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精選[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特征的寫法,
2、體會運用個性化的語言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的深刻性和諷刺意味;
二、能力目標:
訓練學生能通過語言描寫和行為描寫把握人物性格,提高分析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通過對葛朗臺形象的分析,認識資產階級貪吝、自私、虛偽、狡詐的本質。
【教學重點】反映葛朗臺特征的對話和動作描寫。
【教學難點】葛朗臺這一形象的典型意義。
【教學分析】: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根據課文的具體特點,制定了兩個教學目標:
⑴分析人物形象,鑒賞品味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和動作等細節描寫。這也是教學重點。
⑵把握作品主旨,針對當今社會拜金主義崇洋媚外思想嚴重,揭露資本主義社會實質,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這是教學難點。
【教學方法】A激發興趣法,補充相關情節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
B問題引導法:巧設問題,循循誘導,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C激發思維法: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而創新思維是創造能力的基礎。因此要注意設置創新性問題,激發性思維。
學法:如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因此,我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質疑發現創新。A早讀時檢查有關材料,預習課文,劃出生字,詞語,查字典解決問題。B合作探究:課堂上分角色朗讀課文,加以表演,品味小說中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動作描寫,以及傳神的動作描寫,進而把握小說主體。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新課
潑留希金是世界文學畫廊中的“四大吝嗇鬼”形象之一,那么,其他三位分別是哪位作家的哪部小說中的人物呢?
俄果戈里《死魂靈》潑留希金;英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夏洛克
法莫里哀《鏗吝人》阿巴貢;法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葛朗臺
那么,中國文學史上有類似的典型人物嗎?學生發言
吳敬梓《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他臨死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中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眾親友卻不能猜出他的心事,只因燈盞里點著兩根燈莖,老婆知道他的心事,挑滅了一根燈芯,頓時就沒了氣。如果說嚴監生的吝嗇還帶有中國農民的質樸,那么,老葛郎臺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今天我們學習《守財奴》》一文。
二。簡
介與本文有關的情節
在歐也妮23歲生日的晚上,葛朗臺在巴黎的侄子查理因父親破產自殺而投奔葛朗臺的家,歐也妮與查理一見鐘情。但葛朗臺對弟弟的死和侄子的處境毫不同情,更不用說把女兒嫁給一個破落戶了,于是他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經商。在臨別之際,為了幫助查理實現發財還債的計劃,歐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積蓄送給查理,查理也將母親留下的一個貴重精美的梳妝匣寄存在歐也妮這里。當葛朗臺知道女兒把積蓄送給查理后,大發雷霆,把女兒關了起來,妻子嚇得一病不起。公證人克羅旭向他說明了利害關系,如果妻子死了,女兒有權繼承母親的財產。于是葛朗臺跟女兒和好,并討好妻子,課文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提示]這里有兩點值得注意,梳妝匣的來歷和繼承權的問題,正因為這兩個原因,導至下文故事的展開。
課前同學們預習了課文,誰能說說老葛郎臺的個人檔案內容?就像,“非常周末”等娛樂劇場里介紹嘉賓的個人檔案一樣。
老葛朗臺檔案
年齡:七十六歲
職業:箍桶匠投機商
性格:吝嗇專制執著狂
嗜好:看到金子,占有金子
人生信條:人生就是一場交易
2、課文思路(板書設計):
搶奪梳妝匣:發現——搶奪——交回(愛財——惜財如命、兇狠、冷酷)
誘騙繼承權:提出——誘騙——騙到(騙財——狡猾奸詐、虛偽)
看守密室:守護金子——保管金子(守財——貪婪、執著)
臨死抓金:抓取法器——“看住金子”(戀財——至死不變)
3、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快速瀏覽課文,初步感知葛朗臺的形象。并完成下列表格。
愛好金子
曾用名箍桶匠、老頭兒、老家伙、守財奴
事跡搶梳妝匣、騙繼承權、看守密室、臨死抓“金”
性格吝嗇、貪婪、蠻橫、冷酷、狡詐、騙子
人生格言人生就是一場交易!
評價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一個視金如命、狡猾欺詐、貪婪執著、冷酷無情的資產階級爆發戶、守財奴形象。
4、如何形容葛朗臺的家庭關系?
明確:他與妻子女兒的關系只是一種金錢關系。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說:“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系上的溫情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它使人與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關系了。”
三、小結
縱觀全文,作者刻畫葛郎臺,緊緊扣住他的貪婪、守財奴的性格特征,精心安排了矛盾沖突,以愛財———騙財————守財的完整情節,這些豐富多彩的情節組成了守財奴晚年的一部性格史,令人驚嘆世上還有這樣一種人!
第二課時
一、研習課文
(一)“財”
快速閱讀課文,找出文中稱得上是“財”的東西。
——匣子、路易、遺產、首飾、密室、金子、十字架……
[板書:匣子遺產密室十字架]
(二)“守”當葛朗臺面對這些財寶時,他是什么態度?
1。匣子
A(動作)
①當葛朗臺無意中看到查理寄放在女兒這里的金光閃閃的匣子的時候,他的第一個反應是什么?——“瞪著金子的眼光”
②“瞪”的意思是睜大眼睛,本沒有什么特殊的含義。但在這里葛朗臺的眼睛卻瞪得可怕、厲害、非同一般。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一看見丈夫瞪著金子的眼光,葛朗臺太太便叫起來:‘上帝呀,救救我們!’”。
③接下來有哪兩個動作?用得怎樣?
——一“縱”一“撲”。葛朗臺76歲的人了,身手是多么敏捷、迅猛,看似于年齡不符,實則和本性貼合。見錢眼開,見利忘義,不“縱”不“撲”又怎能成其為葛朗臺呢?因此,“縱”“撲”的細節,既形象展現了葛朗臺餓虎撲食、禿鷲擒雞般攫取金錢的丑態,帶有動態的夸張性;又揭示了他崇拜金錢、聚斂無厭的思想本質,體現了動機的真實性。
④作者在第一段已經給他下了一個評語,是什么?
——“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臺的執著狂。”[板書:搶]
B(語言)
①當女兒看到自己的親人寄存的梳妝匣被父親占有時,是什么反應?——阻止
分角色朗讀這一個片斷(“歐也妮四肢發抖。……‘她會的,老爺。’母親說。”)
②歐也妮是如何阻止父親的?
a。“是的,父親,不是我的。這匣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寄存的東西。”
——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動,這實際上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可是對葛朗臺先生來說根本不頂用,他是怎么辯解的?(“他拿了你的家私,正應該補償你。”)
b。“父親,父親,看在圣母面上……我得原封不動地還他。”
——這是從宗教信仰的角度上勸阻,西方人非常信教,可是對葛朗臺這樣的人管用嗎?不管用。他又是怎樣講的?(“看比動手更要不得。”)
c。歐也在手邊抓到了一把刀子……“父親,你
的刀把金子碰掉一點,我就用這刀結果我的性命。”
葛朗臺什么反應?(“把刀子對著梳妝匣,望著女兒,遲疑不決。”)
——女兒拿做人原則、宗教信仰、甚至自己性命來阻止都沒有用,看到黃金一切都拋棄了,這就是葛朗臺在金錢和女兒面前做出的選擇。
2。遺產
A(過渡)
①后來葛朗臺把匣子還給了女兒,為什么?
——因為他的妻子可能死,如果妻子死去,他的財產會被女兒繼承一部分。
②葛朗臺認為如果把財產放手一部分交給女兒,會怎么樣?
——“那簡直是抹自己的脖子!”說明他把錢看得像生命一樣可貴。
③既然把錢讓給女兒是抹脖子,想什么辦法?——“決意向歐也妮屈服,巴結她,誘哄她。”
[板書:騙]
④他是怎樣巴結、誘哄女兒的呢?把巴結、誘哄女兒的`句子劃下來并齊讀一遍。
——“他對她多么溫柔多么體貼……常在女兒面前哆嗦。”
B(動作)
①“攙”
攙,扶持的意思。一般場合,都是年青人攙扶老年人,健康者攙扶體弱者。這里,一個76歲的長者去攙扶作為晚輩的年青人,真是悖于常理。
a。一個“攙”的反常動作,逼真地表現了葛朗臺的什么獨特心理?
