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四年級數學教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

    時間:2024-08-29 07:14:59 四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了解直線、射線、線段、角的概念,并引導學生對這些概念進行辨析,使學生進一步明晰直線、射線、線段、角的聯系與區別,建立知識的網絡結構。

      2.能力目標:學生通過活動能夠區分線段、射線與直線,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三個圖形的特征。

      3.情感目標: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和形象思維,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增強動手操作的能力。

      重點難點:

      1.體會線段、涉嫌與直線的區別與聯系,會用字母準確讀出線段、射線和直線,會數簡單圖形的線段。

      2.理解三種線的特征,掌握三種線的讀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手電筒,直尺,毛線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出示一根毛線

      師:同學們,這是什么?如果說我把這根彎曲的線拉直,你可以看成我們以前學過的什么?

      生:線段

      師:哎,線段,好了,老師把整個它記下來。線段是我們以前碰到過的.,對吧?那誰來說說看線段有什么特點?(引導學生說出線段有兩個端點、線是直直的、可以度量、不可以無限延伸)

      師:誰來畫一條線段。抽生黑板上畫線段其他同學認真觀察看他在黑板上是怎樣畫的。

      一生學生畫線段,其他學生認真觀察

      師:誰看清楚他是怎樣畫的線段?

      生1:他是先畫的一條線,再畫的兩個端點。

      生2:他是先畫了一個端點,然后畫的一條線,最后在另一個地方畫的端點。

      師:哎,他是先畫了一個端點,然后畫的一條線,最后在這個地方畫另一個端點。但是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先畫兩個端點,然后畫線連接兩個端點。因為,我們一般讓點來確定我們需要畫線的位置,兩點確定一條線段。

      師:哎,到現在我們就只知道這些有關線的知識了吧。那現在請大家看大屏幕。

      二、探究新知

      1、直線的教學

      課件出示

      師:這是兩條直直的線,給它們表上號,上面是1號,下面是2號,哎,仔細看這兩條線,幾號線是線段?為什么你叫1號線為線段?

      生:因為1號線有兩個端點, 有一條直的線,不能無限延伸。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2

      教學內容:

      青島版數學第八冊第25頁——28頁的內容。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今后進一步學習幾何初步知識的基礎。該信息窗呈現的是一幅工地上挖掘機繁忙的作業景象,觀看的小朋友看到正在隆隆作業的機器,興奮地交談著,擬借此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討論鏟斗臂在工作中可能形成什么樣的角的問題,引入對角的知識的系統學習。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平角、周角。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體會通過探索解決問題的樂趣。

      教學重點:

      平角、周角的認識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幾種角

      一、回顧舊知,鋪墊新知

      1、課件出示一組角問:同學們,這些圖形都是什么?(角)對,這是我們在二年級時學過的角,那哪位同學還記得角是由什么組成的嗎?(一個頂點、兩條邊)

      2、你能給這些角分一分嗎,為什么?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同學們,我們的周圍在很多地方都有角。

      老師到繁忙的'工地拍攝了一些畫面。(工地上,幾臺挖掘機在緊張的工作著,鏟斗臂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角

      師:請同學們用數學的眼光仔細觀察,你能發現什么?

      生1:畫面上有5臺挖掘機。

      生2:鏟斗臂上形成了很多角。

      生3:鏟斗臂上的角不一樣大。

      師:我非常欣賞這位同學,她用數學的眼光發現了很有價值的問題!

      師:鏟斗臂在工作的時候,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角,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角的認識)

      2、師:鏟斗臂在工作中形成了什么樣的角?我們用手指一指吧!找一個學生上臺指,如果學生只是指角的頂點則應該予以糾正。要指出一個角,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從頂點開始,分別指出兩條邊(教師同時利用動作語言說明)。

      3、小組活動:利用手中的活動角,擺出各種角。(師提示:注意讓一條邊不動,轉動另一條邊。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3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標教材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例1沏茶問題。

      二、教學目標:

      1、學生在解決合理安排沏茶的工序問題中,學會用流程圖的方式表示解決問題的方案,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2、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逐漸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重點:

      解決沏茶這一類問題的思考方法和用流程圖表示解決問題的方案。

      四、教學難點:

      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

    五、教學準備:

      課件、工序卡紙片、

      六、教學過程:

      1、師:王老師是一名數學老師,一直給大家上的是數學課,但是今天王老師在上數學課之前想先考一考我們班同學的語文知識怎么樣。大家有沒有信心?

      2、師:你能用“一邊(干什么)一邊(干什么)”說一句話嗎?

