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9篇[經典]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虛、驕”等9個生字。會寫“短、對”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聯系生活實際了解幾組意思相反或相對的詞語的意思。
4、有主動積累對子的愿望。
5、感受對子這種語言形式的優美,增強他們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
【信息資料】
1、圖片、生字卡、小黑板、課件。
2、學生搜集的對子。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切入舉偶
1、對對子:
今天,我們一起做個有趣的游戲──對對子,比一比看誰接得快,誰的對子美。
(如:師:我說“云對霧”,生接:我說“花對草”。)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利用對對子、貼詞語等游戲活動,引導學生在玩中認識生字,在樂中感悟了句子,積累了詞語。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提高了學生自主識字的效率。
2、談話:
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怎樣的孩子?評一評自己吧,要是實話實說噢!
(學生暢所欲言,揭示本單元主題──我們都有好品質)
導語引入:
“你愛勞動,我愛集體,他很誠實。我們都有好品質。我們都是好孩子。”
利用本單元的導語引入新課──揭示主題──好品質、好孩子,體現了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整合組織教材”的特點。
二、自學
1、借助拼音自由讀:
把字音讀準,把對子讀流暢。
2、同桌互相讀:
評一評讀得怎么樣?
3、把自己讀得不夠好的字或對子多讀幾遍。
三、識字
1、學生讀對子,教師依次貼出如下幾個對子:
是──非長──短贊──嫌
熱情──冷淡誠實──虛偽虛心──驕傲
2、摘掉了所有生字的拼音帽子,你還能讀嗎?讀了上面六組對子,你有什么發現?
(互相提醒注意“誠、實、招”讀翹舌音,“贊”讀平舌音。)
3、同學交流識字方法。
4、鞏固識字:
⑴對對子:
學生用手中的字卡,一生舉起“是”,手拿“非”字的同學立刻舉起字卡,以此類推。
⑵看圖貼詞語:
圖一:
兩支鉛筆,一長一短。
圖二:
兩個小朋友,一個熱情地招待客人,另一個臉上表情很冷淡。
詞卡:
長、短、熱情、冷淡。
學生看圖,將詞語卡貼在相應圖畫的下面。
四、寫字
1、課件出示田字格中6個字:
引導學生觀察你覺得哪個字難寫。
2、引導學生將字歸類:
本節課寫好“冷、淡、情”3個左窄右寬的字。認真觀察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范寫其中的一個字,其余兩個字學生自主練習。
4、學生描紅、臨寫,并展示寫字成果。
根據漢字的特點,將字分類指導書寫,有利于學生抓住規律,把握特點,自主寫字。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切不可用多媒體課件代替自己的板書示范。
第二課時
一、導入
老師把上節課結識的生字朋友藏在了下面句子里,你還能認識他們嗎?
小黑板出示句子:
1、媽媽待人很熱情。爸爸待人很冷淡。
2、王曉紅虛心好學,誠實勇敢,贏得了大家的贊揚。
3、我們要向別人學習,用他們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
課前復現上節課要求認讀的字,并把這些字編排在句子中,意在讓這些字和孩子們反復見面,避免了認字多、鞏固率差的弊病,而且這種復現方式完全符合認讀的字的教學要求。即:在課文中認識,換個語言環境還能認識。
二、朗讀背誦
1、和小組同學一起練讀對子,請小組同學為你的表現打分。
2、小組派代表朗讀對子,其他小組評議。
3、師生合作接讀句子,生生自由組合對對子。
4、背誦課文。
三、感悟
1、你最喜歡對子中的哪些詞語,用筆畫出來。再讀一讀這些詞語。
2、說說為什么喜歡這些詞語。
3、選擇你喜歡的詞語練習說話。
四、練習
1、我會讀。
2、你還能說出幾個對子嗎?你能像課文那樣編幾句對子歌嗎?
