀出列寧對灰雀的喜愛之情。

      從每次、都要、經(jīng)常這三個詞可以看出列寧對灰雀的喜愛程度。

      出示圖片:“胸脯深紅的灰雀不見了”。

      四、學習課文第三至十自然段。

      1.胸脯深紅的灰雀到底去哪兒了?請學生默讀課文,畫出你感動的句子。

      默讀第 2 自然段,思考一下,從下面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

      “他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誰來讀這句話,要讀出什么感情?從這句話,我們能體會到,列寧對灰雀的擔心和著急。誰還想再來讀。讀出對灰雀的擔心和著急。

      2、齊讀第3-10自然段,體會列寧和小男孩的心里活動。畫出列寧和小男孩的語言。

      列寧的話:

      A.列寧說:“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寒冷,它怕冷。”

      (飽含著對丟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卻故意不明說,而用自己的感情來啟發(fā)男孩自己覺悟,以情育人。)

      B.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自言自語”實際上是說給小男孩聽的。“可惜”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愛護和惋惜,他用這種感情來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愛灰雀,關(guān)心著灰雀的命運。)

      (1)男孩說:“沒看見,我沒看見。”

      (2)男孩看著列寧,說:“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3)“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一定會飛回來的。

      3.指導學生讀一讀列寧與小男孩的對話,再說說他們心里是怎么想的。

      (1)引導學生體會小男孩的認識過程:吞吞吐吐一想說不敢說一決心把灰雀放回公園,肯定地說。)

      (2)讓學生體會列寧育人過程。

      列寧聽到小男孩的話,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帶走。如你是列寧,這時你會對小男孩說什么呢?

      文中列寧是怎么說的?畫出列寧的話。分組討論,通過讀列寧的話,讀懂了什么?

      創(chuàng)設(shè)情境,進行對話。老師為列寧,學生為小男孩進行對話。老師用責問的語氣與學生對話。

      指導學生朗讀。

      五、學習課文第十一自然段。

      默讀第11自然段,思考下面的問題:

      1. “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歡蹦亂跳地在枝頭歌唱”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

      2. 那個男孩站在白樺樹旁,為什么低著頭?

      列寧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著說:“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兒去了?”

      列寧為什么不問男孩卻問灰雀呢?

      從這篇課文中你得到什么啟示呢?

      一方面表明了列寧見到灰雀之后的驚奇,另一方面則表現(xiàn)了列寧對小男孩的愛護。

      2.分組讀書、討論思考題。

      3.小組代表發(fā)言。

      4.從這篇課文中你得到什么啟示呢?

      六、拓展學生思維空間。

      文章寫了第1天、第2天、請同學們以“灰雀昨天去了哪里”為題,寫一段話,進行寫話練習。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

      七、課堂小結(jié)

      課文以灰雀為線索,記敘了它丟失又復回的經(jīng)過。表現(xiàn)了偉大導師列寧喜愛灰雀,更愛誠實的孩子的崇高而偉大的愛。

    語文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學習字詞句

      1.導入:

      2.自讀兒歌。

      ⑴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兒歌。

      ⑵指名試讀,注意讀準。

      3.理解。

      ⑴(出示小黑板)這首兒歌里講了哪些姓?

      ⑵有哪些姓的音相同?哪些姓的音相近?

      4.指導朗讀。

      5.拓展練習。

      ⑴小朋友你的姓也可以用這種方法回答嗎?

      ⑵你還知道哪些姓不可以這樣回答,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6.實踐。

      二、教學第二題:學寫鉛筆字。

      1.讀題,明確題意。

      2.掌握筆順規(guī)則。

      ⑴出示小黑板,指名讀:小、水、日、國。

      ⑵按筆順書空:小、水。

      ⑶這兩個字的`筆順規(guī)則是什么?

      3.指導書寫。

      三、教學第三題:讀讀背背

      1.讀題,理解題意。

      2.簡介:

      3.指導讀好停頓。

      4.練習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聽故事講故事

      一、理解題意。

      1.指名讀題。

      2.本題要求是什么?

