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讓學生知道葉圣陶先生是怎樣修改作者的作文的,從中體會葉老修改《一張畫像》對作者的影響。
2、初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這是一件什么時候的事。
3、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第一課時)教案教學設計優秀
讓學生知道葉圣陶先生是怎樣修改作者的作文的,從中體會葉老修改《一張畫像》對作者的影響。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你知道這個人嗎?師板書:肖復興 簡介肖復興,(出示課件)學生讀簡介后談談讀懂了什么?(他是《人民文學》雜志的主編,當代著名作家。)
2、肖復興在一次文學座談會上談到這樣一句話,出示:我非常慶幸,自己第一次見到作家,竟是這樣一位人品與作品都堪稱楷模的大作家。
學生質疑, 自由讀,讀準并理解“堪稱、楷!,師篩選問題:一位指誰?從哪里看出葉老先生是一位人品和作品都是堪稱楷模的.大作家?
3、肖復興為什么會發出這次的感慨呢?他寫了一篇回憶錄,題目就是《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文。(讀書時間5分鐘)
2、檢查生字新詞。 (讀準字音,說說難寫的字)
3、課文中哪些句子你覺得比較難讀,通過你的努力,讀好了,讀給大家聽。(隨機理解詞語的意思)
4、通過剛才的讀課文,肖復興回憶了哪兩件事?( 修改作文邀請做客)
三、學習課文
1、學習修改作文這件事,自由讀1到5自然段。劃出讓肖復興感動的句子,并做做批注。
2、交流(隨機出示,課件鏈接)
、倬渥樱悍轿业哪瞧魑,我一下子愣住了……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研讀 “我為什么一下子愣住了?”
抓“密密麻麻”(體會葉老先生修改的多)
看看葉圣陶修改的作文稿,師:這時你又感覺到了什么?
再齊讀這句話。
師:我一下子愣住了,當時我想不到的是什么?請讀一、二自然段。
預設:
a. 我自認為不錯,但還存在著很多毛病。
b. 大名鼎鼎的作家竟然親自修改一個初中生的作文,而且改得那么認真,那么細致。
、诰渥樱何译m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
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呢?(學習第四自然段)
理解“春風拂面”是種怎樣的感覺?
生齊讀
、鄣谖遄匀欢危喝~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寫了一則簡短的……樹立了我寫作的信心。
讀這則短短的評語,你品味到了什么?(當學生品味不出時,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還讀不出,教師點撥。)
預設:
a. 葉老先生對我的鼓勵。
b. 葉老先生的評語使我樹立了寫作的信心。
c. 葉老先生的評語告訴我們寫好作文的兩個方面:要寫具體和寫出真情實感。
3、總結:同學們,雖然時間過去了這么多年,但葉老先生的人品和作品還深深地留在了作者的腦海中,所以作者發出了這樣的感慨,生齊讀:“我非常慶幸,自己第一次見到作家,竟是這樣一位人品與作品都堪稱楷模的大作家。”課文中另一件事“葉老先生邀請我到他家做客”,也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他的人品與作品都堪稱楷模的,我們下節課再來研究。
4、寫字指導,重點指導“刪”,生再找個自認為難寫的寫一寫。(機動,有時間寫寫,沒時間不寫)。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學習這篇科普作品所介紹的知識,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所學知識,發揮大膽想象,在
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學習如何用科學合理的語言介紹自己所知道的東西或自己所想象出的宇宙的奧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對身邊事物規律和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也在持續地深入中,由最初對宇宙和自然的懵懂的好奇與猜測、幻想到今天的載人飛船的太空遨游這一系列認知上的量的飛躍。但是直到今天,還有很多的問題是懸而未決的謎團,對此,人類繼續進行著研究與探索,而很多研究成果更需要從被少數人得知到為多數人了解,從文學領域上來講,科普作品無疑是承載這一任務的有效文化載體。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空間和時間旅行》,就是英國當代科普作家巴里·齊然爾曼和戴維·齊然爾曼的優秀作品。
二、整體感知
1.閱讀“自讀提示”和書下注解①的內容。
2.默讀全文,指出各個小標題所介紹的主要內容。
三、課文分析