3、把你課外收集的好對子展示給大家看。
語文教案 篇2
一、班級學生現狀分析
我所任教的2個班級,大部分學生學習自覺性不強,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知識難度的增加,加上現在根據課改的精神對教學目標進行的調整,本學科更加注重考察學生理解,運用能力,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材教本分析
本學期擬上完九年級上下兩冊書,上冊教材共分為六個單元。第一單元是詩歌單元,讓學生感悟人生,第二單元、第三單元關于人與自然。第四單元關于民俗文化,第五單元、第六單元古文閱讀。下冊主要包括愛國思鄉之情的詩歌單元、社會生活的小說單元,生命主題的散文單元、戲劇單元、兩個文言文單元合共六個單元。初三語文的學習,是初中學習過程的第三個階段(第五、六學期),也即最后階段。教學重點上升為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能力,使學生懂得語文對生活的服務關系,發揮語言的交際功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文學欣賞的能力。語文基本訓練更進一步,進行記敘、說明、議論三種表達方式綜合的訓練,并落實到實際運用上。
三、教學目的:
初中語文教學應立足于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初中語文教學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并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學思想方法的啟蒙教育,培育學生的創造力,培養愛美的情趣,發展健康的個性,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四、教學要求:
1、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了解革命戰爭的艱苦,懂得
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學習革命前輩的遠大志向和獻身精神,從小樹立為祖國刻苦學習的思想;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受到尊敬師長、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等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培養熱愛科學、勇于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陶冶愛美的情趣。
2、能利用漢語音識字、學習普通話。
3、學會課本中的讀讀寫寫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能正確書寫。
4、能聯系上下文或查字理解詞句的意思。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表達中運用。注意語言的積累,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5、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不同的語氣。能背誦指定的課文(特別是文言文)。
6、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初步把握課文內容。默讀有一定速度,讀后能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感受,并就共同感興趣的問題和別人討論。
7、能借助字典或有關資料獨立閱讀程度適合的讀物,了解主要內容。逐步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外閱讀的習慣。
8、認真傾聽別人說話,了解主要內容。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情,做到語句完整通順,說話有禮貌。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鼓勵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交流,在曰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9、留心周圍事物,初步養成勤于觀察思考和樂于動筆的習慣,
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比較具體的內容。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出來,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完整通順。學會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冒號和引號。堅持寫曰記。
五、教學重點、難點:
精讀課文是教材的主體,是全書的重點。
1、要突出重點項目的訓練。
2、要繼續重視詞、句、段的訓練。
3、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4、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5、積累、運用是語文基本功的綜合訓練,包括讀讀背背、閱讀、口語交際或實踐活動、習作共四項。
六、教學措施:
為了提高學生的素質,提高教學質量,將在教學中采用以下四步教學法:
1、明確目標,自主研討——初讀。明確目標,對閱讀教學非常重要,因為只有目標明確,學生才能有攀登高峰的激情,初讀才能定向思維,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果。因此,我要根據課文的特色和學生的實際設計不同的層次目標。
2、激趣導疑,合作探討——促思。不明確目標,自主研讀的基礎上,教者要進一步創設與目標指向相關的良好氛圍,激發興趣,設置懸念,喚起情感,集中反饋。閱讀方式將采用小組合作研讀,師生交流研讀,或互助競爭研讀。方法是:讀一讀,問一問,議一議,品一品,寫一寫。引導學生求異求新,主動發展。
3、巧設促想,自能解題——深化。自能解題目的過程,就是發展思維,學會創新的過程。因此,這一環節的要求是:教者要善于梳理學生提出的疑問,捕捉“焦點”巧問促思,激發矛盾引起沖突,迸出思維的火花,調動感情參與,達到自能解題的目的。
4、點評深化,模擬拓展——創新。點評要以學生完成學習目標的深度和創新思維的廣度入手,指導學生運用學到的知識,聯系生活實際,借助聯想、想象進行多向思維,拓展延伸,模擬仿用,遷移創新,從而開發潛能,學會創新。
語文教案 篇3
導入新課,初讀課文。自學字詞,朗讀課文
活動一(5分鐘) 聯系單元導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初讀課文后,理解題目意思。
題目中“友”指的是什么?