      二、看圖、聽故事

      1.出示四幅彩圖,要求學生仔細看,專心聽,認真記。

      2.教師指著圖,有聲有色地讀述這個故事,共講三遍。

      三、練習講故事

      1.教師重點指導練說第一幅圖。

      2.學生自由練說第二、三、四幅圖。

      3.教師巡視指導。

      4.指名把四幅圖連起來說,師、生給予評點。

      四、作業(yè)

      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或講給鄰居的小朋友聽。

    語文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直接導入

      師:通過預習誰能告訴我小牛是用什么辦法找朋友的?(板書課題:《征友啟事》)

      2、質(zhì)疑

      師:通過預習,把你懂得的問題提出來考考大家。(讓學生自由說)

      教師把有價值的問題特別強調(diào),如:征友是什么意思?啟事是什么意思?它想征什么樣的'朋友?……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讀

      師:剛才同學們提出那么多有意思的問題,看誰通過讀書能解決?讀書要注意讀準字音,不掉字、不添字,邊讀邊想。

      2、小組合作讀書。

      小伙伴互相幫助把句子讀通。都覺得難讀的句子教師幫助、指導。

      3、讀后釋疑。

      師;初讀課文你懂了什么?(圍繞質(zhì)疑中的問題)

      4、示范讀

      評一評老師讀得怎么樣?

      教師范讀時,提醒學生認真傾聽。

      三、再讀課文識生字

      1、學生小聲讀課文,邊讀邊記生字。

      2、分小組合作識字,互相說說怎樣記住這些字。然后指名在全班交流識字方法。(加一加、減一減、熟字加偏旁、猜謎語等)

      3、分小組讀生字卡片,豐富詞匯。(卡片上拼音帶字,組多個詞)

      4、請小老師教讀生字、詞。

      5、抽讀、齊讀、開火車讀生字、詞。

      四、指導書寫

      1、出示要寫的三個字“張、迎、或”,分別說說它們是什么結(jié)構(gòu)?部首是什么?特別注意戈字旁的講解。

      2、讓學生觀察這三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互相說說怎樣寫才好看。如:哪一畫應該寫長點,哪一畫應該舒展些,哪一畫靠近豎中線等。

      3、描紅。

      4、示范寫。

      5、臨寫。

      6、練習、評價。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激情導入

      1、教師出示一張卡片,學生出示相應的卡片,看誰出得又快又準。然后再請一個孩子教讀。

      2、教師提問:我們知道,小牛想找

      教案《語文S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征友啟事》教案與教學反思》,來自網(wǎng)!

      朋友,它貼出了征友啟事。(引出課題)那它貼出了幾張征友啟事?(兩張)教師出示小牛的兩張啟事。

      二、品讀感悟

      1、請孩子們先自己小聲讀一讀這兩張啟事,然后指名讀。請其他孩子評一評。

      2、在書上用波浪線畫出兩張啟事的不同之處,請人到黑板演示。同桌互相說說不同之處的意思。然后請人在全班交流。(教師重點指導孩子理解“誰能做到”和“誰能做到其中一點”,體會“或者”的意思。)再分男女生讀這兩張啟事。

      3、請孩子們在課文中找一找,第一張征友啟事貼出過后出現(xiàn)了怎樣的結(jié)果?請人讀一讀答案(第三段),再請人來評一評。小組表演讀。孩子帶著頭飾表演讀,讓每個孩子都參與讀書、表演,在具體的情景中感悟小動物們渴望交到朋友的興奮心情,及交不到朋友的失望,理解“興奮的跑過去,又搖著頭走了”。請小組在全班表演讀。指名說說,如果你是這些小動物,當你搖著頭離開時,你會說些什么?

      4、師:小牛沒找到朋友就去找老牛,它對老牛說了些什么呢?它當時的.心情怎樣?指名說說。討論:你在什么時候會對別人訴苦?引導孩子體會小牛一個朋友也沒找到時的傷心、失望、難過心情。(4、5自然段的學習)

      (1)同桌互讀,體會小牛心情。

      (2)師生齊讀。

      5、師:于是小牛又貼出了第二張啟事。這次它找到朋友了嗎?小牛和小動物們的心情怎樣?(8—13自然段的學習)

      (1)讓孩子們說一說在平時生活中遇到過哪些高興事,演一演當時的表情和動作。引導孩子們體會小動物們看到啟事和交到朋友后高興的心情。

      (2)小組內(nèi)分角色讀。

      (3)指名分角色讀。學生評價。

      (4)戴著頭飾表演讀。

      5、感悟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

      教師引導:為什么小牛開始一個朋友也沒找到,后來就有了許多朋友?(小組討論后指名回答)