1.請同學們結合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談一談你是如何理解時間與空間的。
教師作適當引導與評價,在這個問題上盡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不必有一個既定的標準答案去約束,讓他們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鍛煉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向他人說明道理的能力。
比如對宇宙空間的認識,太陽只不過是銀河系20xx億顆恒星中的一顆,銀河系之中還有著數目驚人的河外星系,宇宙的遙遠和無限是難以想象的',因此關于她的奧秘要用“無窮”來形容。地球人類的眼光還沒有越出太陽系,可以認為,UFO實體來自宇宙的某一個地方。我們地球人不也有自己的宇宙飛船嗎?UFO在人的視覺中是個物質的東西?墒牵梢赞D瞬湮沒,這是它的一大特點。有的時候,人的眼睛可以看見UFO,而雷達卻捕捉不到,攝像機也拍攝不到。有些案例表明,UFO能使人失去時間概念,或使人用意念的力量使湯匙彎曲。從大宇宙的角度來看,一切現象都有其解釋。類似這樣的認識,相信學生們會有很多可說的,一方面鍛煉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引發學習本文的積極性。
2.那么我們就結合同學們所談的內容看看作者是怎樣向我們展示空間與時間旅行的。請同學們指出每個部分的大意。概括大意之后,就可以得到如下的文章的結構圖:
3.加快速度的方法在于連續的時間段要能提供足夠的推力,請同學們結合練習二第1題考慮作者設想了哪些方法?
教師明確:(1)化學燃料推進系統;(2)核裂變推進系統;(3)核聚變推進系統;(4)也許根本不需要燃料,可以從太陽風獲取能量;(5)夢想家們的設計:物質——反物質發動機。
4.為什么說時間膨脹“為探索人類能力所不能及的宇宙提供了方法”?
教師明確:因為對隨光一起旅行的任何物體和人員來說,時間慢了下來,人的化學反應和生物過程也減慢了?臻g旅行者衰老的速度是沒有進行旅行的人的千分之一或萬分之一。人類在時間膨脹中生活,生命好像暫時停止了,實際上能夠到遙遠的恒星和其他星系中旅行。
四、總結
文章作為一篇科普作品,本身在結構和語言上并不存在過多的疑難點,主要是一些關于自然科學的理論知識的理解,這樣在總結本課時就應該在著重引導學生理解文章說明問題的方法和結構設計的基礎上,進一步激發學生用自己的頭腦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興趣,并進一步形成能力。
基于這一點,應啟發和鼓勵學生在課下結合書本知識適當閱讀有關人類對未知宇宙界探索的科學成果的書籍,一方面加深了對文章本身的理解和消化,另一方面也在無形中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這對于學生能力的形成與素質的培養是有著極大意義的。
五、布置作業
1.在適當涉獵有關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本文提到的科學知識加深理解。
2.就自己了解的某方面科學知識加以歸納,試寫一篇科普性的小作文。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這塊琥珀的樣子及價值。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以及這樣想象的依據。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及必須具備的條件。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
三、教者
錢素珍
四、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ǘ⿵土曎|疑。
1.想一想上節課學習的內容,課文按先后順序都寫了哪些內容?
2.哪一部分集中描寫了琥珀的樣子及價值?
3.默讀第四段,用直線畫出描寫琥珀樣子的句子,用曲線畫出寫它價值的句子。
4.老師分別指名讀描寫琥珀樣子及價值的句子。
5.老師隨后出示這個琥珀的幻燈片,提問:看了圖片,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問題?蜘蛛和蒼蠅為什么會被包在里面?它們是怎么被包在一起的?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讀課文,進行思考。
。ㄈ⿲W習課文,了解松脂球的形成。
1.這個故事是怎么來的呢?
2.默讀第二段,想想蒼蠅和蜘蛛怎么會同時被包在一個松脂球里?
老師在學生說的基礎上,追問:
。1)這到底是一只什么樣的蒼蠅,什么樣的蜘蛛?
。2)為什么科學家推測蒼蠅快樂,蜘蛛小心翼翼呢?這和后面的結果有什么關系呢?
3、它們是怎樣被包在松脂球里的呢?
。1)老師引導學生自己讀讀第7自然段。
。2)然后讓學生一只手當蒼蠅,一只手當蜘蛛,另一個同學雙手在上當松脂,表演體會那一瞬間的情景。
。3)隨后老師出示幻燈片,邊講解邊演示松脂包住這兩個小蟲的`活動片
。4)后來的情形又怎樣呢?