      板書:一邊()一邊()

      生1:……生2:……(老師即時評價)

      師:剛才同學們在造句中說的一邊干什么,一邊干什么都是同時做幾件事,不僅在語文中有這樣的表述,在今天的數學課里也有關于這方面的知識。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好不好?

      2、引題:在生活中,合理安排時間,把能同時做的事情同時做了,就會節省時間。今天就學習如何合理安排時間。(板書課題)

      (讓學生翻到課本113頁)星期天上午,小明家的門鈴響了。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4

      教學導航

      【教學內容】

      教科書的第111頁的第4題,教科書的第114、115頁練習二十一的第12、16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鞏固條形統計圖,會繪制條形統計圖。

      2、會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并能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5、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細心觀察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分析統計圖中的數據,根據統計圖開放性地提出問題并加以解決。

      【教學準備】

      多媒體、題卡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本節課對“統計”這部分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

      板書課題:復習統計。

      2、打開數學書,看第七單元的內容,看看都學習了哪些內容?

      哪個小組愿意匯報你們組的交流情況?

      老師指導并歸納,總結在黑板上。

      【課堂作業】

      1、統計

      畫條形統計圖需要注意什么?

      2、練習二十一第12題。

      根據統計表畫條形統計圖,注意找出縱軸上的數據要準確,然后回答問題。

      3、練習二十一第16題

      畫梯形,并且把梯形分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

      4、讀出下面各數,然后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

      604009024700695200305076000

      5、寫出下面各數。

      四千七百八十萬零二十

      十五億三千零八萬零九

      四億零五十萬零三

      6、計算下面各題,并且驗算。

      127×63=3276÷84=74×59=

      7、估算。

      297×3≈789×4≈5392÷9≈

      8、(1)125的40倍是多少?

      (2)756里面有多少個18?

      (3)把80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多少?

      (4)884是34的多少倍?

      9、分別畫一個50度、90度、135度、180度、360度的。角

      10、你會用畫平行線的方法畫一個平行四邊形嗎?

      11、你會用一張長方形紙做一個平行四邊形嗎?

      12、解決問題。

      (1)一只山雀5天大約吃800只害蟲,30天大約能吃多少只害蟲?

      (2)有624人乘船游玩,每條船可坐50人,要同時出游至少需要多少只船?

      【課堂小結】

      提問:這節課復習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小結:掌握復式條形統計圖和單式條形統計圖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課后作業】

      完成《創優作業100分》本課時的練習。

      教學板書

      第4課時統計

      知識點總結

      教學反思

      本課時的復習讓學生體會到條形統計圖在統計中的作用,它能清楚直觀反映各數據間的聯系,同時讓學生學會分析數據,根據統計圖中的信息開放性地提出問題,能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簡單運用。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5

      教學內容:

      新世紀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P16-17頁。

      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情境和操作活動,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

      2、探索并發現、理解三種線的特征,體會直線、線段、射線的區別與聯系。

      3、培養學生的觀察、動手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探索并發現、理解三種線的特征,體會直線、線段、射線的區別與聯系。

      教具、學具準備:

      自制課件、直尺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活動一:說一說

      1、師板書:線

      2、談話:這是什么字?說說你平時見過的線。

      3、導入:剛才大家談的很多都是生活中看到的、摸到的線,今天的數學課我們一起來研究數學中的三種線,這三種線分別叫做直線、線段、射線,同時板書課題:線的認識(直線、線段、射線)

      4、引發思考:看到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活動二:看一看

      1、課件出示“看一看”的三幅圖。

      2、畫一畫:

      (1)教師示范用線表示一條斑馬線。

      (2)學生試著用線表示:斑馬線、射燈發出來的光線、鐵軌。(學生在紙上畫一畫,教師及時展示,并相機對比用上直尺和沒有用上直尺的同學的作品,適時進行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3、課件演示抽象出來的三種線。

      活動三:想一想、認一認

      1、思考:你們覺得這三種線都可以叫做什么?為什么?

      2、認一認(課件演示三種線的名稱,并認識端點)。

      3、閉眼想象,動手描描。

      活動四:說一說

      1、獨立思考:直線、線段、射線都有什么特征?