      教師小結(jié):如果你能既想到自己的需要,又能考慮到別人的愛好,那么一定能交到許多好朋友。

      6、師生一起戴上頭飾分角色表演讀整篇課文,再整體感悟。

      三、拓展延伸

      你也來寫一張征友啟事。(先分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最后動筆寫)教師指導一下格式。

      四、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組詞。

      教學反思

      本冊閱讀教學的重點是朗讀訓練。因而在本課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孩子們的朗讀訓練,我將教學中的朗讀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感受、思考,去領(lǐng)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比如在指導孩子們讀小牛向老牛訴苦這一段的時候,開始他們總是讀不好,后來我問:“你一般在什么時候會去找別人訴苦?”他們有的說:“在遇到難題時會抱怨訴苦。”有的說:“別人欺負我時我會訴苦。”有的說:“我受委屈時想訴苦。”說出了各種各樣的情況,全是他們親身經(jīng)歷,切身感受過的事情。這時我再讓他們讀,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都是皺著眉頭讀的,他們自然而然的就讀出了小牛那種傷心、失望的心情。在后來小動物們看到啟事后高興地和小牛交朋友時有許多對話,需要帶著高興的感情來讀。我也用了同樣的方法,我告訴他們:“上次詩歌朗誦比賽我們得了第一名。”(這之前他們不知道)他們聽了后立刻歡呼、跳躍起來。這時我引導他們讀這一部分時,他們個個都是滿臉微笑,神采飛揚的。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設(shè)計:

      創(chuàng)意說明:以合作的形式,層層深入地探究,是本設(shè)計的特點。這篇自瀆課文看似淺顯,不過是寫了童年時期一個有趣的游戲,其實作者在這個游戲的回憶中,有兩個發(fā)人深思的問題:藝術(shù)與游戲的關(guān)系;家長對孩子游戲的引導。

      教學步驟 :

      一、 導入 。

      簡介豐子愷。

      二、 小組探究

      1、用一句話概括本文主要內(nèi)容。

      2、你認為作者主要是為了寫游戲,還是寫游戲與藝術(shù)的關(guān)系的?或者還有別的目的?

      3、你認為文中“父親”這一角色可有可無嗎?

      4、你有過夾雜這藝術(shù)因素的童年游戲嗎?與作者相比,你的`遭遇如何?

      三、 課堂交流

      1、概括本文內(nèi)容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寫了一則童年游戲,它還包括在游戲中萌生藝術(shù)的興趣,以及大人對這種興趣的呵護。

      2、本文在寫游戲與藝術(shù)的關(guān)系時,處理得十分自然,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因為藝術(shù)的游戲的關(guān)系確實很微妙,若刻意為之,便會弄巧成拙,索然寡味。(這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補充一點中國畫理方面的知識。)

      3、“父親”這個角色不可忽視,這是一個很高明的父親,能給我們很多啟示。

      4、第4個問題,學生一定有許多感慨,不要扯得太遠,要緊扣課文。

      四、 語言品析

      讓學生找文中寫得最生動的句段,并談?wù)勛约旱睦斫狻?/p>

    語文教案 篇6

      第一部分:古典詩歌基本常識

      教學目的:掌握古典詩歌的最基本的常識,為閱讀古典詩歌作準備。

      教學時數(shù):2節(jié)

      教學內(nèi)容和過程:

      一、 區(qū)別古體詩和近體詩

      閱讀下面的兩首詩,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

      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譯文】 遠遠的牽牛星

      遠遠的牽牛星,燦爛的織女星。舉起柔美雪白的雙手,札札地穿梭織布。一整天也織不成布,哭得淚如雨下。河漢又清又淺,相隔又有多遠呢?只隔一條又清又淺的河,含情脈脈而不能相互說話。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

      注解:

      周郎:三國時東吳的大將周瑜。

      銅雀:即銅雀臺,故地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

      二喬:東吳的美女大喬和小喬

      詩意:

      一支折斷了的鐵戟沉沒在水底沙中還沒有銷蝕掉,經(jīng)過自己又磨又洗發(fā)現(xiàn)這是當年赤壁之戰(zhàn)的遺物。那時假如不是強勁的東風幫助周瑜實行火攻,打敗了曹軍,東吳的美女大喬和小喬就要被擄去,關(guān)在銅雀臺上為曹操所霸占。

      古體詩:亦稱“古詩”、“古風”,是和近體詩相對稱的詩體,產(chǎn)生較早,每篇字數(shù)可多可少,每句字數(shù)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各體,后世使用五、七言的較多。和近體詩的區(qū)別看下表:

      古體詩

      近體詩(格律詩)

      字數(shù)、句數(shù)

      無規(guī)定(五言、七言較多)

      字數(shù)固定、句數(shù)固定

      平仄

      沒有要求

      平仄聲調(diào)固定

      押韻

      比較自由

      位置固定

      對仗

      比較自由

      律詩中間兩聯(lián)必須對仗

      時間劃分

      唐朝以前

      唐朝以后

      二、 掌握律詩和絕句的知識

      例:

      山居秋暝(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首聯(lián))

      (對仗)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頷聯(lián))

      (對仗)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頸聯(lián))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末聯(lián))

      越中覽古 李白

      越王勾踐破吳歸, 戰(zhàn)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 只今惟有鷓鴣飛。

      律詩是近體詩的一種。

      律詩的格律要求首先是詩句字數(shù)要整齊劃一。每首分為五言、六言和七言。

      其次隊詩句數(shù)量有不同限制。通常為八句。

      第三是特定的對偶要求。通常以八句完篇的律詩,每兩句成一聯(lián),計四聯(lián),其中中間兩聯(lián)的上下句必須是對偶句。

      絕句,也稱截句、斷句、絕詩。每首僅有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絕、七絕,也偶有六言絕句。唐以后盛行近體絕句,格律相同于八句律詩中的前、后或中間兩句。這一詩體靈活輕便,適意于表現(xiàn)生活中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因而為詩人普遍使用,創(chuàng)作之繁榮超過了其他各體詩。宋代洪邁輯錄唐人絕句萬首之多,約占現(xiàn)存唐詩總數(shù)五分之一。

      三、小結(jié)(略)

      四、布置作業(yè)

      第二部分: 把握意象

      教學目的:能夠把握古典詩歌的常見的意象,做好讀詩的第一步

      教學時數(shù):2節(jié)

      教學內(nèi)容和過程:

      第一課時

      一、習題試做

      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

      獨行穿落葉,閑坐數(shù)流螢。

      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

      (1)詩人運用了哪些反映時間變化的意象來表現(xiàn)其情感?(2分)

      答案:(1)用“清秋”“日暮”“月初白”“落葉”“流螢”“孤燈的意象,表現(xiàn)時間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變化。

      (2)請結(jié)合全詩,評析第三聯(lián)中“穿”、“數(shù)”二字的藝術(shù)效果。(4分)

      答案:(2)詩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樹,酒已半醒,周圍一片。冷清幽寂,詩人獨立在落葉飄零的樹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表達出詩人孤獨、徘徊的情緒。詩人又坐在林中百無聊賴地“數(shù)”起了流螢。“數(shù)”字傳神地描繪出詩人苦悶無聊的心境。

      賞析:在詩歌中,如果能在真實描摹客觀景物的同時,又把詩人的某種獨特感受傾注在景物描寫之中,使讀者從思想上受到感染,藝術(shù)上得到享受,這就需要詩人在思想深度和藝術(shù)造詣兩個方面下功夫。林景熙的《溪亭》詩正是借景抒情,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的佳作。

      首聯(lián)破題。“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表明全詩以溪亭為中心,逐一描繪周圍的清秋初月的景色。乍讀起來,似有恬靜閑適的印象,細細品味,又覺不然。詩人徙倚溪亭,觀覽景色,思緒紛披,直至日暮,尚徘徊不下。“馀思”,是指詩人在南宋滅亡之后,時時所懷有的舊君故國之思,同那種多愁善感的“悲秋”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不了解首句所要表達的意圖,就會把全篇看成單純寫景之作。只有真正領(lǐng)悟到詩人在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下的心理狀態(tài),才能透過迷蒙的景色去探索詩人的悠悠孤憤和高潔品格。這種破題法,既無“突兀高遠,如狂風卷浪,勢欲滔天”(《詩家法數(shù)律詩要法》)的氣派,也沒有運用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而是語淡辭婉,直敘其事,于平淡之中留下意馀象外的情韻。

      頷聯(lián)緊承一二句。“高樹月初白”,是說高高樹巔掛著一彎潔白的初月,切上聯(lián)“日暮”。“微風酒初醒”,在微風吹拂之下,詩人酒意初醒,與上聯(lián)“馀思”呼應。當此之時,詩人心緒不寧,“馀思”縈繞,難以去懷,從其半醉半醒的精神狀態(tài),不正說明他感慨至深嗎!