4.默讀第1到第9自然段,思考:要形成這個奇特的松脂球必須具備什5.組織討論
6.討論小結
7.指導朗讀第二段。
。1)明確要求:第一要處理好重音;第二要用平和、輕松、有趣的聲調,給人以有趣的感覺,不能使人有緊張的恐怖的感覺。
。2)學生自己練讀,然后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老師點評。
(四)了解松脂球變成化石的過程。
1.一對敵對的小蟲包進了松脂球以后,小蟲的活動停止了,但自然環境還在繼續變化。松脂球是怎樣變成化石的呢?
2.默讀第三段,思考松脂球變成化石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在學生默讀思考后,老師指導他們討論,然后再指名說說。老師隨機板書松脂球變為化石的必備條件:
地殼變動埋在海底時間漫長
3.學生自由有感情地讀這部分內容。
。ㄎ澹┛偨Y琥珀形成必須具備的條件。
科學家根據這塊琥珀的樣子,推測出它形成必備的條件,同學們根據板書,說說琥珀的形成經過了哪兩個階段?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私饪茖W家合理想象的依據。
1.科學家根據這塊奇異的琥珀推測出發生在一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況,科學家這樣想象的依據是什么呢?
2.出示思考、練習第2題,按照這題下面的提綱,說說科學家這樣想象的根據。
3.小組討論,互相說說。
4.老師小結
(七)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松脂球
形成
化石
琥珀
發現
樣子、價值
語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大地的話》是一首現代詩,詩人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大地擬人化為母親,抒寫了大地母親博大的胸襟以及無私奉獻的精神。詩歌語言通俗,學習難度低,學生在欣賞詩詞的同時更好地體味了大自然的魅力,感受語言情趣,也能夠繼續以“大地”或者其他人稱向所有她想與之^對`話的對象說出自己想說的話。也就是能夠做到仿照文本,繼續文本內容。
學情分析:
通過三年多的學習,學生已養成了課前預習的好習慣,大多學生能夠在自學中掌握生字,運用多種方法理解新詞。我還鼓勵學生在自學中能夠針對課文中的某段話、某個詞發表自己有個性的感受,并隨手寫在書上以備與他人討論交流。我班學生特別喜歡詩歌,因此在教學中不必給學生做過多瑣碎的講解,學生就能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學完后指導學生進行仿寫,然后組織展示,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教學目標:
1、準確認讀課文中的三個生字,掌握寫字表中的八個生字,重點指導“蕊”的寫法。
2、注重朗讀,感悟詩歌的內容,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背誦,體會詩中蘊含的大地母親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3、能夠仿照詩歌續寫,獨立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練習配樂朗讀投影:生字學生準備:課前有感情的朗讀詩歌,自學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入情入境
教師直接板書“大地”,激活學生思維,思考:同學們,一看到這個詞你想到了什么?
。ㄟ@是個十分個性化的寬泛的問題,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答~`案也就不同,學生回答時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接著板書完課題,再預設大地會與誰^對`話的問題導入新課。
。▽W生已經預習課文了,這個問題可以幫助教師檢查學生對課文的預習情況。)
二、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盡量將課文讀通
2、生字出示生字、詞
吐蕊一嘟嚕枝丫筑巢驅趕嫌寶藏
學生“開火車”領讀生字。學生質疑有沒有不理解的詞語。
3、指名讀課文,說說大地在和誰說話?
三、細讀詩歌、品讀賞析
本篇詩歌共分5小節,前4節內容淺顯易懂,故在教學設計中應以讀為主,使學生通過閱讀能夠較為深刻的感受文本所表達的中心思想,使學生能夠自己有效和真情的與文本^對`話。故在設計品讀詩歌這一環節中以各種不同的閱讀方式和有效的指導,讓學生能夠自主感悟,自發抒情,自然續情。設計以下兩個環節:
。ㄒ唬┻M入角色,以讀悟情
1、教師出示課文內容,配樂范讀。
[設計意圖:將學生帶入情境,產生強烈的朗讀欲望。]
2、用心的默讀以下課文的前四段,看看大地都想和種子、飛鳥、游魚和小草說什么?并選出其中的一節練讀。在讀流利的同時,盡量將大地的話讀懂。
3、指名四位同學扮演大地朗讀課文的'前四節,想象你自己就是大地,你想對你的朋友們說些什么?其他同學你們就是種子、飛鳥、游魚、小草。仔細聽,用心去感受,看看能否聽懂大地對你說了些什么?