      2、小組交流。

      3、全班反饋。

      4、討論:這三種線之間有什么聯系和區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5、小組匯報交流。

      (教師巡視,選擇學生認可的方式進行歸納總結。當學生匯報時沒有用表格形式整理,教師可以出示:

      名稱

      共同點

      不同點

      直線

      都是直的

      線段和射線是直線的一部分

      沒有端點,可無限延長

      線段

      有兩個端點,不可無限延長

      射線

      只有一個端點,可無限延長

      活動五讀一讀

      1、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三種線,請個別學生辨認。

      2、學生在本子上分別畫出三種線,同桌相互辨認。

      3、提出問題:其實這些圖形都有自己的名字,書上16頁告訴大家怎樣讀。(學生自學課本)

      4、同桌相互讀一讀。

      5、提出問題:射線AB和射線BA一樣嗎?它們有什么不同?

      6、教師小結。

      活動六闖一闖

      1、猜謎語,打一線的名稱。

      有始有終無始無終有始無終。

      2、找一找。你能從中找到線段、射線、直線嗎?總結反思。

      1、說說收獲。

      2、師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直線、線段、射線。我們的知識在一天天增長,如果說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線來表示你們日益增長的知識,你們喜歡用哪條線來表示?

      以生活中的線引出數學中的線,加強生活與數學的聯系,激發學生興趣。

      開門見山引出三種線的名稱,直接切入課的主題。

      通過提問,幫助學生整理并明確本節課的目標。

      通過看一看、畫一畫,讓學生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直線、線段、射線的過程,為進一步體驗、對比三種線的特征做基礎。

      在起名和說原因的過程中初步體會三種線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

      通過課件幫助學生初步建立三種線的`表象。

      這個環節重點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交流討論,匯報整理,進一步理解三種線的特征、聯系、區別。重點引導學生從線的形狀、端點個數、延長情況等方面進行匯報,并能結合生活實際談自己對線的認識。

      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交流。

      教師在總結時注意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模型。

      通過畫、辨認加強對每種線的特征的認識。

      自學課本,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拓展練習設計,通過幾個成語的出現猜線的名稱,溝通學生對語文文字理解和數學概念直觀形象的認識。

      此練習設計旨在幫助學生加深對三種線之間聯系的理解。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6

      教學目標:

      1.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數方法,能正確寫出億以內的數。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培養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進一步培養數感,結合相關數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及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

      1.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數方法,能正確寫出億以內的數。

      2.中間、末尾有0的.億以內數的寫法。

      教具準備:

      計數器,數位順序表,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在昨天的數學課上我們了解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后,我國的人口數量,同時學習了較大數的讀法,下面這些數請你來讀一讀。

      56900 40080500 14590320

      2.提問:你讀得又快又準,能說說讀數的方法嗎?(學生回答)

      3.請你說出億以內數的數位順序,并說一說是怎樣分級的。(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整理數位順序表)

      4.寫出下面各數,并說一說怎樣寫萬以內的數。

      七 七十 七百零八 一千五百三十二

      5.根據學生回答,明確萬以內數的寫法。

      二、探究新知

      我們已學過萬以內數的寫法,今天我們學習億以內數的寫法。(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寫法)

      1.整萬數的寫法。

      出示:四十四萬、一千三百八十二萬、六百七十八萬

      2.學生小組嘗試寫出這些數,然后交流寫法。

      3.根據學生發言,說明:整萬的數,要寫在萬級上,只要在萬級上寫44、1382、678,然后在個級上寫四個0就可以了。

      4.練習:五萬、六千萬、八十萬、九千六百七十二萬

      含有萬級和個級兩級的數的寫法。

      出示:十萬三千二百四十五

      提問:這個數有幾個級?應該先寫哪級上的數,再寫哪級上的數?

      學生嘗試寫數。(畫出分級線,讓學生檢查寫的數是否正確。)

      老師說數,學生練習寫數

      一萬三千二百六十五、四百六十三萬七千八百九十二、

      十七萬九千三百、二十五億六千四百七十二萬

      中間及末尾有0的數的寫法。

      提問:三十二萬零六百這個數有幾級?萬級上怎樣寫?個級上一個也沒有怎么辦?

      教師在數位表上寫出這個數,再讓學生讀一讀進行檢查。

      由學生在數位順序表上試著填寫二千零五十萬七千,再說一說是怎樣寫的。

      學生回答:先在萬級上寫出二千零五十,再在個級上寫出七千,合起來就是二千零五十萬七千。

      學生自主探究下面的數的寫法。

      十萬二千三百四十五、三十二萬零六百、二千零五十萬七千

      三、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獲?你認為今天這節課誰表現的最好?為什么?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7

      教學內容:

      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的數的口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養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學生經歷整數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4、培養學生養成認真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5、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養成認真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具準備:

      圖片、題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你們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運行速度嗎?(出示六種交通工具的時速的圖片)

      2、你還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嗎?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騎自行車1小時約行16千米。

      特快列車1小時約行160千米。

      1)人騎自行車3小時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問:計算這道題時怎樣想?怎樣列式?如何計算?