導入新課
活動二(5分鐘) 1、自學生字詞。2.課件出示詞語,指導學生讀準字音,正確書寫,理解并運用詞語。 (完成目標一)
聽寫“吟誦、瀑布、陡峭、身軀、蘊含、奧秘、德高望重、津津樂道”等詞語。說出“德高望重”的.意思并運用“德高望重”說一句話。
評價標準: 書寫正確,句子通順。(評價目標一)
指導書寫
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說出作者在山中拜訪的朋友,通過各種形式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環節二
品讀課文
積累背誦
活動一: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作者訪問了哪些朋友? (2)思考:課文為什么以“山中訪友”為題?
默讀、指名讀、齊讀,創設情境讀。評價標準:字音準確,語句連貫,注意停頓,讀出感情。
朗讀訓練
指導學法
組織互評
活動二:自由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完成目標二)(20分鐘)
自由讀、鏤空背誦。 (評價目標二)
評價標準:背誦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
指導學法
組織互評
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手法表達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的方法來進行練筆,書寫自己的真實情感。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要求掌握的生字,會讀、會寫,認識“耀、哈”2個生字;
二、學習要求掌握的新詞語,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并能適當的造出正確的句子;
三、掌握關聯詞“假使”和副詞“恰好”的用法和意義。
四準確、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弄清課文的思路,從整體上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難點:
一、課文大意的講解;
二、“假使”、“恰好”的學習及應用。
三、教學目的:
掌握重點生字詞,從整體上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弄懂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知:
請大家說說你們認為的“好事情”有那些?然后由此引入課題。
(二)、范讀課文:
學生在聽時請標出文中的生字、詞語,以及不懂的詞、句子。
(三)、領讀課文:
讀時注意音調、語氣使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四)、學生自讀:
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并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
(五)、全班齊讀
第二課時
(一)、學習生字、詞語:
學習生字:
恰qiā:正好;部首:忄;筆畫數:9;結構:左右;組詞:恰好(正好)、恰恰、恰巧(湊巧)。
委:wei :的確、確實;部首:禾;筆畫數:8;結構:上下;組詞:委屈(受到不應該有的指責和待遇,心里難過。)委托(請人辦理。)委曲(彎彎曲曲)
槍:qiang一種兵器;部首:木;筆畫數:8;結構:左右;組詞:手(qiang)槍、槍(qiang)支。
井:jing能取水的深洞;部首:井;筆畫數:4;結構:獨體字;組詞:井水、水井。
撈:lao從液體中取東西;部首:提手旁;筆畫數:11;結構:左右;組詞:撈魚、撈取。
擾:rao擾亂,攪擾;部首:提手旁;筆畫數:7;結構:左右;組詞:打擾、擾亂。
撫:fu安慰,慰問;部首;提手旁;筆畫數;7;結構;左右;組詞:撫愛(照料)撫摸、撫養(愛護并教養)
學習詞語:
假使:如果。表示假設的關聯詞。例如:假使有事情,請告訴他。假使我現在有錢我就給你買玩具。
恰好:副詞,正好,剛好。例如:今天恰好是我的.生日。
講話:說話。例如:請你上課時不要講話。
飯碗:盛飯的碗。
里頭:一定的范圍或時間以內。例如:這里頭有西瓜嗎?
二、鞏固練習:
男女生對比讀生字、詞;分組讀、各小組間開火車讀生字、詞。
三、小結:
這節課主要講了生字、詞語的讀法及意義、用法。
四、布置作業:
寫生字、組詞。
第三課時
一、講解課文:
1、文中有幾個主人公?是誰?