4、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讀給你的同位聽聽,看看你的同位能否明白大地想說的話。閱讀時可以把你的感受用一句話或一段話寫在書上與同位交流。
(教師及時指導學生,根據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指導學生用“心”來說話,用心來朗讀,用心交流。)
5、在自讀、交流的基礎上再指名朗讀。
6、再來讀讀課文的最后一節,再回想剛剛大地的一句句真情的話語,你能感受到大地的話語想表達自己怎樣的感情嗎?適時設疑對最后一句的省略號你是怎么理解的?有什么特殊的含義。即:還有許多大地體內的生靈,比如……
[設計意圖:前5個小環節,是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從一開始練讀?D?D讀通順?D?D讀懂?D?D有感情朗讀,到最后由讀變成說,而且要用心說,這就需要學生在與文本的每一次^對`話的時候都能有所收獲,使每一次閱讀都能及時有效。不要刻意的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只是讓學生在一步步自己潛心的朗讀課文后,由讀大地的話變為自己就是大地來說自己的話,這樣更能與文本貼近,理解課文的中心,感悟大敵對萬物的思想感情也就潛移默化地進入于孩子的心間了。第6個環節,意在讓學生明白大地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為了向大地上的所有的生靈表達,你們都是我的寶貝,我的體內所有的一切都是寶藏。并通過對省略號的理解為下文的續寫做好鋪墊。]
(二)借助文本,換位抒情
如果你是種子,飛鳥,游魚,小草,聽了大地的話,你有什么想對大地說的?你能說給你的小組成員聽聽嗎?
[設計意圖:這個看似十分簡單的問題,延續上一個環節,在與同位互相扮演大地向對方“表達說話”時,對方能夠認真聽,此時才能夠讓學生在換位思維后,感悟到大地的話語對說話的對方產生怎樣的影響。也就是感悟語言的作用和魅力。]
四、激發情感,以寫續情
1、讀了這篇課文,相信你也按捺不住自己的話語,想來說說吧?對你想說的人、物敞開心扉,大膽的說出來吧。
2、也嘗試著用課文中出現的“假如”、“即使”關聯詞語,仿照課文的前四段,來抒發你自己的感情吧。
。ㄟ@里可以引導學生繼續使用大地對萬物的話,也可以換位說說萬物對大地的話語;也可以離開書本,自己設定說話的對象。)
3、學生仿照課文的前四段,將自己想說的話,也來寫一篇簡短的小詩。
4、組內交流,推薦一篇優秀詩歌。
5、全班交流推薦的詩歌,不滿意的地方自己進行修改。
點評:
1、以讀帶講,讀中感悟。這首詩歌內容較為淺顯,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以讀代講讀中感悟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方法。即使個別的地方學生一時不懂也不必大講特講,而讓學生在反復閱讀中慢慢提高,在讀中感悟大地母親的的無私奉獻精神。
2、續寫詩歌,升華感情。在全詩的學習中,教師始終注意調動學生的朗讀熱情、學習熱情,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充分的朗讀,并鼓勵學生閱讀后把自己的感受用一句話或一段話寫在書上。在感受了大地母親博大的胸襟后自然而然的流露自己的感情進行詩歌的續寫。
本課教材分析:《大地的話》是第一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本單元以“話語”為主題,一共編排了三篇課文,從不同的側面向學生展現了語言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魅力!洞蟮氐脑挕肥且皇赚F代詩,全詩共分五節。詩人運用擬人化的手法,把大地擬人化為母親,把它的默默奉獻精神化為詩的語言,前四節分別敘述大地母親對種子、飛鳥、游魚、小草的博愛之情,第五節是對全詩的總結與升華,大地母親“把一切有生命的精靈都當作自己的寶貝,把一切寶藏都愿藏在自己體內!比娛銓懥舜蟮啬赣H博大的胸襟、母親般的寬容與慈愛,以及無私奉獻的情懷。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我們學校在城區,教學設備比較完善,學生由于。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字。掌握新筆畫:豎鉤。掌握筆順規則:先中間后兩邊。
2、自主積累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通過學習課文,體會兒童們登上天安門時喜悅與激動的'心情。
教學重點:
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
競賽法、游戲法、表演法
教學準備:
生字卡、詞語卡、小黑板、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課件出示:天安門)這是哪里?