——要守住財產,就得讓女兒放棄財產繼承權;要讓女兒痛快地放棄,就要討得女兒歡心。為了守財,他不異以老邁之軀,低三下四,強作慈祥,騙取女兒的信仰。一個“攙”字,活畫出守財奴的騙子本質。
②“慈祥”
a。他的眼神是什么眼神?——“差不多是很慈祥了。”
b。差不多,差哪一點?——眼神慈祥,內心不慈祥,少了點真誠,多了份虛假。
③“哆嗦”他常在女兒面前哆嗦,他為什么哆嗦?
——“哆嗦”是葛朗臺故意裝出一副可憐相,博得女兒的同情。
C(語言)
①“咱們中間可有些小小的事得辦一辦。”
——說明他虛偽,他把繼承遺產看作是小小的事,實際上他在內心卻看作是大事,和性命一樣的大事。他和女兒玩了一個花招。
②“我不能讓事情擱在那兒牽腸掛肚。你總不至于要我受罪吧。”
——意思是說如果你愛你的父親,如果你不要你的父親受罪,就趕快把遺產放棄,不然你父親就會像受罪一樣難過
③“乖乖,這可不是我的事。——克羅旭,你告訴她吧。”
——他把這件事拋
在克羅旭身上,表明這些決定都是克羅旭安排的,他也是和歐也妮一樣只是充當一個旁觀者的角色,說明他在繼續欺騙女兒。
④“要是對你可憐的母親,你肯無條件拋棄繼承權,把你的前途完全交托給我的話,我覺得更滿意。”
——在這里葛朗臺提到了歐也妮的母親,意在博取同情心,利用女兒對母親的感情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3。密室
A(過渡)
a。畢竟是80幾的人了,葛朗臺的生命快要走到盡頭了,這時歐也妮是怎樣對待他的?
——“想到自己不久就要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了……鞠躬盡瘁。”點學生把這段文字讀一讀。
這就是女兒對待父親的態度。父親快要去世了,女兒對父親格外的照顧、格外地眷念。可是這個父親關心的是什么?金子、錢,守著的是裝滿金錢的密室。
B(概述)
把寫他一天到晚守住財產的段落找出來,點學生讀一讀。
—“從清早起,……不時用手摸一下。”[板書:看]
C(語言)
把他一天到晚念叨的幾句話劃下來,點學生讀一讀。
“裹緊,裹緊,別給人家偷了我的東西。”“在那里嗎?在那里嗎?”
“你看住金子!……拿來放在我面前!”“這樣好教我心里暖和!”
這個人快死了,女兒這樣照顧他,他心里有沒有暖和?沒有。有沒有父女感情?沒有。這時唯一能給他安慰的是金子和錢。
4。十字架
A(動作)
臨死的時候什么能打動他?鍍金的十字架。只有黃金能打動他,一把抓住十字架。“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板書:抓]
B(語言)
這時女兒最希望的是什么?希望父親在臨死之前衷心祝福她。這個父親不祝福,他講的是一句什么話?齊讀一遍。
——“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帳!”
他迫不得已要到“那邊”去,等到女兒也到了“那邊”再把錢交給他。自己死了之后女兒一個人孤零零地在這個世上生活怎么辦他沒有想過,他至死念念不忘的還是金錢。
小結:葛朗臺對于錢財進行了不擇手段的
獲取,如“搶”、“騙”、“看”、“抓”,這一切都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守”。“守”在這里的含義我認為不是簡單的看護、看守的意思,而是不斷的獲取、強烈的嗜好和瘋狂的死守。
(三)“奴”
A。(引導)
如果葛朗臺的守財是依靠正當的手段獲的,是建立在顧全親情的基礎上的,這些錢是用來消費、享受或者賑災、濟貧的話,那么葛朗臺應該說過的是一種非常快樂的生活,他也可能享受到親人間的天倫之樂。但是,他沒有這樣做。
他過的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呢?這里補充一些葛朗臺平時生活的材料。
葛朗臺住的是破舊的陰暗的房屋,吃得極其儉省,不允許買肉吃。家里不允許同時點兩支蠟燭。不管春寒秋涼,每年冬天實在熬不下去了才點上壁爐取暖,春寒料峭的時候就要熄火。這一切都是他的“守財”的本性惹的禍。
B。(思考)
把葛朗臺的生活和我們的生活相比,看看他有什么,而我們沒有;我們有什么,而他又沒有?
——他有很多錢,多到什么程度呢?《項鏈》中瑪蒂爾德奮斗了10年才償還清了一掛36000法郎的項鏈,而葛朗臺的財產達20xx萬法郎之多,需要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的中產階級奮斗5000年。但是葛朗臺除了有那些錢外,可以說是一無所有。
我們沒有他那么多的錢,但是我們有的是和父母兄妹的親情、和同學朋友的友情、和老師的師生情……這些都是用金錢無法買到的。
葛朗臺占有金錢卻不懂得享受金錢可能帶給他的樂趣,他支配金錢又被金錢所支配,他既是金錢的主人,又是金錢的奴隸。
[板書:奴]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葛朗臺很窮,窮得只剩下錢了。尤為可嘆的是,是錢葬送了葛朗臺的命,而這些錢葛朗臺一分也帶不走。而我們很富有,我們擁有許多非常寶貴的東西,它們都是一些無價之寶,將伴隨著我們的一生甚至我們后來的人。
說到這里,有一個很古老的填空題,請大家做一做:
題目:金錢能買到,但買不到。
——房屋,家庭;藥物,健康;伙伴,友誼;書籍,知識;娛樂,快樂;婚姻,愛情;官職,民心……
二、小結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葛貪婪、吝嗇、專橫、兇狠、虛偽,帶有資本原始積累時期資產者的特點。他是一個極端的利己主義者,以致這個大財主的家庭沒有任何幸福可言,相反成了一個“苦難的家庭”。他又是一個十足的拜金主義者,在他的一生中,占有金子是唯一的內容。
三、概括小說主題
生討論,師點撥。小說主題:
小說通過描寫葛朗臺這個極端自私、極端貪婪的資產階級暴發戶的丑惡嘴臉,深刻揭露的拜金主義的罪惡,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巴爾扎克嫻熟地運用了漫畫式的夸張手法,運用幽默離奇的語言,刻畫出一個極端貪婪、吝嗇的變態人物形象,讓人覺得既荒誕可笑,又真實
可信。這個可憎的人物是由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的社會土壤成就的。在今天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社會里,我們每一個文明人都應加強自身修養,遠離銅臭,與時俱進!
