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 篇1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隋朝”、“石匠”、“世界聞名”、“設計”、“創舉”、“雄偉”、“雕刻”、“遺產”等詞語。
(二)能力訓練點
查字典理解詞語;運用“參加”“而且”造句;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了解句與句的聯系,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進行朗讀訓練。
(三)德育滲透點
從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設計與建造及其在造橋史上的意義,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二、重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及設計上的特點。
(二)解決辦法
通過深刻理解語言文字、觀察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趙州橋的特點。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自學課文片斷,小組討論交流,小組發言,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五、教具準備
趙州橋彩色投影片,趙州橋欄板的錄像帶,文字投影片,生字詞卡片。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向大家介紹的是一座古老的橋梁。大家一定想知道這是怎樣的一座橋呢?下邊就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座橋(出示趙州橋的投影片),這就是課文中所描繪的那座橋,它的名字叫趙州橋(板書:3趙州橋)
(二)看圖議橋。
這座橋,長50多米,寬9米多,是一座石拱橋。請同學仔細觀察,想一想與你們平時見到的橋有什么不同?(下面沒有橋墩;橋下面有一個大橋洞,大橋洞頂上兩邊分別有兩個小橋洞。)
小結:投影片顯示出的趙州橋,大家一看就覺得它的確是一座與眾不同的大橋。50多米長的大橋橫跨在寬闊的江面上,中間雖然沒有一個橋墩。大橋洞頂上兩邊還各有兩個小橋洞。這獨特的設計也是前所未有的。這種設計出于何人之手?大橋建造于哪個年代?這樣的橋有什么優點?學完課文大家就會清楚。
(三)初讀課文,掌握生字的讀音。
1、出示生字詞卡片,要求讀準字音。
2、理解生詞。
趙縣:在河北省,古代叫趙州。
隋朝: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離現在1300年。
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設計趙州橋的建筑師。
設計:在建橋之前的周密思考,精心繪制圖樣,就叫設計。
沖毀:沖破。
3、自由讀課文,把帶有生字詞的句子讀兩遍。
4、抽查自學效果,出示不帶音節的生字詞卡讓學生讀。
5、指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連貫。最后一個自然段可全班齊讀。
為什么說“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帶著這個問題認真地學習每一個自然段。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學第一自然段,這段介紹了有關趙州橋的什么?
2、小組討論交流。
3、小組代表發言,各組代表相互補充。(介紹了趙州橋的地點,設計者,建造的年代,還告訴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板書:世界聞名)。
4、理解“世界聞名”先用查字典方法來理解。然后引導學生結合全文內容深入研究,為什么趙州橋這樣一座石拱橋卻聞名于世界?留在課文全部內容學完之后再回答。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
(1)這個自然段共有6句話,先讀前2句,這兩句告訴我們什么?(第①句概括地寫趙州橋非常雄偉。第②句具體寫大橋的雄偉,是用具體數字寫了橋的長度,寬度,用既能走車,又能走人,進一步說明橋寬。兩句都是寫橋非常雄偉。)
[板書:雄偉橋長橋寬]
(2)讀③④兩句邊讀邊想:趙州橋在設計上有哪些特點(第一特點,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大橋洞,第二個特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小橋洞。)
[板書:沒有橋墩,一個大橋洞,4個小橋洞]
(3)這樣的橋有什么優點?讀⑤⑥兩句話,(既減輕流水對橋身的沖擊,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板書,既……又……]
(4)對照板書有順序地說一說第二自然段介紹了有關趙州橋的什么?(先講趙州橋非常雄偉;再講趙州橋在設計上的兩個特點;最后講了橋的優點。)
導語:學習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這樣的順序介紹有關趙州橋的情況,使我們對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作者的介紹,還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2、深刻理解語言。
(1)出示投影片:“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理解“這種設計”指怎樣的設計?(第二自然段的'③④句)
(2)理解“創舉”。字典中的解釋:開始做。
(3)理解“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這句話的意思。(趙州橋這樣的石拱橋是隋朝的李春第一個設計出來的,這是李春的首創。是沒有先例的。)