      頸聯(lián)寫詩人舉止。“獨行穿落葉”,踽踽獨行之狀如見,“穿”字尤妙。“閑坐數(shù)流螢”,獨坐無聊,只得藉數(shù)流螢以遣悶,其侘傺不平的`心情可以想見,用一“數(shù)”字,更見生動。這兩句詩把其復雜的矛盾心情注入形象鮮明的畫面,不難看出,其中隱現(xiàn)著詩人對生活的感受和時代亂離的影子。注家評曰:“此聯(lián)本平,然用‘穿’、‘數(shù)’二字,便覺精神振竦,所謂五言詩以第三字為眼,是也。”足見詩人用字之工。

      末聯(lián)寫景。“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一聲聲悠長的漁歌,打亂了詩人的冥思遐想,舉目四顧,只有遠處水面上飄動著一點若明若暗的燈火,此情此景,倍添凄涼孤寂,蘊含著國破家亡、飄泊無依之感。

      通觀全詩,以景傳情,用富有象征意義的景物描寫,寄寓詩人的感慨馀思,情韻深長,頗具特色。

      二、知識梳理

      詩歌中的形象,我們又稱之為“意象”。是指詩人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加以藝術(shù)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感染力的具體生動的人、物和自然景象。意象是詩歌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詩歌中熔鑄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客觀的自然景物即“物象”一經(jīng)詩人攝入筆端,就必然帶上了詩人的情感色彩,賦予它靈性,便成了浸透著主觀意愿的“意象”。

      詩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輸,而是多采用言在此意在彼。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剛托物言志,這里的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借景所抒的“情”,詠物所言的“志”,即為主觀的“意”;“象”與“意”的完美結(jié)合,就是“意象”,即作者的主觀之意和客觀之象融為一體的藝術(shù)形象。由此可將詩歌中的形象分為四類:(一)人物形象,既指詩歌中作者創(chuàng)造的人物形象,又指詩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二)事象,事象即動作形象;(三)物象,物象即事物形象;(四)景象,景象即景物形象。在古典詩歌中最為普遍與常見的就是后兩種。

      因此,鑒賞具體作品的時候,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體現(xiàn)的情調(diào),意象的社會意義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鑒賞古代的詩詞作品。

      意象色彩的冷暖傳遞著詩人不同的情感體驗。一般暖色預示著熱烈活潑,積極向上,意氣奮發(fā);冷色代表著冷漠低沉,消極頹唐,孤寂凄涼。準確理解修飾詞。客觀物象是沒有情感傾向的,詩人讓客觀事物“皆著我之色”后便蘊涵了豐富情感。詩人著我之色往往更鮮明體現(xiàn)在某些描寫景物的修飾語上,使景物帶有傾向色彩。如: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曲中的藤、樹、鴉、橋、道、風、馬,除鴉有特定意象外,其他看不出情感傾向,但分別用枯、老、昏、小、古、西、瘦等一系列帶有傾向色彩的詞修飾后,藤是干枯的毫無生氣,樹是衰朽殘敗,鴉是傍晚暮鴉,橋是狹小少人經(jīng)過,道是荒涼古道。曲子通過描寫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聯(lián)系的景物,物象變?yōu)橛袃A向的意象,整個融入蕭條荒寂之中,意境頓生,以概括而巧妙的藝術(shù)構(gòu)思構(gòu)成一幅彌漫著陰冷氣氛和灰暗色彩的秋效夕陽圖。

      常見的意象

      1、松柏

      松柏生長環(huán)境惡劣、經(jīng)寒不衰、枝干堅韌,具有一種凜然正義。在文人筆下,松是堅貞、孤直和高潔的象征,古人常通過詠松來表現(xiàn)自己對高風亮節(jié)的贊美和追求。

      如:李白《贈書侍御黃裳》:“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韋黃裳一向諂媚權(quán)貴,李白寫詩規(guī)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 三國人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詩人以此句勉勵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樣堅貞,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zhì)。

      2、竹——本固性直、心空節(jié)貞、綠竹蔥蘢——正直謙虛,堅貞高潔——隱士君子 如:“高節(jié)人相重,虛心世所知”(張九齡),贊美竹的氣節(jié)與虛心。“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yī)。”(蘇軾《于潛僧旅筠軒》)可見將竹視為名士風度的最高標識了。“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隱士、詩人喜歡在綠竹蔥蘢的環(huán)境談經(jīng)論道。