      小組交流討論。小組匯報

      問:30小時行多少千米?

      練一練: 184= 243= 252= 146=

      2)特快列車3小時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問:計算這道題時怎樣想?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比較兩種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簡便?

      練習:1305= 2380= 1506= 713= 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師生歸納總結口算方法;一位數與幾百幾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數,再在乘積的后面添上一個0。

      板書課題:口算乘法

      三、鞏固新知

      1、練習六第1題。將得數寫在樹葉旁邊。

      2、練習六第1題和第2題。應用乘法口算解決實際問題。

      3、練習六第4題和第5題 口算練習(略)

      四、總結: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五、作業: 第48頁6--9。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8

      教學內容:

      筆算除法練習

      教學目標:

      1.能比較熟練地掌握初商過大,初商過小時的調商方法。

      2.能熟練正確進行筆算。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先填一填把除數看作幾十來試商,再算出來。

      2.下面的括號里最大填幾?

      40( )<306

      30( )<207

      40( )<275

      60( )<194

      90( )<351

      ( )60<137

      3.根據試商情況,在括號里寫出準確商。

      二、提高練習。

      1.填一填。

      (1)9331,把31看作( ),商大約是( ),計算后可知準確結果是( )。

      (2)12016,把16看作20來試商,商大約是( ),余數是( ),說明商( ),應試商( )。

      2.計算下面各題。

      3.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三、課堂達標

      1.填一填。

      (1)375□ 3要使商為一位數,□可填( ),余數是( )。

      (2)一個數除以17,商是14,有余數。當余數最大時,被除數是( )。

      (3)7832可以這樣想,把32看作( )試商,78里面有 ( ) 個30,所以商是( ),余數是( )

      (4)在( )里填上合適的數。

      87里最多有( )個20 78里最多有( )個30。

      142里最多有( )個60 610里面最多有( )個80。

      2.筆算下面各題。

      18221=

      28836=

      29242=

      3.解決問題。

      飼養專業戶王大伯家養了185只公雞和229只母雞,還養了46只鴨。養雞的'只數是鴨的幾倍?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會把一個合數分解質因數。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獨立探索掌握分解質因數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探索學習過程中增強學生的數感,提高學生探索能力。

      教學重點:

      把一個合數分解質因數。

      教學難點:

      掌握質數與合數的區別和聯系。

      教學過程:

      一、利用舊知導入新課。

      1、指名說一說怎樣找一個數的倍數?一個數的倍數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

      2、 10的最小倍數是幾?有最大倍數嗎?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找一個數的因數。板書:因數。

      二、探索新知。

      1、探索找一個數因數的方法。(多媒體出示例1)師:把12寫成兩個數相乘的形式。

      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出來,多媒體展臺展示。生1:12=1×12生2:12=2×6生3:12=3×4師:兩個數相乘,乘數也叫因數,所以1、2、3、4、6、12這些數又叫12的因數。

      2、學生探討:什么是一個數的因數?

      生1:兩個自然數相乘得到一個數,那么這兩個數就叫這個數的因數。

      生2:可以用字母表示因數與積的關系,如a、b、c都是自然數,且a×b=c,那么a、b就叫c的因數。

      3、試一試:師:18的.因數有哪些?

      4、探索一個數因數的特征。

      師:在練習本上寫出1~10各數的所有因數。讓學生觀察這些數的因數,有什么特點?

      生1:我發現這些數的因數都有1和它本身。

      生2:我發現有些數的因數只有兩個因數,有些數的因數不止兩個。

      生3:我發現1只有一個因數就是它本身。 ……

      師生共同概括出:像這種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的數叫質數;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還有其他因數的數叫合數。

      師:根據質數和合數的意義,你認為1是質數還是合數?