(四個;分別是:小尤拉、妹妹、奶奶、媽媽)
第一自然段:(老師讀)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第二、三自然段:故事的開頭。
問題:1、小尤拉想的第一件好事情是什么?
(以上問題可用原文回答。)
重點詞:
假使表示假設的關聯詞
第四至六自然段(男女生搭配讀):講了小尤拉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妹妹的。
問題:
1、小尤撈為什么叫妹妹走開?
(因為他想著救掉進井里邊的妹妹而不愿意陪她玩。)
2、小尤拉想的第二件事情是什么?
重點詞:恰好
第六至十自然段(男女生搭配讀):講了小尤拉是怎樣對待奶奶的。
第十至十五自然段:講了小尤拉只想著所謂的好事情,而不愿意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
討論:
1、為什么小尤拉不愿意做這些事情?
2、小尤拉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3、我們以后要怎樣做?
重點詞:恰好
二、鞏固練習:
1、分小組表演這個課本劇。
2、用漢語講這個故事。
三、小結:
這篇課文以小尤拉為主人公,他確實想做好事情,可是他總不去做,最后什么也沒做。
九、布置作業:
課后練習。
十、板書:
2、好事情
救妹妹
小尤拉的好事情 救奶奶 事情不論大小,只要
對人有幫助就是好事
救小狗
課后反思
在本課的學習中,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的學習,學會運用重點生字詞,懂得事情不分大小,只要去做對別人有幫助的事情,就是好事情,培養學生幫助別人的良好道德品質。
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明確習作要求,學習板報穡的寫法,交流消息。
學習板報穡的寫法,交流消息。
投影片
小黑板
錄音機
1.揭示課題,明確本次習作要求:寫一則板報稿,報道班級和學校消息。
2.學習“習作提示”第1、2自然段內容。
(1)指名誦讀第1自然段,讀后梳理內容要點。
①什么是板報稿?有什么作用?有哪些常見種類?
②本次寫報道稿,可以報道學校或班級哪些方面的.消息?
(明確范圍:班級和學校活動消息,表揚好人好事,批評不良傾向,對學習、生活提出建議、要求......)
(2)讀第2自然段。討論:對報道稿的材料有哪些要求?怎么理解“有教育意義”,為什么選“新”發生的?(歸納板書:真實,及時,簡短。)
3.交流課前班級、學校有關消息或發生的事。(用一
二句話說清楚時間、地點、人物、情節及自己的看法。多讓幾個學生發言,以利拓展選擇材料思路;說時重點幫助學生提高對消息或事件的認識。)
4.學習“習作提示”3-5小節和“習作舉例”,領悟寫法。
(])默讀思考:①報道稿的結構和各部分要求;②將《玩野火,闖大禍》的正文,劃為3個層次。想想例文上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地方。
(2)就上述問題,四人組議論。
(3)交流。試說習作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地方。(要點:①標題醒目,概括出主要內容;②結構完整,開頭用一句話交待時、地、人、事,經過和結果寫得簡明扼要,結尾指己的看法。隨機板書歸納。)
(4)齊讀“習作提示”3-5自然段。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根據圖畫,聯系生活實際,把起床以后所做的事說清楚。
2、能根據畫面和題目要求,按時間順序寫一段句子通順、連貫的話。
3、懂得自己能做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重點:根據畫面的意思和討論題的提示,讓學生寫一段以時間先后為順序的話。
教學難點:
1、如何把每幅圖畫上話的事情有機的`連接起來,使句子連貫,特別是第2幅圖上沒有明確的時間表示,該怎樣與前一幅圖的意思連接;
2、怎樣正確使用動詞,把起床以后所做的事寫清楚。對寫作基礎比較好的學生,還應啟發想像,根據畫面推前思后,把一段話的意思寫具體。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觀察畫面,看圖討論,明確本次習作要求,完成課后第2題。
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入。
二、看圖說話。
1、仔細觀察畫面,說說畫面內容。
圖一:針對課后討論題(1),誰幾點種起床?起床后先干什么?
