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從《老房子》、《門、窗、墻》、《我造的小房子》到《漂亮的房間》,從大到小、由外及里,形成了以房子、房間為主題的系列單元課程。
房間是我們熟悉的生活空間,不管是因陋就簡的小茅屋,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還是普普通通的新房,裝修豪華的大別墅,生活在里面的人們,都有著許多溫馨的回憶……,想想其中的家具擺設,再說說自己更理想的房間設計,可激起學生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向往。
本課用畫畫、做做的方法,讓學生從表現現實中的房間到創作更美觀、漂亮的理想房間,從而趣味性地學會家具、物品的合理擺設,色彩協調的裝飾設計方法。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觀察自己生活的房間,并對房間的裝飾與布置知識有所了解。
(2)操作目標:用繪畫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表現自己曾生活過的'房間或理想中的房間。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引起學生對自己生活過的房間的關注,感受漂亮、美麗的房間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和情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觀察,學會用繪畫或手工制作等美術形式表現漂亮的房間,更多關注我們生活的空間,并用所學知識裝飾美化它。
教學難點:作品的表達能突出"漂亮"二字,具有一定的創意。
四、教學準備:
教師:跟自己生活有關的房間的照片,中、外室內裝潢圖片,教師范例圖數張,表現 “漂亮房間”的學生作品數張,各種繪畫工具及材料。
學生:自己喜歡的房間照片(有別人的,也有自己的,網上下載的也可),各種繪畫工具及材料。
五、教學過程:
學生用自己帶來的有關房間的照片,向大家介紹自己生活過的房間及其中的布置、顏色、家具擺設等的特點,并說出自己喜歡之處和想改進的地方。
·教師也用自己帶來的有關房間的照片,以故事的形式向學生講述自己小學、中學、剛工作時直到現在生活過的房間,從布置、色彩、家具的擺放等方面講解的同時,讓學生感受時代的變遷,物質、精神生活的變化及審美觀念的改變。
出示范例,用不同的繪畫形式展示一組不同時代的房間布置(其中有同學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曾生活過的房間,也有自己生活過的房間)。以此喚起學生對曾經生活、過的空間的回憶,激發他們表達溫馨回憶的愿望。。
欣賞書本上的圖片及師生收集的中、外室內外裝潢圖片,由現實轉向理想,放飛學生的想像,以小組交流等形式談談自己理想中的漂亮房間。
作業設計:
l·根據實際觀察,用自己喜歡的一種繪畫形式表現房間。
2·大膽想像,用自己最善于表現的一種繪畫形式畫出埋想的房間。
3·與后面的手工制作《漂亮的房間》聯系起來,為其畫一草圖。
·教師巡回指導時,幫助一部分學生解決繪畫上的技巧問題,解決時可利用實物投影或學生能看到的地方進行引導示范,作業、示范可同步進行。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運用已經學會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17個,掌握其中9個生字的寫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仿寫句子。
2、過程與方法:
在多重對話與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邊讀邊想,感悟詩的意境,領悟語言文字的`美。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表現自我的需要,激發學生心中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教學重點:
課文第二小節(自主識字的能力、朗讀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學準備:
字卡、詞卡、課件
設計理念:
羅杰斯曾說過:在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學生處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他們才會盡情地自由參與與自由表達,其形象思維能力和創新人格才得以培養。基于此,本課的設計努力將情境帶入課堂,促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感知文本、自主識字;另一方面,努力將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活動的空間,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通過朗讀、對話、欣賞、想象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人文情感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睜大你們的眼睛,看看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課件播放圖片)哪位同學說一說?
咱們的好朋友丁丁用他自己的彩筆把剛才看到的美景畫了下來,還寫了一首小詩,題目是《我有一盒彩筆》。
二、板書課題:
1、說說盒字怎么寫?認識皿字底。
2、齊讀課題。
三、初讀識字:
1、學生運用已經學會的識字方法一邊讀課文,一邊識字。
2、開火車讀字卡、詞卡。
3、(看課件)說說怎么記掛、荒、綿,指導書寫荒。
4、(看課件)認識多音字藏。
四、指導朗讀:
1、學生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懂。
2、指名讀、評議。
3、指導第1小節:
①師范讀,生評議;
②學生自由讀。
③師生合作讀。
4、師生律動《小小蠟筆》
5、指導第2小節:
①學生自由讀,說說:丁丁又畫了什么?