      生: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三、練一練。

      1、師指名回答,并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2、學生利用數表,在書上圈出質數。再集體訂正。

      四、拓展練習。

      1、同桌各出一個數,讓對方說一說這個數的因數。

      2、找出50~100的自然數中的質數。相互交流想法。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都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計:

      一個數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最小因數是1。

      1的因數有:1

      2的因數有:1、2

      4的因數有:1、2、4

      3的因數有:1、3

      6的因數有:1、2、3、6

      5的因數有:1、5

      8的因數有:1、2、4、8

      7的因數有:1、7

      9的因數有:1、3、9

      10的因數有:1、2、5、10

      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的數叫質數;

      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

      還有其他因數的數叫合數,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10

      教學目標:

      1.對兩位數的乘除法進行復習;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數學應用意識;

      3.培養學生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對兩位數的乘除法進行復習。

      教學難點:

      對兩位數的乘除法進行復習。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地球表面的2/3被水覆蓋,總水量中的97%是咸水(包括海水和苦咸水),在余下的3%的淡水中,又有77%是人類難以利用的兩極冰蓋、冰川、冰雪。其實,人類實際可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總水量的0.7%,而且大部分屬于不可再生的枯竭性地下水。隨著人口繼續急劇增加,淡水資源告急已經在近年成為僅次于全球氣候變暖的世界第二大環境問題。

      師:誰愿意來交流一下你收集的關于水環境的資料。

      生交流。

      師:書上小熊貓告訴我們,我國人均資源占有量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有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低于國際公認的用水緊張線。我國是一個缺水的國家。作為國家的小主人,你覺得應該怎么做?

      生交流。

      二、中心階段

      師:作為國家的小主人,我們應該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是每個人的責任。小胖一家就做的特別好,我們一起去看看。

      生練習。

      1.我家平均每天可節約60千克水,照這樣計算,一年可節約多少千克水?

      (平年)365×60=21900(千克)

      2.去年小胖家共繳了1224元水費,平均每個月繳多少元?

      1224÷12=102(元)

      3.小胖家今年準備平均每個月比去年節省4元水費,照這樣計算,今年預計一共要繳多少元水費?

      1224-4×12=1224-48=1176(元)

      師:從題目中我們知道小胖一家為了節約水資源,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你們知道嗎?我們上海市為了節約各種能源,也提出了“做節約型城市”的口號,作為上海市的一名小公民,你能談談你想從哪幾個方面開始做起?

      生交流。

      三、練習階段

      1.豎式計算(*要驗算)

      28×72=208×36=* 6800×340=4838÷49=2681÷86=8234÷26=

      2.遞等式計算

      (20xx-159)÷172340÷78×208082349-80×27

      3.應用題

      1)一套西裝450元,一件襯衫45元,一套西裝的價錢是一件襯衫價錢的幾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學校買12張課桌、10把椅子,每張課桌99元,每把椅子302元。去買時要帶多少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紅花有12朵,黃花的朵數是紅花的2倍,綠花的朵數比黃花的3 倍還多1朵。三種花一共有幾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11

      【教學內容】

      人教課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42頁。

      【教材、學情分析】

      《畫角》是人教版數學第二單元的最后一個內容,其認知基礎是學生已經會用量角器量一個角的度數,并掌握了角的基本分類。本課的學習任務是讓學生按照畫角的步驟正確畫出指定度數的角,初步培養學生作圖的能力,同時養成畫后認真檢查的習慣,加強量角和畫角的溝通與聯系。

      教材中是直接呈現畫角的三個基本步驟:先畫一條射線,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線的端點重合,0刻度線和射線重合;再在量角器相應刻度線的地方點一個點;最后以畫出的射線的端點為端點,通過剛畫的點,現畫一條射線。在教學中考慮到學生的發展,覺得直接教學生按這些步驟畫,學生不明白為什么要這樣畫,不容易掌握。思量再三覺得還是應該放手讓學生嘗試畫角,在畫的過程中慢慢體會畫角的步驟。但怎樣確保學生在嘗試的過程中就能正確畫角呢?通過反復研讀教材,我體會到畫角實際上就是從一個頂點畫兩條射線,這也正是角的定義,問題是怎樣保證兩條射線構成的度數符合要求,那就要用到量角器或三角尺這些能量角的工具,用這些工具來確定第二條射線所在的位置。想到這兒,我立刻有了主意,那就是先用學具或手勢擺出指定度數的角,再在量角器上擺出相應度數的角,最后才是依據所擺的角,想辦法畫出相應度數的角。這種教法,既將畫角同量角進行了有機整合,又為學生自主探究畫角的方法搭設了梯度,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使用工具畫圖的良好習慣。

      【教學目標】

      1、學會用量角器畫角的方法和步驟;

      2、會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

      3、初步學會用一副三角板畫特殊角;

      4、經歷用量角器畫角方法形成的過程,在探索中學會表達和交流自己的觀點,學會與人合作,形成學習的經驗。

      【教學重點】

      學會用量角器畫角的方法和步驟。

      【教學難點】

      學會用量角器畫角。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PPT課件、量角器、三角板等。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課件出示)口算:

      12×6= 25×3= 180×4= 15×6= 180—45= 60÷4= 36×2= 29×2= 17×5= 96÷6=

      【設計意圖】:口算是數學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能,提高口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它是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因此,每節課都應在課前進行口算的熱身訓練,以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運用課件出示口算,既能提高課堂效率,又能快速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來。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會畫五角星嗎?