      3、柳——“柳”者 ,“留”也,柳枝依依——纏綿悱惻,離愁別緒——送別懷人。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表達對分別的眷戀。 “此夜曲中聞?wù)哿稳瞬黄鸸蕡@起情。”“折柳”寓有惜別懷遠之情。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在楊柳依依的岸邊,離別之情油然而起。

      4、梅——最先開放,傲霜斗雪—— 敢為人先,不畏權(quán)貴——君子

      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zhì),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 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xiàn)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shù)效果。 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質(zhì),言淺而意深。

      5、菊——臨秋而開,凌冰傲霜——不畏權(quán)貴,堅守晚節(jié)——志士。 如鄭思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菊——顏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聞達——隱士。

      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

      6、大雁 春秋遷徙——思鄉(xiāng)之情。

      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早在花開之前,就起了歸家的念頭;但等到雁已北歸,人還沒有歸家。“故鄉(xiāng)渺何處?歸思方悠悠。淮南秋夜雨,高齋聞雁來”(韋應物《聞雁》),“曉發(fā)梳臨水,寒塘坐見秋。鄉(xiāng)心正無限,一雁過南樓”(趙《寒塘》)。

      鴻雁傳書

      “鴻雁幾時到,地方秋水多。”《天末懷李白》作為送書信的使者。

      7、杜鵑(子規(guī)、布谷)——叫聲凄切——悲涼凄清——憂愁憂思。(哀怨、思歸 )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豐富想象,表達對友人的無限懷念與深切同情。 宋人賀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鵑鳥在凄厲地鳴叫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親人,傷心欲絕。詞人通過描寫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鄉(xiāng)思。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唐人秦觀《踏莎行》)

      “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思。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蘇軾《浣溪沙》)詩人在逆境中對人生抱著樂觀、豁達的態(tài)度,所以在蕭蕭暮雨中傳來的杜鵑的啼鳴,讓人感到其境頗為清遠,其情頗為恬適。

      8、月(殘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鏡、蟾兔、玉盤)。 它在許多詩人筆下都是思鄉(xiāng)、念親的標志,多傳達離愁別恨、寂寞思歸之情。例如李白《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劉禹錫《石頭城》:“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張九齡《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9、斜陽 給人以凄涼、沮喪、失落之感。游子思婦善用夕陽抒他們的情思。如范仲淹:“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斜陽外,寒鴉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秦觀《滿庭芳》)“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給人以蒼茫沉郁之感。故古人也常以夕陽意象塑造氣象渾然、遼闊、蒼茫的意境。如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邊塞詩) 夕陽與時序流轉(zhuǎn)有關(guān),故詩人常借夕陽發(fā)思古之幽情。(懷古詩)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以“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為現(xiàn)實背景,感喟“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的物是人非。

      10、登高、憑欄。多傳達相思之情、報國之志和壯志難酬的悲傷與激情。杜甫《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岳飛《滿江紅》:“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三、布置作業(yè)

      結(jié)合詩句內(nèi)容(可以選取其中一聯(lián))分析這首詩是如何表現(xiàn)詩人的思想感情的?

      歸 嵩 山 作

      王 維

      清川帶長薄, 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 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 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 歸來且閉關(guān)。

      答:頸聯(lián)運用寓情于景的手法,選取荒城、古渡、落日、秋山四種景物,這是詩人在歸隱途中所看到的充滿黯淡凄涼色彩的景物,渲染了詩人感情上的波折變化,襯托出作者越接近歸隱地就越發(fā)感到凄清的心境。

      頷聯(lián),借寫一去不返的流水和回巢棲息的暮禽好像在和詩人結(jié)伴而歸,來體現(xiàn)詩人歸山開始時悠然自得的心情和歸隱的決心。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 什么是意象

      2、 十類意象的常見意義

      二、方法點撥

      詩中意象是熔鑄詩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詩歌形象要根據(jù)詩歌描寫的具體物象和畫面識別其性質(zhì),在讀懂詩歌的基礎(chǔ)上概括出詩歌的象征意義和社會意義。答題步驟是:①找出描寫詩歌形象的詞語。②概括形象特點。③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回答時應包括三個要點:①是什么形象?②形象的具體特征是什么?③形象的意義是什么?

      如,20xx年廣東卷第10題第1小題:(詩歌見前)

      詩人運用了哪些反應時間變化的意象來表現(xiàn)其情感?