圖二:針對課后討論題(2),丁丁在干什么?引導學生仔細看洗臉盆上放著什么,想想丁丁在洗臉之前還做了些什么事。
圖三:針對課后討論題(3),引導學生仔細看桌上的餐具,看看能不能從中有所發現。
三、引導學生練習生活實際,進行適當想像,把畫面意思寫具體。
四、注意一幅圖的意思跟另一幅圖的意思之間的連接。
五、完整連貫地說三幅圖。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拓展寫作思路,獨立作文。
教學過程:
一、寫作要求。
允許學生以自己“起床以后”的生活為寫作內容,只是需要提醒:
(1)按時間順序寫;
(2)實事求是,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寫。
二、學生習作練習。
三、反饋。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學會一個部首。了解刀字的字理演變過程。
2.觀察圖畫,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中餐與西餐的差異,簡單了解西餐的用餐禮儀。
3.在情境中感受家庭的溫暖,體會親人的關懷。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學會一個部首。了解刀字的字理演變過程。
2.觀察圖畫,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中餐與西餐的差異,簡單了解西餐的用餐禮儀。
教學準備:
1.教學插圖。
2.相關餐具和食品的圖片、文字卡片。
3.實物:筷子、勺子、叉子、刀。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幻燈片:課文插圖,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創設到小麗家做客的情境。
小麗的爸爸是一位廚師,他剛剛奪得了全國特級廚師金杯獎心里非常高興,特意準備了一桌拿手好菜,邀請大家到他家去做客。
師:你們知道我們到他家去做什么嗎?
板書課題:用餐
二、新課教學:
師:同學們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拿什么來用餐呢?
生:筷子、勺子。(讓學生看實物,認識詞語卡片筷子、勺子)
注意:筷子、勺子的子是輕聲。
寫勺。
師:用餐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口渴,需要喝點水。
那么在喝水的時候我們就要用到水杯。
出示識字卡片,認識詞語水杯。學習杯字。
師:注意觀察杯字的左邊是什么旁?
生:木字旁。
師:請同學們看黑板木與木字旁寫法一樣嗎?
誰能來說一說哪里不一樣?
師:請同學們伸出右手食指隨老師一起來書空杯字。
你還知道哪些帶有木字旁的字呢?
師:我們剛才所學的筷子、勺子、水杯都是我們中國人常用的餐具,稱為中餐餐具。那么我們經常吃到的食物有哪些呢?
師:這些都稱為中餐。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麗的爸爸為我們準備了哪些好吃的飯菜?碗里盛的.白顏色的是什么?
生:米飯。利用生字卡片認識詞語米飯。
師:我們中國人吃飯時也很講究,在餐桌上一定要有碗湯。你知道湯是用什么做的嗎?
生:水做的。
認識生字湯。三點水旁。
師:誰能說一說你都喝過什么湯?
為了讓湯更好喝,猜一猜在湯里放點什么調料呢?
生:香油。
學習詞語香油。學習生字香。注意觀察字的結構。
師:我把這碗湯端到你面前,你想說點什么?(鍛煉學生說一句話。)想一想還有什么是香的?(擴詞練習)
師:小麗的爸爸今天,除了為我們準備的中餐以外,還為我們準備了好吃的西餐。西餐就是所謂西方人(外國人)吃的飯、菜。吃西餐就要用西餐餐具,你知道吃西餐用什么工具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看實物刀。學習字理演變與寫法。
師:你還見過什么刀?
看實物叉,學習生字叉。比較又字與叉字的區別。注意:最后一筆寫點。
師:吃西餐講究的是左手拿刀,右手拿叉。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麗的爸爸為我們特別準備了西餐的主食與調味品?