四、拓展閱讀
雖然葛朗臺很有錢,但葛朗臺住的是破舊的陰暗的房屋,吃得極其儉省,不允許買肉吃。家里不允許同時點兩支蠟燭。不管春寒秋涼,每年冬天實在熬不下去了才點上壁爐取暖,春寒料峭的時候就要熄火。這一切都是他的“守財”的本性惹的禍。
葛朗臺占有金錢卻不懂得享受金錢可能帶給他的樂趣,他支配金錢又被金錢所支配,他既是金錢的主人,又是金錢的奴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葛朗臺很窮,窮得只剩下錢了。尤為可嘆的是,是錢葬送了葛朗臺的命,而這些錢葛朗臺一分也帶不走。而我們很富有,我們擁有許多非常寶貴的東西,它們都是一些無價之寶,將伴隨著我們的一生甚至我們后來的人。
語文教案 篇2
課前透視
《陽光》這篇課文以抒情的筆調,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與美麗。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只有第二自然段是三句話,其它各段都是一句話,最后一自然段點明文章的主題: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課文插圖色彩明麗,文本部分語言流暢,富有童真童趣,貼近兒童生活,能引起孩子們感受陽光的強烈愿望,生發對大自然無限熱愛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學生每天都在陽光的陪伴下生活成長,但是卻常常忽略了陽光的存在。能留意陽光、感覺到陽光的時候并不多。所以教學本課,要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創設情境,讓他們體會到陽光的美好和寶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樹立導學意識,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和創造的熱情。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兩種筆畫和1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
信息資料
1、生字卡片、課件或掛圖、樂曲磁帶、《種太陽》歌曲磁帶。
2、絲綢被面或圍巾。
3、課前布置學生觀察陽光,充分地感受陽光。
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想象:教師播放音樂(帶有鳥鳴水聲的舒緩樂曲)。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教師抒情描述:清晨,一輪金色的太陽從東方慢慢地升起來,陽光立刻灑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啊!陽光,你早!聽,鳥兒唱起了歡快的歌!看,禾苗、小樹、小河在向陽光招手!我拉開窗簾,哎呀,陽光一下子跳進了我的家!我想和陽光握手,陽光用它那溫熱的大手撫摸我的小手心!同學們,請睜開你明亮的小眼睛,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板書課題)
(音樂最具感染力。和諧的音符與優美的文字,給孩子們創設了樂于接受的情境,活潑民主的課堂氛圍。讓他們在想象的空間里思緒飛揚,在獨特的感受中暢所欲言,點燃他們求知的欲望,)
2、感受:同學們,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到外面去尋找陽光、感覺陽光的溫暖好嗎?(帶領學生到室外,指導學生尋找,哪里有陽光?陽光下都有什么?你在陽光下有什么感覺?回到課內交流,揭示課題。)
(大自然的奧秘無窮無盡。把學生帶進大自然中去仔細觀察、體驗,讓他們身臨其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生活中積累語文,并且感受到有大自然的可愛和美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對話平臺
欣賞
播放課件,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讓學生感受課文的文本美,與大自然的美互相呼應。)
識字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認識它。
(培養學生邊看書邊動手、動口的習慣,自己解決讀書中遇到的困難。)
2、我們要認識哪些生字,你能告訴大家嗎?(指名讀生字,認識幾個就讀幾人個。)
(識字要有一個過程,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循序漸進。)
3、哪些字在字音和字形上容易出錯或與別的字混淆你能當小老師提醒大家一下嗎?(注意提示認識新偏旁“阝”。)
4、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小組內互考,如果誰遇到不認識的.字其它同學要想辦法幫忙教會他。練習“開火車”認讀生字。
5、游戲:猜猜猜。(看老師的口形,猜猜發的是什么音,看誰的生字卡片舉得快,猜得對。)
(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充分讓學生自學——小組學——匯報學,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朗讀
1、自由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讀后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匯報讀:指名讀、組內讀。
3、接力讀:每人讀一自然段,比比誰讀得好。
4、選擇讀:你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
(以讀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對朗讀的評價。)
寫字
1、出示生字“也、長。”指導認讀,用“也”練習說話。
2、小組討論:觀察田字格中的字,說說這兩個字的筆順和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匯報:提示:“長”字的第一筆是“撇”,第二筆“豎提”是新筆畫,注意區別它和“豎勾”有什么不同。
4、教師范寫。
5、學生在描紅的基礎上臨寫,想寫幾個就寫幾個,每個字都要盡量讓自己滿意。(教師個別指導。)
6、選出自己認為最滿意的字組內評議。
(練字貴在精,而不在多。既要有數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質量上的要求。教師要詳細指導寫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要求每一個字、每一個筆畫都要盡量寫好。)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導入
1、游戲:找朋友。(給生字寶寶找到它的拼音朋友。)
2、開火車讀全文。
讀悟
1、引讀第一自然段。問:你讀懂了什么?“金子”該怎樣讀?
2、太陽出來了,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說)在陽光的照射下萬物發生了哪些變化呢?(播放課件或出示掛圖)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小組討論)
(1)、匯報。
(2)、從“更綠了、更高了、長長的”這幾個詞中,你知道了什么?這幾個詞該怎樣讀?
(3)、你見過錦緞嗎?(出示課件和錦緞,讓學生說說感覺。)
(直觀的實物展示和課件相結合,加強了對難點句子的理解,使學生在獨特的體驗中體會到課文的語言美,激發學生用優美的語言去朗讀的熱情。)
(4)、男女生賽讀第二自然段。
3、自由練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閉眼想象陽光跳進家里,照在你身上的感覺。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創設情境,讓他們充分地體會陽光,在讀中悟出陽光的美好。)
4、陽光這么可愛,請你捉點陽光保存下來。(給學生自由活動和發言的機會,讓他們體會為什么捉不住陽光,為什么陽光比金子更寶貴。)
(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增強學習語文的成就感。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懂得陽光是捉不住的,陽光比金子更寶貴。)
《陽光》教學設計-教學教案,
熟讀
1、多種方式練讀課文,邊讀邊相互指出優缺點。(集體讀、個人讀、分組讀、領讀、對讀、當小老師讀……)
2、配樂朗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以讀為本,讀中悟情,讀中積累,讀中評議。)
背誦
1、閉上眼睛想象課文的情景和陽光照在自己身上的感覺,邊想象邊練習背誦。
2、加上自己的理解和體驗,帶動作表演。(配樂)
小結
陽光給了我們生命,給我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它比金子更寶貴,我們要珍惜陽光,在陽光的照耀下健康幸福地成長!
練習
1、出示課后讀讀說說,自由練讀,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口頭組詞。
3、你還認識哪些“日”字旁的字?
寫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山、出”。引導觀察這兩個字,你發現了什么?
2、學習新的筆畫“豎折”,書空。
3、范寫。(“山”的第一筆是“丨”,要寫在豎中線上;“出”字的第三筆是長豎而不是由兩個“山”組成的,也要寫在豎中線上。)
4、描紅,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5、展示學生作品。
(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良好習慣,教會學生寫字的方法,加強個別指導,讓學生在寫字中體會到漢字的美。)
實踐
1、討論:題目是“假如沒有陽光,世界將會怎么樣?”鼓勵學生課下想辦法搜集材料,利用班會時間展示、交流。
2、繪畫:用自己的彩筆描繪陽光。(播放歌曲《種太陽》)
(這兩項活動在教學中可任選其一。)
伴教錦囊
太陽
太陽,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行星的光和熱的源泉。它是銀河系中的一顆普通恒星,太陽是一個直徑約1.4×106公里的氣體球,表面溫度約6000K,密度極其稀薄。在太陽表面溫度最低的區域有少量的分子,但絕大多數物質以原子的形式存在。在太陽中心高溫、高壓、高密度的環境中,發生著氫變為氦的熱核反應,釋放出大量的能量,這些能量主要以輻射的形式穩定地向空間發射,其中約22億分之一的能量到達地球,是地球上的生物所需的光和熱的主要來源。太陽是除地球以外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天體,而且是唯一的可以詳細考查其表面結構的恒星,所以對太陽的研究人們歷來十分重視。太陽的壽命估計為100億年,目前已度過了約50億年。
閱讀在線
兒歌《太陽公公》
太陽公公起得早,
他怕寶寶睡懶覺,
爬上窗口瞧一瞧,
咦,寶寶不見了!
寶寶正在園子里,
一二三四做早操,
太陽公公咪咪笑,
寶寶是個好寶寶。
《陽光》教學設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知道北海公園的風景如畫,聞名世界。
2、學習抓重點句,理解自然段的內容。
3、練習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感受北海公園風景的美麗如畫,知道北海公園聞名世界。
2、學習抓重點句,理解自然段的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第三自然段的寫作順序。
課前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敘述第一自然段。
2、現在北海公園正在評選最受游客喜歡的景點,同學們愿意參加嗎?
要想做出公正的評選,首先我們要了解這些景點的特點。
3、課文主要介紹了北海公園的哪幾個景點?
4、(歌曲)讓我們伴著這優美的歌聲,去觀賞這美麗的風景好嗎?