(4)投影片中的第二個句子除了告訴我們趙州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實際上也就告訴了我們橋怎樣:(橋很堅固)
(5)遠在1300年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創造性地設計建造了這樣雄偉、堅固的趙州橋,這說明了什么?(說明了古代勞動人民是聰明的,是有才干的………)
導語:顯然文章在介紹橋,贊美橋的同時也在贊美誰?(贊美建橋人,贊美勞動人民)因此在朗讀時要讀出贊美之情。
3、朗讀訓練。
4、對照板書練習背誦。
(六)總結、擴展。
1、總結:學習1、2自然段我們知道趙州橋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設計并參加建造的。歷經千年的風風雨雨,它仍然那么雄偉,那么堅固,真不愧為是一座世界聞名的古老的橋梁。
2、擴展。
出示投影片:
(1)趙州橋在________省________縣。趙州橋也叫________橋,它是________朝石匠________設計和參加建造的,到現在有________多年了。
(2)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________,既________又________。
(3)趙州橋為什么會世界聞名?
(七)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預習第3自然段。
預習提綱:
(1)這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2)描寫了龍的幾種姿態?
(3)“所有的龍”指的是哪些龍?
第二課時
(一)導語。
上節課我們學了1、2自然段,回顧這個自然段的內容,說一說趙州橋是怎樣的一座橋?(趙州橋非常雄偉、也很堅固)
導語:趙州橋除了雄偉、堅固以外還有什么特點?接著學習第3自然段。
(二)學習第3自然段。
1、第3自然段,這段的第1句話告訴我們什么?(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說橋“堅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說橋堅固)這一段說橋怎樣:(橋美觀)
小結:這句話由兩個小分句組成,前一個小分句與上邊一個自然段緊密相連;后一個小分句又與本自然段緊密相連。一句話把兩個自然段連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結構上起了連接作用。這句話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第一句話與后邊內容的關系。(第1句的第2個小分句概括地寫橋美觀,其它內容是具體地寫橋的美觀。)
3、具體描寫部分作者詳細描寫了橋上的什么?(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雕刻著精美的圖案,作者具體描寫了欄板上雕刻的圖案。)
4、理解“雕刻”。(一種工藝,本文指在欄板上刻鑿圖案。)
欄板上的雕刻也屬于石雕,在石頭上雕刻想象有多大的難度。(一般的石匠是難以勝任的。只有手藝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趙州橋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圖案并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消失,說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欣賞欄板上雕刻的精美圖案。出示投影或錄像。(電教手段可以超越時空,把學生帶到趙州橋上,使其身臨其境,親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圖案。
語文教案 篇2
一、--整體回顧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音樂嗎?(喜歡)前幾天老師看了一部電影,電影里有一句臺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這樣說的:“音樂它無處不在,它時刻充滿著你的心靈,無論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記音樂。”
今天我們要了解的揚科,他就是這樣一個愛音樂的孩子。誰能用上下面的詞簡要地介紹一下揚科。(不同句式)
揚科
8歲
波蘭
貧困
牧童
音樂
二、研讀3—5小節
師:是啊,揚科是個具有音樂天賦的孩子,他在大自然中總能聽到各種各樣的樂聲。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第3—5自然段,并劃出寫揚科聽到哪些樂聲的句子。
1、你們找到了哪些句子:
⑴“媽媽,樹林里在奏樂呢,‘噢咦’!‘噢咦’!……
⑵田野里,小蟲為他演奏;果園里,麻雀為他歌唱。
⑶堆草料的時候,他聽到風吹得他的木杈嗚嗚作響。
⑷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來,啄木鳥“篤篤”地啄著樹干,甲蟲“嗡嗡”地飛著。揚科躺在河邊靜靜地聽著。
Δ2、自由讀讀這些句子,用上:揚科來到(),聽到(象聲詞),他覺得(擬人)。
3、大自然的聲音可是豐富多彩的,你們聽——(放大自然的各種音效),用上面的句式說說。
4、這些是真的樂聲嗎?為什么揚科覺得都是“樂聲”?(板書:(愛)大自然的響聲)
5、練讀:可小揚科是如此地喜愛,那怎么才能讀出喜愛的感覺呢?我們試著讀讀,特別注意象聲詞。等會兒把你讀得最棒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輕快活潑)
Δ6、指名讀,讀中評議、點拔、指導。
7、我們一起來把這些大自然美妙的音樂讀一讀,齊讀4句。
8、這些聲音在愛好音樂的.揚科聽來是多么令人陶醉的旋律啊!老師給大家配上音樂,我們再來美美地讀讀3、4、5、小節。(音樂聲音小—大—漸小)
9、小結,過渡
小揚科在音樂方面很有天賦,大自然的響聲在揚科聽來都是音樂,那么當揚科聽到真正的音樂時,又是怎樣的一番感受呢?