2、你去過天安門嗎?你看到了什么?
3、揭題、板題:天安門
二、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劃記不認識的字。
2、指名讀,糾正發音。
3、范讀——跟讀——齊讀——小組內讀。
4、男女生競賽讀。
5、全班配樂朗誦。
6、激情演唱《我愛北京天安門》。
三、識字學詞。
1、今天你學習了哪些新詞語?你在哪句話中認識它的?你能讀出來嗎?
2、齊讀——開火車讀詞語卡。
北京、天安門、金水橋、城樓、站在
3、(把生字卡貼在黑板上)你會認哪些字?請你當小老師教大家。
4、師領讀——組詞讀——齊讀。
5、同桌兩人互幫互讀。
第二課時
一、鞏固識字。
1、開火車認讀生字。
2、“踩石過河”的游戲識記生字。
3、讀生字挑戰。
4、你能用動作表示哪些生字?(跑、跳、站、橋、)
5、你會給哪個字找朋友?
二、拓展練習。
(出示詞語卡)你會用拿個詞說話,就摘下來,說一句話。老師及時表揚鼓勵。
三、朗讀、背誦課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范讀——領讀——齊讀——小組競賽讀。
2、指導背誦。
師引讀——師引背——自由試背——配樂朗誦。
3、表演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生字。開火車讀——指名讀。
2、找朋友。(擴詞)
二、練習寫字。
1、(出示字卡)認讀“小、水、支、開、升、言”
2、認識“豎鉤”。書空。
3、課件演示書寫:小、水。指導筆順:先中間后兩邊。
4、學生練習寫兩個。
5、課件演示書寫:支、開、升、言。
6、學生練寫。每個字寫四個。
三、編兒歌
1、讀了這首兒歌,你能編一首兒歌嗎?
2、教師范編。
泰山小學
走過大雕塑,
穿過升旗臺,
來到植物園。
看看桂花樹,
摸摸龍爪槐。
站在園內高聲呼,
啊,我愛泰山小學。
3、學生自由試編。
4、指名朗讀自己編的兒歌。
語文教案 篇6
一、復習
指名讀課文,聽寫生字詞語。
二、了解文章結構
1、讀第一段與最后一段,看看這兩個自然與全文有什么關系?(總起、總結)
2、寫作順序是按照總分總的順序進行說明。
三、了解本文的表達方法
1、比較句子。
、倌阒绬?現在世界上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是激光。
、谀阒绬?現在世界上最亮的光是激光,最快的刀是激光,最準的刀是激光。
(通過比較,了解表達方法,通過三次重復更能體現只有激光才是最亮的、最快的、最準的光,同時增強語勢,強調激光的神奇。)
2、進行語言訓練:把激光作為主語表達?
(讓學生懂得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達,感受中國的語言文字很有魅力。)
句子(1):太陽、電燈發的光都是向四面八方照射的;手電筒和探照燈雖然能將光集中起來向一個方向發射,然而,這種光經過一段長距離后,還是要向四面八方散射,激光卻有很強的方向性,也就是說,它能集中向一個方向發光。
作者運用了什么寫作方法?
(作者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方法,體現出激光具有方向性,能集中向一個方向發光,所以很亮。)
句子(2):最亮時它比太陽還要亮100億倍呢。
作者運用的寫作方法:列數據,以數據說話,以數據來說清道理。
句子(3):打個比方說;如果看太陽的話,就會有暫時的目眩感覺;我們如果對著激光看,眼睛就會嚴重受損以至永久地失明。
寫作方法:作者運用了舉例子、對比的說明方法,更加突出激光是最亮的。
四、知識擴展
指名說一說自己所收集的`有關激光的知識,了解激光在生活中、祖國的建設中的作用。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不光了解到有關激光是最亮的光的特點和作用,還學習了運用作比較、舉例子、列數據的說明方法,來把一件事說清楚,說具體。我希望大家能舉一反三,把這些方法用于自己的寫作中來。
六、布置作業
用如果……就會;如果……就……;如果……就會……。練習寫一段話。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將心比心教案08-26
語文蠟燭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