(板書:瓊島、白塔、五龍亭)
二、新課
(一)第二自然段
我們先到瓊島去看一看,好嗎?(瓊島圖)
瓊島在北海公園里的什么地方?
1、輕聲地讀一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瓊島的景色怎么樣?你是從哪感受到的?劃出有關的詞句。
2、匯報。
(1)島上到處是蒼松翠柏,綠樹鮮花。
師導:是只有幾棵樹嗎?你怎么知道樹多花也多?
你是抓重點詞來理解的。
師導:怎么讀才能讓人感受到樹多花也多呢?
(生)自由讀,指名讀。
引:瓊島上除了有綠樹鮮花,還有什么?
(2)高大的宮殿、廟宇,精巧的亭臺、樓閣,以及長廊、短橋,奇洞、怪石,如同仙境一般。
①你們覺得仙境什么樣啊?
②你還從這句話中的哪個詞能感受到景色美啊?
③讀讀這句話,邊讀邊想象一下這些各式各樣的建筑。
④這些建筑有的高大,有的精巧,有的長,有的短,有的奇特,也有的'怪異,現在我們就一起觀賞觀賞這些各不相同的建筑。這是……
⑤讀讀這句話,讓我們聽出這里的景色像仙境一樣的美。
⑥剛才我們是用想象的方法來感受瓊島景色美麗的,這也是一種學習方法。
(3)島的周圍水面開闊,湖水平靜得像一面大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的倒影,也映出了瓊島那美麗的身影。
邊讀邊想象湖水的樣子,把你想象到的情景讀出來。
3、瓊島的景色真是太美了,美美的讀讀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一下。
4、剛才我們是通過哪些方法來理解瓊島景色美麗的?
(二)第三自然段
瓊島上還有一個建筑,也是北海公園的標志性建筑,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出示:白塔的照片
1、默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這段寫了白塔的哪幾部分?(指圖)
2、白塔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書:高大雄偉)
3、默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你是從哪些詞句感受到的?你可以用抓重點詞的方法,也可以用想象的方法,還可以用你喜歡的其他方法來理解。
4、匯報。
(1)塔基有三層,每層都有一人多高。
那三層得多高啊?感覺怎么樣?讀讀描寫塔基的這句話,讀出你們的感受。
(2)塔身高30多米,最大的直徑有14米。
你到底從哪看出白塔高大雄偉的?30多米有多高啊?(十層樓)
感覺怎么樣啊?高
還能從哪個詞看出白塔高大雄偉?
相當于全班同學手拉手,拉成一個大圓圈,才能把白塔圍起來。
感覺怎么樣啊?粗
帶著你們的感受,讀讀這句話。
(3)高高的塔頂上,覆蓋著一頂鎦金寶蓋。
寶蓋什么樣啊?在太陽地照耀下,金光閃閃,顯得很有氣勢。
寶蓋上還有什么呀?
想象一下:我們站在白塔下,一陣風吹過,你能聽到什么聲音嗎?會有什么感受?
帶著這種感受讀讀這句話。
(4)三層的塔基,加上30多米高的塔身,再加上塔頂,感覺白塔怎么樣啊?
讀讀第三自然段,感受一下白塔的高大雄偉和潔白精美的特點。
(5)這個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觀察白塔的?
(三)第四自然段
過渡句:仰望高大雄偉的白塔后,我們下山到湖北岸的五龍亭去看看,好嗎?
1、快速的瀏覽一遍第四自然段,想一想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2、讀這段,邊讀邊想象五龍亭造型別致的樣子。
3、用你自己的話說說,你想象到的五龍亭怎么別致啊?
(哦,你是從花紋來想象的。)
4、把你認為別致的地方讀一讀,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是幾句話。
5、這就是五龍亭,誰能用你的朗讀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五龍亭怎么別致。
其他同學放下書,我們一邊聽著他的朗讀,一邊觀賞五龍亭。
6、再讀讀這段話,感受五龍亭的造型別致。
(四)第五自然段
1、我們已經游覽了三個景點,你們最喜歡哪個景點啊?為什么?這是一種什么美?
瓊島是如同仙境一般的美,白塔是高大雄偉的美,五龍亭是造型別致的美。看來這些景點各有各的特點,這個評選真是挺難的。
2、北海公園里只有這三個景點嗎?讀第五自然段。
你怎么知道還有很多景點?
三、總結
我們一起觀賞一下其他的景點。
正是有這些各具特色的景點,才構成了——美麗的北海公園。(齊讀)
這么美麗的北海公園就在北京,而且在幾百年前就建造好了,此時你們想說點什么嗎?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重點:
1、學習借助注釋的方法理解古詩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2、理解詩句,引導學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園生活帶來的情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詩
1.我們剛學了一首古詩,題目叫《鄉村四月》,誰來背背?一起來吧!(學生背詩)
背得真好,那詩呀,就是一幅清新、美好的畫面,向我們展現了充滿著鄉土氣息的田園生活。今天我們將走進另一位詩人帶給我們的田園世界,去感受那濃濃的鄉土味兒!(板書課題)
2. 讀詩題,解題意。
請同學來讀課題。(“興”在這兒讀第四聲,在文中,他指:興致;“雜興”就是——各種興致;“四時”在這兒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個題目的意思連起來說就是——詩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園景色而產生了很多的感想。
師:你看,抓住重點詞突破,然后連起來用上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題目的意思!帶著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讀讀題目。
3、了解詩人。(出示詩人簡介)
這首詩是由南宋詩人范成大所寫,請大家讀讀資料,你能從中獲得什么信息?(自由讀,交流)
《四時田園雜興》組詩共有六十首,今天咱們所要學的只是這其中的一首。
二、初讀感知——原境之讀
1.師:請大家先自由讀讀這首詩,想想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田園風光?
2、生自由讀,指名讀,(季節:從哪個詞讀到的?理解“桑陰”師:桑就是桑樹,桑陰就是——桑樹成陰了,當桑樹成陰時,那就是——夏天)
齊讀(正音,注意讀出詩的節奏)
3、解意
師:同學們,古詩語言簡練,但含義深遠,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先要了解詩的大概意思,平時遇到一首新的古詩你是怎么學的?(交流學習方法)
師:是的,這些都是學習古詩的方法。接下來,咱們就先借助詩句下面的注釋,來讀懂重點字詞的意思,把這些詞的意思串起來就是每行詩句的含義,再把每行詩的意思連起來,用上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整首詩的意思啦!
4、學生自學
5、大概說說詩句的意思。(指名說,同桌說)
(1)剛才,你讀懂了哪句?
(指點“傍、績、各當家”等重點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師:“績”,在這兒是指一個動作,搓;“夜績麻”就是指——
“各當家”,指各有各的本領,各有各的事做,“村莊兒女各當家”就是——
“傍”,他表示靠近的意思;“也傍桑陰學種瓜”的意思是——
師:知道了這些詞在古詩中的意思,誰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再來說說?
(2)教師隨機點撥語言表述上的流暢。
師:照剛才他的說法,你覺得還缺少些什么?(借助注釋,能把意思說完整了;借助工具書,讀懂詩意,是一種學習方法,但在說的時候我們還要有自己的想法)
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可不是簡單地把詞句的意思串起來,咱們可以通過一些想象,在句子中加上時間、人物等,這樣說起意思就更生動、更流暢。(故事)誰再來試試?(指名,同桌互相說說)
師:剛才,我們就借助【板書:注釋、】,了解了詩的大意。那好,帶著對詩句的理解,咱們一起再來讀讀這首詩,注意停頓。(齊讀)
三、精讀領悟——意境之讀
1、(過渡)師:“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是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請大家再自由讀讀這首詩,邊讀邊想象,讀著讀著,你的腦海里,除了剛才讀懂的畫面,還出現了哪些畫面?
(生自由讀詩,想象)
2、品讀第一句
交流:(勞動的辛勞、繁忙及勞動所帶來的快樂)
那好,請你來讀一、二兩行詩。(指名讀)剛才你在讀的時候,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這畫面比剛才讀懂詩意時的畫面要更豐富了)誰再來讀?你的感受呢?