四、研讀第三段
1、自由讀6-8小節,你從哪些句子感受到揚科愛音樂?
2、劃出來后,不急著說,你先反復讀讀,想想怎樣把揚科愛音樂的這種感情讀出來。
3、學生匯報交流,相機理解有關句子,在朗讀中理解。
a、“窗戶里燈光閃耀,揚科覺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顫動,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①--聯系上下文說說這句話的含義。(幻覺)
②--指導朗讀這一句。(興奮、激動)
這句子朗讀時的語氣和第二段揚科愛大自然的響聲時的語氣一樣嗎?(不一樣,愛的程度應更深些,要讀出揚科被歌聲和琴聲陶醉的那種感覺。
(板書:(更愛)旅店里的音樂)
b、用同樣的方法理解第7節的三句話:“小提琴的聲音是多么美妙呀!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揚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換。只要讓他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他也夠滿足的了”
①--讀一讀上下文,想一想這幾句話的含義。(揚科渴望有一把小提琴)
(板書:(最愛)小提琴的聲音)
②--“揚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換”,“一切”可能是什么?
③--“只要讓他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他也夠滿足的了”,你是怎么理解的?(愿望非常的強烈)
④--指導朗讀,激發學生的情感。
4、揚科最愛小提琴的聲音,還可從哪里看出來?(做了一把小提琴,盡管不好,還一天到晚地拉著)
讀讀這部分。
5、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揚科還把音樂看得比生命還重要,什么都無法改變揚科對音樂,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小揚科是可憐的,更是可敬的。讓我們懷著對小揚科深深的同情和敬意,再來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6、總結:揚科,一個對音樂充滿無比熱愛的孩子,一個有著極高音樂天賦的孩子——他的命運之路又會是怎樣的呢?下節課我們再來學習。
板書設計:
(最愛)小提琴的聲音
(更愛)旅店里的音樂
(愛)大自然的響聲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文通過丑公主“相親”一事,歌頌了丑公主誠實、善良、勇敢的美德。告訴我們:以貌取人的思想要不得。本文的卡米拉公主她自信、樸實、坦誠率真、不慕虛榮,不喜歡別人的恭維,“是世界上最美麗、最善良、最誠實、最可愛的女子。”西蒙王子勇敢、機智、誠實、謙遜,不貪圖婦女子外表姿色美,不喜歡被“寵壞”的女孩兒,不以貌取人,欣賞內在美,追求真正的心靈美。
這是本單元的最后一篇,也是學生升入6年級后接觸的第一篇戲劇作品。通過本課的學習,應讓學生初步感知戲劇的特點,了解戲劇有別于其它的題材,主要是通過人物的對白和動作展開矛盾的沖突,推動情節發展,塑造人物形象,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句的含義。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劇本的編寫方法,分角色朗讀課文。
2.基本技能:能通過課文中的具體例子,認識劇本作品,并能學會丑公主的優秀品質
3.思想教育:感受卡米拉公主她自信、樸實、坦誠率真、不慕虛榮,不喜歡別人的恭維。西蒙王子勇敢、機智、誠實、謙遜,不貪圖婦女子外表姿色美,不喜歡被“寵壞”的女孩兒,不以貌取人,欣賞內在美,追求真正的心靈美。
關鍵處處理:
1.從他倆之間的對話來體會卡米拉公主和西蒙王子的美好心靈。
2.續編故事,展開想象,并能編一本好的劇本,能演好課本劇。
3.動手制作道具,輔助表演。
4.以小組為單位,表演課本劇,評選表演優秀者,在全班表演。
教學準備:
電腦及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介紹作者。