      答題參考要點:

      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這兩個意象,(回答是什么形象)表現(xiàn)時間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變化,(回答形象的具體特征)表現(xiàn)作者的孤獨寂寞情感。(回答形象的意義)

    語文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①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游、偵察、愚蠢、爭先恐后、若無其事”等詞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教育。

      ③豐富見聞,激發(fā)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課前準備

      教師課前在小黑板上

      抄寫:

      ①生字新詞。

      ②兩組要比較的句子。

      A案

      第一課時

      ●閱讀“單元導讀”,引入新課

      ①指名讀“單元導讀”,說說本單元專題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②今天,我們先來學習一個真實而又令人難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板書課題)

      ●自由朗讀,自主預習

      ①按常規(guī)或按要求自讀自學:把課文讀兩三遍,讀通讀順;認讀生字,找出生詞,查字詞典理解生詞,標自然段序號,想一想課文大意。

      ②出示小黑板,檢查生字詞認讀與理解情況:指名讀,想讀哪些就讀哪些,想說哪個詞義就說哪個,有的詞語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魚貫而出、氣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 筑巢 幼龜 沙灘 偵察 企圖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鷗 補救

      爭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無其事 見死不救

      魚貫而出 愚不可及 氣喘吁吁 響徹云霄

      ③指名或推薦學生逐段朗讀全文,檢查是否達到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并多讀幾遍。

      ④匯報: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師生共同確定學習目標與重點:了解課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義并從中受到啟發(f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以演促讀,感悟“蠢事”

      ①出示句子:“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們讀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請自由讀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會兒,我們來分角色表演表演這三個自然段敘述的'情景。如果你會表演了,也就讀懂了。

      ③演中促讀,演中理解:

      a.請一個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請兩個學生扮“幼龜”“嘲鶇”,帶頭飾上臺表演,大家邊聽邊看。表演后評議,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欲出又止”“躊躇”評議“幼龜”的表演,并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比較并書寫“幼”和“幻”字;引導學生抓住“突然”“啄”“拉”評議“嘲鶇”的表演,范寫“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詞語,如“焦急”“若無其事”“冷淡”“極不情愿”“頹喪”,自由讀該段,要求讀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讀,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范讀、模仿讀、比賽讀,初步讀出感情。最后指名上臺表演,教師采訪“向?qū)А卑缪菡撸耗阏f“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這是什么意思呢?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③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分小組再說一說。

      ④回答:我們干了一件什么樣的“蠢事”?

      ⑤比較句子:下面兩個句子有什么異同?

      我們干了一件蠢事。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過比較,并聯(lián)系課文明確:我們的確是弄巧成拙,好心辦壞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寫“愚蠢”,學生在草稿本上寫兩遍。

      ●課堂小結(jié),完成練習

      自主讀課文,遍數(shù)自定,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導讀課文,感悟“啟示”

      ①觀察課文插圖,說說圖意。

      ②課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這幅圖的情景,請大家再自由讀一讀。

      ③默讀六、七自然段,展開想象:

      食肉鳥是怎樣“飽餐一頓”的?請大家展開想象寫幾句話,描述一下,并寫一點兒自己的感受。

      ④指名讀自己寫的片段,表達出自己的心情。

      ⑤比較句子,體會“悲嘆”“根本”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a.向?qū)б贿呑咭贿呎f:“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傷害。”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一)復習音節(jié),看圖學習音節(jié)詞,培養(yǎng)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

      (二)能按一定順序觀察圖并說出圖意,讀句子,認識“山、田、左、片、右、風、云、她”8個字。

      (三)能正確、流利、有表情地讀兒歌。

      教學重難點

      復習漢語拼音,認識8個漢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出示復韻母卡片an、en、in、un、ün。

      2.出示兩拼音,三拼音卡片。開火車讀;(小兔小兔快開門,誰來開?)指名讀、齊讀。

      (二)導學新知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老師想和大家做一個“擊鼓傳花”的游戲。

      1.看圖學音節(jié)詞。

      方法:找一人敲鼓,鼓停時,拿花環(huán)的同學上臺抽一張音節(jié)詞卡片,讀兩遍。

      (1)做游戲“傳花環(huán)”。

      (2)師出示音節(jié)詞卡片。

      (3)出示實物圖、鉛筆盒、字典、轉(zhuǎn)筆刀。

      大家讀一讀,用一兩個詞說話。學生上臺抽卡片貼圖。

      (激發(fā)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

      師:同學們學得可真快!為了放松一下,讓我們大家坐上氫氣球一起到郊外玩一玩吧!