預設:1、辛苦(你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學生讀)
評語:你讀出了時間很長,是從“晝”到“夜”。你把他們的勞動內容讀出來了。
2、忙碌:(各當家,男的——,女的——,各有個的活兒干,除了耘田、績麻,還要——,(指名說)總有那做不完的活啊!就這樣日夜忙碌著。多勤勞的人們呀,你能把這種感受帶進朗讀中去嗎?(聽你那么一讀,我仿佛已經看到那繁忙的勞動場面了)
3、和諧:怎樣和諧的畫面?(看插圖里人們的表情,再讀讀句子,還有什么感受?)評語:看來插圖也能幫我們感受詩情呢?(板書:插圖)
4、師歸結
剛才大家的感受真豐富,從短短的詩句里讀出了那么多!這樣的勞動在我們眼里是辛苦的、勞碌的,但在當時這種男耕女織的生活卻是人人向往。想到今天的辛苦,將換來的是那——,回到家,看到妻兒各做著各的事情,那種溫馨,使勞動的疲倦、勞累一掃而光,這種快樂與滿足就是從勞動中得到的呀!把這種感受送進詩句,你再來讀讀(指名讀)
師:這種發自內心的滿足與快樂,真好!難怪詩人看到村子那繁忙而井然有序的勞動場面時,不禁感嘆——“晝出……,村莊……”(齊讀)
4、品讀第二句
師:不光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盡所能,做著分內事,就連那小孩也——(指名3個學生,讀詩句三、四行),從小孩一個小小的學種瓜這個動作,你有什么想說的嗎?(交流)
懂事:父母勤勞的品質感染了村莊的孫童,小孩也喜歡上勞動了。
快樂:是呀,他們學種瓜,心理想的也是收瓜時豐收的場面呀……
可愛:瞧,他的動作,一手——,充滿了童真童趣,多么俏皮的孩子呀!
(能做力所能及的事了,感到非常自豪;聽出來了,勞動著也是快樂的。我們都來當當愛勞動的孩子,一起快樂地讀讀吧,)
來,把這種心情帶進朗讀中去。(指名讀)
5、升華
師:村莊兒女日夜勞作雖然繁忙、辛勞,但,是快樂的,孩子雖然不懂耕織,卻愛學做農活,也是快樂的。這樣和諧、恬適的勞動場面感染了詩人,讓他深深地愛上了這片土地,愛上了這里勤勞樸實的人們,更愛上了這溫馨美好的田園生活。(讀) (配樂讀)
6、我們把這首詩牢牢地記在心里。(背誦)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領會蘊含在童年游戲中的藝術和美。
2、初步了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景物的變化并抓住特點描寫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查閱資料,了解作者及作品。
2、學生通過多種閱讀方式,熟悉文章內容,掌握字詞,品味文章語言。
3、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樹立“生活中處處有美,但要我們用心去發現。”的觀點。
4、學習比較閱讀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
1、了解一些中國畫的常識,領會國畫的內在美,增強民族自豪感。
2、鼓勵并培養學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教學設想】
1、本文可通過學生自主地讀、說、悟,教師恰當地引導、調控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合作探究學習中師生共同體會童稚的活動中蘊含的藝術和美。
2、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觀,讓學生覺得語文課不僅有語言的文學美,而且有畫面的藝術美,體會學語文既是知識的獲得過程,又是一種美的享受過程。
3、本文充滿了童趣,可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藝術觀。
【教具學具安排】
中國山水、人物畫和西洋山水、人物畫各一幅;錄音機;小黑板。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體會文中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2、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領會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的藝術和美。
3、初步感受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藝術特點。
【師生互動(教學步驟)】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童年唱著快樂的歌兒離我們遠去了,那一段段往事常在我們的心中留下一幅幅美妙的畫面。童年時我們常常和伙伴玩各種有趣的游戲,如用泥巴做房子,堆雪人,用柳條編籠子等等。當時,你是否想到這也是一種藝術上的創造呢?
同學們喜歡猜謎嗎? 我們來猜個謎語: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腿黑身黑頭頭,燈下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影子)
今天,讓我們來欣賞一幅充滿童真童趣的“中國畫”──《竹影》。
二、整體感知
伴隨輕音樂,學生先輕聲朗讀課文,再思考:課文題為“竹影”,它是以寫景為主,還是以寫事為主?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
學生交流思考回答,教師明確:
本文敘述了在一個有月亮的夜晚,我們幾個少年在水泥地上做充滿童真、童趣的描竹影的游戲,以及爸爸給我們講畫畫的知識,從中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三、合作、探究、交流
1、作者:
豐子愷(1898~1975),浙江崇德人。我國現代著名畫家、散文家、美術和音樂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自幼愛好美術,跟李叔同先生學習繪畫、音樂。 1921年赴日學習音樂和美術。回國后,任上海一書店編輯,是上海大學、復旦大學和浙江大學美術教授。解放后在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中國畫院、上海對外文化協會任職。豐子愷風格獨特的漫畫作品影響很大,多以兒童為畫面的主人公深受人們的喜愛。他的作品內涵深刻,耐人尋味。他的散文,在我國新文學史上也有較大的影響。主要作品有《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等。這些作品大都是敘述他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和日常接觸的人事,具有濃厚的生活情趣。 (學生交流回答,教師補充。)
2、生字詞注音、解釋:
學生自讀,查工具書,小組內討論和訂正。(出示小黑板)
⑴ 讀音:
愜(qiè)意 水門汀(tīng) 蘸(zhàn)
口頭禪(chán) 參(cēn)差(cī)不齊
⑵ 詞義:
愜意:滿意;稱心;舒服。
包羅:包括(指大范圍)。
參差不齊:長短、高低、大小不齊;又引申為有差別、不一致。
3、品味賞析,體驗童趣:
先讓學生閱讀課文(第1~3節),然后學生相互交流、討論、朗讀,師生共同提問題,共同評議:
⑴ 課文寫“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滿童趣。你覺得文中哪些描寫最生動地表現了童趣? 找出來,有感情地朗讀。
明確:原來月亮已在東天的竹葉中間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變成寒色,由長音階(大音階)變成短音階(小音階)了。
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門汀上參差不齊地描出許多竹葉來。……
⑵ 本文中除了寫人物活動外,還涉及哪一方面的內容?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現什么中心?
明確:中國畫和西方畫的區別。本文表現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⑶ 學生閱讀課文第4~5節,教師當堂可出示同一題材的兩種畫,理解“西洋畫像照相,中國畫像符號”這句話的意思,了解中國畫跟西洋畫的不同。
明確:所謂“符號”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是內容,二是形式,關鍵是內容,而不在于形式。這個比喻形象地說明了兩種審美體系表達兩種審美方式的不同。
每個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影響到本民族生活的各個方面。藝術是文化的'載體。中國傳統文化和古希臘—羅馬一脈相承的西方文化有相當大的差異,表現在哲學、宗教、藝術、科學等多個領域。中國畫重寫意,與我們民族傳統的審美觀有很大的關系,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強調寫意;而西洋畫重寫實,如同照相,也和西方文化重實驗相關。
四、比較閱讀
1、在上冊書中,我們學過一篇文章,作者描述了自己童年時的許多有趣的事,文章的題目是什么?請說出它講述了幾件有趣的事?
