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生物教案>七年級生物教案>地球表面的形態的教學設計

    地球表面的形態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2-08-17 08:01:37 七年級生物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地球表面的形態的教學設計

      地球表面的形態的教學設計

    地球表面的形態的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地球表面,在大氣圈和水圈之下,便是地球的固體外殼—地殼。地殼表面不是一個平坦的表面,而是具有很大的高低起伏,地表形態多樣,有各種各樣的地貌。在宏觀上,地球表面最顯著的特點是海陸分布,即有高起的大陸和深淵的海底。

      本節內容總體分兩部分,一是可感知的陸地和海底地貌;另一部分是具有一定理論高度的大陸漂移說與板塊學說。

      教材中選用了6幅插圖,圖5-6揭示了海拔與相對高度的關系;圖5-7陸地地貌示意圖,增強學生對四種地貌的感性認識;圖-5-8勾勒了海底地貌的概況;圖5-9、10展示非洲、南美洲的輪廓形態,推出大陸漂移的設想;圖5-11表示大陸板塊的劃分、運動。教師在授課時應引導學生關注、運用課本插圖,增進理解。

      教法指導

      一、授課的思路與方法

      1、本節教材在教學中應注意海平面與基準面的區別,板塊運動學說與大陸漂移學說的區別,如有條件,在教學中可播放“地球表面形態”的教學錄像,使學生直接地感受地球表面的形態,以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程度。

      2、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觀察學校附近地貌,獲得充分的感性知識。

      二、課時安排

      本節共安排2課時。

      教案實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理解海拔和相對高度兩個概念,初步學會海拔與相對高度的判斷與計算。

      2.了解陸地地貌的五種基本類型及主要特征。

      (二)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興趣和探索精神及熱愛科學的情操。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陸地地貌的五種基本類型及特征。

      2.教學難點:海拔與相對高度兩個概念的聯系與區別。

      三、教學準備

      1.海拔與相對高度的示意掛圖或投影片。

      2.“地貌類型”掛圖或投影片。

      四、教學過程

      新課開始前,先播放“地球表面形態”教學錄像或投影片,如無條件,可用“地形地球儀”替代。然后教師提問,我們在地球表面看到了什么?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我們人類生存的地球表面積有5.1億平方千米,地球的表面有一個固體外殼,稱為地殼。地殼的平均厚度有17千米。地殼有一個很不平坦的表面,具有很大的高低起伏。地球表面最顯著的特點是有海陸分布,有陸地和海洋,即高起的大陸和深淵的海底。而且陸地表面和海洋底部的形態多樣,有各種各樣的地貌,如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瑪峰(8848米),地球最低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11034米)。那么,地球表面高低不平,如何在地圖上表示這種高低起伏的地貌呢?今天我們學習“地球表面的形態”這一節課,共同來解決這個問題。

      (一)海拔和相對高度

      教師用投影儀或地理光盤出示“海拔和相對高度示意圖”(課本圖5-6),講授海拔和相對高度這兩個概念。

      1.海拔:表示地面上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2.相對高度;表示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教師在講授時應注意:

      (1)我國將青島(黃島)附近的黃海海平面作為海拔的基準面。

      (2)向學生講明一般地圖上所表示的高度多為海拔高度。

      (3)相對高度的計算方法:(a)與(b)的相對高度=(a)的海拔高度-(b)的海拔高度。

      (二)陸地地貌

      教師提問:課余時間我們觀察學校附近地貌,請學生回答學校附近有那些地貌類型。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地球表面有各種各樣的形態,總稱地貌,陸地地貌可分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類。教師出示五種地貌的示意圖投影片或地理光盤,講解地貌特征。

      1.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也比較大,坡度較陡,峰巒高聳、溝谷幽深。

      2.丘陵: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地勢起伏較小,坡度較緩。

      3.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寬廣平坦,起伏很小。

      4.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內部相對高度較小,范圍比較大。周圍常有明顯的坡度(高原與平原的區別,主要是高原海拔較高;與山地的區別主要是高原內部地面比較平坦)