1.導入。
相信我們都看過話劇,但我們還沒有親自演一下話劇,今天我們就在學話劇的基礎上來演一本話劇。
2.學生介紹有關話劇的知識。
3.揭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新的課文《丑公主》。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輕聲自讀課文,要求:
(1)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找找課文中主要寫了哪幾個人?你喜歡誰?為什么?
2.讀后討論交流自讀情況。
3.集體交流,了解內容。
(1)課文記敘了丑公主和西蒙王子相親的事。
(2)課文主要寫了丑公主和西蒙王子這兩個人。主要人物是丑公主。
4.你最喜歡誰?為什么?結合課文中的句子簡單說一說。
三、再讀課文。
1.快速閱讀課文,思考:
課文是分幾部分寫的'?可分為“王子、公主相見前”和“王子、公主相見時”兩個層次。相見前,國王、王后安排公主相親事宜,設計了一個“于人無害的騙局”,想在婚禮上讓新郎“大吃一驚”;相見后王子、公主一見鐘情,真心相愛,相約將計就計,婚禮再見。故事在歡樂的氣氛中落下了帷幕。
2.你最喜歡誰?結合有關的句子內容來談談。
丑公主卡米拉:是個年輕、健康、快樂、勇敢的女孩兒。她是皇宮中“最善良的人”,品格優秀、氣質超群,通曉歷史,擅長游泳,敢爬山毛櫸,蕩過護城河,扒住城墻,失敗不灰心、不氣餒,堅持練習,直至成功。她自信、樸實、坦誠率真、不慕虛榮,不喜歡別人的恭維,“是世界上最美麗、最善良、最誠實、最可愛的女子。
西蒙王子:勇敢、機智、誠實、謙遜,不貪圖婦女子外表姿色美,不喜歡被“寵壞”的女孩兒,不以貌取人,欣賞內在美,追求真正的心靈美。
3.介紹一下劇本的知識:戲劇有別于其它的題材,主要是通過人物的對白和動作展開矛盾的沖突,推動情節發展,塑造人物形象,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4.談一下自己的收獲,可以是關于劇本的,也可以是關于文中主要人物的。
四、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有組織的編排課本劇。
板書設計:
卡米拉 善良 樂觀 健康 自信 無所畏懼
丑公主 樂于助人
西蒙 勇敢 機智 不貪圖美色 喜歡正直的人
課后反思:
本文通過丑公主“相親”一事,歌頌了丑公主誠實、善良、勇敢的美德。告訴我們:以貌取人的思想要不得。本文的卡米拉公主她自信、樸實、坦誠率真、不慕虛榮,不喜歡別人的恭維,“是世界上最美麗、最善良、最誠實、最可愛的女子。”西蒙王子勇敢、機智、誠實、謙遜,不貪圖婦女子外表姿色美,不喜歡被“寵壞”的女孩兒,不以貌取人,欣賞內在美,追求真正的心靈美。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三個生字,區別多音字“龜”的讀音,理解“震耳欲聾、龜裂”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作者譴詞用句方面的精妙。
3、通過品析人物的言行,感受母親的辛勞,進而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描寫母親的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的句子,來體會母愛的偉大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對話等途徑,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情深”,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教學準備】歌曲《懂你》、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識梁曉聲
孩子們,剛剛通過簡單的交流,我們大家已經成了朋友,不過,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另外一位朋友,他就是:(教師出示照片)梁曉聲,關于梁曉聲,課下同學們已經預習導學卡了,現在誰來說說你知道的梁曉聲?