(學生答:《童趣》。文中將蚊子比作“群鶴舞于空中”、“鶴立云端”;“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我們來比較一下本文與《童趣》的異同。小組討論后,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概括明確:
相同點:都表現了童真、童趣;都富有想象力和審美情趣。
不同點:《童》是文言,選取幾件事,《竹》是現代文,一件事;《童》注重想象、聯想,《竹》注重審美。
2、教師小結:比較閱讀是一種閱讀的方法,通過對兩篇文章主旨、選材、語言和手法的比較,對文章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希望同學們學習比較閱讀的方法,并應用在平時的閱讀中,提高自己的閱讀鑒賞能力。
五、鞏固提高,拓展延伸
1、美學家朱光潛說:“模仿只是創造的始基。”現在假設有一個人站在一棵竹子前,要你來告訴他怎么畫,你會說些什么?(學生合作交流討論,回答)
要點:畫出竹子美的姿態,活的神氣。像我們閉目想象時見的一種神氣。注意竹葉的方向、疏密、肥瘦,以及整個的形體。
2、回憶童年,找尋樂趣: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快樂的童年,也做過許多充滿童趣的游戲。學了這篇文章,你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你兒時做過的哪一個充滿童稚的游戲也是可以讓你獲得類似的發現和體驗的 ?后來它發芽成長了嗎?
3、欣賞延伸:
⑴ 名人與竹:搜集有關畫竹的名家或關于竹的名句,名篇關于竹的詩文。(學生合作交流回答,教師適當提示。)
例如:蘇軾: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
鄭板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⑵ 竹之悟:有人說,竹──每前進一步都有一個小結;也有人說,竹──外強內干。你認為呢?請聯系實際,說說你的感想。
【本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用一句話來歸納一下你的感受、收獲嗎?(學生回答)
(藝術不是高不可攀的,它就蘊含在童年充滿童稚的游戲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們擁有一顆童心,就能擁有童年般的快樂;看似平凡的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們擁有一顆愛心和一雙敏銳的眼睛,你們就能發現生活中美好的東西無處不在。羅丹也曾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希望同學們能走進生活這個大語文課堂,用你們的慧眼去發現、去描繪、去贊美生活的美。
【布置作業】
1、多讀課文,認真體驗游戲活動中的藝術與美。
2、練筆:你還能記起小時侯玩的游戲嗎?聯系這篇課文的學習,你是否有類似的經歷和體驗?結合本文景物的描寫特點,請用一二百字記下來。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八課《植物的“感情”》
單元要點分析:
本組課文以“觀察、發現、研究”為主題,五篇課文旨在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大自然,觀察周圍的事物,這樣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新。《 大自然的語言》、《植物的“感情”》形象生動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奧秘;《第一朵杏花》、《蜜蜂》通過故事的敘述表現科學家嚴謹、細致的科學精神和態度;《礦礦的研究》向學生滲透研究、發現的意識。本單元既有科學家的發現,又有同齡人的探索;既有科學精神的揭示,又有自我探索發現意識的培養;閱讀鏈接中通過采訪和書信交流的形式,使學生通過科學家平實的語言了解這些偉人的內心世界,又讓學生真切地感覺到“其實,科學家離我們很近”。
學習本單元,首先要立足于教材,通過對文本的研讀,把握本單元的精髓所在——科學現象的發現、科學家的實驗或同齡人的研究中滲透著哪些科學態度和精神;同時要打開學生的視野,從學生喜歡的科學家、科學事件入手,通過對科學事件的追蹤,對科學家的關注,引發學生科學探索的熱情,培養初步的科學意識和態度。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文筆優美,語言生動活潑的科學兒童詩。文章共十個小節,從動物、植物、氣象這些自然現象中給我們揭示了大自然的語言所蘊含的豐富內容和現象。《大自然的語言》是一份大自然的召喚書——召喚我們走進大自然,去讀懂大自然妙不可言的語言。所以教學中應以讀為本、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詞句,在讀中對大自然的“語言”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熏陶。
教材分析:
《植物的“感情”》是一篇科學小品文,作者通過講述生動、有趣的事例介紹了植物神奇的 “感情”。寫出了植物之間的聯系。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課文第一自然段指出“植物似乎也是有感情的”,這與人們平常認為的“草木無情”的常理相背。容易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課文第二自然段列舉了含羞草、向日葵、西紅柿三種植物是有 “感情”的,而且不同的植物表現的感情不同,表達方式也不盡相同。
接著文章重點介紹了植物之間的“感情”既豐富又奇特。課文第三自然段進行了概括說明。“萎靡不振”“和睦相處”點明了植物有著鮮明的愛憎感情,說明了植物間相處的兩種不同情況。
課文的第四、五、六自然段就圍繞這兩種不同的情況進行了具體的說明。“大豆和玉米是一對好鄰居;棉花特別歡迎大蒜在身邊。”
“黃瓜討厭西紅柿,喜歡菜豆角做伴;鈴蘭花和丁香花勢不兩立而喜歡勿忘我作鄰居。”“谷子與水果長時間在一起,谷子霉爛而水果干癟。”你看,不光植物之間有感情,就連植物的果實之間也有感情。
植物之間為什么會有感情呢?文章第七自然段回答了這一問題,這是由于植物有一種生長的本能:1、汲取自己所需要的養料,排斥對自己生長不利的因素。2、外界的能量對植物新陳代謝有影響。這一部分講的是植物有感情的本質,與前面講的植物有感情的表象是有著密切聯系的。
文章從表達上,運用了列舉數字、舉例和比較的說明方法,介紹了植物神奇有趣的“感情”,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學情分析:
課文中列舉的幾種植物,學生比較熟悉,所以,從生活中去探究,多問幾個為什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放手讓學生去查資料,閱讀課文,了解植物的“感情”,從而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17個生字,掌握12個生字。了解“萎靡不振”“和睦相處”“勢不兩立”“新陳代謝”這些詞語的意思,掌握“曲”和“給”多音字的用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讀課文的同時,了解植物神奇的“感情”,培養學生觀察、了解大自然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各種朗讀訓練,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們了解植物神奇的“感情”。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濃厚興趣,培養學生觀察、了解大自然的興趣。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植物間復雜的關系。
2、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研究的習慣。
教師準備:
1、生字卡片。
2、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資料,了解植物生長方面的有關知識及植物之間相互影響的事例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質疑問難
1、教師板書課題:植物的“感情”,學生讀課題。
師:“同學們,人說“草木無情”,可題目卻說有感情,你們有什么疑問嗎?(學生反饋,教師歸納)
(1)植物間有怎樣的感情?
(2)植物為什么會有感情?
(3)題目中的“感情”為什么加引號?
2、教師導入新課:是呀,太多的疑問等著我們去解答呢!讓我們共同走進課文去看看植物“神奇”、“有趣”的感情吧!
【引導學生根據題目進行質疑,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積極興趣】
二、自主合作 整體感知
1、教師提出要求,小組合作自讀。
(1)畫出本課的生字新詞,會讀、會寫。
(2)討論剛才提出的問題。
2、檢查生字新詞。
(1)教師用生字卡片出示文中的生詞,指名讀,開火車讀并正音。教師強調“供”“丁”“竟”是后鼻音,“促”“速”是平舌音。
(2)教師再出示這些詞語,學生一起讀一讀,鞏固生字新詞的認讀和書寫。
【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讓學生自己充分的走進文本,并在同學的`幫助下,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以及課文的生字新詞,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以及合作的能力】
三、深入探究 增長知識
1、教師:課文中列舉了哪些植物間的感情呢?它們間的感情如何?(學生反饋,教師要求學生從文中畫出來)
含羞草怕羞;
向日葵愛太陽;
西紅柿愛音樂……
(教師組織學生結合課文第二自然段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歸納)
2、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邊讀邊畫出自己感興趣的語句。
3、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看法。
(1)我明白了含羞草、向日葵、西紅柿三種植物是有“感情”的。
(請學生找出有關的句子反復讀,體會植物奇妙的感情)
(2)我明白了有的植物碰到合不來的伙伴會萎靡不振。農民就會給它們安排能夠和睦相處的鄰居。
教師問:“你怎么知道的?找出相關的句子!”
(引導學生讀4—6自然段)
4、教師問:“你還有不懂的地方嗎?”(引導學生說出:①植物為什么有感情呀?②題目中的感情為什么加引號呀?)