      (課件出示)

      一個標準的五角星以及五角星的兩個基本數學特征:

      ①五條線段長度相等;

      ②每個頂角都是36度……

      現在你覺得可以怎樣畫出一個標準的五角星?

      如果會畫36度的角,這個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板書:畫角)

      【設計意圖】: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用一個學生很感興趣的話題——畫標準的五角星進行新課的導入。我根據五角星的兩個數學特征,每條邊長度相等、每個頂角都是36度,引導學生畫36度角,進一步探討如何畫指定度數的角。

      三、探究畫角方法。

      1、擺角。

      請同學們用小棒在紙上擺一個大約36度的角。

      估計得接不接近呢?你準備怎樣檢驗?(借助實物投影展示學生所擺出的36度角)

      (三角板、量角器等)

      看來要畫一個準確度數的角是不能光用目測的,還要借助三角板、量角器等作圖工具。

      2、嘗試畫角。

      照著你所擺的36度角的樣子,用工具試著畫出36度的角。

      3、交流是怎樣畫的角。

      (借助實物投影進行展示交流。)

      4、嘗試畫60度、105度的角。

      (多媒體出示畫角的過程。)

      5、怎樣畫一些特殊度數的角?

      學生交流畫法。

      【設計意圖】:畫準角的前提是腦海中有角的大致樣子,因此在探討角的畫法之前先讓學生通過擺角、估計角、辨別角等一系列活動做到“胸中有角”,以達到準確畫出指定度數角的效果。使用實物投影等先進教學設備,充分展示了學生的思維方法和操作過程,直觀、形象、準確、方便,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四、鞏固練習。

      1、用紙折角(90度、45度、135度等。)

      折好后,問學生:你還能折出多少度數的角?

      2、(多媒體展示)拼角:用三角板拼一拼,說一說,都能拼出哪些特殊度數的角,分別是怎樣拼成的。

      五、作業:

      用今天所學的畫角方法,畫一個標準的五角星。

      【設計意圖】:在課的結尾讓學生畫標準的五角星,可謂首尾呼應,學以致用。

      【總評與反思】:

      本節課有新穎獨特的教學設計,使得教學重點得以突出,教學難點得以突破。尤其是課上充分讓學生動手擺一擺、畫一畫、折一折、拼一拼,使學習過程變得輕松愉悅,學習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總的來說,本節課做到了以下幾點:

      1、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畫角這個內容是抽象的,也是枯燥的,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開課時,我借助多媒體課件展示出漂亮的五角星圖案,使得學生眼前一亮,并適時地設置了一個矛盾:五角星同學們大都會畫,一個標準的五角星同學們會不會畫?那該怎樣畫呢?及時將學生對五角星圖案的興趣引導到畫五角星這個話題上來,然后出示五角星所具備的兩個基本特征:一是五條線段長度相等;二是五個頂角都是36度。由此點明本節課的主題——學習畫角。在這樣的懸念下,學生學習畫角的.積極性自然就高了。