(兩三個同學說說即可)
我們說再讀課文之前,如果能更好的了解作者相關信息,對閱讀課文是非常有幫助的。
1、
二、走進“慈母情深”
1、那么今天我們就來閱讀一篇梁曉聲的文章——《慈母情深》
2、孩子們,看黑板,我們恭恭敬敬地讀一遍課題。
教師擦掉“深”字,學生讀,教師填上“深”字,學生再讀。看著這個題目,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嗎?(指名回答:慈母的請到底有多深?)
3、那么現在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完成導學卡上的第一題吧!
課件出示:我想買一本《青年近衛軍》,來到工廠找媽媽要錢。那里的噪音(),媽媽看到我,用()的手指數錢給了我,然后又陷入了()的工作之中。我鼻子一酸,()著錢跑了出去……
4、看一下大屏幕,自己對證一下。注意錯的改正過來。請一名同學讀讀這個句子。教師評價。
5、“龜裂”什么意思。師引導:看見過“龜裂的手”嗎?
6、“攥”是什么動作?它的意思是?(生和老師一起筆順書寫“攥”字,寫完并記住的同學把手攥起來)
三、感悟“慈母情深”
1、出示:鼻子一酸生讀三遍
“鼻子一酸”是一種什么感覺?(鼻子難受,心里難受,)
2、圍繞一個問題:課文中哪些句子讓我鼻子一酸?
過渡:母親明明已經將錢給了我,一元五角,一分沒有少,一句責怪的話也沒有。按理說我應感到開心才對,但作者卻“鼻子一酸”,想哭!為什么我會鼻子一酸?不著急,靜靜地讀一讀慈母情深這個故事。想一想文中哪些句子讓我鼻子一酸。畫上波浪線。
班內交流“
3、惡劣環境工作的母親
⑴、出示課件:“七八十臺縫紉機發出的噪聲震耳欲聾。”齊讀。
⑵、師引導:聽到過震耳欲聾的聲音嗎?什么感覺?你愿意呆在那種地方嗎?(不愿意)把這種感覺帶進去讀這句話。
⑶、這震耳欲聾的聲音從她進去就沒停過,你能找出證據嗎?(生快速的默讀課文,尋找依據)是的!母親無論是春夏秋冬,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的。七八十臺縫紉機發出的噪聲震耳欲聾!(師生共同齊讀)
⑷、補充:其實,孩子們,母親工作的環境還遠不止于此,這段文字在選做課文時做了改動,老師找到了原著中描寫母親工作環境的句子,(給學生分發環境描寫補充小紙條)自己讀一讀吧!(指名讀一讀)
(5)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的母親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掙錢,掙血汗錢。
過渡:還有哪些地方也讓你感到鼻子一酸?
2、瘦弱、疲憊的母親
課件出示: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⑴、師生共讀這段話。
⑵、這句話很特別,特別在哪里?(出現了三次“我的母親”;分別放在句子后面)
課件出示:我的母親,背直起來了,轉過身來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
(生反復的讀兩個個句子,體會其不同的寫作效果。師從讀句子的語速上引導第一個句子就好像電影中的慢鏡頭,每個動作都是那么清楚,那么細致。)
(3)師讀句子,提問:你看到了母親怎樣的背?怎樣的臉?怎樣的眼睛?
(4)小結:孩子們,突然發現自己的母親如此憔悴,如此疲憊我能不鼻子一酸嗎?還有哪一處說明我的鼻子一酸?