學生討論后交流。
5、指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原因。
6、教師小結:植物有“感情”是它們求生的一種本能。
【尊重學生學習的成果,讓他們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通過與同學、與老師的互動,進一步加深自己提出的三個問題的解答】
四、課堂小結
教師總結:同學們,大自然真是無奇不有,它有太多的東西等著我們去觀察、去發現。行動起來,走進生活,觀察生活,你們一定會發現更多的關于大自然的秘密。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把學生知道的其它植物的感情說一說。
2、出一份以植物的“感情”為主題的手抄報。
板書設計
8植物的“感情”
仔細觀察
“草木無情” 有感情(生存本能)
課后檢測
1、我會讀。
樂曲 促使 迅速 供給 棉花 討厭
窒息 貨輪 羞答答 西紅柿 丁香花 勿忘我
萎靡不振 和睦相處 勢不兩立 新陳代謝
2、比一比組詞。
促( )迅( )委( )供( )
捉( )訊( )秀( )拱( )
棉( )討( )勿( )貨( )
綿( )付( )匆( )貸( )
資料庫:
根瘤 豆科植物根部的瘤狀突起。這是由于土壤中的根瘤菌侵入根部皮層細胞中所致。根瘤菌在皮層細胞中迅速分裂繁殖,同時皮層細胞因根瘤侵入刺激,也迅速分裂和生長,而使根的局部體積膨大,形成瘤狀突起,就是根瘤。
含羞草 草本植物,有毛和刺,葉子富有感應性,觸動時小葉折合,葉柄下垂。夏秋開花,淡紅色。
勿忘我 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十分柔弱。初夏開花,淺藍色。
課外閱讀
奇妙的植物世界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奇妙的植物。
植物能吃蟲。夏天,在沼澤地帶常常可以看到一種淡紅色的小草,這就是會捕捉飛蟲的毛氈苔。毛氈苔的葉子上有200多根小絨毛,這些小絨毛能分泌出一種黏性很強的液體,這種黏液還含有一種很甜的味道和香氣,小蟲子一聞到這種氣味,就急急忙忙的飛來,一旦落到它的葉子上,就會被牢牢地粘住。經過1—2小時,小蟲子就被葉子消化吸收掉了。
植物還會聽音樂呢。一位印度的科學家常喜歡在花園里拉拉小提琴,放放交響樂。日子久了,竟然發現他那園中的花木,格外旺盛。于是,他開始正式對水稻進行試驗。他每天在一塊稻田里播放25分鐘交響樂。一個月后,發現這塊田里的水稻比同樣一塊沒聽過音樂的水稻要長得更加茂盛,平均株高超過30厘米。
此外,還有預報地震的山芋藤,能凈化水的水葫蘆,會“咬人”的漆樹。
語文教案 篇7
《師生》語文教案
課題1 師 生課型新授案序1課時
教學目標學會15個生字,會寫生字。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師生間的深厚情誼。
難點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
教學儀器與媒體收音機 磁帶 投影儀 片
教學基本思路激情導入自學自悟
展示自學成果
評價糾錯鞏固板書設計看望老師----護士不讓進病房------默默祝愿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內容師生活動修改意見
一、激情導入一位老師因過度勞累,生病住院了,三位同學代表全班同學懷著急切的心情和關心、愛戴的心情去醫院看望,他們一路怎么想的,到了醫院又是遇到了什么情況,你想知道么?讀讀課文
二、自學課文,初步感受
三、聽錄音范讀
四、投影儀出示思考目標
1、她們為什么急匆匆的?
2、去醫院的路上她們想到了什么?商量了什么?
3、到了醫院遇到什么情況?她們是怎樣表現的1、自讀課文熟悉生字,同桌交流
2、鼓勵多個學生到黑板寫自學生字后,自讀、領讀。
3、師生評議自學情況及時糾錯。
體會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方法。
1、明確問題默讀思考
2、根據課文同桌交流讀書收獲
3、自選問題課堂回答
4、評價鼓勵,感受美好的情感
五、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
六、布置作業1、引導學生提出疑難詞語。
2、通過上下文感悟詞義。
自選課文生字詞練寫
語文教學案
課題1 師 生 情課型新授案序2課時
教學目標理解文章,體會尊師的真情,理解文章的記敘順序。
重點仔細看圖,精讀課文,什么是圖上內容和想象內容
難點理解描寫三個女同學對老師愛戴的句子、詞語。
教學儀器與媒體投影儀 投影片
教學基本思路看懂圖描寫的內容,理解尊師板書設計代表全班心意,早點見到老師,尊重愛戴老師。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內容師生活動修改意見
一、讀書筆記
二、圖文對照,讀懂內容1、把課文分為三部分,根據學生的朗讀積極性,每人讀一段。
3、學生評論,好在哪里
1、模仿優生自讀課文,同桌交談最受感動的內容。
三、清描述圖內容外句子的內容
四、根據課后思考練習要求寫話
五、布置適量作業1、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
2、讓學生根究想象敘述出畫面
1、指名讀要求
2、齊讀內容,明確帶點詞的順序作用
3、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寫出首先……然后……最后的一段話。
4、同桌學習交流,推選合乎事理的讀給大家聽。
1、做統一作業本所設的第一道題
語文教學案
課題親 人課型新授案序1課時
教學目標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重點能看懂圖意,初步懂得課文主要內容
難點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
教學儀器與媒體錄音機 磁帶 投影儀 投影片
教學基本思路激情導入自讀課文解疑達標板書設計苗族老奶年紀大
該做的事不能及時做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內容師生活動修改意見
一、投影出示,勝似親人圖
二、出示課題引入新課1、引導學生觀察感知圖意
你能從服飾上看出圖上的人是什么民族么?它們各是什么年紀,在趕什么?
3、試說圖意
1、導入:剛才同學們從圖上看到這一老一小象親人一樣,有位作家
三、正確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四、自學生字展示看了這幅圖,就以《親人》為題目寫了一篇文章是什么順序寫了什么事,請同學自讀課文后看個明白。
1、放錄音,聽正確讀音
2、學生仿照錄音,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3、按學習小組分讀各自然段,流利讀課文
4、提出閱讀要求,默寫課文粗通課文
(1)思考:課文哪些內容是作者從圖上觀察到的?
(2)曲線畫出自己喜歡詞語標出生字
5、同桌交流學習情況
1、再次自查認讀生字情況
2、挑選三名學生按課文三部分
五、作業的順序每人寫出自己學會的生字。
3、教師予以評價,肯定自學成績
1、抄寫要求學會的生字。
語文教學案
課題2、親人課型新授案序2課時
教學目標懂題意,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感受敬老助老的美好品德,培養觀察與想象相結合的良好習慣。
重點看懂圖意,體會老奶奶所說話的意思
難點觀察、想象結合,弄懂課文順序,抓課文的'重點
教學儀器與媒體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基本思路看圖意,把握課文內容板書設計媽媽、我對老奶奶關心、照顧像親人一樣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內容師生活動修改意見
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對老奶奶關心、照顧的段落 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有感情朗讀課文第3和第5自然段
提出問題,思考媽媽和我是怎樣關心、照顧老奶奶的
同桌討論,深入了解
指名回答對問題的理解
三、根據思考與練習的第一題體會文章結構
四、布置作業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1、讀懂總是的要求
看投影讀說描寫圖的意思
體會畫面以外的想象句子
2、討論課后第二題,據課文內容和畫面的細節體會親人的含義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語文教學案
課題3、小攝影師課型新授案序1課時
教學目標學會本18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小男孩與高爾基之間的感情和心情
重點讀懂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難點朗讀時語氣親切,主重語調
教學儀器與媒體 錄音機,磁帶
教學基本思路自學自悟,正確引導,讀能全文板書設計小男孩拍高爾基照片------愛戴、尊敬
高爾基熱情接待---------關心、愛護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內容師生活動修改意見
一、導入新課
大家一定知道高爾基很多關心少年兒童的故事吧,我們新有一課“小攝影師”就是一個小男孩為爾基辦墻報的事,小男孩子把照片拍好了嗎?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自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
三、朗讀課文,體會感情
四、布置練習1、自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畫出不懂的地方。
2、聽錄音,提高閱讀能力,讀準生字新詞
3、展示識字自學成果,找同學領讀。
1、再聽錄音,模仿語調
2、全班按小組分角色讀全文
1、教師根據生字特點,引導學生分析字的特點、結構
2、練習生字詞
語文教學案
課題3、小攝影師課型新授案序2課時
教學目標讀懂課文,體會高爾基對少年兒童的關懷和愛護,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
重點小男孩給高爾基照相為什么沒照成
難點學生自主探究,對課文提出質疑
教學儀器與媒體 投影儀、自制的有關段落語句片
教學基本思路引導學生把討論與讀書緊密結合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板書設計 很忙
高爾基 關心兒童
接見小男孩子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內容師生活動修改意見
一、檢查第一課復習效果
二、分角色表演,感悟體驗課文內容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試說本課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1、自讀課文,做表演準備
2、明確旁白語及高爾基、小男孩、秘書的話語。
3、小組內表演
三、根據課后2----3題,體會美好感情
四、布置作業1、自讀題目和要求,進行獨立思考
2、針對第二題,用優生帶差生的方法練說
3、引導提示語與人的動作,情態、語氣的關系
1、根據作業內容,讓學生讀懂,提出習作要求
2、做第1------2題
語文教學案
課題4、難忘的八個字課型新授案序1課時
教學目標學會生字,能理解和正確讀寫新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讀通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難點有感情地讀課文,體會課文中人物的情感
教學儀器與媒體 錄音機,磁帶,生字新詞
教學基本思路鼓勵自學,掌握生字,熟讀課文板書設計與眾不同 溫暖
八個字 難忘
心靈受傷 撫慰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內容師生活動修改意見
一、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掌握生字
1、自讀課文,學會生字,初知課文內容
2、放錄音,查核自讀情況
3、交流學習所得,互相提高
4、出示生字,練讀,重點指導
學生讀準。
三、提出問題,再讀課文,抓住課題要點
四、指導寫字
五、布置作業
六、總結全課1、針對本課課題,提出問題
A:難忘的八個字是哪八個字?