生:主食是面包,調味品是奶油。認識詞語面包、奶油。
師:奶油有什么用處?奶油有許多用,把奶油涂在面包的外面或夾在面包的里面,可以使面包的味道更加香甜。
學習包的寫法。
師:你吃過那些食品帶有包字?(擴詞練習)
師:小麗的爸爸今天還特意為同學們準備了西方人用餐時最喜歡喝的飲料橙汁。
學習詞語橙汁。
三、鞏固復習生字和詞語。
師:老師這里有一些不帶拼音的詞語卡片。誰能把他們分一分類?然后涂上你喜歡的三種顏色。(同桌討論)
刀子汽水面包餃子
橙汁叉子筷子米飯
水杯勺子
四、課堂小結:
師:小麗的爸爸實在是太熱情了,為我們精心準備了這么多的美味佳肴,你想對他的爸爸說些什么嗎?
生:(略)。
師:主人為客人們準備了豐盛的美食,客人為了感謝主人的盛情,一定不要浪費主人精心準備的食物,這也是一種禮貌。
五、板書:
用餐
中餐 西餐
餐具: 筷子 勺子 水杯 刀 叉子
主食: 米飯 面包
飲品: 湯 橙汁
調味品: 香油 奶油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運用偏旁歸類的方法鞏固識字,積累詞語。
2、辨認六組形近詞,并正確書寫。
3、了解“嗎、呢、吧”的用法,練習用它們說疑問句,發展語言。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養語感。
教學重點:讓學生仔細觀察,辨認形近字。
教學難點:了解“嗎、呢、吧”的用法,會用它們說疑問句。
正文: 語文園地五
教學目標:
1、運用偏旁歸類的方法鞏固識字,積累詞語。
2、辨認六組形近詞,并正確書寫。
3、了解“嗎、呢、吧”的用法,練習用它們說疑問句,發展語言。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養語感。
教學重點:讓學生仔細觀察,辨認形近字。
教學難點:了解“嗎、呢、吧”的用法,會用它們說疑問句。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會認。
1、自己讀讀這些字。(不認識的.字查查生字表)
2、檢查讀,訂正。
3、想想每組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點。
4、小組內互相讀讀問問。
5、用卡片變順序抽讀。
二、我會讀。
1、介紹游戲方法:又快又準確地讀出水果后面的詞語,讀對了就能得到一張水果貼圖。
2、同桌練讀,小組練讀。
3、做游戲,教師適時正音。(指名選讀,小組選讀,男女生分別選讀)
三、比比寫寫。
1、【課件出示】
出示12張生字卡,指名讀,開火車讀。
2、游戲:在這12個字中,有六對兄弟,小朋友能不能找到他們?
(1)請6名學生分別上臺找一找,把找到的字卡擺在一起。
(2)四人小組討論:為什么說它們是“兄弟”?
(3)全班交流。
3、擴展訓練:在你認識的字朋友中,還有這樣的“兄弟”嗎?
4、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一、讀句說句比賽(讀讀說說)
1、指導讀句子。
(1)出示三句話,教師范讀。
(2)指名讀。
2、找找這三句話的共同點。
(1)讀了這三句話,你發現了什么?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2)同桌互相讀讀、問問。
3、說句子比賽。
(1)小組合作,用“嗎、呢、吧”分別說句子。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
(3)評議。
二、朗讀比賽。
1、【課件出示】教師范讀《天上的小白羊》,學生邊聽邊想象。
2、學生自由朗讀。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學習,互幫互學。
4、指導朗讀。
5、朗讀比賽。
6、擴展訓練。
(1)討論:天上的白云有時象成群的小白羊,有時又象什么?