②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③指名讀,學生想怎么讀就怎么讀。評議。
6、齊讀全文。
五、拓展升華:
1、師:同學們,假如你也有一盒彩筆,你想畫什么呢?指名學生說。
2、(出示課件)師:把你們想畫的仿照課文的句式寫下來吧!
語文教案 篇3
《散文詩兩首》之——荷葉 母親
冰 心
學 習 目 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2、體會借助一種具體的形象來抒發對母親的
熱愛的寫法。
3、感受作者在詩歌中所抒發的真摯情感,體
會人間至愛親情。
作 者 簡 介
宋體冰心,現代散文家、小說家、詩人、兒童文學家。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主要作品有《繁星》《春水》《往事》《超人》《寄小讀者》等。
解釋下列詞語:
聽 讀 感 知
這篇課文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哪一自然段最能體現這種情感?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動——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研 讀 感 悟
1、課文哪些自然段是描寫紅蓮的?分別描寫怎樣的紅蓮?
2、請找出文中描寫紅蓮時作者心情變化的詞句。
語文教案 篇4
單元概述
根據教材編排要求,教學本單元,重在指導學生學習比較與辨微的讀書方法,讓學生了解戲劇基本知識,在體會戲劇臺詞語言魅力、把握矛盾沖突、評析人物性格及主題等的基礎上學會鑒賞戲劇,并可嘗試改編或創作戲劇、表演戲劇,從中體味戲劇獨特的藝術魅力,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誘發學生閱讀求知的.渴望,提高學生的活動能力、組織能力、創造能力和良好的品質,激發學生的創造欲和探究欲。
學習目標
① 了解戲劇基本知識,掌握鑒賞戲劇的基本方法。
② 了解戲劇語言的基本特點,并能對課文中的一些臺詞進行鑒賞,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
③ 學會從人物語言、情節安排、矛盾沖突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戲劇主題。
④ 學會運用比較與辨微的閱讀方法,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從一定的角度對作品進行比較,在比較與辨析中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⑤ 能嘗試表演戲劇,體味戲劇之美。
⑥掌握劇本寫作的基本方法,能把一些作品改編成劇本或根據生活創作短小的劇本。
課時按排
《威尼斯商人》(節選) (三課時)
《江村小景》 (一課時)
《陳毅市長》選場 (兩課時)
《一厘米》 (兩課時)
綜合學習與探究(含寫作) (三課時)
誦讀欣賞 (一課時)
各課教學簡案
1、威尼斯商人
學習目標
1、 了解劇本知識,培養學生對各種文藝表現形式的興趣。
2、把握緊張激烈的戲劇沖突,鑒賞波瀾起伏的戲劇情節。
3、學會根據文本語言分析人物形象的鮮明個性,把握夏洛克、鮑西婭等人的性格特征。
4、體會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個性化和豐富生動的特點,了解夸張、對比等戲劇技巧。
5、能說出作者的人文主義理想,學習安東尼奧友情至上、鮑西婭見義勇為的精神。
語文教案 篇5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教學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學、“演”中悟。
2、設計多種活動,給學生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
3、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為學生張揚個性、激揚靈性服務。
教學目標
1、通過讀中感悟,對課文進行再創造。
2、積累ABB型的疊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明白從小應該勤奮學習、學會生活本領、不能依靠父母生活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一段獅子捕食的鏡頭。
二、以“開火車”的形式讀生字卡片。
三、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自讀一、二自然段,思考兩只小獅子學本領時有什么不同的表現。
2、匯報自讀結果
3、讓學生自由做動作理解“懶洋洋”一詞,再讀讀相關語句。
四、合作探究學習三至七自然段,讀中感悟,對教材進行再創造。
1、同桌分角色朗誦,研究討論每個角色的`語氣該怎樣讀,并探討可以給這些角色設計什么樣的動作。
2、合作表演。
3、學生評價表演,并提出自己的建議。
教師在原文的基礎上把學生的合理建議記錄下來,適時進行朗讀指導。
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積累ABB型的疊詞。
學生說到“懶洋洋”這樣的提示語時,請他們根據自己的積累,再說出幾個這樣的疊詞,并讀一讀。