B:這什么這八個字使我難忘?
2、思考問題,進行討論,加深認識
3、指優根據題回答,隨機板書,促進差生對問題的理解。
1、出示小黑板,引導學生觀察分析難寫的字
2、學生練讀,理解新詞
1、抄寫生字
2、檢查學生書寫情況
1、讓學生根據板書說自己的心得
2、談學會了哪些生字新詞
語文教學案
課題難忘的八個字課型新授案序2課時
教學目標學會多讀多想,體會師愛的力量。
了解課文中的人物外貌的不同特點
重點體會我痛苦的心情,感悟老師充滿愛的語言的巨大力量
難點感悟人物的心理變化
教學儀器與媒體 投影儀、圖片,描寫外貌的語句
教學基本思路多讀多想,體會人物心理變化板書設計我與眾不同……被人譏笑…….撫慰了我受傷的心靈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內容師生活動修改意見
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人物貌相和心理變化的內容默讀課文,思考“我”為什么憤恨、氣惱,又是什么力量撫慰了我受傷的心靈。
2、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1、帶著問題自由讀、思考
A我的貌相是怎樣的?想了些什么?
三、明確課文的教育意義
四、根據課后“思考與練習”要注說感想
五、布置作業B、倫納德老師什么長相是怎樣對待我的?
2、體會我心情的變化
3、看投影,說感受
1、充分讀書,自讀自悟,建立同情殘疾人的感情
2、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來談體會
3、學習倫納德老師,關愛殘疾人
1、據第2題的要求,同桌討論后,鼓勵課堂發言
2、據第3題的要求,找出句子練讀,體會“我”與眾不同,叫人討厭,倫納德老師很“美”孩子們喜歡他。
一、基礎知識
二、積累運用兩題
語文教學案
課題5、和太陽比賽早起課型新授案序1課時
教學目標學會本課生字,能聯系詩歌句子,理解其中的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重點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激發積極進取的思想感情
難點聯系課文,結合實際,積極向上的精神。
教學儀器與媒體 錄音機,抒情樂曲磁帶
教學基本思路明確提示要求,自學生字板書設計太陽早起
祖國早晨真美
我們比太陽還早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內容師生活動修改意見
一、導入新課
二、讀通詩歌,了解大意 1、借助閱讀提示,激趣讀詩歌
3、借助字典或聯系上下文讀懂生字詞
1、同桌討論交談自學所獲
2、調動展示范讀,激發學生的情感
三、熟讀成誦,積累語言
四、布置作業3、教師配樂范讀,激發學生的情感
4、采用不同形式,讓學生練讀
1、讓學生背誦自己最喜歡的段落
2、說一說讀書的感想
A:自己背誦的段落中想到了什么?
B:引導學生說出課文中的“我們”,讀中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產生了什么樣的感情?
1、自讀大作業內容
2、指差生讀大作業內容
3、習作大作業,“基礎知識部分”
語文教學案
課題積累運用課型新授案序1課時
教學目標1、讀、背古人談讀書的名言了解讀書方法。
2、讀懂閱讀短文,體會求知和尊師美德
重點熟記、理解讀書名言、背熟名言
難點理解、敘述古代讀書名言的意思
教學儀器與媒體 小黑板 名言解釋
教學基本思路由平時讀書的最佳方式,引入板書設計溫故—復習已學過的知識
知無涯---知識無窮無盡
聚之----積累
時習---學過的知識按時復習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內容師生活動修改意見
一、激趣讀文
二、談讀書體會1、以優生的讀書經驗,激起學生讀名言的興趣
2、學生自由讀課文中的五句名言,記出不懂之處。
1、讓學生結合生活說基本讀懂的名言意思
2、讓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師將所提記于黑板
3、教師結合板書,適當指導
二、完成閱讀
四布置作業4、學生理解卻有困難時,可推出備好的小黑板,輔助理解
5、背熟五句名言
1、啟發談話,引起閱讀興趣
2、學生自讀課文,聯系文章理解字詞
3、帶著課后的兩個問題,自讀自悟
4、說出自己讀懂的問題
5、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作總結,鞏固學生的認識
1、教師指導筆答問題的思考方法和寫的格式
2、試練筆答課后的兩個問題。
語文教學案
課題積累運用一課型新授案序1課時
教學目標能清楚明白的講述自己看電視節目的感受
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重點學說所看過的電視節目的所感、所思
難點能講出自己喜歡節目中受到的教育
教學儀器與媒體
教學基本思路從分角色讀課文入手,激發起學生說的興趣板書設計什么節目-----喜歡的原因------受到的啟發教育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內容師生活動修改意見
一、激發興趣師:我經常聽到同學們眉飛色舞地談自己看電視感想,我們課文中的小明也正在談得火熱呢?他們談得什么呢大家讀了課文就明白了。
1、學生自讀后,按小組分角色讀
2、學生搶答小明或小剛的看后感
二、開闊思路說聽結合1、根據板書,提出說聽的要求
2、同桌講述傾聽
3、課堂發表評價意見,推選最優者課堂講述
教師可根據學生所學到的節目主題個個強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表達能力,并鼓勵學生繼續收看有意義的節目講給大家聽。
語文教學案
課題積累運用一課型新授案序3、4
教學目標1、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2、能按照合理想象寫出語句通順的小故事
重點展開想象,拓展思語寫出故事
難點想象合理,內容具體,寫出想象故事
教學儀器與媒體 投影儀 自制玻璃作文圖文
教學基本思路溫故知新教師下水文帶動板書設計握學生想象板書寫作過程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內容師生活動修改意見
一、溫故知新
二、投影引導1、輕聲讀《小攝影師》課文,深解情節和人物特點
2、自讀習作要求,說出自己的想象
1、教師評價學生的想象情況,肯定學生的想象離
三、組織交流2、投影《小攝影師》下水文,引導學生提高想象合理,有具體內容語句通順的能力
3、動筆習作,想象成文
1、小組交流,互相學習
2、挑選多組不同想象的內容課堂交流,評價啟發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園地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