      5.盆地:四周高、中間低,周圍是山地或高原,中間是平地或丘陵。

      五、板書設計

      1、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一)地殼    2、平均厚度17千米。

      3、大部分是海洋,小部分是陸地。

      1、海拔表示地面上某個地點高出海

      (二)海拔與     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    2、相對高度;表示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

      1、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坡度較陡。

      2、丘陵: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地勢起伏較小,坡度較緩。

      (三)陸地地貌      3、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平坦,起伏很小。

      4、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內部相對高度較小,范圍大。

      5、盆地:四周高、中間低。

      六、習題解析

      1.隨堂練習

      (1)地球表面有一層    ,它的總表面積約     平方千米,其中大部分是      ,小部分是***。

      (2)如果你學校所在地的海拔是150米,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8848米)的相對高度是 ***米。

      (3)將下列地貌類型和地貌特征用線連接起來

      (A)平原      ①地勢起伏,坡度較緩

      (B)丘陵      ②寬廣低平,起伏很小

      (C)高原      ③峰巒高聳,溝谷幽深

      (D)山地      ④海拔高,起伏小

      (E)盆地      ⑤四周高,中間低

      (4)馬里亞納海溝為世界最深的海溝,海拔為-11034米,珠穆朗瑪峰為世界最高峰,海拔為8848米,兩地的相對高度是多少米?

      2.課后作業

      (5)我國海拔高度的衡量標準是:  (  )

      (A)東海海平面   (B)黃海海平面

      (C)渤海海平面   (D)南海海平面

      (6)高原與平原的主要差別在于 (  )

      (A)相對高度較小   (B)相對高度較大

      (C)海拔高低不同   (D)高低起伏不同

      (7)海拔高而相對高度小的廣闊地區是  (  )

      (A)平原地區    (B)丘陵地區

      (C)山地      (D)高原

      (8)觀察學校附近的地貌形態,判斷它們屬于哪種類型,簡要描述該地貌類型的主要特征。

      3.參考答案

      (1)地殼  5.1億  海洋 陸地   (2)8698米(3)(A)   ②  (B)   ① (C)   ④  (D)   ③ (E)   ⑤(4)19882米 (5)(B)  (6)(C)  (7)(D)  (8)略

      4.簡要分析

      (2)海拔是表示地面上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是表示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學生在理解這兩個概念的基礎上來進行相對高度的計算,其計算方法則為兩地的相對高度是兩個地點海拔的差值。

      (4)這道題跟第2題的類型相同,但難度加大。馬里亞納海溝的海拔應是負數,這是答題的關鍵,千萬不能將“負”號遺漏掉,否則就全錯了;其計算方法:則兩地的相對高度=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馬里亞納海溝的海拔=8848米-(-11034米)=19882米。

      (6)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寬廣平坦,起伏很小。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內部相對高度較小,范圍比較大。周圍常有明顯的坡度。高原與平原的區別,主要是高原海拔較高;

      (8)1)認真觀察學校附近的地貌類型,屬于五類地貌 類型 中的哪一類; 2)根據五種地貌類型的特征,對學校附近的地貌特征進行簡要分析。

      七、參考資料

      地殼  地球層圈的最外層,由巖石組成的固體硬殼。按成分可分上、下兩層:上層為花崗巖層,又稱硅鋁層;下層為玄武巖層,又稱硅鎂層。其底界,即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莫霍面)。地殼平均厚度為17千米,各處不一。大陸地殼平均厚度35千米,中國青藏高原處厚達70千米,是世界地殼最厚的地方。海底地殼平均厚度約為6千米,環太平洋深海溝區域的地殼厚度不足2千米,是世界上地殼最薄的地方。

    【地球表面的形態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學反思04-15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學反思04-18

    圖畫書形態配置策略對兒童教學構圖設計的啟示08-15

    形態各異造句08-23

    論兩種國家形態08-17

    略論古代世界的早期國家形態08-17

    采茶戲音樂形態研究08-18

    校服設計教學設計06-07

    用生本教育理念建構課堂教學新形態教育論文05-31

    想象的農村--關于農村的意識形態08-1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中国精品国产yw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门事件在线观看 | 亚洲另类中文字幕 | 亚洲色欧美在线影院 | 天天免费在线视频网 | 中文精品欧美无线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