      2、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關于畫角的方法,教材上是直接呈現如何借助量角器畫一個65度的角,同教材配套的媒體資源中也有相關的課件,同樣是直接將畫一個角的步驟演示給學生看。但在備課中,我考慮再三,還是摒棄了這種做法,而是分以下幾步引導學生探究出畫角的方法。①讓學生先用小棒或手勢比劃大約36度的角,這一步看似有些多余,其實不然,我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為后面的畫角作鋪墊;二是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②當學生比出角后,我問:怎樣檢驗你所擺的角是不是接近36度?學生有的用三角板上的30度比,說應該比30度稍微大一點兒;有的用量角器比,檢驗出是不是36度,從而使學生明白:要畫一個指定度數的角,需要用到三角板或量角器這些作圖工具。③根據所擺的36度角,同桌互相幫助試著在紙上畫一個36度的角。因為前面在檢驗角時有經驗,將量角器如何對準所畫的角,所以在這一環節中,大部分學生都能想到在幾個關鍵地方作記號的方法,正好班上有兩名學生所使用的量角器中心部位是一個小孔,這為畫角作記號提供了方便。可以直接在中心點、零刻度線、36度刻度線處分別畫一個點,然后將中心點分別與另兩個點連接起來就畫成了一個36度的角。教學中我以這種方法為突破口引導學生討論,從而找到其它量角器也可行的方法,就是先固定其中的一條邊,可以是畫點,也可以是畫線,再找到另一條邊所在的位置,最后將第二條邊連出來。畫角的方法就這樣在學生的嘗試、匯報、討論、交流等過程中應運而生,尤其是借助實物投影及時地將學生的方法和問題暴露在全體學生面前,老師沒有給學生演示,沒有給學生限制,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本節課中真正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3、發展了學生的操作技能。畫圖一直是學生的一個障礙點,畫角更是非常困難,但在本節課中,角的畫法卻從學生的擺、量、畫等操作中水到渠成地概括出來,關于角的畫法,其本質就是先固定一條邊,再根據角度確定另一條邊的位置,然后畫出另一條邊。固定一條邊的方法既可以將邊畫出來,也可以像本節課中學生所展示的那樣先確定頂點,再點出零刻度線和另一刻度線的位置。這個教學難點在本節課中得到了突破,學生的操作技能得到了發展。用傳統的木制三角板、量角器在黑板上演示操作時,既覺得笨重(用勁兒小了要往下滑,用勁兒大了又不好調整),又覺得不直觀(由于不是透明材料做成的,有時候還需要將圖中的線條進行延長),老師將作圖工具在黑板上翻過來、轉過去,給學生留下的印象還是“看不懂”,本堂課中引用實物投影,老師和學生可以直接在展臺上操作,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學生看得也非常清晰、明確。

      4、培養了學生的作圖習慣。學生在作圖的過程中經常容易徒手畫,還有的畫圖后不檢查,在本節課中,我特意強調了不能僅用目測,更要用到三角板、量角器這些作圖工具,另外還在展臺上多次用量角器對畫好的角進行檢驗,積極培養了學生良好的作圖習慣,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12

      教學目標:

      1、掌握把整億的數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四舍五入省略“億”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的方法。理解改寫與省略的相同與不同。

      2、在探究億以上數的改寫和省略尾數方法的過程中,滲透比較的思維方法,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及概括的能力和符號意識。

      3、在現實情境中,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億以上數的改寫和省略。

      教學難點:

      改寫和省略的區別。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一)復習舊知

      1、課件出示:把下面畫橫線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1)水星到太陽的平均距離是57910000千米。

      (2)太陽中心的溫度是10000000攝氏度。

      (3)2008年8月8日,有150900多觀眾在現場觀看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4)地球赤道周長40075700米。

      2、師: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1)先分級,再去掉57910000萬位后面的4個0,換成萬字,是5791萬。

      (2)先分級,再去掉10000000萬位后面的4個0換成萬字,是1000萬。

      (3)先分級,150900的千位上是0,比5小,把尾數舍去,寫上萬字,約是15萬。

      (4)先分級,40075700的千位上是5,夠5,向萬位后面進1,舍去尾數,寫上萬字,約是4008萬。

      3、師:怎樣把整萬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4、師:怎樣把不是整萬的數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這種方法叫什么?

      (二)導入新課

      師:我們已經學過了億以內數的改寫和省略,那億以上的數怎么改寫用“億”作單位的數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

      【設計意圖:結合現實情境復習億以內數的改寫和省略,為學習億以上數的改寫和省略做準備,并使學生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二、探究新知

      (一)億以上數的改寫。

      1、課件出示:把下面各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

      200000000 1000000000 530500000000

      2、自主探究:

      (1)讀一讀這些數。

      (2)把這些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

      3、匯報: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1)2┊0000┊0000=2億,去掉億位后面的8個0

      師:你怎么能很快地找到億位?(分級)

      師:看來,當位數很多時,分級很重要。

      (2)師:改寫時,是不是要去掉所有的0?(只需要去掉億位后面的0,不是有幾個0就去掉幾個0)

      10┊0000┊0000=10億,去掉億位后面的8個0

      (3)5305┊0000┊0000=5305億,去掉億位后面的8個0

      4、小結:怎樣把整億數改寫用“億”作單位的數?(先分級,去掉億位后面的8個0,換成“億”字)

      5、練習:做一做第3題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己把例3中的三個數改寫用“億”作單位的數,使學生將整萬數的改寫遷移到整億數的改寫中,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在交流的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能很快地找到億位?”和“改寫時,是不是要去掉所有的0?”這兩個問題,在強調分級重要的同時,使學生感悟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只需要去掉億位后面的0,不是去掉所有0。】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1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1~3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掌握沒有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兩步計算的四則混合運算。