3、忙碌的母親
課件出示: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⑴、生讀句子,談理解。
⑵、這個句子的特別之處在于哪?為什么要用四個“立刻”,不換成別的詞語?
引導:母親說完,馬上又坐了下去,迅速又彎曲了背,轉眼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反復的讀出“四個立刻”更能體會到母親的忙碌,辛苦)
⑶、你能讀出忙碌的感覺么?(自由讀,讀出“迅速”的感覺)
小結:如此簡潔的語言,也讓我們體會到了母親爭分奪秒的忙碌,更讓我們感受到了深深的慈母情懷。
4、通情達理的母親
⑴母親就這樣工作,如此賺錢,可當兒子向他要錢,說要買一本書時,母親是怎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
課件出示: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⑵師生共讀句子。
⑶讀句子,體會母親的“塞”是怎么的“塞”?(充滿期待的、緊緊的、慈愛的、慷慨的、毫不猶豫的……)
⑷引導生說出塞的不是錢,而是-----------
學生回答出“愛”后就開始畫心形,變化邊說下面的文字,直到說完“這就是慈母情深啊!”教師結束板書。
其實,大家可能不知道,梁曉聲的母親是一個文盲,崇尚文化的文盲。正是因為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所以才這樣不辭勞苦的工作。也正是因為母親年年月月的教育熏陶,才成就了現在的梁曉聲,可以這樣說,梁曉聲的成就里飽含了深深的慈母心,愛子情,這就是慈母情深啊!
四、傾訴“慈母情深”
就這樣,我鼻子一酸,攥著母親的血汗,攥著母親的疲憊,也攥著母親那無私而又偉大的'愛,跑出門去。此情此景,我有多少話要對母親說,有多少情要對母親訴啊!同學們,趕緊拿出筆,把你內心的想法出來,可以寫你的悔恨,可以寫你的感動,可以寫你的幸福,也可以寫你的決心
……
但不管你寫什么,你的話中“母親”這個詞語不得少于三次。
寫完了嗎?誰來讓我們感受一下你的內心獨白?(指名)
老師也曾聽說過一句這樣的話:有了愛,就有了一切。聽說過這句話嗎?有知道的嗎?他就是我國著名女作家—冰心,他從小就是在母愛的光環下長大的,當他身在國外的時候,就曾經把對母親的深深思念凝結成了一首詩,請大家打開課本的100頁,自由讀一讀冰心的《紙船---寄母親》
五、回報“慈母情深”
是啊!天底下的母親都是這樣,我們的母親也是這樣的。總有一種愛,讓我們內心震撼,那是母親的愛;總有一種情,讓我們淚流滿面,那是慈母的情!母愛是無私的,作為回報,懂事的你,回家之后也經常為母親洗洗腳、揉揉肩或是捶捶背吧!最后,讓我們把滿文軍的《懂你》送給梁曉聲的母親,送給我們的母親,也送給天下所有的母親吧!希望所有的母親們都能幸福健康!就讓我們在這動聽的旋律聲中結束我們今天的課程吧!下課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我是最弱小的嗎》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S版)第四冊第7單元的一講讀課文。
教材分析:
本課講的是前蘇聯的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四歲的薩沙。一家人在森林的空地上聊天、看書的時候,突然下起了大雨,托麗亞把雨衣拿給媽媽,媽媽又把雨衣給薩沙穿上,幼小的薩沙掀起雨衣,輕輕地遮在薔薇花上。薩沙學會了保護弱小者,他不再是最弱小的了。
讀完這課文,我們會感到親人間無微不至的關愛,并對小薩沙的自信和保護弱者的舉動產生由衰的贊嘆。
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
教學目標:
1、會認16個生字,會寫7個字及以下詞語:周末、父親、弱小。
2、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培養不甘為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3、能為人物的對話部分加上逗號、感嘆號、問號。
教學重點、難點:
1、認寫生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詞語卡片、教學掛圖、小黑板顯示重點指導句子。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板書:強大)你知道這個詞的反義詞嗎?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比較長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讀順。
2、小組合作認讀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齊讀。
4、出示詞語卡片:周末、父親、弱小、纖弱、映襯、雷聲、聚精會神、傾盆大雨。
①小老師領讀、齊讀。
②你能用其中的詞說句話嗎?