五、擴展活動——引導學生續編故事。
1、同桌合作續編故事。
2、自由匯報。
3、通過續編的故事,說說自己喜歡哪只獅子。
六、再次鞏固生字。
學生把課前拿到的小詞卡片貼在掛圖的相應位置上并帶讀。
七、指導寫“練”、“習”兩字。
小組互相評價。
你認為哪個字寫得好,就對同桌夸一夸自己寫的字。
八、每日積累。讓學生從本課中找到喜歡的詞語,并記住它。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詩的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意。
2、體會作者借對梅花凌寒獨放品格的贊美來表白自己堅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
3、背誦并默寫古詩。
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要求1;教學難點:要求2。
教學日期:
教學流程:
1、初讀詩句,了解主要內容。①讀題,簡介作者后,檢查學生對“凌”字字形掌握的情況。②先指幾名朗讀能力稍差的學生讀并稍加指導,之后學生自讀詩句,邊讀邊想作者寫了梅花的哪幾個方面的特點。
2、細讀詩句,理解詩意。第一、二句。①首先讓學生參考注釋試著講講兩句詩的意思。注意啟發學生運用過去學習古詩的方法,對每個詞加以理解后,適當添加一些恰當的詞,再調整一下順序把意思連起來。②指幾名語言表達能力稍差的學生說說,再幫其訂正,直到他表述清楚、準確為止。③啟發學生從“墻角”、“數枝”中體會出梅花“形孤”的特點;從“凌寒”、“獨自”中體會出梅花“姿傲”的特點。④朗讀體會。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之后再讀,深入體會。第三、四句。①參照注釋試著說說詩意,再集體討論訂正。在理解這兩句詩意的時候特別要注意啟發學生想象出梅花潔白如雪的特點,雖然不是雪,卻像雪一樣潔白。②輕聲自由讀詩句,體會梅花“色潔”、“幽香”的特點。③感情啟發,朗讀體會。
3、再讀詩句,體會作者的心境。①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②說說這首詩寫了梅花的哪些特點,并分析從哪些詞句中可以體會到。③啟發想象,體會意境。請學生認真地想象并體會:詩句描繪了一個怎樣的畫面?這種畫面使人產生怎樣的感受?思考好之后用自己的話說說。④再讀詩句,邊讀邊思考,從“凌寒”等詞語中體會,作者表面上贊美梅花凌寒獨放,實際上是在表白什么心境?(可適當地作背景介紹)需要注意的是,對詩人心境的體會是個難點,只要有所體會即可,不必深究。⑤朗讀詩句,邊讀邊體會作者的感情。
作業布置:完成課后練習。
板書:
梅花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形孤)
凌寒獨自開。(姿傲)
遙知不是雪,(色潔)
為有暗香來。(香幽)
表達了“堅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
教學反思: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詩歌內容。
3、通過朗讀和聯想感悟作者童年的愿望。
教學重點
1、聯系生活實際,自主學習詩歌內容。
2、引導學生換位體驗,加強與文本對話。
教學難點
1、聯系生活實際,自主學習詩歌內容。
2、引導學生換位體驗,加強與文本對話。
教學準備把新學期的美好愿望寫在自己設計的“心語卡片”上。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新學期開始了,你們都有哪些心愿?在你幸福的童年生活中,還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二、交流感受,提示主題
這節課,我們一同進入第一板塊《童年的愿望》的學習。請同學
們大致翻一翻這一板塊的.課文,了解一下都講述了小作者的哪些愿望?
三、引入新課,學生質疑教師板書《等我也長了胡子》,請學生質疑:看了這個題目,你最想了解哪些內容?
四、了解課文,自主識字
1、請學生帶著問題出聲讀課文,小組討論上述幾個問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在文中畫出要求會寫的生字及不明白的問題,嘗試著自主解決。
學習生字,重點區別“蜘蛛”“螞蟻”“蝌蚪”的類別及生活習性。
五、再讀課文,質疑討論
第二課時
一、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通過多種方式讀熟課文。
2、先分小節朗讀課文,然后選擇喜歡的內容讀出感情。
二、討論學習,讀中理解
1、引導小組選擇感興趣的一個小節內容討論學習,然后匯報。
2、思考討論:
(1)讀了這首詩歌你想到了什么?
(2)最想對小作者說些什么?
(3)想對他的爸爸說些什么?
三、品讀課文,表演體驗
1、再自由讀讀課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間表達感受。
2、指導學生將課文改編成情景劇。
四、布置作業板書設計:等我也長了胡子
陪孩子玩
做個這樣的爸爸:給孩子講故事
說話算話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項鏈》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