      2、讓學生經歷探索四則混合運算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兩步混合運算(兩級)與同級兩步運算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3、在計算中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四則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四則混合運算的價值。

      【教學難點】

      含有兩級的`兩步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教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播放課件)同學們,商店的商品可多了,請看:都有哪些商品,它們的單價各是多少呢?學生觀察,并說出貨架上的商品名稱和價格。

      1、教師:小明、小紅和小強,他們各買一個文具盒,一共需要多少錢呢?(文具盒每個7元)學生列式計算后,指名匯報,教師板書:7+7+7=21(元)或73=21(元)

      2、李老師也來到商店,要為學校買4個籃球和1個足球,需要多少錢呢?還能用一步計算出來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兩步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點評:通過學生熟悉的購物?讓學生們掌握沒有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兩步計算的四則混合運算。經歷探索四則混合運算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兩步混合運算(兩級)與同級兩步運算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在計算中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四則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四則混合運算的價值。]

      二、引導探索,解決問題

      1、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2、引導學生匯報

      教師板書:354=140(元)140+45=185(元)或354+45=140+45=185(元)

      教師:誰來說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14

      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線與角》 第一課時“線的認識”。

      教材分析:直線、線段與射線是一組比較抽象的圖形,學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難。教材中安排的“看一看”活動,主要讓學生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直線、線段與射線,然后通過“認一認”活動,體會到它們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三個圖形的特征。接著,組織學生對直線、線段與射線進行比較,讓學生體會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最后通過“試一試”、“量一量”、“看一看”等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這三種圖形特征的印象。

      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班有40名學生,大部分學生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對數學不感興趣,學習被動,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學習有困難,特別對應用題數量關系的分析存在問題。還有個別學生比較聰明,但學習不勤奮,成績不理想。

      教學目標

      1.經歷操作毛線的過程,知道線有直線與曲線之分。從中抽象出線段,射線,直線。

      2.在觀察比較中掌握三種線的`特征。

      3.體驗點與線,線與線,線與面的關系,培養學生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直線,射線,線段的特征。

      難點:建立直線,射線。線段的模型。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收集信息、操作實驗、討論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驗一億的大小,發展數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2、初步獲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在具體情境中體驗一億的大小的形成過程,理解數的意義,建立數感。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初步樹立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感知一億的大小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教具:

      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你們能想象1億有多大嗎?猜想一下,這節課上一節實踐課:一億有多大活動設計(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階段一:確立問題 設計方案

      1、明確活動目的、要求。

      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創設現實情境,結合具體素材描述

      一億的大小,從中體會一億的大小。

      2、確立研究的問題。

      例:一億粒大米有多少?

      一億個學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積?

      口算一億道口算題需要多少時間?

      一億個硬幣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車、飛機行駛)一億米需要多少時間?

      幾滴血中有一億個紅細胞?

      一億滴水有多少?

      一億雙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樹?一億張紙摞起來的高度

      定活動方案。

      (1)活動步驟。

      (2)活動準備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動步驟、活動準備和分工安排填寫在活動記錄表中。

      階段二:動手實踐

      各小組依據方案開展活動,并將獲得的數據、推算過 程補充記錄在記

      猜想一億有多大

      學生自由發言

      學生敘說所要研究的課題

      學生研究一億張紙摞起來的高度。

      分別測量100張紙和1000張紙的高度。

      各小組交流實驗方案的環節

      學生進行大膽的`猜測,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

      通過收集信息、操作實驗、討論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驗一億的大小,發展數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錄表中。教師參與到學生活動中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

      階段三:獲得結論

      學生根據對信息、數據的分析,結合具體情境描述出一億的大小。

      階段四:表達交流

      各小組陳述整個活動過程。

      活動小結。

      a 進一步想象一億有多大。

      b 對小組的活動過程進行評價。

      三、小節

      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四、作業

      寫一篇數學日記。

      驗證猜想。推出一萬張紙和一億張紙的高度。

      交流感受,進行評價

      通過交流,豐富學生對1億有多大的感受,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感受,培養學生溝通交流的習慣。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四年級上冊數學優秀教案01-25

    [優秀]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06-30

    初二數學上冊教案優秀08-28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優秀模板09-28

    四年級上冊數學優秀教案11篇03-09

    四年級上冊數學優秀教案(11篇)03-10

    數學上冊教案01-15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篇[優秀]06-10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優秀08-2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色窝窝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 | 亚洲中文字幕a∨在线 | 三级视频欧美不卡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看网站午夜 |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