5、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完后標然段。
三、再讀課文,朗讀感悟
1、用課件或掛圖再現課文中描寫的畫面,看了這幅圖,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你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描述一下嗎?
3、出示句子。
他們來到林中的一片空地上,那里盛開著美麗的鈴蘭花,還有一叢野薔薇。野薔薇開了一朵粉紅的花,在綠葉的映襯下,顯得那么嬌艷。
4、指導朗讀:(學生先閉目想象眼前的景色)
這么美的景色,你感覺這個句子應該怎么讀?你最想強調哪個詞?大家自己讀一讀,體會體會。
5、展示學生個性化的朗讀。
6、比較句子,體會用詞的準確。
野薔薇開了一朵粉紅的花,在綠葉的映襯下,顯得那么嬌艷。
①句子中加點的詞你還可以換成哪些詞語?(鮮艷、美麗、好看……)
②小聲讀課文,想一想這里用哪個詞最準確?為什么?
7、默讀課文,邊讀邊想:下大雨了,托麗亞、媽媽是怎么做的?用“~~~~~~”畫出有關句子。
①指名讀第2自然段。
②討論、交流:母親和孩子們坐在草地上聊天,他們會聊些什么?(請同學上臺演一演)
③指名讀所畫的句子。(出示句子)
托麗亞趕忙從背包里拿出雨衣給了媽媽,媽媽又把雨衣給薩沙穿上。
④同學們,從這個句子你讀懂了什么?
⑤有感情地朗讀句子(請你帶著自己的那份感動來讀這句話)。
8、有感情地朗讀3—6自然段。
①同桌分角色朗讀。
②指名同桌展示讀,其他同學評議。
③全班分角色朗讀。
9、朗讀感悟第7自然段。
①學生自讀自悟,然后在小組內交流朗讀。
②薩沙看到大雨中的薔薇花,心里會怎么想?她為什么把雨衣遮在花上?
③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④分組比賽讀。
10、朗讀最后一句。
①學生自己試讀。
②指名展示讀,并說說這樣讀的理由。
③齊讀最后一句。
11、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內容,拓展延伸
1、課題“我是最弱小的嗎”是個問句,這句話換個方式還可以怎么說?(我不是最弱小的)
2、你感覺哪個題目好,為什么?
3、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何收獲?
五、鞏固識字
六、寫字指導
七、實踐活動
1、摘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充實自己的采集本。
2、給句子補充上合適的標點,再讀一讀。
媽媽 現在我還是最弱小的嗎
哦 現在你是強者了
八、教學后記
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真實、樸實、扎實。本人在《我是最弱小的嗎》一課教學設計中把握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遵循語文教學規律,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上下功夫。
1、在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關系上,把語言文字訓練與學生心靈感悟有機結合起來。教學中十分重視聽、說、讀、寫和字、詞、句、段、的訓練,抓住“典型語言”重點訓練。在此同時,教師憑借語言,在語文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用心去領悟,用情去體會,用想象去補充。
2、在師生關系上,把學生主動學習與教師指導有機結合起來。教師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在學生主動閱讀過程中,教師指導作用也發揮比較好。
3、在組織形式上,把自主研讀與合作研讀有機結合起來。本人十分注意引導學生獨立鉆研文本,自讀、自悟、自得,在學生充分自主研讀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就重點句、關鍵句合作研讀、討論、品讀。通過自由讀、指名讀、比賽讀、想象讀、感情讀,讀出感情,讀出意蘊,并在此基礎上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試講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