(2)全班交流。
三、作業設計。
1、給下面的字加部首成新的字,再組詞。
巴( )( )主( )( )羊( )( )
子( )( )見( )( )京( )( )
2、把下面的幾個詞排列成一句話。
1、我 洗 學會 手絹 了
( )。
2、自己 我 上學
( )。
板書設計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
2、把握文章脈絡,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1、朗讀
2、諸葛亮對天下大勢的分析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內容和程序
第1課時
教學任務:初讀課文,朗讀,積累文言詞語。
一、導入新課(1分鐘)
由諸葛亮足智多謀導入
二、有關內容介紹(4分鐘)
1、隆中,山名,在今湖北,劉備當年三次到此請諸葛亮出山。
對,回答,應對。
古代臣民回答統治者所問的政治、軍事方面的策略叫對策。《隆中對》是劉備在公元207年(漢獻帝建安十二年)10月第三次訪問諸葛亮時,諸葛亮就劉備提出的問題所陳的對策。
2、背景
東漢末年,漢室傾頹,局勢混亂,各地群雄割據,人才擇主而事。漢室后裔劉備懷有興復漢室之志,但勢單力薄,無法與群雄抗衡。為實現統一大業,劉備廣攬人才,籌謀大計。而此時諸葛亮躬耕隴畝,避世待時。劉備三顧茅廬,以誠納賢,終于請得臥龍出山,并按照諸葛亮的意見開始了光復大業。
3、陳壽,史學家《三國志》
4、明確學習任務
三、正音與朗讀(30分鐘)
1、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借助注釋,默讀課文。
隴畝lǒng mǔ 父 fǔ 潁yǐng 庶 shù
屯tún 臥wò 枉wǎng
竊 qiè 度duó 信shēn
勝shēng 抑yì 挾xié 塞sài 沃wò 殷yīn 戎róng 將jiǎng 荊jīng
2、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全文。
3、學生個別朗讀,其余學生認真聽。要求讀準音,斷準句,明確句讀,不讀破句。
4.學生齊讀全文。
四、重點字詞(10分鐘)
1、見課文注解,補充于下:
將軍豈愿見之乎 豈,可。
然操遂能克紹 遂,竟然。
2、特殊句式
時人莫之許也 賓語前置
諸葛孔明者,臥龍也 判斷句
君與俱來 省略句
3、練習二
度,估計。 遂,于是、就。
挾,挾持、控制。 誠,的確。
就,接近。枉,委屈。顧,看望。
簞,用竹筐裝著。壺,用水壺盛著水酒。 (名詞作動詞)
五、課堂小結
第2課時
教學任務:再讀課文,理清課文內容。
一、導入新課
檢查朗讀
二、理清文章結構
1、第一部分(第1段):簡述諸葛亮的抱負。
每自比于管仲、樂毅
2、第二部分(第2段):寫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諸葛孔明者,臥龍也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
3、第三部分(第3、4、5段):寫劉備問計,諸葛亮對策。
君謂計將安出?
答曰:天下形勢:豪杰并起。
曹操,不可與之爭鋒;
孫權,可以為援而不可圖;
荊(劉表)
益(劉璋),可奪之。
將軍,跨有西和南撫外結內修
4、第四部分(第6段):寫劉備對諸葛亮的.器重。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三、討論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運用
明確:從各方面描寫諸葛亮這個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寫作特點。開頭一段寫諸葛亮隱居,從正面寫他的不凡抱負;劉備與諸葛亮問答的過程是從正面通過人物自己的行動和語言塑造形象。
徐庶向劉備推薦,則是從側面表現。劉備三顧茅廬,密談后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不悅后,劉備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的回答,都從側面表現諸葛亮的非凡才能。
四、練習一
1、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2、內政與外交: 內修政理 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孫權
奪取荊益、聯吳滅曹、統一全國 (必要性→可行性)
五、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隆 中 對
(一)簡述諸葛亮的抱負。①
(二)寫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②
(三)寫劉備問計,諸葛亮對策。③④⑤
(四)寫劉備對諸葛亮的器重。⑥
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結合→諸葛亮(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事)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的教案11-05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觀潮》教案07-22
《語文天地》教案08-08
《語文識字》教案08-20
語文關懷教案03-18