      2.看圖按順序說圖意,學句子,識字。

      (1)逐步演示山、田、樹、果園出現(xiàn)的課件,問:“誰愿意當個小導游,給我們大家介紹一下郊外美麗的風景?

      生說:遠處、近處、左邊、右邊各有什么?

      (訓練學生觀察圖說話的能力。)

      用“郁郁蔥蔥”“廣闊”“又大又紅的`蘋果像紅燈籠一樣”等詞句,按順序介紹一下美麗的大草原。

      (豐富學生的想像,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的興趣。)

      ①先給小伙伴介紹。

      ②上臺指圖說一說。

      (2)教師貼小動物圖(小魚、老鷹、小兔等)。

      師:(準備圖)美麗的大草原準備開個盛大的宴會。看!大草原來了哪些小動物?

      (3)想當導游的同學趕快把這個熱鬧的場面介紹給各位老師和你的小伙伴吧!

      學生像講故事一樣,按一定的順序給老師和小伙伴說一說。然后讓想說的學生上臺看圖說說。

      (讓學生主動學習,鍛煉學生的說話能力、觀察能力。)

      師:大家玩得高興嗎?可是你們知道林文、孫燕會在哪里游玩呢?

      3.學習兒歌識字。

      (1)出示投影片(兒歌)。

      小組合作讀,不會的問小老師。指名讀。

      (2)出示課件演示爬山的過程并范讀(配樂)。

      (把抽象內(nèi)容具體可感地展示給學生。)

      (3)教師指要求認識的漢字。

      指名說并組詞說話,學生做動作有表情地讀兒歌。

      (4)師出示假山、小人的實物圖演示爬山的過程。

      師:看!老師畫了一棵大蘋果樹,看誰能幫老師把大蘋果掛在樹上?

      (三)鞏固新知

      1.出示大蘋果卡片。

      搶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2.小結(jié):同學們,這節(jié)課大家學得真棒!希望大家今后能夠表現(xiàn)得更出色。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今、正、雨、兩”4個字。認識兩個偏旁“饣、 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給媽媽的原因。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朗讀課文,從故事中了解母女間的感情。

      教具準備:

      自制課件、錄音磁帶(生日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教師板書“生日”兩個字。

      談話:這兩個字你們認識嗎?你們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嗎?每當你生日那天,爸爸媽媽都會為你點燃生日蠟燭,送上生日蛋糕,但是他們自己卻很少過生日,作為你們應該怎么做呢?

      2、今天,我們學習18課借生日,相信大家會找到答案的。板書“借”(用與“生日”不同顏色的筆書寫)齊讀課文。

      3、根據(jù)文題質(zhì)疑

      師:讀過文題,你們有什么問題提出來嗎(讓學生提,鼓勵大膽質(zhì)疑)?

      請同學們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

      二、自學課文

      1、輕聲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認識生字,讀通句子。

      2、4人一組讀全文,每人一段,互相糾正字音,句子。

      3、小組匯報,其它組認真聽,發(fā)現(xiàn)錯誤問題。

      4、檢查識字情況,學生之間互相交流,然后出示字卡,請學生認讀,認識“饣—飯, 牛--物”(學生認讀生字采用多種形式:指名讀、開火車讀去拼音讀,交流識字方法)。

      5、再讀課文,想一想自己提出的問題,你是否弄懂了,指名匯報。

      三、課間律動:

      為小云媽媽唱一支《生日歌》

      四、朗讀課文:

      出示課件:書中第一幅插圖

      1、結(jié)合圖及文字,指導第一自然段朗讀,體會出小云高興,驚奇的心情。方法:指名讀,齊讀。

      2、在第一幅圖出示后,顯示小云和媽媽的.話,著重練習對話部分的朗讀。引導學生注意小云問話的語氣和媽媽的語氣,讓學生通過反復練習,多次試讀,體會出人物情感。教師適機范讀,學生分角色讀。

      3、出示第二幅圖,引導學生讀三、四自然段,重點練習小云的話,重點指導最后一句話的感嘆語氣。

      4、分角色小組練習讀全文,指名分角色讀全文。

      5、表演讀,讀給老師,同學聽。

      五、課后延伸:

      學習了《借生日》一文后,你受到哪些教育,知道如何對待父母長輩了嗎?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在线sese视频播放 | 揄拍视揄拍在线视频菠萝 | 亚欧美在线免费观看 | 一区二图三区国产精品 | 揄拍手机视频在线 |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